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二詩三首課件_第1頁
必修二詩三首課件_第2頁
必修二詩三首課件_第3頁
必修二詩三首課件_第4頁
必修二詩三首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涉江采芙蓉短歌行歸園田居詩三首涉江采芙蓉短歌行歸園田居詩三首1漢魏晉詩的源流發展離騷(楚辭)

詩經漢樂府雜言抒情四言敘事五言敘事

文人有意識向民歌學習,創作五言抒情詩,五言詩走向成熟,同時出現七言詩。

民間文學文人創作漢末魏晉

漢魏晉詩的源流發展離騷(楚辭)詩經漢樂府雜言四言2★漢末文人詩最成熟的作品《古詩十九首》★曹操《短歌行》《龜雖壽》(舊題樂府)★曹丕《燕歌行》(最早的文人七言詩)★曹植《白馬篇》。★建安七子:嵇康《贈秀才入軍》★西晉的正始詩人:左思《詠史》★東晉陶淵明的田園詩《飲酒》《歸園田居》系列★東晉末謝靈運的山水詩,代表作《登池上樓》

漢魏晉詩的主要詩人和作品★漢末文人詩最成熟的作品《古詩十九首》漢魏晉詩的主要詩人和作3竹林七賢阮籍嵇康山濤向秀劉伶阮咸王戎建安七子孔融陳琳王粲徐干應玚劉楨阮瑀三曹曹操曹丕曹植竹林七賢4簡介建安七子,竹林七賢,建安風骨余秋雨《遙遠的絕響》對于那個時代、那些人物,我一直不敢動筆。豈止不敢動筆,我甚至不敢逼視,不敢諦聽。有時,我懷疑他們是否真的存在過。如果不予懷疑,那么我就必須懷疑其他許多時代的許多人物。我曾暗自判斷,倘若他們真的存在過,也不能代表中國。但當我每次面對世界文明史上那些讓我們汗顏的篇章時,卻總想把有關他們的那些故事告訴異邦朋友。異邦朋友能真正聽懂這些故事嗎?好像很難.因此也惟有這些故事能代表中國。能代表中國卻又在中國顯得奇罕和落寞,這是他們的毛病還是中國的毛病?我不知道。簡介建安七子,竹林七賢,建安風骨余秋雨《遙遠的絕響》5

像一陣怪異的風,早就吹過去了,卻讓整個大地保留著對它的驚恐和記憶。連歷代語言學家贈送給它的詞匯都少不了一個“風”字:風流、風度、風神、風情、風姿……確實,那是一陣怪異的風。必修二詩三首ppt課件6涉江采芙蓉涉江采芙蓉7漢代無名作家的作品合稱五言詩成熟期的代表作被譽為“五言之冠冕”以平淺質樸的文字展深情南朝蕭統合收于《文選》中4123古詩十九首漢代無名作家的作品合稱五言詩成熟期的代表作以平淺質樸的文字展8涉江采芙蓉《古詩十九首》涉江采芙蓉,蘭澤多芳草。采之欲遺誰?所思在遠道。還顧望舊鄉,長路漫浩浩。同心而離居,憂傷以終老。涉江采芙蓉9

1.情景交融,樂境襯哀情;

2.語言質樸,多運用白描;

3.對寫手法,虛實相結合。

品讀全詩,歸納總結藝術手法

本詩有色、有香、有聲、有情,有實、有虛,可謂意境高潔清幽,形象豐滿感人,詩意盎然,曲盡其妙;雅、潔、真、純,誦讀之,使人動情;涵詠之,令人忘俗!有如陳年佳釀,實在是愈品愈香。

驚心動魄!一字千金!1.情景交融,樂境襯哀情;

2.語言質樸,多運用白描;

