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的房地產管理信息系統研究_第1頁
基于GIS的房地產管理信息系統研究_第2頁
基于GIS的房地產管理信息系統研究_第3頁
基于GIS的房地產管理信息系統研究_第4頁
基于GIS的房地產管理信息系統研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工程碩士專業學位論文題目:基于GIS的高校校園房產管理信息系統研究研究生吳小紅工程領域計算機應用技術指導教師?教授?高工完成日期2014年5月?杭州電子科技大學碩士學位論文基于GIS的高校校園房產管理信息系統研究研究生:吳小紅指導教師:?教授?高工2014年5月?DissertationSubmittedtoHangzhouDianziUniversityfortheDegreeofMasterAStudyontheTechnologyofIntrusionDetectionBasedonClusteringAnalysisCandidate:wuxiaoHongSupervisor:Prof.?may,2014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學位論文原創性聲明和使用授權說明原創性聲明本人鄭重聲明:所呈交的學位論文,是本人在導師的指導下,獨立進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論文中已經注明應用的內容外,本論文不含任何其他個人或集體已經發表或撰寫過的作品或成果.對本文的研究做出的重要貢獻的個人和集體,均已在文中以明確的方式標明。申請學位論文與資料若有不實之處,本人承擔一切相關責任.論文作者簽名:吳小紅日期:2014年5月28日學位論文使用授權說明本人完全了解杭州電子科技大學關于保留和使用學位論文的規定,即:研究生在校攻讀學位期間論文工作的知識產權單位屬杭州電子科技大學。本人保證畢業離校后,發表論文或使用論文工作成果時署名單位仍然為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學校有權保留送交論文的復印件,允許查閱和借閱論文;學校可以公布論文的全部或部分內容,可以允許采用影印、縮印或其他復制手段保存論文。(保密論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規定)論文作者簽名:吳小紅日期:2014年5月28日指導教師簽名:?摘要關鍵詞:ABSTRACT關鍵詞:?目錄HYPERLINK\l"_Toc288418617"摘要?PAGEREF_Toc288418617\hIHYPERLINK\l"_Toc288418618”ABSTRACT PAGEREF_Toc288418618\hIITOC\o”1—3”\h\z\uHYPERLINK\l"_Toc200184216"第一章引言 PAGEREF_Toc200184216\h3HYPERLINK\l"_Toc200184217"1.1背言?PAGEREF_Toc200184217\h3HYPERLINK\l"_Toc200184218"1.2浙江大學現狀 PAGEREF_Toc200184218\h4HYPERLINK1.3研究意義 PAGEREF_Toc200184219\h5HYPERLINK\l"_Toc200184220"1.4研究內容?PAGEREF_Toc200184220\h6HYPERLINK\l"_Toc200184221"1.5系統實現技術依據?PAGEREF_Toc200184221\h6HYPERLINK\l”_Toc200184222"1.6項目所依據及參考的標準?PAGEREF_Toc200184222\h7HYPERLINK\l”_Toc200184223"1.7建設內容?PAGEREF_Toc200184223\h7HYPERLINK\l"_Toc200184224"1.8建設意義?PAGEREF_Toc200184224\h8HYPERLINK\l"_Toc200184225"第二章建設內容及建設方案?PAGEREF_Toc200184225\h10HYPERLINK\l"_Toc200184226"2.1系統的功能需求分析?PAGEREF_Toc200184226\h10HYPERLINK\l”_Toc200184227"2.2基于3DGIS校園房產管理信息系統的整體解決方案 PAGEREF_Toc200184227\h10HYPERLINK\l”_Toc200184228"2。3基于3DGIS的校園公共房產管理平臺?PAGEREF_Toc200184228\h14HYPERLINK3.3數據庫設計 PAGEREF_Toc200184233\h18HYPERLINK\l"_Toc200184234"2.6系統詳細設計?PAGEREF_Toc200184234\h23HYPERLINK\l”_Toc200184235"2。6.1用戶管理模塊?PAGEREF_Toc200184235\h23HYPERLINK\l”_Toc200184236"2.6。2房產信息維護模塊?PAGEREF_Toc200184236\h23HYPERLINK\l"_Toc200184237"2.6。3信息查詢模塊?PAGEREF_Toc200184237\h24HYPERLINK\l”_Toc200184238"2。6.4數據統計匯總模塊?PAGEREF_Toc200184238\h26HYPERLINK\l"_Toc200184239"2.7信息標準建設 PAGEREF_Toc200184239\h27HYPERLINK\l"_Toc200184240"2.7.1基本功能?PAGEREF_Toc200184240\h27HYPERLINK\l”_Toc200184241”2。7.2信息標準建設的性能要求?PAGEREF_Toc200184241\h27HYPERLINK\l”_Toc200184242"2.8統一身份認證平臺?PAGEREF_Toc200184242\h28HYPERLINK\l”_Toc200184243"2.8.1基本功能?PAGEREF_Toc200184243\h28HYPERLINK\l”_Toc200184244"2.8。2統一身份認證平臺性能?PAGEREF_Toc200184244\h28HYPERLINK\l”_Toc200184245"2。9公共數據庫平臺?PAGEREF_Toc200184245\h29HYPERLINK\l”_Toc200184246”2.9.1基本功能?PAGEREF_Toc200184246\h29HYPERLINK\l”_Toc200184247"2。9.2公共數據庫平臺的性能?PAGEREF_Toc200184247\h31HYPERLINK\l"_Toc200184248"2.103DGIS校園房產管理信息系統綜合信息門戶 PAGEREF_Toc200184248\h32HYPERLINK\l”_Toc200184249”2.10。1信息門戶基本功能需求 PAGEREF_Toc200184249\h32HYPERLINK\l”_Toc200184250”2.10。2信息門戶的性能需求 PAGEREF_Toc200184250\h33HYPERLINK\l"_Toc200184251”2.11基于web的校園三維可視化導航系統?PAGEREF_Toc200184251\h33HYPERLINK\l"_Toc200184252"2.12浙大電子觸摸屏信息查詢系統?PAGEREF_Toc200184252\h37HYPERLINK3。