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經典名著賞析經典名著賞析:第五講
魯迅小說《傷逝》賞析一、魯迅簡介:魯迅(1881—1936),浙江紹興人,現代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樟壽,字豫山,后改字豫才,學名樹人。“魯迅”是他1918年在《新青年》上發表《狂人日記》時始用的筆名。魯迅于1902年留學日本學醫,后棄醫從文。1909年回國。五四運動前后在北京參加《新青年》雜志的編輯工作,為新文化運動的的倡導者之一,并開始大量寫作小說、雜文等文學作品。魯迅一生著譯近1000萬字,生前出版小說集三部、散文集兩部、雜文集十七部、通信集一部和文學史著作兩部。魯迅的作品被譯成英、日、俄、西、法、德、世界語等50多種文字,在世界各地擁有廣大的讀者群。魯迅是中國現代漢語文學中現實主義流派的奠基者,是我國20世紀最偉大的文學家,在中國文學史和文化史上占有極為重要的地位。二、魯迅的作品:(一)、小說集3部33篇:《吶喊》(1923年),中短篇小說14篇;《彷徨》(1926年),短篇小說11篇;《故事新編》(1936年),短篇小說8篇。(二)、散文詩集2部:《野草》(1927年,散文詩集);《朝花夕拾》(1928年,回憶錄集)。(三)、雜文集17部:《熱風》(1925)、《華蓋集》(1926)、《墳》(1927)、《華蓋集續編》(1927)、《而已集》(1928)、《三閑集》(1932)、《二心集》(1932)、《偽自由書》(1933)、《南腔北調集》(1934)、《準風月談》(1934)、《集外集》(1935)、《花邊文學》(1936)、《且介亭雜文》(1937)、《且介亭雜文二集》(1937)、《且介亭雜文末編》(1937)、《集外集拾遺》(1938)、《集外集拾遺補篇》(1938)。(四)、書信集:《兩地書》(五)、學術著作:《中國小說史略》、《漢文學史綱要》。(六)、譯著:《域外小說集》(與周作人合譯)等。三、魯迅的生平、思想和文學道路:魯迅的一生,按照其思想和創作道路的演變,可分為三個時期。(一)、早期(1881——1917)1881年9月25日,魯迅誕生于浙江會稽縣(今紹興縣)東昌坊口新臺門一個封建士大夫家庭。魯迅的少年時代是在小康家境中度過的。后因家庭變故,從小康墜入困頓,在困頓中魯迅領受了世態的炎涼。1898年考入江南水師學堂,翌年轉入礦路學堂。期間魯迅精力多放在自然科學方面,受《天演論》、進化論思想影響,崇尚科學救國、實業救國。1902年魯迅被官費保送日本留學,閱讀了大量進步書刊,并積極參加革命活動。1904年,從弘文學院畢業后選擇到仙臺醫學專門學校學醫,希望科學救國。因在一次觀看幻燈片時,周圍一群同胞對日本殺害中國人麻木圍觀,深受刺激,魯迅棄醫從文,決心把文藝作為改造國民精神的利器。1906年4月,魯迅返回東京,開始文藝活動。他一面進行文藝創作,一面對外國文學進行譯介。在日留學時期,魯迅開始了其“立人”思想的建構。在魯迅看來,歐美之強,根柢在人,中國之衰,根柢也在人,只要國民性不改,一切興國的努力都是枉然。振興國家和民族的關鍵,不在堅船利炮,也不在變法維新或者暴力革命,而在啟蒙立人。1909年,魯迅回國,在杭州和紹興任教。辛亥革命爆發后,積極組織和參加聲援活動。1912年,受蔡元培之邀到南京臨時政府教育部任職,不久,遷到北京。辛亥革命失敗,讓魯迅感到憤懣、痛苦,以抄錄古碑,研讀佛經等逐除苦悶。(二)、前期(1918——1926)1918年起,魯迅應邀與陳獨秀、李大釗等共同參與《新青年》的編輯活動。