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六章農業資源的合理利用第六章1農業資源是人類從事農業生產所需的全部物質基礎,農業生產的過程實質是把農業資源的潛在生產力轉變為現實生產力的過程,不同地域內農業資源的質、量、時空組合特點決定了農業生產的基本特點與發展方式,因此,因地制宜,根據區域農業資源的優勢,合理開發和利用資源,保護生態環境是農業生態學的重要內容。第六章農業資源的合理利用退出主菜單主目錄農業資源是人類從事農業生產所需的全部物質基礎,農業2§6-1農業資源的概念和分類§6-2農業資源的特點及合理利用§6-3我國農業資源述評§6-4農業生態系統的生態效益第六章農業資源的合理利用退出主菜單主目錄§6-1農業資源的概念和分類第六章農業資源的合理利用3§6-1農業資源的概念與分類一、資源與農業資源二、農業資源的分類退出主菜單主目錄§6-1農業資源的概念與分類退出主菜單主目錄4§6-1-1資源與農業資源資源(resource):是在一定的時空分布和一定的經濟條件和技術水平下由人類發現的、可被人們利用的、有價值的東西。包括:有形的物質;無形的資金和技術、信息和智慧等。
特點:①必須是有用的、有價值的。②資源的概念是動態的。農業資源(agricultureresource):是一種特質的資源,是被人類利用,直接參與或影響農業生產的各種物質、能量、資金和信息。退出主菜單主目錄§6-1-1資源與農業資源資源(resource):退出5§6-1-2農業資源的分類1、按來源可分為:自然資源(natureresources):
是自然界可被利用于農業生產的物質和能量,以保證農業生產活動正常進行所需的自然條件總和。包括:氣候資源、水資源、土地資源和生物資源等。
社會資源(socialresources)是農業生產過程中所需的來自人類社會的物質、技術投入。包括:農業人力資源、農業資金、農業物質技術資源和農業信息資源等。退出主菜單主目錄§6-1-2農業資源的分類1、按來源可分為:退出主菜單主6§6-1-2農業資源的分類2、按能否再生可分為:可更新資源(renewableresources):
是自我更新周期短,可年復一年,循環利用的一類資源。主要針對自然資源。包括:太陽輻射、水力、熱量及各種生物資源等。資源的可更新性不是必然的。
不可更新資源(non-renewableresources)指不能連續不斷或周期性的產生、補充和更新或者其更新周期對人類經濟活動來說太長的一類資源。如:煤、石油、礦石,深層地下水等。農業資源分類如圖示退出主菜單主目錄§6-1-2農業資源的分類2、按能否再生可分為:退出主菜7
退出主菜單主目錄退出主菜單主目錄8§6-2農業資源的特點及合理利用一、農業資源的整體性及綜合利用二、農業資源的相對有限性及經濟利用三、農業資源的可更新性及合理利用四、農業資源的變動性及科學利用五、農業資源的區域性及因地制宜利用退出主菜單主目錄返回§6-2農業資源的特點及合理利用一、農業資源的整體性及綜合9§6-2-1農業資源的整體性及綜合利用資源各要素之間是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的,一種要素的變化必將會引起其他要素的相應變化,甚至會導致系統發生演替,表現為明顯的整體效應。如:水資源就是由降水、河川徑流、湖泊和地下水組成的水體。合理利用資源必須具備全局觀點。如: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綜合治理。退出主菜單主目錄返回§6-2-1農業資源的整體性及綜合利用資源各要素之間是相互10§6-2-2農業資源的相對有限性及經濟利用資源的有限性可從以下四個方面認識1、在一定時期內是有限的;如:太陽輻射、降水量等;對不可更新資源,如:煤、石油、礦藏等,其儲存總量是有限的,越用越少,資源枯竭是這類資源最終要遇到的問題,應減緩使用速度,以求在資源枯竭前,找到替代能源。2、在一定社會經濟技術條件下是有限的;如:保護地栽培可改變資源條件,使作物產量大幅度提高。