4系統數據庫的設計?PAGEREF_Toc200184229\h15HYPERLINK\l"_Toc200184225"第四章建設成果展示 PAGEREF_Toc200184225\h10HYPERLINK\l”_Toc337380242"第五章總結與展望 PAGEREF_Toc337380242\h—60—HYPERLINK\l"_Toc337380243"致謝?PAGEREF_Toc337380243\h-61-HYPERLINK\l"_Toc337380244”參考文獻 PAGEREF_Toc337380244\h-63—(黃色的沒寫,我加上去的標題,請幫助補充,謝謝,第五章后面我自己寫,前面增加或刪除也幫助修改。基于GIS的高校校園房產管理信息系統分析與研究引言背景“數字地球”、“數字城市”是近幾年來地球空間信息科學研究的熱點。隨著世界各國校園信息化建設的發展,“數字校園”的概念也相應出現。“數字校園"的歷史要追溯到上個世紀,1990年由美國克萊蒙特大學教授凱尼斯格林(KennethGreen)發起并主持的一項大型科研項目“信息化校園計劃”(TheCampusComputingProject)被認為是數字化校園概念的最早出現,在實踐的過程中,數字校園的理念得到了逐步完善和擴充。從廣義上講,數字校園是以網絡為基礎,利用先進的信息化手段和工具,實現從環境(包括設備、教室等)、資源(如圖書、講義、課件、信息等)、到活動(包括教、學、管理、服務、辦公等)的全部數字化.在傳統校園的基礎上構建一個數字空間以拓展現實校園的空間維度,從而提升校園的管理效率,擴展傳統校園的功能,最終實現教育過程的全面信息化。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科研和管理水平的目的.校園房產管理信息系統是數字校園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數字校園的建設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高校的房地產資源,是高校賴以生存與活動及可持續發展的物質基礎。房產管理好壞直接影響到高校教學、科研、辦公和教職工生活,是高校管理工作中的一項重要任務.現有房產管理系統大多是基于MIS的信息系統,其只能夠對房產的屬性數據進行輸入、編輯、查詢、分析等管理,而對房產管理中非常重要的圖形信息如校園建筑物分布圖、建筑物內部結構圖等無法在MIS中實現建庫和管理。這對于全面分析系統信息,尤其是有關地理位置和圖形信息是遠遠不夠的。隨著我國高校管理體制的改革,特別是高校后勤管理的社會化,在GIS(地理信息系統)技術支持下建立校園房產管理系統,對實現資源的集中管理、信息的高度共享、透明的社會服務,必然產生巨大的推動作用和深遠的社會意義。浙江大學現狀近十年來,浙江大學信息中心緊緊圍繞浙江大學創建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學的發展目標,緊扣人才培養、學術研究與社會服務等學校核心任務,結合發展聯絡、文化宣傳等重要工作,構建了一個能整合各類信息資源、滿足多層次需要、提供全方位服務的可持續發展的具有浙江大學特色的網絡信息化服務支撐環境,已初步實現了具有浙大特色的獨特的信息化、網絡化、數字化新型校園環境的目標。目前,浙江大學紫金港校區已建成覆蓋教學區、公寓區所有建筑樓宇的大規模、高速計算機園區網絡,并逐漸形成一系列較為完備的網絡管理制度和規范,已初步實現了“現代化、網絡化、園林化、生態化"的建設目標,是國內外公認的最美麗的園林式校園。數字化校園網基礎平臺的建設為浙大應用系統提供了可靠保障,目前浙大很多部門在校園網絡環境下建設自己的應用系統,并投入運行,為建立全校綜合性的、集成化的應用系統打下了良好的基礎。當然,隨之也給學校資產管理部門帶來了巨大的管理壓力,其中很重要的一項就是學校對于土地與房產的管理。土地與房產管理綜合程度高,工作繁瑣,其日常工作涉及大量的地理信息相關的資料,如地形圖,土地使用圖,房屋平面圖,房屋結構圖,房屋面積等,僅依靠傳統傳統的管理方式,自動化程度較低,圖形和屬性信息不統一,已經不能滿足需求。同時隨著社會的發展,越來越要求政務的公開,因此迫切需要建立一套高校土地與房產管理信息系統,既緩解目前的管理壓力,同時又可為普通用戶提供信息服務。研究內容浙江大學是教育部直屬、省部共建的重點大學,是首批進入國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設的若干所重點大學之一。學校設紫金港、玉泉、西溪、華家池、之江等5個校區,占地面積5.18平方公里,校舍總建筑面積193余萬平方米,教職工住房總建筑面積達到160余萬平方米,大量的房地產基礎信息,每年不斷動態變化的基礎信息,以及房地產管理帶來的大量的動態數據,包含:地產管理、房產管理(公用房管理、住房管理、教師公寓管理等等)、資產設備管理,每時每刻都在形成管理歷史,產生新的活動數據.如何管理好這些房地產及資產數據,以及基于這些數據派生的管理和歷史數據,更全面、更深入的為全校師生服務等,成為浙江大學房地產信息化建設,乃至整個學校信息化建設的重中之重。為使學校房產管理高質高效,科學規范,實現數據共享,使整個學校的各類資產信息統計直觀化、立體化、合理化、透明化,為校園的發展預測和規劃決策提供準確依據,簡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如何在新的技術和社會背景下,充分利用浙大房產管理原有資源,建立一個基于GIS技術開發的、能滿足浙大日常生產需要的、經濟合理、使用方便的“基于GIS的校園房產管理信息系統”,服務于廣大師生已成為浙大房產管理本階段的重要任務.本研究通過建立校園環境的GIS模型,利用GIS管理空間數據的功能,在一張校園電子地圖上集成及其豐富的空間、非空間(屬性)信息以電子地圖為依托,把校園環境信息以圖像、圖片、聲音、文字等多媒體形式展示在用戶面前:利用GIS空間查詢、統計和分析功能,實現用戶從屬性到地圖和從地圖到屬性的雙向查詢和瀏覽,并為用戶提供了相應的統計數據和諸如緩沖區分析等分析工具.本系統利用GIS技術和多媒體技術相結合的方式,對校園環境信息進行了全面的管理和展示,為數字校園的建立奠定了基礎,為校園的發展預測、規劃決策以及科學管理提供可靠的依據.研究意義1、制定《房地產信息化數據標準和建設規范》,規范統一房地產數據,指導房地產信息化建設。《房地產信息化數據標準和建設規范》要求能全面反映房地產業務管理及信息化建設的指導方針、數據結構、標準體系、開發規范、共享方案、安全保障、集成標準、運維機制等內容,全面細致、科學合理、精細實用、動態靈活,使之成為在國內乃至國際高等院校房產信息化標準的具有指導和參考意義的標準規范。2、“房地產管理系統”,是規范學校房地產管理,監管并提高公共資源利用效率的基礎工程。學校房地產管理的主要目標是掌握資源整體、優化使用配置、全面動態監管、促進科研和教學.實現維護房地產數據的安全與完整,提高房地產業務管理的工作效率,大大提升房地產數據和系統對學校辦學提供的服務支撐,為學校履行社會職責提供物質保障。其業務范圍貫穿房地產的整個生命周期,覆蓋房地產從建成、使用、入賬、維修等各個管理環節,業務內容包括實物管理、使用管理、產權管理、維修管理。建立學校房地產管理信息化系統,有利于逐步完善學校房地產日常管理工作機制,實現對房地產的動態監管,有利于及時準確做好學校房地產的各項統計和信息報告工作,也有利于加強對房地產使用情況的分析,促進學校辦學資源的科學合理配置.3、“房地產管理系統”,是學校信息化公共支撐環境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學校實現“建設成為世界一流大學”的戰略目標,迫切需要建設一個信息化、網絡化、數字化的校園環境.世界一流大學不僅僅表現在教師素質高,學術大師匯聚,科學研究處于國際前沿,校園信息化程度也是衡量一個大學發展水平的重要方面.帶寬通暢的網絡主干、快捷方便的上網方式、豐富翔實的信息資源共同形成一個優良的教學、科研、管理和服務網絡環境,是世界一流大學必須具備的重要支撐條件。