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16人類的商路、貿易與文化交流1.(2017·浙江·高考真題)日本所藏中國宋代提舉兩浙路市舶司“公憑”(官方文書)記載:泉州客商李充“自己船一只”,“往日本國”,隨船貨物有象眼四十匹、生絹十匹、白綾二十匹及大量瓷器。該史料反映了宋代A.商貿活動不再受到官府的監管 B.中日之間官民互惠貿易的繁榮C.“朝貢”貿易體制尚未發展起來 D.“海上絲綢之路”商品外銷情況【答案】D【詳解】由材料信息可知,泉州客商李充攜帶一系列商品出海,這反映了宋代“海上絲綢之路”商品外銷情況,故D項符合題意;宋代商業不再受政府的直接監管,不等于不受監管,排除A項;材料未涉及官方貿易和朝貢體制,故排除BC項。古代的商路、貿易與文化交流一、絲綢之路1.概念:是古代經由中國西北和中亞連接歐亞大陸的著名商道,是古代東西方物質和文化交流的重要象征。2.事件——張騫通西域“鑿空”(1)時間:前138年(漢武帝時期)(2)目的:聯合大月氏等政權,共同夾擊匈奴(3)歷史作用:張騫獲得大量的西域資料,推動了絲綢之路的暢通和貿易的繁榮。3.路線(1)漢朝:長安——河西走廊——西域——中亞、西亞——歐洲大秦(2)在新疆、中亞地區比較復雜;西出陽關或玉門關后,分為南道、北道和中道。(2)南道和中道大體上形成于漢朝,北道是在隋唐時期新開辟的。4.衰落——宋朝原因有二:割據、戰亂的影響;海路聯系日益活躍的沖擊。二、歐亞大陸其他東西交通線1.草原絲綢之路(1)路線:漠北草原、南西伯利亞——咸海、里海以北——歐洲、小亞細亞(2)事例:匈奴、突厥等民族的西遷2.西南絲綢之路(1)路線:關中平原——成都平原——橫斷山麓——瀾滄江、怒江——緬甸、印度——中亞、西亞等地。(2)事例:唐宋時起,中原與青藏高原形成茶馬互市。3.海上絲綢之路后來居上(1)西漢,中國開辟了通往印度洋的海路。路線:廣東——印支半島——馬來半島——孟加拉國——印度半島南部(2)宋元時期,能制造出巨舟,采用帆索和指南浮針,出洋航海十分頻繁。(3)中國與東南亞、南亞、西亞和東非地區建立了廣泛聯系。(4)廣州、泉州、明州(今寧波)等口岸成為重要交通樞紐。鄭和下西洋是古代海上交通的巔峰。4.四條絲綢之路興起時期鼎盛時期衰落時期主要貿易商品陸上絲綢之路西漢隋唐明清絲綢草原絲綢之路夏商蒙元明清(民族遷徙)西南絲綢之路夏商隋唐宋明之后茶葉、馬匹海上絲綢之路春秋戰國鄭和下西洋鴉片戰爭之后瓷器三、古代商路上的中西文化交流1.傳出:(1)絲綢、鐵器和瓷器向西出口;養蠶和繅絲技術、制瓷技術、治鐵技術經過西亞向西傳播。(2)瓷器、茶葉主要經過海路外銷,瓷器上的傳統紋飾傳入西亞和北非。青花瓷器世界著名。(3)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經由陸路和海路傳到西方。2.傳入:(1)西漢征服中亞的大宛國,獲得良種“汗血馬”,同時引進了苜蓿、葡萄、石榴等作物。(“胡”類物種)從西域傳入中原的物種有:胡桃(核桃)、蒲桃(葡萄)、石榴、苜蓿、胡瓜(黃瓜)、胡豆(蠶豆)、胡麻(芝麻)、胡蘿卜、胡蔥、西瓜等。(2)中亞和西亞的服飾、飲食對隋唐社會產生重大影響。如唐朝絲織品吸收了波斯的織法與圖案風格。(3)宋元時期,棉花傳入內地,后成為最重要的經濟作物。(4)香料、珠寶、金銀器血等商品,早期多從陸路輸入,自宋朝起基本來自海路。3.精神文化方面(1)佛教在漢代傳入中國,深刻影響了中國文化。絲綢之路沿線留下的石窟,如敦煌莫高窟,融匯東西藝術風格。(2)西亞的襖教、摩尼教、猶太教、伊斯蘭教和歐洲的基督教陸續傳到中國。(3)中亞和西亞的雜技、魔術、音樂、舞蹈在漢朝與唐朝廣受歡迎。(4)中醫藥知識隨著煉丹術傳到阿拉伯地區。特點:文明的交流具有雙向性、競爭性、互惠性。近代以來的世界貿易與文化交流的擴展一、全球貿易網的形成1.世界市場初步形成(1)背景:a.15世紀之前,主要局限于各洲內部和亞歐大陸之間。b.新航路開辟和西歐各國的殖民擴張,洲際貿易得到擴展。(2)表現:a.商品種類與數量大大增加,如歐美兩洲商品流通的加強;b.股份公司出現和發展,如荷蘭的東印度公司與西印度公司、英國東印度公司與法國西印度公司等。(3)影響:客觀上推動了洲際貿易,促使世界市場初步形成(基本形成)。