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醫科診療規面癱中醫診療方案面癱(idiopathicfacialpalsyBell麻痹(Bellpalsy)是頸乳突孔面神經非特異性炎癥導致的四周性面癱,相當于中醫的中風病疇。2023年國家衛生部臨床醫學委員會制定的《神經病學》進展診斷。1、辨證治療風痰阻絡證:病癥:患側額紋消逝,不能皺額蹙眉,眼裂變大,不能閉合或者閉合不全,閉眼時眼球向外上方轉動,顯露白色鞏膜,鼻唇溝變淺,口角下垂,示齒時口角偏向健側,鼓腮吹哨漏氣;食物滯留于病側齒頰間,病初可伴有癱瘓側乳突苦痛,耳或者下頜角苦痛。舌質暗淡,苔白膩或者黃膩,脈弦滑或者弦緊。治法:化痰通絡,祛風散寒。方藥:牽正散加減。白附子、僵蠶、全蝎各風。
9克,等分為末分兩次服。加用防風引藥上行,川芎去頭面之療效評估:該病男性多于女性,任何季節都可發病以春節多見療效評判標準分為四類:痊愈:患部完全恢復正常;顯效:患部根本恢復正常,僅笑時口角稍向健側歪斜,或者皺眉時額紋比健側淺;有效:患部明顯恢復,患側眼瞼閉合不嚴,口角輕度歪斜;無效:治療后無好轉或者略有改善。證明以辨證為核心的治療方案療效明顯。2、針灸治療:取手足陽明經為主,足太陽經穴為輔,面癱早期針數宜少,宜淺,宜精,后期諸穴位酌予斜刺或者透刺,初期宜補后期宜瀉加用懸灸。處方:地倉、頰車、合谷、陽白、四百方義:本方重在麻痹部位取穴,協作遠部取穴,目的在于疏通陽明太陽經脈,祛風散寒,疏通氣血,使肌肉筋脈得以濡潤溫養,面癱可愈。加減:抬眉差加攢竹,鼻唇溝平坦加用迎香人中歪斜加水溝,舌麻味覺減退加廉泉。療效評估:依據臨床實踐觀看,針灸具有良性調整作用,可以提高神經興奮性,加速面癱的恢復。針灸已經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面癱的首要方法。3、隔灸:片厚約2-3mm,刺數眼,上置艾柱,三到五壯,以皮膚微紅為度。療效評估:此療法屬于中醫特色療法,取艾柱溫熱散寒,借生解表散寒之力共同作用于穴位,施治過程中患者常感覺蟲爬蟻道的舒適感,利于面癱的早期恢復。4. 護理:1、避風,必要時可以戴口罩,眼罩防護。 2、因眼瞼閉合不全灰塵簡潔侵入,每天點眼藥水—3次。3、嚴格忌口,禁食酸辣涼食物,避開涼水洗臉。.Z.z.z5、康復:時間從發病1020天。方法:對鏡做皺額,蹙眉,閉眼,吹口哨,示齒等運動,訓練時要按體操節奏進展,每日2――3次。2、自我按摩,因面肌薄,用力宜輕柔、適度、持續、穩重。早晚各一次。三、中疑難點分析:1、面癱患者的急性期為三到七天,急性期時病情緩解不明顯或者漸漸加重,患者對此格外困擾,以至于質疑中醫治療方案,其中有一局部會自動終止治療。 如何建立患者對于中醫治療的信念和信任感難度很大。2、病人病情簡單多樣,微小變化之處,中醫解釋的理論系統患者很難承受,如何讓患者信服是一個困難的問題。3、老年患者發病時伴有乳突苦痛合并糖尿病、高血壓、動脈硬化、心絞痛或者心肌梗較差,難度大。
死者單純中醫治療效果為了進一步發揮中醫藥在治療面癱中的作用,并使其療效得到認可,本專科擬題出如下解決措施和思路1:加強患者的心理疏導,使其更加了解自己的病情,疾病的進展過程。2、面癱的病癥千差萬別,需要更為完善的中醫診療方案診療方案優化說明:我科通過多年來對診療方案的應用,針對不同病癥,承受 2023年5月修訂的診療方案辯證論治本病,中醫治療率及患者量與上一年比均有肯定的提高,但是同時也覺察了一些問題,需要進一步優化本方案。有很大一局部患者與拔牙后,咽炎后,重感冒后并發面癱用從風熱外感的角度調整診療方案,因此參加了風熱型,主方為銀翹散加減,重用雙花連翹黃連等,這些藥物有清熱解毒的作用,臨床效果較好,因此在我們優化診療方案時,參加了風熱證。另外局部病人面癱側腫脹明顯,疼連肩背部,依據督脈循脊里,上達項后風府,沿前額下行鼻柱等中醫理論,予后背督脈梅花針重扣拔火罐,大椎穴,肩井穴三棱針點刺出血加拔火罐,療效較好。高血壓病中醫診療方案高血壓病又稱原發性高血壓,是以動脈壓上升尤其是舒壓持續上升為特點的全身性、慢性血管疾病。本病病因尚不格外清楚,長期精神緊、有高血壓家族史、肥胖、飲食中含鹽量高和大量吸煙者發病率高。臨床上以頭暈頭痛、耳鳴健忘、失眠多夢、血壓上升等為根本特征。晚期病人常伴有心腦腎等器質性損害。結合本病臨床表現,一般屬中醫“眩暈”、“頭痛”病疇;主要由情志傷、肝腎陰虧陽亢或飲食不節,痰濁壅滯所致;治此常以滋陰平肝潛陽或除痰祛濕等為大法。如何預防高血壓病的發生或掌握高血壓病的進展?長期以來人們只留意用中西藥降壓治療,無視了從發病緣由方面去實行有效防治措施,盡管把血壓降了下去,而一旦停藥血壓又會恢復到原來水平,甚至不斷上升。因此,對于本病應做到“未病先防”與“既病防變”相結合。實踐證明,對已病者實行有效的防病措施,大都可以截斷扭轉病勢。〔一〕 根本措施:腦、1?無高血壓病者,應做到未病先防,如平素應樂觀開展養生防病;間或覺察一二次血壓上升,即應引起重視,如定期復查、準時開展防與治。2.一旦患有本病,原則上一期高血壓病應重在防而兼顧治, 以防進展;二期、三期合并有心、腎器質性損害者則在中西醫治療的根底上,留意于防,以阻擋病情惡化。?患病后應加強攝生調養,尤其要保持心情舒服,不必恐驚、焦慮和緊。只要情志暢達,氣血陰陽協調,自有益于本病的康復。交感神經興奮,腎上腺素分泌增加,小動脈收縮,從而使血壓增高。房事太過亦是如此。?常常閑逛或戶外活動,以及郊巡游勝,可促使氣血陰陽平和,降低并穩定血壓。〔二〕 飲食調護:?掌握食鹽量正常成人每日攝入 6克食鹽為宜;患高血壓病尤其是合并有心、腎功能不全者則應減量,一般每日3 4克。壓病〔尤其是體胖者〕要適當限制飲食,或少食精白米飯,多食糙米及雜糧;并可運用“撳針刺耳穴法”減肥。?食宜清淡,少食肥甘對飲食的根本要以清淡素食為主,少食肥甘油膩,飲食合理搭配。此外,還需了解三點:①宜以豆類及谷類為主食,如黃豆、大麥、小米、玉米、小麥、高梁等,以白萊、芹菜、西紅柿、豆芽、菠菜、蘿卜、海帶等為主要蔬菜;多食穎水果如柑橘、山楂、蘋果等。②少食或不食動物脂肪,而以植物油如豆油、棉油、糠油等為主;少食含膽固醇高的食物如動物臟、蛋黃、螃蟹、帶魚、魚子等。③少食發物如雄雞、豬頭肉、狗肉、鹿茸等,因這一類發物均易耗損肝陰,使肝陽易亢,病情復發或加重。4?戒煙忌酒,少食辛辣煙酒及辛辣之品對人體的危害對高血壓病的危害尤為明顯。如煙草中的尼古丁易使人體去甲腎上腺素分泌增加,引起血管痙攣,血壓上升;長期大量飲酒,對本病不僅易誘發中風,還會促使源性〔肝〕膽固醇合成,血脂上升,引起動脈硬化和加重高血壓病。5?因時因地,堅持食療即結合具體狀況,常常選用下述食療方服之,亦有防治效果。100克,水浸一夜濾干,與根粉601次,常食。山楂晶:亦可用山楂沖劑當飲料常常沖服,具有降脂、防高血壓之效。150克,沙參、白芍各30克,共經水磨后澄取淀粉,曬干備用。每次用淀粉30601次。玉米粥:玉米煮粥,常常食之。鮮牛奶:每日早上喝1瓶,無病可防發生,有高血壓病者可防進展。《本草述》謂其能“滋陰養血,制其陽亢”。現今爭論,如日本《我的安康》雜志其預防高血壓病效果明顯。
1984年第一期報導,牛奶中富含鈣和蛋白質,防止高血壓病并可降壓的食物還有洋蔥、芹菜、海蜇皮、大蒜、海參、綠豆等。日本人喜用大洋10個,切細放入茶壺加水煮,煮沸后用小火煨,煎到水的顏色如茶樣,每天代茶喝間喝最有效。連喝十來天即可使血壓降至正常。
