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23課從局部抗戰到全面抗戰
課程標準課標解讀課標導航1.了解日本軍國主義的侵華暴行。2.認識中國共產黨是全民族團結抗戰的中流砥柱。1.了解“九·一八事變”、“一·二八事變”、“華北事變”和“七七事變”等史實,從“時空觀念”角度考查日軍的侵華歷程。2.結合圖片、影像、遺跡等史料,從“史料實證”角度認識日軍侵華暴行。3.結合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形成,從“家國情懷”角度認識中國共產黨是全民族團結抗戰的中流砥柱。1.局部侵華局部抗戰東方會議加緊進行武裝侵略的部署。說明日本侵華蓄謀已久。經濟危機淞滬抗戰日本逼迫國民政府簽署了一系列協定其目的就是滅亡中國。柳條湖偽滿洲國上海華北自治運動上海十九路軍奮起抵抗。局部抗戰2.抗日救亡運動的興起寄希望于英美等國調停,對日本侵略實行不抵抗政策。置民族危亡不顧,充分暴露了其反動的本質。日軍由東北向長城沿線進犯,遭到中國軍隊的頑強抵抗。長城抗戰東北人民革命軍東北抗日聯軍
,在共產黨員楊靖宇、趙尚志的領導下,浴血奮戰,牽制了大量日軍。 (3)高潮: ①背景:“華北自治運動”。 ②爆發:1935年12月9日,北平學生游行示威。 ③影響:宣傳了中國共產黨“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救國主張,一二·九運動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一次大規模學生愛國運動。促進了中華民族的新覺醒。揭露了日本企圖吞并華北的陰謀,促進了全國救亡運動新高潮的到來。停止內戰,一致對外3.(2)爆發: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和楊虎城發動兵諫,以武力___________。(3)結果:經過各方努力,蔣介石被迫接受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主張,西安事變和平解決。西安事變
又稱“雙十二事變”,標志著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瓦窯堡位于今陜北子長縣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聯共抗日逼蔣抗日停止內戰、聯共抗日成為扭轉時局的樞紐揭開了國共兩黨由內戰到聯合抗日的序幕。全國團結抗戰的局面初步形成。中共對蔣政策變化:反蔣抗日→逼蔣抗日→聯蔣抗日聯蔣抗日1.(1)概況:1937年7月7日晚,日軍以
中一名士兵失蹤為借口,要求進入宛平城搜查遭拒,日軍炮轟盧溝橋,中國守軍奮起抵抗。這就是“__________”,又稱七七事變。(2)影響:中國全面抗戰開始。全面抗戰的開始七七事變日本在華北駐軍的依據:《辛丑條約》軍事演習盧溝橋事變2.第二次國共合作(1)通電全國:盧溝橋事變第二天,中國共產黨就發出了抗戰宣言:只有_______實行抗戰,才是我們的出路。全民族準備抗戰(3)洛川會議:1937年8月下旬,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陜北洛川召開擴大會議,標志著中國共產黨______________的形成。
全面抗戰路線(4)軍隊改編:紅軍主力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南方八省紅軍游擊隊改編為國民革命軍新編第四軍。(5)實現合作:9月22日,國民黨中央通訊社發表了中國共產黨提出的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天,蔣介石發表談話,承認中國共產黨的合法地位。國共團結御侮、全民族抗戰局面正式形成。國共合作抗戰宣言1.大屠殺和大轟炸(2)重慶大轟炸:1938年2月至1943年8月,日軍對重慶進行了長達___年半的戰略轟炸和無差別轟炸,死者超過1萬人。日軍的侵華暴行從2014年開始,中國設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1)南京大屠殺:1937年12月13日,日軍攻陷南京,進行了持續______的燒殺劫掠,屠殺手無寸鐵的中國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達________人以上。六周30萬五2.殖民統治(1)政治上:實行
方針,在占領區(2)經濟上:實行
①對占領區:大肆進行野蠻的經濟掠奪;實行“____________”
,強行“征購”和“配給”;強迫青壯年到日本和中國東北做苦力。②在敵后抗日根據地:實行_________政策;推行“治安強化運動”,對抗日根據地瘋狂“掃蕩”?!耙匀A制華”扶植傀儡政權。利用中國人來制服中國人。汪精衛在南京成立偽國民政府?!耙詰痧B戰”。利用戰爭中獲取來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繼續進行戰爭。糧食統制“三光”3.踐踏國際公法,
,殘殺中國軍民。4.違反人道主義和戰爭常規,推行“慰安婦”制度。實施細菌戰731部隊閱讀教材·想一想1.閱讀教材P134“思考點”:為什么西安事變能夠和平解決?
