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材料合成與制備李亞偉趙雷無機非金屬材料系10/9/2023/20:29:38材料合成與制備李亞偉趙雷1結構陶瓷制備
/20:29:38結構陶瓷制備
/14:57:4128.1結構陶瓷概論結構陶瓷是指具有力學和機械性能及部分熱學和化學功能的高技術陶瓷,特別適合于在高溫下應用的則稱為高溫結構陶瓷。
高溫結構陶瓷材料具有金屬等其他材料所不具備的優點,具有耐高溫、高硬度。耐磨損、耐腐蝕、低膨脹系數、高導熱性和質輕的特點。其應用非常廣泛。
/20:29:388.1結構陶瓷概論結構陶瓷是指具有力學和機械性能及部3分類
1.氧化物陶瓷,如Al2O3,BeO,CaO,MgO,SnO2,UO2等,Tm~2000℃,甚至更高;2.碳化物,B4C,SiC,WC,TiC,HfC,NiC,ZrC等,金屬碳化物的Tm最高,硬度大,脆性也大;3.氮化物,BN,Si3N4,AlN,HfN等高Tm,最硬;4.硼化物,HfB,ZrB,WB,MoB等,Tm>2000℃,抗氧化性強;5.硅化物,MoSi,ZrSi,Tm>2000℃,高溫下生成SiO2或硅酸鹽保護層,抗氧化性強。/20:29:38分類/14:57:414氧化物陶瓷氧化物陶瓷主要作用在于安裝、固定、支撐、保護、絕緣,隔離及連接各種電子元器件;應用十分廣泛:高頻絕緣子、插座、瓷軸、瓷條、瓷管、基板、線圈骨架,波段開關、瓷環等。主要有鋇長石瓷:BaO-Al2O3-2SiO2;高鋁瓷:Al2O3-SiO2鎂質瓷:MgO-Al2O3-2SiO2;硅灰石瓷:CaO-Al2O3-2SiO2;鋯石英瓷:ZrO-Al2O3-2SiO2等。一般采用傳統的工藝制造。/20:29:38氧化物陶瓷氧化物陶瓷主要作用在于安裝、固定、支撐、保護、絕5對制品的要求:①介電系數要小;②高頻電場下的介電損耗要小;③機械強度要高;④希望有高介電強度、高比體積電阻、高導熱系數和合適的熱膨脹系數以及易于加工、低成本、無毒、高穩定等性能。
/20:29:38對制品的要求:/14:57:416主要為II-III族、III-VII副族、第VIII族、鑭系、錒系等元素與B、C、N、P、S等的化合物以及這些非金屬之間的互化物。
1.碳化硅陶瓷(SiC)(1)結構:兩種晶型α-SiC,六方晶系,高溫穩定型β-SiC,等軸晶系,低溫穩定型。Si與C原子以共價鍵結合,每一種原子都以緊密圓球排列,互相占據對方四面體空隙,形成牢固緊密的結構。非氧化物陶瓷/20:29:38主要為II-III族、III-VII副族、第VIII族、鑭系7(2)生產工藝石英、碳和鋸末裝在電弧爐里合成:SiO2+3C→SiC+2CO↑1700℃~1900℃,生成SiO或SiCO燒結:按燒結條件分為常壓燒結、熱壓燒結、反應燒結和高溫等靜壓燒結等。還可利用化學氣相沉積法制備碳化硅陶瓷薄膜。沉積溫度可在1200~1800℃范圍內變化。碳化硅陶瓷薄膜不僅可作為耐磨涂層或抗氧化涂層,也可作敏感材料和制作半導體器件。/20:29:38(2)生產工藝/14:57:4182.氮化硼陶瓷A.六方-BN將石墨結構中的C原子用B和N原子取代,便得到六方-BN,為六方層狀結構,其性質也與石墨相近,但層與層之間的結合力較石墨強。六方-BN的硬度較低,容易加工,具有自潤滑性,可作高溫軸承。在超高壓下其性能穩定,是良好的傳遞高壓強的介質材料。B.立方-BN優良的超硬材料;導熱系數與不銹鋼相當,900℃以上超過BeO,并且隨溫度變化其導熱系數變化不大;熱穩定性好,可在1500℃到常溫的急變溫度條件下使用。/20:29:382.氮化硼陶瓷/14:57:419(2)生產工藝A.合成原料,兩種方法:①用B2O3或Na2B4O7(硼砂)與氨或尿素反應生成BN:
②將B2O3與碳混合,在NH3或N2中加熱生成BN:
