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第頁【解析】初中地理人教版(新課程標準)八年級上冊2.3河流同步練習(提升卷)登錄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助您教考全無憂
初中地理人教版(新課程標準)八年級上冊2.3河流同步練習(提升卷)
一、單選題
1.黑龍江省黑河到云南省騰沖一線的地理意義是()
A.我國人口地理分界線B.第二級階梯和第三階梯分界線
C.濕潤地區和半濕潤地區D.內流區與外流區的分界線
2.(2023八上·惠來期中)“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描述的是()
A.長江上游的特征B.長江中游的特征
C.長江下游的特征D.長江中下游的特征
3.(2023八上·東勝月考)治理黃河“地上河”的根本措施在于()
A.上游修建水庫B.下游加固大堤
C.中游水土保持D.上游植樹造林
4.(2023八上·泰興期末)關于長江和黃河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都注入太平洋B.都屬于外流河
C.冬季都有結冰期D.汛期都集中在夏季
5.下列關于我國河流的敘述,錯誤的是()
A.汛期最長的河流是珠江B.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是黃河
C.徑流量最大的河流是長江D.注入北冰洋的河流是塔里木河
6.下列有關黃河與長江的共同特征說法正確的是()
①均發源于青藏高原
②均流入東海
③都流經我國三級階梯
④下游都出現“地上河”
⑤水能都主要集中在上游地區
A.①②③B.②③⑤C.③④⑤D.①③⑤
7.長江和黃河共同流經的地形區是()。
A.青藏高原B.柴達木盆地
C.內蒙古高原D.四川盆地
8.黃河的泥沙主要來自于()。
A.上游青藏高原B.上游內蒙古高原
C.中游黃土高原D.下游華北平原
9.被稱為“塞上江南”的平原是()
A.東北平原
B.河套平原
C.華北平原
D.長江中下游平原
10.“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天上”指的是()
A.唐古拉山脈B.岡底斯山脈C.祁連山D.巴顏喀拉山
11.長江、黃河都發源于()
A.青海省B.四川省
C.西藏自治區D.湖北省
12.“滾滾長江向東流,流的都是煤石油”這句話說明了長江有豐富的()
A.太陽能資源B.水能資源
C.煤、石油資源D.森林資源
13.關于長江的敘述,錯誤的是()
A.長江是我國流域面積和水量最大的河流
B.長江是我國的“黃金水道”,運輸量居各河之首
C.長江是我國水能蘊藏量最大的河流
D.長江是我國結冰期最長的河流
14.《長江之歌》中有“你從雪山走來,春潮是你的風采;你向東海奔去,驚濤是你的氣概”的歌詞。你能從這幾句歌詞中體會到長江的哪些基本特點()
①發源地地勢高②春季水量上漲③向東流入東海④支流眾多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5.我國汛期最長的河流是()
A.黑龍江B.黃河C.長江D.珠江
二、綜合題
16.(2023八上·仙游月考)下圖是中國地形略圖,讀圖回答問題。
(1)圖中A是山脈,其東側的地形區是;B是山脈,它大致是走向。
(2)我國地勢第二級階梯的地形以和為主。
(3)長江和黃河均發源于(地形區),受地勢的影響,它們的流向均大致為。長江在C、D附近河段水能資源豐富,原因是。
17.(2023八上·東莞月考)讀長江和黃河示意圖,完成下列問題。
(1)黃河和長江共同發源的省區是。黃河和長江的上游河流落差大,資源豐富。
(2)作為黃河上、中、下游的分界點,①是,②是。
作為長江上、中、下游的分界點,③是,④是。
(3)圖中黃河干流A、B、C三個河段不會出現凌汛的是,A附近有號稱“塞上江南”的平原,黃河從B(填地形區)帶走大量泥沙,水土流失嚴重,使下游地區成為舉世聞名的“”,有“人在水下走,船在天上行”的奇觀。
(4)黃河注入海,長江注入海,湖泊D是我國最大的淡水湖。
(5)長江上游建有世界最大的工程,中下游航運價值高,被稱為“”。
18.(2023八上·慶安月考)讀下面我國兩大河流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黃河的①、②、③河段中,不會出現凌汛現象的是。(填代碼)
(2)黃河下游被稱為“地上河”,治理該河段應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3)長江示意圖中的④為(城市),是中游最大的城市和交通樞紐。