提示:(1)中華民族危機的加深是促成西安事變和平解決的根本因素。 (2)張學良、楊虎城發動西安事變的目的是“逼蔣抗日”而不是殺害蔣介石。 (3)以周恩來為首的中共代表團的努力。 (4)宋子文、宋美齡等人對和平解決西安事變起到促進作用。2.閱讀教材P134“歷史縱橫”:結合當時所處的時代背景,談談“八一宣言”的發表和瓦窯堡會議召開的意義。提示:“《八一宣言》”的發表,標志著我黨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策略基本形成,有力地鼓舞和推動了抗日救亡運動的發展。瓦窯堡會議的召開,確立了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方針,有力地推動了全國抗日民主運動的發展。發掘教材·讀一讀1.閱讀圖片“日本東方會議會場”(見教材P133)信息解讀:1927年6月27日至7月7日,日本內閣在東京召開“東方會議”。會上,內閣首相田中義一以“訓示”的形式提出了《對華政府綱領》:日本將實行“滿蒙”與“中國本土”相分離的方針;將對中國內部事務實行武力干涉等。在日本侵華史上,這是一次決定“國策”的重要會議。2.閱讀圖片“《西北文化日報》報道西安事變”(見教材P134)信息解讀:1936年12月13日,西安著名進步報紙《西北文化日報》首次報道了張學良和楊虎城為了爭取中華民族生存,發動兵諫的這一消息。及時傳遞政治信息,有利于推動全國抗日局面的形成。3.閱讀圖片“日軍炮轟宛平城”(見教材P135)信息解讀:1937年7月7日夜,日軍在北平西南盧溝橋附近演習時,借口一名士兵“失蹤”,要求進入宛平縣城搜查,遭到中國守軍的嚴辭拒絕。7月8日凌晨5點30分,日軍遂向中國守軍開槍射擊,又炮轟宛平城中國駐軍。第29軍37師219團奮起還擊,進行了頑強的抵抗。該事件史稱“七七事變”,它是中華民族進行全面抗戰的起點,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亞洲戰場的開端。4.閱讀圖片“南京街頭被日本軍隊虐殺的中國人”(見教材P136)信息解讀:1937年12月13日,日軍攻占南京。隨后進行了長達6周的燒殺劫掠,殺害中國和平居民30萬人以上。照片是重要的實物材料,對揭露日本侵華暴行有重要的史料價值。5.閱讀圖片“日軍在抗日根據地修筑的碉堡、封鎖溝”(見教材P137)信息解讀:1939年以來,為分割和“蠶食”抗日根據地,日軍在華北敵后抗日根據地周圍修筑碉堡和封鎖溝、封鎖墻,并以鐵路為柱、公路為鏈、碉堡為鎖、分割封鎖各抗日根據地的“囚籠政策”。在人民的支持下,八路軍最終粉碎了日軍的封鎖。探究一日軍發動侵華戰爭的原因史論要點從“唯物史觀”角度分析日本侵華的原因(1)根本原因:日本資本主義發展的需要。明治維新后,日本同時進行兩次工業革命,資本主義的發展受到國內原料和市場的限制,需要通過向外擴張,獲得大量的商品市場和原料產地。(2)歷史原因:征服滿蒙是日本的既定國策。明治維新后,日本開始走上資本主義道路,并逐漸發展成為軍國主義國家。在東方會議上,將“征服滿蒙”定為日本國策,對外擴張的大陸政策進一步發展和具體化。(3)客觀原因:西方大國實施綏靖主義政策。20世紀30年代,國際形勢極度動蕩不安。為求茍安,國際聯盟和英、美等國政府實行綏靖政策,大大刺激了日本的囂張氣焰。(4)直接原因:受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影響。在1929年世界經濟危機打擊下,日本經濟衰退,國內矛盾激化。內外交困的日本帝國主義為擺脫危機和轉移矛盾,決定實施侵華政策。(5)現實原因:日本國內資源匱乏。作為典型的島國,各種資源相對匱乏,對外具有極強的依賴性。(6)思想原因:日本軍國主義思想濃厚。日本明治維新改革不徹底,保留大量的封建殘余和軍國主義思想,軍國主義將侵略擴張作為立國之本。(7)有利時機:中國國民政府全力圍剿紅軍,給日本以可乘之機。