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韓廣場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_第1頁
鑫韓廣場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_第2頁
鑫韓廣場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_第3頁
鑫韓廣場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_第4頁
鑫韓廣場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編制說明5.主要環境保護目標——指項目區周圍一定范圍內集中居民住宅6.結論與建議——給出本項目清潔生產、達標排放和總量控制的7.預審意見——由行業主管部門填寫答復意見,無主管部門項8.審批意見——由負責審批該項目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批1表一、建設項目基本情況期一、任務由來2張的必然產物,是隨著現代城市建設和城市生活不斷進步而發展起來的必然產物,也是城市規劃新理論和實踐中產生的成功實例。基于當地房地產開發行業的實際發展情況,昆明韓錦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經過實地調查和研究,決定于昆明市五華區陳家營路口與沙河路交叉口,投資新建鑫韓廣場建設項目。本項目的實施順應了區域城市發展的功能需求,可進一步提高昆明市五華泛亞科技新區的商業和居住環境,有利于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區域環境,增加財政收入,創造就業機會。根據項目投資備案證,項目原名稱為:“云韓廣場”建設項目,后因建設單位內部原因對其進行了調整,最終變更為:鑫韓廣場建設項目。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以及國務院令第253號《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的要求,建設項目應開展環境影響評價工作。根據《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分類管理名錄》(環保部令第33號)“U156——房地產開發、賓館、酒店、辦公用房等,建筑面積5萬平方米及以上”的規定,該項目應編制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受昆明韓錦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委托,我單位組織專業技術人員經現場踏勘、收集資料后編制完成《鑫韓廣場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供建設單位上報審批。二、建設內容及規模(一)基本概況1、項目名稱:鑫韓廣場建設項目2、建設單位:昆明韓錦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3、建設地點:昆明市五華區陳家營路口與沙河路交叉口4、建設性質:新建5、項目投資:110026萬元6、建設周期:3年,包括建設前期、建設工期、建設后期:建設前期8個月,建設工期24個月,建設后期4個月。建設工期從2017年9月開工,20項目辦理環評手續過程中,從前期現場踏勘至組織評審(2017年9月5日)期間均未開工建設。因項目為2017年昆明市級招商引資重點項目之一(詳見附件《關于對2017年市級重點項目目標任務進行分解立項督查的通知》,督查通知內該項目名3稱為:云南韓國城2017年年度建設目標為“完成基礎部分建設”,年底需完成5.0億元投資額,并于12月底開盤預售,遂于9月20日開始動工,目前已完成場地清理及平整,正在進行地下層開挖及支護。(二)工程內容及建設規模項目總投資110026萬元,占地面積28562.13m2(合計42.84畝),立項備案總建筑面積178885m2,經與規劃條件匹配和建筑結構優化后,實際總建筑面積157939.94m2,包括:住宅建筑面積67643.81m2,辦公建筑面積32159.75m213701.20m2,地下建筑面積43835.69m2,以及其他配套用房建筑面積599.5m2。項目綜合技術經濟指標如下表1-1所示:表1-1項目主要經濟技術指標一1m22m2/m2m2/m2/m2/m2/m2/m2/m2/m2/m2/m2/m2/m2/m2/m2/m2/3%/4m2/%/5//6戶/7m2/8個/49個/鑫韓廣場建設項目主要進行住宅、辦公和商業建筑的開發建設,共建設九棟建筑樓為住宅,7#樓、8#樓為辦公樓,9#樓為獨立商業樓。具體建設內容及規模如所示:主體2286.67m25///按《建筑給水排水設計規就近市政電網引入,場區設置配電室供給各按二類防雷設防,配備相應避雷電氣小區內道路呈環狀閉合化糞池:總容積≥580m3,宜分設為4座,每//—/1、主體工程項目主體工程包括住宅樓、辦公樓、商業樓共計9棟建筑物。61#~6#樓為住宅樓,住宅建筑面積67643.81m2。1#~3#住宅樓為33層建筑,標準層高3m,高度均為99m;4~6#住宅樓為18層建筑,標準層高為7#~8#樓為辦公樓,辦公用房建筑面積32159.75m2。7#樓為22層建筑,標準層高4.5m,建筑高度99m,7#樓地下夾層設置生鮮超市和設備用房,首層設置商鋪和社區用房,2~22層全部設置為辦公用房。8#樓為22層建筑,標準層高4.5m,建筑高度99m,8#樓地下夾層設置部分非機動車庫和地下物業管理用房,首層設置商鋪、老年服務站、社區衛生服務用房、地上物業管理用房,2~22層全部設置為辦公用房。9#樓為獨棟商業樓,建筑面積13102.77m2,擬引進日用百貨零售、餐飲、小區日常便民服務等常見業態。9#樓為5層建筑,首層高5m,其他標準層高4.6m,建筑高m2餐飲區,其他位置均設置為一般商業區,第四層全部集中設置為餐飲區。商業樓內每層設置一座公共衛生間,可供商戶和外來人員、小區居民使用。2、輔助工程(1)地下車庫項目車位全部設置于地下,包括機動車泊位1044個,非機動車泊位1595個。車位全部設置于負一層和負二層內,其中負一層建筑面積24193.37m2,設置664個機動車泊位和1595個非機動車泊位(非機動車泊位面積2871m2負二層建筑面積14877.62m2,全部用于設置機動車泊位:380個。(2)物業管理用房項目物業管理用房建筑面積共計206m2,分為地上、地下兩部分,地上物業管理用房建筑面積106m2,設置于8#樓首層;地下物業管理用房建筑面積100m2,設置于8#樓地下夾層內,主要進行地下車庫、地下夾層有關日常事務管理。項目社區用房設置于7#樓首層,建筑面積140.13m2,用于社區居委會日常辦公使用。(4)社區衛生服務用房項目社區衛生服務用房建筑面積70m2,主要用于小區保潔人員辦公、臨時休息7使用,設置于7#樓首層。(5)老年服務站項目配套設置一個老年服務站,屆時由承租方組織運營,建筑面積205m2,設置于8#樓首層,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餐飲膳食、康復理療、文化娛樂等全方位的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不提供專業醫療服務。(6)生鮮超市項目配套建設一個生鮮超市為小區居民提供便捷服務,設置于7#樓地下夾層內,超市內進行蛋禽、肉類、水產、蔬菜水果、熟食等生鮮食品銷售,不進行鮮活禽畜屠宰。生鮮超市建筑面積343m2,屆時由承租方組織運營。