1?3杯,兩頓飯之〔三〕 方藥服:結合本病多表現為肝腎陰虛、痰濕瘀血滯留的病理特點,近年來國有人于本病的早中期承受滋陰潛陽、法痰活血之法,以“截斷扭轉病勢”。實踐證明,下述方藥并不直接產生降壓作用,但卻具有軟化血管、穩定血壓、阻擋病情進展的作用。?滋陰通脈丸根、昆布、山楂、丹參、首烏各 2份,懷牛膝、澤瀉、蒲黃、赤芍、草決明、半夏、麥芽各1?5份,天冬、龜膠、枸杞各1份。按比例,共碾未,煉蜜為丸。每丸重 6克。每次1丸,每日3次。11療程,停藥一周后再服。可連服3?4個療程。本方適用于以陰虛為主,其血壓偏高而無須用降壓藥,或病癥不顯者,亦可作為關心治療藥,協作降壓的中西藥使用。?半夏化痰丸半夏、白術、鉤藤、澤瀉、生大黃、山楂各 2份,天麻、菖蒲、茯苓、郁金、昆布、1?5份,丹參、桃仁、天竺黃各1份。制法、用量、服法均同上方。本方適用于體形肥胖、痰濕較盛者。〔四〕 其他措施:?針灸取穴足三里、合谷;關、太沖;三陰交、曲池、陽陵泉。用瀉法,不留針,每天取一組穴。交替使用。.藥枕杭菊花、桑葉、野菊花、辛夷各 500克,薄荷、紅花各150克。混合粉碎后另拌入冰片50克,裝入布袋作枕頭使用。每劑藥可用
3?6個月,為防潮,可常取出太陽曬。凡高血壓病、正偏頭痛,既可以此緩解病癥,又可預防早期病人復發。此外,還有用菊花制成藥枕防治之。
1000250克,3 ?氣功一般以靜成效果較好,血壓過高者宜打太極拳。氣功和太極拳動作嚴峻,姿勢松緩,能反射性地引起血管放松,使血壓下降;心境安靜,有助于消退對外界刺激的反響;同時還可改善機體的平衡與協調。?按摩自我按摩可調整大腦皮質功能,改善腦血液循環,使血管微擴,血流增加,對降低血壓、防治動脈硬化有肯定效果。可承受按摩健腦功。針灸推拿中醫優勢病種中醫〔針灸推拿〕診療方案一:頸椎病頸椎病:是指頸椎間盤退行性變及頸椎骨質增生,刺激或壓迫了鄰近的脊髓、神經根、血管及交感神經,并.Z.z.z由此產生頸、肩、上肢一系列表現的疾病,簡稱頸椎病。頸椎病分為五型,即頸型、神經根型、脊髓型、椎動脈型和交感型。中醫理論認為,感受外邪、跌撲損傷、動作失度、可使項部經絡氣血運行不暢,故頸部苦痛、僵硬、酸脹;肝腎缺乏,氣血虧損,督脈空虛,筋骨失養,氣血不呢 益腦竅,而消滅頭痛、頭暈、耳鳴、耳聾;經絡受詛,氣血運行不暢,導致上肢苦痛麻木等病癥。針刺治療:穴取雙側:風池,頸夾脊穴,肩井,肩中俞,肩外俞,夾脊。椎動脈型加腦空,太陽,角,腦戶,百會,后頂,強間等;神經根型加肩髃,肩醪,肩貞,曲池,合谷等。每日交替取肯定數量以上腧穴上電,平補平瀉,30minqdTDP30minqd菝罐:適量,5minqd中頻脈沖電治療:頸部及患部適當部位,30minqd頸椎病推拿:30minqd①預備手法:先用滾法放松患者頸、肩背部的肌肉;接著,用拇指與食中三指拿捏頸項兩旁的軟組織由上而下操作。②治療手法:用拇指指腹點揉風池、太陽、百會、風府、天宗、曲池、合谷等穴;彈撥缺盆、極泉、小海等穴;牽引頸部。③完畢手法:拍打肩背部和上肢;搓揉患肢肌肉;牽抖上肢。【按語】針對椎動脈型頸椎病,結合 2ml當歸注射液+2ml骨肽注射液于C5-C6頸夾脊穴穴位注射。qd,左右交替用,10日為一療程,療效轎好。針對神經根型頸椎病,務必協作頸部牽引3-5分鐘,qd,療效轎滿足。針灸推拿結合治療頸椎病可明顯改善病癥, 尢其對頸型、椎動脈型、神經根型有轎好的效果。“肩凝癥”、“凍結肩”等。針刺治療:穴取:肩井,肩中俞,肩外俞,肩髃,肩醪,肩貞,曲池,合谷及痛點明顯阿是穴等。每日交替取肯定數量腧穴上電,平補平瀉,留針射:患部,30minqd菝罐:適量,5minqd中頻脈沖電治療:肩部及患部適當部位,
30minqdTDP照30minqd肩重.魁推拿:30minqd①預備手法:用滾法或拿揉法施術,重點在肩前部、三角肌部及肩后部,協作患肢的被動外展、旋外和旋活動,以緩解肌肉痙攣,促進粘連松解。②治療手法:點壓肩井、秉風、天宗、肩陵、肩貞、肩髃等穴,并于粘連部位施彈撥手法,剝離粘連。作環轉搖動,拿捏法于肩周,然后上舉搬法和后背搬法。③完畢手法:用搓法從肩部到前臂,反復上下搓動完畢治療。【按語】治療中推拿搬法轎為關鍵,是肩關節功能恢復主要手段,針對患者怕痛特點,可結合患者自行吊單杠熬煉和后背拉手熬煉等。 本病預后良好,一般功能均能恢復,且痊愈后很少復發,但有糖尿病史或結核病史的患者,治療效果轎差。三:腰椎間盤突出癥腰椎間盤突出癥:是隕于腰椎間盤的退變與損傷,導致脊柱外力學平衡失調,使椎間盤的髓核自裂開口突出,壓迫腰骶脊神經根或馬尾神經而引起腰腿痛的一種病癥。此病為中醫學中痹癥之“腰痹”疇。病因由因〔解剖構造和發育上的缺陷〕和外因〔損傷和勞損,嚴寒刺激〕I起。針刺治療:穴取:腰部夾脊穴、三焦俞、腎俞、氣海俞、大腸俞、關元俞、環跳、承扶、委中、承山,飛揚等穴,其中每日交替取肯定數量腧穴上電,平補平瀉,留針5minqd中頻脈沖電治療:腰部及腿部適當部位,
30minqdTDP照耀:腰部,30minqd菝罐:腰腿部適量,30minqd腰突癥推拿:30minqd①預備手法:患者俯臥位,醫者用按揉手法在患者脊柱兩側及臀部、下肢施術,以腰部為重點。②治療手法:雙手掌重疊用力,沿脊柱由上至下按壓腰臀部;再點壓腰陽關、腎俞、環跳、承扶、委中等穴;并做與肌纖維垂直方悟的彈撥法;強制直腿抬高法反復5次;腰椎定點斜扳法,左右各1次;③完畢手法:患者俯臥,承受四人牽引法,完畢治療,用寬腰圍固定。【按語】環跳穴的針刺方法是疾病療效明顯的關鍵,用
5-7寸針針刺坐骨神經干,有下肢放電感及上電后下肢有抽動為好。腰椎間盤突出癥手法治療取得轎好的效果。其作用有兩方面:一是通過手法擠壓,迫使髓核回納;二是通過手法轉變髓核和神經根的相對位置,從而解除了突出物對神經根的壓迫和刺激。具體表現在直腿抬高法反復等,因此以上手法為治療腰突癥之關鍵手法。
次;腰椎定點斜扳法,左右各1次;四人牽引法四:四周性面神經麻痹四周性面神經麻痹是以口眼向一側歪斜為主癥的病證。中醫學稱其為面癱,口眼喎斜。病因由機體正氣缺乏,衛外不固,風寒濕邪乘虛侵入面部經絡引起。 中頻脈沖電治療:面位,30minqd針刺治療:穴取:攢竹、魚腰、陽白、四白、顴醪、頰車、地倉、水溝、迎香、合谷〔對側〕、太沖〔同側〕。其中每日交替取肯定數量腧穴上電,平補平瀉,留針 30minqdTDP照耀:面部,30minqd刺絡閃罐:依據狀況選顴醪、頰車、地倉中之一刺絡閃罐,微微出血,隔日用。【按語】面癱〔四周性面神經麻痹〕治療首先要排解中樞性面癱 〔中樞性面神經麻痹〕的可能,可承受CT進展排解。早期面癱可結合:①0.9%NS100ml+青霉素640萬U+地塞米松10mg〔前三天〕ivgtt50d/min ②5%GS250ml+病毒唑0.5givgtt50d/min③5%GNS250+654-215mgivgtt50d/min 。以上治療連用5日。針灸治療面癱具有卓效,是目前治療本病安全有效的首選方法。面部應避開風寒,必要時應戴口罩、眼罩;因眼瞼閉合不全,灰塵容易侵入,每日點眼藥水23次,以預防感染。四周性面癱的預后與面神經的損傷程度親熱相關,一般而言由無菌性炎癥導致的面癱預后轎好,而由病毒導致的面癱〔如亨特氏面癱〕,預后轎差。五:浮針治療苦痛癥浮針療法是一種侵入性的物理治療方法,主要運用一次性浮針針具〔簡稱浮針〕為治療工具,以侷部病癥為基準,在病痛四周〔而不是在病痛侷部〕進針,針尖對準病灶,針體沿淺筋膜〔主要是皮下疏松結締組織〕層行進。相對于傳統針刺方法而言,留針時間長,主要用于治療侷部的病癥。浮針療法治療軟組織傷痛具有療效精準、見效快捷、操作簡潔、無副作用等特點。【操作方法】㈠針刺前的預備⑴選擇體位:有利醫生操作的適應不同病癥的體位,如仰臥位〔取頭、面、胸、腹部進針點和上下肢局部的進針點〕;伏臥位〔取頭、項、脊背、腰臀部和下肢背側及上肢的一局部進針點〕⑵明確病痛點:病痛圍大,找出最痛點,不清選中心;病痛圍小,轉變體位,明確痛點。⑶確定進針點關系到療效的好壞。①多數狀況下在距痛點6-8cm處;②多項選擇擇在病痛部位上、下、左、右處,這樣便于操作和留針,但要是病痛在肋間,斜取肋間,效佳;③避開皮玞上的瘢痕、結節、破損等處④盡量避開淺表血管,以免針刺時出血;⑤進針點與病痛處之間最好不要有關節,否則,效果相對地差。 ㈡消毒進針部位消毒和醫者手指75%酒精棉球拭搽即可。㈢針刺方法①進針用右手持針操作,主要是以拇指、食指、中指三指挾持針柄,狀如斜持毛筆。進針時針體與皮玞呈 15°-35°角左右刺入,略達肌層后再使針身退于皮下,可放倒針身,針尖沿皮下朝病灶推動, 可見皮玞呈線狀隆起。病人沒有酸脹麻痛等感覺。 ②運針作掃散動作:以進針點為支點,手握針座,左右搖擺,使針體作扇形運動。掃散完畢,抽出針芯,把針芯放回保護套管,然后把膠布6小時左24小時、或更長。依據天氣狀況、病人的反響和病情的性質打算。④出針在留針到達既定的時間后出針。出針時一般先以左手拇、食指按住針孔四周皮玞,右手拇、食兩指拿捏浮針針座,不要捻轉提插,漸漸將軟管起出,用消毒干棉球按壓針孔,防止出血。出針也可由患者自己或家人完成。【按語】浮針療法安全牢靠,療效快捷精準。但療效關鍵取決于以下三點:一是明確病灶位置,二是掃散幅度大小〔光射效應〕,三是即時效果如何。應留意以下幾個方面,才能到達事半功倍安全有效的目的。1.浮針療法留針時間長,轎易感染。浮針器具只能一次性使用,同時要留意消毒。特別是對簡潔感染的病人,如糖尿病病人,當加倍留神,慎防感染。針期間,應留意針口密封和針體固定,囑患者避開猛烈活動和洗澡,以免汗液和水進入機體引起感染。 3.針刺的部位一般應選在對日常生活影響
