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河南中考歷史試題及答案解析_第1頁
2016年河南中考歷史試題及答案解析_第2頁
2016年河南中考歷史試題及答案解析_第3頁
2016年河南中考歷史試題及答案解析_第4頁
2016年河南中考歷史試題及答案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16年河南省中考歷史試卷一.選擇題(共20小題,20分)下列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意要求的.1.下列三幅圖反映的主題正確的是( )A.中華文明的演進B.成產工具的進步C.耕作技術的發展D.古代紋飾的演進2?在我國近代的反侵略抗戰中,涌現出許多可歌可泣的民族英雄?與下表中愛國將領英勇事跡相關的戰爭是( )姓名籍貫官職陣亡地點鄧世昌廣東番薯副將加提督銜黃海大東溝李仁黨湖南桂陽副將加總兵銜遼寧蓋平楊用霖福建閔縣副將山東劉公島A.鴉片戰爭B.第二次鴉片戰爭C.甲午中日戰爭D.八國聯軍侵華戰爭3.這一時期科學”的呼聲響徹云霄,僅以科學”命名的雜志達70余種,卷入這一科學浪潮的刊物更有數百種之多,這一時期是( )A.洋務運動時期B.戊戌變法時期C.辛亥革命時期D.新文化運動時期.在北伐的江西戰場上,人民群眾處處與孫傳芳的軍隊為難,造成其運輸糧TOC\o"1-5"\h\z食等困難,而給予國民革命軍種種便利,包括引路、刺探軍情、組織運輸隊等.這表明( )人民群眾是北伐的主力B.北伐得到人民群眾的支持C.江西是北伐的主戰場D.北伐戰爭取得最終勝利.停止”剿共’政策,聯合紅軍抗日、”召集各黨各界各軍的救國會議,決定抗日救國方針“促成以上協議達成的歷史事件是( )A.九一八事變的爆發B.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C.中共七大的舉行D.重慶談判的成功6.據統計,從1946年1月到6月,國民軍隊對解放區的大小進攻達4300多次,侵占解放區城市40座,村鎮2500多處,材料主要反映了( )南京國民政府破壞雙十協定”全面內戰已經爆發C.國民黨軍隊進攻陜甘寧解放區D.解放軍轉入戰略進攻

.1953年,我國農民戰爭凈貨幣收入1949年增長123.6%,每人平均凈貨幣TOC\o"1-5"\h\z收入增長111.4%,農民的購買力有了成倍增長,這直接歸因于( )A.新中國成立B.西藏和平解放C.抗美援朝勝利D.土地改革完成.1955年8月,武漢鋼鐵公司開始施工,它的建設得到全國人民的支援,先后有18個省(自治區)、48個城市、1000多家工廠為武鋼制造設備和配件?這表明( )A.農業對工業建設的支援B.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C.有計劃的經濟建設的優勢D.社會主義制度已經確立.1972年9月,日本首相田中角榮訪華,中日兩國政府正式宣布建立外交關系.推動兩國實現邦交正?;年P鍵是( )A.中美關系的正?;疊.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提出C.中美建立外交關系D.第一屆亞非國際會議召開10.中國聯系集團成功建設深騰6800”巨型計算機,使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具備研制高端計算機系統能力的國家,這對推動中國國防、經濟建設和科學技術的發展具有巨大的作用.這表明我國( )A. 863計劃”已完成B.信息技術取得重大突破C.科技軍已實現D.高等教育形成相當規模.米蘭多拉在《論人的高貴的演說》中借上帝之口說道:亞當…你就像一個擁有主權和自由的設計者,你可以按照自己選擇的方式來塑造你自己.”作者的觀點屬于( )A.君權神授思想B.人文主義思想C.啟蒙思想D.民主科學思想.