5月,他在《新青年》上發表了中國現代漢語文學史上第一篇具有全新的現代意義的白話小說《狂人日記》。此后,魯迅又先后創作了《孔乙己》、《藥》等20多篇小說,結成了《吶喊》、《彷徨》兩個集子,為中國現代小說的發展奠定了基礎。1920年起,魯迅先后在北京大學等校兼任教職。期間,他編寫了《中國小說史略》講義,翻譯了多部國外理論著作和小說,支持和組織了新潮社、語絲社、莽原社等社團,編輯出版了《語絲》等刊物。經過五四新文化運動,魯迅完成“立人”思想的建構。他調整了立人與強國的主從關系,確立了以人為出發點和最終價值尺度的思想基點,由此獲得了現代性的本質意義。在魯迅這里,“人”的內涵不是抽象的或理念存在的,而是具體的活生生的生命個體。人是精神的,也是物質的,因而他提出:一要生存,二要溫飽,三要發展。茍有阻礙這前途者,無論古今人鬼,全部踏倒他。這是魯迅對人的合理存在狀態的基本認識,他的整體反傳統和批判國民性思想都可以在這里找到一個總的解釋。1925年,北京女子師范大學掀起反對校方與教育當局的學潮,魯迅堅定地站在學生一邊,直接和北洋政府對壘。在“五卅”運動和1926年“三一八”慘案中,魯迅以實際行動參加斗爭。他寫了大量雜文,揭露北洋政府屠殺學生的殘暴行徑。1926年8月,魯迅遭段祺瑞政府的通緝,離開北京到廈門大學任教。期間,他編定《漢文學史綱要》前十卷,完成了在北京即已動筆的《朝花夕拾》。(三)、后期(1927——1936)1927年1月,魯迅離開廈大到達廣州,任中山大學文科主任兼教務主任。“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后,廣州也發生了“四一五”大屠殺,魯迅要求學校營救被捕學生,遭無理拒絕,憤而辭職,離開廣州,定居上海。此后魯迅致力于文藝活動和著譯工作。1930年3月2日,中國左翼作家聯盟在上海成立,魯迅列名發起人。這一時期是魯迅雜文創作的高峰期。他以雜文為武器,進行文明批判和社會批判。同時還完成短篇小說集《故事新編》,出版書信集《兩地書》,另有大量譯作問世。1936年10月19日,魯迅積勞成疾,病逝于上海。魯迅一生的創作,始終堅持以“立人”為中心的現代性思考,并以個體精神的極度高揚和個人責任的無畏擔當不斷深入這種思考,由此形成了現代漢語文學的靈魂。魯迅的思想,是現代中國經驗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類最可寶貴的精神文化遺產的組成部分。只有深刻理解魯迅的思想,才能真正理解和把握魯迅的文學創作。四《傷逝》賞析:《傷逝》創作于1925年10月,是魯迅唯一一篇以男女愛情為題材的小說,堪稱中國現代抒情小說的典范之作。《傷逝》在魯迅的小說創作中具有獨特的地位,表現在思想上的突破性和形式上的獨特性。傷逝釋義:哀念死去的人。傷逝之情,難以言表。(一)故事梗概:青年知識分子涓生和子君敢于沖破封建禮教的束縛,大膽追求自由戀愛和婚姻。他們相識、相愛后租房同居,建立了幸福的小家庭。不久,涓生被教育局解除職務,家庭生活陷入窘境,涓生和子君的愛情也出現了破裂,子君被迫回到老家后抑郁而死,涓生懷著沉重的悔恨和悲傷,重新探索人生之路。(二)《傷逝》的主題:小說通過描述涓生和子君沖破封建阻力自主婚姻,到受社會迫害,自主婚姻破滅的過程,深刻地揭示了在黑暗的社會里,戀愛和婚姻不是一個孤立的問題,僅靠個性解放是行不通的。個性解放必須以社會解放為前提,只有社會發生了根本的改變,婦女取得了平等的地位,真正的自由戀愛和婚姻才能夠實現。