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部分學校2023-2024學年高三上學期入學摸底考試歷史試題_第1頁
湖南省部分學校2023-2024學年高三上學期入學摸底考試歷史試題_第2頁
湖南省部分學校2023-2024學年高三上學期入學摸底考試歷史試題_第3頁
湖南省部分學校2023-2024學年高三上學期入學摸底考試歷史試題_第4頁
湖南省部分學校2023-2024學年高三上學期入學摸底考試歷史試題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湖南省部分學校2023-2024學年高三上學期入學摸底考試歷史試題本試卷共6頁。全卷滿分100分,考試時間75分鐘。注意事項:1.答題前,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試卷和答題卡上,并將條形碼粘貼在答題卡上的指定位置。2.請按題號順序在答題卡上各題目的答題區域內作答,寫在試卷、草稿紙和答題卡上的非答題區域均無效。3.選擇題用2B鉛筆在答題卡上把所選答案的標號涂黑;非選擇題用黑色簽字筆在答題卡上作答;字體工整,筆跡清楚。4.考試結束后,請將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上交。一、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內蒙古烏拉特中旗陰山巖畫中有關于原始社會獵馬的描繪,如下圖所示。圖中一人正面圍堵,一人其后偷襲獵物,第三人驅趕獵物。從這一巖西可以斷定當地族群A.主要的生產活動是狩獵B.講求工具和策略的運用C.將射箭與軍事訓練結合D.出現了農業領城的分工2.東漢后期,太子幼年即位,由太后臨朝,但又不便接觸大臣,因而重用娘家父兄協理政事,外戚自恃親貴,無視幼主,朝中大臣均仰承其鼻息行事,及至皇帝成年,就重用心腹宦官,除掉外戚。東漢外戚擅權的根源是A.母族親屬關系受到重視B.儒家倫理道德成為正統C.皇帝權力的進一步強化D.宦官掌權威脅外戚特權3.東漢班昭撰寫《女誡》以教導班家女性做人道理,包括卑弱、敬慎、專心、曲從等七個章節。唐中期宋若莘、宋若昭姐妹著解的《女論語》中提及“夫剛妻柔,恩愛相因。居家相待,敬重如賓"。由此可知,唐代A.女性的自我意識的提升B.家庭夫妻關系的劇變c.社會價值觀念的多元化D.儒學倫理束縛的加深4.西夏都城興慶府呈長方形,周十八余里,道路呈方格形,街道較寬,有崇義等二十余街坊,雖地處西陲,西夏仍稱其為東京;其后又營建陪都平西府,其方位在興慶府以北,但被稱為西京。這反映了A.坊市制度在西夏得到延續B.西夏城建蘊含陰陽五行思想C.國防影響城市的方位布局D.黨項政權學習北宋城建風格5.萬歷初年,張居正頒布“一條鞭法”,原本分別上繳的錢、糧和所服勞役一律合并且征收白銀。此法推行后,北方部分農戶的生計卻加速惡化。這主要是因為北方A.自然條件不利于農業生產B.商品經濟活躍程度較低C.承擔更加沉重的國防責任D.社會風俗強調重義輕利6.1898年7月,康有為奏請將《時務報》收歸官辦,以發揮更大作用,并建議將民間其他報紙收歸國有,政府主辦,統一輿論。《時務報》創辦人汪康年則改報名為《昌言報》與之抗衡,一些新知識分子也與康疏遠。這突出反映了A.維新陣營的內訌與分化B.頑固派與維新派政治對立C.政府統一輿論的重要性D.戊戌變法倡導思想大一統7.下表最能用于說明長沙岳麓山民國初年部分英烈公葬歸葬簡介表A.辛亥革命的動蕩延續B.國民政府注重宣傳英烈精神C,護國運動的曲折發展D.文化傳統與革命理想的結合8.1941年,晉察冀邊區婦教會提出公布邊區婦女全年的生產計劃,以推動邊區婦女努力生產。