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急救援預案_第1頁
應急救援預案_第2頁
應急救援預案_第3頁
應急救援預案_第4頁
應急救援預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表B.0.1施工組織設計(專項)施工方案報審表工程名稱:南安市豐州鎮坑尾橋危橋改造工程編號:致:福建泉宏工程管理有限公司(項目監理機構)我方已完畢應急預案施工組織設計/(專項)施工方案的編制和審批,請予以審查。附:£施工組織設計R專項方案□施工方案施工項目經理部(蓋章)項目經理(簽字)年月日審查意見:專業監理工程師(簽字)年月日審核意見:項目監理機構(蓋章)總監理工程師(簽字、加蓋執業印章)年月日南安市豐州鎮坑尾橋危橋改造工程應急求援預案施工單位:福建交科建設有限公司二○一八年七月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一、方針與原則為貫徹貫徹“安全第一、防止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避免和減少生產安全事故和財產損失,增進公司生產經營的穩步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結合本工程生產經營及建筑施工特點,制訂本預案。二、應急策劃項目部對辦公區域、生活區域以及施工現場存在的危險源逐個排列、識別、評價和分析,確認辦公區域、生活區域及施工現場潛在的事故和緊急狀況可能有:1、造成的事故或緊急事件有:火災事故、設備事故、爆炸事故、食物中毒、突發性傳染病、環境污染和不可抗力的自然災害(如臺風、暴雨等)等。2、造成事故的因素有:高處墜落、物體打擊、車輛傷害、機械傷害、起重傷害、觸電、坍塌、燒傷、中毒和窒息、污染源和不可抗力的自然災害等。三、應急準備(一)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機構:1、項目部成立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領導指揮中心,協調和指揮工程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的全方面工作。組織機構組員以下:總指揮:梁松木副指揮:劉啟潮救援行動組:組長:余小蘭組員:張筱鋒陳飛鳳職責:根據總指揮指令啟動安全防護救護的組織預案和方法,快速指揮組織人員奔赴事故現場快速急救傷員和財產,并保護好現場,對因急救傷員和國家財產,避免事故擴大而需要移動某些物件時必須做好標志、統計、拍照或攝錄相。同時認真貫徹防備方法,避免二次傷害發生。(二)應急資源:(1)工程項目部配備應急救援人員、配備救援器材、設備。公示應急救援疏散路線。(2)工地最少應有保健藥箱及普通慣用藥品,并有醫生巡回醫療。(3)應有培訓合格的急救人員。(三)教育、培訓、演習和監督檢查1、項目部生產安全事生故應急救援領導機構應每季度最少組織一次(含有關方)的應急知識,如消防、滅火、安全用電、機械設備防護、救護等培訓,熟知《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工作程序》中的具體內容和職責,提高生產中自防自救能力,檢查應急準備工作與否充足。