幼兒數學啟蒙活動2023幼師教案(7篇)_第1頁
幼兒數學啟蒙活動2023幼師教案(7篇)_第2頁
幼兒數學啟蒙活動2023幼師教案(7篇)_第3頁
幼兒數學啟蒙活動2023幼師教案(7篇)_第4頁
幼兒數學啟蒙活動2023幼師教案(7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Word版本,下載可自由編輯幼兒數學啟蒙活動2023幼師教案(7篇)幼兒數學啟蒙活動2023幼師必備教案(1)

活動目標

1、學習用目測和步測的方法,區分物體的遠近。

2、學習使用不同工具測量同樣的距離,初步感知距離與測量工具之間的關系。

3、激活幼兒對測量活動的愛好。

活動過程

一、用目測的方法區分遠近

1、老師站在黑板前,幼兒呈半圓形面對老師坐在座位上。請幼兒目測:誰離老師最近,誰離老師最遠?

2、老師站在門和窗之間,幼兒目測:老師離門近還是離窗近?

3、使用幼兒用書第7頁,看看哪個小動物跳得遠,哪輛汽車進車庫的路遠,并用小棒量一量。

二、用步測的方法測量距離,體悟工具不同,測量次數也不同。

1、老師和一個幼兒一起步測老師長度(從教室前面到教室后面之間的距離),老師與幼兒邊走邊數共走了幾步,然后將幼兒測量的結果分別記錄在黑板上。

2、老師:老師和小伴計都走了相同距離的路,為什么老師走的步數少,小伴計走的步數多呢?

三、請幼兒用長短不同的小棒量一量桌子,邊量邊數,看看測量的次數有什么不同。

1、幼兒發覺:用不同的工具測量一樣的距離,需要測量的次數是不一樣的:測量工具越長,需要測量的次數越少;測量的工具越短,需要測量的次數就越多。

2、嬉戲:機器人。

幼兒數學啟蒙活動2023幼師必備教案(2)

【活動目標】

1、利用操作活動讓幼兒感知很多物體(圖形)能夠分成二等分、四等分,感知整體與部分的關系。

2、探究圖形等分的多種方法,激活幼兒對等分的愛好。

【活動預備】

幼兒常見的各種圖形(長方形、正方形、圓形)、剪刀、與教學相關的PPT、魔術袋一個。

【活動過程】

1、敘述故事,利用故事引入、隨故事內容展示PPT。

講完故事設計問題:羊村長和喜羊羊分蛋糕,兩個人一樣多,怎么分?

2、指名讓4-5名幼兒進行操作,并把操作結果展現在黑板上。

3、請全體幼兒參與進行二等分。

(1)老師展示“魔術袋”,引起幼兒愛好。每組選一個代表到口袋里摸圖形,摸到什么圖形,那組就對什么圖形進行二等分。

(2)幼兒試試進行二等分。

(3)每組選代表說說怎么分?如何驗證?

4、比較、理解二等分的意義。

選出上述幼兒二等分的作品為范例,引領幼兒比較理解二等分的意義。

老師小結:我們把一個物體分成一樣大小的兩部分就叫二等分。

5、在二等分的基礎上進行四等分。

(1)PPT上消失美羊羊和懶洋洋,請幼兒思索:這時有四個人,應當怎樣分蛋糕?

(2)提問:什么叫四等分?

(3)小組爭論:怎么在原來二等分的基礎上進行四等分?每組至少爭論兩種方法?

(4)幼兒在爭論的基礎上進行四等分操作。

(5)幼兒展現自己的操作結果。

(6)提問:你是怎樣進行四等分的?請幼兒在圖形上畫一畫。

6、活動延長:

展示不規章橡皮泥,這個能夠進行二等分、四等分嗎?