對點訓練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這一事件的發生不是偶然的!這一事件是日本帝國主義者為實現其“大陸政策”、“滿蒙政策”所必然采取的行動,日本帝國主義者宣傳“這次沖突是奉天北大營中國軍隊破壞南滿鐵道所引起的”,這完全是騙人的造謠!三歲小孩子也不會相信這些話!日本帝國主義者之所以能占據滿洲,完全是國民黨軍閥投降帝國主義的結果。只有工農勞苦群眾自己的武裝軍隊,是真正反對帝國主義的力量。只有工農勞苦群眾自己的政府(蘇維埃政府)是徹底反對帝國主義的政府。只有在共產黨領導之下,才能將帝國主義驅逐出中國!——中共的《滿洲省委為日本帝國主義武裝占領滿洲宣言》(1931年9月19日)依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1931年中國面臨的國內外形勢。答案形勢:世界經濟政治危機加劇;中日民族矛盾上升;國共矛盾尖銳。探究二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形成史論要點1.原因(1)外因:日本帝國主義的野蠻侵略,使中華民族處于生死存亡的緊要關頭,民族矛盾上升為主要矛盾。(2)內因①國情的需要。日本的全面侵華使中國處于生死存亡的危急關頭,為了民族獨立,國共兩黨聯合抗日勢在必行。②共產黨的努力。中共為了團結國民黨聯合抗日,先后召開了瓦窯堡會議、和平解決了西安事變、向蔣介石遞交了《中共中央為公布國共合作宣言》。2.意義(1)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成為反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中流砥柱,中國共產黨所領導的人民革命力量在抗日戰爭中得到了空前壯大,成為決定中國政治前途的根本力量。(2)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偉大旗幟下,中華民族實現了大團結,共同抵抗日本帝國主義的武裝入侵,終于贏得了近代百余年來反對帝國主義侵略的民族解放戰爭的第一次完全勝利。(3)中共更加成熟,中共領導的人民革命力量得到空前發展壯大,為奪取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和建立新中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從而加速了中國人民革命勝利的歷史進程。③全國各種抗日力量和有識之士的共同努力和推動。當時國共兩黨是中國的兩大武裝力量,摒棄前嫌,聯合抗日,共同面對民族危亡,是各界有識之士的共同期待。對點訓練1.在西北小山村的土坯墻上,寫著醒目的黑字標語:“打倒喝我們血的軍閥!”“打倒把中國出賣給日本的漢奸!”“歡迎一切抗日軍隊結成統一戰線!”“中國紅軍萬歲!”等。由此判斷,這一歷史場景最早出現在(
)A.九一八事變前后 B.一·二八事變以前C.西安事變前后 D.八一三事變以后答案C2.1937年2月,中國共產黨致電國民黨,提出了“工農政府改名為中華民國特區政府,紅軍改名為國民革命軍,直接受南京中央政府與軍事委員會之指導”的主張。這表明(
) A.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建立 B.中共黨內右傾投降主義錯誤不斷滋長 C.中國共產黨放棄了革命領導權 D.中國共產黨積極推動第二次國共合作解析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建立于1937年9月,排除A項;1935年遵義會議之后,中國共產黨在政治上走向成熟,材料信息并非是右傾投降主義,排除B項;C明顯不正確。從材料看,中共希望改善與國民黨的關系,這與當時日本侵華加劇,中華民族危機空前加劇有關,因此中共積極推動第二次國共合作,共同抗日,故選D。答案D探究三(核心素養)日軍的侵華暴行素養解讀1.從“史料實證”角度印證日軍的暴行路上都是尸首……城門前面,尸首堆得像小山一樣……到處都在殺人,機槍聲響個不停?!聡倘思s翰·拉貝的日記日軍占領南京后……搶劫,屠殺,將中國人趕出家園,集體屠殺戰俘與身體強壯的男子,把南京變成了一座恐怖之城。——美國《紐約時報》記者德丁解讀日本侵略者用戰刀、用槍炮、用細菌戰等違反人類道義的最為兇殘的手段,對中國人民實施了慘無人道的屠戮,對中國人民犯下了累累暴行。2.從“家國情懷”角度認識日軍的暴行