(7)公共衛生間項目共建5座公共衛生間,于9#樓內每層設置一座,供往來客商如廁使用,預計平均每天使用人次在300人左右。(8)其他主要公用設備項目設置一間水泵房、一間風機房、一間備用柴油發電機房,三者相鄰,均設置于7#樓地下夾層內。3、公用工程項目所需生活用水由市政管網提供,并在地下層設置水泵房,集中安裝變頻供水設備,市政水壓按0.30MPa設計,采用下行上給式,按從低至高共分為4個區,4層以內為1區,由市政管網直接供水。五層以上為三個加壓區,每個區均配套變頻供水設備加壓供水,5~15層為加壓低區,16~25層為加壓中一區,26~34層為加壓中二區。以上各區對底部供水壓力超過0.20MPa的樓層采用減壓閥減壓后供水,并確保入戶管道壓力不大于0.2MPa,以避免水壓過高對衛生設備帶來損壞及使用不便,同時也避免水資源的浪費。(2)排水項目采用室內污、廢合流,室外雨、污分流的排水體制。室外污水管道和雨水管道沿場區道路敷設,充分利用自然地形,采用重力自流排放到排水管網。生活污水經收集處理達標后外排至市政污水管網,雨水經收集后排入市政雨水管網。8①“項目排水系統必須嚴格按照“雨污分流”的原則設計和實施。”②污水排放:“項目西側沙河路、北側陳家營路已建有配套污水管,具備接納項目產生污水的條件,故項目污水集中收集經預處理后可排入沙河路或陳家營路污水管。如項目施工完工前,地塊南側20米、東側15米規劃道路配套污水管建設完成并通達,項目污水也可集中收集經預處理排入上述規劃道路污水管。”③雨水排放:“項目雨水可集中排入沙河路或陳家營路雨水管;如項目實施完工前,地塊南側20米、東側15米規劃道路配套雨水管建設完成,項目雨水也可就近排入規劃道路雨水管。結合項目配套雨水收集利用設施,并同步考慮初期雨水的具體處(3)供電項目在地下層設置變配電室,根據電力負荷情況規劃為10KV配電——10/0.4KV變配電模式,10KV配電、10/0.4KV變配電的設置及容量配置均考慮本案分區建設、近期建設和遠期建設的需要,并設置備用柴油發電機組,供停電時應急使用。項目以高層建筑為主,均實現至少有一條不小于一條長邊設置消防撲救場地,并保證單體至少有一處疏散樓梯直達撲救場地,消防撲救場地均嚴格按照國家相關規范設置。在局部盡端式消防車道設置不小于15*15m的回車場地,建筑與建筑之間的間距均滿足消防間距。項目工程為一般民用建筑,屬三類防雷建筑。防雷設計包括:防直擊雷﹑防雷電波侵入﹑感應雷等。為防直擊雷,在屋頂設避雷帶,其網格不大于20m×20m或24m×16m,所有突出屋面的金屬體和構筑物應與避雷帶電氣連接。防雷設計將利用建筑物。避雷帶用25x4熱鍍鋅扁鋼制作。避雷采用兩根引下線利用建筑構造柱內主鋼筋與避雷帶焊接,接地極利用建筑物基礎內鋼筋網作接地體。(6)通風項目地下層集中設置機械排風設備,地下室、電梯機房等不能自然通風的建筑設9置機械送排風系統,每小時換氣次數不小于6次,公共衛生間每小時換氣次數不小于由當地電信部門引入電話、電纜及光纖,采用大對數銅纜及光纖分配至樓內各層配線系統。干線光纖配置多芯多模光纖,大對數銅纜用于語音通訊,采用50對或100非屏蔽雙絞線,干線銅纜按每個語音點配置2對雙絞線。項目采用電、太陽能等清潔能源供熱,不使用燃煤、燃油等鍋爐供熱。工程建設與環境綠化、美化設計有機地結合,使建筑物布局設計、造型設計、外觀色彩與周邊環境協調一致,符合城市規劃和美化的總體要求。根據項目實際情況,景觀綠化設計能夠充分體現城市與自然的特色,喬、灌、花草結合,沿道路布置林蔭綠化、庭院綠地、草坡、樹林交錯布置,種植有地方特色的本地樹種,努力營造一個四季常青的優美環境。4、環保工程(1)雨污分流系統項目采用雨污分流制排水,按實際需求分別配套建設雨水管網和污水管網。餐飲廢水由建設單位組織統一設計、建設一座三級隔油池進行預處理,有效處理容積3m3,廢水停留時間0.5h,擬建于9#樓西側。生鮮超市屆時將進行招商入駐,建設單位不直接進行管理運營。生鮮超市廢水由超市承租方建設隔油池進行預處理,本項目擬于生鮮超市旁為入駐商戶預留隔油池建設位置。項目需建設化糞池對運營期廢水進行達標處理,環評提出化糞池有效處理容積不低于580m3,宜分設為4座,每座145m3,廢水停留時間12~24h,采用地埋式。化糞池設計、施工應委托具有相應工程設計、施工資質的單位進行。項目沖廁、綠化環節使用市政中水,不自建中水處理設施。項目區內根據用水需求配套建設中水給水管網,與市政中水管對接,并將市政中水輸送至各用水單元。(5)內置煙道及油煙排氣口9#樓第三層樓層西側、第四層整層集中劃定為餐飲區,本項目為入駐商戶統一建設廚房油煙內置煙道,并于樓頂設置一個規范化排氣口。屆時由入駐商戶自行安裝油煙凈化設備將廚房油煙處理達標后接入內置煙道,最終引至樓頂排放。(6)固廢收集設施本項目擬于小區道路兩側及各棟建筑物附近合理布局生活垃圾收集桶,用于收集小區內產生的日常生活垃圾。項目4~6#住宅樓臨京昆高速公路一側(樓宇東立面)的窗戶應安裝為隔聲窗,隔聲窗安裝面積為78.84m2。三、平面布局項目地塊東至15m規劃道路、南鄰20m規劃道路、西接沙河路、北臨陳家營路,整體形成基本規則的多邊形。根據項目設計資料顯示,總體布局采用列式布置,共分為兩列,由北至南,一字形成閉合封口,樓層布局高低錯落,層次分明,互不遮擋,光線通透,日照、通風良好,內部路網相互連通,共同形成環形車道,并穿插于各建筑之間,從總體上統籌考慮建筑、道路、綠化空間之間的和諧,創造一個宜于人居的環境空間。項目在沙河路、陳家營路、東側和南側規劃道路上均設置有出入口,出入口的能與四周道路平滑連接,將外部環境引入小區。建設布局以點線結合為主,圍合中心綠化,平面上的交錯與高度的變化形成錯落有序變化豐富的建筑空間格局和開闊的視線通廊。項目區西臨沙河路(次干路沙河路道路紅線距離項目邊界5m,距離項目西側建筑退線26m。北臨陳家營路(次干路陳家營路道路紅線距離項目邊界8m,距離項目建筑退線28m。東側第一排建筑物與京昆高速最近距離為170m(7#辦公樓東面四、商業準入限制該項目擬設置商業建筑面積,由于目前未進入招商階段,其商業經營的行業具有一定不確定性,初步定位為零售百貨及餐飲業、小區日常便民服務業之用。評價建議建設單位對商業建筑全面實行條件準入,所有入駐商戶需辦理環保手續的,應另行辦理,建設單位在銷售商業建筑面積時需要在購房合同或補充合同中,注明該商業建筑面積需根據相關規定另行申報環保手續。本環評根據國家相關管理規定及條例提出如下限制性要求:1、根據國務院令第458號《娛樂場所管理條例》規定,娛樂場所不得設在下列地點:①居民樓、博物館、圖書館和被核定為文物保護單位的建筑物內;②居民住宅區和學校、醫院、機關周圍;③車站、機場等人群密集的場所;④建筑物地下一層以下;⑤與危險化學品倉庫毗連的區域。同時根據《云南省文化廳關于<娛樂場所管理條例>貫徹執行中有關問題的意見》娛樂場所的設立與學校、醫院、機關相互間最小距離,縣級及其以上城市不得少于150米。根據項目實際建設情況,項目西側30m處為五華科技產業園管委會(機關屬于上述規定嚴禁設置娛樂場所的地點。因此,項目區內不得設置娛樂場所。2、根據《昆明市餐飲業環境污染防治管理辦法》(昆明市政府第46號令餐飲業經營場所嚴禁在下列地點新辦餐飲業:①居民住宅內;②飲用水源一級保護區。設置的餐飲區在規劃設計時需按照要求設置內置煙道,油煙排氣筒必須高于自身建筑1.5m以上,排氣筒出口朝向應避開易受影響的建筑物,排氣筒周圍半徑10米以內有建筑物的,排氣筒的設置應高于附近最高建筑物1.5米以上。根據項目實際建設情況,項目擬定于獨立商業樓(9#樓)內集中設置餐飲行業區,其他位置不再設置餐飲區,并統一為入駐商戶建設內置煙道及屋頂排氣口,排氣口位于商業樓西側,排氣朝向項目區西面。排氣口周圍半徑10m以內無其他任何建筑物,內置煙道及排氣口的設置高出9#樓自身建筑1.5米以上。3、根據昆明市人民政府令第72號《昆明市環境噪聲污染防治管理辦法》(昆明市政府第72號令)規定,機械加工、汽車維修等產生環境噪聲污染的經營活動禁止在醫療區、文教科研區、機關辦公區、居民生活區等噪聲敏感建筑物集中區域內從事;禁止使用高音喇叭或者其他產生環境噪聲污染的方法從事商業經營活動。