學校不僅要逐步完善網絡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平臺,為師生提供通暢可靠的網絡環境和快速方便的上網方式,而且必須建設內部辦公信息管理系統,建立學校人、財、物管理信息數字化資源平臺,促進校園公共信息資源的充分共享和有效利用,更好地滿足師生員工對信息服務的要求,最優化地整合校園的數字信息資源,支持學校各項工作的發展,促進學校管理、教學及科研水平和效率的提高。學校將“建設房地產管理系統,加強對房地產資源的動態監管,提升整體管理水平和服務能力”列入了2013年的重點工作之一.學校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是房地產管理系統建設的重要保證,為系統建設提供了人財物保障。“房地產管理系統”,是學校“人—財-物”信息化總體框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房地產提供的公共資源數據,空間位置信息等是物管理的基礎,更為其他信息化系統提供了數據基礎和系統集成。“房地產管理系統"將大大助力于“公共支撐環境建設”的整個過程。基本概念房地產管理系統概念房地產管理系統是針對傳統房地產企業管理模式與業務手段中逐漸表現出的效率低下、信息滯后、規范與執行力差等特點,利用先進的IT信息技術,結合房地產企業自身管理思想和模式,參考一系列大型房地產企業管理經驗,幫助房地產企業實現在波動的大環境下,保持穩定、健康的可持續性發展的信息化管理軟件。它十分重視系統功能的全面性,流程的可控性,技術的先進性,系統的易用性,深受用戶的青睞。房地產管理系統以工作流為中心,致力于幫助公司實現共享資源、規范流程、業務監控、推動執行的目的,幫助公司優化業務流程,減少中間環節,提高整體效率,促進管理進步。除此以外,房地產管理系統在給公司帶來先進辦公方式的同時,也將給組織導入先進的管理和辦公理念,促成組織管理升級,工作更有序規范,過程更透明,管理更科學,可視性、可監控性更高,提升組織的執行力和競爭力.使企業在房地產管理系統這一一體化平臺上,真正對企業跨地域、跨部門、跨集團的發展趨勢應對自如,打破長久以來受時間、空間、地域限制的傳統管理模式。高校房地產管理系統概念高校房地產管理系統,是管理高等院校房地產基礎數據及相關業務的綜合管理系統,是借鑒了房地產管理系統的相關技術與管理理念的細分行業系統。它實現全校房地產資源的統一管理,并在提升管理基礎上,為全校師生、部門提供便利服務.高校房地產管理系統特點專業技術與細分行業融合所要求的精細化管理房地產管理系統最初由企事業和政務部門率先應用,并獲得了突出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隨著地理信息系統的應用普及,房地產管理系統在各個細分行業得到迅速發展。高等院校有著承擔科研、培養人才的特殊背景,有著自己的“小社會”,它有著辦公、科研、會議、住宿等各類不同需求;有著教學科研、體育場館、會議場所、醫療衛生、學生公寓、教工住宅等不同用途區分,這些細分的業務需要進行合理管理,優化資源管理和利用,迫切需要引入房地產管理系統,特別是地理信息技術(GIS)的輔助管理。GIS及房地產相關技術的引入,在高校房產這個特殊行業中,體現了“專業技術+特殊行業"的綜合特點.因此,高校房地產管理系統必然要求對學校所有房地產進行精細化管理,實現高校各類房產的綜合管理,各類業務由于需求不一,管理特點各異,所以在系統中的管理和服務要求也不盡相同。以優化房地產資源利用為主要目標的特殊需求企業引入房地產管理系統的主要目的是實現經濟利益,政務部門引入房地產管理系統的主要目標是權利證明和政府管控。與傳統房地產管理系統不一樣,高校房地產管理系統的誕生主要是由于公用房資源、教工住房資源、學生公寓資源等的最大化利用需求所驅動的。所以,不可避免的是,建立高校房地產管理系統,實現這些最終目標所提出的需求是有較大區別的。高校體制及房地產管理存在的特殊需求,往往造成了不同用途的房產分散在不同的職能部門或科室進行分別管控,數據標準不統一,總量資源無法直接快速獲取,類別轉換困難,業務細則執行難度大等等特殊情況,為此,需要進行多部門的協調溝通,并最終需要統一標準、落實主管部門,在源頭上對全校房地產資源進行集中管控,如此,才能權責分明,實現全校集約用房的最終目標.高校房地產管理系統建設要點系統標準建設數據標準高校房地產統一、標準化管理的數據結構、組織、存儲、管理。數據標準的建立非常重要,它是指導和規范業務辦理、系統設計、功能實現等各個環節的重要依據.系統建設的重點是數據的規范和建設,數據價值只有在規范化統一管理的基礎上,才能實現深度挖掘和輔助決策。代碼標準房地產具體業務管理、查詢統計、分析決策中有各類的標準體系,為了建立合理的存儲管理和統計分析標準,必須對房地產的相關屬性進行規范和約束,在“數據標準"中已經初步進行設計,但是對于特定的房地產屬性,必須引入編碼進行標準化。引入標準編碼的意義在于應對需求變更、報表調整、數據遷移等各類系統細節調整。系統需要能夠靈活應對一些規范化的變動,實現“以不變應萬變”的靈活配置。代碼標準的設計,需要綜合考慮業務管理方便,查詢統計方便,并能夠帶來更加高效的系統運行.代碼標準的設計,需要建立代碼對照表,以便清楚表述各類不同編碼的具體含義.業務規范系統的分析和設計、數據庫的設計,均需要切合實際業務需求,因此在系統建設之前,必須嚴肅對待各類業務規范,應該研討各類流程、業務表單、用戶角色、數據存儲設計、界面設計等等。在系統建設之初,是否制定了規范化的業務規章制度,是系統建設成功與否的關鍵.良好的業務規范和執行力,是系統成功的一半。運維規范系統建成后,需要對數據庫及數據、系統運行等進行定期監控,一般均有專業的運維保障人員進行定期維護。對于運維人員,一般都需要有相應的計算機技術、系統認知、業務認知,綜合要求較高。運維人員的日常維護,需要遵循一定的規章制度。首先是建立在存儲、運行上的支撐環境的保障.然后是建立在特定系統上的業務要求的運維監控,比如說系統中是否用到了特定的服務,有沒有跟其他系統的集成及集成是否有效,等等。所以,系統建成之后,需要建設方提供系統的管理手冊和運維手冊,實現系統長久、持續、穩定運行。房地產基礎數據建庫主要指房地產管理中的各類實體數據、使用數據、特定環境數據等等。按照業務精細化、管理動態化、圖文一體化、應用智慧化的設計要求和實現愿景,必須對業務進行精細化數據采集、管理和存儲。即:根據對任何房地產管理業務的特性出發,從“時間(時間區間或時間點)+地點(地理空間位置)+人物(辦事單位或者人員、操作人員)+事件(特定業務)”的細化分析進行描述和管理。實體數據舉例:房屋、房間、土地、……使用數據舉例:公用房使用詳細信息(院系、負責人、使用起止時間、使用地址、使用用途、建筑面積、使用收費、……)精細化業務分析舉例:1、教職工A,于時間B,在地址C,進行了D事件(教師公寓申請)。2、操作人A,于時間B,對教職工C在D時間發生在E位置F事件進行G的操作。上述兩個業務,每個業務自身都進行了精細化數據的采集和管控,并且兩個業務內部互有關聯,通過N個業務的精細化管理,最終可以進行深入的數據挖掘.房地產管理系統建設建立在分布式數據庫管理基礎上,并根據業務規范和數據標準的系統平臺管理、功能模版、查詢統計、集成系統等等。房地產GIS數據建庫房地產GIS數據的建設是“房地產管理系統”的點睛之比,它能夠帶來直觀、全面、友好的數據呈現和業務體驗.因此,高校如有條件(基礎數據、資金支持、人力保證),可以進行房地產地理信息系統的建設,將對房地產的管理,建立在兩套體系之上.“基于屬性數據的房地產管理”和“基于空間數據的房地產管理”是相輔相成的,可獨立運行,也可合并運行.因此在數據庫部署上,需要進行分布式管理,在系統對接上,實現管控的集成。基于GIS的房地產管理,可以實現圖文檔一體化管理、查詢。基于GIS的房地產管理,不緊緊局限于傳統意義上的關注空間對象的外圍邊界,更是可以深入并細化到房間內部,實現房間內部空間位置的查詢和定位,從GIS管理角度做到精細化。