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書法收藏現狀與發展趨勢_第1頁
中國古代書法收藏現狀與發展趨勢_第2頁
中國古代書法收藏現狀與發展趨勢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國古代書法收藏現狀與發展趨勢

書法是第一位的,書法是第二位的。古人對書法和繪畫的收集比普通人更受尊重。如早在書法體系已臻完備的唐代,皇家就開始廣羅天下法書,唐太宗李世民甚至會將自己深愛的王羲之名跡《蘭亭序》帶入墓中,陪伴自己到另一個世界,愛書之深可見一斑,整個社會也上行下效。加之在古代,書法的實用性又非常強,文人士大夫及欲取功名者,都要練就一手好字,因此對書法的審美欣賞非常普及,如孫過庭就曾著《書譜》論之。而這時的繪畫科目體系和技法尚不完備,繪畫主要用于記事和助人倫、成教化宣傳的配圖,而非純審美欣賞,故繪畫尚不是主流,在收藏上不能與書法相抗衡。到了宋代繪畫的人物、山水、花鳥科目齊備,技法已達中國繪畫之最高水平,審美欣賞也成為對繪畫進行收藏的主要目的,收藏之風盛行。但書法這一深入中國人骨髓的雅好,仍以其實用性與審美欣賞性共存一體之特性,讓此時的書法收藏毫不遜于前朝。在宋代,書法與繪畫的收藏,可謂平分秋色。之后的元、明、清及民國,書法收藏則漸遜于繪畫。及至當今書法于書畫收藏市場已淪為繪畫的附庸,書畫拍賣場上書法幾成可有可無之勢,想來一是源于書法在現今已無太多的實用性,人們終日與鍵盤、鼠標、手機、電視為伍,對傳統書法乃至毛筆已日漸生疏,繁體字以及書法各種書體的韻味特質,更是現今人們所不關注的;再者書法之雅逸近于抽象,與古琴一樣陽春白雪雖好,但理解上難度大,較之繪畫從審美欣賞角度而言,今人之眼所觀與古人觀后所會之意已大不相同,雖古今之“月”相同,但其所照已非相同之人。應該說對于書法所承載的歷史、文化、美學等諸多人文信息,今人需要補補課,至少從事中國書畫收藏及投資者應補一下課,作為炎黃子孫當繼承中華民族文脈中這重要的一支。2006年下半年的秋拍中,書法似乎在繪畫市場經歷調整、清冷之時,有發力上升之勢,呈現出一些熱點吸引著我們的目光。在此,對當今中國書畫收藏市場中,這個一直處于“弱勢群體”位置的書法收藏市場,做一番淺析。從現今的中國書畫收藏來看,兩晉、南北朝、隋、唐、五代書于紙絹上的名家書法作品,與繪畫作品一樣幾乎都收藏在中外博物館等大型收藏機構中(敦煌寫經是一個例外,其有歷史研究價值,但不能代表這個時間段書法的真正藝術價值,就像出土的遠古甲骨文字、竹簡書等記錄實用文獻遺存,雖考古價值特高,但與目前的書法市場關系不大。可能到目前為止,國內上拍的這一時段中最早的書法作品,只有隋人書《出師頌》了。雖然《出師頌》在斷代上是晉、是隋還有疑問,作者是索靖書,還是隋賢書無法確定,但因是出處好、流傳有緒的唐代以前作品,仍以2200萬元于2003年被故宮博物院從中國嘉德拍賣公司以“優先購買權”購得,所以只要出現像這樣難得一遇的遠古書法作品上拍,其成交價格皆會是天價。這一時段雖然出現了眾多開宗立派的書法大師,如王羲之、王獻之、歐陽詢、張旭、懷素、顏真卿、柳公權等,但終因年代之久遠,能遺存至今的作品太少,民間幾不可見,因此這一時段書法作品難以形成成熟的市場。從書法市場的角度來看,真正名副其實的書法高端市場,應是中古的宋、元名家書法作品市場。宋、元也如晉、唐一樣,書法大家輩出,宋四家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徽宗趙佶、高宗趙構,元之趙孟鮮于樞,皆名垂書法史冊,其時能書且有造詣、擅名一時者不勝枚舉,遺存的書法作品有一定的數量。所以宋、元名家書法作品時有上拍,相比前朝要多一些,中國書法的最高成交價位皆出自這一時段流傳有緒的書法大家作品。如2004年6月26日北京翰海春季拍賣會上,365號拍品元代鮮于樞的草書《石鼓歌》卷,就拍出了4620萬元的中國書法第一高價;2002年12月6日中貿圣佳秋季拍賣會上709號拍品,宋代米芾的《研山銘》手卷,拍出了3298.90萬元的高價,列中國書法第二位。另外像2000年11月6日中國嘉德拍賣公司秋拍上898號拍品,宋高宗《真草二體書嵇康養生論》手卷,拍出了990萬元;2005年7月30日中貿圣佳春拍上1008號拍品是僅0.375平尺(13cm×32cm)的元趙孟《臨禊帖》手卷,可稱微型書法,但也拍出了935萬元高價。因此宋、元這個時間段的名家書法作品,只要流傳有緒、作品真偽可靠無異議、品相完好者,上拍皆有可能創出天價,而且不受書畫市場冷熱變化的影響,且與同時期繪畫作品之間價格距離不大,其價值應是被體現的,具有極高的收藏投資價值。