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湖南三一工業職業技術學院介紹、教學情況、教學質量、就業情況_第1頁
湖南省湖南三一工業職業技術學院介紹、教學情況、教學質量、就業情況_第2頁
湖南省湖南三一工業職業技術學院介紹、教學情況、教學質量、就業情況_第3頁
湖南省湖南三一工業職業技術學院介紹、教學情況、教學質量、就業情況_第4頁
湖南省湖南三一工業職業技術學院介紹、教學情況、教學質量、就業情況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三一重工參與湖南三一工業職業技術學院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年度報告(2023)公司名稱: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合作院校:湖南三一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1 1 1 2 8 8 10 14 14 14 15 20 20 22 24 25 26 281表目錄圖目錄 2 5 10 11 13 14 16 17 18 19 19 20 22 23 26案例目錄 12 212一、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概況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三一重工)由三一集團投資創建于1994年,自成立以來公司取得了持續快速發三一重工在上海A股上市(股票代碼:600031)并于2005年6月10日成為首家股權分置改革成功并實現全流通的企業,被載入中國資本市場史冊。公司產品包括混凝土機械、挖掘機械、起重機械、樁工機械、筑路機械、建筑裝配式預制結構構件,其中泵車、拖泵、挖掘機、履帶起重機、旋挖鉆機、路面成套設備等主導產品已成為中國第一品牌,混凝土輸送泵車、混凝土輸送泵和全液壓壓路機市場占有率居國內首位,泵車產量居世界首位,是中國首家“破千億”的工程機械企業。企業進入世界500強,產品銷世界100多個國家。近年來,在數字化轉型三一重工經營質量、經營效率、人均產值持續大幅提升,核心競爭力持續增強。二、企業參與辦學總體情況2.1興辦職業教育根據企業發展及工程機械產業對人才的需求,三一集團2003年創辦“三一集團長沙培訓中心”,在此基礎上,2006年,正式開辦全日制(中專層次)教育,更名為“長沙三一機實訓設備都大有改善2007年搬遷至新校區并全力支持學校升格,2010年經湖南省人民政府批準、國家教育部備案,學校正式邁入高職院校行列。支持學校發展歷程見圖1。2.2支持學校不斷發展在舉辦者三一重工的關心和支持下,學校歷經十多年的發展,特別是近年來學校得到較快的發展壯大,人才培養質量不斷提高。2.2.1學?;厩闆r湖南三一工業技術職業技術學院地處湖南省會長沙,現有全日制在校生10043人,教職工576人,其中,專任教師441人,生師比16.72:1。占地面積1015.3畝,建筑面積292002.16平方米,其中,教學行政用房面積184811.6平方館藏圖書63.8萬冊(生均63.52冊)?,F設置智能工程機械運用技術、建筑工程技術、工業機器人技術、汽車智能技術、現代物流管理五大專業群,共30個高職專業。學校是全國工程機械人才培養基地、全國智能制造人才培養基地、全國住宅工業化人才培養基地、教育部現代學徒制試點單位。近年來,學校先后獲評中國企業教育先進單位百強、全國職業院校產教融合50強、湖南省文明高校、長沙市文明高校,連續六年被評為長沙市辦學水平優秀院校,被長沙市民辦教育協會授予“三湘大地瑰寶,一流職院明珠”稱號;近二年,學?!