2、應在流行病發季節及平時定時開展衛生防病的宣傳教育。3、救援機構分構組員應明確各自的職責,通過定時或不定時地培訓,掌握有關的應急基本常識和專業知識、技能。4、項目部每月不少于一次對各項易燃、易爆、油品及化學危險品的儲藏、使用等消防保衛方法貫徹狀況檢查。5、指揮中心辦公室負責定時或不定時地組織工傷事故、重大機械設備事故、土方坍塌、職業病的防止方法等監督檢查。6、各責任方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或隱患填寫《安全檢查表》,定人、定時間、定方法抓整治貫徹。四、應急響應(一)普通事故的應急救援1、項目工程發生事故或緊急狀況時,當事人或發現人應立刻向單位負責人或項目經理或項目班子組員報告,并采用應急方法,避免事態擴大。通訊聯系構組員應立刻報警或向指揮中心辦公室或有關主管領導報告。2、保護好事故現場,對因急救傷員和國家財產避免事態擴大而需要移動某些物件時,必須做好標志、統計、拍照或攝錄像;3、按調查組規定提供有關資料;制訂實施防備方法及事故善后解決;對事故負責人進行解決;寫出《公司職工作傷亡事故調查解決報告書》報送有關部門審批備案。(二)重大事故的應急救援1、當重大生產安全事故發生后,當事人或發現人應立刻向單位負責人、項目經理報告,并采用應急方法,避免事態擴大。同時直接或逐級報告指揮中心總指揮,由總指揮或委托常務指揮帶領有關領導立刻趕赴事故現場座陣指揮,啟動應急預案。首先,立刻將事故發生時間、地點、傷亡狀況和對因素的初步分析等概況用電話、電報或其它快速方法(最遲不超出24小時)報告所在地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公安部門、工會等部門(急性中毒事故應同時報衛生行政部門);另首先,主動組織做好急救傷員和國家財產,并保護好現場,任何人不得故意破壞事故現場,對因急救傷員和國家財產避免事態擴大而需要移動某些物件時,必須做好標志、統計、拍照或攝錄像;有必要時,組織疏散引導職工群眾達成預選定的安全場合,并視情節安置。2、按調查組規定提供有關材料;制訂實施防備方法及事故善后解決;對事任人進行解決;寫出《公司職工作傷亡事故調查解決報告書》報送政府安全管理部門審批備案。五、現場恢復當緊急狀況或事故被控制,應急救援工作結束,應立刻組織檢查,徹查并消亡殘留事故隱患,如發生火災事故要避免余燼復燃,受損建筑物坍毀等二次傷害,并按上級或分公司指揮中心規定進行現場恢復。六、預案管理與評審改善當發生下列狀況時應及時對預案進行修訂,并及時報分公司應急救援指揮中心辦公室。(一)預案演習過程中發現的問題;(二)危險設施和危險物質發生變化;(三)組織機構或人員發生變化;(四)救援技術的改善。項目部對所制訂的《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進行定時評審,評審每年不少于一次,特殊狀況下特別是在緊急狀況發生后應追加評審程序的合理性,評價應急預案與響應實際效果。