房地產GIS數據建庫,需要進行分層管理,將基礎地形(地塊、建筑物、水系、道路、綠化、等等)根據業務的需要和管理部門的不同進行分類授權,根據自身業務特點,還可以建立特殊的GIS管理機制。比如,建立空間或屬性索引,從房屋進入到房屋內部,查看每層、每戶的具體戶型圖,等等。3D虛擬校園建設3D虛擬校園的建設,需要借助于房地產GIS基礎地形和房地產數據基礎數據.通過特定的技術,對校園進行實景描述、美化渲染,達到較好的視覺效果.相關技術介紹瀏覽器/服務器模式基于內容管理系統的特性,達到方便的管理和發布,本系統的開發采用了B/S結構,所有工作都能通過網絡完成,簡單易用.采用B/S模式的優勢當前軟件開發基于兩種架構的開發C/S(Client/Server、客戶端/服務器)和B/S。C/S是指在服務器上安裝服務器軟件,同時,在客戶機上安裝相應的客戶端,使客戶端得到相應的服務。客戶端應用程序不僅要提供圖形化的接口,與客戶進行人機交互,同時還肩負著數據處理、邏輯運算和商業規則處理等任務,顯然加重了客戶端應用程序的負擔。此外,C/S結構的致命弱點是:如果商業規則、邏輯運算或數據處理等發生變化時,原有的客戶端應用程序必須重新編譯成可執行文件,重新安裝到每個客戶的計算機上,才可以重新正常的工作。再者,數據庫服務器同樣受到約束,它是數據存儲管理的場所,負責管理每個客戶端請求的連接(Connection)f6】。當客戶連接多時,可能會超數據庫服務器所規定的同時最大連接數,導致后來打開客戶端程序的客戶無法存取數據庫。隨著企業規模的不斷增大,其要求的規則將隨之增多,應用程序的復雜程度也就不斷提高.這樣,傳統的C/S式的架構由于自身的缺陷,嚴重的制約了其發展和推廣。與此同時,許多企業已經建起了自己的企業內部網Intranet系統,萬維網為眾多的員工所接受。于是在考慮如何解決C/S架構存在的問題時,技術人員提出了“客戶端的用戶界面(User-Interface)全部使用瀏覽器"。通過對效率、處理響應速度、擴充性和安全性的考慮,專家們最終提出了B/S三層架構。B/S架構采用www網的信息傳遞方式,客戶端通過瀏覽器請求Web,Web服務器處理Web請求,并按需與數據庫進行交互,最終將Web頁面發送到客戶端的瀏覽器,于是客戶端通過Web得到自己所需的信息。B/S架構的出現,其中一個主要動力就是為了改善系統的C/S架構存在的缺點,與C/S架構相比,B/S架構具有許多優點,其中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優點:1)系統具有良好的增容性B/S架構對客戶端要求比較低,只需要安裝IE瀏覽器軟件即可。客戶端接入Internet,通過了系統認證,得到權限后,就可以得到系統的服務.由于可以采用連接池(Pooling)技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將增加一個客戶端的影響降低到最小。2)集中了C/S架構和基于主機模型(原有的工作站方式)的優點服務器負責向用戶提供信息和要求的數據,通過客戶端瀏覽器軟件,呈現給用戶的圖形化界面。服務器控制信息的布局和內容,使得信息的控制和管理非常可靠,這是基于主機的集中管理的優點。然而,客戶部僅僅是一個終端,它執行類似信息高速緩存和在本地存儲由用戶下載的信息類似這樣的任務.因此,B/S處理架構吸取了C/S架構的精華,又結合了基于主機的優點.3)系統具有良好的可維護性由于客戶端只需要瀏覽器,而且程序的運行在服務器上進行,數據庫統一集中管理,整個系統只有一個主數據庫,存放在總部的服務器里.所以當商業邏輯或者數學運算規則等發生變化時,客戶端無需進行任何改動,只需維護服務器上的相關程序或者組件即可,從而減輕了系統維護與升級的成本和工作量。整個軟件的開發可集中在服務器端進行,不必對客戶端進行特殊設置和軟件安裝,降低維護成本。4)可靠的安全性由于內網一般都通過防火墻與Internet相通,所以任何來自Internet的瀏覽器提交的請求,都要通過防火墻,得到認證后,方可進入.這雖然不能保證百分之百的安全,但至少阻斷了大多數不當或者惡意的入侵。5)具有優秀的跨平臺性和高的信息共享度超文本鏈接標示語言(HTML語言,HypertextMarkupLanguage),是數據格式的一個開放標準,大多數流行的操作系統軟件都支持HTML。因而只需在平臺上安裝支持HTML的相應的瀏覽器軟件,即可享受共享的信息.B/S模式的數據庫結構傳統的客戶機/N服務器模式的數據庫設計與WEB的相關技術互相獨立,兩者無法集成。瀏覽器/服務器模式的數據庫體系是利用WEB服務器和ASP(動態服務器網頁)作為數據庫操作的中間層,將客戶機/服務器模式的數據庫結構與WEB技術密切結合,從而形成具有三層WEB結構的瀏覽器廠服務器模式的數據庫體系,具體結構如圖3。1所示:圖3。1三層WEB結構圖上圖中的三層分別為應用層,業務邏輯層和數據層,其中應用層是為用戶提供服務的圖形接口,有助于用戶理解和高效的使用各項功能和服務:業務邏輯層包括Web應用服務器和業務邏輯模塊,同時還有一個管理接口(ManagerInterface)提供對應用服務器的支持,方便用戶的訪問。數據層是三層模式中的最底層,它用來定義、維護、訪問和更新數據并管理和滿足應用服務對數據的請求.工作原理:在前端采用IE等的瀏覽器將用戶提交的操作信息傳向WEB服務器,然后通過ASP和一些中間組件訪問后臺數據庫,操作結構以HTML頁面的形式返回給前端瀏覽器。HTML和XHTML技術HTML(HypertextMarkupLanguage)即超文本鏈接標示語言,www的描述語言。XHTMTL(TheExtensibleHypertextMarkupLanguage)即可擴展標識語言.在系統應用中,HTML和XHTML僅僅為展現內容管理系統的內容(Content),而表現(Presentation)將通過CSS來體現,如圖3。2所示。圖3—2CSS盤模型而結構(Structure)是通過文檔對象模型(DocumentObjectModule,DOM)樹來實現,瀏覽器通過文檔對象模型(DOM)賦予了JavaScript訪問網頁元素的能力,而所謂文檔對象模型就是對網頁HTML中各個元素的一種內部表示。XML技術XML(ExtensibleMarkupLanguage),即可擴展標記語言,是由萬維網聯盟W3C定義的一種語言。XML是SGML(StandardGeneraliedMarkupLanguage,標準廣義標記語言)的一個優化子集,它以一個纜一、開放、基于文本格式的模式來描述和交換數據.XML是一種元標記(meta-markup)語言,它提供了一種描述數據的格式,能夠運行在任何平臺和操作系統之上。和HTML一樣,XML同樣使用了標記與屬性,但和HTML最大的不同點則在于XML的標記與屬性允許用戶自定義,并可以依照所定義的標記與屬性的語法來開發應用程序。在XML文件中,可以使用標記來描述數據,或配合屬性來輔助描述數據。因此,XML很適合用于作為對象或標準的描述語言,并且可以借助驗證規則來規范一個XML文件的內容與結構,所以XML又很適合用做數據交換格式。有許多XML的相關技術,如:XSL,驗證規則(DTD與XMLschema),DOM,JDOM,SAX,XPath等,這些技術都可以應用在基于內容管理的系統實現上。JavaScript技術JavaScript是Web開發中應用最早、發展最成熟、用戶最多的腳本語言。其語法簡潔,代碼可讀性在眾多腳本語言中最好,它在使用時不用考慮數據類型,是真正意義上的動態語言。JavaScript采用HTYL頁作為其接口為了使網頁能夠具有交互性,能夠包含更多活躍的元素。Microsoft.Net互聯網改變了我們的通信方式,帶來了豐富的信息和新的娛樂資源,使社會步入了“電子商務”時代。盡管取得如此輝煌的業績,但仍有很大的改進余地。現在,不論是發布信息還是瀏覽信息,用戶都必須適應技術,而不是讓技術適應用戶。Microsoft公司雖然官司纏身,卻絲毫沒有放慢以軟件一統天下的腳步。