陡叩嚷殬I教育質量年度報告(2020)》2.2.2支持學校突出辦學特色近年來,三一職院依托三一重工,不斷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取得一定成績,形成了鮮明的辦學特色。一是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治理結構完善。三一職院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立德育人,建立起了以章程為核心,理事會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學校治理結構、質量保證體系完善。根據三一“產業報國”精神,學校于2021年登記為非營利性,是《湖南省現有民辦高校分類登記工作規范》(湘教發〔2021〕71號)下發以來,首家完成非營利性民辦學校登記的高校。二是堅持產教融合,校企合作。三一職院對接湖南工程機械行業和三一集團,成功與三一集團等國內外40余家行業領先企業建立了校企合作關系,大力開展多樣化訂單培養、定向培養和委托培養項目,成功與中南大學、湖南大學、國防科大等知名高校、三一集團等10余家知名企業開展多方校企合作,校企聯合打造售后服務工程師“國際班”、營“兩地三方”“三方兩校”聯合培養等訂單培養項目百花齊放,累計輸送上萬名合格的定向培養學生,碩果累累。在此基礎上,學校開展教育部現代學徒制試點,創造性地提出了取得成功經驗。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和教育部領導前來調研,充分肯定了學校在校企合作方面的成功經驗,稱贊學校產教融合的發展理念具有引領性與前瞻性,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成果突出。近二年,學校改革成果和經驗被省級及以上媒體宣傳報道或新聞發布256篇,其中被國家級媒體發布49篇。三是畢業生就業質量高。三一職院對接湖南工程機械制造產業,依托三一企業背景優勢,借助三一集團實施精準就業,畢業生對口就業率高,省內領先。服務地方和在長就業率和就業起薪點高。三一職院2020屆、2021屆、2022屆畢業生初次就業率分別為85.12%、92.91%、90.32%。畢業生就業率名列湖南省同類學校前茅。三一職院以賦能企業國際化作為學校國際化人才培養的總目標,構建學校國際化人才培養體系。學校開辦國際定向班,采取校企雙主體育人。近二年,三一職院針對三一國際在海外的需求,新增挖機、樁機、重機等國際定向班15個,為企業定向培養海外服務技術人員千人以上。招收印度、馬來西亞、蒙古等11個國家的留學生和交換生46人,服務國家五是社會培訓效果好。三一職院開展高質量的職業培養,構建了學校職業培訓體系,整合現有培訓資源,建立職業教育培訓模式,形成較完善的培訓項目、課程、師資和實施體系。三一職院現累計建立培訓生態圈企業單位74家,其中三一集團內部27個單位(職能總部、事業部和子公司代理商及終端客戶8家,行業企業客戶37家,政府培訓項目2個,培訓業務輻射三一集團及其生態圈。當年共組織培訓337項,培訓33582人次,培訓學時達到759460學時,超過在校生數2倍。2.2.32022年學校工作亮點亮點1:黨建引領再譜新篇堅持黨建引領,立德樹人。學校充分發揮黨組織領導核心作用,樹“15318”黨建與思想政治教育品牌,夯實思想政治教育基底、潤心、淬煉“三大”工程,引領學生發展。一年來,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和學生政治思想教育,豐富學生活動,做實落細潤心。學校夯實思想政治教育“三大”工程及培育“大國工匠”的經驗登上“光明日報”和“中國教育報”等權威媒體。學校當年獲評為“省文明高?!奔啊澳甓绕放朴绊懥γ褶k高?!薄A咙c2:辦學條件不斷完善不斷加大投入,持續改善辦學條件。學校按照職業本科教工宿舍樓、校內實訓場、體育場地面積近10萬平方米,學校面貌煥然一新。