因此,項目嚴禁引入機械加工、汽車維修等產生環境噪聲污染的經營活動,并進行嚴格管理,禁止入駐商戶使用高音喇叭或者其他產生環境噪聲污染的方法從事商業經營活動。五、施工人員及居住人口項目預計2017年9月開始施工,2019年8竣工,施工期間平均用工人數為120人。待正常運營后,小區總戶數504戶,預計入住人口1764人,并配備物業用房和社區用房等,供物業、社區管理等人員日常辦公使用。人員情況如下表所示:表1-4施工及運營期基本人員情///七、環保投資項目環保投資概算如下表:表1-5項目環保投資概算一覽表123485167812345267589與本項目有關的原有污染情況及主要環境問題:本項目為新建項目,所占用土地原有用途是城區商業、居住用地,在該項目取得土地使用權限之前已經過一級開發整理,場地已平整完畢,地表幾乎沒有天然植被。項目區在進行開發建設前為當地居民聚居區,建筑物以散亂、低矮民房為主,無原有污染情況及環境問題。表二、建設項目所在地自然環境簡況自然環境簡況(地形、地貌、地質、氣候、氣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樣性等):一、地理位置及周圍環境關系昆明市地處云貴高原中部,云南省的中東部,地處金沙江、珠江、紅河三大流域分水嶺地帶。地理位置介于東經102°11′~103°40′,北緯24°23′~26°21′之間,東與曲靖市的會澤、沾益、馬龍、陸良4縣接壤,西與楚雄州祿豐、武定兩縣及玉溪市的易門縣相連,南與紅河州的瀘西、彌勒兩縣及玉溪市的江川、澄江、峨山、紅塔4縣、區毗鄰,北與四川省會理、會東2縣隔金沙江相望,與1省,4個州、市,15個縣、區交界。東西最大橫距152km,南北縱距237.5km,全市國土面積2.11萬km2,其中丘陵、山地占88%,平地占10%,湖泊占西、北三面環山,南臨滇池,主城中心區平均海拔1891m(黃海高程)。五華區是云南省昆明市核心城區之一,因境內有五華山得名,位于昆明市區西部,東起盤龍江,南連金碧路、西壩路,西與西山區接壤,西北與富民、嵩明交錯,并在富民縣境內有兩塊飛地,國土面積381.6平方千米,其中建成區面積40.86平方千米,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地形地貌復雜多樣,海拔1670~2527千米,平均海拔1887千米。普吉街道辦事處位于昆明市西北部,東面與紅云街道辦事處隔長蟲山相望,南面和西面與黑林鋪街道辦事處接壤,北面與沙朗鄉毗鄰。普吉街道位于昆明市西北部,東與紅云街道隔長蟲山相望,南、西與黑林鋪街道接壤,北與沙朗街道毗鄰,國土面積30.72平方千米,境內有國道昆祿公路(108線市道昆沙路、筇王路、海屯路,與廠礦、村間道路以及云冶專用鐵路線聯網相通,縱橫交錯,是連接我省西北部及通向省外的交通要道。昆明泛亞科技新區坐落于昆明市西北片區,毗鄰昆明國家級高新技術開發區,規劃范圍西至西三環,東至普吉路,北至西北三環,南至海屯路,面積13.5平方公里,距昆明市中心7公里,是未來五華科技產業園重要的科技產業承載區、高新技術研發試驗區、總部經濟聚集區,也是昆明主城區范圍內最后一塊可供連片規模開發建設的“黃金片區”,目前已收儲可用于開發建設的土地5000多畝。泛亞科技新區將被打造成科技產業特色明顯、商務辦公氛圍濃厚、生態環境和諧宜居,具有完整城市功能的主城副中心,一座可容納12萬人工作生活的科技新區。本項目位于昆明市五華區泛亞科技新區陳家營路口與沙河路交叉口,項目區中心地理坐標為東經102°39′36.16″,北緯25°05′41.47″,平均海拔1901m,區域地理位置詳見附圖1:項目地理位置圖。項目地塊東側緊鄰市政規劃道路(支路東側15m處為綠地云都會(高層商住小區約180m處為京昆高速公路;東南側290m處為國茶港(高層商住小區南側與市政規劃道路(支路)緊鄰,20m處為正在建設的昆明新城吾悅商住小區,250m處為云時代廣場(商住小區西側與沙河路緊鄰,30m處為五華科技產業園管理委員會;西南側250m處為云南藝術學院文華學院。北側與陳家營路緊鄰,之后35m處為規劃的商住用地,目前該規劃地塊為空地,尚無項目引進對其進行開發。東北側213m處為西部汽車客運站,290m處為云南神學院。二、地形、地貌、地質(一)地形地貌昆明市地貌為高原盆地、丘陵、中低山構成,屬于中山丘陵地貌。區內東北部高,向西南傾斜,東北西面為老爺山、大五山、長蟲山環繞,西南面臨滇池。丘陵山地占總面積的75%,多為植被覆蓋及旱地作物區。壩區為昆明沖積傾斜平原盆地,形態為沖積傾斜平原,湖積臺地,一般海拔1890~2000m。河谷形態多為山谷盆地內沖洪積階地,底部斷裂地塹地壘,山區半山區形態多為隴崗洼地,石芽原野侵蝕向斜山、熔巖山,為大型熔蝕地貌。五華區地處云貴高原中部,滇池北部湖積區,市域地勢大致北高南低,微向滇池傾斜;市區海拔1891m,地形平坦開闊,屬湖積平原地貌。(二)地質昆明市屬康滇古陸地質受川滇南北向縫合帶為元古大洋向東俯沖于揚子陸塊之下、于印支-燕山期再次強烈活動的構造推覆帶,使揚子古陸早元古代變質巖推覆于其西的晚古生代地層之上。昆明附近有好幾條活躍的地震帶,其中一條單發性地震帶正好穿過昆明市中心,東邊是小江地震帶,西邊是普渡河斷裂帶;地層主要為第四系湖積層,土層主要為表層的耕土層及第四系湖積粘性土、粉土和粉砂層。昆明地處滇中昆明湖盆區,該區境內地殼在漫長的地質發展變化進程中,經多種地殼構造運動和地質作用,形成了以沉積巖為主的各種巖石。影響昆明市的地質構造體系主要有小江斷裂帶、普渡河-滇池斷裂帶、湯郎-易門斷裂帶組成的川滇徑向體系,屬南嶺緯向構造體系的羅平-昆明-南澗緯向構造帶,以及云南山字型構造體系。也是在這些體系影響下,經多次地質構造運動,全市呈北高南低逐步傾斜。五華區大地構造單元隸屬揚子淮地臺的康滇古陸東緣,處于著名的南北向小江斷裂帶與普渡河斷裂帶之間的夾持地帶,這兩條斷裂帶均為多期活動的深大斷裂,它們不僅生成時期早,而且活動時代長,直到第四系以來還有強烈活動表現,對該區域構造發展、地層沉積、地貌變遷、盆地演化有明顯的控制作用。因此區域構造類型以斷裂為主,褶皺次之;以徑向構造為主,緯向構造發育,并配生有后期北東向及北西向構造發生。該區域地面出露第四系沖積、湖積層,巖性為砂、礫石、粘土、淤泥及泥炭,區域基巖埋深在300m左右,為寒武系龍王廟組灰質白云巖。區域外圍分布有寒武系、尼盆系、石炭系和二疊系等地層,巖性以灰巖、白云巖和砂巖為主。區屬Ⅷ度抗震設防烈度區第二組,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峰值為0.2g。三、氣候、氣象昆明地處亞熱帶高原季風濕潤氣候區,干、濕季分明,春、冬風大干旱,夏、秋雨量集中,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據國家氣象中心資料,昆明地區氣候標準值為:年平均氣壓810.5Kpa,年平均氣溫15.1℃,最熱為7月,平均溫度20.2℃,極值高溫31.2℃;冬季均溫9.3℃,最冷為1月,極值最低溫度-7.8℃,最大積雪厚度17cm;年溫差12.8℃,無霜期240~247天,年平均日照時數2400h,年平均風速2.2m/s,20年一遇最大風速23.7m/s;春冬干旱,夏季多雨,年平均降雨量1006.60mm,雨季6~10月(約占全年降水量的80%6、7、8月是降水量最多的月份,其中8月最高可達2059mm,11月至下年5月為旱季,占20%左右。年相對濕度僅54~55%;區內冬季主導風為西南風,風向頻率32%,夏季則以西南風及南風為主導風,風向頻率各為30%,大風日數45天。多年平均晴天日數為74.4d,陰天日數為130.5d。五華區屬北亞熱帶季風氣候,氣候變化主要受西南季風熱帶大陸氣團交替控制,形成了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四季如春、干濕分明的氣候特點。