20min/20:29:38(2)生產工藝20min/14:57:4110B.成型和燒結(三種方法)(1)冷壓法:將BN粉等靜壓成型,在1700~2000℃燒結,得到的產品密度低,一般不超過1.2g/cm3,在原料中加入適量的B2O3,產品密度可達1.8g/cm3,在爐內保持2~10MPa的氮氣氛也可提高密度;(2)熱壓法:將BN粉在4×10MPa、2000℃條件熱壓,一般加1~3%的添加劑(如氧化物、氮化物等)可提高產品密度,達到2g/cm3;(3)氣相反應法:將BCl4與NH3兩種氣體在1450~2300℃流經石墨模具,則在其表面聚集BN,最后形成BN陶瓷產品。這種方法得到的材料純度高,晶體取向性強、致密,2.20~2.25g/cm3,接近晶體密度2.27g/cm3。
/20:29:38B.成型和燒結(三種方法)/14:57:41118.2超微粉的制備方法
從粉料粒度變化可分為兩大類:粗大粒子粉碎為超微粒;由離子或原子通過形核和長大成超微粒。從制備原料的品種劃分可分為金屬、無機、有機超微粉;從原料狀態上分,可以從固體、液體、氣體制備超微粉粒。/20:29:388.2超微粉的制備方法從粉料粒度變化可分為兩大類:/14128.2.1超微粉的結構特點一般物質粉粒大小是按篩目大小來區分的,當粒徑很小時,由于粒子間相互附著力增大,微粒很容易附著在篩目和器壁上。把粉料微粒粒徑為100μm以上的稱為粉粒;粒徑為10~0.1μm的稱為微粒;粒徑大小為10~1nm為超微粒;超微粉料的微粒粒徑為1~100nm,其大小介于原子、分子和膠態之間/20:29:388.2.1超微粉的結構特點一般物質粉粒大小是按篩目大小來13特點
1.非常大的比表面積。2.特殊表面結構物質。表面的原子處于非平衡態,超微粒具有特殊結構:吸附層、氧化層、組織變質層、殘留應力層等,表面原子不斷重排,會有不同的配位數和不同的配位多面體;3.電荷分布的特殊性是對稱性的,表面電子結構發生變化,形成了特有的接觸電位和界面電氣現象,表面活性增強,似小水滴那樣互相融合;4.金屬超微粒的非穩定結構;5.很高的比表面自由能;6.小體積效應;7.熔點降低效應./20:29:38特點1.非常大的比表面積。/14:57:41148.2.2超微粉料的制備
1.化學共沉淀法
此法可以廣泛用來合成多種單一氧化物和鈣鈦礦型、尖晶石型的陶瓷微粉
能夠以原子尺度進行混和得到具有化學計量組成的燒結性良好的BaTiO3、PbTiO3等粉料。
/20:29:388.2.2超微粉料的制備1.化學共沉淀法此法可以廣泛152.溶膠-凝膠法(Sol-Gel)
在制備陶瓷超微粉料中主要是將得到的凝膠干燥后進行煅燒。廣泛應用于莫來石、蘊青石、氧化鋁、氧化鋯等氧化物粉末的制備,由于膠體混和時可以使反應物質獲得最直接的接觸,使反應物達到最徹底的均勻化,所以得到的原料性能相當均勻,具有非常窄的顆粒分布,團聚性小,同時此法易窄制備過程中控制粉末顆粒尺度。
/20:29:382.溶膠-凝膠法(Sol-Gel)/14:57:41163.激光合成法
激光合成法是以激光為熱源的氣相合成法。制備原理:選用吸收帶與激光波長相吻合的反應氣體(兩者不一致時可引入光增感劑,如SF5,SiF4等),通過對激光能量的共振吸收和碰撞傳熱,在瞬間達到自反應溫度并完成反應,產物在高的過飽和度下迅速成核、生長,因產物不吸收激光能量,因而以極快的速率冷卻稱為超細粉。/20:29:383.激光合成法/14:57:4117激光法合成SiC超細粉末實驗裝置圖
/20:29:38激光法合成SiC超細粉末實驗裝置圖/14:57:4118/20:29:38/14:57:41194.等離子氣相合成法從工藝設備和工藝過程來看,等離子體氣相合成法與等離子體CVD法大同小異。差別在于前者的產品是粉末制品,后者是薄膜。