附件1:火災、爆炸事故的應急準備與響應預案;附件2:觸電事故的應急準備與響應預案;附件3:物體打擊、高處墜落事故的應急準備與響應預案;附件4:機械傷害事故的應急準備與響應預案;附件5:突發性傳染病事故的應急準備與響應預案;附件6:有毒氣體中毒和食物中毒事故的應急準備與響應預案;附件7:防臺防汛事故的應急準備與響應預案;附件8:重要設備、設施一覽表附件1:火災、爆炸事故的應急準備與響應預案一、目的為確保在建工程施工現場,一旦發生火災、爆炸事故,對危險源進行控制,能快速撲滅火情,避免事故擴大,急救傷員,及時疏散人員和疏散物資,盡量減少事故造成的人員和財產損失以及環境的影響。特制訂本預案。二、組織機構及職責項目部按規定成立應急響應指揮部,負責指揮及協調應急響應工作。項目部應成立義務消防領導組和生產安全事生故應急救援領導機構,明確一旦發生火災時的救援行動、通訊聯系、疏散引導和安全防護救護人員,應明確具體的分工。三、火災事故應急方法1、當事人或第一種發現人應立刻報警:①拔打119電話報警,具體精確報告:火災地點、單位、電話、事態狀況及報警人姓名、單位、地址、電話。并派人到重要路口迎接消防車。②負責通訊聯系的人員應同時拔打公司、分公司以及項目部專用應急救援電話向內部報警,簡述事故地點、狀況、報警人姓名等。2、對于初起火災,應組織滅火,立刻組織義務消防隊員和員工進行撲救,撲救火災時按照“先控制、后滅火;救人重于救火;先重點后普通”的滅火戰術原則。并派人及時切斷電源,接通消防水泵電源,組織急救傷亡人員,隔離火災危險源和重要物資,充足運用施工現場中的消防設施器材進行滅火。但當火勢失去控制時應立刻疏散逃生。3、協助消防員滅火。在自救的基礎上,當專業消防隊達成火災現場后,火災事故應急響應指揮部要簡要向消防隊負責人闡明火災狀況,并全力支持消防隊員滅火,要聽從消防隊的指揮,齊心合力,共同滅火。4、負責疏散引導的人員應立刻組織事故現場人員按指定疏散路線有序疏散到安全地帶,嚴禁乘坐普通電梯疏散。5、火場常見傷的急救。燒傷的急救根據燒傷的不同類型,可采用下列急救方法:(1)采用有效方法撲滅身上的火焰,使傷員快速脫離開致傷現場。當衣服著火時,應采用多個辦法盡快地滅火,如水浸、水淋、就地臥倒翻滾等,千萬不可直立奔跑或站立呼喊,以免助長燃燒,引發或加重呼吸道燒傷。滅火后傷員應立刻將衣服脫去,如衣服和皮膚粘在一起,可在救護人員的協助下把未粘的部分剪去,并對創面進行包扎。(2)避免休克、感染。為避免傷員休克和創面發生感染,應給傷員口服止痛片(有顱腦或中毒呼吸道燒傷時,禁用嗎啡)和磺胺類藥,或肌肉注射抗生素,并給口服燒傷飲料,或飲淡鹽茶水、淡鹽水等。普通以多次喝少量為宜,如發生嘔吐、腹脹等,應停止口服。要嚴禁傷員單純喝白開水或糖水,以免引發腦水腫等并發癥。(3)保護創面。在火場,對于燒傷創面普通可不做特殊解決,盡量不要弄破水泡,不能涂龍膽紫一類有色的外用藥,以免影響燒傷面深度的判斷。為避免創面繼續污染,避免加重感染和加深創面,對創面應立刻用三角巾、大紗布塊、清潔的衣服和被單等,予以簡樸而確實的包扎。手足被燒傷時,應將各個指、趾分開包扎,以防粘連。(4)合并傷解決。有骨折者應予以固定;有出血時應緊急止血;有顱腦、胸腹部損傷者,必須予以對應解決,并及時送醫院救治。(5)快速送往醫院救治。傷員經火場建議急救后,應盡快送往臨近醫院救治。護送前及護送途中要注意避免休克。搬運時動作要輕柔,行動要平穩,以盡量減少傷員痛苦。(6)腐蝕物品灼傷的急救。化學腐蝕物品對人體有腐蝕作用,易造成化學灼傷。腐蝕物品造成的灼傷與普通火災的燒傷燙傷不同,開始時往往感覺不太疼,但發現時組織已灼傷。因此對觸及皮膚的腐蝕物品,應快速采用急救方法。常見集中腐蝕物品觸及皮膚時的急救辦法是:a.