與三一重工聯合,成立王耀南院士工作站、成立賓立數控車工大師工作室、安勇設計工作室;與緬甸仰光職業技術學院合作共建魯班工坊,獲評省級創新創業孵化示范基地,籌建智能建造與建筑工業化產業學院;新增校外實訓基地25個,工程機械產教融合實訓基地獲評湖南省“楚怡”產教融合實訓基地,校內外實訓條件持續完備。亮點3:內涵建設邁新臺階專業、課程和師資隊伍建設取得新成績,教學成果有新突破。學校大力開展“三主兩輔”高水平專業群建設,其中智能工程機械運用技術專業群成功立項省楚怡高水平高職專業群;構建“三階五維”課程體系,完成68門精品課程引進和培養教授30人,博士6人(在讀博士3人),組建教學師徒團隊69個,科研團隊29個,組建31人專業帶頭人及實訓總教練團隊,3名教師獲得“全國技術能手”稱號。師資團隊年內連續發表SCI收錄的高水平論文23篇,創歷年最好成績;獲得專利授權66項,其中發明專利授權3項、簽訂橫向技術服務合同15項,橫向技術服務到款額508.268萬元,橫向經費及高水平論文在全省同類高校排名第一。2022年度長沙市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中,全省5所高職8個項目中立項3個,占比37.5%,在湖南省高職院校中立項總數位居榜首,同時是唯一一所民辦高職院校立項的學校。立項2023年度湖南省社會科學成果評審委員會課題5項,取得社科成果評審委員會課題零突破。本年度學校在自科、社科立項方面均取得重大突破。教學團隊獲得2021年湖南省職業其中“‘三三制’培養燈塔工廠技術師的研究與實踐”項目獲得特等獎并推送參加國家職業教育成果評選。亮點4:培養質量持續提升立德樹人,人才培養取得新成果。學校堅持把立德樹人成效作為根本標準,開創“三全育人”“五育并舉”的學生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學生思想品格及基本素養大幅提升。積極探索適應產業轉型發展的“三三制”人才培養模式,聚焦工匠人才培養質量,完善人才培養方案,大力開展“三教”改革,全面深入推動實訓實踐教學模塊化改革。學生技能抽考和省廳畢業設計抽考合格率100%。學生榮獲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國家級獎勵和湖南省金獎。畢業生初次就業率90.32%,近三年平均就業率高于省同類學校4.95個百分點。多個人才培養優秀案例入選湖南省高職教育質量亮點5:辦學特色不斷彰顯“三高四新”戰略調整專業結構,與國家產教融合型企業三一集團等著名企業建立了緊密校企合作關系,開展教育部現代學徒制試點并大力推廣,現在校現代學徒制及定向培養班64個,當年培養高素質人才3640人。與湖南著名工程機械塔工廠”創新型技術師培養體系,共同開展湖南省科技廳重大專項項目研究,為企業提供工程機械焊接質量檢測整體解決方案、技術輸出等服務;全面服務三一集團內部、上下游客戶及外部企業,設計開發三大品類職業培訓產品,開發內部課程931門,全年社會培訓超過3萬余人/次。學校服務國家“一帶一路”,大力培養國際化技術人才,助力湖南工程機械產品“走出去”,開辦國際人才培訓定向班3個,開展員工英語培訓,實施出海計劃,成功與馬來西亞和立大學、緬甸仰光職業技術學院簽訂框架協議,共建魯班工坊,賦能企業國際化,成功獲評湖南省對外勞務特色培訓基地項目。三、企業資源投入3.1有形資源的投入辦學以來,三一重工共投入7.1億元用于學校建設。為三一職院達到職業本科設置標準,企業規劃劃轉土地,增加學校土地面積,并支持學校加大基礎設施投入及改造。近二年,學校投資近1億多元,新增教學樓、體育館、圖書館和學生宿舍,基礎設施及改造項目22大項。2022年學校規劃新增校園土地200多畝,新投入資金幾千萬用于新建學生宿舍樓、改建校內實訓基地,引聘高水平教師,加強師資隊伍建設等。學校的辦學條件進一步得到改善。集團大力支持學校向職業教育更高層次和更高質量發展。