這一文件以法律的形式限制了國王征稅、在和平時期維持常備軍等權禾U,確定了議會高于王權的原則,它是( )A.《獨立宣言》B.《人權宣言》C.《權利法案》D.拿破侖《法典》.1770-1780年間,美洲是整個歐洲的注意力中心…政治思想不僅僅由歐洲向美洲傳播,也發生了反向的交流;大西洋彼岸的事件也影響了歐洲人,使他們希望改革甚至廢除君主制.下面示意圖符合材料觀點的是( )14.恩格斯曾評價:這個人的逝世,對于歐美戰斗的無產階級,對于歷史科學,都是不可估量的損失,這位巨人逝世后所形成的空白,不久就會使人感覺到.”這位巨人是( )A.牛頓B.馬克思C.列寧D.達爾文.1872年建成的京濱《從東京到橫濱》鐵路是日本的第一條鐵路,倍稱為'日本鐵路之祖”以下與日本修筑第一條鐵路直接相關的措施是( )A.廢藩置縣B.允許土地買賣C.發展近現代工業D.提倡文明開化.如圖反應的情景主要表明第二次工業革命( )

A?提高了生產效率B?拉大了貧富差距改變了生活方式D?加速了戰爭爆發?20世紀20年代早期,蘇聯進口了成千上萬臺拖拉機,大部分來自美國的福特公司和國際收割機公司?就連斯大林也說:俄國革命加上美國的效率,這就是列寧主義的本質.據材料,這里”美國的效率是指( )A?先進的技術和設備B?國家干預經濟的方式C?允許市場在一定范圍內存在D?自由民主的政治制度?羅斯福曾說:我們美國正在打一場偉大而成功的戰爭?這不僅是一種反對匱乏、貧窮與經濟不景氣的戰爭,而且是一種爭取民主政治生存的戰爭.”材料中的這場戰爭”( )A?引發了資本主義各國的政局動蕩B?刺激了法西斯國家的侵略野心C?鞏固和發展了資本主義制度D?使第二次世界大戰進一步擴大?從1990-2007年,全球經濟從22.8萬億美元增長至53.3萬億美元,全球貿易增長了133%,全球經濟的快速增長直接得益于( )A.美蘇兩極格局瓦解B.多極化趨勢發展C?亞太經會組織成立D?經濟全球化加速?一項禮帽、一撮胡須、一條肥大的褲子、一根手杖、一雙特大號的破皮鞋,再加上獨特的走路姿勢…這一銀幕形象會出現在( )A?《亂世佳人》B?《摩登時代》C?《泰坦尼克號》D?《阿凡達》二.非選擇題(共5小題,30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8)8哥二哥二(SA 韋勒)*算*史井>槽*?力■請人持馬虛氏的口吳文#芍昴以t**(SA<*??>?

圖一至圖三的文字和作品均在不同程度上記述了歷史?它們在記述歷史方面分別有什么特點?綜合所學知識,圖一反映的內容有什么歷史價值?圖二和圖三的作品在記述風格上有什么相似之處??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第二次鴉片戰爭使李鴻章認識到西方槍炮艦船的可怕威力,他大聲疾呼,中國必須斷然采納西式船炮來加強自身.1865年,李鴻章開設江南制造總局;1872年他又奏請開設煤鐵礦.1895年,李鴻章所推崇的自強運動破產材料二《辛丑條約》的簽訂,清政府反動賣國的本質逐漸暴露無遺,在孫中山的領導下,資產階級革命派在1905年成立中國同盟會,1911年發動武昌起義,并于1912年1月1日宣告中華民國成立,但勝利果實最終被袁世凱竊取材料三《馬關條約》簽訂后,外國人利用中國廉價的原料和勞動力,直接剝削中國人民,狀元出身的張謇以極大的愛國熱忱倡導實業教國”創辦大生紗廠等一系列企業,在一戰期間取得較快發展,但到20世紀20年代中期,張謇的企業就開始每況愈下(1)據三則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請你動手繪制出一個表格對上述人物的探索活動進行分類總結.(2)通過以上總結,你發現我國近代歷史人物的探索活動有何相似之處??