硫酸、發煙硫酸、硝酸、氫氟酸、氫氧化鈉、氫氧化鉀、氫化鈣、氫碘酸、氫澳酸、氯磺酸觸及皮膚時,應立刻用水沖洗。如皮膚己腐爛,應用水沖洗20分鐘以上,再護送醫院治療。b.三氯化磷、三澳化磷、五氯化磷、五澳化磷、澳觸及皮膚時,應立刻用清水沖洗15分鐘以上,再送往醫院救治。磷燒傷可用濕毛巾包裹,禁用油質敷料,以防磷吸取引發中毒。C.鹽酸、磷酸、偏磷酸、焦磷酸、乙酸、乙酸配、氫氧化按、次磷酸、氟硅酸、亞磷酸、煤焦酚觸及皮膚時,立刻用清水沖洗。d.無水三氯化鋁、無水三澳消化鋁觸及皮膚時,可先干拭,然后大量清水沖洗。e.甲醛觸及皮膚時,可先用水沖洗后,再用酒精擦洗,最后涂以甘油。f.碘觸及皮膚時,可用淀粉質(如米飯等)涂擦,這樣能夠減輕疼痛,也能褪色。(7)休克的急救。火場休克是由于嚴重創傷、燒傷、觸電、骨折的激烈和大出血等引發的一種威脅傷員生命,極危險的嚴重綜合癥。即使有些傷不能直接置人于死地,但如果救治不及時,其引發的嚴重休克經常能夠使人致命。休克的癥狀時口唇及面色蒼白、四肢發涼、脈搏微弱、呼吸加緊、出冷汗、表情淡漠、口渴,嚴重者可出現反映遲鈍,甚至神志不清或昏迷,口唇肢端發組,四肢冰冷,脈搏摸不清,血壓下降,無尿。防止休克和休克急救的重要辦法是:a.在火場上要盡快地發現和急救受傷人員,及時妥善地包扎傷口,減少出血,污染和疼痛。特別對骨折、大關節傷和大快軟組織傷,要及時地進行良好的固定。一切外出血都要及時有效地止血。凡擬定有內出血的傷員,要快速送往醫院救治。b.對急救后的傷員,要安置在安全可靠的地方,讓傷員平臥休息,并予以親切安慰和照顧,以消除傷員思想上的顧慮。待傷員得到短時間的休息后,盡快送醫院治療。c.對有激烈疼痛的傷員,要服止痛藥。也能夠耳針止疼,其辦法是在受傷對應部位取穴,選配神門、枕、腎上腺、皮質下等穴位。d.對沒有昏迷或無內臟損傷的傷員,要多次少量予以飲料,如姜湯、米湯、熱茶水或淡鹽水等。另外,冬季要注意保暖,夏季要注意防暑,有條件時要及時更換潮濕的衣服,使傷員平臥,保持呼吸暢通,必要時還應做人工呼吸。已昏迷的傷員可針刺人中、十宣、內關、涌泉穴以急救。6、保護現場。當火災發生時和撲救完畢后,應急響應指揮部要派人保護好事故現場,維護好現場秩序,等待對事故因素及負責人的調查。同時應立刻采用善后工作,及時清理,將火災造成的垃圾分類解決并采用其它有效方法,從而將火災事故對環境造成的污染減少到最低程度。7、協助公司或上級事故調查組開展調查,事故解決按“四不放過”原則解決。四、應急物資工程項目部按規定配備慣用的救援器材、設備。如慣用藥品:消毒用品、急救物品(繃帶、無菌敷料)及多個慣用小夾板、擔架、止血帶、氧氣袋、滅火器等救火物資。五、通訊聯系醫院急救中心:120;火警:119;匪警:110。工程項目部按規定明確應急救援電話,確保24小時開通和有人接聽,并在醒目位置公示。六、注意事項1、工程項目部按規定明確應急疏散逃生路線,繪制應急疏散逃生路線圖,并在醒目位置公示。2、應合理選擇滅火器:(1)撲救A類(固體可燃物、如木材、棉、麻等)火災應選用水型、泡沫、磷酸銨鹽干粉、鹵代烷型滅火器;(2)撲救B類(可燃液體、如汽油、柴油、甲醇、乙醚等)火災應選用干粉、泡沫、鹵代烷、二氧化碳型滅火器;這里值得注意的是化學泡沫滅火器不能滅B類極性溶劑火災。醇、醛、酮、醚、酯等都屬于極性溶劑。