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求生第三章野外求生基本知能第二節急救要領_第1頁
野外求生第三章野外求生基本知能第二節急救要領_第2頁
野外求生第三章野外求生基本知能第二節急救要領_第3頁
野外求生第三章野外求生基本知能第二節急救要領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野外求生第三章野外求生基本知能第二節急救要領一、是非題:共28題編碼:00349出處:P.75來源:課本(○)1.欲從事野外活動時,事前應有完善的活動計畫與準備。編碼:00350出處:P.75來源:課本(○)2.在野外醫療資源匱乏的環境下,若懂得急救常識及有能力正確操作急救要領,便得以維持患者生命並防止情況惡化。編碼:00351出處:P.75來源:課本(○)3.在野外長時間的步行,使得腳底與鞋底不斷的磨擦,易使腳底或腳趾皮膚燒傷而長出水泡。雖不會有立即性的危險,但卻會妨礙到行動,若未能立即處理,也可能發生感染問題。編碼:00352出處:P.75來源:課本(○)4.處理水泡可先用細針刺破,細針先以消毒水或火烤方式消毒。編碼:00353出處:P.75來源:課本(○)5.長時間活動時可穿著兩雙襪子,內層可穿著合腳、柔軟之純棉襪子,外層則可穿著較厚實的襪子,如此可使腳與鞋底之摩擦降至最低。編碼:00354出處:P.76來源:課本(○)6.活動時若感覺鞋子過於寬鬆,可於鞋底加保護墊或止滑墊。編碼:00355出處:P.76來源:課本(╳)7.活動時鞋帶不要繫太緊,可降低腳與鞋底之間的摩擦。解析鞋帶一定要繫緊,可降低腳與鞋底之間的摩擦。編碼:00356出處:P.76來源:課本(╳)8.感覺皮膚有異狀時,尚無需使用透氣貼布或OK繃保護,等起水泡再說。解析先使用透氣貼布或OK繃保護。編碼:00357出處:P.76來源:課本(╳)9.出血性外傷意指人體受到各類型創傷而造成外表有傷口、出血等情況,若遇此情形應先要求患者喝水鎮定,再依情況予以處置。解析應先立即判斷是何種外傷及出血,再依情況予以處置。編碼:00358出處:P.76來源:課本(○)10.由於人在惶恐時往往無法做出正確判斷及處置,所以保持鎮定是首要關鍵,然後依照正常急救程序處置,以維持患者生命。編碼:00359出處:P.76來源:課本(○)11.若傷口噴出的血液為鮮紅色,且出血量甚大,每分鐘達1,000c.c.以上,即為動脈出血。編碼:00360出處:P.76來源:課本(○)12.動脈出血常因流血速度快,血液也較不容易凝成血塊而止血,若不立即施以急救處置,患者會在短時間內大量失血而有生命危險。編碼:00361出處:P.76來源:課本(╳)13.靜脈出血的出血速度較快,血液較不易凝結,應立即採取急救措施,否則有生命危險。解析靜脈出血時,傷口血流平穩,血液呈暗紅色,但比動脈出血容易控制。編碼:00362出處:P.76來源:課本(╳)14.動脈出血時,傷口血流平穩,血液呈暗紅色,然而也有可能大量出血,此類出血常見於撕裂傷或切割傷。解析靜脈出血。編碼:00363出處:P.76來源:課本(○)15.微血管出血的血流量少,通??梢宰园l性的形成凝血塊而止血,常見於擦傷、淺而小的撕裂傷或切割傷。編碼:00364出處:P.77來源:課本(○)16.若遇創傷性出血,首先要觀察傷口及出血量來判斷是何種出血,然後再進行止血。編碼:00365出處:P.77來源:課本(○)17.直接加壓法,是抑制出血的最簡單方法。編碼:00366出處:P.77來源:課本(╳)18.直接加壓法,首先應立即以紗布或乾淨之手帕、毛巾,甚至衣服等直接覆蓋於傷口,然後以手掌施壓,壓1~2分鐘,待血停止後,再以長形布條,例如繃帶、領帶、衣物(袖子、褲管)或其他適當長寬布條,平均施力將受傷部位予以纏繞,然後迅速送醫。解析直接覆蓋於傷口然後以手掌施壓,壓5~10分鐘。