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曲盹50隼tw的鈿就沖頭 血比訶世帕啊也儷T-材料二1978-2007年我國城市人均住宅建筑面積由6.7m2增加到27.1m2,城市建成區面積由1981年的7438km2擴展到2005年的32520.7km 2,我國城市人口也從1980年的19.6%快速躍到2005年的40.5%材料三1978年,我國的國內生產總值為3624.1億元,2006年中國經濟總量躍居世界第四位,已經超過法國和美國.2007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達到246619億元.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172534億元,國家外匯儲備余額達到1.53萬億美元(1)據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指出20世紀70年代后我國城市的發展變化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我國城市發生上述變化的原因請你聯系生活實際,舉一例家鄉所在城鎮的發展成就.?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在歐洲大陸,法國和德國歷史上發生過多次戰爭,積怨甚深,成為宿敵,在1871年的普法戰爭中,法國戰敗,把礦藏豐富的阿爾薩斯和洛林地區割讓給德國,并交付大量賠款,從德國占領這兩個地區的第一天起,法國就開始為復仇作準備,法、德結下了世仇”材料二二戰后的歐洲,一片荒涼,廣大地區備受折磨、饑餓,…在聯合起來的歐洲建立了一個第三種力量”這種力量雖然遠不如美國和蘇聯那樣強大,但是他在經濟上和政治上是可在天平上投入自己的砝碼,經過一段時間彼此調整,法德兩國漸漸緩解了歷史上的對立,20世紀60年代,法國和聯邦德國等六國成立歐洲共同體”一同致力于歐洲的一體化”進程,…聯合后的歐洲經濟進一步發展,國際地位極大地提高,(1)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法、德兩國的世仇”在20世紀有哪些表現?據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二戰后促使法、德兩國和解的因素歷史上法德關系的變化為處理國際關系提供了什么借鑒?.請根據下面圖片反映的歷史信息,并結合所學知識,寫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題目自擬,史實正確,語句通順,表述完整;體現圖片內容之間的聯系性.)2016年河南省中考歷史試卷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一.選擇題(共20小題,20分)下列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意要求的.1.下列三幅圖反映的主題正確的是( )A.中華文明的演進B.成產工具的進步C.耕作技術的發展D.古代紋飾的演進【考點】青銅器;春秋戰國時期鐵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廣.【分析】本題考查了中華文明的演進.【解答】根據題干給出的圖片涉及陶器、青銅器和鐵器,其中前兩幅圖片都不屬于生產或耕作工具,古代紋飾也不準確,能夠全部包含這三個圖片的只有中華文明的演進.故選A.2?在我國近代的反侵略抗戰中,涌現出許多可歌可泣的民族英雄?與下表中愛國將領英勇事跡相關的戰爭是( )姓名籍貫官職陣亡地點鄧世昌廣東番薯副將加提督銜黃海大東溝李仁黨湖南桂陽副將加總兵銜遼寧蓋平楊用霖福建閔縣副將山東劉公島A.鴉片戰爭B.第二次鴉片戰爭C.甲午中日戰爭D.八國聯軍侵華戰爭【考點】甲午中日戰爭.【分析】本題考查甲午中日戰爭中黃海海戰的史實.