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三言二拍的商業圖景
通過對“三言二做”(1)的研究,學術界形成了共識。比如,黃仁宇認為“小說資料可能為歷史之助”,遂據《三言》考察明末商業,認為其雖有較大發展但不足以稱為資本主義萌芽(2)。“三言二拍”廣泛吸收前人舊作,其中商業狀況不純屬明代。研究者習慣于不加分辨,原因大概有二:一是要明確區分唐宋元與明代商業狀況,就得剝離“三言二拍”材料之原創狀態與改造狀態,這無疑有難度;二是“三言二拍”刊刻自天啟甲子(1624)到崇禎壬申(1632),時間集中在明末,其所描繪的商業狀況似應聚焦當時現實。這一做法存在明顯缺陷。中國古代小說有加工前人作品的習慣。這個特點類似于“層累地造成的”中國古史,并且“時代愈后,傳說的古史期愈長”(3)。中國小說受歷史的強烈影響,大多具有這一世代累積的特點。長篇小說如此,中短篇如“三言二拍”同樣如此。“小說資料可能為歷史之助”是有前提的。研究者必須區分小說資料的原創狀態與改造狀態,并剔除小說的夸大其詞,同時認真參照史書描述的背景坐標。在此基礎上分析作品,才有可能接近真實歷史。本文參照譚正璧《三言兩拍資料》(4),根據其故事來源出處的時代確定商人故事所屬時代;其商業資產與商業經營嚴格依據故事的原創底本,以盡力剝離其原初狀況與改造狀態。如唐宋元底本,馮、凌尚未染指,底本中的商業狀態當然屬于明代之前;而無底本之作,一般就可以算作是馮、凌獨創,其中商業狀況應屬于明末。詳細分拆,既能清晰考察明末與前代之商業區別,也能從作家棄取改造的差異入手,揭示創作心態,反思社會成因。經過篩選,共得到62位商人(結伴而行或同一家庭者均算一人)。本文認為,在商人階層、商品構成、經營風險、商業理念、資本流向等方面,明末商業都沒有顯示超越前代的明顯發展。一、“三言二拍”小商業首先依據資本量對商人階層加以劃分。明人標準很高:“非數十萬不稱富”(1);“藏鏹有至百萬者,其他二、三十萬則中賈耳”(2)。據此,“三言二拍”相關商人實在沒有幾個可稱中賈,這將難以細化分析。本文擬采取萬金、千金、百金、數十金及以下的資本標準劃分巨商、富商、中商、小商。統計如下:則商人巨、富、中、小四類人數,唐宋元代分別為:8、4、4、10,明代為:2、5、5、24。乍看之下,明代巨商減少,富商、中商略增,而小商明顯增多。但須考慮兩個因素:一是“三言二拍”詳今略古,明商總數自應超過前代。二是明商各階層比例與前代相比不容樂觀:唐宋元代為31%、15%、15%、38%,明代為6%、14%、14%、67%。經濟學常識告訴我們,中間階層發展停滯、富裕階層比例銳減,已經意味著明代商業狀況較前代惡化。“三言二拍”小商所販多為農副產品。比如,賣縋媼、賣糕餅饅頭的薄有壽、賣姜呂客、賣牛肉的屈突仲任、漁翁王甲、賣湯粉朱三、賣油金孝與秦鐘、賣果者、販漆販米的阿寄、屠夫、賣絲崔寧、販生藥的、販線香的黃善聰、販橘文若虛、賣餅兒、販土產程宰,另有賣酒者數人。他們的資本量、運作水平與生產方式,都未能顯示相對于前代的進步或區別,更不能以現代商業標準來衡量。這些農村小商品經濟大致包括兩塊:一是農產品商品化,這是商品經濟發展的依托:“(明代)商品經濟發展的前提條件是,糧食生產有較大發展,能向社會提供越來越多的商品糧;其次是供應各種蔬菜、瓜果、家禽、家畜。”(1)二是農村家庭副業。“許多世紀以來,中國農村就已經有過高度的專業化。農民已經不準備去生產他們家中所需要的一切產品。他們集中力量于少數主要產品并且通過交易去取得其余的東西。”(2)因而,純粹手工業所占比例很小。這些小商品經濟與商品經濟存在很大區別:“‘其中一種是以生產者自己的勞動為基礎,另一種是以剝削別人的勞動為基礎’。建立在小商品生產之上的小商品經濟是對自然經濟的補助或補充,具有封建主義的自然經濟的屬性。”