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2-2023學年廣東深圳光明區七年級上冊期中歷史試卷及答案一、單項選擇題(共23題,每題2分,共46分)1.北京人已經學會使用火,還會長時間保存火種,用火燒烤食物、御寒、照明、驅獸。最能支持這一結論的是()A.遺址中發現的灰燼、燒石和燒骨 B.《韓非子》關于遠古時代的記述C.《山海經》遠古時代的神話傳說 D.歷史研究學者的推測和論述文章【答案】A2.迄今為止,在山西運城地域內已發現石器遺址400余處。閱讀下面“考古檔案”卡片,從中可以得知這一地區的遠古居民考古檔案◆出土的糧食加工工具有石磨盤,石棒、石杵;◆紡織、縫紉工具有石紡輪、陶紡輪、骨針等;◆狩獵和捕魚工具有石鏃、骨鏃、彈丸、網墜等◆挖土工具有木耒等◆收割工具有平月形石刀、石鐮、骨鏟等◆出上農作物有粟、高粱、大豆、以及麻類作物等A.使用打制石器 B.過著茹毛飲血、食不果腹的生活C.以狩獵和捕魚為生,過著定居生活 D.已經從事農業耕作,創造了農耕文化【答案】D3.博物館講解員說:“這里的人們以粟為主食,還能制作彩陶。”與之相符的遺址可能是A.北京人遺址 B.山頂洞人遺址 C.河姆渡遺址 D.半坡遺址【答案】D4.傳說中炎帝教我們祖先耕種,被尊為神農。袁隆平培育雜交水稻,貢獻巨大,被人們稱為“當代神農”。那么,假如一人被稱作“當代大禹”,此人的身份應該是()A.水利專家 B.農業專家 C.醫學專家 D.造車專家【答案】A5.歷史課本對中國古代某一制度的描述如下:“選賢與能”、“民心所向”,“其間蘊含著民主、平等的精髓。”下列制度中符合該描述的是A.禪讓制 B.世襲制 C.分封制 D.郡縣制【答案】A6.《史記》記載:“禹於是遂即天子位,南面朝天下,國號曰夏后,姓姒(sì)氏。”材料反映史實標志著A.世襲制的確立B.郡縣制的確立C.華夏族的形成D.中國早期國家的產生【答案】D7.西周末年,周幽王為博褒姒一笑,不顧眾臣反對,數次點燃烽火,使各路諸侯長途跋涉,匆忙趕去救駕。結果,被戲而回,各諸侯懊惱不已。周幽王能數次戲弄諸侯源于分封制下()A.諸侯要向周王進獻貢物 B.諸侯需要加強地方控制C.諸侯需要擴大統治范圍 D.諸侯需要服從周王調兵【答案】D8.下列圖片反映的主題是()A.古代中國的飲酒文化 B.古代中國的禮儀制度C.輝煌燦爛的青銅文明 D.古代青銅的紋飾演變【答案】C9.文字的誕生是人類進入文明社會的重要標志,是精神文明的重大成果。我國早在商朝時期便有了體系較為完整的文字。商朝“體系較為完整的文字”是指()A.甲骨文 B.小篆 C.隸書 D.草書【答案】A10.春秋時代,愈來愈多的人對“天命”產生了懷疑,“尊神”、“敬天”的傳統觀念發生動搖,“輕天重民”的思想越來越突出。傳統觀念的轉變反映了A.迷信思想被打破 B.儒家思想廣泛傳播C.統治者實行仁政 D.周王室地位衰落【答案】D11.春秋時期中原各國因社會發展比相鄰的狄蠻夷先進,自稱為“華夏”。在頻繁往來和密切聯系中,這些民族也產生了華夏認同感。進入戰國之后,戎狄蠻夷逐漸融華夏族這種現象反映了春秋戰國時期A.諸侯紛爭 B.民族交融 C.經濟發展 D.百家爭鳴【答案】B12.郭沫若在《奴隸制時代》寫道;“對于春秋戰國土地制度變革的原因,那就是生產力的進步導致了井田制的瓦解和戰國授田制(或土地私有制)的確立。”這種所謂生產力的進步應該是()A.青銅業、手工業有所發展 B.中央集權制度的進一步發展C.土地所有制發生根本變化 D.鐵農具、牛耕的出現并推廣【答案】D13.唐朝詩人胡曾的詠史詩句“七雄戈戟亂如麻,四海無人得坐家”直接反映了戰國時期()A.周王室衰微 B.分封制崩潰C.兼并戰爭不斷 D.注重興修水利【答案】C14.《戰國策·秦策一》記載:(商鞅交法)“……期年之后,道不拾遺,民不妄取,兵革大強,諸侯畏懼。”材料反映的是商鞅變法的()A.背景 B.內容 C.過程 D.影響【答案】D15.數據最能體現商鞅變法措施中的時間秦與六國交戰戰爭結果全勝失敗互有勝負商鞅變法到秦王嬴政即位前(共109年)65次58次3次4次A.確立縣制 B.嚴明法度 C.鼓勵耕織 D.獎勵軍功【答案】D16.《史記太史公自序》評諸子百家說:“儒者博,墨者儉,法家嚴,道家使人精神專一”。“嚴”字當頭的代表人物是()A.孔子 B.孟子C.墨子 D.