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精心整理2019年-9月2019年-9月常用喬木類的種植養護實例5、銀杏··························································6、國槐··························································7、白蠟··························································8、欒樹··························································9、垂柳··························································10、法桐·························································11、杜仲·························································12、五角楓······················································13、碧桃·························································14、山桃·························································15、木槿························································16、西府海棠···················································17、紫葉李·····················································18、黃櫨························································19、櫻花·························································20、北美海棠·····················································5、銀杏(一)習性銀杏為深根性樹種,喜光,耐干旱,不耐水澇。其適應范圍廣,在年平均氣溫10℃至18℃,冬季絕對氣溫最低在-25℃以上,喜深厚肥沃濕潤的酸性或中性黃壤。(二)種植1、帶土球栽植,由于銀杏是肉質根,不宜裸根種植。2、在栽植前修剪,由于銀杏是輪生枝,修剪時,去除雜亂無序枝葉,增強可觀性。3、由于銀杏高大挺拔,栽植后應立即搭支撐,一般立三角點支桿,或四角點支桿。樹干與支桿接觸處應包裹防護。支撐的架木要牢固,否則易倒伏,嚴重影響成活率。支撐一般兩年后去除。(三)日常養護1、中耕除草:保證根部的呼吸通暢,松土必不可少,結合松土除草。1.1、時間:①4-5月份;②苗木生長期;③秋后野草結子前。1.2、次數:每年至少進行3到4次。2、水分管理:銀杏耐干旱,不耐水澇。2.1、生長季節澆水,必須本著“以需供水,澆則澆透”原則。2.2、栽植1~5年樹必須澆的“返青水”—春,“防凍水”—冬。2.3、巡查,早上看葉上翹或下垂,中午看葉萎蔫,晚看葉恢復程度。才可實施澆水。2.4、樹落青葉,水分過少;樹落黃葉,水分過多。或長期慢性干旱。2.5、汛期做好排水工作,不可長時間積水,最好不超過24小時。4、施肥:銀杏喜肥,每年施肥2~4次,本著“薄施勤施”的原則。4.1、春季移植后2月之內勿根部施肥,秋季移植者需要至翌年夏季再施肥。4.2、根據規格大小,每次施肥量100~500g/棵。4.3、施肥時間控制在春夏兩季,秋后不要施肥,以免苗木冬季遭受凍害。4.4、春季施速效肥(尿素),夏季施緩效肥(復合肥)。復合肥選擇N:P:K=17:17:17。4.5、施肥前應查看土壤的干濕度,土壤濕度低的施肥后必須澆水。5、修剪:5.1、銀杏一般不過多的修剪,生長季節,主要去除樹干上的萌蘗枝芽。5.2、銀杏是輪生枝,休眠期整形修剪,剪除樹身的萌蘗枝、并生枝、下垂枝、病蟲枝、交叉枝、扭傷枝、枯枝、爛頭等,整形后,5.3、修剪不得擅自改變原植株的造型,不得擅自截剪直徑5cm以上的枝條。5.4、修剪截口與枝位齊全,直徑5cm以上的截口要封蠟或涂抹油漆,防止傷口腐。5.5、修剪整形應達到枝條層次分明。均衡樹勢、完整枝冠和促進生長的要求。5.6、修剪后樹冠完整美觀,主側枝分布均勻、數量適宜,內膜不亂,通風透光較好,沒有2cm以上的枯枝、折斷枝、修剪后的廢留枝。5.7、剪下的枝葉應及時清除運走。6、病蟲害防治銀杏一般病蟲害較少,?主要有:6.1、葉枯病幼樹和大樹在7月上旬發病初期用40%多菌靈500倍液進行防治,苗木防治時間大約在6月上旬到8月下旬,同時加入0.5%磷酸二氫鉀、0.2%尿素液進行噴施,增強其抗性。