在該舉措的鼓勵下,河北平山縣婦女戎冠秀將自己1944年的生產計劃分為農業、副業和幫助與領導村里工作三個部分,被全縣廣泛學習。據此可知,該舉措A.貫徹落實了工農武裝割據思想B.推動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逐步建立C.反映了革命工作重心開始轉移D.為民族戰爭的勝利準備了物質條件9.新中國成立后,大批土改隊深入農村社會,廣泛地訪貧問苦,引導貧雇農"挖窮根",組織各類座談會和訴苦會,并改組農會,徹底清算地主階級的勢力。這些措施A.清除了封建主義殘余的影響B.激化了地主與農民間的矛盾C.打碎了束縛農民的階級枷鎖D.推動了人民公社化運動進程10.下表為學者總結的改革開放后不同時期小說中的工人形象。下表的變化主要源于A.重申了“雙百方針”的有效性B.改革開放后價值觀念的轉變C.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D,西方文學思潮影響小說創作11.亞里士多德的《雅典政制》記載了雅典將軍對軍事違紀處罰的權力:將軍有權對違反軍紀的下屬處以拘禁、驅逐或罰金,甚至是死刑。但是,將軍們因擔心回國后遭受審判,通常在執行違紀處罰時有所顧慮,從而大大削弱懲罰的效力。這一現象反映了雅典A.民主政治存在一定弊端B.政治生活缺乏法制保障C.司法審判有較大隨意性D.公民參政熱情日趨高漲12.7世紀,日本參考唐制進行了官制改革。其一是蔭位制,五位階以上位階貴族的嫡子庶子甚至養子孫子都可以蔭襲祖父的位階;其二是科舉制,通過科舉的秀才、進士等人授予相應位階。但這些人所授位階明顯較低且大多只能終身擔任最底層級的技術型官吏。據此可知,日本的官制改革A確保了政府的決策的合理性B.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C.保留較大的貴族政治的特征D.削弱了社會階層流動性13.下圖是14世紀意大利畫家喬托的作品——《哀悼基督》。喬托改變了14世紀以前基督圣像畫家沿襲著傳統程式且缺乏藝術特性的作畫,而是在其作品中追求個性,使畫家的名字與作品風格綁定在一起,因此廣受好評。這一轉變反映了A.對基督教教義的深刻反思B.教會的精神束縛有所加強C.寬容的世俗文化漸趨流行D.藝術創作呈現商品化特征14.19世紀以前,英國的金融業發展緩慢,提供信貸的私人銀行基本只在倫敦;19世紀以后,英國金融業快速發展,尤其地方上的私人銀行,從1750年的12家發展到1838年的超過1200家。這一現象主要源于A.英國社會矛盾日益尖銳B.私人壟斷資本主義的確立C.英國確立世界殖民霸權D.工業化發展對資金的需求15.下表為蘇聯1932年和1937年工業生產人員情況表,據下表可知,蘇聯A.工業技術取得重大突破B.工農業發展失衡局面加重C.經濟發展政策脫離現實D.經濟調整取得了一定成效16.克林頓在其美國總統任期(1993-2001年)內奉行“新干涉主義”外交政策。“新干涉主義”認為一個國家的主權并不是無限的和無條件的,只有當它能夠對其公民提供人權的憲法保障,維護人權,它才有資格享有“主權”,否則它的“主權”就是有限的。據此可知,“新干涉主義”A.加強了美國政府對經濟的宏觀調控B.加劇了冷戰后的國際地緣沖突C.反映了美國冷戰后的多邊主義外交D.有利于世界和平與穩定的實現二、非選擇題:本題共3小題,共52分。1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材料煬帝即位,牛弘引薦劉炫。編修律令,諸郡設置儒學官,皆發自于劉炫。牛弘曾經詢問劉炫當今官吏數量和任務為何遠遠多于古代,劉炫回答:“古人歲終考察官員優劣,案不重校,文不繁悉。今則不同,事繁政弊。”牛弘又問與當下相距不遠的北魏、北齊時代。