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病危害因素識別_第1頁
職業病危害因素識別_第2頁
職業病危害因素識別_第3頁
職業病危害因素識別_第4頁
職業病危害因素識別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職業病危害因素識別第1頁,課件共53頁,創作于2023年2月

主要內容※職業病危害因素的概念※

識別與分析的目的和意義※

職業病危害因素分類※識別與分析常用方法※識別與分析舉例第2頁,課件共53頁,創作于2023年2月

職業病危害因素是指對從事職業活動的勞動者可能導致職業病的各種危害因素。主要包括:職業活動中存在的各種有害的化學、物理、生物等因素以及在作業過程中產生的其他職業有害因素。

職業病危害因素概念第3頁,課件共53頁,創作于2023年2月職業病:是指企業、事業單位和個體經濟組織的勞動者在職業活動中,因接觸粉塵、放射性物質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質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第4頁,課件共53頁,創作于2023年2月

識別與分析的目的和意義?

確定職業病危害因素的性質、種類、作用條件、分布?確定影響勞動者健康的方式、途徑、程度?是職業病防治工作的主要任務之一?是職業病危害評價工作的基礎和重要環節?關系到評價結果的科學性、正確性?明確職業病危害控制的目標?指導職業病危害防護措施的實施?為職業衛生管理提供科學依據第5頁,課件共53頁,創作于2023年2月職業病危害因素識別的原理一、從因到果的原理萬事萬物有因才有果,這是事物發展變化的自然規律。1、生產工藝過程中物質的物理化學變化,能量的轉換以及物料的泄漏等是職業病危害因素產生的直接原因;2、工作場所的異常氣象條件、通風不良、勞動組織和管理失誤等則是職業病危害因素濃度或強度增高的間接原因。3、職業病危害因素產生或達到致病濃度或強度時往往產是單一的因素造成的,而是多個因素耦合在一起的結果。第6頁,課件共53頁,創作于2023年2月在職業病危害因素的識別過程中,借鑒科技文獻、相同項目數據、典型事故案例等資料,找出職業病危害因素的產生來源及其因果關系,即可科學推斷、識別職業病危害因素對勞動者的影響,實現從定性識別到定量識別的轉化。第7頁,課件共53頁,創作于2023年2月二、類推原理類推也稱類比,是人們經常應用的一種邏輯思維方法,它是根據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對象之間存在的某些相同或相似的屬性,從一個已知對象具有某種屬性來類推另一個對象具有同類屬性的過程。分為定量類推和定性類推第8頁,課件共53頁,創作于2023年2月從量變到質變的原理許多事物的發展都遵循了從量變到質變的規律。職業病危害因素對人體的危害也存在典型的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如氨氣對人體的危害:1、當氨氣濃度為9.8mg/m3以下時,對人體無刺激作用;2、當氨氣濃度為140mg/m3時,人體眼和呼吸道刺激反應;3、當氨氣濃度為7000mg/m3時,人體吸入立即死亡第9頁,課件共53頁,創作于2023年2月職業病危害因素識別的原則

一、全面識別的原則從項目的工程內容、工藝流程、流料流程、維修檢修等方面入手。

二、主次分明的原則要去粗取精、主次分明、抓做重點

三、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原則第10頁,課件共53頁,創作于2023年2月

職業病危害因素分類

隨分類標準不同有不同的分類方法:

?

按危害因素的來源分類

?

按導致職業病危害的直接原因分類

(衛生部《職業病危害因素分類目錄》)第11頁,課件共53頁,創作于2023年2月

?

按危害因素的來源分類

(一)生產工藝過程中產生的有害因素

(二)勞動過程中的有害因素

(三)生產環境中的有害因素第12頁,課件共53頁,創作于2023年2月(一)生產工藝過程中產生的有害因素

1、化學因素

?

有毒物質:鉛、汞、苯、一氧化碳等

?

生產性粉塵:如矽塵、石棉塵、煤塵等例:(1)在焊接生產的過程中,可能產生錳煙、錳塵、一氧化碳、二氧化碳、臭氧等化學因素。

(2)在鍋爐生產車間,煤燃燒過程中可能產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煤塵等化學因素。第13頁,課件共53頁,創作于2023年2月2、物理因素

?