【解答】依據表格關鍵信息鄧世昌,黃海大東溝”可知是甲午中日戰爭中黃海海戰.1894年9月,清政府北洋艦隊在黃海大東溝海域,遭到日本艦隊襲擊,致遠艦管帶鄧世昌率艦沖鋒向前,激戰中,致遠艦多處中彈,鄧世昌下令,開足馬力,直沖敵艦,日艦躲避,同時施放魚雷,擊中致遠艦,鄧世昌與全艦官兵壯烈犧牲.故選C.3.這一時期科學”的呼聲響徹云霄,僅以科學”命名的雜志達70余種,卷入這一科學浪潮的刊物更有數百種之多,這一時期是( )A.洋務運動時期B.戊戌變法時期C.辛亥革命時期D.新文化運動時期【考點】新文化運動.【分析】本題考查了新文化運動的影響.【解答】1915年陳獨秀在上海創辦《青年雜志》,后改名《新青年》,是新文化運動興起的標志.陳獨秀、胡適等領導的新文化運動提出“民主”和“科學”的口號,是一場思想解放運動.故選D.4.在北伐的江西戰場上,人民群眾處處與孫傳芳的軍隊為難,造成其運輸糧食等困難,而給予國民革命軍種種便利,包括引路、刺探軍情、組織運輸隊等.這表明()A?人民群眾是北伐的主力B?北伐得到人民群眾的支持C.江西是北伐的主戰場D?北伐戰爭取得最終勝利【考點】北伐戰爭【分析】本題考查了北伐戰爭中人民群眾的支持【解答】題干給出的“在北伐的江西戰場上,人民群眾處處與孫傳芳的軍隊為難,造成其運輸糧食等困難,而給予國民革命軍種種便利,包括引路、刺探軍情、組織運輸隊等”表明北伐得到人民群眾的支持故選B“停止”剿‘共'政策,聯合紅軍抗日“、”召集各黨各界各軍的救國會議,決定抗日救國方針“,促成以上協議達成的歷史事件是()A九一八事變的爆發B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C中共七大的舉行D重慶談判的成功【考點】西安事變【分析】本題考查了西安事變的爆發【解答】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楊虎城在西安臨潼華清池實行“兵諫”,逼蔣抗日,這就是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蔣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內戰,聯共抗日”的主張,西安事變獲得和平解決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標志著國共兩黨第二次合作的初步形成,預示了團結抗日新局面的到來所以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預示了團結抗日新局面的到來故選B據統計,從1946年1月到6月,國民軍隊對解放區的大小進攻達4300多次,侵占解放區城市40座,村鎮2500多處,材料主要反映了()A南京國民政府破壞“雙十協定”B全面內戰已經爆發C國民黨軍隊進攻陜甘寧解放區D解放軍轉入戰略進攻【考點】全面內戰的爆發【分析】本題考查全面內戰的爆發【解答】據題干1946年得知:抗日戰爭勝利后,中國進入和平發展的極好時機,國共雙方簽訂了停戰協定但是,這些協定墨跡未干,國民黨不顧輿論譴責,大肆進攻解放區;1946年蔣介石撕毀“雙十協定”,對中原解放區發動瘋狂進攻,內戰全面爆發,因此這個事件指的是撕毀《雙十協定》;B選項1946年6月,國民黨軍隊20多萬人,向中原解放區發起大規模進攻.全面內戰由此爆發;C選項1947年3月國民黨軍隊二十萬人,大舉進攻陜甘寧解放區;D選項1947年是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揭開了人民解放軍全國性戰略進攻的序幕.故排除.故選A.7.1953年,我國農民戰爭凈貨幣收入1949年增長123.6%,每人平均凈貨幣收入增長111.4%,農民的購買力有了成倍增長,這直接歸因于()A.新中國成立B.西藏和平解放C.抗美援朝勝利D.土地改革完成【考點】土地改革.【分析】本題考查土地改革.