劉炫對曰:“齊氏立州不過數十,文書不過十備,今州三百,其繁一也。往者州唯置綱紀,郡置中丞,縣唯令而已。其所具僚,則長官自辟,受詔處任,每州不過數十。今則不然,大小之官,悉由吏部,不論大事小事,皆要考察官員,其繁二也。因此,清理官吏不如清理政事,清理政事不如清心,官事不減少而望從容,其可得乎?”牛弘甚善其言而不能用。——摘編自《隋書·劉炫傳》(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牛弘與劉炫對話的時代背景。(8分)(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劉炫的觀點并簡要分析。(10分)1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材料1921年的華盛頓會議上,日本外交代表埴原正直與中國外交代表顧維鈞就“中國收回旅順大連在內的所有租借地的要求”展開了爭論,中日雙方各就自已對租借地統治權的合理性表達了觀點。這一爭論很快傳回中國國內。對此,梁啟超在一次演講中強調:“日本人....的用意,不外是要把東三省收作自己囊中物,還借此送一個秋波給英國,叫他去打西藏的主意。我們中華民國現在的疆域,都是多年來從歷史上傳下來,這些歷史事實,都是天下共見,也不必我逐個地方來背履歷。但對于日本人眈眈垂涎的東三省,我卻要把歷史上證據搬出來,請全世界人評一評。”日本學者內藤湖南專門撰文與梁啟超爭辯,內藤湖南提出:“從來中國人的地志記載中交聘國與朝貢國、朝貢國與真正的領屬地之間的區別都不明確,因此歷史上被認為是領土的事實,在今天的國際關系和學問上是不可能被認可的....從今天的國際關系上思考,在政治上沒有對該地進行統治,在經濟上沒有對該地進行開發,只是主張名義上的領土權,不僅毫無益處,而且實際上可以說是妨礙世界文明的進步的行動。因此,對于如滿洲這樣依靠日本的資本和日本人的經濟能力而得以開發,而對世界文化做出了貢獻的地方,僅僅憑著名義上的領土權,就想無視日本人的特殊利益,世界列國能認可嗎?"——摘編自劉岳兵(近代中日關于東北問題的論爭》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對梁啟超與內藤湖南的爭議進行評述。(要求:史實準確,符合邏輯,表述清晰)19.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材料一《日本書紀》中記載,推古天皇十八年(公元610年)春三月,高麗王派上僧曇征、法定前往日本,曇征通曉儒學,而且能作紙、墨,兼造碾碹(石磨),蓋造碾鎧始于是時。阿拉伯人塔明一本·巴赫爾在其821年成書的《回鶻旅行記》中曾引用阿拉伯作家法德爾的話說,近來穆斯林在一場戰役(怛邏斯之戰)中獲勝,收獲了大量俘虜,而這些戰俘,其中一部分人正是此時在撒馬爾罕工場勞作的人,他們可以制作優質紙張。故宮博物院藏有一幅明代畫家董其昌的作品——《關山雪霽圖》,該畫所用紙為朝鮮鏡面箋,這種紙為皮紙,多用于印制書籍和佛經。材料二縱觀人類的出版歷史,從出版載體維度考察,由“硬質”到“軟質”再到“虛擬”。經歷了龜甲獸骨、陶器泥板、金石鼎碑、竹簡木牘、莎草紙、貝葉、樺樹皮等硬質出版載體后,人類又逐漸探索出了絹帛、獸皮、植物纖維紙及塑料布等軟介質出版載體,而后又探索出了聲、光、電、磁、芯片等虛擬和半虛擬出版載體和介質。紙的發明制造恰恰是人類從硬質出版載體全面轉向軟質出版載體的關鍵環節。造紙術傳播的過程中,撒馬爾罕紙曾與當地的芭芘紙、羊皮紙并存了一段時期,8世紀末,昂貴的羊皮紙也遭到了廣泛排斥。開羅建立起北非的第一個造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