(3)珀金斯認為:“二十世紀以前,實際上整個中國經濟全部都是農業部門。其他部門不是為農業部門服務,就是從它那里取得原料。”(4)然而,以往學界在討論明清資本主義萌芽時,多數有意無意地將其混淆。從城市發展看,明末商業也不容樂觀。城市化率是一個國家經濟發展的標尺。趙岡等人考證:戰國、漢、唐、兩宋城市化率分別為14.3%、17.5%、20.8%、21.2%;而到了明清,農村人口劇增,城市化率反而銳降,如清末為7.7%(5)。斯波義信態度謹慎,但也認為兩宋城市化率是中國古代最高峰(6)。與此呼應,明末小商品經濟在質上開始衰退:因為人口壓力,明末出現“過密型商品經濟”:形式主要為“布—米”交易,邊際報酬甚至趨向于零,生產目的不是為了利潤而是為了生存,手工業生產愈來愈家庭化、農村化。黃宗智的這一看法(1)與“三言二拍”所反映的商業狀況正相吻合。上表中,明代小商數量劇增,但資產大都不過20貫,有數人幾近赤貧,其生存方式近乎掙扎;與唐宋元代小商相比,已陷入群體貧困。“三言二拍”廣納舊本,造成商人代際模糊,同時大量刻畫小商,給人喧鬧印象。筆者認為,明末商業這種相的騷動與質的下降,正是明末商業發展論熱衷描述繁華表象而缺少定量分析的根本原因。二、施復變了王生金商業環境是商業發展前提。若經營得到保護,有利可圖,商業自然發展;若風險大于獲利,商業必然萎縮。“三言二拍”中,商業風險巨大,商人動輒家破人亡。有底本的巨商、富商、中商,除賈昌、沈一兩人,都家破人亡!而小商中,宋元五人、明五人家破人亡、妻離子散;另有數人或挨打,或逃亡,或遭牢獄之災,或遇無名官司,備受窘辱。無底本的五個商人,三個家破人亡,兩個九死一生。“三言二拍”中,只有商人階層承擔如此巨大的人生風險。而成功者只有五人:劉翁兩代、阿寄完全靠經營,程宰靠海神幫助,王生第一桶金是強盜之財,施復暴富也因掘得鄰舍千金窖藏。值得注意的是,馮、凌獨創的商人無一人完全靠經營獲得成功。這種情況也可從當日其他小說集中得到證明。崇禎年間刊刻的《型世言》(2)有四回描寫商人,其命運同樣悲慘。周于倫黃仁宇說“《三言》故事中,除《桂員外途窮懺悔》外,無直接記載營業虧本者。一般所敘,除描寫旅途不安,客賬難收,生活不定外,商人之經濟報酬,仍常豐裕。此甚可能為當日常態”(3),這個說法既不符合“三言二拍”所載商業狀況,也與實際出入較大。史載,明末商業遭受重創。萬歷二十五年可視為明末開始(4)。時逢三殿災,“上銳意斂財,多假殿工為名”(5);加上三大征消耗,“礦稅由此大興矣”:“中官遍天下,非領稅即領礦,驅脅官吏,務朘削焉”。“水陸行數十里,即樹旗建廠。視商賈懦者肆為攘奪,沒其全資。負戴行李,亦被搜索。又立土商名目,窮鄉僻塢,米鹽雞豕,皆令輸稅”。“識者以為明亡蓋兆於此”(6)。三十年,戶部尚書趙世卿奏稱,河西務160多家布店只剩30多家;臨清關夥商38人只剩2人;臨清緞店32家倒閉21家,布店73家倒閉45家,雜貨店倒閉41家;遼左布商絕跡(7)。小商品經濟賴以發展的農業尤其困難重重。嘉靖初,“天下財賦,歲入太倉庫者二百萬兩有奇”。但嘉靖三十年“增賦百二十萬”,萬歷時“增賦五百二十萬”,崇禎五年“一年而括二千萬”(8)。加賦竟是原額10倍。與明相比,兩宋稅額更大。費正清考證:“(宋)政府收入在前60年一直很高,如1021年甚至高達1.5億貫”(1)。而此時宋國力正盛。明代極低稅收卻導致亡國,其原因大概有三:1.開礦加稅,收稅收、收稅明太祖對采礦向來消極,一以足用為準,過額即不開采,甚且責罰倡議者;此做法后作為祖訓被奉行:萬歷十八年,輔臣申時行仍反對采礦(2)。礦業于是技術薄弱,產量低劣。“成化中,開湖廣金場、武陵等十二縣凡二十一場,歲役民夫五十五萬,死者無算,得金僅三十五兩,于是復閉”。萬歷發動太監開礦加稅兼勒索敲詐,騷動全國,八年“所進礦稅銀幾及三百萬兩”,平均每年37.5萬兩(3)。