【解答】依據題干信息“1953年,我國農民戰爭凈貨幣收入1949年增長123.6%,每人平均凈貨幣收入增長111.4%,農民的購買力有了成倍增長”結合所學可知是土地改革的影響.1950年6月,土地改革運動在全國農村展開.到1952年底,全國大陸除少數民族地區外,土地改革基本完成,三億多無地少地的農民分到了土地.土地改革的完成,徹底廢除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滅了地主階級,農民成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經濟上翻了身;解放了農村生產力,促進了農村經濟迅速走向恢復和發展.故選D.8.1955年8月,武漢鋼鐵公司開始施工,它的建設得到全國人民的支援,先后有18個?。ㄗ灾螀^)、48個城市、1000多家工廠為武鋼制造設備和配件.這表明()A.農業對工業建設的支援B.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C有計劃的經濟建設的優勢D社會主義制度已經確立【考點】一五計劃【分析】本題主要考查一五計劃及閱讀分析材料的能力【解答】為了有計劃的進行社會主義建設,黨和政府在1953年到1957年編制并實施了我國第一個五年計劃,一五計劃的主要任務是集中力量發展重工業題干中的信息體現了我國有計劃的進行經濟建設的優勢故選C9 1972年9月,日本首相田中角榮訪華,中日兩國政府正式宣布建立外交關系推動兩國實現邦交正?;年P鍵是( )A 中美關系的正?;疊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提出C 中美建立外交關系D第一屆亞非國際會議召開【考點】中日建交【分析】本題主要考查推動中日兩國實現邦交正?;年P鍵【解答】中國重返聯合國和中美關系的改善,直接推動了中日關系的改善1972年9月,日本首相田中角榮訪華,中日兩國政府正式宣布建立外交關系故選A10.中國聯系集團成功建設“深騰6800”巨型計算機,使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具備研制高端計算機系統能力的國家,這對推動中國國防、經濟建設和科學技術的發展具有巨大的作用.這表明我國()A.“863計劃”已完成B.信息技術取得重大突破C.科技軍已實現D.高等教育形成相當規模【考點】歷史文化常識.【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我國的科技成就.【解答】材料““深騰6800”巨型計算機,使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具備研制高端計算機系統能力的國家”說明我國在信息技術方面取得重大突破.“這對推動中國國防、經濟建設和科學技術的發展具有巨大的作用”說明的是信息技術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的作用.不能反映“863計劃”已完成、科技軍已實現、高等教育形成相當規模.故選B.米蘭多拉在《論人的高貴的演說》中借上帝之口說道:亞當…你就像一個擁有主權和自由的設計者,你可以按照自己選擇的方式來塑造你自己.”作者的觀點屬于( )A.君權神授思想B.人文主義思想C.啟蒙思想D.民主科學思想【考點】文藝復興運動.【分析】本題考查文藝復興運動,結合所學即可解答.【解答】分析題干材料1463-1494年”、你可以按照自己選擇的方式來塑造你自己”可知,這種觀點體現了文藝復興時期強調人的價值和作用,符合人文主義思想.故選B.這一文件以法律的形式限制了國王征稅、在和平時期維持常備軍等權利,確定了議會高于王權的原則,它是( )A.《獨立宣言》B.《人權宣言》C.《權利法案》D.拿破侖《法典》【考點】《權利法案》.【分析】本題考查的是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知識點.【解答】1689年,英國議會通過了《權利法案》,以法律的形式對國王的權力進行了明確的制約,規定不經議會的批準,國王不能征稅,不能在和平時期維持常備軍等.《權利法案》確立了議會至上的原則,標志著君主立憲制的資產階級統治的確立.故選C.1770-1780年間,美洲是整個歐洲的注意力中心…政治思想不僅僅由歐洲向美洲傳播,也發生了反向的交流;大西洋彼岸的事件也影響了歐洲人,使他們希望改革甚至廢除君主制.下面示意圖符合材料觀點的是( )