(4)長江含沙量逐年增加,反映出長江中上游地區存在嚴重的(生態環境)問題。
(5)兩河豐富的水能資源主要集中在(上、中、下)游河段。
(6)為了緩解我國西北、華北地區的缺水問題,我國正在修建的工程將兩河聯系
在了一起。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識點】我國人口分布特點和人口分界線;我國地勢三級階梯分界、各階梯內主要地形類型;我國降水特點和干濕地區的劃分;我國內流、外流河的分界
【解析】【分析】我國人口分布不均勻,以黑龍江省黑河到云南省騰沖一線為界,人口東南多,西北少,故A正確;
第二級階梯和第三階梯分界線是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故B錯誤;
濕潤地區和半濕潤地區的分界線是秦嶺—淮河一線,故C錯誤;
內流區與外流區的分界線沿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祁連山—巴顏喀拉山—岡底斯山一線為界,故D錯誤;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考查我國重要的地理分界線,屬于常考考點,主要考查學生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熟練掌握各地理分界線的分布是解答本題的關鍵。
2.【答案】A
【知識點】長江的概況、開發與治理
【解析】【分析】長江三峽位于宜昌以西,屬于上游河段。
故選:A。
【點評】長江三峽自西向東有:瞿塘峽、巫峽和西陵峽,三峽兩岸懸崖絕壁,江中灘峽相間,水流湍急,唐代大詩人李白經過這里留下了優美的詩句:“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3.【答案】C
【知識點】黃河的概況、開發與治理
【解析】【分析】黃河中游穿行于土質疏松、植被稀少的黃土高原,在夏季暴雨的沖刷下,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有無定河、汾河、渭河等支流匯入,隨著流量的不斷增加,河水的含沙量也急劇上升.進入黃河的泥沙近90%來自于中游流域.“治黃”的關鍵在于“治沙”,根本措施是在上、中游,特別是黃土高原地區,大力開展水土保持工作,控制水土流失,減少泥沙下泄;另一方面在下游修堤筑壩,加固黃河大堤.這樣,對確保黃河下游兩岸人民生命財產安全起到了很大作用.故選:C.
【點評】考查黃河的開發與治理,要理解記憶.
4.【答案】C
【知識點】長江的概況、開發與治理;黃河的概況、開發與治理
【解析】【分析】以秦嶺﹣淮河為界,以南地區的河流流經濕潤地區,水量豐富,汛期長,含沙量少,冬季河流不結冰.以北地區的河流流經半濕潤或半干旱地區,水量不大,汛期較短,且冬季河流有結冰現象.所以長江冬季無結冰現象.
故選:C.
【點評】長江發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脈主峰各拉丹冬峰,干流先后流經青海、西藏等11個省級行政區域單位,最終注入東海.黃河是我國第二長河,也是世界著名大河之一.它源自巴顏喀拉山,流經青海、四川等9省區,注入渤海,全長5464千米,流域面積75.24萬平方千米.
5.【答案】D
【知識點】我國河流的水文特征
【解析】【分析】塔里木河是我國最長的內流河,額爾齊斯河為我國唯一注入北冰洋的外流河。
【點評】本題對比考查我國內、外流河的水文特征。【方法技巧】河流水文特征的分析河流的水文特征是在氣候、地形、植被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因此在分析河流水文特征時,應注意自然環境各要素之間的內在聯系,以及區域自然環境的差異性。(1)水位:河流水位的高低取決于河流補給類型。以雨水補給為主的河流,水位變化由降水的季節變化特點決定;以冰雪融水補給為主的河流,水位變化主要受氣溫年變化特點的影響。(2)流量:以雨水補給的河流,流量的大小與變化跟降水量的多少與季節分配特點有密切關系。(3)含沙量:取決于流域內氣候的干濕狀況,以及植被的覆蓋情況。(4)結冰期:與流域內冬季寒冷的程度和時間長短有關。(5)汛期:由流域內雨季的長短或氣溫的高低變化決定。(6)水能:深受流域內的地形、氣候等因素的影響。一般地形起伏越大,水量越大,水能資源越豐富。
6.【答案】D
【知識點】長江的概況、開發與治理;黃河的概況、開發與治理
【解析】【分析】長江和黃河均發源于青藏高原,由于地勢較高,在階梯交界處落差大水流急,具有豐富的水能資源,都自西向東流經我國三級階梯。不同點是黃河注入渤海,長江注入東海,黃河下游流經華北平原,地勢變緩,河道變寬,水流減慢,泥沙沉積,河床不斷抬高,人們加固大堤,形成地上河。長江荊江河段,地勢低洼,河床高出地面形成地上河。