由于化學泡沫與有機溶劑接觸,泡沫的水分會被快速吸取,使泡沫很快消失,這樣就不能起到滅火作用;(3)撲救C類(可燃氣體,如煤氣、天然氣、乙炔、甲烷、丙烷)火災應選用干粉、鹵代烷、二氧化碳型滅火器;(4)撲救帶電火災應選用鹵代烷、二氧化碳、干粉型滅火器;(5)撲救A、B、C類火災和帶電火災應用磷酸銨鹽干粉、鹵代烷型滅火器;(6)撲救D類(可燃金屬、如鉀、鈉、鎂、鋁合金等)火災可采用干砂或鑄鐵末來替代。3、重要的檔案資料,一旦著火不可用水撲救。4、下列性質的火災不能用水撲救:(1)堿金屬的金屬鋰、鈉、鉀等,堿土金屬類的金屬鎂、鍶等;(2)碳化物類的碳化鈣等,其它碳化堿金屬如碳化鉀、碳化鈉等;(3)氫化物類的氫化鈉等;(4)三酸(硫酸、硝酸、鹽酸);(5)輕于水和不溶解于水的易燃液體;(6)熔化的鐵水、鋼水;(7)高壓電氣裝置的火災。在沒有良好接地設備或沒有切斷電源的狀況下引發的火災。附件2:觸電事故的應急準備與響應預案一、目的為確保在建工程施工現場一旦發生觸電事故,能快速有效地開展急救工作,最大程度地減少員工及有關方生命安全風險,特制訂本預案。二、組織機構及職責項目部按規定成立應急響應指揮部,負責指揮及協調應急響應工作。項目部成立生產安全事生故應急救援領導機構,明確一旦發生觸電事故時的通訊聯系、救援行動和安全防護救護等人員,明確具體的分工。三、觸電事故應急方法1、觸電事故發生,現場人員應立刻告知應急響應指揮部,并當機立斷地使觸電者脫離電源,盡量的立刻切斷電源。如電源開關較遠,可用絕緣工具、如絕緣鉗等工具將電源切斷,也可用木棍、竹桿將電線挑開。不得徒手去接觸觸電者,也不允許用潮濕的工具或金屬棒去移動電線;對于高壓觸電事故立刻告知有供電部門停電,搶險電工戴上絕緣手套,穿上絕緣鞋,用對應電壓等級的絕緣工具按次序拉開開關,用高壓絕緣桿挑開觸電者身上的電線。觸電者如果在高空作業時觸電,斷開電源時,要避免觸電者摔下來造成二次傷害;如果觸電者傷勢不重、神志不蘇醒、但有些心慌、四肢麻木、全身無力或者觸電者曾一度昏迷,但已蘇醒過來,應使觸電者安靜休息,不要走動,嚴密觀察并送醫院。2、事故發生后,應急響應指揮部人員應在第一時間趕到現場并理解和掌握事故狀況,啟動應急救援預案,制訂搶險急救和維護現場秩序,嚴格保護事故現場等。3、將脫離電源的觸電者立刻轉移到就近安全地方,組織人員立刻實施急救。若發現患者呼吸或呼吸心跳暫停,應將觸電者仰臥在平地上或平板上立刻進行人工呼吸或同時進行體外心臟擠壓。當人觸電后,出現神經麻痹、呼吸中斷、心臟停止跳動,呈現昏迷不醒狀態,普通都是假死、萬萬不可當作“死人”草草了事,須經醫生診療擬定死亡或出現尸僵和尸斑時方可停止急救。4、對觸電者進行施救的同時向本地醫療救援機構聯系撥打“120”電話前來救護。應具體闡明事故地點、嚴重程度、聯系電話,并派人到路口引導救護車到事故現場,盡快將觸電者送到醫院救治。5.當場外醫院的救護車未達成之前,醫療救護組開展自救,對觸電者進行急救,人工呼吸或胸外心臟擠壓等,觸電者有外傷或骨折等,現場包扎止血或骨折固定,應注意骨折部位的保護,合用木板平抬,避免因不對的抬運,造成二次傷害,盡最大努力急救觸電傷員。6、在送往醫院的途中,不應停止急救工作。7、把觸電者送入醫院接受救治后,應急響應指揮部人員應召開會議,研究善后解決工作,做好當事人家眷的接洽善后解決事宜安排。8、協助公司或上級事故調查組開展調查,事故解決按“四不放過”原則解決。四、應急物資項目部應按規定配備慣用的救援器材、設備。如慣用藥品:消毒用品、急救物品(繃帶、無菌敷料)及氧氣袋等。