【考點】美國獨立戰爭;啟蒙運動.【分析】本題考查美國獨立戰爭的知識點.【解答】1775年至1783年的美國獨立戰爭,美國獲得了國家獨立,走上了資本主義的道路,推動了歐洲和拉丁美洲資產階級革命的發展.17-18世紀的啟蒙運動,為美國獨立戰爭和法國大革命提供了銳利的思想武器.故選A..恩格斯曾評價:這個人的逝世,對于歐美戰斗的無產階級,對于歷史科學,都是不可估量的損失,這位巨人逝世后所形成的空白,不久就會使人感覺到.”這位巨人是( )A.牛頓B.馬克思C.列寧D.達爾文【考點】歷史文化常識.【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有關馬克思的知識.【解答】這個人的逝世,對于歐美戰斗的無產階級,對于歷史科學,都是不可估量的損失,這位巨人逝世后所形成的空白,不久就會使人感覺到.”出自《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這句話表達了馬克思對無產階級革命的巨大貢獻.馬克思創立了馬克思主義,為世界無產階級提供了最銳利的思想武器,有力的推動了世界無產階級革命的發展.故選B..1872年建成的京濱《從東京到橫濱》鐵路是日本的第一條鐵路,倍稱為'日本鐵路之祖”以下與日本修筑第一條鐵路直接相關的措施是( )A.廢藩置縣B.允許土地買賣C.發展近現代工業D.提倡文明開化【考點】日本明治維新.【分析】本題考查日本明治維新的相關知識.【解答】1868年,日本開始明治維新.明治政府面臨的一個重大問題就是交通落后.這嚴重影響日本的近代化的進程.日本為了發展近現代工業的需要,1872年建成京濱《從東京到橫濱》鐵路,這是日本的第一條鐵路,被稱為’日本鐵路之祖”故選C..如圖反應的情景主要表明第二次工業革命(A?提高了生產效率B?拉大了貧富差距改變了生活方式D?加速了戰爭爆發【考點】第二次工業革命.【分析】本題考查的是第二次工業革命.【解答】電話是第二次工業革命的重要發明,圖片反映的是電話發明后,改變了人們生活方式,很多女士通過電話與別人進行交流,被人稱為電話女士.ABD與圖表表述不符合.故選C..20世紀20年代早期,蘇聯進口了成千上萬臺拖拉機,大部分來自美國的福特公司和國際收割機公司.就連斯大林也說:俄國革命加上美國的效率,這就是列寧主義的本質.據材料,這里”美國的效率是指( )A.先進的技術和設備B.國家干預經濟的方式C.允許市場在一定范圍內存在D.自由民主的政治制度【考點】歷史文化常識.【分析】本題主要考查了蘇聯社會主義建設的有關內容.【解答】美國的效率在這里指的是來自美國的福特公司和國際收割機公司的拖拉機,體現了美國的先進的技術和設備.故選A..羅斯福曾說:我們美國正在打一場偉大而成功的戰爭.這不僅是一種反對匱乏、貧窮與經濟不景氣的戰爭,而且是一種爭取民主政治生存的戰爭.”材料中的這場戰爭”( )A.引發了資本主義各國的政局動蕩B.刺激了法西斯國家的侵略野心C.鞏固和發展了資本主義制度使第二次世界大戰進一步擴大【考點】羅斯福新政.【分析】本題考查經濟危機.【解答】1929年,經濟危機首先在美國爆發,形成了前所未有的、持續最久的世界經濟大危機.特點是范圍廣、持續時間長,破壞性大.1933年,整個資本主義世界工業生產下降百分之四十,各國的工業產量倒退到19世紀末的水平,資本主義貿易總額減少三分之二,資本主義失業人數達到3000多萬,經濟危機給資本主義世界以沉重打擊,引起了資本主義各國政局的動蕩.故選A.