【點評】本題考查我國主要河流長江和黃河的共同特征。
7.【答案】A
【知識點】長江的概況、開發與治理;黃河的概況、開發與治理
【解析】【分析】長江流經自上而下流經的地形區是青藏高原—四川盆地—長江中下游平原;黃河自上而下流經的地形區是青藏高原—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華北平原。所以長江和黃河共同流經的地形區是青藏高原。
【點評】熟練掌握黃河和長江干流流經的地形區名稱。
8.【答案】C
【知識點】黃河的概況、開發與治理
【解析】【分析】黃河流經的自上而下流經的地形區是青藏高原—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華北平原。其中中游的黃土高于因為土質疏松、植被缺乏、降雨集中且多暴雨;毀林毀草,破壞了地面植被;開礦、修路等基本建設不注意水土保持,破壞了地面植被和穩定的地形,造成大量新的水土流失。所以當黃河流經中游黃土高原是攜帶走大量的泥沙,使黃河成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點評】從自然和人為兩個方面分析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的原因。
9.【答案】B
【知識點】黃河的概況、開發與治理
【解析】【分析】整個河套平原土地肥美,又有黃河灌溉之利,是寧夏和內蒙古的主要農耕地帶,故有“塞上江南”之稱
【點評】本題考查黃河的開發,黃河塑造了寧夏平原和河套平原,使干旱的河套平原成為塞上江南。
10.【答案】D
【知識點】黃河的概況、開發與治理
【解析】【分析】黃河的發源地是青藏高原上的巴顏喀拉山,題中的“天上”指的就是黃河的發源地,故選D。
【點評】本題考查黃河的發源地,記住即可答出。
11.【答案】A
【知識點】長江的概況、開發與治理;黃河的概況、開發與治理
【解析】【分析】黃河、長江都是我國的大河,都流經多個省區,它們都發源于青海省,故選A
【點評】本題考查長江、黃河的河流概況,兩河的發源地都是哪個省,學生只要記住即可。
12.【答案】B
【知識點】長江的概況、開發與治理
【解析】【分析】長江水量大,在流經我國地勢第一、二級階梯和二、三級階梯交界處時落差大,蘊藏著豐富的水能資源。
【點評】本題考查長江有豐富的水能資源,只要知道長江是水能寶庫就能答出。
13.【答案】D
【知識點】長江的概況、開發與治理
【解析】【分析】我國長度最長、水量最大、流域面積最廣的河流,長江上游的水能蘊藏量占全國的1/3,有“水能寶庫”之稱,流域內有巨大的航運價值,有“黃金水道”之稱。長江位于秦嶺—淮河以南,冬季不結冰。
【點評】本題考查的是長江的河流基本概況,只要對長江有基本的了解都不會有問題。
14.【答案】A
【知識點】長江的概況、開發與治理
【解析】【分析】從歌詞中的“雪山”、“春潮”、“向東海奔去”,可體會到長江的發源地地勢高,春季水量上漲,向東流入海洋,因此選A。
【點評】本題考查的是長江的概況,能理解歌詞都沒問題。
15.【答案】D
【知識點】我國河流的水文特征
【解析】【分析】題目中四條河流都屬于外流河,而外流河汛期長短取決于雨季的長短。根據我國雨帶的移動規律可以知道我國南方地區雨季來的早,去的晚,雨季長,越往北雨季越短,故而珠江流域成為我國雨季最長的地區,珠江就成為我國汛期最長的河流。
【點評】此題考查我國降水的空間分布規律,只要抓住我國降水的形成與海洋暖濕氣流的有關,就可以確定我國降水的空間分布規律。難度普通。
16.【答案】(1)太行;華北平原;祁連;西北—東南
(2)盆地;高原
(3)青藏高原;西高東低;自西向東;位于階梯交界處,落差大,水流快
【知識點】我國主要山脈;我國地勢三級階梯分界、各階梯內主要地形類型;我國的地形類型及其分布;長江的概況、開發與治理;黃河的概況、開發與治理
【解析】【分析】(1)讀圖可知,圖中A是位于黃土高原東側的太行山脈,太行山脈以東是位于我國地勢第三級階梯上的華北平原。B是位于青藏高原東北側的祁連山脈,大致呈西北—東南走向。
(2)讀圖可知,我國地勢第二級階梯包括塔里木盆地、準噶爾盆地、四川盆地、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云貴高原,地形以高原、盆地為主。
(3)讀圖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長江和黃河均發源于位于我國地勢第一級階梯的青藏高原,由于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受地勢的影響,它們均大致為自西向東流入海洋。C大致位于我國地勢第一、二級階梯交界處、D大致位于我國地勢第二、三級階梯交界處,這里落差大,水流快,所以附近河段水能資源豐富。