年平均氣溫14.9℃,極端最高氣溫31.5℃,極端最低氣溫-5.4℃,最熱月(7月)平均氣溫19.7降水量集中在5~10月,占總降水量88~90年平均降雨日數134.6d,相對濕度平均為73蒸發量1870~2120mm;年平均日照2448.7h,日照率65多年主導風向為西南偏西風,頻率為16%,年靜風頻率31%,平均風速2.1m/s,頻率17最大風速19m/s(1月風速變化通常白晝大于夜晚,旱季大于雨季;年平均霧日數56d,霧天多發生在10月至次年2月;氣壓814.2hPa。四、水文五華區內有玉帶河、沙朗河、西北沙河、迤六瓦恭河等主要河流,地下水分為松散堆積層孔隙水、基巖裂隙水(包括碎屑巖裂隙水、巖漿巖裂隙水、變質巖裂隙水)和碳酸鹽巖裂隙巖溶水三類。降雨入滲和地表水滲漏是其補給的基本來源,主要以徑流和泉水的形式排泄。根據現場勘查,評價區域屬于金沙江水系滇池流域,滇池流域由入湖河流、滇池和出湖河流組成。滇池湖體略呈弓形,弓背向東南最長123.5km,東西最寬40km,湖岸線長130km,平均水深4.4m,最大深度10.9m,面積300km2,湖容12.9億m3,水流由東北向南匯入滇池,入湖河流大小有20條。項目所在區域內涉及本項目的地表水體主要為小路溝河,小路溝河也稱老運糧河高新段,北起云都國際(原普爾斯馬特)圍墻,南至人民西路,在人民西路處匯入老運糧河,最終匯入滇池草海。小路溝河為昆明市主城區西面及高新區的一條防洪及排洪的河道。流經本項目區的小路溝河段為小路溝河昆瑞路-西二環段,全長650m;目前,小路溝河上游普及路口-黃土坡立交橋段已由五華區水務局按照水環境治理的要求進行了實施,但在穿黃土坡立交橋、黃土坡城中村及昆瑞路處河道仍未進行改造,并且流程較長,絕大部分為暗溝;全線大部分河段臨河建筑密集。區域水系分布詳見附圖4。五、植被、生物多樣性五華區目前境內植被類型都屬于次生植被或人工植被,主要有以青崗櫟屬和石櫟屬為主的常綠闊葉林、云南松林、松櫟混交林、人工柏樹林、人工桉樹林、人工華山松林、經濟林等各種植被類型。植物種類也相對豐富,喬木樹種有滇青岡、元江栲、云南松、華山松、滇油杉、麻櫟、旱冬瓜、柏類、桉樹、圣誕樹等;灌木種類有杜鵑、矮楊梅、榛子、小鐵仔、火棘、苦刺、棠梨等;草本植物有禾本科草本、紫莖澤蘭、蕨類、香薷、蒿類等;經濟林樹種有板栗、核桃、梨、李、桃、杏、柿、蘋果、花椒等;林下植物有野生菌、藥材、花卉等,林下植物資源豐富。項目位于昆明市五華區陳家營路口與沙河路交叉口,屬于昆明主城建成區,所在區域內無天然植被及野生動植物分布,也無國家及省級保護的植物,生態環境以人工綠化環境、道路兩側種植的行道樹為主,均為常見的城市園林綠化樹種,生態環境更多由人為控制,自身調控能力較弱,生物多樣性一般。項目周邊200m范圍內無自然保護區以及屬國家級、省級保護的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等生態敏感區。六、土壤由于自然環境和成土條件的復雜性,昆明地區自然土壤類型較多。土壤分屬7個土綱、18個土類,各土綱土類所占土地面積大小不等,以硅鋁土綱的土類面積22人為土綱占3.88%;高山土綱、半淋溶土綱的土壤也占有一定的比例。項目所在區域主要耕作土壤類型為水稻土、紅壤和紫土。表三、環境質量狀況建設項目所在地區域環境質量現狀及主要環境問題(環境空氣、地面水、地下水、聲環境、生態環境等):一、空氣環境質量現狀項目所在地位于昆明市五華區,屬于昆明市主城區范圍內。項目所在區域屬于商業、交通、居民混合區,根據《云南省環境空氣質量功能區劃(復審)》,所在區域環境空氣質量功能區劃為二類區,執行GB3095-2012《環境空氣質量標準》二級標準。根據《2016年昆明市環境狀況公報》公布結果,2016年昆明市主城區空氣質量優良天數為362天,其中優級天數146天,良級天數216天;輕度污染4天,同比減少4天,空氣質量日均值達標率98.9%。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顆粒物(PM10)、細顆粒物(PM2.5)、一氧化碳、臭氧平均濃度均達到空氣質量二級標準。其中,二氧化硫年均濃度17微克/立方米,與上年持平;二氧化氮年均濃度28微克/立方米,較上年降低2微克/立方米;可吸入顆粒物(PM10)年均濃度55微克/立方米,較上年降低1微克/立方米;細顆粒物(PM2.5)年均濃度28微克/立方米,較上年降低2微克/立方米;一氧化碳年均濃度0.986毫克/立方米,較上年上升0.032毫克/立方米,優于二級空氣質量24小時均值標準(一氧化碳無年均濃度標準);臭氧年均濃度82微克/立方米,較上年上升3微克/立方米;酸雨頻率為0.0%,較上年不變。項目所在地屬于昆明市主城區范圍內,區域環境空氣質量現狀參考昆明市五華區金鼎山例行監測點的監測結果,根據2017年8月2日至8月8日連續一周對昆明市空氣質量信息發布系統中五華區金鼎山監測點的實測數據進行觀察、比對可得,所在區域空氣質量良好,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顆粒物(PM10)、細顆粒物(PM2.5)濃度均無超標現象,可達到《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二級標準要求。二、地表水環境質量現狀項目位于云南省昆明市五華區陳家營路口與沙河路交叉口,涉及本項目的區域表水體為東南面約450m處的小路溝河及南面約8km處的滇池草海,小路溝河為入滇河道老運糧河支流,最終匯入滇池草海。根據《云南省地表水水功能區劃(2010-2020)》,老運糧河源頭至入草海口主要功能為非接觸娛樂用水及景觀用水區,功能區劃為Ⅳ類水體。根據支流水環境標準不應低于干流的原則,小路溝河參照執行《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Ⅳ類水質標準。滇池草海全湖主要功能為一般工業用水、非接觸娛樂用水,功能區劃均為Ⅳ類水體。根據《昆明市2016年環境狀況公報》公布結果,草海水質類別為V類,五日生化需氧量、總磷達V類,其他評價指標均達IV類,達到“省考核目標”。綜合營養狀態指數為63.8,屬中度富營養狀態。與上年相比,水質類別由劣V類上升為V類,綜合營養狀態指數下降8.0%,富營養化程度有所減輕。主要污染物氨氮、化學需氧量、總氮、高錳酸鹽指數、葉綠素a、總磷、五日生化需氧量均有所下降。根據《昆明市2016年環境狀況公報》數據顯示,小路溝河及老運糧河流經昆明主城區,水質類別為IV類,污染程度同比有所加重,可滿足地表水Ⅳ類水質標準要求。三、聲環境質量現狀項目所在地位于昆明城區范圍內,所在區域屬于商業、交通、居民混合區,根據《聲環境功能區劃分技術規范》(GB/T15190-2014所在區域劃分為2類聲環境功能區,執行GB3096-2008《聲環境質量標準》2類標準,沙河路(次干路)和陳家營路(次干路)兩側區域35m范圍內執行4a類標準。為準確評價項目區域聲環境質量現狀,建設單位委托云南環綠環境檢測技術有限公司于2017年8月19日~20日對區域聲環境質量現狀進行了連續兩天的檢測,結果如下://////201/08/20//////////////////758642017/0/1972365////////////五華科技產業園管委會////////////-2008)2類標準要求,沙河路和陳家營路道路紅線外35m范圍內符合4a類標準要求,區域聲環境質量良好。四、生態環境現狀根據現場踏勘,評價區域受到較大程度的人為開發,人類活動頻繁,原生植被較少,動物為常見的麻雀、老鼠等物種,生物多樣性差,自身調控能力弱。評價區域內無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森林公園、歷史文化遺跡等需要特殊保護的生態敏感目標,同時也沒有位于滇池湖濱帶范圍內,且無國家珍稀瀕危保護物種、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和云南省級重點保護動物,也沒有特有種類存在。