6.2、銀杏大蠶蛾:8-9月在低齡幼蟲期噴灑2%溴氰菊酯2500倍液或90%敵百蟲1500-2000倍液。??6.4、茶黃薊馬:成蟲、若蟲均危害苗木和成年大樹葉片,在葉背面吸食汁液,吸食后葉片很快失綠,嚴重時葉片白枯,導致早期落葉,干旱條件適宜于薊馬發生,隨著溫度升高,從幼苗轉到大苗和大樹危害。??薊馬抗藥性差,及時噴藥易收到效果,在6-8月高發期用80%敵敵畏1000倍液防治,連噴2次,有良好效果。??6.5、、銀杏超小卷葉蛾:??成蟲羽化盛期前用2.5%溴氰菊酯2500倍液進行防治。幼蟲孵化初期用80%敵敵畏乳油800倍液噴灑被害枝。(四)重點注意事項:1、澆水,銀杏屬于肉質根樹種,忌濕、忌澇。澆水本著“見干見濕,澆則澆透”的原則。汛期注意排水,避免長時間積水。2、銀杏樹干較高,易招風搖動,影響成活。所以要最好支撐防護工作。(五)銀杏樹葉發黃的原因及處理措施1、害蟲造成銀杏黃葉的害蟲主要是茶黃薊馬。4——9月均可為害,7月中下旬達高峰。。銼吸式口器,主要為害苗木、成齡樹的新梢、葉片,常聚集在葉片背面吸食汁液,吸食后葉片出現銀白色小斑點,逐漸連片成黃褐色病斑,葉片變厚,褶縮不平或葉片向正面輕微卷縮,嚴重時,葉片干枯破碎,導致早期落葉。防治:在6月上中旬、7月中下旬、8月中旬噴藥。藥劑以40%氧化樂果為好,也可噴80%敵敵畏等。2、病原真菌6月是發病初期,7-9月是發病高峰期。癥狀為初期葉緣變黃,后變為紅褐色葉緣病斑,病斑呈波狀,整個葉片變為褐色、灰褐色,枯焦脫落。預防措施:a、清潔田園,減少菌源,秋季要清掃銀杏殘枝落葉,降低病菌基數,減輕交叉侵染,降低葉枯病發病指數。防治:噴施殺菌劑銀杏樹發芽時噴施1遍多菌靈,保護樹體。在葉枯病發病初期,用25%或50%多菌靈500——8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或70%代森錳鋅600倍液,6月上旬起隔15——20天噴1次,約2——3次。?3、傷黃田間管理不當造成。如起苗時傷根,栽植時窩根,動物咬傷樹枝或人為傷皮造成黃葉。?防治:提高苗木栽植質量,達到少傷根、窩根,縮短緩苗期,增強苗木對外界環境的適應性和抗逆性。?4、密黃指銀杏栽植過密,通風透光差,株間相互爭肥、爭水、遮蔭,影響光合作用,呼吸消耗大,造成葉片黃化。?防治:合理密植,適時修剪,保持適當的根冠比;合理肥水促控。5、水黃--?包括旱黃和澇黃。?旱黃:土壤水分供應不足,不能滿足銀杏樹體生長發育需要,導致葉片淡薄或萎蔫、黃邊,造成早期落葉。澇黃:在雨季,要及時排水,雨后要中耕松土,鏟除雜草,改善銀杏生長條件。6、肥黃由缺肥或施肥不合理造成葉片黃化焦枯。6、國槐一、習性性耐寒,喜陽光,稍耐陰,不耐陰濕而抗旱,在低洼積水處生長不良,深根性,對土壤要求不嚴,較耐瘠薄,石灰及輕度鹽堿地(含鹽量0.15%左右)上也能正常生長。但在濕潤、肥沃、深厚、排水良好的沙質土壤上生長最佳。二、種植1、由于國槐容易成活,在種植季節,小于15cm苗木可以采取裸根栽植。2、裸根栽植:一般適合春季4-5月份發芽前及10-11月落葉后.3、裸根栽植修剪,不僅要修枝冠,還要修根,根系的長度一般為基部莖干直徑的6~8倍為宜,但根系不能撕裂,應短截平齊。4、盡可能帶上宿土,可有效提高成活率。三、日常養護1、澆水:每年在3-4月要對栽植的喬木澆一次(返青水)透水,促使其返青扶壯,進入正常生長。1.1、11月中旬前后要澆一次(越冬水)透水,保證樹木安全越冬。夏季雨天要防止排澇,防止長時間因積水造成死亡。1.2、5~11月(生長季節),是做好樹木養護的關鍵時期。1.3、在土壤干旱的情況下要及時進行澆水,進入雨季要控制澆水。1.4、夏季澆水最好在早、晚進行。每次要澆透水,防止澆半截子水和表皮水。1.5、秋季適當減少澆水,控制植物生長,促進木質化,以利越冬。1.6、汛期做好排水工作,不可長時間積水。2、施肥:新栽植的樹木可在栽植穴底部施用一些底肥外,在緩苗期不要施肥。2.1、成活的植物每年施底肥1-2次,早春、晚秋進行。2.2、方法是植物周圍挖3-5個小坑或開溝,將肥料放入埋好。2.3、肥料種類可采用肥效長的全價化肥,在有條件的情況下最好施用有機肥。2.4、施用量根據苗木品種、規格確定。除了施用底肥外,在生長季節適當追肥。2.5、方法是營養生長階段可結合澆水或借雨天施用氮肥,進入生殖生長階段和立秋以后,適當施用磷、鉀肥。3、修剪:在休眠期和生長期都可以進行修剪。修剪包括剪掉蟲病枝、交錯枝、重疊枝,使枝條分布均勻、節省養分、調節株勢、控制徒長、接受光照、空氣流通、從而達株形整齊、姿態優美的目的。4、病蟲害防治4.1、槐尺蠖4.1.1、5月中旬及6月下旬重點做好第一、二代幼蟲的防治工作。4.1.2、可用50%殺螟松乳油,50%辛硫磷乳油2000至4000倍液噴霧防治。4.1.3、生物防治可用蘇云金桿菌乳劑600倍。4.2、槐蚜4.2.1、秋冬噴石硫合劑,消滅越冬卵。