五、通訊聯系醫院急救中心:120火警:119匪警:110項目部應按規定明確應急救援電話,確保24小時開通和有人接聽,并在醒目位置公示。六、注意事項1、在未脫離電源時,切不可用手去拉觸電者。2、事故發生時應組織人員進行全力急救,視狀況撥打120急救電話和立刻告知有關負責人。3、注意保護好事故現場,便于調查分析事故因素。附件3:物體打擊、高處墜落事故的應急準備與響應預案一、目的為確保項目施工現場,一旦發生物體打擊,高墜傷害事故,首先對受傷人員立刻急救,避免事故擴大,盡量減少事故造成的人員和財產損失,特制訂本預案。二、組織機構及職責項目部應按規定成立應急響應指揮部,負責指揮及協調應急響應工作。項目部應成立生產安全事生故應急救援領導機構,明確一旦發生物體打擊、高處墜落事故時的通訊聯系、救援行動和安全防護救護等人員,明確具體的分工。三、物體打擊、高處墜落事故應急方法1、物體打擊、高墜墜落事故發生,事故發現第一人或現場人員應立刻告知應急響應指揮部。2、事故發生后,應急響應指揮部人員應在第一時間趕到現場并理解和掌握事故狀況,啟動應急救援預案,制訂搶險急救和維護現場秩序,嚴格保護事故現場等。3、項目應急響應指揮部負責人應指令醫療救護組和安全防護救護組到事故現場,開展施救工作;同時指令通訊聯系組立刻向公司、分公司應急救援指揮部報告事故發生狀況,公司、分公司應急救援指揮部負責人,應立刻帶領安全防護救護組、醫療小組趕赴事故現場開展救援工作。若傷者傷情較嚴重應及時向本地醫療救援機構聯系撥打“120”或“110”電話前來救護,并派人到重要路口引導急救車到事故現場,盡快將傷員送到醫院救治。4、當醫院的救護車未達成之前,醫療救護組展開自救工作對受傷人員流血現場包扎止血,有骨折傷員予以固定,有顱腦、胸腹部為損傷者,必須予以對應解決。特別骨折者注意骨折部位的保護,避免二次傷害。對停止呼吸的傷者進行人工呼吸或胸外心臟擠壓等用氧氣直接呼吸,盡最大努力急救傷員生命。5、把傷者送入醫院接受救治后,應急響應指揮部人員應召開會議,研究善后解決工作,做好當事人家眷的接洽善后解決事宜安排。6、注意保護好事故現場,協助公司或上級事故調查組開展調查,事故解決按“四不放過”原則解決。四、應急物資項目部應按規定配備慣用的救援器材、設備。如慣用藥品:消毒用品、急救物品(繃帶、無菌敷料)及氧氣袋等。五、通訊聯系醫院急救中心:120火警:119匪警:110項目部應按規定明確應急救援電話,確保24小時開通和有人接聽,并在醒目位置公示。附件4:機械傷害事故的應急準備與響應預案一、目的為確保項目施工現場,一旦發生機械傷害事故,發現傷者有斷指斷腳等,將傷員救出后,檢查受傷害部位,進行止血包扎,避免傷員流血過多造成死亡事故,并快速將傷員送達醫院救治,特制訂本預案。二、組織機構及職責項目部應按規定成立應急響應指揮部,負責指揮及協調應急響應工作。項目部應成立生產安全事生故應急救援領導機構,明確一旦發生機械傷害事故時的通訊聯系、救援行動和安全防護救護等人員,明確具體的分工。三、機械傷害事故應急方法1、機械傷害事故發生,如受傷者自己能夠呼救,首先大聲呼救電工或附近人員快速拉閘斷電,事故發現第一人或現場人員應立刻告知應急響應指揮部。2、事故發生后,應急響應指揮部人員應在第一時間趕到現場并理解和掌握事故狀況,啟動應急救援預案,制訂搶險急救和維護現場秩序,嚴格保護事故現場等。