/20:29:384.等離子氣相合成法/14:57:41208.3微波燒結技術
微波是指波長在1nm~1m之間的電磁波,其頻率為0.3~300GHz.微波可以加熱有機物,加快有機反應的進行,也能加熱陶瓷與無機物,它可以使無機物在短時間內急劇升溫到1800°C,所以可用于化學合成、陶瓷連接及陶瓷的高溫燒結。
/20:29:388.3微波燒結技術微波是指波長在1nm~1m之間的電磁波218.3.1微波與材料的相互作用材料吸收微波引起的升溫主要是由于分子極化和晶格極化,也就是說,在分子和晶格尺度的極化反轉越容易,該材料越容易吸收微波場能而升溫。在微波加熱過程中,處于微波電磁場中的陶瓷制品加熱難易與材料對微波吸收能力大小有關,其吸收功率計算公式為:
P為單位體積的微波吸收功率;f為微波頻率;為真空介電常數;為介質的介電常數,為介質損耗角正切;E為材料內部的電場強度。
/20:29:388.3.1微波與材料的相互作用材料吸收微波引起的升溫主要22當頻率一定,試樣對微波吸收性主要依賴介質自身的性質及場強。影響微波加熱效果的因素首先是微波加熱裝置的輸出功率和偶合頻率,其次是材料的內部本征狀態。微波加熱所用頻率一般限定為915MHz和2450MHz,微波裝置的輸出功率一般為500~5000W,單模腔體的微波能量比較集中,輸出功率在1000W左右,對于多模腔體的加熱裝置,微波能量在較大范圍內均勻分布,而則需要更高的功率。
/20:29:38當頻率一定,試樣對微波吸收性主要依賴介質自身的性質及場強。/23在制定的加熱裝置上,材料的微波吸收能力,與材料的介電常數和介電損耗有關,而多數陶瓷材料的室溫介電損耗一般比較小,所以,對無機陶瓷材料一般要采用比家用微波爐功率更大的微波源。由于大多數材料的介電損耗隨溫度的增加而增加,許多在室溫和低溫下不能被微波加熱的材料,在高溫下可顯著吸收微波而升溫。
/20:29:38在制定的加熱裝置上,材料的微波吸收能力,與材料的介電常數和介248.3.2微波燒結的優點由于微波加熱利用微波與材料相互作用,導致介電損耗而使陶瓷介質表面和內部同時受熱,即材料自身發熱,也稱為體積性加熱,具有傳統的外源加熱所無法實現的優點.
/20:29:388.3.2微波燒結的優點由于微波加熱利用微波與材料相互作25微波燒結模式與常規燒結相比,具備以下特點:1.利用材料介電損耗發熱,只有試件處于高溫而爐體為冷態,即不需元件也不需要絕熱材料,結構簡單,制造維修方便。2.快速加熱燒結,如Al2O3、ErO2在15分鐘內可燒結致密。3.體積性加熱,溫場均勻,不存在熱應力,有利于復雜形狀大部件燒結。4.高效節能,微波燒結熱效率可達80%以上。5.無熱源污染,有利于制備高純陶瓷。6.可改進材料的微觀結構和宏觀性能,獲得細晶高韌的結構陶瓷材料。
/20:29:38微波燒結模式與常規燒結相比,具備以下特點:/14:57:4126傳統加熱和微波加熱模式對比
/20:29:38傳統加熱和微波加熱模式對比/14:57:4127對于陶瓷材料,微波加熱的應用主要在于微波焊接和微波燒結,與其他加熱方法比,其有三個顯著特點:①加熱選擇,因為只有吸收微波的材料才能被加熱,對于復合材料中不同介質損耗的材料有不同的升溫效果,可以避免相連的導體和絕緣體部分過熱受損;②材料整體變熱,避免材料內部與表面有溫差,從而使材料部件內外的結構均勻;③微波加熱更強化材料內部的原子離子的擴散,從而能夠縮短高溫燒結時間,降低燒結溫度,對于高溫化學反應,微波能夠使反應更加均勻和快速完成。
/20:29:38對于陶瓷材料,微波加熱的應用主要在于微波焊接和微波燒結,與其288.3.3微波燒結在材料研究中的應用1.陶瓷的低溫快速燒結和材料的微波合成利用微波合成陶瓷材料粉料的研究也增多,利用氧化物的加熱反應,在微波場中分別合成了SiC、TiC、NbC、TaC等超硬粉料,而只要10~15min。材料的合成過程,使用微波加熱,可以使化學反應遠離平衡態,可以獲得許多常用高溫固相反應難與得到的反應產物,如一般加熱的ZrC-TiC的固溶反應,固溶量只在5%以內,而采用微波加熱,可以使固溶量超過10%,這是微波能夠使固溶相快速冷卻的結果。