當年日本軍國主義犯下的侵略罪行不容掩蓋,歷史真相不容歪曲。對任何企圖歪曲美化日本軍國主義侵略歷史的言行,中國人民和亞洲受害國人民不答應,相信有正義和良知的日本人民也不會答應。對點訓練1.幾十年來,日本一直有人否認南京大屠殺的事實。如果進行反駁,可以作為直接證據提出的是(
) ①松岡環:《南京戰·尋找被封閉的記憶——侵華日軍原士兵102人的證言》 ②禹碩基等主編:《日本帝國主義在華暴行》,遼寧大學出版社,1989年 ③李克痕:《淪陷后之南京》,漢口《大公報》1938年7月13日 ④張生、吳鳳照、費仲興編:《南京大屠殺史料集39——幸存者調查口述續編(下)》,江蘇人民出版社、鳳凰出版傳媒集團,2007年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①②③④
答案C2.1937年,日本侵略軍攻陷國民政府所在地,在那里屠殺中國同胞30萬人以上,而現在卻被日本右翼勢力稱之為“二十世紀最大謊言”的事件是(
) A.濟南慘案 B.九一八事變 C.盧溝橋事變 D.南京大屠殺
解析題干中的關鍵信息是“1937年12月”“國民政府所在地”“屠殺中國同胞30萬人以上”,據此可知是南京大屠殺,故選D。
答案D【典例1】某學校學生進行了抗日戰爭期間有關日軍暴行的研究性學習。下列眾多的材料中,
的證據是(
) A.
B.對“南京大屠殺”的描寫
C.
D.最有力注意程度詞的使用當年受害者的控訴材料文字材料,有一定可信度歷史專著中侵華日軍撰寫的回憶錄屠殺現場遺跡與當時拍的新聞照片
經過藝術加工,可信度降低原始資料,第一手史料,可信度最高
帶有一定主觀性明立意以學生的研究性學習為切入點,從“史料實證”角度考查日軍的暴行。抓關鍵屠殺現場的新聞照片為第一手史料,相較而言最可靠。排干擾受害者的控訴材料、專家的描寫和侵華日軍的回憶錄一定程度上帶有主觀色彩和因素。D【典例2】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為了使民族統一戰線得到更加廣大的與強有力的基礎,蘇維埃工農共和國及其中央政府宣告:把自己改變為蘇維埃人民共和國,把自己的政策,即蘇維埃工農共和國的政策的許多部分,改變到更加適合反對日本帝國主義變中國為殖民地的情況。《中央關于目前政治形勢與黨的任務決議》(1935年12月)——瓦窯堡會議確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方針。(1)根據材料,指出材料的文件出自中共召開的哪次會議?(2)結合所學知識,試說明此次會議后,中國共產黨為建立“民族統一戰線”所做的努力。第一步審設問·定方向審讀關鍵審讀通則引導詞第(1)問,“根據材料”說明答案完全來自材料;第(2)問,“結合所學知識”說明答案來源于教材基礎知識。提示詞第(1)問,指出——明確說明;說明——解釋清楚。限制詞第(1)問,時空限定——1935年12月;內容限定——《中央關于目前政治形勢與黨的任務決議》。第(2)問,時空限定——此次會議后;內容限定——建立“民族統一戰線”。核心詞第(1)問,哪次會議;第(2)問,努力。第二步讀材料·提信息根據標注中“《中央關于目前政治形勢與黨的任務決議》(1935年12月)”可知,此次會議是瓦窯堡會議;結合所學知識,從推動西安事變和平解決、國共兩黨軍事合作、提交國共合作宣言、成立邊區政府等方面歸納中共的努力。第三步列要點·組答案(1)會議:瓦窯堡會議。(2)努力:①推動西安事變和平解決;②將紅軍改編為八路軍和新四軍;③向國民黨中央提交國共合作宣言;④成立陜甘寧邊區政府。第13課從明朝建立到清軍入關