序號項目名稱完成情況金額(萬元)1新建D棟教學樓已完成5833.962新建體育館已完成1980.293PC樣板房采購已完成100.134三一工學院PC樣板房改造裝飾工程已完成665新建宿舍樓項目正在建設735.216新建垃圾站正在建設71.097新建食堂已完成103.018匠心橋橋梁基礎建設工程已完成20.649pc羽毛球場建設工程已完成127.91工業機器人編程培訓基地廠房已完成350.42PC實訓車間改造工程正在建設149.75培訓樓改造設計正在建設324.16宿舍區隔音墻及連廊不銹鋼護欄已完成73.13工學院道路修復工程已完成80.34PC實訓樓整體改造已完成28.27籃球場整體改造已完成24.41露天實訓場改造工程已完成26.45雙創樓整體改造已完成22.32物流園教職工宿舍和食堂已完成70.6120建筑工業學院實訓場已完成5.3921三一河道已完成9.5222學生宿舍提質改造工程已完成47.033.2無形資源的投入3.2.1支持學校向高質量職業教育院校發展。企業以產業報國的歷史使命,依法舉辦高等職業教育。重工董事長向文波先生親自擔任學校理事長,這是在屬下的幾十個事業部(子公司)唯一一個親自掛帥的單位,反映三一企業對學校及人才培訓的重視。2021年,根據民辦教育發展的形勢,三一以產業報國的情懷,堅持教育的公益性,支持三一職院選擇民辦學校非營利辦學,三一集團菫事長梁穩根先生親自對學校發展作指示(圖3),組織對湖南的職業院校調研,召開集團董事會,大力支持湖南構建和完善新時代職業教育體系,專題研究學校今后十年的發展和規劃,安排專項發展資金支持學校升辦本科院校。3.2.2支持學校產教深度融合。三一品牌和產業技術革命為學校人才培養和科研創新、產教融合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是學校有力的無形資源。目前,作為全球領先、中國“智能制造”首批試點示范企業、湖南省唯一的國家級產教融合型企業,三一重工率先向數字化、智能化、自動化邁進,打造了世界領先、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燈塔工廠”(圖4)。三一在國內建有長沙、北京、長三角三大產業集群,沈陽、新疆、珠海三大產業園區;在海外建有印度、美國、德國、巴西四大研發制造基地,業務覆蓋全球150多個國家和地區。已形成集群化的研發創新平臺體系,擁有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國家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院士專家工作站等國家級、省級技術中心18個。技術力量雄厚,已榮獲5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46項省部級科學技術進步獎、150余項各級科技獎勵,擁有1.1萬余項創新專利。圖4三一重工“燈塔工廠”利用這些資源,學校與企業深度產教融合,共同培育人才,并共建院士工作站,立項橫向科研課,讓教師和學生參與企業科研,提高科研水平等。2022年,三一重工與三一職院共同開展的研究課題“‘三三制’培養燈塔工廠技術師的研究與實踐”項目獲得湖南省教學成果特等獎。經過人臉識別后,我們走進了位于長沙的三一重工一間特殊廠繞著,演繹著力量與美的完美結合。更引人矚目的是在18號廠房,指著正在組裝中的一臺挖掘機介紹,焊接機器18號廠房也是中國重工制造業工廠未來的模樣。工廠變得越來戰略轉型的背后是人才隊伍的重建。據悉,三一集團“三個三”一集團根據專業把員工培訓橫向分為15個體系,如生產管理、質量3.3人力資源的投入企業選派高水平的技術大師和優秀科技人員到學校兼職教學生,組建學?!昂A俊奔媛毥處熽犖?。同時,學校按照“企業講師對接雙師隊伍”(圖6)的要求,充分利用企業大量的高級技師和講師團隊,同時把引進人才和培養人才結合起來,將“外聘”與“內化”結合起來,不斷加強教學創新團隊建設。