主要環境保護目標(列出名單及保護級別):項目主要環境保護目標及保護級別見表3-2,與外環境關系見附圖3。表3-2項目主要環境保護目標一距離及方位《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表四、評價適用標準一、大氣環境質量標準環境空氣質量執行GB3095-2012《環境空氣質量標準》中的二級標準,各項指標及濃度限值詳見表4-1。表4-1環境空氣質量標準單位:μg/m3細顆粒物(PM2.5)可吸入顆粒物(PM10)二、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涉及本項目的區域地表水體為小路溝河,參照執行GB3838-2002《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IV類水質標準,標準限值見表4-2。BOD5CODcrⅣ6~9三、聲環境質量標準區域聲環境質量執行GB3096-2008《聲環境質量標準》2類標準,沙河路(次干路)和陳家營路(次干路)兩側區域35m范圍內執行4a類標準,標準限值見表4-3。2一、廢氣執行標準施工場地無組織揚塵執行《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1996)中無組織排放監控濃度值,限值如下:二、廢水執行標準運營期廢水經處理后納入市政污水管網,最終進入昆明市第九水質凈化廠集中處理,外排廢水執行GB/T31962-2015《污水排入城鎮下水道水質標準》A級標準,限值如下:pCODcrBOD5三、噪聲執行標準(1)施工期噪聲執行GB12523-2011《建筑施工場界環境噪聲排放限值》,限值如下:表4-6建筑施工場界環境噪聲排放限值單(2)根據項目設計方案,沙河路道路紅線與本項目西側邊界距離為5m,陳家營路道路紅線與本項目北側邊界距離為8m,西側、北側邊界均處于道路(次干路)外側35m區域范圍內。運營期噪聲執行GB22337-2008《社會生活環境噪聲排放標準》2類標準,靠沙河路及陳家營路一側邊界執行4類標準,限值如下:表4-7社會生活環境噪聲排放標準限值單24四、固體廢物控制標準項目固體廢物執行《一般工業固體廢物貯存、處置場污染控制標準》(GB18599-2001)中有關規定。建議總量控制指標:1、廢水及其污染物廢水量:174105t/a;CODCr:77.13t/a;NH3-N:5.05t/a;項目外排廢水最終進入昆明市第九水質凈化廠集中處理,水污染物排放總量應統一納入水質凈化廠總量,本項目廢水不單獨設置總量控制指標。2、固體廢物固體廢物處置率:100%。表五、建設項目工程分析一、施工期工程分析基礎工程主體工程裝修工程景觀綠化(二)施工組織1、施工期限:工期24個月,2017年9月開工,2019年8月竣工。目前已完成場地清理及平整,正在進行地下層整體開挖及支護。2、施工內容:項目場地清理和平整工作在取得土地使用權之前已經完成,后續施工內容主要包括地下層開挖、基槽開挖、打樁、鋪設管線、地下建筑施工、回填基坑、地基處理和地上建筑施工等,以及后續環保工程和景觀、綠化工程。3、施工定員:根據項目具體情況,施工建設過程中計劃平均施工人員120人/d。施工場地搭建活動板房供施工單位臨時辦公和指揮現場工作,不設住宿和食堂用房,人員不在場區食宿,場地設置臨時旱廁,供施工人員如廁使用。4、施工設備:項目施工機械設備主要有挖土機、沖擊機、挖掘機、打樁機、壓路機、混凝土澆筑泵、振搗機、電鋸、電焊機、空壓機等必需設備及各類運輸車輛;主要垂直運輸機械為塔吊及雙籠施工電梯,以及其它常用的小型機械。5、“三場”情況(1)取土場:工程施工場地地勢平坦,無需大量填方,不設取土場。(2)渣土場:施工過程產生的廢棄土石方由云南恒頡建筑工程有限公司運輸至富民佳興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經營的富民東元渣土消納場處置,建筑垃圾外委清運至當地建渣處置場,不自設渣土場。(3)石料場:不設石料場,砂石骨料在當地購買。6、環保施工方案:項目為新建,環保設施與主體工程落實“三同時”政策——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運營,并保證環保措施有效可行,各階段擬定施工計劃表、施工進度進程表。7、施工建設條件:在工程發包前進行施工場地“三通一平”,主要道路由陳家營路和沙河路進入施工場地,用水、用電均由附近市政網路接入。建筑物資均從當地購買,通過公路運輸至施工場地。施工過程使用商品砼,施工場地內不設混凝土攪拌站,鋼材、水泥、木材、砂石料等建筑材料根據施工過程實際需要設棚堆存。(三)污染源及源強分析施工期的大氣污染物主要有施工揚塵、燃油廢氣及裝修廢氣。(1)施工揚塵施工場地揚塵主要污染源有平整場地、開挖回填、機械作業過程、粒(粉)狀建筑材料堆放、搬運過程、車輛進行材料運輸的過程;裸露地表風蝕產生揚塵。施工作業揚塵以無組織形式排放,主要污染物為TSP,不含有毒有害的特殊污染物質,其產生量與施工范圍、施工方法、材料裝卸量、土壤濕度、氣象條件等諸多因素有關,是一個復雜且較難定量的問題。土壤濕度對揚塵產生量有較大影響,二者呈反比關系。風速對揚塵的影響也較為顯著,在空氣干燥、風速較大的氣候條件下,施工過程會導致現場塵土飛揚,空氣中懸浮顆粒物濃度增加,并隨風擴散,影響下風區域及周圍空氣環境質量。如在靜風、空氣濕潤條件下,其對大氣環境的影響范圍減小、程度減輕。根據類比調查類似土建工程,由場地整理、取土及地基開挖、建材裝卸等施工作業過程產生的揚塵濃度為10~50mg/m3,在不采取任何環保措施的情況下,對環境空氣造成的影響面主要集中在100m范圍內。另外,進出施工場地的運輸車輛也會造成施工場地近地面粉塵濃度升高,運輸車輛引起的揚塵呈線形污染,對道路兩邊30m范圍內影響較大,一般TSP濃度范圍在1.5~30mg/m3。(2)燃油尾氣施工期間燃油機械設備較多,施工作業將使用挖掘機、靜壓樁機、壓路機等各類燃油機械設備,建筑材料、土石方、棄渣等物料運輸將使用不同類型運輸車輛,燃油機械設備及運輸車輛在運轉過程中將產生燃油尾氣,其污染成分主要為CO、NOx、CHx等,以無組織形式排放,具有流動性、間歇性、排放量較小的特點,具體產生量和濃度視設備使用頻率及引擎對燃料的燃燒情況而異。(3)裝修廢氣項目投入使用前,需經過短暫的集中簡單裝修和較長時間的分散裝修階段,屆時將會有裝修廢氣產生。涂料、油漆等裝修、裝飾材料會釋放甲醛、苯系物等有機揮發性氣體,釋放過程緩慢,持續時間較長,以無組織形式排放。由于各建筑區域功能不同,裝修原料選用的品牌和消耗量會有所不同,裝修時間也有先后差異,裝修廢氣排放相對分散,有機廢氣揮發時段主要集中在裝修后2-3個月內。屆時建設方對裝修、裝飾材料的選取應優先采用已取得國家環境標志認可委員會批準、并被授予環境標志的環保產品,從源頭上控制裝修過程中甲醛、苯系物等有害氣體的排放。2、廢水項目施工全部使用商品混凝土,施工場地不設混凝土攪拌站。施工期間搭建臨時活動板房,供施工單位臨時辦公和指揮現場工作,不設住宿和食堂用房,人員不在場區食宿,場地設置臨時旱廁,供施工人員如廁使用。施工期廢水主要為施工廢水、雨季徑流、基坑涌水和施工人員少量生活污水。(1)施工廢水、生活污水①施工廢水施工廢水主要來自砂石料沖洗、混凝土養護、場地沖洗等過程,其主要污染因子為SS,類比調查SS為2000mg/L左右。根據云南省用水定額標準——建筑業用水定額可知,一般施工條件下以每1m2建筑面積用水量0.8m3(使用商品砼)核算,廢水產生量根據經驗值按用水量的5%計。項目總建筑面積153291m2,用水量122632.8m3,則施工廢水產生量為6131.64m3。