◎明朝的建立與統一形勢圖高筑墻廣積糧緩稱王1.背景1351年,元朝爆發農民起義。后來,起義將領朱元璋勢力逐漸強大,統一了南方大部分地區。2.建立政權3.完成統一1368年,朱元璋稱帝,定都應天府(江蘇南京),國號大明。朱元璋就是明太祖。1368年明軍攻占大都,結束了元朝在全國的統治。一、明朝的建立和統一補充:為了鞏固新生的王朝,朱元璋將兒孫分封到各地做藩王,藩王勢力日益膨脹。明太祖死后,繼位的建文帝實行削藩,遭到坐鎮北平的燕王朱棣起兵反抗,燕王揮師南下,史稱“靖難之役"。1402年,朱棣登上皇位,是為明成祖。次年改北平為北京,開始著手遷都,1421年,明成祖正式遷都北京。明初沿襲元朝建制。中書省負責天下政務,其長官為左、右丞相,位高權重,丞相極易與皇帝發生矛盾,明朝時以胡惟庸任丞相后最甚。元末明初,日本處于南、北朝對峙時期,長期戰爭造成大量落魄無賴的武士階層,他們經常在中國東南沿海一帶進行武裝掠奪和騷擾。
明朝建立之初面臨哪些重大問題?元朝殘余勢力威脅相權過大威脅皇權沿海外患職能:①承宣布政使司負責行政;②提刑按察使司負責司法監察;③都指揮使司負責軍事。特點:“三司”分權,分別只聽命于中央號令,互不統轄。評價: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的聯系進一步加強,對強化中央集權,穩定地方社會秩序起到了一定作用。但三司并行使地方明顯缺乏自己的政治“中樞”,嚴重影響了地方行政管理的效能。(一)地方政治制度的變化:廢行省,設三司。二、明朝政治制度的變化廢宰相皇帝管六部明朝1.廢除宰相制度①目的:加強專制皇權。②廢除:明太祖廢除自秦以來一直實行的宰相制度,嚴令子孫永遠不許設立宰相。限宰相二府三司制宋朝眾宰相三省六部制唐朝抑宰相中外朝制度漢朝設宰相三公九卿制秦朝獨宰相中書省元朝③影響:對以后五百余年的政治制度產生了深遠影響。(二)中央官制的變化工部刑部兵部禮部戶部吏部皇帝“以后嗣君并不許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請立者,文武群臣即時劾奏,處以重刑?!薄魈妗痘拭髯嬗枴?.設立內閣(1)原因:廢宰相后,皇帝政務繁忙,工作壓力大?!白畈恍业娜恕焙槲涫吣辏?384年)9月14日至21日,內外諸司奏事札達1660件,共3391事,即朱元璋平均每日要處理奏章207件、411事,以致“星存而出,日入而休”仍無法處理好,遇到大事,更深感“密勿論思不可無人”。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猶披被。(2)設立:明成祖選拔文官到文淵閣值班,形成一個常設的輔佐皇帝處理政務的秘書機構——“內閣”。(3)發展①大學士的日常工作主要是替皇帝瀏覽百官奏章,草擬處理意見,稱為“票擬”。③明朝中期,有的大學士深得皇帝信任,權力很大,被比喻為宰相。明朝中后期,有的大學士深得皇帝信任,被比喻為宰相。②皇帝在“票擬”的基礎上,用紅筆正式批復奏章,稱為“批紅”?!蛭臏Y閣時期名稱職權特點明太祖殿閣大學士僅備顧問兼協理章奏不參與決策明成祖內閣參與軍國大事的商討地位逐漸上升明宣宗內閣“票擬”地位變得更加重要明神宗內閣內閣首輔權力膨脹部權盡歸內閣,內閣權侵六部宰相內閣大學士權力來源宰相制度皇帝的信任職責參與決策國家大事皇帝的侍從顧問權力擁有一定的決定權有票擬權,但需皇帝批紅對皇權的影響在一定程度上制約皇權是君主專制強化的產物,不能制約皇權特點: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級的行政機構;職權范圍不明朗;權力不斷擴大,地位逐步提高;聽命于皇帝,服務于皇權。作用:強化了皇權,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行政效率等。(4)評價:3.宦官專權◎錦衣衛◎錦衣衛腰牌及木印魏忠賢實質:宦官無法制約皇權,必須依托于皇權,實質是專制皇權的強化。