留轎小的部位。關節活動度轎大,一般不宜選用,可在關節四周進針。另外也不要太靠近腰帶的部位,由于腰帶的活動或緊束常影響針體的固定。 4.依據狀況,進針點可以選擇在離病灶轎遠的地方,但浮針進針點和病痛部位之間盡量不能有關節。否則,療效相對地差。尢其是外側〔伸面〕,不要跨關節浮針治療為佳。5.短期侷部用過封閉療法,也不宜用浮針療法。 6.外觀紅腫或發熱的病痛,如痛風急性期,效果不如外觀沒有變化的,如網球肘。7.留針過程中要叮囑病人掌握運動量,不能出汗。方悟要求準確無誤,深淺把握得要好,強調“治神”。
8.浮針療法僅僅作用在皮下,五:青春期痤瘡自血療法青春期痤瘡是一種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癥性皮玞病。中醫學稱其為粉刺。病因由素體陽熱偏盛,加之青春期生氣旺盛,營血日漸偏熱,血熱外壅,氣血郁滯,蘊詛肌玞,而發本病。 5ml一次性注射器抽取2-3ml靜脈血,然后取一側足三里行穴位注射。左右足三里交替用,隔10日一次。【按語】注射足三里時要有穴位得起的猛烈感,療效轎好。六:銀質針針刺療法銀質針針刺療法,它在治痛方面有獨特的遠期療效【適應癥及禁忌癥】適應癥由頸椎管或腰椎管外軟組織損害所致的慢性痛癥:〔 1〕頸肩臂痛〔2〕腰臀腿痛〔3〕頭部與面部痛〔4〕肩重I議〔5〕膝關節痛〔6〕跟底痛〔2〕胸悶、氣短、失眠、心悸。禁忌癥:〔 1〕嚴峻的心腦血管病、腎功能衰竭者〔2〕月經期、妊娠或貧血衰弱者〔3〕血小板削減等血液疾病或有出血傾向者。【操作步驟】 1?依針刺治療需要實行相應舒適的體位,如頭頸背部承受坐位,并取頸部前屈位。腰部或臀部則實行俯臥、側臥體位,股側部或膝踝關節部取仰臥位,以利于操作而且可以避開暈針的發生。針刺部位與圍。在軟組織痛的特定病變組織中選取壓痛點,一般壓痛點之間的針距為
?依據病情的需要確定1.0-2.0cm。故稱謂“密集型”針刺法。壓痛點多為肌肉或肌筋膜與骨膜的連接處,具有嚴格的解剖學分布,同手術松解的部位和圍相全都。選取痛點須正確認真,切勿遺漏,否則尚需“補課”重治療。 3?在無菌操作下于每個進針點各作1%^J多卡因皮注射形成直徑約5mm勺皮丘,使進針時艾條燃燒時不會產生皮玞的刺痛與灼痛。對于轎大部位的壓痛區域如腰部、臀部或頸背部目前已承受恩鈉乳劑侷部涂抹進針點,二個小時后即產生麻醉作用,進針區域皮玞、皮下肌肉可以到達無痛。 4?選擇高壓消毒的長度適宜的銀質針分別刺入皮丘,對準深層病變區域方悟作直刺或斜刺。經皮下肌肉或筋膜直達骨膜附著處〔壓痛點〕,引出轎猛烈的酸沉脹麻針感為止。通常軟組織病變嚴峻,其針感愈強,往往合并有痛覺。每一枚針刺入到位后,不必提插捻針,這與一般針刺方法不同。5?進針完畢后,在每一枚銀質針的圓球形針尾上裝始終徑約 1.5cm的艾條,點燃后緩緩燃燒。此刻患者自覺治療部位深層軟組織消滅舒適的溫熱感,痛覺全然驅走。由于皮丘的麻醉作用,針體的發熱作用不會使皮玞產生灼痛。起針。逐一起針后在每一針眼處涂樣可以避開進針點感染。【按語】
6?艾火熄滅后針體的余熱仍有治療作用,須待冷卻前方可2%碘酒。讓其暴露〔夏秋〕或紗布掩蓋〔冬春〕,三天不與水接觸,這?在同一個病變區域通常僅作一次針刺治療,多個病變區域的治療,間隔時間以2-3周為宜。因銀質針針刺后人體軟組織會進展一次應力調整,特別是鄰近部位表現為明顯的肌緊,而針刺部位則往往處于肌松弛狀態。 2?對頸椎和胸椎病變伸肌群,尢其是肩胛骨脊柱緣附著的軟組織針刺要特別慎重,切勿刺傷胸膜或脊髓神經。頸椎、胸椎的其它部位及鎖骨上窩軟組織病變區域禁忌作銀質針治療。3的鎮痛作用和肌肉松弛效應。欠長會使針眼四周皮玞產生灼痛難忍,此時可用備好的裝滿涼水的
4.假設艾條燃燒嫁倘值頂峰時,因針體選擇20ml注射器將水從針頭噴出直至高熱的針柄,瞬間即可降溫而消退灼痛。但切勿使用酒精代替涼水,以免引燃酒精發生燙傷。腸易激綜合征中西醫結合診治方案〔草案〕概念腸易激綜合征〔irritablebowel syndrom,IBS〕是一種以長期或反復發作的腹痛、腹脹,伴排便習慣和大便性狀特別而目前尚缺乏形態學、細菌學和生化學指標特別的腸功能障礙性綜合征。臨床表現1、腹痛或腹部不適感苦痛性質多樣、程度各異,多見于左下腹部,可伴腹脹,進餐后消滅,排便后緩解。2、排便特別排便次數>3次/日或<3次/周。性狀為稀便、水樣便或干硬便,可帶粘液,排便費力或不盡感,也可表現為秘瀉交替。3、腸外病癥可有上消化道病癥如燒心、早飽、惡心、嘔吐等統病癥如疲乏、背痛、心悸、呼吸不暢感、尿頻、尿急、性功能障礙等。
,也可有其他系4、病癥特點起病緩慢,間歇性發作,不具特異性,病癥的消滅或加重常與精神心理因素或應激狀態有關,白天明顯,夜間睡眠后減輕。臨床類型1、西醫分類〔1〕腹瀉為主型;〔2〕便秘為主型;〔3〕混合型:腹瀉便秘無規章交替發作為主。2、中醫證型〔1〕便秘,欲便不暢,便下困難;〔2〕胸脅或少腹脹滿竄痛;〔3〕〔4〕脈弦。次要癥候:〔1〕腸鳴矢氣;〔2〕曖氣呃逆,食少納差;〔3〕后重窘迫;〔4〕失眠多夢;〔5〕口苦咽干、或咽部如有物梗阻感。證型確定:具備主癥
2213項。肝氣乘脾證主要癥候:〔1〕腹痛即瀉,瀉后痛緩〔常因憤慨或精神緊而發作或加重〕;〔2〕少腹拘急;〔3〕胸脅脹滿竄痛;〔4〕脈弦或弦細。次要癥候:〔1〕腸鳴矢氣;〔2〕便下粘液;〔3〕情志抑郁,善太息;〔4〕急躁易怒;〔5〕納呆腹脹。證型確定:具備主癥3項。
221項加次脾胃虛弱證主要癥候:〔1〕常常餐后即瀉,大便時溏時瀉,夾有粘液;〔 2〕食少納差;〔3〕食后腹脹,脘悶不舒。〔4〕舌質淡,舌體胖有齒痕,苔白;〔 5〕脈細弱。次要癥候:〔1〕腹部隱痛喜按;腹脹腸鳴;〔3〕神疲懶言,肢倦乏力;〔4〕面色萎黃。證型確定:具備主癥13項。
22項,或主癥:〔1〕腹瀉便秘交替發作;〔2〕便下粘凍或夾泡沫;〔3〕作;〔4〕舌暗紅,苔白膩;〔5〕脈弦細或弦滑。次要癥候:〔1〕腹脹腸鳴;〔2〕口苦;肛門下墜;〔4〕排便不爽。證型確定:主癥223項。大腸燥熱癥主要癥候:〔1〕1行;〔2〕糞如羊矢,外裹粘液;〔3〕少腹結塊,按之脹痛;〔4〕舌質紅,少津苔黃或黃燥苔;〔5〕脈細數。次要癥候:〔1〕頭暈頭脹;〔2〕形體消瘦;〔3〕口干或口臭;〔4〕失眠、焦慮。證型確定:主癥診斷標準
2項。病癥指標過去1年中至少12周連續或連續的腹部不適或苦痛,并符合以下其中兩點可診斷為 IBS:〔1〕排便后緩解;〔2〕發作時伴大便次數轉變〔>3次/d或v3次/周〕;〔3〕發作時伴大便性狀轉變。此外關心指標有:〔1〕大便v3次/周;〔2〕大便〉3次/d;〔3〕羊糞樣或塊狀便;〔4〕糊樣便或水樣便;〔5〕排便費力;〔6〕排便緊迫感;〔7〕排便不盡感;〔8〕大便中有粘液;〔9〕腹部脹滿、脹氣;〔10〕全身神經官能病癥。腹瀉為主型:符合第〔2〕〔4〕〔6〕1項或多項而不伴〔1〕〔3〕〔5〕項。便秘為主型:符合第〔1〕〔3〕〔5〕1項或多項而不伴〔2〕〔4〕〔6〕項。混合型:上述兩型病癥混雜者。檢查指標〔用于排解器質性病變〕〔1〕一般狀況良好,系統檢查僅覺察腹部壓痛;〔2〕血、尿、便常規及培育〔3次〕正常,便潛血陰性;〔3〕B超正常;〔4〕;〔5〕X線鋇餐灌腸檢查無陽性覺察或結腸有激惹征象;〔無明顯粘膜特別,組織學檢查根本正常。