②生活污水施工期項目區不設施工營地,施工人員不在場區食宿,設置臨時旱廁一座,不產生洗浴、沖廁、餐飲廢水,產生的生活污水主要為洗手等衛生用水,屬污染較輕的雜排水,可收集后回用。施工期平均施工人數120人/d,綜合考慮生活用水量以20L/(人·d)計,排污系數以0.8計,則廢水產生量為1.92m3/d,施工期持續2年,則施工期生活污水產生量1401.6m3。根據上述兩方面廢水產生情況,項目施工期應設置污水臨時沉砂池一座,相應建設臨時截水溝引流,將施工廢水和生活污水引入污水臨時沉砂池進行沉淀處理后,回用于場地工程養護及灑水降塵,不外排。(2)雨季徑流、基坑涌水雨季徑流主要為雨季降水沖涮施工場地形成,雨水徑流量較大時,泥沙含量較高,主要污染因子為SS和微量石油類,其中SS濃度為200~500mg/L左右。項目建筑物大部分為高層建筑,采用基坑全開挖,需開挖至地下2層。地基開挖期間會有地下涌水滲出,地下涌水所含污染物主要為SS,濃度度一般為650~800mg/L。建設單位擬建設必要的雨水收集溝渠收集雨季徑流,下游設置雨水臨時沉砂池對雨季徑流進行處理;地下層開挖出現涌水時,必須將地下涌水抽至雨水臨時沉砂池進行沉淀處理,經處理后的雨季徑流和基坑涌水優先回用于施工場地工程養護、車輛沖洗和場地澆灑,回用不完部分排入沙河路市政雨水管網。3、噪聲施工期噪聲主要來自施工機械噪聲、施工作業噪聲和運輸車輛噪聲。施工機械噪聲由施工機械設備造成,如挖土機械、打樁機械、混凝澆筑泵、升降機等,多為點聲源;施工作業噪聲主要指一些零星的敲打聲、裝卸建材的撞擊聲、施工人員的吆喝聲、拆裝模板的撞擊聲等,多為瞬間噪聲;運輸車輛的噪聲屬于交通噪聲。在這些施工噪聲中對聲環境影響最大的是施工機械噪聲,不同的施工階段會使用不同的機械設備,所以施工現場會產生強度較高、無規則、不連續的施工噪聲,其強度與施工機械的類型、功率、工作狀態等因素密切相關。施工期主要施工機械設備及物料運輸車輛噪聲源強見表5-1、5-2。表5-2施工機械峰值噪聲及其傳播聲級一般施工日時現場有多臺機械同時作業,它們的聲級會疊加。疊加的幅度隨各機械聲壓級的差別而異:兩個相同的聲壓級疊加,總聲壓級增加3dB(A)~5dB(A)。4、固體廢物項目施工期固體廢物主要為項目建設過程中產生的廢棄土石、建筑垃圾以及施工人員生活垃圾。(1)廢棄土石方根據項目水土保持方案,項目土石方平衡情況如下:1)土石方來源分析①項目區有地下室建設,1~2層地下室開挖,開挖產生大量土石方。后期需頂板覆土,由于現場無保留回填土方條件,頂板回填土方考慮外購形式獲得。②項目區無表土剝離條件,考慮到后期綠化工程區綠化覆土的需求,采用外購表土的方式進行解決。③雨污水管網采用預埋設的方式進行鋪設,其土石方不再重復計列。④基坑開挖線范圍外其余區域將進行場地平整回填,存在一定的土石方開挖。⑤施工場地區利用原有市政道路,市政道路已硬化為水泥路面,場地平整,無土石方的開挖。施工結束后,清理地表即可,交還當地管委會。2)土石方平衡分析①基坑建設A、基坑開挖本工程地下室有1~2層,地下室開挖面積共計2.51hm2,其中地下室2層開挖面積為1.54hm2;地下室1層開挖面積為0.97hm2,據相關資料分析計算出基坑建設開挖土方量,本工程地下室特性及基坑建設開挖土石方量詳見表3-5。表5-3地下室特性土石方開挖量計算表B、地下室頂板覆土本工程地下室開挖面積2.51hm2,除去位于基坑內建構筑物占地面積0.70hm2,地下室開挖面積中后期需覆土面積為1.81hm2,地下室覆土厚度為2.0m,因此本工程需地下室頂板覆土量約為3.62萬m3,頂板覆土來源基坑開挖土方。表5-4地下室頂板覆土特性統計表m3)②綠化覆土項目區規劃的景觀綠化面積為1.00hm2,各類植物所需植物土層厚度可不同,草坪等地被植物土層厚度在10~15cm左右,灌木類為30~40cm左右,行道樹帶泥球種植,深度為70~90cm左右。覆土厚度按平均0.50m計,后期需綠化覆土0.50萬m3,覆土0.50萬m3。③基坑開挖線范圍外場地土石方項目區四周場地平整存在一定的土石方量,經統計,土石方開挖量為0.29萬m3,開挖量作為棄渣處置。綜上,本工程建設共計產生土石方19.89萬m3,土石方回填4.12萬m3,其中地下室頂板覆土3.62萬m3,綠化覆土0.50萬m3;外購土方4.12萬m3,為綠化覆土及頂板回填土;產生棄方19.89萬m3,全部由云南恒頡建筑工程有限公司運輸至富民佳興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經營的富民東元渣土消納場處置。項目土石方平衡如下圖所示:(2)建筑垃圾本項目在建設過程中產生的建筑垃圾主要有建材損耗產生的垃圾、裝修產生的建筑垃圾等,包括砂土、石塊、水泥、碎木料、鋸木屑、廢金屬、鋼筋、鐵絲等雜物。根據《環境衛生工程》(2006年vol.14No4)中(建筑垃圾的產生與循環利用管理在建筑物的建造過程中,單位建筑面積的建筑垃圾產生量為20~50kg/m2。項目總建筑面積153290.34m2,建筑垃圾產生量取平均值35kg/m2,則本項目建筑垃圾的產生量約5365.2t。建筑垃圾需按《昆明市城市垃圾管理辦法》(昆明市人民政府令第58號)和《昆明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轉發昆明市城市建筑垃圾管理實施辦法實施細則的通知》(昆政辦(2011)88號)的要求,對于可以回收的(如廢鋼、鐵等)應集中回收利用,不可回收的委托有清運資質的單位及時清運至合法建渣處置場,不得隨意丟棄、傾倒。(3)生活垃圾項目平均施工人數120人,生活垃圾產生量按0.2kg(人?d)計,施工期生活垃圾產生量為24kg/d,工期共計約730天,則施工期施工人員生活垃圾為17.52t,袋裝收集后定點堆放,委托環衛部門處理處置。(4)施工期臨時旱廁施工期設置單層磚混結構臨時旱廁,旱廁糞便由建設單位委托環衛部門定期抽運。施工期結束后,拆除旱廁,就地回填,壓平壓實恢復場地。5、生態環境基礎施工期由于項目區大面積的表土裸露,土壤侵蝕將被加劇,水土流失也將增加。雨天時,項目區內水土流失現象將更為加重。施工期水土流失主要發生在基礎施工期,水土流失的增加不可避免,建筑材料堆放在暴雨沖刷的情況下也容易造成水土流失。二、運營期環境影響因素(一)工藝流程及產污概況機等設備及車輛(二)污染源分析及源強核算項目運營廢氣主要為廚房油煙、汽車尾氣、垃圾收集點產生的異味和備用發電機廢氣。(1)廚房油煙①住戶廚房油煙住戶廚房使用天然氣和電能,屬于清潔能源,燃燒后的主要產物是二氧化碳和水,居民生活產生的廢氣主要是廚房油煙,各住戶廚房均安裝抽油煙機,油煙廢氣經抽油煙機抽排至各棟住宅內置煙道,最終通過建筑物樓頂高空排放。根據類比調查和有關資料顯示,不同的烹飪方法食用油的揮發量不同,平均約占耗油量的2%-4%,此處以平均3%計。按平衡膳食推薦的以每人每天食用30g食用油計,項目住宅預計入住1764人,每天消耗食用油52.92kg,年消耗量19.32t,則住戶油煙排放量為0.58t/a。②餐飲業油煙項目集中設置餐飲區,位于9#樓第三層、第四層內,屆時由入駐商戶承租并組織運營。餐飲業商戶運營過程將會產生廚房油煙,產生量與餐飲規模、餐飲類別、客流量等因素直接相關,目前難以定量。入駐商戶應根據行業類別及基準灶數規模等要件另行辦理環保手續,廚房油煙需執行相應等級的油煙排放標準,由商戶自行采用油煙凈化設施處理達標后排放。本項目統一劃定餐飲行業區域,并提供基礎公用設施,統一建設餐飲區油煙排放內置煙道,并于商業樓(9#樓)樓頂西側(臨沙河路一側)設置一個規范化油煙排氣口。運營期間的餐飲業油煙由商戶按相應環評及其批復要求,自行采用油煙凈化設施處理達標后,方可引入內置煙道內排放。(2)汽車尾氣汽車尾氣主要是指汽車進出車場及在車場內行駛時,汽車怠速及慢速(≤5km/hr)狀態下的尾氣排放,包括排氣管尾氣、曲軸箱漏氣及油箱和化油箱等燃料系統的泄漏等。汽車廢氣中主要污染因子為CO、HC、NOx等。