只可惜真、精、新的書法大家作品也如鳳毛麟角般少。近古的明、清名家書法作品是當下書法市場的主力軍,是作品有較多存世量可供交易的中端市場。不但上拍和市場的流通量比較大,價位也常有不俗的表現。如2005年11月28日香港佳士得秋拍上1238號拍品,夏昶的《小楷書小學冊頁》,就賣出了1615.44萬元高價;2005年10月2日浙江皓翰夏季大拍上446號拍品,王寵的《南華真經內七篇》手卷拍得990萬元;2004年6月6日中貿圣佳春拍上1203號拍品,康熙帝的《朱子五言詩》立軸拍出660萬元,其孫乾隆帝所作《哀明陵三十韻詩》手卷于2002年4月21日同是在中貿春拍上(810號),也拍出了605萬元(乾隆帝與其祖父康熙帝一樣都有數卷書法過百萬元);2006年6月3日中國嘉德春拍上412號拍品,明四家之一文徵明的《自書雜詠》手卷,則賣出了462萬元;明、清書法所在的這個中端市場,有時就沒有宋、元高端市場那么穩定,常會受市場冷熱變化的影響,產生一些價位和成交量的波動。但因這一時段也出現了很多書法造詣極高、對中國書法傳承與發展起著承前啟后作用的書法大家,如明代的文徵明、祝允明、王寵、董其昌、張瑞圖、黃道周及清代的王鐸、傅山、鄭板橋、金農、何紹基、趙之謙等。所以這一板塊會始終是市場的熱點,具有很高的收藏投資價值,而且會成為書法收藏市場冷熱的測溫器。20世紀是一個擁有眾多高水平書法大家的振興時代,清末、民國初年的一些碑學大家和民國后期、文革前后的一批帖學大家同臺競技,在承繼了清代碑學興盛的基礎上,極好地融碑入帖,完成了中國書法的又一次振興,康有為、吳昌碩、黃賓虹、于右任、沈尹默、白蕉、林散之等書法大家,以深厚的學養,創立了不遜于古人的書法風格。應該說20世紀是書法大家、名家如云的時代,這一時期的名家書法作品,與我們距離最近,欣賞與感知其藝術魅力最為容易,具有較高的收藏投資價值,本應與近現代繪畫一樣是最貼近當下的,但現實表現卻不如人意,其受市場面冷熱影響最大,起伏不盡定、價值也并未真正得到體現,處于低端市場當中。是興奮與悲哀長期共存的一個市場,價值潛力的可開掘性經常刺激著人們,但隱藏的市場不穩定風險也埋伏其中威脅著投資者。近現代書法本應視為極易普及的收藏品種,卻幾乎淪為繪畫市場可有可無的附庸,這不能不說是一個悲哀,也反映出人們對母體文化傳承的一種漠視。相比于近現代書法,當代書法市場就只能算一個紛亂的市場,要想進入則壓力更大。當代書法之紛亂,是一些等不及留身后名的書家和經紀人合伙炒作出來的紛亂,像有些名不見經傳、字不見學養的“書法”作品,也能賣幾十萬元,甚至幾百萬元一件,價位遠把明、清和近現代書法大家甩在后面,實在令人費解,除炒作別無他途能至此。其實當代書法已進入一個無大師時代,因時代的不同,人們生存環境的變遷,讓現今這個社會現狀中已不可能再產生書法大師,書家們心里的浮躁、學養的缺失,使代表著中華文化傳統的書法在一些人手中產生了“基因”的變異,所書有書卷氣者很少,更有甚者未學會走就想學跑,導致連滾帶爬的結果,還美其名曰“創新”(在此“創新”成了掩飾基本功與學養不足的遮羞布)。這些人以丑、狂、怪為能事,標榜具“現代精神”,致使所“書”無“法”;一些人字不入流,便用怪招寫在裸體美女的全身和“關鍵處”,以博取俗名。這類人雖是極少數,但卻媒體曝光率極高,故在此提出,以正視聽。當然有心求正道,并下工夫苦修的書家當代也不少,但目前中國書壇缺少真正的領軍人物,中國的書壇需要一批有號召力、真正“沉潛”下來做學問、富有真才實學、所書見大智慧的書法家,寄望于他們推動中華文脈之承繼與復興。但這是難度非常大的,因為中國書法是非純技巧性的藝術,從古至今的書法大家皆是大學問家,學識修養的高低、胸次襟懷的寬窄,決定了所書者作品的雅俗。不管是書家字(以書法名世者)、書畫家字(書畫并擅者)、學者名人字(大學問家和名人善書者)都能從其所書中窺見其學養、胸襟。當代優秀書家所書并非缺少技巧,而是于學養上貧乏,這似為當代學藝者之通病:金錢名利當前,學養修為則到腦后。筆者對當代書法所論,不同意者可視為矯枉過正之言。如何正確地認識當今的書法市場,參與書法收藏與投資,是一個需要認真對待的話題。可能也要像現今提倡的“國學”熱一樣,讓大家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國學”,為什么中國人不能忘記“國學”,因為那是中國文化的本源。同理中國書法,也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