縱然多管齊下,得利卻不如宋元豐元年采礦一項收入:“諸坑冶金總收10,710兩,銀215,385兩,銅14,605,969斤,鐵5,501,097斤……”(4)2.諸府民、原則上的不公平嘉靖時即有“那移、飛灑之弊”,萬歷時又“多無藝之征”,于是出現“無田之糧,無米之丁,田鬻富室,產去糧存,而猶輸丁賦”的怪現象(5)。多如牛毛的“非正規的稅收,管理多變,將巨大的負擔完全加諸于那些中小土地所有者身上……他們的納稅能力進一步受到削弱,陷入了一種惡性循環”(6),于是大規模逃亡:“諸府民多逃亡”,“屯軍多逃死”。流波所及,漕運“正軍逃亡數多”,鹽民也“逋逃數多”(7),甚至皇家30名柴炭商也逃亡22名(8)。崇禎十年,刑科李如燦奏曰:“寇盜憑陵以來,天下財賦之區已空其半。而又遇此亢旱,吳、楚、齊、豫之間,幾千萬里,是所未盡空者,殆將盡空矣。”(9)3.《唐紀》的“變”與“不變”—稅源單一,國力不足。林楓考證,萬歷初兩稅達2221多萬兩,商稅不過340萬兩(10)。黃仁宇認為,明末賦稅約為2500—3000萬兩,商稅不過378萬兩(11)。則商稅占國稅比重約15%。若與宋對比,商業稅額與比率立顯凋敝。商稅極低也是商業不振的一個表現。現據《宋史·食貨志》,分列三個中等年份商稅如下表。明末國力甚至不如金代。金章宗明昌二年,“見在金千二百余鋌,銀五十五萬二千余鋌”(12)。鋌重50兩,則存銀2760萬兩。萬歷四年國力正盛,國庫“共得銀七百三萬四千二百八十七兩六錢有奇”(1)。明庫銀僅為金國的1/4。此后殿災、征戰,萬歷三十年則“太倉如洗”(2)。海外漢學界對明末國力也普遍悲觀。麥迪森認為,中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在1280年(元至元年間)達600美元峰頂;宮崎市定也認為,宋代社會經濟為最高(3)。“三言二拍”刊刻之時,明王朝政治經濟正急劇崩潰。在此背景下,商業經營總體上應無報酬豐裕之可能。相反,作品中揭示的商人動輒家破人亡應該更合乎當日實情。在取材上,馮、凌二人專注于結局悲慘一類;明代小販群體又集中于貧困類;并有意無意回避明代巨商:孫富、程朝奉與其說是巨商,不如說是符號,以財富烘托兩個節烈婦。因此,明代商人階層比例出現了比尖銳三角更糟糕的梯形塌頂。在經濟學上,這種現象預示社會崩潰。而前代巨商李清被改為富商,大桶張被改為中商范大郎;新創之巨商周將仕三、從成功商人資金流向互通,三言二拍研究者一般認為,“三言二拍”展示了進步的商業理念。這個說法同樣值得商榷。其一,作品宣揚的商業理念,需要根據特殊背景加以分析。比如,商人既鼓吹和恪守職業道德,也會主動破壞之。秦重“買賣厚道”,又以一兩八錢銀錠給鴇母冒充二兩。劉方“少年志誠,物價公道”,做了劉德義子卻終其世未告知女兒身,足見疑慮防范。施復拾到六兩銀子還給失主,掘得鄰舍千金卻據為己有。更典型的是文若虛,賣了鼉龍殼后,有人建議他起風加價,他說“不要不知足”,似乎至誠。但文若虛賣橘兩次抬價,賣鼉龍殼時而裝聾作啞、時而漫天要價,耍盡狡猾手段。立下合同后,主人告知真相,文與眾人“個個心驚”;主人見眾人“變色”,又贈串珠緞匹,明示不可反悔。文之知足,乃因合同約束。毛烈賴原錢學界稱道的當時社會商業觀念,也多可商榷處。花魁娘子對賣油郎說“我要嫁你”,并非體現妓女對小商人平等重視,而是源于無奈:“相處的雖多,都是豪華之輩、酒色之徒。但知買笑追歡的樂意,哪有憐香惜玉的真心”;而秦重“志誠”,兼“尚未娶妻”,可以舉案齊眉、白頭到老。她當初想的卻是“可惜是市井之輩,若是衣冠子弟,情愿委身事之”。足見其下嫁秦重,乃不得已而為之。楊氏鼓勵王生:“大膽天下去得”,卻叫他占卜前程,其鼓勵乃是希圖僥幸。馬少卿對蔣生說:“經商亦是善業,不是賤流。”馬救女心切,至不惜以女為餌,“一應人等能以奇方奏效者,不論高下門戶,遠近地方,即以此女嫁之”,自然也不顧商人身份了。