編碼:00367出處:P.77來源:課本(○)19.若是大動脈出血時,可採抬高止血法與直接加壓法併用,以達到止血目的。編碼:00368出處:P.77來源:課本(○)20.冷敷可以減低患者血腫情形及減輕疼痛,若在野外冰塊取得不易,則可用冰涼泉水代替。編碼:00369出處:P.77來源:課本(╳)21.使用冰塊冰敷時,為了加快冰敷的效果,可將冰塊直接敷在傷口上。解析切勿將冰塊直接敷在傷口上,須墊一層紗布或毛巾,以防傷口凍傷。編碼:00370出處:P.78來源:課本(╳)22.當使用止血帶止血法時,必須特別留意每隔15~20分鐘須緩慢鬆開10~15秒,並盡快於24小時內將患者送醫。解析盡快於2小時內將患者送醫。編碼:00371出處:P.79來源:課本(╳)23.為中暑患者降溫時,為加速讓患者的體溫冷卻,可採用浸泡冷水的方式為宜。解析因體溫下降過快時,容易引發休克,所以應採「緩降」方式為宜。編碼:00372出處:P.82來源:課本(○)24.實施心肺復甦術急救過程中,在醫療人員未到達前或被急救者未恢復心跳與呼吸時,急救動作勿隨意停止。編碼:00373出處:P.82來源:課本(○)25.一般人心臟停止跳動4分鐘就會腦死,因此能否掌握4~6分鐘的「黃金救命時間」為重要關鍵。編碼:00374出處:P.84來源:課本(╳)26.被蛇咬傷後應立即辨認蛇的外觀及特徵。蛇咬傷後僅有一排小齒痕,傷口微量出血,通常為有毒的蛇類,此時只要將傷口以消毒水消毒即可。解析通常為無毒的蛇類。編碼:00375出處:P.86來源:課本(○)27.通常遭到蜂螫之後,應保持鎮定,以尖頭的小鑷子將毒針拔除,或利用消毒過後的小刀、指甲刀、小髮夾、細針等代替,順著皮膚面刮除或挑出毒針。嚴禁用手指拔出毒針,因為此動作更容易將毒液擠進皮膚內,使蜂螫情形更加惡化。編碼:00376出處:P.87來源:課本(╳)28.若遭遇蜂類攻擊時,最好用衣物包裹住頭部並逆著風的方向跑,以免蜂隻分泌的費洛蒙隨風飄散,吸引更多的蜂類群起攻擊。解析應順著風的方向跑。二、單選題:共26題編碼:00443出處:P.75來源:課本(C)1.下列何者非水泡的處置要領?(A)使用細針刺破水泡必須先行消毒(B)刺破水泡應由底部兩邊刺破,使液體流出(C)表皮應予剪除,避免感染(D)傷口外部應塗抹外傷藥,並行簡單包紮,例如上貼OK繃。編碼:00444出處:P.75~76來源:課本(C)2.預防水泡的要領,下列敘述何者為非?(A)長時間活動時可穿著兩雙襪子(B)活動前可在鞋內灑些乾燥粉(C)活動時鞋帶不要繫太緊,可降低腳與鞋底之間的摩擦(D)如鞋子感覺過於寬鬆,可在鞋底加保護墊或止滑墊。編碼:00445出處:P.77來源:課本(D)3.以(A)紗布、手帕(B)毛巾(C)衣服(D)以上皆是直接覆蓋於傷口,然後以手掌施壓5~10分鐘,此方法為直接加壓法。編碼:00446出處:P.77來源:課本(C)4.抬高止血法是將出血部位抬高,並以超過(A)頭部(B)頸部(C)心臟(D)腹部為原則。編碼:00447出處:P.77來源:課本(C)5.若為大動脈出血,可以抬高止血法與(A)冷敷止血法(B)止血帶止血法(C)直接加壓法(D)以上皆是併用。編碼:00448出處:P.77來源:課本(A)6.可使血管收縮,血流速度減緩,雖有助於止血,但效果有限的是(A)冷敷止血法(B)直接加壓止血法(C)止血帶止血法(D)抬高止血法。編碼:00449出處:P.77~78來源:課本(B)7.下列何者非外傷之急救要領——止血法?(A)直接加壓止血法(B)注射凝血劑(C)止血帶止血法(D)抬高止血法。編碼:00450出處:P.78來源:課本(D)8.靜脈與微血管出血,都屬一般小型傷口,通常無立即生命危險,只要予以適當(A)止血、消毒(B)敷藥(C)包紮(D)以上皆是即可。編碼:00451出處:P.78來源:課本(C)9.止血帶止血法之使用,應每隔(A)3~5分鐘(B)5~10分鐘(C)15~20分鐘(D)1分鐘緩慢鬆開10~15秒,並盡快於2小時內將患者送醫。