2.世界日益成為一個經濟整體(1)原因:工業革命后,工業化的批量生產的推動(2)表現:a.形成了國際分工和貿易格局——西歐、北美國家生產和出口制成品,其他國家生產和出口初級產品。b.世界貿易額劇增自1870年到一戰前,世界貿易增長了近2.6倍。3.生產的國際分工深度發展,經濟全球化加快發展(1)影響因素:兩次世界大戰的影響,美蘇兩大陣營對峙的阻礙。(2)促進因素:1947年關貿總協定的簽署,中國改革開放的發展,兩極格局瓦解及“冷戰”的結束,世界貿易組織的成立。(3)發展表現:1950—2000年,全球貿易(出口)總值增長了近100倍。二、商品的世界性流動與文化交流的國際化1.原因:國際貿易的開展,買賣雙方的接觸,商品對文化習俗的傳播。2.茶的外傳——表現之一(1)16世紀之前,中國茶主要在亞洲大陸傳播。(2)近代以來,傳播到歐洲、美洲、非洲和大西洋等地區。(3)影響:中俄之間形成“萬里茶道”,荷蘭的家庭設有“茶室”,日本形成了“日本茶道”,英國形成了“下午茶”。3.服飾的變化——表現之二(1)17世紀末,中國服裝隨著傳教士傳到法國。(2)20世紀初,法國設計家波烈設計的女裝采用了東方女裝的樣式。(3)中華民國建立后設計的中山裝兼具中西服飾的特點。4.鐘表的傳入——表現之三(1)鐘表誕生于歐洲,約16世紀中期由傳教士傳入中國內地。(2)18世紀,中國進口鐘表的數量已經很大。鐘表在社會中下層中逐漸流行。1.2014年6月,絲綢之路經濟帶國際研討會在新疆烏魯木齊召開。古絲綢之路是東西方文明融合發展的友好象征。當年,唐玄奘在這條線路上可能見到的現象是(
)A.琺瑯彩瓷器深受各族人民歡迎 B.晉商、徽商往來于絲綢之路C.都使用水力風車灌溉農田 D.輕盈精湛的絲織品是常見的商品2.據下表可推知(
)1719一1833年黃埔港往來西方船只統計表起止時間法國船只數量/艘英國船只數量/艘西方國家來往廣州船只總量/艘所占百分比法國英國1719-1769年10637776914%49%1770一1778年4515927816%57%1779-1833年56260741121.4%63%A.《航海條例》導致法國船只數量下降 B.法國國內革命影響海外貿易C.英國確立“日不落帝國”世界殖民霸權 D.貿易成為海外殖民主要方式1.吳仁敬等在《中國陶瓷史》中寫道:“明人對于瓷業,無論在意匠上、形式上,其技術均漸臻至完成之頂點。而永樂以降,因波斯、阿拉伯藝術之東漸,與我國原有之藝術相融合,對瓷業上,更發生一種異樣之精彩。”由此可知,當時A.朝貢貿易獲得快速發展 B.中外文明交流較為活躍C.西學東漸之風頗為興盛 D.中國陶瓷技術領先世界2.新航路開辟后,世界市場可劃分為中心區、邊緣區和半邊緣區(如圖)。這反映了A.價格革命導致西北歐貿易中心地位的確立B.新航路的開辟導致美洲淪為貿易邊緣區C.英國、荷蘭、法國逐漸成為貿易半邊緣區D.不同貿易區域劃分是國際分工差異的體現3.佛教自漢朝傳入中國后,歷朝歷代前往印度求法的僧人絡繹不絕,他們不但為訂正中華佛學的謬誤而翻譯經典,也留下了絲綢之路及有關印度歷史、地理知識的不朽文獻。法顯、玄奘便是他們的代表。這些事跡彰顯了中華文化的(
)①本土性
②包容性
③開放性
④連續性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4.文藝復興與啟蒙運動的許多思想家都受到中國的影響,如:達·芬奇所畫的《蒙娜麗莎》的背景被認為是中國的山水畫;薄伽丘的《十日談》里也有關于契丹的故事;近代歐洲實驗科學的鼻祖——培根也在書中多處描繪中國,是最早提出中國“三大發明”傳入并推動歐洲發展的西方人。這可以用來佐證(
)A.古代中西方交流推動了西方文化的發展 B.中國“三大發明”奠定歐洲近代文明的基礎C.培根促進了東西方早期文明的對接 D.中國文化刺激西方探索東方的欲望5.德國著名思想家歌德關于人類交往曾有一句名言:“理念與感情的自由交往,同工業產品和農業產品的互換一樣,擴大著人類的財富和滿足人們普遍的富裕需求。”先哲的這一觀念在當今世界經濟發展進程中逐漸得到印證。其表現在A.經貿往來促進了世界和平 B.文化交流促進全球化發展C.生產的國際分工愈發細密 D.經濟一體化日益受到重視1.如圖是不同類型國家的進出口依存度變化示意圖。該圖適合用來說明A.發展中國家經濟高速增長 B.