4.2.2、蚜蟲發生量大時,可噴40%氧化樂果1000溶液、10%蚜虱凈可濕性粉劑3000至4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進行防治。4.3、葉柄小蛾4.3.1、冬季樹干綁草把或草繩誘殺越冬幼蟲。4.3.2、害蟲發生期噴灑40%乙酰甲胺磷乳油1000至1500倍液,50%殺螟松1000倍液,或50%馬拉硫磷乳油1000至1500倍液。4.4、腐爛病4.4.1、用50%多菌靈1500倍液,具有多重生物活性功能的內吸治療、保護、鏟除性殺菌劑。4.4.2、加強水肥管理,增強苗木抗病能力。盡量避免苗木受撞傷。4.4.3、早春樹干涂白,防止病菌侵染。4.4.4、病害嚴重的枝、干剪掉燒毀,防止擴散傳播。7、白蠟一、習性白蠟喜光,耐側方庇蔭,耐47.6℃的高溫和-36.8℃的低溫,喜水濕,不耐大氣,耐干旱瘠薄,適應性較強,在酸性及石灰性土壤中均能生長,在含鹽量0.7%的土壤上也能生長,耐輕度鹽堿,深根性,發達,萌蘗力強,生長較快。二、種植(白蠟種植管理同國槐)不再贅述。三、日常養護1、白蠟喜肥、喜水、喜陽光。2、水分管理:保證水分的供給,特別是旱天,加強澆水次數。土壤以偏濕為好。3、施肥:白蠟較喜肥,因此,每年增加施肥次數。4、修剪:樹冠內堂,必須滿足通風透光、陽光充足。5、病蟲害防治5.1、蚜蟲;防治方法①于若蚜初孵期開始噴灑蚜虱凈2000倍液或1000倍氯氰菊酯溶液等吡蟲啉類藥劑。②于初發期及時剪掉樹干上蟲害嚴重的萌生枝,消滅初發生尚未擴散的蚜蟲。5.2、白粉病:防治方法①早春白蠟樹萌動前噴石榴合劑,每10天噴一次,連續噴兩次,以殺死越冬。②發病期用50%多菌靈800至1000倍液,每10天噴一次,連續噴兩次。5.3、流膠病:防治方法①早春白蠟樹萌動前噴石榴合劑,每10天噴一次,連續噴兩次,以殺死越冬。②發病期用50%多菌靈800至1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800至1000倍液③進行樹干涂藥,防治白蠟樹流膠病。8、欒樹一、習性它是一種喜光,稍耐半蔭的植物;但是不耐水淹,栽植注意土地,耐干旱和瘠薄,對環境的適應性強,喜歡生長于石灰質土壤中,耐鹽漬及短期水澇。欒樹具有深根性,萌蘗力強,生長速度中等,幼樹生長較慢,以后漸快,有較強抗煙塵能力。欒樹分南欒與北欒,北欒:葉片邊緣鋸齒大,樹桿表皮顏色褐色較深,樹表皮不光滑。南欒:葉片邊緣鋸齒小,樹桿表皮顏色褐色較淺,帶有綠色,樹表皮光滑。二、種植1、欒樹栽培管理較為簡單,移植時適當剪短主根及粗側根,這樣可以促進多發須根,容易成活。2、種植技術要求同銀杏。三、日常養護1、中耕除草:欒樹屬于深根性樹種,疏松的土壤有利于樹木的生長。適時地中耕除草,,優良的生長環境,能更好的促進其生長發育。2、水肥管理:不旱不澆,澆則澆透,避免積水。施肥應本著“薄施勤施”的原則。3、施肥時間控制在春夏兩季,秋后不要施肥,以免苗木冬季遭受凍害。4、春季施速效肥,夏季施緩效肥。根據規格大小,每次施肥量100~300g/棵。5、苗木整形與修剪:欒樹樹冠近圓球形,樹形端正,一般采用自然式樹形。5.1、一般不進行過多的修剪。5.2、主要去除樹干上的萌蘗枝芽。5.3、在休眠期對過密的內堂枝進行疏剪,保證其通風透光。6、病蟲害防治:6.1、流膠病防治方法:早春萌動前噴石硫合劑,每10天噴1次,連噴兩次,以殺死越冬病菌。發病期噴百菌清或多菌靈800至1000倍液。?6.2、日本龜蚧。防治措施:3-6月份噴施800-1000倍殺撲磷藥液或2000倍樂斯本溶液,每隔10天噴施一次,連續二次。6.3、蚜蟲防治方法:(1)于若蚜初孵期開始噴灑蚜虱凈2000倍液等吡蟲啉類藥劑。(2)于初發期及時剪掉樹干上蟲害嚴重的萌生枝,消滅初發生尚未擴散的蚜蟲。6.4、六星黑點豹蠹蛾防治方法:(1)最有效的方法是人工剪除帶蟲枝、枯枝。(2)在幼蟲孵化蛀入期噴灑觸殺藥劑,用吡蟲啉2000倍液或800-1000倍辛硫磷溶液等內吸藥劑防治。?9、垂柳一、習性性耐寒,喜陽光,稍耐陰,不耐陰濕而抗旱,在低洼積水處生長不良,深根,對土壤要求不嚴,較耐瘠薄,石灰及輕度鹽堿地(含鹽量0.15%左右)上也能正常生長。但在濕潤、肥沃、深厚、排水良好的沙質土壤上生長最佳。二、種植1、俗話說“有心栽花花不活,無心插柳柳成蔭”,說明柳樹種植比較容易成活。2、種植管理同國槐。三、日常養護1、日常養護最主要的是水肥管理及病蟲害防治。2、水肥管理:垂柳生長需大量的水分、肥料,所以應勤施肥,多澆水。特別是旱天。多澆水才能生長迅速。3、病蟲害防治3.1、光肩性天牛3.1.1、人工捕殺,5-6月份成蟲活動盛期進行捕捉。3.1.2、樹干蛀洞內注射5-10倍敵敵畏溶液。3.1.3、5-9月份噴灑1000-1500倍螵甲敵溶液2-3遍預防。3.1.4、冬季用600倍石硫合劑溶液進行普防。3.2、腐爛病和潰瘍病3.2.1、防治措施主要是加強管理,增強樹勢,提高自身的抗病能力。3.2.2、發病較輕時,可在枝干病斑上,縱橫相間0.5cm,割深達木質部的刀痕,然后噴涂以下殺菌劑15%苛性鈉水溶液21:10~1:12的蘇打水370%托布津200倍液4不脫酚乳油、蒽油等。