/20:29:388.3.3微波燒結在材料研究中的應用1.陶瓷的低溫快速292.利用微波加熱處理的特殊性進行復合材料微觀結構設計(1)組分上,良導體-介質-絕緣體的復合;高吸收與低吸收相的復合;(2)結構上:從零維到三維的復合;(3)不同“起動溫度”的吸收相的組合;(4)剛性與柔性相的復合;(5)大晶粒與小晶粒的復合;(6)晶粒與玻璃相的組合形式;(7)樹脂與陶瓷的復合。/20:29:382.利用微波加熱處理的特殊性進行復合材料/14:57:41308.4成型制備技術新工藝1.壓力滲濾工藝
陶瓷漿料通過靜壓移入多孔模型腔內,讓液態介質通過多孔模壁排出而使陶瓷顆粒固體成坯。此方法特別適用于whisker,fiber補強的復合材料的成型。此工藝的關鍵是分散性、穩定性好的漿料的制備。/20:29:388.4成型制備技術新工藝1.壓力滲濾工藝陶瓷漿312.注射成型法陶瓷注射成型是借鑒高分子塑料的注塑成型,以制備形狀復雜,尺寸精確的熱機用陶瓷部件為應用背景而發展起來的。這種成型方法是將陶瓷粉料與有機載體混煉后得到具有熔融流動的混和物料,然后在注射機上于一定溫度和壓力下高速注入模具,迅速冷凝后,脫模取出坯體(成型時間通常為數十秒),然后經500~600°C脫脂(排出坯體內有機物),即可得到致密度在60%以上的均勻素坯。
/20:29:382.注射成型法/14:57:41323.帶式澆注式流延成型這種工藝是由加入高分子聚合物的陶瓷膠體漿料制成薄膜層,然后把這些層疊加在一起進行燒結,成為陶瓷基層狀復合材料。這種工藝的特點是可以進行材料的微觀結構和宏觀結構設計,對于表面不相容的兩種材料可以用梯度化工藝疊層連接,可以實現一材多功能,獲得傾斜機能材料,如硬表面/輕質內部等。
/20:29:383.帶式澆注式流延成型/14:57:41334.化學蒸氣滲透法(CVI)是材料成型與致密化同時進行的一種制備新工藝,適合于各種陶瓷復合材料的制備。此工藝是先制得纖維預形體,再將所需陶瓷組分蒸鍍,以氣相形式滲透填充到預形體內
/20:29:384.化學蒸氣滲透法(CVI)此工藝是先制得纖維預形體,再將348.5陶瓷原位凝固膠態成型工藝
原位凝固就是指顆粒在懸浮液中的位置不變,靠顆粒之間的作用力或者懸浮體內部的一些載體性質的變化,從而使懸浮體的液態轉變為固態。
從液態變為固態過程中,坯體沒有收縮,介質的質量沒有改變,所采用的模具為非孔模具,這樣的成型方法稱為原位凝固膠態成型工藝。
成熟的原位凝固膠態成型工藝主要包括:凝膠注模成型、溫度誘導絮凝工藝、膠態振動注模成型、直接凝固注模成型和快速凝固注模成型。
/20:29:388.5陶瓷原位凝固膠態成型工藝原位凝358.5.1凝膠注模成型工藝首先將陶瓷粉料分散在含有有機單體和交聯劑的水溶液和非水溶液中,形成粘度低且高固相體積分數的濃懸浮體,然后加入引發劑和催化劑,將懸浮體注入非孔模具中,在一定溫度條件下,引發有機單體聚合,使懸浮體粘度劇增,從而導致原位凝固成型,最后經長時間的低溫干燥后可得到強度很高而且可進行加工的坯體。
/20:29:388.5.1凝膠注模成型工藝首先將陶瓷36該方法的顯著優點是坯體強度很高,可進行機加工,因為陶瓷濃懸浮體內的有機單體通過反應可以形成相互交聯三維網絡結構的高聚物,使陶瓷濃懸浮體形成凝膠而固化。凝膠注模成型是在漿料中進行凝膠共聚反應。AM和MBAM在漿料中分布,反應后生成聚合物網絡,陶瓷粉末均勻分散于網絡中并與高聚物鏈端發生吸附作用,借此網絡漿料轉變為凝膠得以固化成型。
/20:29:38該方法的顯著優點是坯體強度很高,可進行378.5.2溫度誘導絮凝成型