【點評】山脈構成了我國地形地勢的骨架,各個地形區鑲嵌在骨架當中,山脈和地形往往相間分布在我國大地上。如大興安嶺東部是東北平原,西部是內蒙古高原;太行山東側是華北平原,西側是黃土高原;秦嶺北側是黃土高原,南側是四川盆地;昆侖山北側是塔里木盆地,南側是青藏高原,天山北側是準格爾盆地,南側是塔里木盆地等。
17.【答案】(1)青海省;水能
(2)河口;桃花峪;宜昌;湖口
(3)B;寧夏;黃土高原;地上河
(4)渤;東;鄱陽湖
(5)三峽;黃金水道
【知識點】長江的概況、開發與治理;黃河的概況、開發與治理
【解析】【分析】(1)讀圖,結合我國行政區劃圖可知,黃河和長江共同發源于青海省。其中兩河上游流經高山峽谷,河流落差大,水流湍急,水能資源豐富。
(2)讀圖可知,①是河口,是黃河上中游的分界點;②是桃花峪,是黃河中下游的分界點;③是宜昌,是長江上中游的分界點;④是湖口,是長江中下游的分界點。
(3)讀圖可知,圖中黃河干流A、B、C三個河段中,B河段是由高緯度流向低緯度,不會出現凌汛。A附近有號稱“塞上江南”的寧夏平原;B位于黃土高原,黃河從該地區)帶走大量泥沙,水土流失嚴重,使下游地區成為舉世聞名的“地上河”,有“人在水下走,船在天上行”的奇觀。
(4)讀圖可知,黃河自西向東注入渤海,長江自西向東注入東海。D是鄱陽湖,是我國最大的淡水湖。
(5)長江上游建有世界最大的三峽工程,中下游航運價值高,被稱為“黃金水道”。
故答案為:(1)青海省;水能;(2)河口;桃花峪;宜昌;湖口;(3)B;寧夏;黃土高原;地上河;(4)渤;東;鄱陽湖;(5)三峽;黃金水道。
【點評】(1)(4)長江發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干流先后流經青海、西藏、四川等11個省區,最后注入東海,全長6300千米,是我國第一長河;黃河發源于青藏高原的巴顏喀拉山,干流先后流經青海、四川、甘肅等9個省區,最后注入渤海,全長5464千米。
(2)本題考查長江、黃河上、中、下游的劃分,讀圖牢記即可。
(3)凌汛,是黃河常見的一種自然現象,由冰凌阻塞河道引起的暫時漲水。受緯度的影響,黃河凌汛地段一般是發生在低緯度流向高緯度地段,主要的也就是內蒙古、寧夏、和山東境內的部分河段。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引起水土流失的原因主要有: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植被稀少;黃土土質疏松等((自然原因);人類不合理利用土地資源,如過度開墾、過度放牧、過度樵采、不合理開礦等(人為原因),導致植被破壞嚴重
(5)長江三峽水利樞紐,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具有防洪、發電、航運、水產養殖、灌溉、旅游等綜合效益。
18.【答案】(1)②
(2)加固堤壩
(3)武漢
(4)水土流失
(5)上
(6)南水北調
【知識點】長江的概況、開發與治理;黃河的概況、開發與治理
【解析】【分析】解:(1)黃河凌汛地段一般是發生在低緯度流向高緯度地段。黃河的①、②、③河段中,②河段由高緯流向低緯,不會出現凌汛現象。
(2)黃河下游流速變慢,泥沙淤積,兩岸大壩抬高,逐漸形成“地上河”,治理該河段應采取的主要措施是加固堤壩。
(3)根據圖示,④位于長江最大支流漢江與長江的交匯處為武漢,是中游最大的城市和交通樞紐。
(4)長江上游地區植被破壞嚴重,導致水土流失嚴重,所以長江含沙量逐年增加。
(5)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在階梯交界處,地勢落差大,水能資源豐富。長江與黃河豐富的水能資源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
(6)為了緩解我國西北、華北地區的缺水問題,我國正在修建的南水北調工程將兩河聯系在了一起。
【點評】(1)長江我國第一長河,發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脈各拉丹冬峰。干流流經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慶、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蘇、上海1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在上海注入東海,全長約6300㎞,居世界第三位。長江干流宜昌以上為上游,宜昌至湖口為中游,湖口至出海口為下游。最大的支流漢江,沿線主要城市有重慶、武漢、九江、南京、上海等。上游水能資源豐富,三峽水電站是世界上最大的水電站,宜賓以下四季通航,被譽為“黃金水道”。流域區內農業發達,是我國重要的農業產區。