6〕腸鏡檢查示局部患者腸運動亢進,留意事項既應避開輕率的診斷,又應避開盲目的檢查,一般可按病癥指標診斷并賜予試驗治療,但.Z.z.z對以下狀況應留意排解器質性病變:〔 1〕年齡在45歲以上者;〔2〕病癥在夜間重或影響睡眠者;〔 3〕伴發熱、貧血、便血、體重減輕明顯、有腸梗阻病癥者;〔
隨訪中有任何病癥、體征變異者,均應認真檢查以排解器質性疾病,特別應留意排解乳糖酶缺乏癥、甲狀腺功能亢進癥等疾病。療效判定標準治愈:病癥全部消逝,腸道功能正常,舌、脈象正常,隨診復查無特別。好轉:病癥好轉,大便次數削減,糞便性狀接近正常或便秘減輕。無效:病癥無減輕,大便次數、大便性狀及排便過程特別無改善。治療心理治療首先告知患者通過檢查分析已排解器質性疾病, 而確診為IBS,科學準確說明疾病的性質和預后,是一種良性的功能性疾病,經過治療調理是完全可以治愈的,訂正患者曲解的認知,到達正確認知自己的病情,樹立勝病信念。通過與患者的溝通,分析暴露其與 IBS發病有關的心理機制,阻斷心理因素與臨床病癥之間的惡性循環,調整患者的心情和行為,建立合理規律的生活方式,以改善患者的臨床病癥和生活質量。飲食治療由于個體對進餐所產生的簡單反響存在差異,患者大腦皮質對食物的色、香、味等都能誘發胃腸道反響,因此,應建議患者對飲食種類進展認真評估,盡量避開能使自己產生胃腸不適的食物。一般應避開過量的脂肪及刺激性食物如咖啡、濃茶、酒精等的攝取,對某些食物不耐受明顯者,必需禁食該食物。關于飲食中纖維素含量問題,應依據病情需要和個體反響狀況來確定。西藥治療解痙劑〔1〕鈣離子通道阻滯劑:適用于治療腹瀉為主型或痙攣性便秘的 IBS患者,常用的有匹維溴胺,50mg/次,3次/d,飯后口服;還有奧替溴胺, 40mg/次,2?3次/d,口服。〔2〕多離子通道調整劑:此類藥物可直接作用于細胞膜多離子通道,對平滑肌運動具有雙向調整作用,故適用于混合型
IBS患者,馬來酸曲美布汀〔商品名援生力維、諾為等〕,
100mg/次,3次/d,口服。〔3〕抗膽堿能藥:選擇性
10mg/次;普魯本辛片,15?30mg/次;阿托品片,0.3?0.6mg/次,3次/dM1受體拮抗劑哌吡氮平〔pirezepine〕50mg/次,2次/d,口服,M3受體拮抗劑扎非那已試用于臨床。促動力劑:適用于腹脹、脹氣和慢通過型便秘的IBS患者。常用有西沙比利和莫沙比利, 均5?10mg/次,3次/d,口服;最近推舉的藥有普卡比利、泰佳色羅〔Tegaserod〕,均能促進結腸運動,治療便秘。通便劑對便秘為主型者可試用容積性瀉劑,如纖維素、康腸爾等。慎用刺激性瀉劑和高滲性瀉劑。IBS患者。洛哌丁胺,2mg/次,3?4次/d,口服;復方苯乙哌啶,2.5?5.0mg/次,3?4次/d,口服。抗抑郁藥對伴有精神病癥或反復發作者,可試用小劑量抗抑郁藥,以三環類較為常用,阿米替林,10?25mg/次,2?4次/d,口服;氟西汀〔百憂解〕, 20mg/次,2?4次/d,口服。臟止痛劑以下各藥均有降低臟敏感性的作用。〔 1〕生長抑素及其類似物如奧曲肽, 100卩g/次,皮下注射。〔2〕5-HT4受體阻滯劑:恩丹司瓊〔ondansetron〕和格尼司瓊〔granisetron〕〔3〕5-HT3受體阻滯劑:阿洛司瓊,1mg/次,2次/d,口服〔4〕阿片樣受體拮抗劑:非多托泰胃腸微生態制劑適用于伴有腸道菌群失調的 IBS患者。常用藥物有培菲康、普照樂拜爾、金雙歧、麗珠腸樂、整腸生、腸泰口服液、谷參腸安等。中醫藥治療辨癥論治肝郁氣滯證治則:疏肝理氣。方藥:六磨湯加味:沉香〔后下〕、廣木香〔后下〕、檳榔片、烏藥、枳實、生大黃〔后下〕、郁金、厚樸;加減:腹痛明顯者加延胡索、白芍;肝郁化熱見口苦咽干者加黃苓、菊花、夏枯草;大便硬結者加火麻仁、杏仁、桃仁。肝氣乘脾證治則:抑肝扶脾。方藥:痛瀉要方加味:炒白術、生白芍、防風、炒皮、柴胡、煨木香、炒枳殼、制香附、生甘草;加減:腹痛甚者加延胡索、川楝子;曖氣頻繁者加沉香、白蔻仁;泄瀉者加黨參、烏梅、木瓜;腹脹明顯者加檳榔片、枳實、大腹皮;煩躁易怒者加丹皮、梔子;夜寐差者加炒棗仁、夜交藤。脾胃虛弱證治則:健脾益氣。方藥:參苓白術散加減:黨參、炒白術、茯苓、白芍、山藥、炒扁豆、蓮子、薏苡仁、砂仁、炒皮、木香、甘草;加減:久泄不止、中氣缺乏者加升麻、柴胡、黃芪;脾虛及腎、早晨腹瀉者加補骨脂、肉豆蔻;腹痛喜按、怯寒便溏者加干、肉桂;脾虛濕盛者加蒼術、厚樸、藿香、澤瀉。寒熱夾雜證治則:平調寒熱,益氣溫中。方藥:烏梅丸加減:烏梅、黃連、黃柏、川椒、炙附片、炮、黨參、白術、茯苓、當歸、白芍、甘草。加減:少腹冷痛者去黃連,加小茴香、荔枝核;胃脘灼熱、口苦者去川椒、炮、附子,加梔子、吳茱萸;大便粘膩不爽、里急后重者加檳榔片、厚樸、山楂炭。大腸燥熱證治則:泄熱清腸,潤腸通便。方藥:麻子仁丸加減:生大黃〔后下〕、火麻仁、杏仁、白芍、枳實、白蜜〔沖服〕、北沙參、麥冬、當歸;加減:便秘重者加玄參、生地、生首烏;腹痛明顯者加延胡索,原方重用白芍。中成藥治療〔1〕補脾益腸丸6?9g/次,3次/d,適于脾腎兩虛所致的慢性泄瀉。〔2〕麻仁丸6?9g/次,2次/d,適于腸胃燥熱,便秘之實癥。 〔3〕麻仁潤腸丸6g/次,3次/d,適用于虛人便秘。〔4〕9g/次,1?2次/d,適用于脾腎虛寒之久瀉、五更泄瀉。〔5〕1支/次,2次/d〔6〕腸胃適4?6粒/次,4次/d,適用于以濕熱型腹瀉為主者。〔7〕谷參腸安2?4粒/次,3次/d,適用于以脾虛腹瀉為主者。〔8〕六味安消或六味能消膠囊于便秘為主型。
2粒/次,2?3次/d,適用5 針灸治療泄瀉取足三里、天樞、三陰交,實癥用瀉法,虛癥用補法。脾胃虛弱加脾腧、章門;脾腎陽虛加腎腧、命門、關元,也可用灸法;脘痞加公;肝郁加肝腧、行間。便秘取背腧穴和腹部募穴及下合穴為主,一般取大腸腧、天樞、支溝、豐隆,實癥宜瀉,虛癥宜補,寒癥加灸。熱秘加合谷、曲池;氣滯加中脘、行間、用瀉法;陽虛加灸神闕。慢性腎衰中醫辨證分型診療方案診斷方法:凡具備主要指征四項加次要指征三項,即可辨為該型。腎衰一型:即脾腎陽〔氣〕虛、血瘀痹阻型〔多見于氮質血癥期〕。主要指征:①神疲乏力;②氣短懶言;③畏寒肢冷;④腰膝酸軟;⑤納呆腹脹;⑥舌淡齒痕;⑦大便不實;⑧夜尿清長。次要指征:①面色蒼白或晦暗無華;②腰肋冷痛;③全身或下肢水腫;④舌暗紫,苔白膩;⑤脈象沉弱。治則:補氣健脾,溫陽益腎。方藥:以升陽益胃湯合實脾飲化裁。腎衰二型:即肝腎陰虛,瘀血阻型〔多見于腎衰血壓高者〕。主要指征:①頭暈耳鳴;②舌干咽燥;③五心煩熱;④腰膝酸痛;⑤大便干結;⑥尿少色黃;⑦舌紅或紫有瘀點;⑧肢體麻木。次要指征:①健忘少食;②視物模糊;③咽部暗紅;④渴喜涼飲;⑤頭痛盜汗;⑥脈弦細或細澀。治則:滋養肝腎,活血化瘀。方藥:選麥味地黃湯或天麻勾藤飲加減。腎衰三型:陰陽兩虛、瘀濁交阻型〔多見于尿毒癥期〕。主要指征:①極度乏力或易感冒;②面色蒼白或晦暗無華;③頭暈嗜睡;④咽部暗紅;⑤手足心熱;⑥大便溏薄;⑦小便短赤;⑧舌淡齒痕。次要指征:①納呆腹脹;②惡習嘔吐;③尿少色黃;④全身浮腫或胸腹水;⑤舌暗紫,苔灰黑;⑥脈弦細或細澀。治則:氣血雙補,陰陽平調,健脾益腎,化瘀泄濁。方藥:以保真湯+二至丸變通。說明:〔1〕以上證型均可消滅于西醫診斷的“尿毒癥期”。〔2〕以上證型在腎衰病程的不同階段可以相互轉變。糖尿病腎病飲食治療與中醫藥綜合診療方案病腎病進展的措施,患者從早期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提高,至川臨床糖尿病腎病消滅蛋白尿、水腫、高血壓等,腎功能.Z.z.z損害常不斷加重,直至終末期腎衰尿毒癥,最終難免要承受透析和腎移植,成為社會和家庭的巨大經濟負擔。因此,如在這一階段,實行什么樣的措施才是最正確治療思路?這是寬闊糖尿病腎病患者必需搞清楚的問題。糖尿病腎病的發生與高血糖及其繼發的其他分泌代紊亂、 腎小球血液動力學轉變〔高濾過、高灌注〕組織蛋白非酶糖基化、山梨醇代特別、組織脂質過氧化及遺傳因素等有關。