退出主菜單主目錄返回§6-2-2農業資源的相對有限性及經濟利用資源的有限性可從11§6-2-2農業資源的相對有限性及經濟利用3、可更新性資源是以一定的科技水平和生態條件為前提的,也并非取之不盡;如:土地資源、生物資源等,合理利用,才可永續利用。4、農業資源的負荷是有限的。如:草場一旦超載,其調控機制就會失靈,貧困地區“越窮越生,越生越窮”就是明證。應珍惜有限的資源,節約資源,經濟合理高效的利用資源,采取有效措施保護資源。退出主菜單主目錄返回§6-2-2農業資源的相對有限性及經濟利用3、可更新性資源12§6-2-3農業資源的可更新性及合理利用資源的可更新性并不是絕對的,只有在合理利用的前提下,才能保持其可更新性做到永續利用,否則會造成資源的喪失。太陽能、風能、地熱能、水力等與地球起源有關,人類對其再生過程影響不大;森林、草原、魚群、野生動物、土壤等自然資源更新過程和生物學過程很易受到人類活動的影響。退出主菜單主目錄返回§6-2-3農業資源的可更新性及合理利用資源的可更新性并不13§6-2-4農業資源的變動性及科學利用農業資源是一個龐雜的動態系統,隨時間推移不斷發生質、量的變化,進而形成不同歷史階段所特有的資源組合。如:氣候資源的季節性變化,生物資源的死亡、繁殖等。人類的活動也會對資源產生很大的影響。如:戰爭、污染物的排放、三峽工程等。應根據資源的變化規律,科學開發利用資源,注重保護資源。退出主菜單主目錄返回§6-2-4農業資源的變動性及科學利用農業資源是一個龐雜的14§6-2-5農業資源的區域性及因地制宜利用各地區的緯度、經度不同,造成資源的地帶性特點,主要反映水分、熱量條件組合的差異。同一地帶范圍,又因地勢、地形、海拔高度等造成資源的重新分配組合。資源的區域性特點十分復雜。應根據各地區各種資源的性質、數量、質量和組合特點的不同,因地制宜,合理調整農業生態系統的結構,貫徹宜農則農、宜林則林、宜水則水、宜旱則旱的原則,才能更好的發揮地區資源優勢,使農業生產不斷發展。退出主菜單主目錄返回§6-2-5農業資源的區域性及因地制宜利用各地區的緯度、經15§6-3我國農業資源述評一、土地資源二、氣候資源三、水資源四、生物資源退出主菜單主目錄返回§6-3我國農業資源述評一、土地資源退出主菜單主目錄返回16
§6-3-1土地資源一、耕地面積少,人口眾多,人地矛盾突出。土地面積絕對量較大,960萬km2,列世界第三;6.4%耕地所占比例較小,山地、丘陵、高原面積占到69%,現有耕地1.3億公頃。人均占有量更少,人均耕地不足0.1公頃。單位:公頃中國世界所占比例人均土地資源0.782.341/3人均林地0.190.911/5人均草地0.220.691/3人均耕地0.090.32約1/3退出主菜單主目錄返回§6-3-1土地資源一、耕地面積少,人口眾多,人地矛盾17
§6-3-1土地資源
二.森林覆蓋率低,且集中于東北、西南部地區。1、現有森林1.28億公頃,森林覆蓋率僅為13.4%。2、森林主要集中在東北地區和西南地區,廣大西北、華北地區少林甚至無林。3、濫砍濫伐之風愈演愈烈,自然災害頻頻出現。森林多種生態效益1.保持水土,涵養水分。2.減輕風蝕,制止土壤沙化。3.保護農田,少受害風襲擊。4.凈化空氣,制氧滅菌。5.凈化環境,為人類提供最佳游憩場所。退出主菜單主目錄返回§6-3-1土地資源二.森林覆蓋率低,且集中于東北18退出主菜單主目錄返回退出主菜單主目錄返回19退出主菜單主目錄返回退出主菜單主目錄返回20
§6-3-1土地資源三.草地面積大,但質量差,褪化嚴重。現有草原面積3.19億公頃,草地面積4億公頃,占國土面積的40%,草原主要集中在內蒙和西北地區,南方還有0.45億公頃的草山草坡可供開發。但草場質量差,90%以上的草地已經或正在褪化,褪化速度越每年0.5%。氣候干旱、土壤貧瘠、過墾過牧是引起草場褪化的主要因素,其中人為因素占90%以上。退出主菜單主目錄返回§6-3-1土地資源三.草地面積大,但質量差,褪化嚴重21§6-3-2氣候資源我國大部分地區屬于北半球中緯度地帶,具有明顯的大陸性和季風性氣候特點,主要表現在氣溫和降雨兩個方面,冬季盛行西北風,寒冷干燥,夏季盛行東南風或西南風,溫暖潮濕。太陽輻射:年太陽輻射能在85~240kcal/cm2.a之間。從東到西逐漸增大。其中西部多于東部,高原多于平原。溫度:冬季南北溫度相差很大,夏季多數地區普遍高溫,年、日氣溫變幅由南向北、由東到西逐漸增大。退出主菜單主目錄返回§6-3-2氣候資源我國大部分地區22§6-3-2氣候資源降雨:降雨自東南向西北逐漸減少,而蒸發量則是遞增的,全國大部分地區降水集中于夏季,占全年的比例由南向北逐漸增加。