(2)黃河發源于青藏高原的巴顏喀拉山脈,呈幾字形,自西向東分別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陜西、山西、河南及山東9個省(自治區),最后流入渤海。黃河由于流經中國黃土高原地區,因此夾帶了大量的泥沙,成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下游有著名的地上河。黃河是中華文明最主要的發源地,是中國的"母親河"。治理黃河的關鍵在于治沙,根本在于恢復黃土高原的生態環境。
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自動生成1/1登錄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助您教考全無憂
初中地理人教版(新課程標準)八年級上冊2.3河流同步練習(提升卷)
一、單選題
1.黑龍江省黑河到云南省騰沖一線的地理意義是()
A.我國人口地理分界線B.第二級階梯和第三階梯分界線
C.濕潤地區和半濕潤地區D.內流區與外流區的分界線
【答案】A
【知識點】我國人口分布特點和人口分界線;我國地勢三級階梯分界、各階梯內主要地形類型;我國降水特點和干濕地區的劃分;我國內流、外流河的分界
【解析】【分析】我國人口分布不均勻,以黑龍江省黑河到云南省騰沖一線為界,人口東南多,西北少,故A正確;
第二級階梯和第三階梯分界線是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故B錯誤;
濕潤地區和半濕潤地區的分界線是秦嶺—淮河一線,故C錯誤;
內流區與外流區的分界線沿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祁連山—巴顏喀拉山—岡底斯山一線為界,故D錯誤;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考查我國重要的地理分界線,屬于常考考點,主要考查學生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熟練掌握各地理分界線的分布是解答本題的關鍵。
2.(2023八上·惠來期中)“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描述的是()
A.長江上游的特征B.長江中游的特征
C.長江下游的特征D.長江中下游的特征
【答案】A
【知識點】長江的概況、開發與治理
【解析】【分析】長江三峽位于宜昌以西,屬于上游河段。
故選:A。
【點評】長江三峽自西向東有:瞿塘峽、巫峽和西陵峽,三峽兩岸懸崖絕壁,江中灘峽相間,水流湍急,唐代大詩人李白經過這里留下了優美的詩句:“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3.(2023八上·東勝月考)治理黃河“地上河”的根本措施在于()
A.上游修建水庫B.下游加固大堤
C.中游水土保持D.上游植樹造林
【答案】C
【知識點】黃河的概況、開發與治理
【解析】【分析】黃河中游穿行于土質疏松、植被稀少的黃土高原,在夏季暴雨的沖刷下,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有無定河、汾河、渭河等支流匯入,隨著流量的不斷增加,河水的含沙量也急劇上升.進入黃河的泥沙近90%來自于中游流域.“治黃”的關鍵在于“治沙”,根本措施是在上、中游,特別是黃土高原地區,大力開展水土保持工作,控制水土流失,減少泥沙下泄;另一方面在下游修堤筑壩,加固黃河大堤.這樣,對確保黃河下游兩岸人民生命財產安全起到了很大作用.故選:C.
【點評】考查黃河的開發與治理,要理解記憶.
4.(2023八上·泰興期末)關于長江和黃河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都注入太平洋B.都屬于外流河
C.冬季都有結冰期D.汛期都集中在夏季
【答案】C
【知識點】長江的概況、開發與治理;黃河的概況、開發與治理
【解析】【分析】以秦嶺﹣淮河為界,以南地區的河流流經濕潤地區,水量豐富,汛期長,含沙量少,冬季河流不結冰.以北地區的河流流經半濕潤或半干旱地區,水量不大,汛期較短,且冬季河流有結冰現象.所以長江冬季無結冰現象.
