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電解質代謝-電解質的平衡(生物化學課件)_第1頁
水、電解質代謝-電解質的平衡(生物化學課件)_第2頁
水、電解質代謝-電解質的平衡(生物化學課件)_第3頁
水、電解質代謝-電解質的平衡(生物化學課件)_第4頁
水、電解質代謝-電解質的平衡(生物化學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電解質的生理功能生物化學Biochemistry一、維持體液滲透壓和酸堿平衡01Na+、Cl-主要維持細胞外液的滲透壓。02K+、HPO42-

主要維持細胞內液的滲透壓。03體液中的HCO3-、HPO42-等及相應的酸類可形成緩沖對。04K+可與H+和Na+進行交換,維持和調節體液酸堿平衡。二、維持神經、肌肉的興奮性1.神經、肌肉興奮性∝

[Na+]

[K+][Ca2+]

[Mg2+]

[H+]+++2.心肌興奮性∝[Na+]

[K+][Ca2+]

[Mg2+]

[H+]+++臨床上常用鈉鹽或鈣鹽治療高血鉀或高血鎂對心肌所致的毒性作用。三、維持機體正常的新陳代謝構成多種酶類的激活劑或輔助因子,維持或影響酶的活性,保證機體新陳代謝的正常進行。四、構成組織細胞成分如鈣、磷和鎂是骨、牙組織中的主要成分;含硫酸根的蛋白多糖參與構成軟骨、皮膚等。五、參與體內有特殊功能化合物的構成ABCDE維生素B12中含鈷甲狀腺素中含碘磷脂和核酸中含磷胰島素中含鋅血紅蛋白和細胞色素中含鐵……體內主要微量元素的代謝生物化學Biochemistry什么是微量元素微量

元素指占體重萬分之一以下,每日需要量小于100mg的元素。微量元素鐵銅鋅錳鉬鈷鉻釩錫鎳硅硒碘砷目前公認的人體必需微量元素主要包括一、鐵1.鐵的含量與分布鐵是人體含量最多的微量元素,約占體重的0.0057%。體內含鐵化合物的分布與功能含鐵化合物分布含鐵化合物量(g)含鐵量(g)占總鐵量(%)功能

血紅蛋白紅細胞750

2.665運輸O2肌紅蛋白肌肉1200.410儲存O2細胞色素線粒體、內質網

0.80.004<1參與生物氧化過氧化氫酶紅細胞50.004分解H2O2

運鐵蛋白血漿140.007轉運鐵鐵蛋白各組織

2.00.4

10儲存鐵含鐵血黃素肝、脾、骨等

1.20.369儲存鐵

未知鐵化物0.20

52.鐵的吸收與排泄體內鐵的來源食物體內Hb分解釋放鐵的吸收鐵主要在十二指腸和空腸上段吸收,在腸腔pH值下,Fe2+比Fe3+易吸收。鐵的排泄主要從胃腸道粘膜脫落細胞排出,少部分從泌尿生殖道和皮膚脫落的上皮中排出。生育期女性鐵的排出較多,平均排出量約為2mg/d。3.鐵的運輸、儲存和利用鐵的運輸鐵的儲存鐵的利用從腸道吸收的Fe2+在血漿銅藍蛋白催化下被氧化生成Fe3+,后與運鐵蛋白結合而運輸。人體內的鐵多以鐵蛋白的形式貯存,大部分存在于肝、脾、骨髓和骨骼肌中,其次存在于腸粘膜上皮細胞中。在失血、鐵攝入不足等情況下,儲存鐵可以釋放,參與造血及其它含鐵化合物的合成。4.功能與缺乏癥01鐵主要是作為血紅蛋白、肌紅蛋白、過氧化氫酶、細胞色素的組成成分,參與體內氧和二氧化碳的運輸,組成呼吸鏈參與氧化磷酸化作用。02成人缺鐵可致貧血,未成年人缺鐵可導致生長發育遲緩,免疫力低下,易感染易疲勞等。03鐵劑攝入過多可引起中毒。二、鋅1.鋅的含量與分布人體鋅總量約

40mmol,遍布于所

有組織,血清鋅為

0.1~0.15mmol/L。成人需要量約15mg/d。2.鋅的吸收與排泄鋅主要在小腸吸收,食物鋅的吸收率為20%~30%。鋅吸收入血后與金屬蛋白載體結合而運至門靜脈,然后再輸送到全身各組織利用。吸收鋅主要經胰分泌入腸腔,隨糞排出,部分鋅可隨尿、汗、乳汁等排泄。排泄3.功能與缺乏癥01鋅主要是參與體內各種含鋅酶的合成,廣泛參與糖、脂類、蛋白質和核酸代謝。02鋅極易與胰島素結合,延長胰島素的作用時間。03Zn2+對調節抑制性神經遞質GABA濃度具有重要作用。鋅在基因調控中發揮重要作用。043.功能與缺乏癥缺鋅