總的來講,我國農業氣象資源:有利條件:氣候類型多樣,雨熱同季,大部分地區光熱充足。不利條件:主要資源,特別是降水資源的時空分布不均,造成災害頻繁。退出主菜單主目錄返回§6-3-2氣候資源降雨:退出主菜單主目錄返回23§6-3-3水資源水資源包括:降水、河川徑流、湖泊水資源和地下水資源,水是人類生存的基本條件,也是生命的基礎,沒有水就沒有生命。我國的水資源狀況具有以下特點:
1、水資源總量豐富,人均地均擁有量少;總量是28124億m3,其中河川徑流占94%,居世界第六;約占全球總量的5.8%,但人均徑流2260m3,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我國是以占6.4%的耕地和6%的淡水資源養活世界22%的人口。
退出主菜單主目錄返回§6-3-3水資源水資源包括:24§6-3-3水資源2、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南北方地區分布不均,是北方地區特別是西北地區資源性缺水的根本原因。同一地區年際間、年內分布不均,是半干旱、半濕潤地區甚至南方一些地區季節性缺水的原因。
退出主菜單主目錄返回§6-3-3水資源2、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退出主菜單主25§6-3-3水資源3、水資源供求矛盾將進一步加劇;人口增長,生活水平提高,城市化的發展,工業規模擴大,使得用水量逐年上升。從建國到2000年,用水量增加了六倍,特別是20世紀80年代以后,經濟穩定快速發展,人口持續增長,需水量不斷增加。如表示由于經濟與城市發展速度很快,而基礎設施相對落后,許多城市用水嚴重不足,全國300多個市中114個市缺水嚴重,且集中于北方,造成工業生產的巨大損失,許多城市迫于需水壓力不斷加大地下水的開采,已引起一系列的生態環境問題。
退出主菜單主目錄返回§6-3-3水資源3、水資源供求矛盾將進一步加劇;退出26我國用水增長情況單位:億m3
退出主菜單主目錄返回我國用水增長情況單位:億m3退出主菜單主目錄返27§6-3-3水資源4、用水浪費現象普遍,用水效益亟待提高。一方面是供水不足,另一方面用水浪費嚴重:全國農用水平均有效利用系數只有0.4-0.5,農用水占社會的80%以上,農業節約用水潛力很大。,城市和工業用水浪費嚴重,城市水重復利用率在30-50%(發達國家在75%以上),全國污水經處理排放的僅10-15%,污水排放量為385億t/a。5、局部地區水環境惡化
一些大江大河如:遼河、海河、淮河、太湖、滇池、洪澤湖等水體均受到嚴重的污染,另有90%以上城市水環境惡化,全國136條流經城市的河流因嚴重污染而無法飲用。退出主菜單主目錄返回§6-3-3水資源4、用水浪費現象普遍,用水效益亟待提28§6-3-4生物資源一.生物多樣性(biodiversity)是生物與環境形成的生態復合體以及與此相關的各種生態過程的總和。包括三個層次和水平:遺傳多樣性種內不同群體之間或同一群體內不同個體之間的遺傳變異。物種多樣性生物群落中物種的豐富性和異質性等。系統多樣性生態圈內無機環境、生物群落和生態過程的多樣化以及生態系統內生境的差異,生態過程的多樣變化。退出主菜單主目錄返回§6-3-4生物資源一.生物多樣性(biodiversi29§6-3-4生物資源生物多樣性的價值:直接利用價值:可供人類消費的多樣化的食物;生態價值:維持生態圈的功能;科學價值:用于研究;美學價值:旅游資源。退出主菜單主目錄返回§6-3-4生物資源生物多樣性的價值:退出主菜單主目錄返30§6-3-4生物資源二、我國的物種多樣性1.生物資源豐富:我國自然類型復雜多樣,加之第四紀冰期的冰川作用遠沒有歐洲同緯度地區那么強烈廣泛,因此生物所受影響較小,古生物群落一直演變延伸至今。形成我國動植物資源十分豐富,特有種屬繁多,分布錯綜復雜,是世界上物種最多的國家之一。如表所示。目前,我國保存著許多世界上稀有樹種和珍貴植物、動物:如:銀杉、水杉、大熊貓、東北虎等。退出主菜單主目錄返回§6-3-4生物資源二、我國的物種多樣性退出主菜單主目錄31