典型病理表現為腎小球毛細血管基底膜布滿性厚和系膜基質增生、 結節性硬化。臨床上,一般分早期糖尿病腎病和臨床糖尿病腎病兩期。Mogensen則基于病理學轉變,把糖尿病腎病分為五期。其中,1期、n期、川期為早期糖尿病腎病,W期、V期為臨床糖尿病腎病。進入臨床糖尿病腎病階段,腎功能就將不斷損害,有效腎單位就將不斷削減,直至腎功能失去代償,發生腎功能衰竭。尿毒癥毒素,在體蓄積,進一步可消滅多器官、多系統損害,酸堿平衡失調,水電介質紊亂。治療方面,糖尿病腎病與糖尿病同樣強調飲食治療。但是應當指出的是:糖尿病腎病患者飲食與糖尿病的飲食譜不能一樣。由于糖尿病進入腎病階段,尤其進入腎功能不全階段之后,保護腎功能就治療成為中心問題。飲食的安排固然也應當考慮到對腎功能有無好處。我們基于糖尿病腎病的發病機制,結合臨床實際,提出了糖尿病腎病腎功能不全飲食治療的四個原則,簡介如下,供寬闊糖尿病腎病患者參考。①優質低蛋白飲食:由于蛋白質攝入過多,可加重腎臟負擔,所以要掌握蛋白質攝入的總量。但蛋白質作為重要的養分物質,是人體不能缺少的,尤其是必需氨基酸是人體自己不能合成必需從外來攝入的,所以含必須氨基酸較多的優質蛋白有應當保證。具體實施:應盡量削減植物蛋白〔含非必需氨基酸,劣質蛋白〕,一般應禁食豆制品,適當限制主食〔白面、大米也含有肯定量的植物蛋白〕,可適當補充牛奶、雞蛋白、魚、瘦肉等動物蛋白〔含必需氨基酸,優質蛋白〕。其中尤以牛奶、雞蛋蛋白為宜。一般說來:入掌握越嚴格。②適當熱量低脂飲食:糖尿病飲食是低脂飲食,要掌握總熱量,而糖尿病腎病熱量補充應適當。熱量供給缺乏,體儲存的脂肪、蛋白質分解,可使腎功能指標血肌酐、尿素等上升。熱量攝入太高,又不利于血糖掌握。脂肪可供給的熱量較多,但由于有關于腎衰的進展,所以仍要求低脂飲食。具體實施:一般鼓舞以山藥、芋頭等含淀粉高的食物代替主食。可適當多吃粉絲、粉皮、粉條等,但應留意減主食。也可用小麥淀粉蒸饅頭、花卷、包子等,既可補充熱量,又不含蛋白質,不會加重腎臟負擔。③高鈣低磷飲食:糖尿病腎病腎功能不全,電解質紊亂以低鈣高磷為常見,低鈣高磷引發的甲狀旁腺“矯枉失衡”還有關于腎衰進展,所以應重視飲食的高鈣低磷。 但令人圓滿的是含鈣高的食品含磷越高, 如排骨、蝦皮等。所以高鈣低磷飲食強調低磷飲食。具體實施:應禁食動物臟如腦、肝、腎等,少吃南瓜子等干果。④高纖維素飲食:飲食高纖維素有利于保持大便通暢,毒素排泄,人體代平衡維持。具體實施:應適當多吃粗糧〔如玉米面、養麥面等〕、芋頭、海帶絲、某些水果、蔬菜等。但應當指出的是:腎衰患者常見電解質紊亂,可表現為高鉀血癥等。進食水果、蔬菜應留意避開含鉀高的品種。飲食治療是糖尿病腎病腎功能不全全部治療的根底。病腎病發生進展的根底。而高血壓可加重腎臟負擔,也是腎功能發生進展的始動緣由之一。降糖治療,糖尿病腎功能不3.9-6.7mmol/L、餐后血糖掌握在7 .2-10.Ommol/L和糖化血紅蛋白掌握在6.05姬下水平。但應當指出的是腎衰患者,胰島素滅活速度降低,應留意低血糖的危急。口服降糖藥,一般主用糖適平,或加用拜唐蘋,二者對腎臟無損害。降壓藥治療方面,歐洲對
49家醫療中心的慢性腎功能衰竭住院病人進〔
AIPRI〕覺察:血管緊素轉換酶抑制劑〔
ACEI〕洛丁可延緩腎衰進展。ACEI治療糖尿病腎病腎功能不全臨床爭論也顯示:功能的作用。但該類藥物有導致高血鉀、咳嗽等不良作用。
ACEI可改善腎小球高濾過,有保護糖尿病腎病腎202351916屆年
“里程碑”的隨機、勸慰劑比照爭論〔RENAAL爭論,涉及到29個國家15132型糖尿病合并腎病患者,爭論結果顯示血管緊素H型受體拮抗劑〔
ATRIA〕氯沙坦,可將2型糖尿病腎病終末期腎病或透析的危急性降低28%而且,爭論還覺察,氯沙坦的保護腎功能作用不依靠于其降血壓作用。固然,其他降壓藥物如鈣離子拮抗劑〔如硝本地平緩釋片等〕、B受體抑制劑〔如倍他樂克等〕,由于可以降壓,也可酌情選用。另外,糖尿病腎病腎功能不全消滅貧血、感染、心衰、酸堿平衡失調、水電解質紊亂者,賜予相應的對癥治療,抗貧血、抗感染、抗心衰、訂正酸中毒和水電解質紊亂,也是格外重要的。各期患者568例,進展臨床證候學爭論,探討糖尿病腎病的病機演化規律,結果覺察糖尿病腎病,乃消渴病治不得法,使腎體受損,腎用失司所致。進入臨床糖尿病腎病階段,常見氣陰兩虛證,也可見陰陽俱虛證,由于腎元受傷,氣化不行,濁毒生,濁毒可更傷腎元,耗傷氣血,阻滯氣機升降出入,最終可表現為尿毒癥“關格”危候。治當在分期根底上進展辨證論治。臨床糖尿病腎病階段,治療當在重視益氣養陰,或滋陰助陽的根底上,重視化瘀散結、化濁解毒,以保護腎功能為要務。基于此,我們提出了糖尿病及其并發癥以中草藥為主防治方案,取得了良好療效。通過臨床隨機比照可減輕糖尿病腎病大鼠腎臟病理,減輕腎小球細胞外基質增生,降低腎小球硬化率。初步顯示出了中醫藥延緩糖尿病腎病進展的優勢。在分期辨證、防治結合,寓防于治的思路指導下,充分借鑒現代醫學的相關爭論成果和方法,依據國際統一的標準,明確糖尿病腎病診斷和分期,參考DCCTAIPRI、RENAALH的綜合治療方案。爭論取得了有意義的結果。爭論覺察:糖尿病腎病腎功能不全患者在合理飲食的根底上,及早承受中西醫結合綜合治療方案,確可延緩腎功能不全的病理進展,改善血肌酐、血尿素指標,延長患者壽命,改善患者臨床病癥,提高生存質量。糖尿病腎病中醫藥治療與調理主要疾病,已經成為患者家庭和社會的日益增長的巨大的經濟負擔。西醫治療該病主要強調低蛋白飲食、降糖、降壓、降脂治療。很多患者會在消滅蛋白尿十年后漸漸走向腎衰,最終往往需要承受透析和腎移植治療。中醫治療糖尿病腎病有肯定優勢, 所以受到國外關注,我國政府更是從“九五”開頭,就把糖尿病腎病的中醫藥防治作為科技攻關打算工程,取得了一系列爭論成果,初步顯示出了中醫藥的獨特優勢。糖尿病腎病是如何不斷進展的?糖尿病腎病相當于中醫學“消渴病”繼發的“尿濁”、“水腫”、“脹滿”、“腎勞”、“關格”,與古代所謂“腎消”也有親熱相關。著名中醫呂仁和教授統稱之為“消渴病腎病”。其中,早期糖尿病腎病患者,臨床缺少特異性病癥,僅僅表現為尿微量白蛋白的排出率增加,按中醫的說法,是久病腎氣虧虛,水,腎虛氣化不行,則水濕停,所以可以表現為尿多濁沫、水腫,嚴峻者可以表現為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癥、嚴峻水腫、胸水、腹水,即所謂“腎病綜合征”表現。這種狀況下,假設失于正確治療,病情就會進一步加重,腎虛會依據虛損勞衰不斷加重的趨勢,呈加速度進展,氣虛,陰虛,氣陰兩虛,可以進展為氣血陰陽俱虛,腎元虛衰,則腎之臟真之氣大傷,腎主一身氣化的功能失常,必定會導致濕濁邪毒留,相當于尿毒癥毒素,進一步可以阻滯氣機升降出入,壅塞三焦,耗傷氣血,損傷五臟,所以臨床可以表現為食欲減退、脘腹脹滿,大便不暢,浮腫尿少,惡心嘔吐,皮膚瘙癢,肢體酸痛,腿腳抽筋,郁悶嗜睡等一系列簡單病癥,這就是所謂尿毒癥了,中醫學稱之為“腎勞”、“關格”。糖尿病患者為什么會發生糖尿病腎病呢?現代醫學認為與糖尿病患者高血糖、體分泌代紊亂、腎小球超濾和腎小球毛細血管高灌注、非酶性糖基化作用及遺傳因素有關。高血糖根底上形成的腎小球高濾過,使腎小球系膜細胞受刺激而增生,伴隨著系膜細胞基質增生,加之糖尿病時,腎小球毛細血管基底膜蛋白因非酶性糖基化作用而肥厚,最終則導致毛細血管基底膜布滿性增厚和系膜基質結節樣增生,從而消滅腎小球硬化癥的布滿性病變和結節性轉變。中醫學則認為糖尿病腎病病因除與長期消渴病高血糖有關外,與體質因素〔素體腎虧,或后天勞倦過度傷腎〕、情志郁結〔郁怒不解,思慮過度〕、飲食失宜〔過食肥甘厚味、醇酒、辛辣、豆類,或咸味〕也密切相關。由于糖尿病始終貫穿著熱傷氣陰根本病機, 熱傷陰耗氣,可致氣陰兩虛以致陰陽俱虛,久病入絡,熱結、氣滯、血瘀、痰濕諸多病理因素相互影響,日久在腎之絡脈形成“微型癥瘕”,則可致腎體受損,腎用失司,導致糖尿病腎病發生。