汽車廢氣的排放量與車型、車況和車流量等有關,一般住戶家庭用車基本為小型車,參照《環境保護實用數據手冊》,有代表性的汽車排出物的測定結果和大氣污染物排放系數見下表:NOX一般汽車出入車場的行駛速度要求不大于5km/h,車輛進/出車場一次發動機工作時間一般為2min,平均耗油量為0.10L/min,每輛汽車進出車場產生的廢氣污染物的量可由下式計算:g=f·MM=m·t其中:f—大氣污染物排放系數(g/L汽油見表5-4;M—每輛汽車進出車場耗油量(Lt—汽車出入車場與在車場內的運行時間總和;m—車輛進出車場的平均耗油速率。由上式計算可知每輛汽車進出車場產生的廢氣污染物CO、HC、NOX的量分別為33.8g、4.82g、4.46g。停車場對環境的影響與其運行工況(車流量)直接相關,本次評價取最不利條件,即泊車滿負荷狀況時對周圍環境的影響,此時停車場內進出車流量相當大,此類狀況出現概率極小,而且時間極短。一般情況下,進出車場的車輛在早、晚兩次較頻繁,其它時間段較少,同時車輛進出具有隨機性,亦即單位時間內進出車輛數是不定的。根據類比調查,每天進、出車場的車輛數,可按平均早、晚一日出入兩次。根據停車泊位數,計算出單位時間的廢氣排放情況。大氣污染物排放情況見下表:表5-4項目車場汽車尾氣污染物產生情況NOx項目共設置車位1052個,全部設置為地下式,根據《汽車車庫設計規范》要求,建設方擬對地下車庫設置機械送排風和消防排煙合用系統,選用軸流式風機換氣,汽車尾氣經機械排風抽至地上排放,換氣次數不低于6次/h。(3)異味項目區內擬分散布設垃圾收集點,在建筑物或小區道路附近合理設置帶蓋移動式垃圾桶及固定垃圾箱,方便住戶投放。垃圾桶(箱)產生的部份易腐敗的有機垃圾由于其分解會發出異味,對環境的影響主要表現為惡臭。夏季的垃圾水分含量最高,垃圾中動植物性有機物的比例也最高,而冬季的垃圾水分和動植物性有機比例最低,春秋季節則介于夏季與冬季之間。垃圾桶(箱)應距離居民樓5米以上,由專門保潔人員負責清運,日產日清,杜絕因垃圾過長時間堆積而產生強烈異味。城市垃圾異味是多組分、低濃度化學物質形成的混合物,成分和含量較難確定。項目擬于9#樓內建設5座公共衛生間,公共衛生間在長期使用過程中,如不及時清潔及通風,將產生強烈異味,其產生量、產生濃度與公共衛生間內的清潔程度密切相關,此外通風條件和使用人流量也是重要影響因素。此外,項目建設的地埋式化糞池在長期使用過程中會散發異味,主要產生環節為清掏過程,以無組織形式擴散。(4)備用發電機廢氣項目備用電源采用風冷式自啟動400kW柴油發電機組,備用發電機柴油按實際需求從外面購買,項目區內不儲存柴油。備用電源與主電源機械閉鎖運行,柴油發電機僅在停電時運行發電,屆時將排放燃油廢氣,機房采用風冷卻方式,沿用地下車庫機械送排風系統,廢氣將引至地面排放。2、廢水項目投入使用后,用水環節包括居民生活、商業服務、綠化澆灑等,商業配套設施今后將進行招租,其經營主體、規模、內容等具體情況目前尚不能確定,今后商戶入駐前應根據相關要求,如需辦理環保手續的,應另行辦理。(1)居民生活污水項目規劃住戶504戶,入住人口1764人,根據《云南省地方標準用水定額》(DB53/T168-2013)規定,人均用水量取160L/人·d(城鎮居民用水居民住宅生活用水量為282.24m3/d,103017.6m3/a。廢水產生量以用水量的80%計,則產生量為225.79m3/d,82413.35m3/a。(2)辦公樓生活污水項目辦公樓建筑面積32159.75m2,辦公均攤面積以16m2/人計,入駐辦公人數約2010人,根據《云南省地方標準-用水定額》(DB53/T168-2013商務辦公寫字樓用水量按每人40L/d計,辦公樓用水量為80.4m3/d,29346m3/a。廢水產生量以用水量的80%計,則產生量為64.32m3/d,23476.8m3/a。(3)一般商業廢水項目擬設置一般商業建筑面積10814.31m2,主要從事零售業及小區相關服務。根據《云南省地方標準用水定額》(DB53/T168-2013)規定,商業建筑面積用水量以8L/m2·d計(營業面積大于5000m2商業建筑面積用水量為86.51m3/d,31576.15m3/a;廢水產生量以用水量的80%計,則產生量為69.21m3/d,25261.65m3/a。(4)餐飲業廢水項目集中劃定餐飲行業區,建筑面積2886.89m2,主要提供正餐服務。根據《云南省地方標準用水定額》(DB53/T168-2013)規定,餐飲業用水量以48L/m2·d計(營業面積大于1000m2餐飲業用水量為138.57m3/d,63692.5m3/a;廢水產生量以用水量的80%計,則產生量為110.86m3/d,40463.9m3/a。(5)物業人員生活污水小區配備物業用房及管理人員20人,物業人員在日常辦公過程中會產生少量生活污水。參照《云南省地方標準用水定額》(DB53/T168-2013)規定,用水量以40L/人·d計,則物業人員用水量為0.8m3/d,292m3/a;廢水產生量以用水量的80%計,則廢水產生量為0.64m3/d,233.6m3/a。(6)社管人員生活污水項目配備社區管理用房,預計社區管理人員為15人,社管人員在日常辦公過程中會產生少量生活污水。參照《云南省地方標準用水定額》(DB53/T168-2013)規定,用水量以40L/人·d計,則社管人員用水量為0.6m3/d,219m3/a;廢水產生量以用水量的80%計,則廢水產生量為0.48m3/d,175.2m3/a。(7)社區衛生服務人員生活污水項目配備社區衛生服務用房,供小區保潔人員日常辦公、臨時休息使用,擬配備衛生規定,用水量以40L/人·d計,則社區衛生服務人員用水量為0.4m3/d,146m3/a;廢水產生量以用水量的80%計,則廢水產生量為0.32m3/d,116.8m3/a。(8)老年服務站廢水項目配套設置老年服務站,建筑面積為205m2,預計容納40人。根據《云南省地方標準用水定額》(DB53/T168-2013老年服務站參照養老院、托老所(日托)用水量,按80L/(人·d)計,營業時間以365天計,則老年服務站用水量為3.2m3/d,1168m3/a;廢水產生量以用水量的80%計,則廢水產生量為2.56m3/d,934.4m3/a。(9)生鮮超市廢水項目擬于7#樓地下夾層內設置生鮮超市一個,建筑面積343m2。根據《云南省地方標準用水定額》(DB53/T168-2013)規定,生鮮超市用水量以4L/m2?d(營業面積≤1000m2則生鮮超市用水量為1.37m3/d,500.05m3/a;廢水產生量以用水量的80%計,則廢水產生量為1.10m3/d,401.5m3/a。(10)公廁廢水項目配套建設有公廁,主要供外來人員、部份小區居民及商戶使用,平均每天如廁人數以300人次計,根據《云南省地方標準用水定額》(DB53/T168-2013)規定,用水量以7L/(人·次)計,則用水量為2.1m3/d,使用市政中水;廢水產生系數以0.8計,則公廁廢水產生量為1.68m3/d。(11)綠化澆灌及道路澆灑用水項目綠化面積10007.97m2,道路面積3976m2,根據《云南省地方標準用水定額》(DB53/T168-2013)規定,綠化用水量按3L/m2?d計,道路澆灑用水量按2L/m2?d,則綠化用水量為30.02m3/d,道路澆灑用水量為7.95m3/d,二者合計37.97m3/d,使用市政中水,雨天不進行澆灑,晴天每天一次。根據昆明市多年統計資料,項目區旱季為每年11月到次年4月,約185天,整個旱季平均降雨天約為30天;雨季為每年的5-10月,約180天,平均降雨天數約為100天,即全年雨天以130天計,晴天以235天計,則小區綠化及道路澆灑用水量為8915.9m3/a,以自然蒸發形式耗損,不產生廢水。項目用排水情況詳見表5-5,水量平衡情況見圖5-4、5-5。