10詩歌鑒賞品味

中國人民很早對于自然就有很深的愛好,對自然的愛與對人的愛往往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古代人送給最親愛的人的禮物往往不是什么金銀珠寶,而是一株花或是一棵芳草,送別時總是折一枝柳條送給遠行的人,遠行的人為了表示對好朋友的思念,逢到驛使就托帶一枝梅花給他。這種生活情調是簡樸的,也是美好的。正如王維的《相思》所寫:“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采花折柳,這正是古人傳情達意的方式,一方面是傳達了對親朋的關懷、思念等感情,另一方面又寄托了對親朋的美好祝愿。《西洲曲》折梅下西洲1、詩歌中的抒情主人公表達感情的方式是什么?其目的是什么?方式是試圖采摘芙蓉,目的是“遺”遠方的“同心”者。

詩歌鑒賞品味中國人民很早對于自然就有很深的愛好11明確:這是環境描寫,意在從側面烘托主人公形象的雅潔和所表達感情的純潔和美好。

3、三、四句一問一答,在詩歌中具有怎樣的表達作用?

2、詩歌描寫“多芳草”的“蘭澤”有什么藝術作用?明確:

這兩句在結構上是暗轉過渡,為表現主人公的情緒由歡欣洋溢轉變為下面的黯然痛苦作鋪墊。

明確:這是環境描寫,意在從側面烘托主3、三、四句一問一答,在124、詩人真是看到芙蓉芳草才想到“所思在遠道”的嗎?如果不是,詩人為什么要這樣寫?

提示:“所思”是時時刻刻在TA心頭的,“涉江采芙蓉”也是為了TA,如果詩首就開門見山地把話挑明,詩就平淡無味了。這句話是全詩發展的頂點,頂點同時也是轉折點,一方面替上文的發展暫時作一結束,一方面為下文的發展作一伏線,所以照例是要擺在中間的。4、詩人真是看到芙蓉芳草才想到“所思在遠道”的嗎?如果不是,13

5、五、六句的“還顧”、“漫浩浩”具有怎樣的表達作用?

“還顧”一詞,動作性和畫面感很強,清晰地表現了主人公孤獨、憂愁、悵惘的形象和心情。“漫浩浩”一詞是寫主人公與環顧所見“舊鄉”的距離,給人以路途綿延無盡的感覺。這兩個詞含蓄地傳達了主人公極度痛苦的心情,可是,這兩句并沒有直接點明主人公的痛苦,這樣就給讀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間,具有含蓄不盡的藝術效果。

5、五、六句的“還顧”、“漫浩浩”具有怎樣的表達作用?146、最后兩句除了表達主人公黯然痛苦的心情,還能體會到什么?

還能讓人深切地感受到兩個彼此相愛的人的真摯篤厚的感情。因愛之深才思之切,因愛之長久才有“終老”之“憂傷”。

試對這首詩的藝術特點加以概括一是意境高潔、清幽;二是含蓄不盡,余味悠長。三對寫法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月夜》(杜甫)

6、最后兩句除了表達主人公黯然痛苦的心情,還能體會到什么?15問題探究

關于《涉江采芙蓉》,有人認為抒情主人公是男性,“涉江”者和“環顧”者都是男子,也有人認為抒情主人公是女性,“涉江”者是女子,“還顧”者則是“所思”的男子。你怎么看?問題探究關于《涉江采芙蓉》,有人認為抒情主人公是16短歌行

曹操短歌行曹操17

曹操(155—220),字孟德,東漢末年沛國譙郡(今安徽亳縣)人,是東漢末年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和文學家。他二十歲被舉為孝廉,參加過鎮壓黃巾起義,遷為濟南相。后來起兵討伐董卓,迎漢獻帝遷都于許昌(今河南許昌),挾天子以令諸侯。他掌握了朝廷的大權,官至丞相及大將軍,封魏王。他削平群雄,擊滅袁術、袁紹,統一北方,形成了與吳、蜀鼎立的局面。曹操死后,其子曹丕稱帝,以魏代漢,曹操被追尊為“武帝”。曹操(155—220),字孟德,東18曹操能文善詩,文章風格清峻、簡約嚴明、不拘舊格。在詩歌方面,他吸收民歌的營養,繼承漢樂府民歌“緣事而發”的現實主義精神,寫了一些語言質樸的五言詩。他又善于寫四言詩,是自《詩經》以后重振四言詩的第一位作家。他的詩歌現存二十多首,明顯地表現出對漢代樂府的繼承。他的詩有的反映當時社會的動亂,有的抒發個人的政治抱負,氣魄雄偉,格調慷慨悲涼,有很高的藝術性。初中學過《觀滄海》《龜雖壽》曹操能文善詩,文章風格清峻、簡約嚴明、不拘舊格。在詩19什么是“行”?“行”是古代詩歌的一種體裁,可配樂歌唱。歌:如《垓下歌》《白雪歌》《登幽州臺歌》行:如《兵車行》《麗人行》《琵琶行》吟:如《秦中吟》《代悲白頭吟》

