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揚州2015年中考語文現代文閱讀真題_第1頁
江蘇揚州2015年中考語文現代文閱讀真題_第2頁
江蘇揚州2015年中考語文現代文閱讀真題_第3頁
江蘇揚州2015年中考語文現代文閱讀真題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江蘇揚州2015年中考語文現代文閱讀真題方塊漢字前途之爭汪品先=1\*GB2⑴方塊漢字的前途,是我國知識界爭論的百年話題。=2\*GB2⑵對于漢字的批評,首先來自其復雜難學,歷史上只為少數人所掌握。“五四”運動后推行白話文、擬定注音字母,進一步的主張就是廢除方塊字、實行拼音化。然而建國后的實踐表明:通過漢字簡化和義務教育,漢字完全可以為大眾所掌握,本身并不是造成文盲的主要原因。=3\*GB2⑶時至今日,廢除方塊字的主張不再活躍,流行的一種觀點是方塊字不適合于科學表達,不如拼音文字那樣邏輯分明,因此漢字可以用來傳承文化而不適用于發展科學。其實這里混淆了科學發展的傳統背景和語言載體本身的特色。國人撰寫的學術論文,無論用的是中文還是英文,往往有著論證不嚴、邏輯不清的毛病,這里既有我國傳統文化中不利于科學發展的遺傳病,也有在近代封閉條件下形成的惡習慣。文字無辜,這些毛病不該記在文字頭上。=4\*GB2⑷計算機技術的發展,為各種文字的前途提供了重新排隊的機會。對于二進制的計算機編碼而言,一個漢字只相當于兩個拼音字母。同一個文本,漢字的篇幅最短,輸入計算機的速度也最快。漢字直觀,承載的信息量遠大于拼音文字。更重要的是漢字信息熵最高,有限數量的方塊字經過搭配,可以構成無限多的新詞;而依靠拼音字母的英文,需要不斷制造新的單詞才能表達不斷出現的新概念。因此,漢字常用的只有幾千字,而英語的詞匯量早已超過40萬,在應對新概念大量涌現的科學發展中并無優勢。=5\*GB2⑸語言是文化傳承的主角,以漢語作為載體的中華文化,在科學創新中應當具有潛在的優勢。一種文化能夠保持幾千年而不衰,其中必有原因。值得參考的是猶太民族,三千年歷史有兩千年流離失散,卻始終堅守著猶太教和希伯來文。在外界壓力下,猶太人憑著對知識和智慧的重視,以一千多萬的人口,贏得了世界四分之一的諾貝爾獎。華夏文化同樣具有尊重知識和智慧的傳統,是不是也在深處蘊藏著科學創新的基因,從而也有問鼎世界科學頂峰的前景?(選自2015年14.根據文意回答:有人認為漢字沒有前途的理由是什么?(4分)▲▲15.指出第=4\*GB2⑷段中劃線句運用的說明方法,并結合內容分析其作用。(4分)▲▲16.推敲詞句,回答問題。(5分)=1\*GB2⑴第=3\*GB2⑶段中加點的“往往”一詞能否去掉?請結合內容說明。(3分)▲=2\*GB2⑵細讀第=5\*GB2⑸段,說出加點的“潛在的優勢”所指的內容。(2分)▲17.結合文章和下面材料說明:“砼”字體現了漢字在科學表達方面具有哪些優勢?(4分)“為了方便讀寫,我國著名結構學家蔡方蔭將‘混凝土’一詞簡化為‘人工石’,后又將這三個字組合成一個新字——‘砼(tóng)’。現‘砼’字已被廣泛采用于各類建筑工程的書刊中。”——百度百科▲▲【參考答案】14.(4分)漢字復雜難學,歷史上只為少數人所掌握;方塊字不適合于科學表達(“不適用于發展科學”或“邏輯不分明”)。【評分要點及說明】4分,每點2分。扣住“復雜難學”“不適合于科學表達”作答即可。如照抄與中心話題無關的冗余信息,酌情扣分。15.(4分)列數字、作比較。通過具體數據的比較,更鮮明地突出漢字具有高信息熵(或“經過搭配,可以構成無限多的新詞”,或“在應對新概念大量涌現的科學發展中具有優勢”)的特點。【評分要點及說明】兩種說明方法各1分,作用分析2分,未結合具體內容分析扣1分。16.(5分)=1\*GB2⑴(3分)不能去掉。“往往”表明大多數情況下如此,去掉就表示國人寫論文都有“論證不嚴、邏輯不清的毛病”,與事實不符,語言不嚴密。【評分要點及說明】只答“不能”不得分。正向、反向說明各1分,結合文意1分。=2\*GB2⑵(2分)(以漢語作為載體的中華文化)具有尊重知識和智慧的傳統(或“對知識和智慧的重視”)。【評分要點及說明】有與答案無關的冗余信息,如“在深處蘊藏著科學創新的基因”,扣1分。17.