退出主菜單主目錄返回退出主菜單主目錄返回32退出主菜單主目錄返回退出主菜單主目錄返回33退出主菜單主目錄返回退出主菜單主目錄返回34§6-3-4生物資源2.生物多樣性的現狀由于自然和人為因素的作用,各類生態系統均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受威脅的物種達15-20%,其中涉及野生動物156種,近50年來,200種植物滅絕,高等植物受威脅的達4000-5000種,約有十余種動物滅絕。退出主菜單主目錄返回§6-3-4生物資源2.生物多樣性的現狀退出主菜單主目錄35§6-4農業生態系統的生態效益
一、概念二、中國的生態問題三、我國主要的生態問題的防治
退出主菜單主目錄返回§6-4農業生態系統的生態效益一、概念退出主菜單主目錄36§6-4-1概念
農業效益:農業能夠滿足人類利益的效果。包括:社會效益:農業能滿足社會最基本需求的效果。包括:衣、食、住、燃料和就業機會等,決定農業在社會中的基礎地位。經濟效益:農業在促進社會經濟發展方面的效果。包括:勞動者的利潤、國家的農業稅收及勞動價值。常用產投比表示。生態效益:農業在保護和增殖資源,改進生態環境質量方面的效果。退出主菜單主目錄返回§6-4-1概念農業效益:農業能夠滿足人37§6-4-2中國的生態問題生態環境形勢十分嚴峻,一方治理多于破壞,點上治理面上破壞,治理趕不上破壞的問題十分嚴重。從總體上看,生態破壞的范圍在擴大、程度在加劇、危害在加重。突出表現為:1、以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鹽漬化為主的土地退化不斷擴大,耕地大量減少,人地矛盾愈加突出,江河湖泊泥沙淤積越來越嚴重;2、以江河斷流、湖泊干涸、區域性地下水位持續下降和濕地破壞為主要特征的水生態平衡失調愈演愈烈,干旱地區綠洲和植被日趨萎縮,旱澇災害日趨頻繁。退出主菜單主目錄返回§6-4-2中國的生態問題38§6-4-2中國的生態問題3、數量有限的天然林仍在遭砍伐,草地開墾和破壞不斷,森林、草地的生態功能嚴重衰退;4、生物多樣性銳減,大量珍稀瀕危動植物面臨滅絕的危險;5、海洋赤潮、自然生態破壞、海岸侵蝕和海水倒灌加劇,海洋生態趨于惡化;6、鄉鎮企業污染的迅速蔓延,農藥、化肥、農膜的不合理使用和養殖廢物的大量排放成為導致農村環境質量下降,特別是耕地質量下降,湖泊、水庫水質惡化的重要因素。退出主菜單主目錄返回§6-4-2中國的生態問題3、數量有限的天然林仍在遭砍伐39§6-4-3我國主要生態問題的防治
水土流失、沙漠化和土壤鹽堿化是現代農業發展過程中面臨的世界性的問題。因此,水土流失的控制、沙漠化的治理和土壤鹽堿化的綜合防治就是衡量生態效益的重要指標。1、水土流失的原因與控制水土流失又叫土壤侵蝕(soilerosionandwaterloss),是土壤褪化的首要問題,已成為中國的頭號環境問題。退出主菜單主目錄返回§6-4-3我國主要生態問題的防治40§6-4-3-1水土流失的原因及控制1)水土流失的狀況我國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嚴重的國家之一,幾乎存在于所有流域。黃土高原、長江流域、珠江流域的土壤侵蝕面積不斷增加,甚至東北號稱“谷倉”的黑土地帶水土流失也以驚人的速度發展,全國的流失面積達367萬km2,占國土面積的38%,且每年以1000km2的速度增加,每年流失土壤50億噸,其中耕地表層土壤流失量為33億噸,相當于每年平均刮去1cm厚的表土,隨著表土帶走的N、P、K為4000萬噸,相當于每年化肥施入量的2倍,導致土地的貧瘠化十分嚴重。