馬之言辭應視作交際辭令,不足表其真實內心。程宰家鄉,“卻是徽州風俗,以商賈為第一生業,科第反在次著”。“卻是”說明只是一地之俗,在外地人眼里具有反常特點,故后文再次詳述之。《九朝野記》之富商朱生,俠義得美妾其二,從成功商人資金流向看,明代商業資本未能實現向產業資本良性流動,而是出現瓶頸式倒流。盡管商業資本來源多樣(如阿寄資本是主母“簪釵衣飾”變賣之費),但商人發財之后,資金流向再次復雜起來。王甲,宋本說“初無橫費,若遭巨盜輩竊而去者”(1),凌改為“慷慨用費,不在心上,好似沒底的吊桶一般,只管漏了出去”。宋金“服食起居,非故矣。既收童仆,復將買妾”(2)。阿寄“為寡婦嫁三女,婚兩郎,齊聘皆千金;又延師教兩郎,既皆輸粟為太學生……家計巨細,悉均分之”(3)。劉奇、劉方“討了兩房家人,兩個小廝,動用家伙器皿,甚是次第”。而文若虛“持銀歸,坐擬陶朱,不復航海矣”(4),折射了明代海禁政策。“三言二拍”中只有兩個商人將商業資本繼續投入運營中。施復“依舊省吃儉用,晝夜營運。不上十年,就長有數千金家事”。王生“自此以后,出去營運,遭遭順利。不上數年,遂成大富之家”。大富之后將會怎樣,王生沒有下文;施復卻是“討幾房家人小廝……兒子觀保,請個先生在家,教他讀書”。施復對兒子的期待儼然是讀書中舉,而不是培養一個未來商人。因此,一個奇怪又普遍的現象是,“三言二拍”商人,一旦資產達到原資本千倍左右,其商業動力就將停滯,商人將不再追加投資,其資金流向通常有三:田產、官場、享樂。這可叫做瓶頸式倒流。若追問原因,似應歸結為商人私產脆弱,不能獨立。宋代商稅重,也尊重私產。“(宋吳味道)販建陽小紗二百端,計道路所經,場務盡行抽稅,則至都下不存其半。”明人對此很驚訝:“榷稅之繁重若此。”(5)但宋商稅透明度高,雖偏僻邊疆,“賞信罰必,官吏不敢乞取,商亦無他縻費,且無冒禁之險”(6)。商人甚至可向朝廷索款。“元祐初,販香者訴之朝廷,令戶部支還七分錢”(7)。商人經濟獨立,地位隨之提高。“近歲富商庸俗與厚藏者嫁女,亦于榜下捉婿,厚捉錢以餌士人,使之俯就,一婿至千余緡”(8)。富商王元懋,“留丞相諸葛侍郎皆與其為姻家”(9)。富商還邁進政壇:“朱ue370,本一巨商,與其父殺人抵罪,以賄得免死。因遁跡入京師,交結童、蔡,援引得官,以至通顯”(10)。相比之下,明商稅模糊隨意,礦稅太監與官吏動輒劫財傷命,如鄢懋卿“括郡縣贖鍰及剝商人余資”(11)。李贄曾說:“且商賈亦何可鄙之有?……受辱于關吏,忍詬于市易”,足見私產脆弱。李贄接著又說:“然必交結于卿大夫之門,然后可以收其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家具行業勞動力資源管理試題及答案
- 2025年廈門稅務個稅改革惠民眾改革紅包我會領答題題目大全(含答案)
- 教材解析大學物理考試試題及答案
- 智能障礙測試題及答案
- 運動后功能性飲料市場推廣效果評估與優化策略報告
- 會計筆試題目及答案
- 回浦中學面試真題及答案
- 黃岡社工面試真題及答案
- 學習商業對話中的語境理解試題及答案
- 有關情商測試題及答案
- 鄉村振興中的鄉村安全與穩定維護
- 《醫院勞動合同書》電子版
- 2023年同等學力臨床醫學考試真題
- 第七講-信息技術與大數據倫理問題-副本
- (完整版)數字信號處理教案(東南大學)
- 祖暅原理的課件
- 《神經系統的傳導通路》課件
- TGIA 004-2020 垃圾填埋場地下水污染防治技術指南
- GB/T 13477.8-2002建筑密封材料試驗方法第8部分:拉伸粘結性的測定
- 英文詩歌朗誦短篇帶翻譯
- 工商管理專業調查匯總報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