首先將陶瓷粉料在有機溶劑中加入分散劑以制備高固相體積分散的濃懸浮體,分散劑的一端牢固地吸附在顆粒的表面;另一端為低極性的長鏈碳氫鏈,伸向溶劑中,起到空間位阻穩定的作用。
/20:29:388.5.2溫度誘導絮凝成型首先將陶瓷粉38該分散劑在溶劑中溶解度隨著溫度地改變而變化,液就是其分散效果在變化。如聚酯類地分散劑,隨著溫度降低至-20°C,其分散功能失效,懸浮體顆粒團聚,粘度升高,從而原位凝固。這類分散劑在有機溶劑中溶解度具有可逆性,隨溫度地回升,分散劑地溶解度重新增大,重新恢復分散功能,這以特點也說明溶劑地干燥或排除不能使用升溫地辦法。可以采用冷凍干燥的辦法(低溫低壓),使溶劑升華,從而除去溶劑,然后在550°C將分散劑通過氧化降解的途徑排除,。
/20:29:38該分散劑在溶劑中溶解度隨著溫度地改變而變化,液就是其分散398.5.3膠態振動注模成型
根據膠體穩定性的DLVO理論,在懸浮液中的顆粒間除范德華力和雙電層排斥力之外,當顆粒間距距離很近時,還存在一種短程的水化排斥力,當懸浮液的pH值在等電點時或懸浮液中的離子濃度達到臨界聚沉離子濃度時,顆粒間的作用能即靜電排斥能和范德華力之和為零,顆粒間緊密接觸。
/20:29:388.5.3膠態振動注模成型根據膠體穩40如果反離子吸附在顆粒表面,形成一個接觸的網絡結構,會使顆粒呈分散態,在分散態時顆粒間的作用能大于零,即靜電排斥能遠大于范德華吸引能,顆粒在懸浮液中被分散開來,此時的懸浮液形成一個不能流動的密實結構。在外界條件的作用下,如振動等,它可以轉變為流動態。
/20:29:38如果反離子吸附在顆粒表面,形成一個接41膠態振動注模成型也正是利用了這一特性。在固相體積分數為20%以上的陶瓷懸浮體中加入NH4Cl,使顆粒之間形成凝聚態,然后采用壓濾或離心的成型方法讓懸浮體形成密實的結構,在這種狀態下,固相體積分數較高(>50%),再采用振動的辦法,使其由固態變為流動態,注入一定形狀的模腔中,振動靜止后它又變為密實態,并且可以注模,制成具有一定形狀的坯體。
/20:29:38膠態振動注模成型也正是利用了這一特性。在固相體積分數為428.5.4直接凝固注模成型(DCC)工藝思路:調節水基懸浮液的pH值或加入少量分散劑及絮凝劑,以保持顆粒間足以分散的靜電排斥作用,制備成低粘度的陶瓷高濃懸浮體,將漿料從室溫冷卻至0~5°C之間,加入生物酶和底物,此時生物酶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校園安全演講稿500字(18篇)
- 外科護理工作計劃
- 銀行行長競聘演講稿范文(11篇)
- 深基坑培訓課件
- 四年級下冊語文課文期末復習學習計劃(9篇)
- 可愛的人演講稿(5篇)
- 中學班主任工作評價(28篇)
- 新客服工作計劃范文(17篇)
- 幼兒園教育教學總結(17篇)
- 小學數學北師大版五年級下冊分數除法(三)教案配套
- 職業心理健康課件
- 電子測量儀器的微機電系統技術考核試卷
- 《綜合英語》專業核心課程建設方案
- 2024年移動網格經理(認證考試)備考試題庫大全-下判斷題匯
- 網絡傳播概論(第5版)課件 第5、6章 智能時代與智能傳播走向、網絡傳播與網絡空間中的人
- 黑龍江省機關事務管理局所屬事業單位招聘筆試真題2023
- 2024-2030年中國軍用掩蔽系統行業市場發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略分析報告
- 不緊繃的人生讀書筆記
- 百融云創風險決策引擎V5產品操作手冊
- DB22-T5143-2023城鎮道路薄層罩面技術標準
- 《中國心力衰竭診斷和治療指南2024》解讀(總)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