近二年,三一重工支持學校,選送239名高水平技術人員到學校擔任“企業導師”,企業大國工匠在學校設立“大師工作室”3個。2022年,企業接收學生頂崗實訓學生2000多人,企業擔任實習指導教師的100多人。校企共教學創新團隊數3個,教學團隊中企業技術專家數243四、企業參與教育教學改革4.1校企共同開辦定向班三一重工團支持學校開展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為學校開設定向班提供條件,為定向班學生設定實習和就業崗位。2022年,在企業支持下,學校開設各類定向訂單班64個,在校運行定向班29個,合作定向培養人才3640人。定向企業覆蓋集團各事業部,學校成為湖南省校企合作、訂單培養關系建立最為緊密的高職院校。4.2校企共同開展現代學徒制試點三一重工與學校簽訂了《現代學徒制試點項目校企合作培養協議》,支持學校建立現代學徒制試點項目工作并入選教育部國家現代學徒制試點,經過三年的試點運行,取得試點成績和經驗?,F代學徒制試點院校順利通過教育部驗收。目前試點經驗得到推廣運用。企業支持學校開展現代學徒制教學模式,校企共同育人,探索和創新教學模式。校企以培養技術能手型學徒為核心,聯合創新現代學徒制“十步法”,建立“行企校融合、崗證課合一”的學徒課程體系,實施“雙專業負責人、雙專業導師、雙輔導教師”的“三雙”導師體系,執行企業班組化的學徒管理模式,開發基于“人才畫像”的“八主體”聯合過程考評體系,構建了基于崗位生態系統的教學及實踐環境,保證了學徒培養質量,獲得了企業高度認可。在企業的大力支持下,校企合作育人取得以下成和積累 如下經驗:一是實行招生招工同步,解決進班入職問題。根 據《現代學徒制招生與招工管理辦法》和三一汽車制造有限 公司(泵送事業部)的人才需求,確定接受學校工程機械運 用技術專業為現代學徒制試點合作專業,招工計劃數為 50-60人。校企聯合共同制定了《現代學徒制招生與招工工 作方案》,制作了宣傳簡章,明確了選拔考核標準,擬定了 招生與招工實施過程中,著重解決了學生入口端“不愿進班”和出口端“入職風險”的難題。二是落實人才培養方案,引入企業制度標準。支持學校工程機械運用技術專業定位于中高端工程機械裝備,培養技術精湛的服務及高素質管理人才。支持學校開展企業調研,完成《現代學徒制工程機械運用技術專業崗位調研報告》,同時校企共同制定《現代學徒制工程機械運用技術專業教學標準》,制定《工程機械運用技術專業(現代學徒制班)人才培養方案》。三是校企共同開發課程資源。學校落實“課程體系對接應用技術、實踐教學內容和業務項目”,雙方重構從零部件及系統總成——機械部件裝配——電液系統裝配——整車裝配調試——售后服務,在工程機械產品生命周期中,根據技術鏈對接專業課程體系,實現技術與課程之間的轉換,結合教育教學規律合理設置14門專業教學課程、12門實踐教學課程。同時將職業素養和企業文化貫穿人才培養全過程,一集團砼泵產品技能認證考核標準》,完成包括10門課程的《現代學徒制工程機械運用技術專業課程標準匯編》。校企雙方圍繞教學效果提升和教材開發工作,共同完成精品課程建設2門,項目化教學改革5門,對接中南大學出版社編制工程機械專業新型產教融合型系列教材5本(圖9)。四是企業提供富有實踐經驗技師擔任師傅。校企秉承“崗位成才、訓教結合”的理念,企業安排專業技術能手、有經驗的員工擔任企業導師,開展基于崗位典型工作任務的教學活動(圖10)。五是校企共同編寫教材,企業積極配合支持學校教學改革。企業協助學校全面推行項目化教學改革,通過現代學徒制試點項目合作,已有《泵車操作保養與維護》《工程機械電氣控制》《工程機械液壓傳動》《工程機械底盤構造與維修》《工程機械發動機構造與維修》5門課程通過項目化課程改革評審驗收。在企業導師的幫助下,《鉗工裝配》《機械課程設計》《零件測繪》《制造工藝》等多門課程進行了整合,合并為《機構結構設計及手動加工》一門課程,集制圖、設計、銼、磨、銑、鋸、鉆等技能于一體,實現了學生由知識向能力遷移、課堂由老師向學生遷移、產出由成績向成果遷移的“三個遷移”目標。