幼兒數學啟蒙活動2023幼師必備教案(3)

【活動目標】

1、熟悉“>”、“”、“”。

1、感知數量的多和少(演示課件)

師:這兒的景色真美呀,都有的什么呢?(樹,山,河等)

師:瞧!好看的景色把誰給吸引來啦?(蟬)

師:飛來了幾只蟬?(3只)

師:我們能夠用數字幾來表示?(數字3)

師:看,又有誰飛來了?(邊說邊放課件)(蜻蜓)幾只蜻蜓,(1只)我們能夠用數字幾來表示?(數字1)

師:3只蟬和一只蜻蜓哪個多,哪個少?(3只蟬多,1只蜻蜓少)

2、認讀“>”,初步感知不等式

(1)認讀“>”

師:3只比一只多,所以3比1多也比1大,我們能夠在3和1之間放上一個符號,這樣大家一眼就能夠知道了。我們學過“=”,看看這兒能放嗎?(不能)我們今日要熟悉的一個新伴計就能幫忙我們,它的名字叫大于號“>”(邊說邊放課件),我們一起來熟悉一下它:大于號(跟讀)。把它放數字的中間怎么讀呢?先聽老師讀一遍:3大于1(3>1),一起讀。

(2)動作感知“>”

你們看,大于號長什么樣子的?你能用你的身體動作來學學它的樣子嗎?(引領幼兒運用肢體動作)

(3)書空“>”

小伴計們仿照“>”的樣子可真像,那“>”應當怎么寫呢?我們先來看看它的大口向前還是向后呢?大嘴巴向前大于號(老師邊說邊帶領幼兒集體書寫“>”)

幼兒數學啟蒙活動2023幼師必備教案(4)

活動目標:

1、能從畫面中,對應出每個人釣魚的數量,并轉換成數字。

2、讓幼兒練習多少關系的比較以及10以內的減法列式計算。

活動預備:

1、圖畫紙、回紋針、磁鐵、竹筷子、蠟筆、毛線、海報紙、筆、大水盆。

2、1-5數字卡三份,減法卡、等于卡。

活動過程:

㈠引起愛好

1、問幼兒有沒有看過釣魚?告知幼兒我們要自己來做一些魚,這樣就能夠預備進行釣魚競賽了。

2、老師示范一次釣魚道具的制作:

⑴用圖畫紙畫魚,并用剪刀剪下來,再用回形針夾在魚的嘴巴上,一只魚就完成了,鼓舞幼兒制作不同種類的魚。

⑵接著,利用竹筷子、毛線、磁鐵制作釣竿:將毛線的一端綁上竹筷子,另一端綁磁鐵。假如擔憂不牢,可用膠帶固定,不要纏太厚的膠帶即可。

㈡團體活動

1、將幼兒制作的魚,全部放在一個在水盆里面,讓幼兒能夠盡情地釣魚。但同時要告知幼兒,現實生活中釣魚,不能釣太多,夠吃就好。

2、老師限定時間,時間到后,請幼兒收竿,帶著釣到的魚,請老師幫忙把數量記錄在海報紙上。

3、老師回收全部的釣魚道具,請幼兒集合,讓幼兒用心于學習數學活動。

4、老師隨便舉兩個人為例,提問:這兩個人誰釣得多?誰釣得少?多多少?少多少?并問幼兒怎么推理多多少?少多少?

5、引領幼兒以算式表述數學概念,老師用數字卡、減法卡、等于卡,進行示范。

6、在黑板上,以圖卡排出表述式,并用口語表述,例如:強強釣了五條魚,珊珊釣了兩條魚,誰釣的比較多?多多少?幼兒可能會以手指頭或自己的方式找出答案,老師可加入表述式,讓幼兒學習抽象符號,并說明,強強比珊珊多釣了三只魚,五減二等于三:5-2=3

7、讓幼兒運用上述方式,任選兩位伙伴釣魚的數量做比較。

8、請幼兒將自己練習的成果與伙伴共享。

幼兒數學啟蒙活動2023幼師必備教案(5)

活動目標

1、學習用目測和步測的方法,區分物體的遠近。

2、學習使用不同工具測量同樣的距離,初步感知距離與測量工具之間的關系。

3、激活幼兒對測量活動的愛好。

活動過程

一、用目測的方法區分遠近

1、老師站在黑板前,幼兒呈半圓形面對老師坐在座位上。請幼兒目測:誰離老師最近,誰離老師最遠?

2、老師站在門和窗之間,幼兒目測:老師離門近還是離窗近?