3.2.3、對于發病較重的植株要及時拔除,使其與無病株隔離,防止其蔓延,代除的病株要及時燒毀,有效控制病菌的傳播。四、重點注意事項:1、病蟲害防治,特別是天牛及潰瘍病防治等。2、可適當增加水肥供給,加速樹木的增長。10、法桐一、習性法桐又稱懸鈴木是陽性速生樹種,抗逆性強,不擇土壤,萌芽力強,很耐重剪,抗煙塵,耐移植,大樹移植成活率極高。對城市環境適應性特別強,具有超強的吸收有害氣體、抵抗煙塵、隔離噪音能力,耐干旱、生長迅速。二、種植1、帶土球栽植,同其它苗木,法桐栽植后的不要澆水太勤。1.1、秋季栽植的,澆水要根據氣溫的下降酌情而定,但最后一次澆水應在冷空氣到來之前澆灌,并填封凍土,以后直至春季再澆水。2、裸根栽植2.1、裸根栽植一般適合春季4-5月份發芽前。2.2、裸根栽植重在修剪,去除部分或全部枝葉,不僅要修枝冠,還要修根,根系的長度一般為法桐基部莖干直徑的6~8倍為宜,但根系不能撕裂,應短截平齊。盡可能帶上宿土,可有效提高成活率。2.3、有條件,最好根部噴灑生根劑。2.4、樹干裹干,用草繩或薄膜纏樹干保濕,避免樹體內水分過度散失。2.5、對于發芽遲緩的苗木,要及時進行注射營養液,補充營養和水分,確保成活。3、反季節栽植(主解決蒸騰問題)3.1、苗木從根到稍都需要處理,根一定要帶土球,3.2、樹干裹干,用草繩或薄膜纏樹干保濕,直到樹木成活,因法桐的表皮較薄,水分易通過表皮散失,這樣做一可以避免強光直射和干熱風吹襲減少水分蒸發,二可以在新根長出前保護樹體內水分。3.3、樹冠修剪,樹冠必須經不同程度的修剪,以保證水分代謝的平衡。高溫天氣,樹葉留少量或全部摘除。3.4、噴灑抑制劑-蒸騰劑,抑制水分流失。3.5、澆灌生根劑,促進快速生根。3.6、吊注樹木營養劑。3.7、確保水量供給適宜,澆水量不可太多也不能少,本著“見干見濕,澆則澆透”的原則,否則影響樹的生根發芽。另外,進入秋季要適當控水,保證樹木安全過冬。4、注意事項4.1、春季移植后2月之內勿根部施肥。4.2、修剪,只在栽植1-2年后進行,之間可在新芽萌發后抹除下部無用的枝芽,主要是控制枝干的生長位置及株型。4.3、進入秋季要注意控水,保證樹木安全過冬。當年栽植的,需要在冬季培高土防凍。同時樹干要裹干保暖,防風防凍。三、日常養護1、栽后立即澆透水1遍,然后每隔7天澆1次,澆足澆透,連澆3~4遍,澆后中耕、松土。秋季每株施有機肥50~75kg,踏實、澆水,樹干基部培土進行防寒越冬。如此精細管理,成活率可達98%左右。1、土壤管理:1.1、在入冬前根部培土,主要起保濕、保溫、防凍作用,保證其安全越冬。1.3、。封土要求,疏松的壤土。塊狀的土由于空隙大,起不到防護作用。2、修剪2.1、法桐一般不進行過多的修剪。2.2、主要去除樹干上的萌蘗枝芽。2.3、在休眠期對過密的內堂枝進行疏剪,保證其通風透光。3、水分管理3.1、法桐耐旱不耐澇,生長季節澆水,必須本著“以需供水,澆則澆透”原則。3.2、巡查,早上看葉上翹或下垂,中午看葉萎蔫,晚看葉恢復程度。才可實施澆水。3.3、樹落青葉,水分過少;樹落黃葉,水分過多。或長期慢性干旱。3.4、伏天或高溫天氣,中午12—15點,最好不要澆水,否則會導致樹生理性缺水,引發病害。3.5、汛期做好排水工作,積水最好不超過24小時。3.6、秋季控水,新植法桐抗寒能力較差,進入秋季一定要控水,保證苗木安全過冬4、施肥4.1、每年施肥2~3次,本著“薄施勤施”的原則。4.2、施肥時間控制在春夏兩季,秋后不要施肥,以免苗木冬季遭受凍害。4.3、根據規格大小,每次施肥量100~300g/棵。4.4、春季施速效肥(尿素),夏季施緩效肥(復合肥)。復合肥選擇N:P:K=17:17:17。5、病蟲害防治5.1、法桐主要蟲害有:美國白蛾、蚜蟲、大袋蛾、天牛等。5.2、主要病害:白粉病、霉斑病等。5.3、天牛防治5.3.1、人工捕殺,5-6月份成蟲活動盛期進行捕捉。5.3.2、樹干蛀洞內注射5-10倍敵敵畏溶液。5.3.3、5-9月份噴灑1000-1500倍螵甲敵溶液2-3遍預防。5.3.4、冬季用600倍石硫合劑溶液進行普防。5.4、美國白蛾、大袋蛾防治5.4.1、6-9月份是幼蟲孵化高峰期及危害期。5.4.2、幼蟲孵化后,用80%敵敵畏乳油800倍液或40%氧化樂果1000倍液噴灑。50%辛硫磷乳油1500倍液防治大袋蛾低齡幼蟲的效果很好5.5、蚜蟲防治。5.5.1、用40%氧化樂果1000倍液噴灑或吡蟲啉1500~2000倍液噴霧進行防治。5.6、白粉病防治5.6.1、5月下旬至7月,噴施600倍三唑酮藥液1-2次,或者噴施600-800倍的錳鋅·晴菌唑等藥液,葉正背面都要噴到。6、四季防護(以上講的很多,不再重復)。四、法桐葉子發黃原因與對策:1、紅蜘蛛危害防治方法:用氯氰菊酯乳油1000倍液或白加紅1000藥液等噴霧防治。2、袋蛾危害3、懸鈴木方翅網蝽危害防治方法用10%吡蟲啉1500倍液、40%毒死蜱1500倍液對該蟲進行噴施防治。4、缺鐵防治方法:一般施用硫酸亞鐵,施肥后立即澆水,能起到好的效果。