1160L/(人·d)282.24/225.7922010人40L/(人·d)80.4/64.32310814.3m28L/(m2·d)86.51/69.2142886.89m248L/(m2·d)138.57/110.86520人40L/(人·次)0.8/0.64640L/(人·次)0.6/0.48740L/(人·次)0.4/0.32840人80L/(人·d)3.2/2.569343m24L/(m2·d)/300人次/d7L/(人·次)/2.110007.97m23L/(m2·d)/30.0203976m22L/(m2·d)/7.950594.0940.07477.00.420.42綜上所述,項目運營期晴天用水量為634.16m3/d,149027.6m3/a;雨天用水量596.19m3/d,77504.7m3/a;全年用水總量226532.3m3/a。廢水產生量為477.0m3/d,174105m3/a。項目餐飲業廢水和生鮮超市廢水先經隔油池預處理后,再與其他廢水一同匯入化糞池進行處理,達《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質標準》(GB/T31962-2015)A級標準后,外排至沙河路市政污水管網,最終進入昆明市第九水質凈化廠終處理。項目廢水均為生活源,經類比查閱類似工況條件下、同類項目的環保竣工驗收監測數據,本項目形成的綜合廢水主要污染物及產生濃度為BOD5:450mg/L;CODcr:550mg/L;SS:400mg/L;NH3-N:30mg/L;TP:8mg/L;動植物油:100mg/L。參照《第一次全國污染源普查城鎮生活源產排污系數手冊》(國務院第一次全國污染源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2008年3月生活污水經厭氧化糞池處理后,其污染物去除效率為CODcr:19.4%、BOD5:22.6%、SS:30%、NH3-N:3%、TP:10%、動植物油:14.7%。一般情況下,三級隔油池對動植物油的最低去除率為60%。項目水污染物產排情況如下表所示:表5-6運營期廢水及污染物產排情況一覽表BOD5NH3-N873、噪聲項目運營期噪聲主要來源于車輛出入產生的交通噪聲、公用設備運行產生的機械設備噪聲以及商鋪等營業場所產生的社會生活噪聲。正常情況下,交通噪聲聲級值約60-75dB,公用設備噪聲聲級值約65-100dB,社會生活噪聲聲級值約60-80dB,詳見下表:12/3456/7/4、固體廢物(1)生活垃圾①居民生活垃圾項目擬定住戶504戶,預計人口1764人。參照《第一次全國污染源普查城鎮生活源產643.86t/a。②辦公生活垃圾項目擬定辦公建筑面積32159.75m2,辦公區容納人數約為2010人,辦公生活垃圾產生量按0.5kg/(人·d)計,則辦公生活垃圾產生量為1005kg/d,366.83t/a。③商業垃圾項目擬定商業建筑面積13701.20m2,部分商業垃圾可回收利用,不可回收垃圾產生量按0.03kg/(m2·d)計,則商業垃圾產生量為411.04kg/d,150.03t/a。④物業及社區管理生活垃圾項目配套建設物業管理、社區管理用房,管理人員共35人,日常辦公產生的生活垃圾產生量按0.5kg/人·d計,則物業及社區管理生活垃圾產生量為17.5kg/d,6.39t/a。⑤老年服務站垃圾項目擬設置一所老年服務站,預計容納40人,生活垃圾產生量按1.0kg/人·d計,則老年服務站生活垃圾產生量為40kg/d,14.6t/a。⑥生鮮超市垃圾項目擬設生鮮超市一個,建筑面積343m2,垃圾產生量按照0.03kg/(m2·d)計,則生鮮超市垃圾產生量為10.29kg/d,3.76t/a。⑦社區衛生服務用房垃圾項目擬設社區衛生服務用房70m2,供小區保潔人員日常辦公、臨時休息使用,社區衛生保潔人員10人,日常生活垃圾產生量按0.5kg/人·d計,則物業及社區管理生活垃圾產生因此,項目運營期生活垃圾產生量共計3252.83kg/d,1187.3t/a。小區擬建完善的生活垃圾收集系統,分散合理設置生活垃圾箱,由小區保潔人員及時收集,并委托當地環衛部門清運處置。(2)化糞池污泥根據《集中式污染治理設施產排污系數手冊(2010修訂)》,污泥產生量按照16.7t/萬噸廢水處理量計算,本項目進入化糞池處理的廢水量為17.49087萬t/a,則化糞池污泥產生量約為292.10t/a,委托當地環衛部門定期抽吸、清運處置。(3)餐廚廢物項目擬設置餐飲行業區,屆時將產生餐廚廢物,餐飲區建筑面積13701.20m2,預計每日最大客流量1300人左右,餐廚廢物按照0.1kg/d人計算,則產生量為130kg/d,47.45t/a。餐廚廢物需嚴格按照《昆明市餐飲業環境污染防治管理辦法》(昆明市人民政府令第46號)和《昆明市餐廚廢物管理辦法》(昆明市人民政府令第109號)要求執行,應采用密閉容器收集,委托餐廚廢物特許經營單位進行收集、運輸、處置,做到日產日清。(4)隔油池廢油脂項目含油廢水中動植物油產生量為17.41t/a,隔油池除油效率以60%計,則隔油池廢油脂產生量為10.45t/a,清理出來的廢油脂和餐廚廢物一并采用密閉容器收集,委托餐廚廢物特許經營單位進行收集、運輸、處置。表六、項目主要污染物產生及預計排放情況產生量排放量mg/m33.70t/a3.70t/a25.96t/a25.96t/aNOx3.43t/a3.43t/a運營期BOD5固體廢物噪聲主要生態影響:建設項目用地商業居住用地,項目區內地表植被種類少,覆蓋率低,主要為人工綠化的常見植物,野生動物以常見的小型鳥類及老鼠等嚙齒類動物為主,生物多樣性程度低。因此,項目建設對生物多樣性幾乎不會造成影響。項目建設期按設計要求需進行地基開挖、回填等,導致地表擾動,使土地表面裸露,如遇到暴雨的沖刷,建設期會造成一定程度的水土流失。隨著施工期的結束,裸露地表的覆土綠化,生態影響可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項目建成后綠化率較高,在改變現有景觀的同時不會導致片區環境質量下降。因此,項目的建設對區域內的生態影響較小。表七、環境影響分析一、施工期環境影響分析(一)已施工部分影響回顧性分析根據現場踏勘及建設單位證實,項目于9月20日開始動工,場區已完成場地清理及平整,目前正在進行地下層整體開挖及支護工作。項目地下層建設至負二層,挖深9.2m。1、已施工部分環境空氣影響回顧性分析施工期已施工部分產生的大氣污染物主要為施工揚塵,來源于施工裸露場地、開挖土石方臨時堆放場地起塵及土石方挖掘、轉運過程起塵。項目施工期已采取設置圍墻、灑水抑塵、密閉運輸、出口處設置車輛清洗池等措施進行防治,已施工部分產生的大氣污染物對周圍環境影響不大,也未收到附近居民或單位的環保投訴。2、已施工部分地表水環境影響回顧性分析項目目前地下開挖尚淺,暫未出現地下涌水。已施工部分產生的廢水主要為施工人員產生的少量生活污水,施工場地已建30m3臨時沉砂池一口,臨時截污溝110m對施工人員生活污水進行收集沉淀,并回用于場地灑水降塵,可滿足目前環保要求,對周圍地表水環境影響輕微。3、已施工部分聲環境影響回顧性分析已施工部分施工期噪聲主要來源于挖掘機、裝載機、推土機等機械產生的噪聲、施工作業噪聲和施工車輛噪聲,聲級值一般在78~96dB。施工單位已選用低噪設備、設置圍墻打圍作業、中午12:00~14:00、22:00~次日6:00期間不施工等措施進行防治,截至目前未發生過噪聲擾民事件。4、已施工部分固體廢物影響回顧性分析施工期已施工部分產生的固體廢物主要為廢棄土石方,項目區已完成的場地清理、平整,以及目前正在進行的地下層開挖產生大量土石方,據證實,已產生的廢棄土石方已按要求及時清運至富民東元渣土場,目前場區內無棄土石方堆存,對周圍環境影響較小,截至目前未收到附近居民或單位的環保投訴。(二)已施工部分已采取的環保措施1、揚塵防治措施(1)施工場界已打圍作業,圍擋墻高2.5m,并對工地出入口5m范圍內進行了混凝土硬化;(2)對施工裸露場地及主要運輸道路在非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