.從1990-2007年,全球經濟從22.8萬億美元增長至53.3萬億美元,全球貿易增長了133%,全球經濟的快速增長直接得益于( )A.美蘇兩極格局瓦解B.多極化趨勢發展C.亞太經會組織成立D.經濟全球化加速【考點】世界經濟全球化的影響.【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對世界經濟全球化的認識.【解答】注意抓住題干中的關鍵信息從1990-2007年,全球經濟…增長…,全球貿易增長…”聯系所學可知,經濟全球化趨勢的出現,國家間經濟往來的障礙逐步減少,國際投資和國際貿易迅速增長.AB與經濟發展無關,C是亞太地區最具影響的經濟合作組織,其影響僅限于亞太地區.故選D..一項禮帽、一撮胡須、一條肥大的褲子、一根手杖、一雙特大號的破皮鞋,再加上獨特的走路姿勢…這一銀幕形象會出現在( )A?《亂世佳人》B?《摩登時代》C.《泰坦尼克號》D?《阿凡達》【考點】現代音樂和電影.【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對現代電影的認識.【解答】根據所學可知,查理?卓別林1889年生于英國倫敦,是享譽世界的喜劇演員.肥褲子、破禮帽、小胡子、大頭鞋,再加上一根從來都不舍得離手的拐杖,卓別林用他的表情和動作將美國默片帶到最高峰.這一銀幕形象最早出現在《摩登時代》中.故選B..非選擇題(共5小題,30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時耳虛氏間口頭丈?的抵H上詮(BA M(1)圖一至圖三的文字和作品均在不同程度上記述了歷史.它們在記述歷史方面分別有什么特點?(2)綜合所學知識,圖一反映的內容有什么歷史價值?圖二和圖三的作品在記述風格上有什么相似之處?【考點】材料解析題;文字的演變;司馬遷與《史記》;古代的文學與戲劇;闡述見解題.分析】(1)本題考查了甲骨文、《史記》、《荷馬史詩》在記述歷史方面分別具有特點.(2)本題考查了甲骨文的歷史價值及《史記》和《荷馬史詩》在記述風格上的相似之處.解答】(1)圖一中的甲骨文是商朝時期刻在龜甲和獸骨上的文字,其內容主要是記事,載體為獸骨.圖二中的《史記》是系統編修的歷史書,載體是書、紙,體例為紀傳體,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圖三《荷馬史詩》是民間口頭創作的,體裁為詩歌.(2)甲骨文中有記載的日食的相關內容,這說明甲骨文是可信的,甲骨文是我國有文字記載的信史的開端.《史記》被魯迅稱為無韻之離騷”說明他的文學價值也很高,而《荷馬史詩》本身就是以詩歌的形式呈現的,這說明這兩者都帶有強烈的文學色彩.故答案為:(1)圖一:內容主要是記事,載體為獸骨;圖二:是系統編修的歷史書,載體是書、紙,體例為紀傳體;圖三:民間口頭創作,體裁為詩歌.(2)圖一:甲骨文是我國信史的開始;圖二和圖三:都帶有強烈的文學色彩.?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第二次鴉片戰爭使李鴻章認識到西方槍炮艦船的可怕威力,他大聲疾呼,中國必須斷然采納西式船炮來加強自身.1865年,李鴻章開設江南制造總局;1872年他又奏請開設煤鐵礦.1895年,李鴻章所推崇的自強運動破產材料二《辛丑條約》的簽訂,清政府反動賣國的本質逐漸暴露無遺,在孫中山的領導下,資產階級革命派在1905年成立中國同盟會,1911年發動武昌起義,并于1912年1月1日宣告中華民國成立,但勝利果實最終被袁世凱竊取材料三《馬關條約》簽訂后,外國人利用中國廉價的原料和勞動力,直接剝削中國人民,狀元出身的張謇以極大的愛國熱忱倡導實業教國”創辦大生紗廠等一系列企業,在一戰期間取得較快發展,但到20世紀20年代中期,張謇的企業就開始每況愈下(1)據三則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請你動手繪制出一個表格對上述人物的探索活動進行分類總結.(2)通過以上總結,你發現我國近代歷史人物的探索活動有何相似之處?考點】材料解析題;洋務運動;辛亥革命;張謇興辦實業;闡述見解題.【分析】(1)本題主要考查了李鴻章、孫中山、張謇的主要活動的相關知識.(2)本題考查了李鴻章、孫中山、張謇的探索活動的相似之處.解答】(1)本題要求以表格的形式來對李鴻章、孫中山、張謇的主要活動進行分類,要符合表格的形式,要列舉出人物的姓名、主要事跡、探索活動的結果、背景等方面進行總結.