退出主菜單主目錄返回§6-4-3-1水土流失的原因及控制1)水土流失的狀況退41§6-4-3-1水土流失的原因及控制2)水土流失的原因水土流失是人為因素和自然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是人口、資源環境、社會疊加效應的反映。1、地形復雜,山地、高原、丘陵占國土面積69%;如圖紅壤的水土流失,黃土高原的水土流失2、大部分地區降雨集中,雨水的沖刷強度大;3、森林覆蓋率低,且分布不均勻;4、迫于人口壓力大肆開墾土地,特別是坡耕地。自然因素為內因,人類活動是外因,而人口的增加和人類活動則是主要原因。退出主菜單主目錄返回§6-4-3-1水土流失的原因及控制2)水土流失的原因退42
退出主菜單主目錄返回退出主菜單主目錄返回43
退出主菜單主目錄返回退出主菜單主目錄返回44§6-4-3-1水土流失的原因及控制3)水土流失的危害土壤表土中所含養分流失,造成土壤貧瘠;水域下游泥土淤積,阻塞航道、水庫;造成流失區農民的貧困。退出主菜單主目錄返回§6-4-3-1水土流失的原因及控制3)水土流失的危害退45§6-4-3-1水土流失的原因及控制3)水土流失的防治水土流失的治理必須從流域生態系統優化的角度出發,將生物、工程和農業措施相結合,以流域為單位、應用生態工程原理、實行山、水、田、林和路綜合與連續治理。水土保持的耕作技術措施;主要改變水土流失坡地的地面微環境,增加地面覆蓋,減少水土流失。如:等高種植、溝壟種植、間混套作、少耕免耕等。梯田工程;坡地退耕還林還草;退出主菜單主目錄返回§6-4-3-1水土流失的原因及控制3)水土流失的防治退46§6-4-3-2沙化的原因及控制1、沙漠化的原因及控制
荒漠化是指包括氣候變異和人類活動在內的各因素造成干旱地區的土壤退化。是人類面臨的十大全球性的生態環境問題之一。如圖世界沙漠化狀況
全世界近100個國家的10億人口受到越來越眼的沙漠化的威脅,沙漠化面積45.6×106km2(全球陸地面積為149×106km2),且每年以5.7萬hm2的速度擴大,直接經濟損失每年高達420億美元。
退出主菜單主目錄返回§6-4-3-2沙化的原因及控制1、沙漠化的原因及控制退47
退出主菜單主目錄返回退出主菜單主目錄返回48§6-4-3-2沙化的原因及控制我國沙漠化狀況我國是世界上沙漠化面積較大、分布較廣、危害嚴重的國家,沙漠化面積占27.3%,遍及13個省市區,年經濟損失為541億元。沙漠化日益加劇的原因
土壤沙化主要發生在脆弱的生態環境下,如:戈壁、荒漠、草原等,人類的活動是沙漠化的主要外因,人口增長增加了生產的需求,加大了現有生產性土地的壓力,使其逐漸演變為正在發展中的沙漠化土地。退出主菜單主目錄返回§6-4-3-2沙化的原因及控制我國沙漠化狀況退出主菜單49§6-4-3-2沙化的原因及控制土地沙漠化防治技術林草措施營造農田防護網和防沙林帶,減低風速,防止大面積流沙侵入綠洲,保護農田免受沙害。如圖農田耕作措施通過增加地面覆蓋增強地表抗蝕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GA/T 2165-2024警犬技術術語
- 購買小區車庫合同協議
- 質量異議協議書范本
- 貸款養殖協議書范本
- 貸款擔保合同補充協議
- 購買貨物送貨合同協議
- 貨物運輸外包協議合同
- 《第03節 探究外力做功與物體動能變化的關系》教學設計2
- 2025屆廣西貴百河聯盟高三9月調研聯考-生物試題(含答案)
- 2025屆東北三省精準教學高三上學期開學考-數學試題(含答案)
- 鄉村規劃與設計教材課件
- 2023年高考-漢語文試卷及答案
- 航空油料特種設備修理員-航空油料特種設備修理員精選試題
- 2023年彭澤縣小升初英語考試題庫及答案解析
- LOI意向書中英文模板
- GB/T 4458.1-2002機械制圖圖樣畫法視圖
- GB/T 38192-2019注射成型塑料圓柱齒輪精度制輪齒同側齒面偏差和徑向綜合偏差的定義和允許值
- 建筑機械使用安全技術規程 jgj33-2012
- 版-3-反應器設計說明書
- 外科學總論教案-麻醉
- 《數據結構》課件(完整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