可導致傷口愈合不良性機能不全兒童生長發育停滯智力低下知識鏈接伊朗鄉村病由于缺鋅引起的,以貧血、生長發育緩慢為主要癥狀,該病由于首先在伊朗鄉村發現,所以稱之為“伊朗鄉村病”;又因為患者的身體矮小,故又稱“伊朗株儒癥”或“營養性侏儒癥”。后經研究表明,該病是由于某些地區的谷物中含有較多的6-磷酸肌醇,能與鋅形成不溶性復合物而影響其吸收所致。三、硒1.硒的含量與分布人體硒總量約14~21mg,肝、腎內含量較高。每天攝入量約200~300μg,最低不少于40μg/d。低分子有機硒如硒代蛋氨酸、硒代胱氨酸較易吸收。食物中含砷化物、硫化物、汞、鎘、銅和鋅過多時,可阻礙硒的吸收。2.硒的吸收與排泄吸收硒主要由十二指腸吸收。影響硒吸收的因素低分子有機硒如硒代蛋氨酸、硒代胱氨酸較易吸收。排泄體內大部分硒由糞便排出。3.功能與缺乏癥1硒以硒代半胱氨酸的形式參與構成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中心。2硒可提高機體免疫力和降低化學物質致癌率的作用。缺乏導致生長緩慢、肌肉萎縮、關節變粗、毛發稀疏、精子異常和白內障等。攝入過多導致胃腸功能紊亂、眩暈、疲倦、皮膚蒼白和神經過敏等。四、碘1.碘的含量與分布人體碘含量約15~20mg,主要分布于甲狀腺;食物碘主要來源于海鹽和海產品。2.碘的吸收與排泄吸收排泄主要經由腎隨尿排出,約占總排泄量的85%,少部分經膽汁排入腸腔隨糞便排出。主要在小腸,食物碘在腸道經還原為碘離子后迅速吸收,進入血液后與球蛋白結合運輸。3.功能與缺乏癥碘的主要作用是參與甲狀腺素的組成。1成人缺碘可導致地方性甲狀腺腫。2嬰兒缺碘可導致發育停滯、智力低下、生育能力喪失、癡呆、聾啞等,即克汀病(呆小癥)。3碘攝入過多,則尿碘增多,少數出現甲狀腺腫大。五、氟1.氟的含量與分布人體含氟量約2.6g,主要分布于骨骼、牙齒、指甲、毛發等;膳食氟的主要來源是水。2.氟的吸收與排泄氟主要從胃腸道吸收,吸收入血后,氟多與球蛋白結合。吸收體內氟大部分由腎隨尿排出。排泄酸性尿可減少腎小管對氟的重吸收,有利于氟的排泄。3.功能與缺乏癥氟缺乏表現為骨骼、牙齒發育不良,齲齒發病率增高。氟中毒表現為氟斑牙和氟骨癥。氟的主要功能是增強骨骼和牙齒結構的穩定性,促進骨骼與牙齒的健康。重要電解質的代謝生物化學Biochemistry一、鈉的代謝1.含量與分布正常成人體內鈉總量約為1g/kg體重。分細胞外液(50%),骨骼(45%),其余分布于細胞內液。血清鈉濃度平均濃度為142mmol/L。一、鈉的代謝2.吸收與排泄01人體所攝入的鈉主要來自食鹽,需要量為4.5~9.0g/d,幾乎全部經胃腸吸收。吸收02主要由尿伴行排出,腎對Na+排出有很強的調控能力,即“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不排”。排泄二、氯的代謝1.含量與分布01正常成人體內氯含量約1.2g/kg體重。02體內的氯70%分布在細胞外液。03Clˉ是細胞外液的主要陰離子,占細胞外液陰離子總量的67%。04血清氯濃度為98~106mmol/L。二、氯的代謝2.吸收與排泄人體每天吸收的Clˉ同樣主要來自食鹽(NaCl),因此,氯與鈉一起被吸收、排泄。三、鉀代謝1.含量與分布K+、Na+在細胞內外分布極不均勻,除細胞膜上鈉泵的主要作用外,還受物質代謝等的影響。體內鉀的含量為31~57mmol/kg體重。約98%的鉀存于細胞內,濃度約150mmol/L,而血清鉀濃度僅為

3.5~5.5mmol/L。三、鉀代謝1.含量與分布21蛋白質或糖原分解時→K+轉移至細胞外→血鉀↑蛋白質或糖原合成時→K+進入細胞內加快→血鉀↓三、鉀代謝1.含量與分布1臨床上,對于高血鉀患者,可采用注射葡萄糖溶液和胰島素的方法降低血鉀濃度。2組織生長或創傷恢復期等情況下應注意補鉀。三、鉀代謝1.含量與分布3嚴重創傷、感染、缺氧以及溶血等情況下,導致高血鉀,因此必須注意觀察血鉀情況。4酸中毒可引起高血鉀;堿中毒可引起低血鉀。三、鉀代謝2.鉀的吸收與排泄吸收特點是:“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也排”。禁鉀1~2周尿鉀仍可達5~10mmol/d。腹瀉、嘔吐、大汗時應適當補鉀。長期不能進食需由靜脈補充營養的患者,應注意適當補鉀。排泄食物鉀90%在消化道吸收,正常成人每天需鉀量約2.5g(60mmol)。80%~90%的鉀由尿排出四、鎂的代謝1.含量與分布含量與分布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