(2)本題是開放性題目,言之有理即可,如都在列強侵華的刺激下進行;都體現了救國的目的;都推動了中國的近代化;都推動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都未改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性質.故答案為:(1)人物李鴻章孫中山張謇事跡領導洋務運動,創辦了江南制造總局、開平煤成立中國同盟會,領導辛亥革倡導實業救國”創辦大生紗廠等.礦等.命,創立了中華民國.□匕冃景第二次鴉片戰爭使李鴻章認識到西方槍炮艦船的可怕威力,清政府面臨內憂外患的局面.《辛丑條約》的簽訂,清政府反動賣國的本質逐漸暴露無遺.《馬關條約》簽訂后,外國人利用中國廉價的原料和勞動力,直接剝削中國人民,對中國進行資本輸出.結果失敗失敗失敗(2)都在列強侵華的刺激下進行;都體現了救國的目的;都推動了中國的近代化;都推動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都未改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性質.(言之有理即可)?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材料二1978-2007年我國城市人均住宅建筑面積由6.7m2增加到27.1m2,城市建成區面積由1981年的7438km2擴展到2005年的32520.7km 2,我國城市人口也從1980年的19.6%快速躍到2005年的40.5%材料三1978年,我國的國內生產總值為3624.1億元,2006年中國經濟總量躍居世界第四位,已經超過法國和美國.2007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達到246619億元.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172534億元,國家外匯儲備余額達到1.53萬億美元(1)據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指出20世紀70年代后我國城市的發展變化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我國城市發生上述變化的原因請你聯系生活實際,舉一例家鄉所在城鎮的發展成就.考點】材料解析題;改革開放的成就和意義;改革開放后社會生活的變化;闡述見解題.分析】(1)本題考查了我國城市的變化.本題考查了城市變化的原因.本題是開放性題目,言之有理即可.解答】(1)由材料一中的兩幅圖片可以看出,中國的城市面貌發生了巨大變化,由落后到現代,交通、運輸工具發生了巨大變化(自行車、人力車被各種汽車取代,馬路上的人流變為車流).由材料二1978-2007年我國城市人均住宅建筑面積由6.7m2增加到27.1m2,城市建成區面積由1981年的7438km2擴展到2005年的32520.7km2,我國城市人口也從1980年的19.6%快速躍到2005年的40.5%”可以看出,我國城市居民的居住面積增加,城市建筑規模迅速擴大,城市人口迅速增加,城市化進程加快.(2)由材料三“1978年,我國的國內生產總值為3624.1億元,2006年中國經濟總量躍居世界第四位…”并結合所學知,我國城市發生上述變化的原因的原因有,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后改革開放偉大決策的實施是最重要的原因.另外,國民經濟的發展,人民收入的增加,工業和科技的創新與發展,市場經濟和商品貿易的發展等也是其原因.(3)本題是開放性題目,言之有理即可.如,鄭州地鐵I號線通車運營,為市內交通提供了便利;鄭州CBD商務區已成為鄭州市嶄新的城市名片.故答案為:(1)由材料一:城市面貌發生了巨大變化,由落后到現代,交通、運輸工具發生了巨大變化(自行車、人力車被各種汽車取代,馬路上的人流變為車流).材料二:居民的居住面積增加,城市建筑規模迅速擴大,城市人口迅速增加,城市化進程加快.(答出兩點即可)改革開放偉大決策的實施;國民經濟的發展;人民收入的增加;工業和科技的創新與發展;市場經濟和商品貿易的發展.(答出兩點即可)鄭州地鐵I號線通車運營,為市內交通提供了便利;鄭州CBD商務區已成為鄭州市嶄新的城市名片.(任答一點,言之有理即可)24.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在歐洲大陸,法國和德國歷史上發生過多次戰爭,積怨甚深,成為宿敵,在1871年的普法戰爭中,法國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