3、項目應急響應指揮部負責人應指令醫療救護組和安全防護救護組到事故現場,開展施救工作;同時指令通訊聯系組立刻向公司、分公司應急救援指揮部報告事故發生狀況,公司、分公司應急救援指揮部負責人,應立刻帶領安全防護救護組、醫療小組趕赴事故現場開展救援工作。若傷者傷情較嚴重應及時向本地醫療救援機構聯系撥打“120”或“110”電話前來救護,并派人到重要路口引導急救車到事故現場,盡快將傷員送到醫院救治。4、當醫院的救護車未達成之前,醫療救護組展開自救工作將傷員救出后,立刻檢查可能的傷害部位,如發現傷者斷指斷腿等,應立刻將其找到,用醫用紗布將其包好,隨同傷員一起送往醫院救治;對傷者進行止血包扎、骨折固定、人工呼吸或胸外心臟擠壓;如急救有骨折傷員,應注意骨折部位的保護,使用木板平抬,避免因不對的抬運,使骨折部位造成二次傷害;盡最大努力急救傷員。5、把傷者送入醫院接受救治后,應急響應指揮部人員應召開會議,研究善后解決工作,做好當事人家眷的接洽善后解決事宜安排。6、注意保護好事故現場,協助公司或上級事故調查組開展調查,事故解決按“四不放過”原則解決。四、應急物資項目部應按規定配備慣用的救援器材、設備。如慣用藥品:消毒用品、急救物品(繃帶、無菌敷料)及氧氣袋等。五、通訊聯系醫院急救中心:120火警:119匪警:110項目部應按規定明確應急救援電話,確保24小時開通和有人接聽,并在醒目位置公示。附件5:突發性傳染病緊急事件的應急準備與響應預案一、目的為確保工程施工現場,一旦發生突發性傳染病緊急事件,能快速有效地開展急救工作,最大程度地減少員工及有關方生命健康風險,特制訂本預案。二、組織機構及職責項目部應按規定成立應急響應指揮部,負責指揮及協調應急響應工作。項目部應成立生產安全事生故應急救援領導機構,明確一旦發生突發性傳染病緊急事件時的通訊聯系、救援行動和安全防護救護等人員,明確具體的分工。三、突發性傳染病緊急事件應急方法1、當事人或發現人應立刻報告,撥打120急救電話,及時將病人送去急救治療。2、負責通訊聯系的人員應立刻撥打所在地防疫站電話向外部報告,具體精確報告發生疫情的地點、單位、聯系電話、發病的人數、病人的癥狀與否造成傳染擴散以及報告人的姓名、單位、地址、電話。3、負責通訊聯系的人員應同時拔打公司、基層單位以及項目部專用應急救援電話向內部報告,簡述發病的人數、病人的癥狀以及與否傳染擴散等。4、公司、基層單位衛生所、項目部醫務室應立刻組織醫務人員對病人進行應急治療后及時將病人送到醫院急救治療,并配合上級部門查明發病的因素,采用有效的方法避免疫情的擴大。5、把患者送入醫院接受救治后,應急響應指揮部人員應召開會議,研究善后解決工作,做好當事人家眷的接洽善后解決事宜安排。6、現場安全員應對突發性傳染病緊急事件進行因素分析,制訂對應的糾正方法,并按上級有關部門(如衛生防疫部門)的規定上報。四、應急物資工程項目部應按規定配備慣用的救援器材、設備。如慣用藥品:消毒用品、氧氣袋等。五、通訊聯系醫院急救中心:120火警:119匪警:110工程項目部應按規定明確應急救援電話,確保24小時開通和有人接聽,并在醒目位置公示。附件6:有毒氣體中毒和食物中毒事故的應急準備與響應預案一、目的為確保項目施工現場,一旦發生有毒氣體中毒或食物中毒事故,能快速有效地開展急救工作,并能主動而因地制宜、分秒必爭地予以妥善的解決,最大程度地減少員工及有關方的生命健康安全風險,提高后期的急救成功率,特制訂本預案。二、組織機構及職責項目部應按規定成立應急響應指揮部,負責指揮及協調應急響應工作。