實際上貫穿著氣虛血瘀病機,并按虛、損、勞、衰的規律進展。病本在腎,進而涉及肝、脾、肺,心,終可致五臟俱病。病性多虛實挾雜。早中期氣陰兩虛為主,或表現為陽虛,陰陽俱虛,臨床晚期腎功能不全者,濕濁邪毒生,氣血受傷,可表現為氣血陰陽俱虛。糖尿病腎病如何進展分期辨證治療?基于中醫對糖尿病腎病不同階段病機的生疏,臨床我們主“防治結合,寓防于治,分期辨證,綜合治療,全程干預”。具體說可以針對糖尿病腎病早中期和晚期腎功能不全不同病機特點分別進展辨證治療。中氣陰兩虛最為多見。標實證有血瘀、氣滯、痰濕、熱結、郁熱、濕熱之分,辨證可分為六候,其中血瘀普遍存在,熱.Z.Z結、痰濕也比較為多見。糖尿病腎病中期,還常表現為水濕、停飲證,共八證。總的治療重視益氣活血補腎治法,并強調辨證論治、化瘀散結。治療重在益氣養陰補腎,清熱、化痰、解郁、活血,以化瘀散結,堅持長期治療,所以取得了很好療效。糖尿病腎病晚期腎功能不全的治療,由于腎元虛衰、濕濁生,普遍存在氣血虧虛,本虛證可兼有陰虛、陽虛,甚或氣血陰陽俱虛,三者均存在氣血之虛,辨證可分為三型。標實證除可表現為早中期八證外,更可表現為濕濁留、肝風動、濁毒動血、濁毒傷神,患者普遍存在濕濁留證候,辨證共分十二候。治療當以保護腎功能為中心,重視益氣養血、補腎培元、泄濁解毒,但是由于糖尿病腎病進展到這一階段,腎元虛衰,腎之臟真之氣已傷,單純補腎往往難以取得良好療效,所以臨床更強調健脾和胃,腎為先天之本,脾胃為后天之本,補后天可以養先天。考慮到正邪關系,同時也格外重視選用大黃等泄濁解毒。這就是所謂“護胃氣即所以護腎元”、“泄濁毒即所以保腎元”。實際上表達著我們治療腎病一貫提倡的“三維護腎”之“前后同治”、“前后分消濁毒”的治療思路。治法以補氣養血、升陽舉陷、泄濁和胃,兼以活血利水、化濕止癢。糖尿病腎病患者應當如何進展自我調護?措施。早期糖尿病腎病患者的心理教育:應當使病人和家屬了解,本癥早期是糖尿病嚴峻并發癥的開頭,將漸漸進展為腎衰尿毒癥,以引起重視。同時應使病人和家屬了解,早期病人合理防治,病癥可以減輕,指標可以降低,〔牛奶、雞蛋等〕。每日蛋白質攝入總量應少于糖尿病飲食蛋白質供給量的據標準體重、體型等計算。
20%具體用量,可利因素,減輕腎臟負擔,或可使已受損害的腎臟恢復。活動量:糖尿病腎病緩慢進展的病人,可進展輕體力活動,但應量力而行,不能牽強行事。生活中坐、臥、立、走,以臥為優。由于臥位有利于肌肉放松,有利于改善腎血流量。飲食調護:總熱量按體力活動強度及體型,標準體重計算。蛋白質攝入總量宜掌握。忌食豆類食品,嚴格限制主食。優質蛋白應占蛋白質攝入總量
50%以上,以25 40g/日,視體型增減。適當多給高碳水化合物食品,假設血糖上升則調整胰島素用量。有水腫者,應留意低鹽飲食。晚期糖尿病腎病患者的心理教育:糖尿病腎病病至晚期,已進展為腎衰甚至尿毒癥,病人和家屬普遍存在悲觀心情,所以醫生必需綜合分析,除外各種可逆因素,認真做出診斷。應科學地向病人及家屬交待病情,簡潔明活動量:一般說來,應當量力而行,平臥最好。靜可做“養功”,動可做“氣功八段錦”。由于“氣功八段錦”姿勢多變,熬煉過程中可快可慢,可多可少,可急可緩,可輕可重,再加上“養功”的調息運氣,簡潔放松入靜,使全身的經絡疏通,氣血流暢,所以格外適宜于該期患者。飲食調護:飲食攝入總熱量的計算同中期糖尿病腎病患者。蛋白質以牛奶和雞蛋蛋白為主,植物蛋白應盡量削減。蛋白質供給量:蛋白質安排:依據生肌酐去除率確定。Ccr40--50ml/min:45?40g/日;Ccr>30--40ml/min:40
?35g/Ccr15--30ml/min:35?30g/Ccr15ml/min以下,20-30g/日。飲食治療原則:優質低蛋白飲食、適當碳水化合物低脂飲食、高鈣低磷飲食、高纖維素飲食。〔從消渴病古方看糖尿病清熱治法的臨床意義當代中醫治療糖尿病,普遍重視益氣養陰治法。何以然?由于觀看覺察糖尿病患者最常表現為氣陰兩虛證候。依據中醫辨證論治的精神,賜予益氣養陰治療理所固然。但是在實際工作中,應用益氣養陰治法治療糖尿病,除了能改善病癥外,降低血糖指標的作用并不明顯。因此有人認定中醫藥治療糖尿病只能改善癥狀,不能降低血糖。中醫藥治療糖尿病果真如此無能嗎?古代中醫到底又是作如何治療呢?眾所周知,糖尿病概屬于中醫“消渴病”之類。雖然古代中醫治療消渴病的方劑,未必都適合于今日糖尿病臨床。但總結古人有關消渴病中藥方劑,還是可以看到古人的根本治療思路,當可以為我們今日臨床治療糖尿病,提供一些有益的啟發。正是基于這一思路,我們對包括唐代《千金》、 《 外臺》,宋代《太平圣惠方》、 《圣濟總錄》,明代《普濟方》以及日本醫家編纂的《醫方類聚》等方書所載消渴病相關方劑,系統進展了文獻總結整理,結果覺察古人治療消渴病實際上更重視清熱治法。對消渴病相關中醫古方進展總結歸類,則可以歸納為清熱方、清熱養陰方、益氣養陰清熱方、益氣補腎滋陰壯陽方、益氣健脾方等五類。清熱方清熱治法,包括苦寒清熱、甘寒清熱生津、清臟腑熱、清虛熱、清熱解毒治法等,藥物包括黃連、黃苓、黃柏、山梔、大黃、芒硝、苦參、龍膽草、夏枯草、天花粉、石膏、知母、滑石、寒水石、晚蠶砂、海蛤殼、海浮石、青黛、生地、玄參、地骨皮、桑白皮、竹葉、升麻、犀角、板藍根等。苦寒藥、甘寒藥、金方》枸杞湯,由枸杞枝葉、黃連、栝蔞根、甘草、生石膏組成,其中黃連苦寒,能清心肝胃腸之熱,清熱解毒,可以堅陰,栝蔞根苦甘寒,可以清肺胃之熱,育陰生津,所以黃連、天花粉配伍頗適合于消渴病熱傷陰病機。《千金要方》巴郡太守三黃丸,更是藥用苦寒清熱之黃連、黃苓和清熱泄下之大黃,乃消渴病清熱解毒治法之代表方。現代藥理爭論覺察:黃連所含小檗堿,黃苓所含黃苓甙以及大黃所含大黃醇等有效成分,都有很好的調整血糖血脂的作用。所以治療糖尿病可以期望取得療效。可見,古人治療糖尿病還是格外重視清熱治法。由于熱作為消渴病發生進展的始動緣由,進清腎經妄動之相火。臨床上應依據具體狀況針對性選用清熱藥物。滋陰清熱方金要方》豬肚丸治消渴方,藥用黃連與天花粉、麥冬、知母根本配伍,更加茯神益陰寧神,豬肚、粱米補虛,黃連丸治渴方,主要是黃連、生地根本配伍,可望用治熱傷陰之消渴病。《千金要方》枸杞湯,由地骨皮可以清虛熱,麥門冬養陰增液,所以可用于糖尿病陰虛挾熱之證。《外臺秘要方》氏消渴方,用黃連、栝蔞、生地配伍,表達著養陰清熱的治療思路,也是消渴病治療根本用藥。《太平圣惠方》治消渴,口舌焦干,精神恍惚,煩躁擔憂,地骨皮散方,在黃連、天花粉根本配伍根底上,用地骨皮可以清虛熱、滋腎陰,加麥冬養陰生津,黃苓苦寒清熱,石膏辛甘寒涼清熱,茯神、遠志寧神,甘草和中,所以適用于消渴病熱傷陰,陰虛熱盛,心神不寧表現為口舌焦干,精神恍惚,煩躁擔憂者。《直指方》天花散,在天花粉、麥冬根本配伍的根底上,加用生地、根養陰生津,五味子收斂固腎,甘草益氣和中,所以格外適合于糖尿病患者。《朱氏集驗方》麥門冬丸,以養陰生津之麥冬為主藥,協作黃連、天花粉消渴病清熱對藥,適合于糖尿病熱傷陰之病機。《玉機微義》丹溪方,也是由黃連末、天花粉末、生地黃汁、生藕汁組成,所含黃連、天花粉、生地基本配伍,可以理解為清熱養陰的根本配伍。可見古代中醫治療消渴病很重視清熱養陰。欲養其陰,必清其熱。觀看覺察:陰虛熱盛證,