5、含鹽量高,土壤pH值太高時,法桐首先從葉片邊緣發黃,后發黃葉片向內卷曲,防治方法:用淡水對受害的樹木進行灌溉沖洗,從而降低土壤中含鹽量;此外,對樹枝進行適當修剪,以減少樹木水分蒸發,保持樹體內部水分平衡,效果也不錯。11、杜仲一、習性杜仲喜溫暖濕潤氣候和陽光充足的環境,能耐嚴寒,在-30℃的條件下可正常生存,適應性很強,對土壤沒有嚴格選擇,但以土層深厚、疏松肥沃、濕潤、排水良好的壤土最宜。二、種植杜仲種植管理同國槐。三、日常養護1、水肥管理:1.1、杜仲喜濕潤環境,在栽植時應澆好頭三水,三水后可每月澆一次透水。1.2、在7、8兩月為降水豐沛期,可不澆水或少澆水,大雨后應及時排除樹穴內的積水。1.3、每次澆水后及時松土保墑。1.4、澆足澆透防凍水,返青水,其余時間澆水可參照頭年方法進行。1.5、在特別干旱的年景里應適當多澆水,這樣有利于植株的生長。1.6、杜仲喜肥,四月初可追施一些尿素。6月中旬施一次磷鉀肥。2、修剪整形:2.1、杜仲在園林中常用的樹形是自然圓冠形和自然開心形。2.2、自然圓冠形就是在定干后當植株頂端長出新枝條后,將過密的和細小的枝條疏除,其余保留,任其自然生長形成主枝。對于側枝也是只疏剪掉過密枝和細弱枝,其余枝條保留,使其自然生長,即可形成自然圓冠形。2.3、自然開心形,是在新抽生的枝條中,選取三四個長勢健壯且分布均勻,與主干有一定夾角的枝條作為主枝培養,其余枝條全部疏除。以后每個主枝培養兩三個側枝,秋末對側枝進行短截,培養二級側枝。基本樹形形成后,及時疏除病蟲枝、下垂枝和交叉枝、過密枝即可。3、病蟲害防治:杜仲一般病蟲害較少。3.1、角斑病:病斑多分布在葉的中間,呈不規則暗褐色多角形斑塊。防治方法:使用1%波爾多液噴霧保護或在發病期用0.3~0.5波美度的石硫合劑治療?3.2、褐斑病:危害杜仲的葉片。發病初期,葉片上出現黃褐色斑點,擴展后成為紅褐色橢圓形大斑,邊緣明顯。防治方法:發病前噴灑1次1∶1∶100波爾多液進行保護3.3、根腐病:根皮腐爛萎縮,地上部出現葉片萎蔫,苗莖干縮。防治方法:幼苗初發病期要及時噴藥,用50%托布津400~800倍液、退菌特500倍液、25%多菌靈800倍液灌根。3.4、立枯病:莖基部變褐凹陷,嚴重時縊縮死亡,通常不倒伏。防治方法:發病初期澆灌43%福爾馬林1000倍液。3.5、木蠹蛾:幼蟲蛀食樹干、樹枝,造成中空,嚴重時全株枯萎。防治方法:①注意冬季清園,在10月份樹干上涂白,殺滅蟲卵。②幼蟲蛀入樹干后,用棉球蘸敵敵畏、敵百蟲塞入蛀孔內毒殺。12、五角楓一、習性不耐干熱和強烈日曬,稍耐陰,喜側方庇蔭,深根性,喜濕潤肥沃土壤,在酸性、中性、石炭巖上均可生長。萌孽性強。耐陰性較強。喜深厚肥沃疏松土壤,對土壤要求不嚴,較耐干旱瘠薄,但長期干旱影響正常生長。根系發達,抗風力強,萌芽力中等。不耐澇,抗煙塵。二、種植。可以凍土球種植。其它種植管理同銀杏。三、日常養護1、中耕除草:灌水后應進行松土,使土壤通透性良好,利于苗木生長。松土深度為10~15cm,對于大株行距苗木,可以采用化學除草。2、水分管理:2.1、五角楓忌怕水濕,必須本著“以需供水,澆則澆透”原則。2.2、早上看葉上翹或下垂,中午看葉萎蔫,晚看葉恢復程度。才可實施澆水。2.3、樹落青葉,水分過少;樹落黃葉,水分過多,或長期慢性干旱。2.4、汛期做好排水工作,雨季忌怕長期浸泡。3、施肥3.1、春季移植后2月之內勿根部施肥,秋季移植者需要至翌年夏季再施肥。3.2、每年施肥2~3次,本著“薄施勤施”的原則。3.3、根據規格大小,每次施肥量100~300g/棵。3.4、春季施速效肥(尿素),夏季施緩效肥(復合肥)。4、修剪4.1、五角楓萌蘗力比較強,生長季節,主要去除樹干上的萌蘗枝芽,以及過多的枝條。4.2、休眠期整形修剪,剪除徒長枝、樹身的萌蘗枝、并生枝、下垂枝、病蟲枝、交叉枝、扭傷枝、枯枝、爛頭等,并對樹冠適當整形保持形狀。5.5、修剪整形應達到均衡樹勢、完整枝冠和促進生長的要求。5.6、修剪后樹冠完整美觀,主側枝分布均勻、數量適宜,內膜不亂,通風透光較好.6、病蟲害防治6.1、天牛6.2、白粉病6.3、褐斑病、干枯病13、碧桃一、習性喜光,耐旱,不耐潮濕的環境。喜歡氣候溫暖的環境,耐寒性好,能在零下25攝氏度的自然環境安然越冬。要求土壤肥沃、排水良好。不喜歡積水,如栽植在積水低洼的地方,容易出現死苗。二、種植1、碧桃喜干燥向陽的環境,故栽植時要選擇地勢較高且無遮陰的地點,不宜栽植于樹冠較大的喬木旁,以免影響其通風透光。碧桃喜肥沃且通透性好、呈中性或微堿性的沙質壤土,在粘重土或重鹽堿地栽植,不僅植株不能開花,而且樹勢不旺,病蟲害嚴重。2、由于碧桃容易成活,在種植季節,小于8cm苗木可以采取裸根栽植。3、碧桃不耐水濕,確保水量供給適宜,本著“見干見濕,澆則澆透”的原則,否則影響樹的生根發芽。三、日常養護1、碧桃的水肥管理1.1、碧桃耐旱,怕水濕,一般除早春及秋末各澆一次開凍水及封凍水外,其他季節不用澆水。1.2、在夏季高溫天氣,如遇連續干旱,適當的澆水是非常必要的。