在2000年論壇上,Microsoft公司向全球宣布了其Microsoft.NET平臺的構想與實施步驟.比爾。蓋茨在這里描繪了一個令人心跳的未來,即徹底消滅“數字孤島”,挖掘和實現互聯網的全部潛能,建立第三代互聯網。但是,這種所謂的核心技術并非就是萬能的,目前來說它并不成熟,要達到應用層面還需要漫長的時間。況且,在互聯網時代,只有開放的產品與合作的精神才有可能獲得更多的認同,這是一個客觀的規律,Microsoft即使再強大,也必須遵循。。Net組成Microsoft.NET包括:1、用來建立Microsoft。NET體驗的軟件平臺。此平臺指的是運行數據庫的服務器Web服務器,以及其他一些系統.例如Exchange這樣的郵件系統和SQLServer這樣的數據庫,以及用來在企業中組織信息的BizTalkServer,用來管理運行Microsoft.NET的服務器的ApplicationCenter,它們都是Microsoft.NET的一部分.2、編程模型和一些工具,以用來建立和集成WebService和網絡應用程序。這個模型就是常說的.NETFramework.3、可編程的WebServices.用戶可以使用任何設備訪問這些WebServices。他們其實是編程模型、工具和平臺的最終結果。對于開發人員來說,要想掌握.NET開發,最重要的就是掌握好。NET的編程模型——。NETFramework。1)。NETFramework在系統架構中,。NETFramework的位置位于.NET工具(例如VisualStudio.NET)之下,而在。NET所用的通訊協議(例如XML,SOAP)之上。。NETFramework使開發人員可以更容易建立網絡應用程序和WebServices,它提供了生成、部署、擴展和維護這些WebServices的途徑。.NET對于各種語言是完全獨立的。這一點與J2EE不同:J2EE只能使用Java語言來開發,而.NET除了Java語言,基本上所有其他語言都可以混用,開發人員可以選擇自己最擅長的程序語言來解決問題。2)ASP。NET是Microsoft。NET中的網絡編程結構,它使得建造、運行和發布網絡應用變得非常方便和高效。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了解ASP.NET.①ASP。NETWeb窗體ASP.NETWeb窗體的設計目的就是使得開發者能夠非常容易的創建Web窗體。它有以下幾個特色:它把VB中的快速開發模型引入到網絡開發中來,各種控件可拖曳,從而大大簡化了網絡應用的開發。ASP.NET采用Code—Behind方式,將代碼和內容分開,從而避免了現在的ASP開發中內容和腳本交錯導致的維護困難,同時也使得開發人員和設計人員能夠更好的分工合作,提高了開發效率。ASP。NET中引入了服務器端控件,大大提高了構建Web窗體的效率。此外,服務器端控件是可擴展的,開發者可以建造自己需要的服務器端控件.②ASP.NETWebServices如前所述,WebService是下一代可編程網絡的核心.在ASP。NET中。建造和使用WebService都非常方便。建造WebServices就是編寫一個后綴為.asmx的文件,WebServices的建造者不需要了解SOAP、XML的細節,只需要把精力集中在自己的服務本身,這也為獨立軟件服務開發商提供了很好的機會,使用WebServices最簡單的方式就是使用HTTP協議直接訪問WebServices(.asmx文件)的URL即可,當然還可以通過SOAP在自己的應用中更靈活的使用WebServices。③ASP.NET應用框架ASP。NET不再是解釋執行,而是由JIT(JustInTime)編譯器編譯運行,再加上靈活的緩沖技術,從根本上提高了性能。并且,由于ASP。NET的應用框架基于CLR,發布一個網絡應用,僅僅是一個拷貝文件的過程,即使是組件的發布也是如此更新和刪除網絡應用,可以直接替換/刪除文件。開發者可以將應用的配置信息存放XML格式的文件(Web.Config)中,管理員和開發者對應用程序的管理可以分開進行。此外,ASP.NET提供了多樣的認證和安全管理方式,在可靠性等多方面都有很大提高。3)新一代的數據庫訪問技術ADO。NETADO.NET既是Microsoft公司在.NET平臺下提出的新的數據庫訪問模型,與AD0相比,ADO。NET與ADO有很大的不同.它是一個全新的數據訪問模型:ADO。NET遵循更通用的原則,不再僅僅專門面向數據庫。ADO。NET集合了所有允許數據處理的類,這些表現為具有典型數據庫功能(如索引、排序和視圖)的數據容器對象。ADO.NET是.NET數據庫應用程序的權威解決方案,而且從總體設計上來看,它不和ADO模型那樣以數據庫為中心一樣,而采納了以數據為中心的原則,例如,在ADO.NET中,開發人員慣于使用游標從數據庫中抽取表的記錄,但ADO.NET不支持游標的顯式實現,它提供了新的編程接口從數據源中抽取數據。這是ADO。NET的一大特點。4)功能強大的基礎類庫類庫是NET提供給開發人員的編程接口。它與通用語言運行環境緊密接合在一起.該類庫里面包括了對ADO.NET、XML、SQL、安全性和多線程處理等等的支持。基礎類庫也讓你能夠訪問操作系統提供的服務,如網絡、多線程、圖形和加密機制.應該指出,。NET的強大是與它的類庫分不開的.5)通用語言運行時環境,即CLR(CommonLanguageRuntime)。NET給開發人員帶來了一種全新的開發框架,而CLR是這個框架的基礎和核心。CLR具有如下的功能和特性:統一和簡化的編程模型,用戶不必再迷惑于Win32API和COM這樣復雜的編程模型。提供完善的安全系統和配置系統,有效地避免了“遭遇DLLHell”-—即DLL的版本和更新問題,從而大大簡化了應用程序的發布和升級。由于CLR,.NET才得以消除編程語言的差別,例如我們甚至可以在VB中使用C++編寫的類。這是由于.NET中基于CLR開發的托管代碼,它的運行步驟大致為:首先使用一種CLR支持的編程語言編寫源代碼,然后將之編譯成獨立于機器的Microsoft中間語言(MicrosoftIntermediateLanguagesMSIL),同時產生所需的元數據,在代碼運行時,再使用JIT編譯器生成具體的機器代碼執行。這種運行方式,保證了.NET的編程語言獨立性。.NetFramework。NETFramework是一種新的計算平臺,它簡化了在高度分布式Internet環境中的應用程序開發.。NETFramework旨在實現下列目標:1)提供一個一致的面向對象的編程環境,而無論對象代碼是在本地存儲和執行,還是在本地執行但在Internet上分布,或者是在遠程執行的.2)提供一個將軟件部署和版本控制沖突最小化的代碼執行環境。3)提供一個可消除腳本環境或解釋環境的性能問題的代碼執行環境。4)提供一個保證代碼(包括由未知的或不完全受信任的第三方創建的代碼)安全執行的代碼執行環境.5)使開發人員的經驗在面對類型不大相同的應用程序(如基于Windows的應用程序和基于Web的應用程序)時保持一致。6)按照工業標準生成所有通信,以確保基于.NETFramework的代碼可與任何其他代碼集成。。NETFramework具有兩個主要組件:公共語言運行庫和。NETFramework類庫。公共語言運行庫是NETFramework的基礎。可以將運行庫看作一個在執行時管理代碼的代理,它提供核心服務(如內存管理、線程管理和遠程處理),而且還強制實施嚴格的類型安全以及可確保安全性和可靠性的其他形式的代碼準確性。事實上,代碼管理的概念是運行庫的基本原則。以運行庫為目標的代碼稱為托管代碼,而不以運行庫為目標的代碼稱為非托管代碼。.NETFramework的另一個主要組件是類庫,它是一個綜合性的面向對象的可重用類型集合,可以使用它開發多種應用程序,這些應用程序包括傳統的命令行或圖形用戶界面(GUI)應用程序,也包括基于ASP.NET所提供的最新創新的應用程序(如Web窗體和XMLWebservices)。.NETFramework的組成如圖3.3所示:圖3。