世界經濟區域化的發展C.發達國家經濟陷入了滯脹 D.世界貿易全球化的加強2.1992年,墨西哥簽訂《北美自由貿易協定》以后,又制定了一系列負面清單,如規定外資占商業銀行的投資比例不得高于普通股本的30%,外資不得經營內陸港口、海運及空港等。這些規定旨在A.發展國家特色產業 B.改善對外貿易的機制和環境C.保障國家經濟安全 D.鞏固區域經濟集團化的成果3.據史書記載,角抵(摔跤)“蓋雜技樂也,巴俞(渝)戲、魚龍蔓延(百戲節目)之屬也”。秦二世曾在宮中欣賞。漢武帝在長安舉行了兩次大規模的角抵表演,長安百姓“三百里內皆觀”,他也曾用角抵表演歡迎來長安的西域人。據此可知,當時角抵A.促進了川劇藝術的發展 B.擁有廣泛的社會影響C.推動了絲路文化的交流 D.源于民間的勞作技能4.宋元時期,主要依賴海路運出的中國物品是A.瓷器 B.茶葉 C.棉布 D.白銀5.20世紀二三十年代,大量返鄉閩南籍海外移民在廈門鼓浪嶼興建了一批融西式風格與地方傳統于一體的近代建筑,類似建筑也存在于漳州、泉州等地,逐漸形成了建筑上的特殊風格。這可以用來說明A.西方文化影響遍及中國鄉村B.中西建筑文化的融合創新C.中國建筑風格受到西方沖擊D.西式建筑僅見于通商口岸6.17世紀60年代,茶葉在英國只是上流社會的消費品;到18世紀末,茶葉已成為普通民眾的日常消費品。這反映了當時的英國(
)A.等級觀念明顯淡化 B.崇尚東方的生活方式C.貧富差距日益縮小 D.擴大了與東方的貿易7.漢武帝時張騫出使西域,遠至今中亞阿姆河流域,受到渴望與漢通使往來的大宛等國的歡迎。其間,漢設置河西四郡,打通了與西域的直接交通。張騫在出使過程中所獲得的信息對打開絲綢之路和建立中國與西方的聯系起到了關鍵作用。據此可知,張騫出使西域的功績是A.開辟了溝通中西的絲綢之路 B.建立了漢朝與西方的聯系C.確立了漢朝對西域的管轄權 D.開啟了中國與中亞的交往8.1933年希特勒上臺后,猶太科學家愛因斯坦選擇移居美國,放棄愿意為他提供避難所的歐洲國家。悉知該消息時,法國物理學家保羅.朗之萬評價道:“這是一個重大事件,其重要程度就如同把梵蒂岡從羅馬搬到新大陸一樣。”在此,朗之萬(
)A.譴責納粹德國迫害猶太科學家B.擔心歐洲大陸的戰爭威脅日益臨近C.意識到世界科學中心即將轉移D.覺察到科學家全球流動為大勢所趨9.“絲綢之路”是古代溝通東西方文明的橋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灑水汽車租賃合同7篇
- 公司合作養殖合同5篇
- 材料采購補充協議范本
- 合法的銀行借款合同樣書9篇
- 協辦單位合作協議書范本10篇
- 人工智能在醫療行業的應用-洞察闡釋
- 【正版授權】 ISO/IEC/IEEE 8802-1Q:2024/AMD37:2025 EN Telecommunications and exchange betwee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ystems - Requirements for local and 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s - Part
- 2025年應急救援與危機管理考試模擬試題及答案
- 2025年數字貨幣與金融監管考試題及答案
- 2025年電子商務專業相關考試題及答案
- 急性心肌梗死診斷和治療
- 2025年武漢鐵路局集團招聘(180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殯葬人員勞務合同協議
- 北京開放大學2025年《企業統計》形考作業3答案
- 國內外著名幼兒教育家及其教育理念
- 2025年大數據分析師職業技能測試卷:數據倉庫設計與數據建模實戰試題匯編
- 2025屆福州教育學院附屬中學高考語文四模試卷含解析
- 2025年南京市七下期中英語試卷 (試卷版)
- 國有企業雙重目標導向與雙軌治理機制的研究進展及前景展望
- 浙江省寧波市2024學年第二學期高考與選考模擬考試化學試卷及答案(寧波二模)
- 國開電大軟件工程形考作業3參考答案 (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