1.3、雨天還應做好排水工作,以防水大爛根導致植株死亡。1.4、碧桃喜肥,但不宜過多,可用腐熟發酵的牛馬糞作基肥,4至月施用1至2次速效磷、鉀肥,可促進花芽分化。2、碧桃的修剪整形2.1、第一年冬剪時,選留方向好的主枝延長枝及在冠內空間上分布合理的側枝,其余枝條疏除。2.3、第二年冬剪時,適當短截主枝延長枝及側枝,選取粗壯外芽或方向好、長勢旺的側枝,在其上1厘米至2厘米處短截;適當保留一定數量的各級側枝,以充實樹冠使其豐滿。2.4、在樹冠基本成型后,每年只需剪除過密枝、重疊枝、交叉枝、下垂枝和病蟲枝,使其通風透光,有效地減少病蟲害的發生。3、碧桃的病蟲害3.1、其主要病害有:穿孔病、炭疽病、流膠病、縮葉病。如有發生,可用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進行噴施,亦可和百菌清交替使用。3.2、主要蟲害有蚜蟲、紅蜘蛛、介殼蟲、紅頸天牛等,如有發生,可用40%氧化樂果乳抽1000倍液噴殺蚜蟲、紅蜘蛛和介殼蟲,紅頸天牛的成蟲可人工捕殺,幼蟲可用敵敵畏等農藥注入蟲孔中,并將洞口用泥巴封死。3.3、冬季在主干及粗壯枝上涂白,對防治天牛繁衍幼蟲有較好的效果。四、工作重點1、整形修剪。2、流膠病的防治。14、山桃一、習性喜光,耐寒,對土壤適應性強,耐干旱、瘠薄,怕澇。對自然環境適應性很強。二、栽植將苗圃的小苗經過移植,擴大生長空間,加強肥水管理,合理整形修剪,就可培育出適合于園林綠化種植的大苗。1、裸根起苗。做到起苗不傷根,隨起隨打漿隨包裝,確保苗木在運輸過程中不散失水分。苗木運輸到后,及時定植。將苗木放入栽植穴,扶正、覆土、踏實,栽植深度比原土印深2cm左右,確保苗木根系舒展。2、移植后的管理2.1、澆水苗木移植后,立即澆水。第一次澆水澆透,使穴內水不再下滲為止。第一次澆水后,隔10天左右再澆一次水,連灌三遍水。2.2、覆蓋澆水后待水滲下,地里能勞作時,覆蓋一層干土,堵住裂縫,防止水分散失。三、日常養護1、肥料管理在生長前期以氮、磷、鉀肥為主。在4月下旬至6月上旬施入。后期,以鉀肥為主,配合少量氮肥。在秋冬季施有機肥較多的果園可少追肥。應多施有機肥少施化肥,尤其是速效氮肥。每次施肥后,必須進行澆水。2、水分管理山桃雖說耐旱,生長期枝條生長迅速,需水量較多,澆水必不可少。旱季缺水,極易發生流膠病。汛期注意防澇,不可長時間積水。3、中耕除草移植苗在大田中培育。結合除草進行中耕翻地,深度10~20cm。除草在夏天生長較旺的時候進行。晴天,太陽直曬時進行。除草一次鋤凈、除根。4.1、及時夏季修剪,生長期采取輕剪,及時摘心疏刪部分過密枝條。抹芽:一般在萌發至生長到5厘米之前進行,即抹掉樹冠內膛的徒長芽和剪口下的競爭芽。摘心:把正在生長的枝條頂端的幼嫩部分去除。4.2、整形修剪,。主要的疏剪、短截、回縮修剪等到冬季落葉后進行。主要剪除病蟲枝,刮除枝干上粗糙樹皮和流膠,將枯枝、落果和果園雜草徹底清除集中燒毀。5、主要病蟲害防治?5.1、發芽前全園噴一次鏟除性藥劑,殺滅枝干上的流膠病、瘡痂病、褐腐病、穿孔病、蚜蟲、紅白蜘蛛、卷葉蟲、食心蟲等。石硫合劑晶體30倍+加倍威1000倍。?5.2、花前治蚜。用10%吡蟲啉粉劑2000倍+加倍威1000倍防治。???5.3、5月中旬噴多菌靈800倍+滅幼脲,防治流膠病、瘡痂病(黑星病)、山楂葉螨、桑白蚧、球堅蚧、梨小食心蟲、桃蛀螟、桃線潛葉蛾、蝽象等。?5.4、6月18日-7月5日噴一遍甲基托布精600倍+氧化樂果1000倍防治流膠病、黑星病、禍腐病,穿孔病、卷葉蛾、梨小食心蟲、紅白蜘蛛、蝽象等。5..5、冬季樹干涂白,冬夏季節進行兩次主干刷白,防止流膠病發生。第一次刷白于桃樹落葉后進行,而后用0.8-1波美度的石硫合劑噴灑樹冠涂于桃樹主干及主枝部位。第二次刷白于4月下旬,減少病蟲侵染和輻射熱為害。四、工作重點:防治流膠病15、木槿一、習性木槿適應性強,生長適溫15~28℃,南北各地都有栽培。喜陽光也能耐半陰,在華北和西北大部分地區都能露地越冬,對土壤要求不嚴,中性至微酸性土壤都可以,較耐瘠薄,耐半蔭蔽,能在粘重或堿性土壤中生長,惟忌干旱,忌積水,生長期需適時適量澆水,經常保持土壤濕潤。但在北方地區栽培需保護越冬,好水濕而又耐旱,對土壤要求不嚴,在重黏土中也能生長。萌蘗性強,耐修剪。二、種植木槿春、秋季都可移栽,可裸根蘸泥漿,適當剪去部分枝梢,易成活。三、日常養護1、在夏季開花前應對樹勢較弱的樹進行追肥,可用堆把拌適量的復合肥,并結合除草培土施于基部。2澆水、修剪注意雨季排水防澇,開花期遇干旱要注意灌水,秋末應把晚秋梢、過密枝及弱小枝條、枯枝剪去,以利通風透光、保持株型及防寒越冬。3中耕培土、除草木槿生長期間要進行2~3次除草培土。在春季苗木萌發前進行第1次培土;展葉后,枝條長出第4~5片葉時,結合除草進行第2次培土。4、木槿常發生的害蟲主要為蚜蟲、卷葉蛾、尺蠖、刺蛾。4.1、蚜蟲春季應在若蚜初孵時,噴施80%樂果乳劑200倍液,或噴施40%氧化樂果2000倍液毒殺枝干上的若蚜,對已形成蟲癭或秋季在樹上產生的蚜蟲,應適當加大藥劑濃度。