圖11為現代學徒制班制作的課程作品展。職業技能提升,學校積極申報機械行業工程機械維修工考試站資質,獲得企業崗位認證資質5項(圖12)。2022年,學校依托三一集團企業辦學優勢,以工程機械智能制造專業群為核心,將現代學徒制試點和定向班經驗融合,推廣到其他專業。當年實施現代學徒制的專業12個;實施現代學徒制的在校生數3640人;當年實施現代學徒制的學生比例70.16%。4.3支持校企共建技術創新平臺企業利用一流的科技創新平臺,支持學校的科研創新工作。學校與三一集團共建院士工作站和技術創新平臺(圖13),探索實施企業研發外包培養模式。在學校設立研發設校企共建協同創新中心,重點培養教師和學生研發能力。2022年,累計校企共建技術創新平臺14個。其中應用技術協同創新中心1個,院士工作站1個,眾創空間3個,當年橫向技術服務產生的經濟效益508.268萬元;橫向技術服務到款額508.268萬元。4.4支持學?!半p師型”教師隊伍建設企業支持學校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學校充分利用三一集團技術人才優勢,采取校企共同培訓培養,實施“企業導師進校園,學校導師下企業”的雙向流動機制,校企聯合培養師資?!半p師型”教師培養取得新的進步。2022年,校企共建“雙師型”教師培訓基地22個,三一集團、學校聯合湖南機電職院建設的“雙師型”教師培訓基地入選國家級職業教育“雙師型”教師培訓基地,當年到企業頂崗實踐累計達30天的教師20人。暑期學校組織121名中青年到企業和學校參加培訓,不斷提升技能水平。上百人,同時組織安排89名教師(實踐平均時長22.3天/人)4.5支持學校深度產教融合三一集團立項為國家級產教融合平臺后,積極加大校企合作力度,不斷深化產教融合,完善協同育人平臺,取得新一是由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與學校共同打造的國內行業首個“工業機器人產教研基地”?;亟ㄔ趯W校內,占地2000m2,投資2500萬。功能有教育培訓、與工業機器人相關的底層開發、模擬調試、工業機器人數字孿生建模等,目前擁有專用機器人設備40余臺及配套設備,包括焊接機器人設備、碼垛機器人設備、切割機器人設備、噴涂機器人設備、組對焊接工作島、協調焊接工作島、三個高配置編程仿真機房、數字孿生車間實時大屏、三現攝像頭集成等。軟件有工業設備模擬客戶端、數字孿生建模平臺、工業可視化解決制造業痛點,為企業輸出智能化技術人才,截止12月已為三一集團培訓2000余名機器人編程技術人才。同時,學?!肮I機器人”??瓢鄬W員也在此基地進行崗位培訓。二是三一各事業部不斷給學校捐贈設備,共捐贈設備價值2000萬元。其中有泵送、重機、重起等事業部免費捐贈工程機械設備。包括:1臺SY60-8型挖掘機、1臺SY65-9型壓路機。三一重卡事業部贈送2輛新型重卡英杰版500馬力牽引車、2個車架、2套整車線束,用于重卡實訓和拆解裝配、三一動力贈送DO7發動機1臺套、重機事業部贈送挖機模擬機1臺、泵送、重機事業部免費贈送整車、發動機零部件及工量具等。三是校企共同開展科研服務,完善協同育人平臺,取得優異成績。2022年,學校利用三一集團國家級產教融合企業平臺,聚焦湖南工程機械制造產業,以湖南省校企合作生產性實訓基地建設項目為載體,重點建設工程機械、智能制造、新能源等3個高水平實訓基地,成立3個產業學院。當年服務新興優勢產業的專業17個,為新興優勢產業輸送高技能為湖南新興優勢產業發展做出新的貢獻。四是校企共建現代產業學院,加強產教聯盟。2021年,經國務院職業教育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審議通過,國家發展改革委、教育部印發了《關于印發產教融合型企業和產教融合試點城市名單的通知》,三一集團立項為國家產教融合企業。