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化學醇酚醚習題答案_第1頁
有機化學醇酚醚習題答案_第2頁
有機化學醇酚醚習題答案_第3頁
有機化學醇酚醚習題答案_第4頁
有機化學醇酚醚習題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9章醇、酚、醚9-1命名下列化合物。(1)3-丁炔-2-醇;(2)15-冠-5;(3)(1R)-5-甲基-2-異丙基環已醇;(4)3-甲基-5-甲氧基苯酚;(5)3-羥甲基苯酚;(6)1-苯基-1-丁醇;(7)苯基烯丙基醚;(8)4,4’(10)正十二硫醇;(11)甲乙硫醚;(12)二苯砜。9-2完畢下列反映9-3將下列各組組化合物按酸性由強至弱排列成序。(1)D>B>C>A>E;(2)B>A>D>C。9-4將下列化合物按分子內脫水反映的相對活性排列成序。(1)B>A>C;(2))B>A>C。9-5將下列各組化合物按與氫溴酸反映的相對活性排列成序。(1)B>A>C;(2))B>A>C(從中間體碳正離子穩定性考慮)。9-6試寫出除去下列化合物中少量雜質的辦法和原理。(1)C2H5OH中含有少量H2O;(2)(C2H5)2O中含有少量H2O和C2H5OH;(3)C2H5Br中含有少量C2H5OH;(4)n-C6H14中含有少量(C2H5)2O。(1)加Mg,加熱回流,蒸出乙醇;(2)先加CaCl2除大部分水和乙醇,再加入鈉,蒸出乙醚;(3)用H2SO4洗滌,分液,蒸出C2H5Br。醇可H2SO4與形成烊鹽并溶于H2SO4中。(4)用H2SO4洗滌,分液,蒸出n-C6H14。9-7用化學辦法鑒別下列各組化合物。完畢下列轉化。鹵代烴與NaCN反映,即使能制備目的產物,但不是抱負的合成路線,由于NaCN是劇毒物。用適宜的原料合成下列化合物。該反映生成醚可避免消除重排等副反映,但所用試劑毒性較大。9-10化合物A是一種性引誘劑,請給出它的系統命名法的名稱,并選擇適宜原料合成化合物A。A的名稱:(7R,8S)-2-甲基-7,8-環氧十八烷。9-11推測下列反映的機理,并用彎箭頭表達出電子轉移方向。9-12推斷A、B、C的構造式。(運用酚的性質,烯烴的氧化,Claisen重排)各化合物之間的關系以下:化合物B的信息較多,是解題的核心。9-13推斷A的構造式,并標明質子的化學位移及紅外吸取的歸屬。(運用酚的性質、IR譜和1HNMR譜)化合物A的不飽和度為4,可能含有苯環;A能溶于NaOH溶液,但不溶于NaHCO3溶液,可能為酚;結合IR譜數據可知,A為對位二取代(830cm-1有吸取峰)酚類。再結合1HNMR數據可推測A可能的構造式為:IR:3250cm-1為νO—H伸縮振動吸取峰;830cm-1為νAr—H(面外)彎曲振動吸取峰。9-14推測化合物構造式。(醇的親核取代反映,消去反映,烯烴的氧化反映、水解反映)9-15為什么RX、ROH、R—O—R都能發生親核取代反映?試闡明它們發生親核取代反映的異同點。自己歸納總結。(抓住構造與性質的關系,親核取代反映)9-16闡明烯丙基鹵與烯丙基醇,芐鹵與芐醇的取代反映有何異同。自己歸納總結。(抓住構造與性質的關系)9-17試闡明HI分解醚的反映是如何按SN2或SN1機理進行的,為什么HI比HBr更加好?醚有弱堿性,與HX生成烊鹽,加大了C—O鍵的極性,C上正電荷更高,X-對其進行親核攻打,醚鍵斷裂,發生了SN2反映;如果是叔丁基醚,由于叔丁基碳正離子較穩定,反映以SN1機理進行。HI比HBr更加好,由于前者酸性較強,有助于生成烊鹽,且親核性I->Br-9-18為什么醚蒸餾前必須檢查與否有過氧化物存在?(RCH2)2O和(R2CH)2O哪個更容易生成過氧化物?久置的醚中可含有過氧化物。在蒸餾乙醚時,其中含有的過氧化物因乙醚的蒸出而濃度逐步增大,受熱時會發生爆炸。因此,蒸餾醚前必須檢查與否有過氧化物存在。可用KI淀粉試紙進行檢查,如果試紙變藍,則表達有過氧化物,則能夠向醚中加入5%FeSO4溶液,經充足攪拌,能夠破壞其過氧化物。醚的過氧化物的形成是自由反映,(R2CH)2O比(RCH2)2O更容易形成過氧化物。9-19闡明實驗現象。(反映介質對SN2、SN1機理的影響)在乙醚中,反映介質的極性較低,有助于SN2機理,親核試劑I-攻打空間位阻小的甲基碳原子;在水溶液中,反映介質的極性很強,有助于SN1機理,生成較穩定的叔碳正離子中間體。8-20試闡明實驗現象。(環醚在不同介質中開環反映機理及開環規律)在酸性介質中,H+催化反映按SN1機理進行,生成較穩定的碳正離子。在堿性介質中,反映按SN2機理進行,親核試劑攻打空間位阻小的碳原子。