引:如《李憑箜篌引》曲:如《西洲曲》《秋風曲》《渭城曲》此外還有謠、辭等別稱。什么是“行”?“行”是古代詩歌的一種體裁,可配樂歌唱。20你認為本詩的情感著眼點在哪一個字?憂你認為本詩的情感著眼點在哪一個字?憂21①設問開頭,破空而來,表達詩人對人生的思考。②運用“朝露”為喻,表達年華易失的感慨。③以造酒的杜康代酒,形象突出,引人聯想。第一層: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補充:不直接說某人或某事物的名稱,借同它密切相關的名稱去代替,這種辭格叫借代。它重在事物的相關性。作用:可以引人聯想,使表達收到形象突出,特點鮮明,具體生動的效果。

①設問開頭,破空而來,表達詩人對人生的思考。第一層:對酒22第二層: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運用典故:語出《詩經.鄭風.子衿》,原文為:“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這原是一首情詩,詩句的大意:情人青色的衣衿,令我情思悠長.縱然我沒有去你那里,難道你就不能和我保持聯系?“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原是周代宴請賓客的詩句。寫求賢既得,故盡禮娛賓。這里用以表達對賢才的禮遇。求賢不得,故反復沉吟。第二層: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鳴,食23第三層: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憂從中來,不可斷絕。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比喻將賢才喻為明月,恰如其分地表達渴望賢才來歸的心意。

而在這還沒有實現的情況下,才“憂從中來,不可斷絕”。這四句詩仍是寫“憂”,從情感上照應第一節。“越陌度阡”四句句意呼應第二節,仍是想象賢才歸己時的歡快場面。第三層: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憂從中來,不可斷絕。越陌度阡,枉24第四層: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①以“烏鵲”無

枝可依類比在三國鼎立的局面下,有些人才猶豫不決,都在尋找寄身之地,彷徨不知何去何從。②后四句用典。

第四層: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厭高,海25第四層: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借用《管子.形勢解》之語:“海不辭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辭土石,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厭人,故能成其眾;士不厭學,故能成其圣。”詩意比喻執政者要能寬宏大量,廣納賢才。這里曹操暗喻自己像山一樣不厭其多容納土壤,像水一樣不厭其大而容納眾水,表明要寬宏大量,廣納人才。周公:“我于天下亦不輕矣!然一沐三握發,一飯三吐哺,猶恐失天下之士。”第四層: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厭高,海26第四層: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①以“烏鵲”無

枝可依類比在三國鼎立的局面下,有些人才猶豫不決,都在尋找寄身之地,彷徨不知何去何從。②后四句用典說明自己渴望多納賢才

,殷勤地接待賢才。表達作者胸懷大志,一統天下的愿望。

第四層: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厭高,海27合作探究,感受詩句

四節詩歌的主要內容:

第一層:時光易逝

人生苦短

第二層:渴望賢才

禮遇嘉賓

第三層:渴盼人才

憂思難解

第四層:虛心納士

竭盡誠心

合作探究,感受詩句四節詩歌的主要內容:

28

抒發了作者因時光易逝、功業未就而產生的苦悶心情和招納賢才、渴望建功立業的思想。

有一種說法是,說得出來的痛苦都不算痛苦,說不出來的痛苦才是真正的痛苦。(梅花語)全詩反復出現一個“憂”字,詩人“憂”什么?人生短暫、人才難求,內心孤獨,無人能解。