項目部應成立生產安全事生故應急救援領導機構,明確一旦發生有毒氣體中毒和食物中毒事故時的通訊聯系、救援行動和安全防護救護等人員,明確具體的分工。三、有毒氣體中毒和食物中毒事故應急方法1、一旦發生有毒氣體中毒和食物中毒事故,事故發現第一人或現場人員應立刻告知應急響應指揮部。2、事故發生后,應急響應指揮部人員應在第一時間趕到現場并理解和掌握事故狀況,啟動應急救援預案,制訂搶險急救和維護現場秩序,嚴格保護事故現場等。3、項目應急響應指揮部負責人應指令醫療救護組和安全防護救護組到事故現場,開展施救工作;同時指令通訊聯系組立刻向公司、分公司應急救援指揮部報告事故發生狀況,公司、分公司應急救援指揮部負責人,應立刻帶領安全防護救護組、醫療小組趕赴事故現場開展救援工作。若傷者傷情較嚴重應及時向本地醫療救援機構聯系撥打“120”或“110”電話前來救護,并派人到重要路口引導急救車到事故現場,盡快將傷員送到醫院救治。4、當急救車未達成之前,醫療救護組開展自救;如有害氣體中毒者在孔樁地下,急救組將有害氣體中毒者營救到地面上,放置通風處,采用人工呼吸、輸氧等急救,送往醫院急救過程中,不要停止和放棄施救;對食物中毒者,無論機關或施工現場,如有發現飯后多人有嘔吐、腹瀉等不正常癥狀時,同時讓病人大量飲水,刺激喉部使其嘔吐;告知食堂保存剩余食品以備驗,盡最大努力急救中毒者。5、把中毒者送入醫院接受救治后,應急響應指揮部人員應召開會議,研究善后解決工作,做好當事人家眷的接洽善后解決事宜安排,并做好與有關部門的溝通、報告工作。6、注意保護好事故現場,協助公司或上級事故調查組開展調查,事故解決按“四不放過”原則解決。四、應急物資項目部應按規定配備慣用的救援器材、設備。如慣用藥品:消毒用品、氧氣袋等。五、通訊聯系醫院急救中心:120火警:119匪警:110項目部應按規定明確應急救援電話,確保24小時開通和有人接聽,并在醒目位置公示。六、注意事項1、如果患者昏迷則需側躺送醫院救治,以免自然嘔吐時,將嘔吐物吸入氣管里面。2、對食物中毒者不可作口對口人工呼吸,以免將毒物吸入施救者體內造成中毒。3、誤食腐蝕性毒物(如強酸、強堿類)者或昏迷者,或抽筋者或中毒孕婦不可進行催吐。4、重癥中毒者要禁食8~12小時,可靜脈輸液,待病情好轉后,再吃些米湯、面條等易消化食物。附件7:防臺防汛事故的應急準備與響應預案一、目的為早抓貫徹防臺防汛工作,避免險情擴大,使災害損失減少到最低程度,特制訂本預案。二、組織機構及職責項目部應按規定成立應急響應指揮部,負責指揮及協調應急響應工作。項目部應成立生產安全事生故應急救援領導機構,明確一旦發生防臺防汛事故時的通訊聯系、救援行動和安全防護救護等人員,明確具體的分工。三、防臺防汛事故應急方法1、當出現下列狀況,應立刻啟動防洪、防臺風應急救援預案(1)當接到氣象臺公布24小時內有暴雨(降雨量50-100毫米)時;(2)當接到氣象臺公布24小時內有大暴雨或特大暴雨(降雨量不不大于100毫米)時;(3)當臺風在24小時內可能攻擊我地區,或在附近約150公里的范疇內的沿海地區登陸,對我地區將有嚴重影響時,本地氣象臺公布臺風緊急警報時;2、臺風、暴雨到來之前,工程項目部應按規定安排24小時值班。3、臺風、暴雨到來之前,項目部應按規定組織安全專項檢查,重點組織對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