4.2、卷葉蛾在幼蟲初孵時或處在卷葉危害狀態而未落地之前,噴施50%辛硫磷1000倍液或90%敵百蟲1000倍液。4.3、尺蠖幼蟲發生期,噴施90%敵百蟲或40%樂果1000倍液或人工捕殺幼蟲。4.4、刺蛾冬季用采摘、敲擊、挖掘等方法收集蟲繭,并挖坑深埋,可有效減少蟲口密度。刺蛾小幼蟲多群集危害,可以人工摘除消滅;也可利用其成蟲的趨光性,設置黑光燈誘殺,效果很好。16、西府海棠一、習性喜光,耐寒,忌水澇,忌空氣過濕,較耐干旱,對土質和水分要求不嚴,最適生于肥沃、疏松又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二、栽植西府海棠一般多行地栽,時期以早春萌芽前或初冬落葉后為宜。出圃時保持苗木完整的根系是成活的關鍵。一般大苗要帶土索,小苗要根據情況留宿土。苗木栽植后要加強撫育管理,經常保持疏松肥沃。三、日常養護1、水肥管理及中耕除草每年秋季落葉后在其根際周圍挖個環形溝,施入腐熟有機肥,覆土后澆透水,就能使枝繁葉茂,花多色美。幼苗期澆水要勤,保持土壤濕潤,但不能積水,雨季需及時排澇,每隔2~3周需中耕除草松土1次,以利通氣。2、修剪2.1、在落葉后至早春萌芽前進行一次修剪,把枯弱枝、病蟲枝剪除,以保持樹冠疏散,通風透光。為促進植株開花旺盛,須將徒長枝進行短截,以減少發芽的養分消耗。結果枝、蹭枝則不必修剪。2.2在生長期間,如能及時進行摘心,早期限制營養生長,則效果更為顯著。3、病蟲害防治3.1、腐爛病,又稱爛皮病,是多種海棠的重要病害之一,危害樹干及枝梢。一般每年4月~5月開始發病,5月~6月為盛發期,7月以后病勢漸趨緩和。發病初期,樹干上出現水漬狀病斑,以后病部皮層腐爛,干縮下陷。后期長出許多黑色針狀小突起,即分生孢子器。防治方法:清除病樹,燒掉病枝,減少病菌來源。早春噴射石硫合劑或在樹干刷涂石灰劑。初發病時可在病斑上割成縱橫相間約0.5厘米的刀痕,深達木質部,然后噴涂殺菌劑。3.2、赤星病,可使用石硫合劑、托布津等藥劑防治;3.3、主要害蟲有蚜蟲、介殼蟲、梨網蝽、刺蛾、天牛等,可使用敵敵畏、敵殺死、辛硫磷、氯氰菊酯等藥劑防治。注意避免使用樂果或氧化樂果,以免造成藥害。四、工作重點:防治腐爛病17、紫葉李一、習性紫葉李為暖溫帶樹種,喜光,光照不足不僅使植株生長不良,葉片發綠。紫葉李耐旱、喜濕,但不耐積水,栽種于干燥之處可正常生長,在低洼處種植則生長不良。紫葉李對土壤要求不嚴,喜肥沃、濕潤的中性或酸性沙質壤土,也能耐輕度鹽堿土,紫葉李較耐寒,但也應該盡量種植于背風向陽處。二、種植管理1、紫葉李為暖溫帶樹種,喜光,應種植于光照充足處,忌種植于背陰處和大樹下,光照不足不僅使植株生長不良,還會使葉片發綠。2、紫葉李較耐寒,但也應該盡量種植于背風向陽處,盡量不要種植在風口。3、夏季種植需遮陰,裹干,防止陽光灼傷樹干。三、養護管理1、.水分管理1.1、每年秋季落葉后在其根際周圍挖個環形溝,施入腐熟有機肥,覆土后澆透水,就能使枝繁葉茂,花多色美。澆水要勤,保持土壤濕潤,但不能積水,雨季需及時排澇,每隔2~3周需中耕除草松土1次,以利通氣。1.2、每年早春和初冬澆足、澆透解凍水和封凍水即可。其它視土壤干旱程度而定。1.3、需要注意:進入秋季一定要控制澆水,防止水大而使枝條徒長,在冬季遭受凍害。2、土壤及肥料管理2.1、每年中耕除草兩到三次。2.2、紫葉李喜肥,除栽植時在坑底施入適量腐熟發酵的農家肥,可使植株生長旺盛,葉片鮮亮。紫葉李雖然喜肥,但每年只需要施1次肥即可,而且要適量,如果施肥次數過多或施肥量過大,會使葉片顏色發暗而不鮮亮,降低觀賞價值。3、整形修剪3.1、紫葉李最佳的樹形是“疏散分層形”。這種樹形,樹冠開張且不失緊湊,而且主干明顯,主枝錯落有致。3.2、每年只需要剪除過密枝、下垂枝、重疊枝、交叉枝和枯死枝即可。4.病蟲害防治4.1蟲害:紫葉李的主要蟲害有紅蜘蛛、刺蛾、布袋蛾、葉跳蟬、蚜蟲、介殼蟲等。防治方法:40%三氯殺螨醇乳油1000倍液噴殺紅蜘蛛,用BT乳劑1000倍液噴殺刺蛾、布袋蛾,用10%吡蟲啉1500倍液噴殺介殼蟲、葉跳蟬,用鏟蚜500倍液噴殺蚜蟲。4.2病害:紫葉李抗病性較強,常見的病害是細菌性穿孔病。4.2.1癥狀:初發病時,葉片開始出現水漬狀小褐點,然后逐步擴展成直徑2cm左右的紫褐色圓形或多角形病斑,病斑周邊有淺黃色暈圈,最后病斑逐漸干枯并脫落成孔狀。防治方法:春季發芽前噴施5波美度的石硫合劑或1:1:100等量式波爾多液,消滅菌源;發病初期噴施95%菌靈或15%鏈霉素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每10天噴施1次,連噴3-4次可有效控制病情。5、冬季防護5.1、當年栽植苗木,入冬前要做好防寒保護,用草繩纏繞或布裹。5.2、澆罷封凍水后,立即封根培土。四、養護重點:1、入秋控水控肥,避免秋季徒長,冬季抽條干稍。2、種植兩年內苗木需冬季防護。18、黃櫨一、習性喜光,也耐半蔭;耐寒,耐干旱瘠薄和踐行土壤,但不耐水濕。以深厚、肥沃而排水量好的沙壤土生長最好。