3.NET框架組成.NETFramework可由非托管組件承載,這些組件將公共語言運行庫加載到它們的進程中并啟動托管代碼的執行,從而創建一個可以同時利用托管和非托管功能的軟件環境。。NETFramework不但提供若干個運行庫宿主,而且還支持第三方運行庫宿主的開發。ASP。NETASP.Net所采用的技術大致有如下幾種:1)服務器端控件。頁面使用了新的服務器端控件,使頁面的狀態管理自動化,并減少所寫代碼的數量。ASENET頁面有一個與VB表單類似的編程模型,提供了在服務器上執行組件的可能,而且這些組件可以生成頁面的某一部分并返回給用戶.2)HTML服務器端控件.HTML服務器端控件可以用來在頁面輸出中生成HTML組件,并允許在運行中使用代碼設置這些控件的屬性。它們還允許檢測由這些組件激發的事件,允許在服務器上執行適當的代碼來響應這些事件。3)頁面控件。這些控件可以在服務器上執行,在頁面輸出中生成更復雜的HTML組件和對象.4)Web服務。Web服務允許開發者創建不生成可視輸出的類,但是為客戶機提供了一些服務。例如,可以調用函數并在對請求的響應中返回特定的值.也就是說,Web服務使ASP。NET開發者可快速方便地創建自定義的商務服務對象。客戶機可以使用HEEP-GET,HTTP—POST或者HTTP-SOAP程序同步或異步的訪問它們。5)錯誤處理、調試和跟蹤特性有了很大的擴展和改進。ASP。NET的每一個頁面都有自己的“錯誤頁面”,在執行的時候還可以顯示頁面代碼中使用的值,從而提供了一個“跟蹤”工具:另外調試也可以在不同語言之間執行,從而使用戶可以無間隙地從一種語言轉到另一種語言進行單步調試。6)ASP。NET提供了許多有用的組件,如SendMail組件、加密/解密組件、定義用戶性能計數器的組件、讀寫事件日志的組件、網絡訪問組件、數據訪問組件等,這些類庫可以使Web應用程序的編寫變得更容易。ASP。NET頁面主要有以下幾個優點:1)控件將可重復使用的功能封裝起來,用戶不必另外編寫代碼,就可實現狀態管理、確認、數據處理等功能,從而簡化了許多普通的編程任務.2)ASP。NET頁面的代碼更簡潔,易于閱讀.在服務器端控件中封裝代碼,同時又能在頁面中使用合適的事件處理技術,這使設計更為結構化。以前試用并優化過的控件具有重復使用性,這也意味著加快了開發的速度。3)ASP。NET頁面對于代碼和用戶界面開發工具具有更好的支持.4)ASP.NET頁面的最大優點是它沒有對非結構腳本語言(包括VbScript和JScript)的依賴性。ASP.NET中用戶可以使用任何一種ASP.NET支持的語言編寫代碼,可以不用以前的內嵌代碼來編寫代碼從而使其成為一個單獨模塊使用。ASP.NET除了支持VB.NET、C#.NET、Jscript.NET三種語言外,凡是可以編譯成MSIL的程序語言,都可以成為制作ASP.NET網頁的程序語言。ASP。NET為Web應用程序提供了一個真正的中間語言的執行框架。ADO.NETADO。NET提供對MicrosoftSOLServer等數據源以及通過OLEDB和XML公開的數據源的一致訪問.數據共享使用者應用程序可以使用ADO。NET來連接到這些數據源,并檢索、操作和更新數據.ADO。NET有效地從數據操作中將數據訪問分解為多個可以單獨使用或一前一后使用的不連續組件.ADO.NET包含用于連接到數據庫、執行命令和檢索結果的.NETFramework數據提供程序.可以直接處理檢索到的結果,或將其放入ADO。NETDataSet對象,以便與來自多個源的數據或在層之間進行遠程處理的數據組合在一起,以特殊方式向用戶公開.ADO.NETDataSet對象也可以獨立于.NETFramework數據提供程序使用,以管理應用程序本地的數據或源自XML的數據,圖3.4詳細說明了ADONET數據組件。圖3.4AD0NET數據組件設計ADONET組件的目的是為了從數據操作中分解出數據訪問。ADONET的兩個核心組件會完成此任務:Dataset和.NETFramework數據提供程序,后者是一組包括Connection、Comand、DataReader和DataAdapter對象在內的組件.ADONETDataSet是ADO.NET的斷開式結構的核心組件.DataSet的設計目的很明確:為了實現獨立于任何數據源的數據訪問。因此,它可以用于多種不同的數據源.用于XML數據,或用于管理應用程序本地的數據。DataSet包含一個或多個DataTable對象的集合,這些對象由數據行和數據列隊及主鍵、外鍵、約束和有關DataTable對象中數據的關系信息組成.ADONET結構的另一個核心元素是.NETFramework數據提供程序,其組件的設計目的相當明確:為了實現數據操作和對數據的快速、只進、只讀訪問。Connection對象提供與數據源的連接。Camand對象使能夠訪問用于返回數據、修改數據、運行存儲過程以及發送或檢索參數信息的數據庫命令。DataReader從數據源中提供高性能的數據流。最后,DataAdapter提供連接DataSet對象和數據源的橋梁。Datahdapter使用Command對象在數據源中執行SQL命令,以便將數據加載到DataSet中。并使對DataSet中數據的更改與數據源保持一致。可以為任何數據源編寫.NETFramework數據提供程序。NETFramework提供了四個NETFramework數據提供程序:SOLServerNETFramework數據提供程序、OLEDB。NETFramework數據提供程序、ODBC.NETFramework數據提供程序和Oracle.NETFramework數據提供程序.圖3.5闡釋了AD0NET結構的組件.圖3.5ADONET結構Microsott。NET框架在現有開發人員技巧之上,提供了一個應用程序模板和關鍵技術,用于簡化安全、可靠、可擴展、高可用性的網絡服務的建立、部署和不斷的發展.SQLServer2005SQL是英文StrutturedQueryLanguage的縮寫,意思為結構化查詢語言。SQL語言的主要功能就是同各種數據庫建立聯系,進行溝通.按照ANSI(美國國家標準協會)的規定,SQL被作為關系型數據庫管理系統的標準語言.SQL語句可以用來執行各種各樣的操作,例如更新數據庫中的數據,從數據庫中提取數據等。SQLServer2005是一個全面的數據庫平臺,使用集成的商業智能(BI)工具提供了企業級的數據管理。SOLServer2005數據庫引擎為關系型數據和結構化數據提供了更安全可靠的存儲功能.使您可以構建和管理用于業務的高可用和高性能的數據應用程序.SQLServer2005數據引擎是企業數據管理解決方案的核心。此外SQLServer2005結合了分析、報表、集成和通知功能.這使您的企業可以構建和部署經濟有效的BI解決方案,幫助您的團隊通過記分卡、Dashboard、Webservices和移動設備將數據應用推向業務的各個領域。與MicrosoftVisualStudio、MicrosoftOfficeSystem以及新的開發工具包(包括BusinessIntelligenceDevelopmentStudio)的緊密集成使SQLServer2005與眾不同。無論您是開發人員、數據庫管理員、信息工作者還是決策者,SQLServer2005都可以為您提供創新的解決方案,幫助您從數據中更多地獲益。地理信息系統(GIS)GIS概念GIS(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地理信息系統。顧名思義,地理信息系統是處理地理信息的系統。地理信息是指直接或間接與地球上的空間位置有關的信息,又常稱為空間信息。一般來說,GIS可定義為:“用于采集、存儲、管理、處理、檢索、分析和表達地理空間數據的計算機系統,是分析和處理海量地理數據的通用技術”。