為什么?由于熱最易傷陰,尤多見于糖尿病重癥患者,清熱養陰理所應當。但由于熱有實熱、虛熱之別,熱與陰虛又存在具體臟腑定位之不同。如陰虛有腎陰虛、胃陰虛、心陰虛和肺胃陰虛、肺腎陰虛、肝腎陰虛、心腎陰虛之異,臨床當分別具體狀況具體用藥。益氣養陰清熱方益氣養陰清熱方劑,是益氣藥、養陰藥和清熱藥同用。因熱傷氣陰是貫穿消渴病始終的根本病機,氣陰兩虛挾熱證最為常見,所以這類方劑在古代文獻中收方最多。常用配伍如人參、麥冬藥對,人參、知母藥對,黃芪、生地藥對,黃芪、知母藥對等。如《千金要方》治消渴除腸胃熱實方,藥用麥冬、茯苓、黃連、石膏、葳蕤、人參、龍膽、黃苓、升麻、枳實、枸杞子、栝蔞根等,含麥冬、人參、黃連、栝蔞根基本配伍,適合于氣陰兩虛熱盛者。《外臺秘要方》黃連苦參丸,含人參、黃芪、生地、黃連、麥冬根本配伍,益氣養陰、清熱生津的同時,更有牡蠣固攝精微。《太平圣惠方》治消中渴不止,小便赤黃,腳膝少力,縱食不生肌膚,黃芪丸方,藥用黃芪、牡蠣、栝蔞根、甘草、麥門冬、地骨皮、白石脂、澤瀉、知母、黃連、薯蕷、熟干地黃,含黃芪、生地、麥冬、天花粉、黃連、知母配伍,也表達了益氣養陰,清熱生津、補腎固腎治法。而《太平圣惠方》治消腎,兩腿漸細,腰腳無力,白茯苓丸方,藥用白茯苓、覆盆子、黃連、人參、栝蔞根、熟干地黃、雞肶胵、萆薢、玄參、石斛、蛇床子,磁石湯下,益氣養陰清熱藥與補腎固攝、清利藥同用,所以適用于消渴病日久傷腎者。 連補土派代表人物東垣《東垣試效方》用治高消大渴,飲水無度。舌上赤澀,上下齒皆麻,舌根強硬腫痛,食不下,腹時脹痛,渾身色黃,目白睛黃,甚則四肢痿弱無力,面塵脫色,脅下急痛,善嚏,善怒健忘,臀腰背寒,兩丸冷甚的生津甘露飲子,也在益氣養陰的同時,選用了石膏、山梔、黃柏、黃連、升麻、知母等清熱藥。原注指出:“消之為病,燥熱之氣勝也。熱則傷氣,氣傷則無潤,折熱補氣,非甘寒之氣不能除,故以石膏、甘草之甘寒為主;啟玄子云:滋水之源,以鎮,故以黃連、黃柏、梔子、知母之苦寒,瀉熱補水為臣;以當歸、杏仁、麥門冬、全蝎、連翹、白芷、白葵、蘭香、甘草甘寒,和血潤燥為佐; 以升麻、柴胡苦平,行陽明少陽二經,白豆蔻、木香、藿香反佐以取之;又為因用桔梗為舟揖,使浮而不下也”。主益氣養陰清熱,甘寒、苦寒、辛散同用。可見古代中醫格外重視清熱益氣養陰治法。以熱傷陰耗氣貫穿消渴病病程始終,清熱益氣養陰治法,自然也就格外常用。唯氣陰兩虛證結合臟腑定位也有腎、脾腎、心腎、肺腎、肝脾腎、心脾腎、肺脾腎多種簡單狀況,所以臨床應用也不能局限于一方一藥。滋陰助陽益氣補腎方滋陰助陽補腎方劑是以補腎為中心,常常是益氣藥、滋陰藥、壯陽藥同用。而且還常與固腎收攝藥同菟絲子、蓯蓉、石膏、干生地,益氣養陰清熱藥與菟絲子、肉蓯蓉溫腎藥同用,提示消渴病即使陰陽俱虛者,也不能遺忘清熱治法。《外臺秘要方》宣補丸,主治腎消渴,小便數,藥用人參、黃芪、栝蔞、茯神、炙甘草、麥門冬、黃連、知母、干地黃、石膏、菟絲子、肉蓯蓉,在益氣養陰溫陽補腎的同時,也用黃連、知母、石膏清熱。《太平圣惠方》治消腎,心神虛煩,小便無度,四肢羸瘦,不思飲食,唇口枯燥,腳膝乏力,有黃芪丸方,藥用黃芪、熟干地黃、麥門冬、雞肶胵、山茱萸、人參、五味子、肉蓯蓉、地骨皮、白茯苓、玄參、牛膝、補骨脂、鹿茸,益氣補腎固攝、滋陰壯陽,類似于后世參芪地黃湯方,功擅補虛,所以適用于消渴病日久腎虛陰陽俱虛、腳膝乏力者。藥用地骨皮、玄參養陰清熱,提示消渴病熱傷陰耗氣,陰損及陽,而后成才陰陽俱虛之證,應當始終重視清熱治法。 《神巧萬全方》治消腎,更用黃連清熱堅陰,也表達了古人補腎重視清熱的思路。因消渴病久病常見腎虛,而且常見陰陽俱虛,但由于有熱傷陰耗氣、陰損及陽,才有腎虛,腎氣不固,所以補腎固腎不能遺忘清熱治法。益氣健脾方益氣健脾方劑,多以益氣健脾藥為主組成。以消渴病氣虛以脾氣虛最為常見,所以益氣方劑,常以益氣健脾為主,如《太平圣惠方》治消渴,飲水過多,心腹脹滿,不能下食,人參散方,藥用人參、桑白皮、皮、半夏、黃芪、木香、赤芍藥、草豆蔻、桂心、檳榔、枇杷葉,以人參、黃芪為根本配伍,配以行氣、利濕、和胃之藥,適用于糖尿病性胃輕癱、糖尿病性心臟病表現為氣虛濕停氣滯者。《宣明論》治胃膈癉熱煩滿,饑不欲食,癉成為消中,善食而瘦,燥熱郁甚而成消渴,多飲而數小便,兼療一切陽實陰虛,風熱燥郁,頭目昏眩,風中偏枯,酒過積,一切腸胃燥澀,倦悶壅塞,藥用石膏、知母、生甘草、炙甘草、人參、防風、半夏、蘭香、白豆蔻、連翹、桔梗、升麻,益氣健脾、清熱化濕藥同用,則可理解為白虎加參湯變方,加辛潤升提、開泄郁熱之品和芳香化濕之藥,能清化濕熱,所以適用于消渴病脾虛濕熱證。提示益氣健脾法治療消渴病,也常常需要與清熱治法同用。觀看覺察:益氣健脾治法,主要適用于素體脾虛或消渴病日久傷脾,或誤治脾胃受傷所致的脾胃氣虛證。但由于消渴病熱傷氣陰病機貫穿始終,單純表現為脾氣虛相對少見,化濕、利水、行氣藥同用,尤其是對于糖尿病性胃輕癱、糖尿病腎病、心臟病心腎功能不全表現為浮腫、脹滿的患者。糖尿病治療十法及其相關中成藥臨床應用中醫治病最大的特色是整體調整和個體化治療,最講究的是辨證論治。所以選用中成藥治療糖尿病,同樣必需強調辨證選藥。具體辨證方法,古今醫家有所謂辨方證、三消辨證、分型辨證、分期分型辨證、臟腑氣血陰陽辨證、本虛標實辨證、三陰三陽辨證方法等,各有優勢。我們在此基于臟腑氣血陰陽辨證和本虛標實辨證的思路,提出糖尿病中醫分型辨證治療十法,根本可涵蓋糖尿病臨床常見證候和常用治法。簡介如下一、陰虛津虧證臨床表現為口渴引飲,咽干舌燥,五心煩熱,尿黃便干,或有盜汗,舌紅或瘦,苔少甚至光紅,脈象細數。治法:養陰增液,中成藥可以選用六味地黃丸,每次 6克,每日2次,溫開水送服。該藥以滋補腎陰為主,實可以滋補肝脾諸臟之陰,常適用于少陰腎陰缺乏、陽明胃熱陰虛、厥陰陰虛肝旺體質或其他消渴病陰傷之人。尊仁清滋糖寧方療效良好。少陰腎虛體質,肺腎陰虛,咽干,干咳,氣短者,可用麥味地黃丸;心腎陰虛,心煩失眠者,可用天王補心丹;厥陰陰虛肝旺體質,肝腎陰虛,頭暈眼花者,可用杞菊地黃丸;少陰腎陰虛,兼相火妄動,腰膝酸軟,咽干耳聾,五心煩熱,失眠多夢,夢遺,或女子月經不調,夢交,舌質紅,苔少,或舌苔薄黃,脈象細數,治當清泄相火,可用知柏地黃丸、大補陰丸等。一般說來,這類藥物脾虛、大便溏稀者應當慎用。二、氣陰兩虛證臨床表現為神疲乏力,口渴喜飲,氣短懶言,口干咽燥,五心煩熱,腰膝酸軟,大便偏干,小便頻多,舌淡紅,或嫩紅,苔少,脈細數無力。治法:益氣養陰,中成藥可以選用玉泉丸,每次 6克,每日2次,溫開水送服。該藥滋陰補腎,兼可益氣清熱,適用于糖尿病氣陰受傷者。也可用尊仁清補糖寧方治療。少陰腎虛體質,辨證側重于陰虛者,咽干口渴,腰膝酸軟,可用六味地黃丸加生脈膠囊;太陰脾虛體質,辨證側重于氣虛者,食少便溏者,可用參苓白術丸。三、陰陽兩虛證臨床表現為口干多飲,夜尿頻多,五心煩熱,畏寒神疲,腰膝酸冷,四肢無力,汗多易感,性欲冷淡,男子陽痿,大便不調,舌體胖大,舌苔少,或有白苔,脈沉細,或沉細數而無力。治法:滋陰助陽,中成藥可以選用金匱腎氣丸或右歸丸,每次 6克,每日2次,溫開水送服。該藥以滋陰助陽補腎為主,常用于糖尿病久病傷腎,陰陽俱虛者。陽虛證突出,畏寒,男子陽痿,婦女帶下清稀,治當補腎壯陽,可用五子衍宗丸;兼脾腎陽虛、寒濕侵,脘腹脹滿、苦痛,喜溫喜按,泄瀉,甚至完谷不化者,治當溫補脾腎,散寒理中,可用附子理中丸、四神丸;久病入絡,血脈瘀結,消滅多種并發癥,見胸痛、脅痛,肢體偏癱,手足麻木苦痛,肌膚甲錯,舌質紫暗,脈弦或澀,治當活血化瘀,可用活血通脈膠囊等。此類藥物一般說來陰虛火旺咽干口燥、便干尿黃、舌紅苔黃者,應當慎用。四、胃腸熱結證臨床表現為口渴多飲,消谷善饑,大便干結,數日一行,舌燥口干,心胸煩熱,舌質紅,苔黃干,脈象滑利而數。治法:清泄熱結,中成藥可以選用三黃片,每次 2片,每日2次,溫開水送服。或功績去火片,每次3 52治當清熱解毒,可用連翹敗毒丸;少陰腎虛體質,腎陰虛兼胃腸結熱,頭暈咽干,腰膝酸軟者,治當重視補腎,可加用六味地黃丸治療。這類藥物一般說來脾虛大便溏稀者,不宜選用。臨床表現為頭暈沉重,納食不香,脘腹脹悶,口干粘膩,大便不爽,小便黃赤,或尿頻澀痛,小便渾濁,舌質紅,舌苔黃膩,脈象滑數,或弦滑而數。治法:清熱除濕,中成藥可以選用二妙丸或四妙丸,每次 6克,每日2次,溫開水送服。該藥由芳香化濕、苦寒清熱藥物組成,常用于糖尿病有濕熱蘊或濕熱下注證候者。也可用尊仁清化糖寧方。太陰脾虛體質,濕重于熱,濕邪困脾,脘腹脹滿,食欲不振,口渴不欲飲,大便不爽,小便澀滯,惡心,四肢沉重,頭暈頭沉,舌苔白膩,脈象濡緩者,治當化濕醒脾,可用藿香正氣軟膠囊;兼肝經郁熱,胸脅滿悶,太息頻頻,口苦咽干,煩躁易怒,大便不調,小便黃赤,舌質紅,苔薄黃,脈弦滑者,治當舒肝解郁、清熱化濕,可用加味逍遙丸等。臨床表現為胸脅滿悶,太息頻頻,口苦咽干,頭暈目眩,煩躁易怒,失眠多夢,口渴引飲,小便黃赤,舌質紅,苔薄黃,脈弦數。治法:解郁清熱,中成藥可以選用小柴胡顆粒,每次 3克,每日2次,溫開水送服。