(三)子君、涓生人物形象分析:1、子君:子君是在五四新思潮影響下成長起來的具有資產階極民主主義思想的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她具有個性解放,男女平等,戀愛和婚姻自主的新思想,在同傳統禮教的斗爭中,體現出了英勇無畏的反抗精神。為了爭取戀愛和婚姻自由,敢于同舊勢力進行較量,她高傲地宣稱:我是我自己的,他們誰也沒有干涉我的權力。這是子君反封建專制的戰斗宣言,是五四后中國女性個性覺醒的宣言。子君勇敢地與封建舊家庭決裂,大無畏地面對那些譏笑蔑視和冷嘲熱諷,與涓生自由戀愛并同居,表現了她對封建道德和封建婚姻制度的勇敢的反抗,其個性解放在當時具有一定的反封建積極作用。但是,子君是從膚淺的意義上接受個性解放思想的。她的奮斗目標只是婚姻自主,反對封建勢力對自色婚姻的干涉、束縛。在婚姻自主的目標實現后,她就心安理得地做起家庭主婦來,以小家庭為唯一天地,把操持家務作為人生意義的全部內容,而沒有了新的理想和追求。這樣,她的生活和思想必然流于空虛、庸俗,性格也變得怯弱起來。
她以喂油雞、養阿隨填補空虛,甚至為油雞而和房東太太明爭暗斗。空虛平庸的生活,必然使愛情也漸漸褪色。不僅是涓生對子君逐漸冷摸,子君對涓生也沒有先前的“善于體貼”了。她因為怕官太太取笑而把難得吃的羊肉喂阿隨,使得涓生感到自己在家庭里的位置是在叭兒狗和油雞之間。她為失去油雞、阿隨而頹唐、凄苦和無聊,并因此和涓生的感情發生裂痕,但又為害怕失去涓生的愛而憂疑。婚前的勇敢和無畏這時已蕩然無存,一個勇敢無畏的新時代的女性此時已變成庸庸祿祿的家庭奴隸。由于子君性格的軟弱,僅只一年,子君被迫又回到她曾經背叛過的舊家庭,在傳統偏見的巨大精神壓力下憂郁而死。
在子君性格中還具有純撲善良的一面。她為了愛情,不計較涓生是個門第卑微的窮青年,當離開涓生的時侯,沒有留下字條,卻默默地把僅有的生活用品留給涓生,這里有關心,有惋惜,有對愛情的最后留戀,表現出子君純撲和善良的品性。子君:勇敢——庸俗——怯懦——湮滅。2、涓生:是一個較早接受資產階級民主主義思想影響的知識分子形象,他和子君一樣有個性解放,男女平等,戀愛和婚姻自主的新思想。他在跟子君相識、相愛的過程中,扮演者一個啟蒙者的角色。每次都是他在講,子君在傾聽。他在爭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重慶國咨數據服務有限公司招聘18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5歌手演出合同模板
- 名校考試試題及答案
- 數學函授考試試題及答案
- 茶藝學考試試題及答案
- 高中刺繡考試試題及答案
- 導游證考試試題及答案
- 項目統計考試試題及答案
- 2025-2030中國包裝紙行業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研究報告
- 《礦井運輸提升》課件
- 培訓地坪漆課件
- 電子商務的區塊鏈與加密貨幣
- 邊緣人格障礙患者辯證行為治療的療效研究
- 江蘇開放大學2024年春《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060878》實踐作業參考答案
- 化學期中成績分析
- 產品生命周期管理培訓
- 《明代染織工藝》課件
- 《品質管理人員培訓》課件
- 大件運輸質量信譽考評表
- 寧夏回族自治區勞動合同(官方范本)
- 數據中心網絡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