從GIS系統應用角度,可進一步定義為:“GIS由計算機系統、地理數據和用戶組成,通過對地理數據的集成、存儲、檢索、操作和分析,生成并輸出各種地理信息,從而為土地利用、資源評價與管理、環境監測、交通運輸、經濟建設、城市規劃以及政府部門行政管理提供新的知識,為工程設計和規劃、管理決策服務”(陳述彭,1999)。人類生活在地球上,80%以上的信息與地球上的空間位置有關.GIS的出現是信息技術及其應用發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產物。地理信息系統萌芽于上世紀的60年代。1962年,加拿大的RogerF。Tomlinson提出利用數字計算機處理和分析大量的土地利用地圖數據,并建議加拿大土地調查局建立加拿大地理信息系統(CGIS),以實現專題地圖的疊加、面積量算、自然資源的管理和規劃等;與此同時,美國的DuaneF。Marble在美國西北大學研究利用數字計算機研制數據處理軟件系統,以支持大規模城市交通研究,并提出建立地理信息系統的思想。70年代是地理信息系統走向實用的發展期。美國、加拿大、英國、西德、瑞典和日本等國對GIS的研究均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到1972年CGIS全面投入運行與使用,成為世界上第一個運行型的地理信息系統;在此期間美國地質調查局發展了50多個地理信息系統,用于獲取和處理地質、地理、地形和水資源信息;1974年日本國土地理院開始建立數字國土信息系統,存儲、處理和檢索測量數據、航空像片信息、行政區劃、土地利用、地形地質等信息;瑞典在中央、區域和城市三級建立了許多信息系統,如土地測量信息系統、斯德哥爾摩地理信息系統、城市規劃信息系統等。但由于當時的GIS系統多數運行在小型機上,涉及的計算機軟硬件、外部設備及GIS軟件本身的價格都相當昂貴,限制了GIS的應用范圍。80年代是GIS的推廣應用階段,由于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展,在性能大幅度提高的同時,價格迅速下降,特別是工作站和個人計算機的出現與完善,使GIS的應用領域與范圍不斷擴大。GIS與衛星遙感技術相結合,開始用于全球性問題的研究,如全球變化和全球監測、全球沙漠化、全球可居住區評價、厄爾尼諾現象及酸雨、核擴散及核廢料等(李德仁,1994);從土地利用、城市規劃等宏觀管理應用,深入到各個領域解決工程問題,如環境與資源評價、工程選址、設施管理、緊急事件響應等。在這一時期,出現了一大批代表性的GIS軟件,如ARC/INFO、GENAMAP、SPANS、MAPINPO、ERDAS、Microstation等,其中ARC/INFO已經愈來愈多地為世界各國地質調查部門所采用,并在區域地質調查、區域礦產資源與環境評價、礦產資源與礦權管理中發揮越來越重要作用。90年代為GIS的用戶時代,隨著地理信息產業的建立和數字化信息產品在全世界的普及,GIS成為了一個產業,投入使用的GIS系統,每2~3年就翻一番,GIS市場的增長也很快。目前,GIS的應用在走向區域化和全球化的同時,己滲透到各行各業,涉及千家萬戶,成為人們生產、生活、學習和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和助手。與此同時,GIS也從單機、二維、封閉向開放、網絡(包括WebGIS)、多維的方向發展。我國地理信息系統方面的工作始于80年代初。地理信息系統進入發展階段的標志是第七個五年計劃的開始,地理信息系統研究作為政府行為,正式列入國家科技攻關計劃,開始了有計劃、有組織、有目標的科學研究、應用實驗和工程建設工作。許多部門同時展開了地理信息系統研究與開發工作。1994年中國GIS協會在北京成立,標志中國GIS行業已形成一定規模。九五期間,國家將地理信息系統的研究應用作為重中之重的項目予以支持,1996年,為支持國產GIS軟件的發展,原國家科委開始組織軟件評測,并組織應用示范工程。這一系列的舉措極大的促進了國產GIS軟件的發展與GIS的應用.1998年,國產軟件打破國外軟件的壟斷,在國內市場的占有率達25%。同年,在抽樣調查25個省市19個行業的1000多個單位中,全部使用了地理信息系統(秦其明、袁勝元,2001)。地理信息系統在資源調查、評價、管理和監測,在城市的管理、規劃和市政工程、行政管理與空間決策、災害的評估與預測、地籍管理及土地利用,在交通、農業、公安等諸多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2.地理信息系統的組成GIS的應用系統由五個主要部分構成,即硬件、軟件、數據、人員和方法。GIS開發方式獨立開發指不依賴于任何GIS工具軟件,從空間數據的采集、編輯到數據的處理分析及結果輸出,所有的算法都由開發者獨立設計,然后選用某種程序設計語言,如VisualC++、Delphi等,在一定的操作系統平臺上編程實現。這種方式的好處在于無須依賴任何商業GIS工具軟件,減少了開發成本,但一方而對于大多數開發一者來說,能力、時間、財力方而的限制使其開發出來的產品很難在功能上與商業化GIS工具軟件相比,而且在購買GIS工具軟件上省下的錢可能還抵不上開發者在開發過程中絞盡腦汁所花的代價.宿主型二次開發指基于GIS平臺軟件上進行應用系統開發.大多數GIS平臺軟件都提供了可供用戶進行二次開發的腳本語言,如ESRI的ArcView提供了Avenue語言,MapInfo公司的MapInfoProfessional提供了MapBasic語言等等。用戶可以利用這些腳本語言,以原GIS軟件為開發平臺,開發出自己的針對不同應用對象的應用程序。這種方式省時省心,但進行二次開發的腳本語言,作為編程語言,功能極弱,用它們來開發應用程序仍然不盡如人意,并且所開發的系統不能脫離GIS平臺軟件,是解釋執行的,效率不高.基于GIS組件的二次開發大多數GIS軟件產商都提供商業化的GIS組件,如ESRI公司的MapObjects,Maplnfo公司的MapX等,這些組件都具備GIS的基本功能,開發人員可以基于通用軟件開發工具尤其是可視化開發工具,如Delphi,VisualC++,VisualBasic,PowerBuilder等為開發平臺,進行二次開發.利用GIS工具軟件生產廠家提供的建立在OCX技術基礎上的GIS功能控件,如ESRI的MapObjects,Maplnfo公司的MapX等,在Delphi等編程工具編制的應用程序中,直接將GIS功能嵌入其中,實現地理信息系統的各種功能。三種實現方式的分析與比較由于獨立開發難度太大,單純二次開發受GIS工具提供的編程語言的限制差強人意,因此結合GIS工具軟件與當今可視化開發語言的集成二次開發方式就成為GIS應用開發的主流。它的優點是既可以允分利用GIS工具軟件對空間數據庫的管理、分析功能,又可以利用其它可視化開發語言具有的高效、方便等編程優點,集二者之所長,不僅能大大提高應用系統的開發效率,而且使用可視化軟件開發工具開發出來的應用程序具有更好的外觀效果,更強大的數據庫功能,而且可靠性好、易于移植、更于維護。尤其是使用OCX技術利用GIS功能組件進行集成開發,更能表現出這些優勢。基于瓦片技術的3D虛擬校園定義瓦片地圖金字塔模型是一種多分辨率HYPERLINK”http://baike.baidu.com/view/175153.htm"\t”_blank"層次模型,從瓦片金字塔的底層到頂層,分辨率越來越低,但表示的地理范圍不變。原理首先確定地圖服務平臺所要提供的縮放級別的數量N,把縮放級別最低、地圖比例尺最大的地圖圖片作為金字塔的底層,即第0層,并對其進行分塊,從地圖圖片的左上角開始,從左至右、從上到下進行切割,分割成相同大小(比如256×256像素)的正方形地圖瓦片,形成第0層瓦片矩陣;在第0層地圖圖片的基礎上,按每2×2像素合成為一個像素的方法生成第1層地圖圖片,并對其進行分塊,分割成與下一層相同大小的正方形地圖瓦片,形成第1層瓦片矩陣;采用同樣的方法生成第2層瓦片矩陣;……;如此下去,直到第N-1層,構成整個瓦片金字塔。