全詩反復出現一個“憂”字29

據考證,這首詩作于曹操晚年,大敗赤壁之戰后,當年曹操已經53歲了,年事漸高,面對戰亂連年,統一中原的事業仍未完成的社會現實,因而憂愁幽思,苦悶煎熬。但他并不灰心,仍以統一天下為己任,決心廣泛延攬人才,招納賢士致力于建功立業。《短歌行》創作背景據考證,這首詩作于曹操晚年,大敗赤壁之戰后,當30小結

全詩著眼點全詩落腳點

作者從人生的感慨過渡到政治理想,心境由狹變闊,情緒由低沉到高昂,充分體現了他慷慨悲涼,氣魄雄偉的詩風。憂(功業、人才)志(一統天下)

小結全詩著眼點憂(功業、人才)31

藝術特色1、引用典故不著痕跡。如用《詩經鄭風子衿》的句子“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縱我不往,子寧不來)”來表達對賢才的渴望。又如化用自《管子形解》中的“山不厭高,海不厭深”來表達求賢若渴的心情。“周公吐哺,天下歸心”更是表達了收服人心,統一天下的宏偉抱負。藝術32子衿《詩經鄭風》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縱我不往,子寧不來?挑兮達兮,在城闕兮。一日不見,如三日兮。子衿《詩經鄭風》33“比興”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把賢者比喻為高空的明月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表明優待賢才的態度。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喻人生短促。“烏鵲南飛,繞樹三匝”比賢士們還沒有歸宿。“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喻用人要“多多益善”等。比興“比興”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把賢者比喻為高空的明月呦呦鹿鳴,食342、一連串的比興手法,生動形象地

表達出作者思賢若渴的急切心情3、慷慨激昂之氣。此詩氣魄宏偉,感情充沛,時憂時喜,忽徐忽急,展示著詩人博大坦蕩的胸懷。2、一連串的比興手法,生動形象地

表達出作者思賢若渴的急切心35探究綜合,遷移評價

1.《三國演義》中,曹操率大軍南下,列陣長江,想一舉消滅孫權和劉備的勢力。赤壁大戰前夕,酒宴眾文武,喝酒到半夜,忽然聽到烏鴉聲往南飛鳴而去,曹操感此景而持長槊唱

《短歌行》。

《短歌行》出現的時間點的不同會產生什么不同的效果?2.《三國演義》中的曹操是個奸雄的形象,如曹操借刀殺楊修等,曹操的名言就是“寧教我負天下人,天下人不可負我”。所以后人覺得曹操是“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京劇中曹操的白臉形象(在戲劇中白臉代表壞人),曹操是一個奸詐、陰險、嫉妒的人。你對此有何看法?

探究綜合,遷移評價1.《三國演義》中,曹操率大軍南下,列陣36參考:

治世之能臣也好,亂世之奸雄也罷,歷史自有公論。無可厚非的是,曹操是一個才華橫溢的詩人,登高必賦,且多慷慨悲涼之句。景仰他,因為這是一位有豪情壯志的英雄主義者;敬佩他,更因為這是一位人生的斗士。“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吟誦曹操的詩句,磨礪著我們的萬千豪情。

參考:37龜雖壽神龜雖壽,猶有竟時。騰蛇乘霧,終為土灰。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盈縮之期,不但在天;養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神龜的壽命雖然十分長久,但也還有生命終了的時候。騰蛇盡管能乘霧飛行,終究也會死亡化為土灰。年老的千里馬伏在馬棚里,它的雄心壯志仍然是一日馳騁千里。有遠大志向的人士到了晚年,奮發思進的雄心不會止息。人的壽命長短,不只是由上天所決定的。只要自己保養得好,也可以益壽延年。真是幸運極了,用歌唱來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吧。本詩寫于北伐烏桓勝利的歸途,時年53歲。雖然剛剛取得了勝利,但想到一統中國的宏愿尚未實現,而自己已暮年,人生短促,時不我待,怎能不為生命的有限而感慨!但是,詩人并不悲觀,他仍以不斷進取的精神激勵自己,建樹功業。龜雖壽神龜的壽命雖然十分長久,但也還有生命終了的時候38歸園田居陶淵明歸陶39