生長快;根系發達。萌蘗性強。二、養護管理1、.水分管理1.1、對于新栽植的苗澆好三水,黃櫨不耐水濕,不太旱的話一般不要澆水,7、8兩月降雨充沛,雨水較多時,還應及時排水,防止水大爛根。11月上中旬還應澆足、澆透封凍水。1.2、在第二年也應于3月初、4月、5月、6月、9月和11月上中旬各澆水1次。1.3、從第3年起只需每年早春和初冬澆足、澆透解凍水和封凍水即可。其它視土壤干旱程度而定。2、土壤及肥料管理2.1、每年中耕除草兩到三次。2.2、每年只需要在春季施肥1次肥即可,而且要適量,如果施肥次數過多或施肥量過大,易誘發病害。3、整形修剪黃櫨萌蘗性強,注意疏枝,保持內堂通風透光。5、病蟲害防治:5.1、黃櫨立枯病:造成根部或根頸部皮層腐爛,嚴重時造成病苗萎蔫死亡。防治方法:清潔庭園衛生,及時處理病株,噴灑50%的多菌靈50%500~1000倍液或噴1:1:120倍,每隔10~15天噴灑1次。5.2、白粉病防治方法:(1):秋季徹底清除落葉,剪除有病枯枝,就地銷毀或運離病區,地面噴撒硫磺粉,以消滅越冬病原。加強肥水管理,增強樹勢,以增加抗病力;清除近地面和根際周圍的分蘗小枝,能減輕或延緩病害發生。(2)藥劑防治:發病初期噴灑1次20%粉銹寧或三唑酮·錳鋅800~1000倍液,黃櫨發芽前在樹冠上噴灑3波美度石硫合劑。5.3、黃櫨枯萎病:黃色萎蔫型:感病葉片自葉緣起葉肉變黃,逐漸向內發展至大部或全葉變黃,葉脈仍保持綠色,部分或大部分葉片脫落。綠色萎蔫型:發病初期,感病葉表現失水狀萎蔫,自葉緣向里逐漸干并卷曲,但不失綠,不落葉,2周后變焦枯,葉柄皮下可見黃褐色病線。根、枝橫切面上邊材部分形成完整或不完整的褐色條紋。剝皮后可見褐色病線,重病枝條皮下水漬狀。花序萎蔫、干縮,花梗皮下可見褐色病線。種皮變黑。發生不易防止病原菌是植物土傳病菌,通過健康植物的根與先前受侵染的殘體的接觸傳播,在土壤中的病體上存活至少2年。病原菌可直接從苗木根部侵入,也可通過傷口侵入。病害發展速度及嚴重程度,與黃櫨主要根系分布層中的病原菌數量呈正相關。種植在含水量低的土壤中的樹木以及邊材含水量低的樹木,萎蔫程度和邊材變色的量都有所增加。過量的氮會加重病害,而增施鉀肥可緩解病情。5.3.3、防治方法:(1)挖除重病株并燒毀,以減少侵染源。(2)用五氯硝基苯處理土壤,用40%五氯硝基苯500g加土10-25kg,均勻撒施100m2土壤中,然后翻耕,澆水。四、養護重點:1、施肥:控制施肥,過量的氮會加重病害,而增施鉀肥可緩解病情。2、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貴州經貿職業技術學院《材料傳熱基礎》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太原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多模態數據標注技術》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瀘州醫療器械職業學院《材料傳熱基礎》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上海交通大學《創新思維與方法》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建筑材料》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沈陽大學《統一建模語言UM》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泉州華光職業學院《檢測技術與自動化》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西北師范大學《電子設計自動化EDA》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安徽農業大學《基礎醫學概論Ⅱ3(病理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上海閔行職業技術學院《跨文化語言交際》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實驗:驗證動量守恒定律 說課課件
- 連桿加工工藝規程及夾具設計工序卡-工藝規程卡
- 2023年簡明新疆地方史
- GB/T 41995-2022并網型微電網運行特性評價技術規范
- GB/T 26754-2011工業疊氮化鈉
- 鋼筋加工場驗收記錄表
- 新生兒早期基本保健(EENC)指南要點解讀課件
- 超星爾雅學習通《工程倫理》章節測試答案
- 酒精中毒性韋尼克腦病與酒精戒斷模板課件整理
- 勞動仲裁個人委托書(通用7篇)
- 幼兒園大班科學:《樹葉為什么會變黃》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