韓非【答案】D17.《道德經》中說:“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這說明老子A.崇尚“自然”,主張“無為” B.主張愛一切人,視人如己C.反對空談仁義,強調以法治國 D.認為一切事物都有對立面【答案】D18.“公元前3世紀出現了一個關鍵轉折點,即類似于西方封建制的舊時西周分封制被中央集權官僚政府所取代。新的中央集權國家建立了北接草原、南至南越的龐大帝國。”這個“龐大帝國”是()A.夏朝 B.商朝 C.秦朝 D.周朝【答案】C19.秦朝為維護君主至高無上的權力,在君權之下形成了“輔助決策、執行、監督”模式的權力結構。其中起“監督”作用的官職是()A.丞相 B.太尉 C.郡守 D.御史大夫【答案】D20.“盡管秦國有強大的軍事力量,建立了比較完備的中央政權組織和行政管理制度,但是它忘記了民心和民力,秦始皇用殘暴的掠奪方式對付人民,這決定了秦朝的短命。”材料意在強調()A軍事形勢將惡化 B.農民起義要爆發C.管理制度待完善 D.殘暴統治失民心【答案】D21.“他們‘奮臂為天下倡始’的首義精神,‘削木為兵,揭竿為旗’的斗爭氣魄,鼓舞著后來的千千萬萬反抗封建統治的斗爭。”“他們”是指A.反對周厲王的“國人” B.張角領導的黃巾軍C.劉邦、項羽 D.陳勝、吳廣【答案】D22.漢文帝在“十五稅一”的基礎上進一步降低賦稅,將田租稅減到“三十稅一”;景帝規定“不受獻,減太官”“省徭役”。文景父子這樣做的主要目的是()A.增加財政收入 B.穩定社會局勢 C.緩和階級矛盾 D.加強中央集權【答案】D23.《漢書?食貨志》記載,西漢剛建立時,“民失作業,而大饑謹。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過半。”針對這種狀況,漢初統治者實行了()A.郡縣制 B.休養生息,輕徭薄賦C.推恩令 D.鹽鐵官營,統一鑄幣【答案】B二、綜合題(共兩題,24分)24.水生命之源,造就了中國、中國人和中國文明。閱讀下列材料,完成相關問題。【依水而居——見證文明誕生】材料一:下圖是我國原始居民適應自然、征服自然的杰作。【為民治水——傳承中華文明】材料二:愚公移山、大禹治水,中華民族同自然災害斗了幾千年,積累了寶責經驗,我們還要繼續斗下去。這個斗不是跟老天爺作對,而是要尊重自然、順應自然規律,積極應對自然災害,與自然和諧相處。——習近平材料三:戰國時期秦國李冰為根治岷江水患,發展川西農業,率蜀地人民選擇高山與平原的交接處,利用地勢和河道,建造了都江堰。在途經灌縣的岷江修魚嘴,分為內、外江,調節兩江水量,枯水季節將水調入內江,以利灌既,漲水季節將水調往外江,保證灌縣縣城的安全。——摘編自趙毅主編《中國古代史》【水動秦基——關注王朝興衰】材料四:二世元年七月,發閭左適戍漁陽,九百人屯大澤鄉。陳勝、吳廣皆次當行,為屯長。會夭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斬……——《史記·陳涉世家》請回答(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回答,形成兩種不同建筑樣式的主要原因分別是什么?(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回答,“大禹治水”是如何“尊重自然、順應自然規律”的?習近平的治國思想體現了中國古代“諸子百家”中哪家學派的思想?(3)根據材料三,概括李冰主持建造都江堰的目的?總結該水利工程的作用?(4)根據材料四并根據所學回答,“水動秦基”的根本原因是什么?(5)通過以上材料和問題的探究性學習,你有何感悟?【答案】(1)原因:受南北方不同地理環境和氣侯差異的影響,南方的河姆渡人生活處的降水更多,北伐半坡人相對干燥一些。(2)通過疏導的辦法治水;道家。(3)目的:根治岷江水患,發展川西農業。作用:灌溉、防洪、水運等。(4)根本原因:秦朝的暴政。(5)人與自然應和諧相處;實施仁政,關注民生,則國家興盛;實施暴政,不恤民情,則國家衰亡。【小問1詳解】根據所學和材料一圖片可知,這是因為,受南北方不同地理環境和氣侯差異的影響,南方的河姆渡人生活處的降水更多,北方半坡人相對干燥一些。