故選:C.
【點評】長江發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脈主峰各拉丹冬峰,干流先后流經青海、西藏等11個省級行政區域單位,最終注入東海.黃河是我國第二長河,也是世界著名大河之一.它源自巴顏喀拉山,流經青海、四川等9省區,注入渤海,全長5464千米,流域面積75.24萬平方千米.
5.下列關于我國河流的敘述,錯誤的是()
A.汛期最長的河流是珠江B.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是黃河
C.徑流量最大的河流是長江D.注入北冰洋的河流是塔里木河
【答案】D
【知識點】我國河流的水文特征
【解析】【分析】塔里木河是我國最長的內流河,額爾齊斯河為我國唯一注入北冰洋的外流河。
【點評】本題對比考查我國內、外流河的水文特征。【方法技巧】河流水文特征的分析河流的水文特征是在氣候、地形、植被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因此在分析河流水文特征時,應注意自然環境各要素之間的內在聯系,以及區域自然環境的差異性。(1)水位:河流水位的高低取決于河流補給類型。以雨水補給為主的河流,水位變化由降水的季節變化特點決定;以冰雪融水補給為主的河流,水位變化主要受氣溫年變化特點的影響。(2)流量:以雨水補給的河流,流量的大小與變化跟降水量的多少與季節分配特點有密切關系。(3)含沙量:取決于流域內氣候的干濕狀況,以及植被的覆蓋情況。(4)結冰期:與流域內冬季寒冷的程度和時間長短有關。(5)汛期:由流域內雨季的長短或氣溫的高低變化決定。(6)水能:深受流域內的地形、氣候等因素的影響。一般地形起伏越大,水量越大,水能資源越豐富。
6.下列有關黃河與長江的共同特征說法正確的是()
①均發源于青藏高原
②均流入東海
③都流經我國三級階梯
④下游都出現“地上河”
⑤水能都主要集中在上游地區
A.①②③B.②③⑤C.③④⑤D.①③⑤
【答案】D
【知識點】長江的概況、開發與治理;黃河的概況、開發與治理
【解析】【分析】長江和黃河均發源于青藏高原,由于地勢較高,在階梯交界處落差大水流急,具有豐富的水能資源,都自西向東流經我國三級階梯。不同點是黃河注入渤海,長江注入東海,黃河下游流經華北平原,地勢變緩,河道變寬,水流減慢,泥沙沉積,河床不斷抬高,人們加固大堤,形成地上河。長江荊江河段,地勢低洼,河床高出地面形成地上河。
【點評】本題考查我國主要河流長江和黃河的共同特征。
7.長江和黃河共同流經的地形區是()。
A.青藏高原B.柴達木盆地
C.內蒙古高原D.四川盆地
【答案】A
【知識點】長江的概況、開發與治理;黃河的概況、開發與治理
【解析】【分析】長江流經自上而下流經的地形區是青藏高原—四川盆地—長江中下游平原;黃河自上而下流經的地形區是青藏高原—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華北平原。所以長江和黃河共同流經的地形區是青藏高原。
【點評】熟練掌握黃河和長江干流流經的地形區名稱。
8.黃河的泥沙主要來自于()。
A.上游青藏高原B.上游內蒙古高原
C.中游黃土高原D.下游華北平原
【答案】C
【知識點】黃河的概況、開發與治理
【解析】【分析】黃河流經的自上而下流經的地形區是青藏高原—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華北平原。其中中游的黃土高于因為土質疏松、植被缺乏、降雨集中且多暴雨;毀林毀草,破壞了地面植被;開礦、修路等基本建設不注意水土保持,破壞了地面植被和穩定的地形,造成大量新的水土流失。所以當黃河流經中游黃土高原是攜帶走大量的泥沙,使黃河成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點評】從自然和人為兩個方面分析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的原因。
9.被稱為“塞上江南”的平原是()
A.東北平原
B.河套平原
C.華北平原
D.長江中下游平原
【答案】B
【知識點】黃河的概況、開發與治理
【解析】【分析】整個河套平原土地肥美,又有黃河灌溉之利,是寧夏和內蒙古的主要農耕地帶,故有“塞上江南”之稱