3、使用幼兒用書第7頁,看看哪個小動物跳得遠,哪輛汽車進車庫的路遠,并用小棒量一量。

二、用步測的方法測量距離,體悟工具不同,測量次數也不同。

1、老師和一個幼兒一起步測老師長度(從教室前面到教室后面之間的距離),老師與幼兒邊走邊數共走了幾步,然后將幼兒測量的結果分別記錄在黑板上。

2、老師:老師和小伴計都走了相同距離的路,為什么老師走的步數少,小伴計走的步數多呢?

三、請幼兒用長短不同的小棒量一量桌子,邊量邊數,看看測量的次數有什么不同。

1、幼兒發覺:用不同的工具測量一樣的距離,需要測量的次數是不一樣的:測量工具越長,需要測量的次數越少;測量的工具越短,需要測量的次數就越多。

2、嬉戲:機器人。

幼兒數學啟蒙活動2023幼師必備教案(6)

設計意圖:

對于小班第一學期的孩子來說,“有規律的排序”是一項比較具有挑戰性的數學活動,它需要幼兒進行系統、連貫的思索。為了幫忙幼兒更好的理解和掌控按規律排序的概念,我設計了本次活動《穿項鏈》,活動中,幼兒在觀看、發覺、動手操作、集體檢查中反復學習并掌控按規律排序這一學問。

活動目標:

1、試試按顏色進行有規律的排列。

2、能手眼協調進行操作,感受數學中的規律美。

3、初步學會相互合作。

活動預備:

1、長頸鹿、小獅子動物各一個。

2、四種顏色的珠子若干。繩子、夾子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觀賞項鏈,發覺物體排列的規律。

1、幼兒觀看項鏈,發覺其規律。

師:今日是長頸鹿和小獅子的生日,小兔給它們倆每人買了一份禮物,你們看!是什么?

師:這條是什么樣的?

2、小結。

師:原來這兩條項鏈上的珠子,一串是一個紅的、一個黃的……,還有一串是一個橙色

的、一個綠色的……,都是有規律的排列的。

過渡:你們想穿一條這樣好看的項鏈送給長頸鹿和小獅子嗎?

二、穿項鏈,學習按顏色進行有規律的排序。

1、老師交代要求

師:請你也穿一條有規律的項鏈送給小動物們,穿的時候請你一邊穿一邊說:一個X顏

色、一個X顏色……。

2、幼兒操作、老師巡回指導。

3、展現禮物、集體檢查

師:長頸鹿和小獅子收到大家送給它們穿的項鏈可真高興啊!我們一起來看看大家穿的

項鏈。

三、制作禮物,鞏固按規律進行排序。

1、幼兒觀看,發覺新規律。

師:老師也穿了一條項鏈送給長頸鹿,你們看!我穿的項鏈是什么樣的?

2、穿項鏈,試試制作。

師:你們想穿這樣的項鏈嗎?請你們試試穿一條這樣的項鏈送給自己的好伴計,好嗎?

幼兒數學啟蒙活動2023幼師必備教案(7)

【活動目標】

1、利用操作活動讓幼兒感知很多物體(圖形)能夠分成二等分、四等分,感知整體與部分的關系。

2、探究圖形等分的多種方法,激活幼兒對等分的愛好。

【活動預備】

幼兒常見的各種圖形(長方形、正方形、圓形)、剪刀、與教學相關的PPT、魔術袋一個。

【活動過程】

1、敘述故事,利用故事引入、隨故事內容展示PPT。

講完故事設計問題:羊村長和喜羊羊分蛋糕,兩個人一樣多,怎么分?

2、指名讓4-5名幼兒進行操作,并把操作結果展現在黑板上。

3、請全體幼兒參與進行二等分。

(1)老師展示“魔術袋”,引起幼兒愛好。每組選一個代表到口袋里摸圖形,摸到什么圖形,那組就對什么圖形進行二等分。

(2)幼兒試試進行二等分。

(3)每組選代表說說怎么分?如何驗證?

4、比較、理解二等分的意義。

選出上述幼兒二等分的作品為范例,引領幼兒比較理解二等分的意義。

老師小結:我們把一個物體分成一樣大小的兩部分就叫二等分。

5、在二等分的基礎上進行四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