晉陶淵明田園詩派南朝·宋謝靈運山水詩派唐王孟山水田園詩派

山水田園詩派發展脈絡晉陶淵明田園詩派山水田園40作者陶淵明,東晉時期文學家。名潛,字元亮。陶淵明出身于沒落的仕宦家庭。由于儒道思想的矛盾性,時官時隱,舉棋不定。41歲以后,陶淵明因時局動蕩,仕途險惡,以及官場政治腐敗,門閥制度森嚴,而對現實極端不滿,毅然辭官歸隱,與官場徹底決裂。

作者陶淵明,東晉時期文學家。名潛,字元亮。陶淵明41作品簡介

陶淵明是漢魏南北朝800年間最杰出的詩人。陶詩今存125首,多為五言詩。從內容上可分為飲酒詩、詠懷詩和田園詩三大類。而田園詩數量最多,成就最高。這類詩充分表現了詩人鄙夷功名利祿的高遠志趣和守志不阿的高尚節操,表現了詩人對黑暗官場的極端憎惡和徹底決裂,對淳樸的田園生活的熱愛,對理想世界的追求和向往。田園詩中也有一些是反映自己晚年困頓狀況的,可使我們間接地了解到當時農民階級的悲慘生活。作品簡介陶淵明是漢魏南北朝800年間最杰出的42了解幾個問題

1、從何而歸?2、為何而歸?3、歸向何處?4、歸去如何?

了解幾個問題1、從何而歸?431、從何而歸?

明確:官場。

詩人將官場說成“塵網”、“樊籠”。對官場生活的厭惡。2、為何而歸?(1)本性愛田園。

(2)由于官場的黑暗,無自由,無法實現抱負,作者歸隱田園為獨善其身。

聯系作者、背景

1、從何而歸?明確:官場。

詩人將官場說成“塵網”、“樊44思考:如何理解“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

明確:“羈鳥”是籠中的鳥;“池魚”是池塘中的魚。這二者的特點是失去自由,失去最適合它們生活的環境,只會覺得痛苦。也暗示作者在官場就如同“羈鳥”、“池魚”一般,失去自由。說明作者身在仕途而心系田園的心情,以喚起人們對自由的向往。思考:如何理解“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

明確:“羈鳥”453、歸向何處?

明確:園田。4、找出描寫田園生活情景的句子?用自己的話描述。例如:

“榆柳蔭后檐,桃李羅堂前。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

(參考:屋后榆柳樹影婆娑,濃陰覆地,習習清風平息心中焦慮。眼前桃李芬芳,弄姿堂前,喚起心中歡欣。極目遠眺,炊煙融入暮靄,側耳諦聽,依稀聽得犬吠雞鳴。)

3、歸向何處?明確:園田。4、找出描寫田園生活情景的句子46作者怎樣描寫景物?由近而遠,以聲襯靜,以動襯靜。尋常的農村風光,為何會被陶淵明寫得那么美?作者怎樣描寫景物?474、歸去如何?

明確:“戶庭無塵雜,虛室有余閑。”令人產生“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神”之感。作者是在寫自己寧靜、閑適的生活狀態,和那種輕松、平和、喜悅之情。

4、歸去如何?

明確:“戶庭無塵雜,虛室有余閑。”48歸戀厭棄田園:土地草屋榆柳桃李村莊煙狗雞官場:塵網樊籠幽雅恬適歸園田居歸戀厭棄田園:土地草屋官場:幽雅恬適歸園田居49三、試討論本詩的藝術特色1、白描的手法。(不加任何詞語修飾,不矯揉造作,一切自然而就,體現事物本色美的描寫)如:“方宅十余畝,草屋八九間”,沒有絲毫的裝飾之詞,平易如畫。2、語言樸素自然。3、情景交融。文中所描寫到的景色,實際是陶淵明內心追求精神的物化,是實景和心境相結合,從課文第二層景色描寫可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