借助國家產教融合企業平臺,湖南工程機械產業學院聯盟在三一職院成立。省內16所本科、高職院校代表,20家行業企業代表參加了成立大會。學校在探索實現工學交替人才培養,由院校和具有相當規模的企業在理念、機制、模式、條件上形成產學研一體化深度合作、互動雙贏的校企聯合體等方面的改革創新邁出了新的步伐。2022年,學校牽頭組建的職教集團(產業聯盟)數2個;加入行業組織16個。各專業群積極加入相關的職教聯盟及行業協會組織,加快與各兄弟院校相互交流學習。4.6支持學校大力開展職業培訓企業將培訓部設在學校,大力支持學校職業培訓工作。企業協助學校構建了“人力發展鏈映射職業培訓體系”,完善培訓項目、課程、師資和實施體系。學校培訓主要設計開發三大品類產品,共涉及9個領域、31個系列,與內、外部481位優秀講師建立業務合作關系。現培訓業務輻射三一集團及其生態圈并持續加大開發培訓協作單位,累計培訓生態圈企業單位56家,其中三一集團內部26個單位(職能總部、事業部和子公司),代理商4家,行業企業客戶26家。2022年,學校不斷提升職業培訓能力,為全面服務三一集團內部、上下游客戶及外部企業,設計開發三大品類產品,共涉及9個領域、31個系列,與內、外部481位優秀講師建立業務合作關系。當年開發重點領域典型培訓項目266個;開發精品課程160門、開發內部課程931門1300余門;開發設計系列培訓項目方案45個。當年共組織培訓337項,培訓33582人次,培訓學時達到759460學時。在開展集中線下培訓的同時,積極應對疫情防控,組織在線培訓或直播51場,23650人次參與觀看直播培訓。學校對外培訓超過在校學生人數2倍,非學歷培訓到賬經費1273.644.7支持學校安排崗位實習和就業企業支持學校實施“實習就業同單位、實習試用同時期”的頂崗實習就業一體化戰略。學校依托三一集團的企業背景 優勢,借助三一及遍及全國各地代理商就業渠道,加強與集 團外大型知名企業的校企合作,建立職教聯盟,實施頂崗實習就業一體化戰略,開設各類定向班,實現精準就業。畢業去向落實人數為2165人,其中升學60人,本省就業人數為1190人。畢業生就業率為90.32%。學校近五年畢業生就業率保持高位并在省內同類院校領先。在三一重工的支持下,學生的對口就業率高。2022年,學校畢業生對口就業率為75.05%,畢業生面向三次產業就業人數為1807人,其中面向第二、三產業分別為825人、973人。學校近三年平均對口率86.7%,高于省內近三年平均對口率8.49個百分點(省平均對口率為78.21%見圖16)。數據來源:高等職業院校人才培養工作狀態數五、助推企業發展學校面向企業,根據工程機械產業對人才的需求,以湖南省一流特色專業群“工程機械智能制造”為引領,對接企業工程機械、新能源裝備、裝配式建筑、人工智能等優勢產業和產業轉型升級發展需要,打造工程機械智能制造特色專業群,并及時調整專業結構,所有專業均與企業產業有關,為企業培養適用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2022年,學校利用三一集團國家級產教融合型企業平臺,聚焦湖南工程機械制造產業,以湖南省校企合作生產性實訓基地建設項目為載體,重點建設重點建設工程機械、智當年服務新興優勢產業的專業17個,為新興優勢產業輸送高技能人才1518人。當年為新興優勢產業提供技術服務項學校服務三一集團和湖南工程機械產業企業,為企業開展職工培訓,建立九大類培訓項目模式,承辦“巧匠杯”服務工程師技能比武大賽。與50多家企業開展校企合作,校企共建企業員工培訓中心(點)22個。累計培訓工程機械產能總部、事業部和子公司),代理商及終端客戶8家,行業企業客戶37家,政府培訓項目2個,培訓業務輻射三一集團及其生態圈。近一年,累計為中建三局、中交四公局、中國石化、中國物流、黑龍江建工、江西建工、江蘇新越、澤友科工、湖南盈旺、株洲嘉城、天班建筑勞務集團、山西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