(4分)“砼”字讀寫方便,輸入計算機的速度快;由“砼”的字形可以揣摩出“人工合成的石頭”的意思,可見漢字直觀,信息量大;“砼”這一新字由三個簡單的字合成,可見漢字構造新詞的信息熵高。【評分要點及說明】答出以上三點中任意兩點即可,一點2分;未結合鏈接材料或文意說明,每點扣1分。(2015江蘇揚州)木刻猴子林文義=1\*GB2⑴小時候,常常看見祖父在把玩一件小東西:一整塊黃楊木雕刻而成的猴子群像。猴子有三只,做出三種截然不同的表情——一只雙手掩著耳朵,一只雙手遮著眼睛,另一只則顯得十分心虛地捂住自己的嘴巴。祖父似乎很鐘愛它,常常獨自坐在晚霞夕照的院子里,無限憐愛地撫摩著它。=2\*GB2⑵有一次,我把木刻猴子放在膝頭上,翻來翻去地看。沒什么意思嘛,就是一塊木頭,刻成三個猴子。表情很逗人,可是沒有發條,不像機械、鐵皮做成的猴子,只要旋緊發條,它就叮叮咚咚地打鼓敲鈸。沒什么好玩嘛!我翹著小嘴巴,把木刻猴子還給祖父。=3\*GB2⑶祖父把我抱起來,指著木刻猴子對我說:“阿公跟你說,這三只猴,是你阿祖給阿公的。這三只猴就是跟我們說,非禮勿聽、非禮勿看、非禮勿說……唉,你還小,不會懂,就是常常聽人講的‘有耳無嘴’啦。”那時,我六歲,祖父的話,我聽不大懂,但“有耳無嘴”這句話,卻印在了心里。=4\*GB2⑷隔了一年,祖父死了。沉默寡言的父親把木刻猴子擺在神案上,不知道是紀念逝去的祖父,還是要提醒些什么。=5\*GB2⑸念高中的時候,不知道為了什么事,我和母親發生了爭執,我的嘴快,說了一大堆氣話。母親淚眼汪汪的,側過頭去,看著神案上那個木刻猴子,悲憤地說:“看到你阿公留下來的木猴沒?你爸爸把它放在神桌上是要你們警惕,不要亂講話,你阿公以前常常講‘有耳無嘴’,你難道忘記了?”=6\*GB2⑹時間流水般逝去。有一次,父親靜靜地和我說話,我從來不曾看過像他那般謙和、誠懇的父親。他似乎內心有某些隱痛,卻又盡力掩蓋:“這個時代,謹言慎行是很重要的,不要放言高論,不要妄加評斷,平平安安過一世就可以了。”說著,他從神案上把那三只木刻猴子拿下來,充滿深意地說:“你看看這三只猴,不聽、不看、不說,這是有道理的,獨善其身嘛……”父親嘆了口氣。他們那個黯然的年代,沉默成為他們一生的座右銘。=7\*GB2⑺我說:“像這三只木刻猴子,不聽、不看、不說,這樣一個人,他生命的意義是什么呢?獨善其身,這是多消極的借口!”=8\*GB2⑻父親苦笑,淡淡地說:“唉,以后你慢慢會曉得的。”=9\*GB2⑼又是幾年過去了,在不斷的歷練中,我慢慢理解了父親。我竭力要保持一點點純真的自我,但我發現,雖不甘愿,自己卻也逐漸向世俗妥協,時時處在自我的撕裂中。=10\*GB2⑽父親離開以后,木刻猴子交到我的手里。這個從曾祖父傳給祖父,由祖父傳給父親,再由父親交到我手上的木刻猴子,我是不是要再交給我的后代,是不是還要告訴他們“有耳無嘴”?我覺得我不能這樣,我要他們活得更坦然,更磊落,更像他們自己,不被扭曲,也不去扭曲別人。=11\*GB2⑾點起一把火,我把這個木刻猴子燒成灰燼。(選自2015年第6期《讀者》,有改動)18.閱讀全文,完成下表。(5分)人物對待“木刻猴子”的行為情感觀念“祖父”▲▲順從傳統“父親”擺上神案糾結▲“我”▲不滿▲19.第=8\*GB2⑻段運用了哪些人物描寫方法?你從中讀出了父親怎樣的矛盾心理?結合文意簡要分析。(4分)▲▲20.細讀第=9\*GB2⑼段,分析加點的“撕裂”一詞的內涵和表達效果。(3分)▲▲聯系生活實際,談談你對“有耳無嘴”這一說法的認識。(80—100字,5分)100【參考答案】18.(5分)行為:常常把玩(撫摩),燒成灰燼(付之一炬);情感:鐘愛(憐愛);觀念:屈從傳統(向世俗妥協),否定傳統(不順從傳統、拋棄傳統、反抗傳統)。【評分要點及說明】每空1分,意對即可。19.(4分)示例:通過神態和語言描寫,寫出了父親既想以自己的經歷提醒兒子謹言慎行,又不愿強行扭曲兒子的矛盾心理。【評分要點及說明】“神態描寫”“語言描寫”,各1分;結合文意分析父親矛盾心理的兩個方面,各1分,意對即可。20.(3分)內涵:是向世俗妥協,還是保持純真的自我?表達效果:強烈表現出“我”內心的痛苦,形象有力。【評分要點及說明】“內涵”:兩個方面,各1分;表達效果:體現“痛苦”,1分。21.(5分)示例一:“有耳無嘴”的弊端,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