第9章醇、酚、醚9-1命名下列化合物。(1)3-丁炔-2-醇;(2)15-冠-5;(3)(1R)-5-甲基-2-異丙基環已醇;(4)3-甲基-5-甲氧基苯酚;(5)3-羥甲基苯酚;(6)1-苯基-1-丁醇;(7)苯基烯丙基醚;(8)4,4’(10)正十二硫醇;(11)甲乙硫醚;(12)二苯砜。9-2完畢下列反映9-3將下列各組組化合物按酸性由強至弱排列成序。(1)D>B>C>A>E;(2)B>A>D>C。9-4將下列化合物按分子內脫水反映的相對活性排列成序。(1)B>A>C;(2)B>A>C。9-5將下列各組化合物按與氫溴酸反映的相對活性排列成序。(1)B>A>C;(2))B>A>C(從中間體碳正離子穩定性考慮)。9-6試寫出除去下列化合物中少量雜質的辦法和原理。(1)C2H5OH中含有少量H2O;(2)(C2H5)2O中含有少量H2O和C2H5OH;(3)C2H5Br中含有少量C2H5OH;(4)n-C6H14中含有少量(C2H5)2O。(1)加Mg,加熱回流,蒸出乙醇;(2)先加CaCl2除大部分水和乙醇,再加入鈉,蒸出乙醚;(3)用H2SO4洗滌,分液,蒸出C2H5Br。醇可H2SO4與形成烊鹽并溶于H2SO4中。(4)用H2SO4洗滌,分液,蒸出n-C6H14。9-7用化學辦法鑒別下列各組化合物。完畢下列轉化。鹵代烴與NaCN反映,即使能制備目的產物,但不是抱負的合成路線,由于NaCN是劇毒物。用適宜的原料合成下列化合物。該反映生成醚可避免消除重排等副反映,但所用試劑毒性較大。9-10化合物A是一種性引誘劑,請給出它的系統命名法的名稱,并選擇適宜原料合成化合物A。A的名稱:(7R,8S)-2-甲基-7,8-環氧十八烷。9-11推測下列反映的機理,并用彎箭頭表達出電子轉移方向。9-12推斷A、B、C的構造式。(運用酚的性質,烯烴的氧化,Claisen重排)各化合物之間的關系以下:化合物B的信息較多,是解題的核心。9-13推斷A的構造式,并標明質子的化學位移及紅外吸取的歸屬。(運用酚的性質、IR譜和1HNMR譜)化合物A的不飽和度為4,可能含有苯環;A能溶于NaOH溶液,但不溶于NaHCO3溶液,可能為酚;結合IR譜數據可知,A為對位二取代(830cm-1有吸取峰)酚類。再結合1HNMR數據可推測A可能的構造式為:IR:3250cm-1為νO—H伸縮振動吸取峰;830cm-1為νAr—H(面外)彎曲振動吸取峰。9-14推測化合物構造式。(醇的親核取代反映,消去反映,烯烴的氧化反映、水解反映)9-15為什么RX、ROH、R—O—R都能發生親核取代反映?試闡明它們發生親核取代反映的異同點。自己歸納總結。(抓住構造與性質的關系,親核取代反映)9-16闡明烯丙基鹵與烯丙基醇,芐鹵與芐醇的取代反映有何異同。自己歸納總結。(抓住構造與性質的關系)9-17試闡明HI分解醚的反映是如何按SN2或SN1機理進行的,為什么HI比HBr更加好?醚有弱堿性,與HX生成烊鹽,加大了C—O鍵的極性,C上正電荷更高,X-對其進行親核攻打,醚鍵斷裂,發生了SN2反映;如果是叔丁基醚,由于叔丁基碳正離子較穩定,反映以SN1機理進行。HI比HBr更加好,由于前者酸性較強,有助于生成烊鹽,且親核性I->Br-9-18為什么醚蒸餾前必須檢查與否有過氧化物存在?(RCH2)2O和(R2CH)2O哪個更容易生成過氧化物?久置的醚中可含有過氧化物。在蒸餾乙醚時,其中含有的過氧化物因乙醚的蒸出而濃度逐步增大,受熱時會發生爆炸。因此,蒸餾醚前必須檢查與否有過氧化物存在。可用KI淀粉試紙進行檢查,如果試紙變藍,則表達有過氧化物,則能夠向醚中加入5%FeSO4溶液,經充足攪拌,能夠破壞其過氧化物。醚的過氧化物的形成是自由反映,(R2CH)2O比(RCH2)2O更容易形成過氧化物。9-19闡明實驗現象。(反映介質對SN2、SN1機理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