①司禮監獲得批紅權②宦官負責提督東廠,控制錦衣衛。五軍都督府和兵部都聽命于皇帝,五軍都督府有統兵權而無調兵權,兵部擁有調兵權而無統兵權,二者互不統屬。(三)軍事制度的變化衛所制度:明代自京師達于郡縣,皆設立衛、所,外統于都司,內統于五軍都督府。也就是說,衛、所分屬于各省的都指揮使司,各省的都指揮使司又由中央的五軍都督府劃片管轄。都指揮使司下轄若干個衛,衛下轄一定數量的千戶所和百戶所。明朝中后期該制度趨于廢弛。明代的衛所兵制,實乃吸取中國歷史屯田經驗,是一種寓兵于農,守屯結合的建軍制度。三、海上交通與沿海內陸邊疆形勢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蹤跡之,且欲耀兵異域,示中國富強。永樂三年六月,命和及儕王景弘等通使西洋。……宣天子詔,因給賜其君長,不服以武懾之。——《明史·鄭和傳》(1)主要目的:宣揚國威“四夷率土歸王命,都來朝大明”1.鄭和下西洋(1405-1433)1405-1433年鄭和下西洋路線圖傳播編隊圖明代海軍在歷史上可能比任何亞洲國家都出色,甚至同時代的任何歐洲國家,以致所有歐洲國家聯合起來,可以說都無法與明代海軍匹敵?!?英國)李約瑟①世界領先:是世界歷史上空前規模的遠洋航行,在資金、裝備、技術等方面大大領先于半個多世紀之后的新航路開辟。俗傳三保太監下西洋,為明初盛事云?!睹魇贰む嵑蛡鳌罚?)評價:(明朝官員劉大夏曾說)三保下西洋,費錢糧數十萬,軍民死且萬計,縱得奇寶而回,于國家何益?——《殊域周咨錄》②勞民傷財:給明朝帶來較大的財政負擔,因此后來未能持續。(1)倭患嚴重背景:①從元朝末年起,日本海盜不時在我國東部沿海騷擾,被稱為“倭寇”。②明朝前期,朝廷出于對日本實行經濟封鎖的目的,嚴厲禁止海外貿易。東南民間海上走私活動猖獗,與倭寇混雜,出沒沿海,造成巨大破壞。表現:措施:派戚繼光、俞大猷等人平倭,連續重創倭寇,東南沿海形勢穩定下來?!举量堋?3世紀到16世紀左右侵略朝鮮、中國沿海各地和南洋的日本海盜集團的泛稱。日本海盜日本海盜+中國海商結果:穩定東南沿海形勢;朝廷逐漸放松了對私人海外貿易的限制(隆慶開關)2.海疆局勢(2)歐洲殖民者的侵略背景:明朝中后期,隨著新航路的開辟,歐洲殖民者在中國沿海的活動日益頻繁。①16世紀中期,葡萄牙人以晾曬貨物為由,賄賂香山縣地方官獲得了在濠鏡澳的租住權。表現:②稍晚東來的荷蘭和西班牙,先后占據了臺灣島的南部和北部。③明朝末年,荷蘭擊敗西班牙,獨占臺灣。④1662年,鄭成功收復臺灣。◎荷蘭殖民時期的臺灣東夷西旅,北戎南越,都入地圖中。遐邇暢皇風,億萬載,時和歲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高低壓費控系統項目發展計劃
- 油炸食品制造業中的食品安全標準與監督管理考核試卷
- 水產罐頭原料處理技術與質量控制考核試卷
- 企業公轉私借款合同書范例
- 二零二五二手房交易資金監管服務協議書
- 財產抵押擔保協議書二零二五年
- 二零二五版簡單入股分紅的協議書
- 2.3 地圖的選擇與應用課件2-人教版七年級地理上冊
- 咨詢合同書終止協議書
- 二零二五版合伙人注冊個體戶的協議書
- 4-13-01-06 國家職業標準檔案數字化管理師S (2025年版)
- 2025至2030中國鴨脖子市場營銷策略與發展前景趨勢研究報告
- 山東省德州市陵城區2024-2025學年下學期期中考試七年級數學試題(含答案)
- 學齡兒童體重管理營養指導規范課件
- 客戶維護合同協議
- 剪輯考試試題及答案
- 2025陜西建筑安全員C證(專職安全員)考試題庫
- 火鍋店服務員接待流程解析
- 2025年上半年福建福州廣播電視臺招聘重點基礎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消毒供應中心規范培訓
- 2025重慶華地資環科技有限公司校園招聘9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