【點評】本題考查黃河的開發,黃河塑造了寧夏平原和河套平原,使干旱的河套平原成為塞上江南。
10.“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天上”指的是()
A.唐古拉山脈B.岡底斯山脈C.祁連山D.巴顏喀拉山
【答案】D
【知識點】黃河的概況、開發與治理
【解析】【分析】黃河的發源地是青藏高原上的巴顏喀拉山,題中的“天上”指的就是黃河的發源地,故選D。
【點評】本題考查黃河的發源地,記住即可答出。
11.長江、黃河都發源于()
A.青海省B.四川省
C.西藏自治區D.湖北省
【答案】A
【知識點】長江的概況、開發與治理;黃河的概況、開發與治理
【解析】【分析】黃河、長江都是我國的大河,都流經多個省區,它們都發源于青海省,故選A
【點評】本題考查長江、黃河的河流概況,兩河的發源地都是哪個省,學生只要記住即可。
12.“滾滾長江向東流,流的都是煤石油”這句話說明了長江有豐富的()
A.太陽能資源B.水能資源
C.煤、石油資源D.森林資源
【答案】B
【知識點】長江的概況、開發與治理
【解析】【分析】長江水量大,在流經我國地勢第一、二級階梯和二、三級階梯交界處時落差大,蘊藏著豐富的水能資源。
【點評】本題考查長江有豐富的水能資源,只要知道長江是水能寶庫就能答出。
13.關于長江的敘述,錯誤的是()
A.長江是我國流域面積和水量最大的河流
B.長江是我國的“黃金水道”,運輸量居各河之首
C.長江是我國水能蘊藏量最大的河流
D.長江是我國結冰期最長的河流
【答案】D
【知識點】長江的概況、開發與治理
【解析】【分析】我國長度最長、水量最大、流域面積最廣的河流,長江上游的水能蘊藏量占全國的1/3,有“水能寶庫”之稱,流域內有巨大的航運價值,有“黃金水道”之稱。長江位于秦嶺—淮河以南,冬季不結冰。
【點評】本題考查的是長江的河流基本概況,只要對長江有基本的了解都不會有問題。
14.《長江之歌》中有“你從雪山走來,春潮是你的風采;你向東海奔去,驚濤是你的氣概”的歌詞。你能從這幾句歌詞中體會到長江的哪些基本特點()
①發源地地勢高②春季水量上漲③向東流入東海④支流眾多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A
【知識點】長江的概況、開發與治理
【解析】【分析】從歌詞中的“雪山”、“春潮”、“向東海奔去”,可體會到長江的發源地地勢高,春季水量上漲,向東流入海洋,因此選A。
【點評】本題考查的是長江的概況,能理解歌詞都沒問題。
15.我國汛期最長的河流是()
A.黑龍江B.黃河C.長江D.珠江
【答案】D
【知識點】我國河流的水文特征
【解析】【分析】題目中四條河流都屬于外流河,而外流河汛期長短取決于雨季的長短。根據我國雨帶的移動規律可以知道我國南方地區雨季來的早,去的晚,雨季長,越往北雨季越短,故而珠江流域成為我國雨季最長的地區,珠江就成為我國汛期最長的河流。
【點評】此題考查我國降水的空間分布規律,只要抓住我國降水的形成與海洋暖濕氣流的有關,就可以確定我國降水的空間分布規律。難度普通。
二、綜合題
16.(2023八上·仙游月考)下圖是中國地形略圖,讀圖回答問題。
(1)圖中A是山脈,其東側的地形區是;B是山脈,它大致是走向。
(2)我國地勢第二級階梯的地形以和為主。
(3)長江和黃河均發源于(地形區),受地勢的影響,它們的流向均大致為。長江在C、D附近河段水能資源豐富,原因是。
【答案】(1)太行;華北平原;祁連;西北—東南
(2)盆地;高原
(3)青藏高原;西高東低;自西向東;位于階梯交界處,落差大,水流快
【知識點】我國主要山脈;我國地勢三級階梯分界、各階梯內主要地形類型;我國的地形類型及其分布;長江的概況、開發與治理;黃河的概況、開發與治理
【解析】【分析】(1)讀圖可知,圖中A是位于黃土高原東側的太行山脈,太行山脈以東是位于我國地勢第三級階梯上的華北平原。B是位于青藏高原東北側的祁連山脈,大致呈西北—東南走向。
(2)讀圖可知,我國地勢第二級階梯包括塔里木盆地、準噶爾盆地、四川盆地、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云貴高原,地形以高原、盆地為主。