制作方法首先用地圖軟件(如HYPERLINK"http://baike.baidu.com/view/480371.htm"\t"_blank"ArcGIS軟件等)對地圖數據進行處理,配成需要的圖層方案,并保存方案.再用軟件自帶功能進行切片,切片過程中選擇切片方案,根據所選方案不同,例如金字塔級別不同,地圖切片范圍不同等,都會影響到切片的速度。切片之后的數據稱為瓦片。版本控制版本控制(RevisionControl)是一種軟件工程技巧,籍以在開發的過程中,確保不同人所編輯的同一檔案都得到更新。版本控制透過文檔控制(documentationControl)記錄程序各個模組的改動,并為每次改動編上序號。這種方法是維護(maintenance)of工程圖(engineeringdrawings)的標準做法,它伴隨著工程圖從圖的誕生一直到圖的定型.版本控制系統用于維護文件的所有版本,隨著時間的推移,文件逐漸產生這些版本。使用版本控制系統,人們可以返回到各個文件以前的修訂版本,還可以比較任意兩個版本以查看它們之間的變化。通過這種方式,版本控制可以保留一個文件修訂的可檢索的準確歷史日志。更重要的是,版本控制系統有助于多個人(甚至位于完全不同的地理位置)通過Internet或專用網將各自的更改合并到同一個源存儲庫,從而協同開發項目。版本控制包括兩個方面:保證人人得到的是最新的版本,記錄需求的歷史版本。版本控制的目的:提高團隊開發效率:促進開發資產的重用;對現有環境破壞小,易于推廣。系統需求與分析需求分析資源管理業務系統公用房管理子系統實現房地產管理處公用房業務的各項管理,主要功能有:學院定編核算:定編數據的增、刪、改;歷史管理;查詢、統計、分析。公用房信息管理:房屋、房間信息的增、刪、改;歷史管理;查詢、統計、分析。公用房利用管理:利用單位管理;房屋、房間利用的增、刪、改;歷史管理;查詢、統計、分析。批量導入、批量修改、批量刪除;綜合查詢、統計輸出、輔助分析;網上辦公:網上申請、資料打印、網上審批等。住房管理子系統實現房地產管理處住房業務的各項管理,主要功能有:住房信息維護:房屋、房間信息的增、刪、改;歷史管理;查詢、統計、分析。住房設施維護:房屋、房間設施的增、刪、改;歷史管理;查詢、統計、分析。住房入住管理:住戶信息管理;住房入住管理;住房入住后續派生管理:辦證、房租、住房補貼,等等。住房退房管理;住房離校管理;歷史管理;查詢和統計:住房、住戶查詢統計;辦證、補貼、房租查詢統計;退房和離校查詢統計;住房綜合查詢統計;批量導入、批量修改、批量刪除;網上辦公:入住、退房、離校的申請、資料打印、網上審批等.入住、退房、離校、提醒、交互、等等.教師公寓管理子系統實現房地產管理處住房業務中教師公寓特殊住房的各項管理,主要功能有:公寓信息維護:房屋、房間信息的增、刪、改;房間內家具設施和配置管理;歷史管理;查詢、統計、分析。網上入住管理:住戶信息管理;入住預訂和登記、退房申請、離校申請;業務辦理中各種資料打印;入住審批;房租結算、其他入住后續派生管理;歷史管理;提醒和交互;查詢統計:住房、住戶查詢統計;辦證、補貼、房租查詢統計;退房和離校查詢統計;住房綜合查詢統計;等等。公寓家具設施管理:房屋、房間設施的增、刪、改;歷史管理;查詢、統計、分析。批量導入、批量修改、批量刪除;公寓入住網上交互管理:網上調查;網上投票;網上交互提醒。地產管理子系統實現房地產管理處地產的各項管理,主要功能有:地產信息管理:地產信息的增、刪、改等。辦證信息管理:土地證辦公性能系管理。查詢:地產信息的各類查詢.統計:地產信息的各類統計。系統管理系統實現管理系統所有的后臺定義和定制,是系統運行參數和權限的綜合配置管理系統。主要功能有:帳號管理;公共代碼維護;系統參數定制;工作流定制;角色定制;權限配置;系統日志管理;……外部服務系統教師公寓遠程預訂系統是“資源管理辦公系統”之子系統“教師公寓管理子系統”的對外服務系統,根據浙大房地產管理處內部資源管理系統配置的教師公寓信息,供教師進行入住遠程預訂。具體功能參考“教師公寓管理子系統”。地圖導航查詢服務(E校園)系統提供二維地圖查詢服務,主要功能有:地圖基本功能:四校區標志導航;漫游基本功能:全視、放大、縮小、移動、前視圖、后視圖、選擇、多邊形選擇、刷新等.基本信息查詢:土地、房屋、綠化、水系、道路、校園文化等.地圖分類查詢:根據預先設置的房屋分類,進行快速查詢。地圖文字標注;在合適的縮放級別,自動標注空間對象的名稱。標尺量距:任何兩個多若干個空間位置之間的標尺量距。使用幫助:組件功能介紹和使用說明.地圖高級功能:點、線、面、文字輸入和刪除、導出圖片。多條件模糊查詢:任何條件組合的空間對象模糊智能查詢。空間查詢:基于一個空間位置,查找并定位周邊特定條件的空間對象.空間分析:根據任何空間包圍盒的落入或相交空間對象查詢和統計。用戶興趣標記:注冊用戶登錄后,可將自己感興趣的空間位置進行標注.空間索引加載:基于房屋,打開房屋的分層分戶(房間)圖形。空間檢索:空間檢索設置,空間檢索。功能分析根據對房地產管理系統建設需求的分析,確定系統概要設計、系統詳細設計、數據庫設計等.浙江大學房地產管理系統,是浙江大學的基礎性平臺。系統建設中,需要建立標準數據規范,按BS三層結構進行設計,實現系統基本功能,并進行數據共享共用和系統集成。業務體系公用房管理系統(包括營業房管理子系統)、教師公寓網絡服務平臺、住房管理系統、公共資源管理服務平臺、土地管理系統、行政設備(家具)管理系統、房地產國有資產管理系統、GIS數據管理平臺。多層次用戶管理和服務1、基于教職工的基本管理和服務.如:教職工網絡選房、預訂、入住、退房等。2、基于院系部處的基本管理和服務。如:院系部處的維護管理配置,房間具體使用信息的調整等。3、基于房地產管理處自身的管理.如:內部審核、業務流轉、數據管理等.4、基于網絡與信息中心和大國資系統的服務。如:提供房地產信息標準、提供國有資產管理所需的存放地址等。標準化數據交換1、由網絡與信息中心下發的標準數據。如:人員標準數據、單位標準數據等。2、由房地產管理處上傳的標準數據。如:房地產標準數據等.系統集成1、與“統一身份認證平臺"的集成。2、與“郵件平臺"的集成。3、與“短信平臺”的集成。4、與“財務系統”的集成。5、與“國有資產管理系統”的集成。6、與“E校園平臺”的集成。7、與“數據交換平臺”的數據交換和集成。8、與“校園卡平臺”的系統集成。9、房地產管理系統內各模塊的功能集成和數據共享。系統目標總體目標是建立房產管理系統,整合房產管理的各類信息資源,逐步實現學校房產管理的信息化、網絡化和數字化,推動學校房產管理工作的科學化、規范化和高效化.通過系統,實現標準化數據管理;通過系統,實現房產各項業務管理;通過系統,實現為全校機構、教工、學生服務;通過系統,獲取報表數據,并為領導決策提供依據.具體目標包括:1、制定房產數據和系統的規范和標準,指導并規范數據建設和系統建設.2、建立房產屬性數據庫和圖形數據庫,實現房產數據的標準化、規范化管理,并要求屬性數據、圖形數據和之前建立的三維圖形數據實現數據融合和共享共用。3、通過整理整合房產業務,優化流程,訂立業務管理的相關制度,并將相關的規范和制度整合于系統,實現系統和業務規范的融合。4、建設房產管理系統,包括:公用房管理、經營用房管理、周轉房管理、住房管理、地產管理、維修管理、公共資源管理、圖文一體化查詢統計和分析、系統管理.系統設計與實現總體設計建設原則1、整體性原則。房產管理系統是學校各類房屋房間的承載和管理平臺,也是學校管理信息化的核心系統,應將系統平臺建設納入學校整體管理,統一規則,統一標準.按照學校信息化工作的統一要求進行規劃,頂層設計,重點先行、分布實施。2、科學性原則.系統建設需要重視設計理念,需要體現科學性和前瞻性,需要體現精細化、動態化、圖文一體化管理與服務特點,最大程度讓管理更簡單、更情況,讓服務更周全、更到位。3、實用性原則。房產管理系統建設應滿足對內管理和對外服務兩個方面的要求.根據房產管理和服務的實際需求,進行針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