編碼:00452出處:P.78來源:課本(D)10.中暑的原因,通常為人體長時間處於(A)高溫度(B)無風狀態(C)高溼度(D)以上皆是所致。編碼:00453出處:P.79來源:課本(A)11.對於中暑患者,最優先的協助事項是(A)助其降溫(B)聯繫醫療單位(C)補充水分(D)補充鹽分。編碼:00454出處:P.79來源:課本(D)12.下列何者非中暑急救要領?(A)將患者的裝備卸下,解開衣物鈕扣及皮帶,盡量讓大面積的皮膚與空氣接觸(B)如備有攜帶式氧氣瓶可立即供給患者高濃度氧氣(C)應該多一些人員表達關切及鼓勵(D)給予患者補充適當的水分,有鹽水更佳。編碼:00455出處:P.80來源:課本(D)13.臺灣地區每年均有多起溺水意外發生,其原因多是(A)缺乏游泳常識(B)不諳水性(C)過於自信(D)以上皆是。編碼:00456出處:P.80來源:課本(D)14.自己若不幸意外落水,應(A)保持鎮靜,勿胡亂掙扎(B)放鬆身體與四肢(C)採取水母式漂浮(D)以上皆是。編碼:00457出處:P.81來源:課本(B)15.下水救人時必須潛到其(A)正面(B)背後(C)左方(D)右方接近,以免溺水者因害怕掙扎而影響失救者的行動,甚至造成傷害。編碼:00458出處:P.83~84來源:課本(D)16.預防溺水的要領為何?(A)不了解的水域勿輕易貿然下水(B)勿輕易脫隊,擅自到深水區域(C)下水活動前應做好暖身運動(D)以上皆是。編碼:00459出處:P.84來源:課本(B)17.下列何者不是臺灣地區陸地常見的六種毒蛇之一?(A)龜殼花(B)蟒蛇(C)青竹絲(D)鎖鍊蛇。編碼:00460出處:P.84來源:課本(A)18.若於野外遭毒蛇咬傷,可以繩帶綑紮(A)傷口上方位置(B)傷口下方位置(C)靠心臟位置(D)靠動脈位置,減少毒液回流。編碼:00461出處:P.85來源:課本(A)19.下列何者不屬於防止毒蛇攻擊的預防要領?(A)蛇類於冬天冬眠通常不會主動攻擊人,所以冬天不必太過於理會蛇的出沒(B)經過長草地區可用竹棍、拐杖等在四周做撥草的動作(C)日出、夜間或下雨過後是蛇類較活躍的時段,此時應避免在蛇類出沒地區逗留(D)露宿野外應於營帳四周灑些石灰粉。編碼:00462出處:P.86來源:課本(D)20.若於野外遭蜂螫,於消毒後,可以何物刮除或挑出毒針?(A)尖頭的小鑷子(B)指甲刀或小髮夾(C)小刀(D)以上皆是。編碼:00463出處:P.87來源:課本(D)21.預防蜂螫的要領為何?(A)避免穿著深色衣服,應以淺色系衣物為主(B)避免塗抹味道濃厚的香水(C)不可刻意挑釁蜂群或意圖摘除蜂巢(D)以上皆是。編碼:00464出處:P.88~89來源:課本(A)22.下列何者非植物中毒的急救要領?(A)不碰觸、不食用不明植物(B)不慎誤食時可用催吐法進行急救(C)讓患者服用牛奶、蛋清或植物油,因這些物質除具有保護患者腸胃黏膜的功效外,另一方面也可減少植物的毒素被消化道吸收(D)讓患者喝下大量濃茶,可加速毒素隨尿液排出。編碼:00465出處:P.89來源:課本(C)23.(A)心理諮商(B)包紮傷口(C)心肺復甦術(D)直接加壓法,是對遭雷電電擊傷者常使用的急救方式。編碼:00466出處:P.89~90來源:課本(A)24.下列何者非雷電電擊的預防要領?(A)通常遭到雷電電擊時,電流已傳到地底下,故可立即實施急救(B)身上如有金屬物品應暫時卸除,並置於一旁,以防雷電電擊(C)若觀察有雷電即將發生時,應立即停止一切活動(D)遇打雷閃電時,身體嚴禁靠近金屬建物、電線桿、單棵樹木或山頂等。編碼:00467出處:P.90來源:課本(D)25.急性高山癥的癥狀是(A)頭暈、嘔吐(B)厭食、噁心(C)全身倦怠(D)以上皆是。編碼:00468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