(3)讀圖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長江和黃河均發源于位于我國地勢第一級階梯的青藏高原,由于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受地勢的影響,它們均大致為自西向東流入海洋。C大致位于我國地勢第一、二級階梯交界處、D大致位于我國地勢第二、三級階梯交界處,這里落差大,水流快,所以附近河段水能資源豐富。
【點評】山脈構成了我國地形地勢的骨架,各個地形區鑲嵌在骨架當中,山脈和地形往往相間分布在我國大地上。如大興安嶺東部是東北平原,西部是內蒙古高原;太行山東側是華北平原,西側是黃土高原;秦嶺北側是黃土高原,南側是四川盆地;昆侖山北側是塔里木盆地,南側是青藏高原,天山北側是準格爾盆地,南側是塔里木盆地等。
17.(2023八上·東莞月考)讀長江和黃河示意圖,完成下列問題。
(1)黃河和長江共同發源的省區是。黃河和長江的上游河流落差大,資源豐富。
(2)作為黃河上、中、下游的分界點,①是,②是。
作為長江上、中、下游的分界點,③是,④是。
(3)圖中黃河干流A、B、C三個河段不會出現凌汛的是,A附近有號稱“塞上江南”的平原,黃河從B(填地形區)帶走大量泥沙,水土流失嚴重,使下游地區成為舉世聞名的“”,有“人在水下走,船在天上行”的奇觀。
(4)黃河注入海,長江注入海,湖泊D是我國最大的淡水湖。
(5)長江上游建有世界最大的工程,中下游航運價值高,被稱為“”。
【答案】(1)青海省;水能
(2)河口;桃花峪;宜昌;湖口
(3)B;寧夏;黃土高原;地上河
(4)渤;東;鄱陽湖
(5)三峽;黃金水道
【知識點】長江的概況、開發與治理;黃河的概況、開發與治理
【解析】【分析】(1)讀圖,結合我國行政區劃圖可知,黃河和長江共同發源于青海省。其中兩河上游流經高山峽谷,河流落差大,水流湍急,水能資源豐富。
(2)讀圖可知,①是河口,是黃河上中游的分界點;②是桃花峪,是黃河中下游的分界點;③是宜昌,是長江上中游的分界點;④是湖口,是長江中下游的分界點。
(3)讀圖可知,圖中黃河干流A、B、C三個河段中,B河段是由高緯度流向低緯度,不會出現凌汛。A附近有號稱“塞上江南”的寧夏平原;B位于黃土高原,黃河從該地區)帶走大量泥沙,水土流失嚴重,使下游地區成為舉世聞名的“地上河”,有“人在水下走,船在天上行”的奇觀。
(4)讀圖可知,黃河自西向東注入渤海,長江自西向東注入東海。D是鄱陽湖,是我國最大的淡水湖。
(5)長江上游建有世界最大的三峽工程,中下游航運價值高,被稱為“黃金水道”。
故答案為:(1)青海省;水能;(2)河口;桃花峪;宜昌;湖口;(3)B;寧夏;黃土高原;地上河;(4)渤;東;鄱陽湖;(5)三峽;黃金水道。
【點評】(1)(4)長江發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廠區空壓站擴建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
- 汽車制造審查補充生產協議
- 新品上市電商平臺活動方案設計與執行合同
- 商業銀行大堂經理與客戶經理突發事件應急處理合同
- 認罪認罰制度中被告人上訴權的保障
- 英國大學宿舍預訂及管理服務合同
- 幾種金屬萘酞菁的電子結構及輸運性質研究
- 文化記憶視域下古爾納《海邊》中的有根世界主義
- B公司售后服務質量提升研究
- 智能手表硬件升級與智能安防監控系統合同
- 中西文化鑒賞知到智慧樹章節測試課后答案2024年秋鄭州大學
- 《天津市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問題研究》
- 車險理賠重大案管理辦法
- 牙科市場細分領域分析-洞察分析
- 第16課《經濟危機與資本主義國家的應對》中職高一下學期高教版(2023)世界歷史全一冊
- 貨運車隊的管理制度模版(2篇)
- 2024年貴州省貴陽市中考生物試卷(附答案)
- 《威尼斯商人》課本劇劇本:一場人性與金錢的較量(6篇)
- 管道、閥門安裝方案
- 旅游業游客滿意度調查與管理制度
- 2024年公路水運工程試驗檢測師《道路工程》考試題庫大全(含真題等)-中(多選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