【小問2詳解】根據所學和材料二“這個斗不是跟老天爺作對,而是要尊重自然、順應自然規律,積極應對自然災害,與自然和諧相處”可知,“大禹治水”“尊重自然、順應自然規律”,這是因為通過疏導的辦法治水,這體現的是道家思想。【小問3詳解】根據所學和材料三“戰國時期秦國李冰為根治岷江水患,發展川西農業,率蜀地人民選擇高山與平原的交接處,利用地勢和河道,建造了都江堰”可知,這體現的目的是根治岷江水患,發展川西農業;作用是灌溉、防洪、水運等。【小問4詳解】根據所學和材料四“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斬”可知,根本原因是秦朝的暴政。【小問5詳解】此問相對開放,回答符合下列要點即可,如,人與自然應和諧相處;實施仁政,關注民生,則國家興盛;實施暴政,不恤民情,則國家衰亡。25.我國疆域遼闊,歷代王朝通過不斷創新制度,加強對地方的管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封建親戚,以藩屏周”。武王封功臣謀士,封姜尚于營丘,建立齊國……封弟周公旦于曲阜,建立魯國……——《史記·周本紀》材料二:為了防止再次分裂,秦始皇從加強中央集權的目的出發,將全國分為36個郡,郡下設縣,縣以下又設鄉、亭、里等基層社會組織。他通過在中央和地方各級行政機構的設置,形成了一整套高度發達的中央管理體系,加強了中央對地方的管理。請回答:(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指出西周為了鞏固疆土,實行什么政治制度?根據材料二指出,秦始皇建立的管理地方的制度叫什么?(2)結合所學知識,從以上材料中提取信息,自擬一個論題展開論述。(要求:觀點明確,史論結合,條理清晰,論證充分)【答案】(1)分封制郡縣制。(2)論點:制度創新有利于加強中央對地方的管理(制度創新有利于國家統一、歷代王朝通過制度創新加強了對地方的管理)論證:①西周建立后,周武王為了穩定政治形勢,鞏固疆土,將宗親和功臣分封到各地建立諸侯國,保證了周王朝對地方的控制,同時穩定了政局,擴大了統治范圍。②秦統一全國后,秦始皇為了避免再次分裂,建立了由中央直接管轄的郡縣制,全國分為36郡,郡下設縣,郡縣的長官由朝廷直接任免,這樣就加強了中央對地方的管轄,有利于國家的統一。結論:綜上所述,國家的統一需要不斷創新制度,所以,今天也需要不斷創新制度,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奮斗。【小問1詳解】根據所學和材料一“封建親戚,以藩屏周”可知,這是西周的分封制;根據所學和材料二“將全國分為36個郡,郡下設縣,縣以下又設鄉、亭、里等基層社會組織”可知,這是秦朝實行的郡縣制,它有利于加強中央集權。【小問2詳解】此問相對開放,回答符合下列要點即可,如,論點必須正確,論據充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食品廢渣外售協議書
- Brand KPIs for sauces condiments Wingreens Farms in India-外文版培訓課件(2025.2)
- 飲水糾紛調解協議書
- 酒店燙傷免責協議書
- 俱樂部單方解約協議書
- 鋼筋施工合同協議書
- 車輛保險代辦協議書
- 食堂維修安全協議書
- 營口沿海存款協議書
- 項目工人勞務協議書
- 夜場水煙合作協議書
- 河南省青桐鳴大聯考普通高中2024-2025學年高三考前適應性考試地理試題及答案
- 管道勞務分包協議書
- 2025-2030中國鋰電子電池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前景趨勢與投資研究報告
- 江蘇省南京市建鄴區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末考試物理試題【含答案解析】
- 公立醫院與民營醫院醫聯體合作協議書(2篇)
- 律師會見筆錄范本
- 浙教版科學電學基礎知識總結
- T/CEC 164-2018 火力發電廠智能化技術導則_(高清-最新版)
- 抹機水MSDS 安全資料表
- 醫院感染管理組織框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