該藥功擅清解少陽郁熱,常用于少陽肝郁體質或其他糖尿病患者見肝經郁熱證候者。也可用尊仁清解糖寧方。肝經郁熱較盛,頭暈頭痛,口苦目赤,煩躁失眠,便干尿黃者,治當重點清泄肝火,可用龍膽泄肝丸;少陰腎陰虧虛體質,兼肝經郁熱,咽干乏力,腰膝酸軟者,治當重視滋陰補腎,可協作杞菊地黃丸治療。應用龍膽泄肝丸,應留意關木通有腎毒性。處方有關木通者,不能長期或過量服用。臨床表現為頭痛眩暈,顏面潮紅,口苦咽干,耳鳴耳聾,煩躁易怒,失眠多夢,腰膝酸軟,小便黃赤,舌邊紅,苔黃,脈弦。治法:平肝潛陽,中成藥可以選用天麻鉤藤飲顆粒。每次62次,溫開水送服。該藥由養陰與平肝、柔肝、涼肝藥物組成,常適用于厥陰陰虛肝旺體質或糖尿病合并高血壓病患者見肝陽上亢證候者。也可用尊仁清降糖寧方。少陰腎陰虧虛體質,或厥陰體質腎陰虛病機突出,頭暈耳鳴,腰膝酸軟者,治當重視滋陰補腎,可用協作杞菊地黃丸;少陰陰陽俱虛體質,虛陽浮越,癥見頭暈目眩,顏面潮熱,顴紅如妝,咽干,心煩,腰膝酸冷,汗出,四末畏寒,舌淡暗,舌體胖大,脈象沉細,或浮大按之無力者,治當滋陰助陽,潛鎮浮陽,可用金匱腎氣丸加磁朱丸。應留意磁朱丸中有朱砂,不能長期應用。臨床表現為胸脅苦滿,脘腹脹滿,少腹不舒,情志抑郁,太息頻頻,或婦女月經不調,舌苔起沫,脈弦。治法:疏肝理氣,中成藥可以選用逍遙丸。每次62次,溫開水送服。該藥由舒肝理氣、柔肝養血、健脾益氣藥物組成,功擅疏利氣機,常適用于少陽肝郁體質或其他糖尿病患者見肝郁氣滯證候者。氣郁日久,兼見血瘀,心胸悶痛,肢體麻痛者,治當協作活血化瘀,可用血腑逐瘀顆粒;少陰腎陰虧虛體質,兼肝郁氣滯,頭暈耳鳴,腰膝酸軟者,治當協作滋陰補腎,可協作六味地黃丸等。臨床表現為體形肥胖,四肢沉重,神疲嗜睡,脘腹脹滿,口中粘膩,舌苔白膩,脈象滑或濡緩。治法:化痰除濕,中成藥可以選用二丸。每次62次,溫開水送服。二丸化痰除濕藥與行氣化滯藥同用,常適用于太陰脾虛體質、少陽肝郁體質或其他糖尿病肥胖體形屬痰濕阻滯證候者。太陰脾虛體質,氣虛突出,乏力體倦,腹滿者,治當重視健脾益氣,可用六君子丸;痰郁化火,心胸郁悶,頭暈沉重,失眠多夢,四肢沉重,口干粘膩,舌紅,苔膩而黃,脈象滑數,或弦滑而數者,治當化痰清火,方用礞石滾痰丸等。十、血脈瘀滯證有壓痛,舌質紫暗,脈弦,或晦澀不暢。治法:活血化瘀,中成藥可以選用大黃蜇蟲丸。每次 3克,每日2次,溫開水送服。該藥方出漢代醫圣仲景《金匱要略》,適用于糖尿病及其并發癥有血瘀證候者。兼陰虛,咽干頭暈,腰膝酸軟者,治當重視養陰活血,可協作六味地黃丸;少陽肝郁體質,或合并冠心病,心胸悶痛,氣滯血瘀者,當行氣活血,方可用血腑逐瘀顆粒;久病入絡,或見肢體麻木、苦痛、偏癱、痿痹者,治當重視搜風通絡和舒筋活絡,可選用活血通脈膠囊等。應當指出的是,以上糖尿病辨證治療十法,彼此不是孤立存在的。所列本虛三證、標實七證,實際臨床常是本虛一證與標實一證或數證同時存在, 所以治療關鍵在處理好本虛與標實、 治本與治標的關系問題。總之,應當依據具體狀況具體分析。糖尿病及其并發癥中西醫綜合防治“二五八”方案糖尿病是一組由于胰島素分泌缺陷及 〔或〕其生物效應降低〔胰島素抵抗〕引起的以高血糖為根本病生理轉變的糖、脂肪、蛋白質的代紊亂綜合征。根本相當于中醫“消渴病”。其發病與遺傳因素、病毒感染、自身免疫、飲食因素、不良心情等多種因素相關。典型表現為多飲、多食、多尿、身體無力或消瘦。常見機體抵抗力降低,易合并各種感染;調治失宜,可發生酮癥酸中毒等急性代紊亂;病程遷延日久,易發生心、腦、腎、眼底、足等多種慢性血管神經并發癥,并成為患者致死、致盲、致殘的主要緣由。一、關于糖尿病及其并發癥防治“二五八”方案與自我調治的“四個點”國家中醫藥治理局中醫科分泌重點學科建設單位,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糖尿病專業委員會、中華中醫藥學會糖尿病分會主任委員和秘書長單位,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分泌重點學科,長期以來,在著名中醫糖尿病專家學術帶頭人呂仁和教授和進喜教授帶著下,在繼承《黃帝經》有關“脾癉”、 “消渴”、“消癉”論述的根底上,針對糖尿病及其并發癥臨床實際,提出了分期分型辨證的思路和糖尿病及其并發癥防治“二五八”方案和自我調治“四個點”。由于格外切合臨床實際,所以受到國外醫學界廣泛關注。“二”指兩個治療目標,包括延緩并發癥發生進展,延長患者壽命和減輕臨床病癥,提高患者生存質量,即長壽加建康;“五”指五項觀看指標,包括血糖指標〔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紅蛋白等〕和血脂指標〔每 3個月檢測1次〕、血壓指標〔要求掌握在130/80mmhg以下〕、體重〔標準體重kg=身高〔cm〕-105〕、臨床病癥與心電圖、肝功能、腎功能、眼底、腦、足等相關檢查〔每年最少檢測 1次〕;“八”指八項治療措施,包括三項根底治療措施〔飲食治療、適當運動、心態平衡〕,五項選擇措施〔中醫藥治療、口服降糖藥治療、胰島素治療、針灸按摩非藥物治療等〕。糖尿病自我調治“四個點”,具體說就是“少吃點”、“多動點”、“想開點”、“治緊點”。少吃點是指掌握飲食,多動點要求每日特地運動時間不少于治緊點強調樂觀承受中西醫結合規治療措施。
30分鐘,想開點是指保持心情舒服和放松心情,二、糖尿病及其并發癥中醫和中西醫結合治療及其特色與優勢對于糖尿病及其并發癥的中醫和中西醫結合治療,我們主全面繼承傳統醫學精粹,充分學習古今醫學爭論成果和方法,扎根臨床實踐,不斷提出創性理論,以進展中醫藥學術,提高臨床療效。針對 2型糖尿病,繼承《經》“壯火食氣”思想,提出熱傷陰耗氣根本病機理論,強調清熱治法;針對糖尿病腎病等微血管并發癥,繼承呂仁和教授思想,強調“微型癥瘕”形成病機和化瘀散結、泄濁解毒治法。繼承醫圣仲景《傷寒雜病論》有辨證模式,應用中藥糖寧系列方包括清補糖寧、糖寧明目、糖寧活絡、糖寧足浴方等治療糖尿病及其并發癥包括糖尿病腎病、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糖尿病足等,療效良好。大量的臨床實踐證明:中醫和中西醫結合治療治療糖尿病及其并發癥不僅特色鮮亮,而且獨具優勢。也有客觀病癥,有糖尿病特有的病癥,也有很多疾病共有的病癥,但這些病癥對患者來說同樣都是苦痛,直接影響著患者的生活質量。醫生工作的重要任務之一,就是減輕患者苦痛,而中醫藥確實具有顯著改善糖尿病及其并發癥患者病癥的作用,所以可顯著提高患者生存質量。如糖尿病四周神經病變肢體麻木苦痛,植物神經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智能制造企業首席工程師職位競聘及績效激勵合同
- 全流程企業員工職業生涯規劃咨詢協議
- 國際美容美發品牌加盟連鎖店合作協議
- 聚氯乙烯生產工藝流程解析
- 生物安全培訓體系構建
- 普通心理學(第2版)課件 第八章 語言
- 眼眶良性間葉瘤的臨床護理
- 冠狀動脈起源異常的臨床護理
- 小學數學培優補差工作總結模版
- 湘少版小學四年級上冊英語教學計劃、總結模版
- (正式版)JB∕T 14455-2024 土方機械 非公路自卸車 電傳動系統控制要求
- 費用組成-特殊施工增加費課件講解
- 2024年湖南省長沙市雅禮實驗中學中考二模考試英語試題
- 2023年八年級歷史下冊競賽試卷
- 國民經濟行業分類代碼表
- 小學六年級下冊數學期末考試卷完整版
- 人工智能設計倫理智慧樹知到期末考試答案章節答案2024年浙江大學
- MOOC 網絡技術與應用-南京郵電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答案
- 交付管理體系
- 國際市場開拓策略研究
- 小兒支氣管肺炎護理查房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