異常氣象條件:如高溫、高濕、低溫

?

異常氣壓:如高氣壓、低氣壓

?

噪聲、振動;

?

非電離輻射:如可見光、紫外、紅外、激光等

?

電離輻射:如X射線、γ射線等。3、生物因素

如炭疽桿菌、布菌、醫務工作者可能接觸到的生物傳染性病源物等。第14頁,課件共53頁,創作于2023年2月(二)勞動過程中的有害因素

1、勞動組織和制度不合理,勞動作息制度不合理等

2、精神(心理)性職業緊張3、勞動強度過大或生產定額不當,如安排的作業與勞動者生理狀況不相適應等

4、個別器官或系統過度緊張,如視力緊張等

5、長時間不良體位或使用不合理的工具等第15頁,課件共53頁,創作于2023年2月(三)生產環境中的有害因素

1、自然環境中的因素,如炎熱季節的太陽輻射;

2、廠房建筑或布局不合理,如有毒工段與無毒工段安排在一個車間;

3、由不合理生產過程中所致危害。

在實際生產過程中,往往同時存在多種有害因素對勞動者的健康產生聯合作用。

第16頁,課件共53頁,創作于2023年2月

?

按導致職業病危害的直接原因分類

2002年衛生部頒布的《職業病危害因素分類目錄》中將職業病危害因素分為十大類:

1、粉塵類2、放射性物質類(電離輻射)3、化學物質類4、物理因素5、生物因素

第17頁,課件共53頁,創作于2023年2月6、導致職業性皮膚病的危害因素7、導致職業性眼病的危害因素8、導致職業性耳鼻喉口腔疾病的危害因素9、職業性腫瘤的職業病危害因素10、其他職業病危害因素第18頁,課件共53頁,創作于2023年2月1、粉塵類

(1)矽塵(游離SiO2超過10%的無機性粉塵)(2)煤塵(煤矽塵)(3)石墨塵(4)炭黑塵(5)石棉塵(6)滑石塵(7)水泥塵(8)云母塵(9)陶瓷塵(10)鋁塵(鋁、鋁合金、氧化鋁粉塵)

(11)電焊煙塵(12)鑄造粉塵

(13)其他粉塵第19頁,課件共53頁,創作于2023年2月2、放射性物質類(電離輻射)

輻射源種類

宇宙射線

核燃料循環種污染

核電站及核廢料污染

核爆炸污染

醫學性污染

工業應用污染第20頁,課件共53頁,創作于2023年2月3、化學物質類(1)鉛及其化合物(2)汞及其化合物(3)錳及其化合物(4)鎘及其化合物(5)鈹及其化合物(6)鉈及其化合物(7)鋇及其化合物(8)釩及其化合物(9)磷及其化合物(10)砷及其化合物

第21頁,課件共53頁,創作于2023年2月3、化學物質類

(11)鈾(12)砷化氫

(13)氯氣(14)二氧化硫

(15)光氣(16)氨

(17)偏二甲基肼(18)氮氧化合物

(19)一氧化碳(20)二硫化碳第22頁,課件共53頁,創作于2023年2月

3、化學物質類

(21)硫化氫(22)磷化氫、磷化鋅、磷化鋁

(23)氟及其化合物(24)氰及腈類化合物

(25)四乙基鉛(26)有機錫

(27)羰基鎳(28)苯(29)甲苯(30)二甲苯第23頁,課件共53頁,創作于2023年2月3、化學物質類

(31)正己烷(32)汽油

(33)一甲胺

(34)有機氟聚合物單體及其熱裂解物

(35)二氯乙烷(36)四氯化碳

(37)氯乙烯(38)三氯乙烯

(39)氯丙烯(40)氯丁二烯第24頁,課件共53頁,創作于2023年2月3、化學物質類

(41)苯胺、甲苯胺、二甲苯胺、硝基苯、硝基甲苯、對硝基苯胺、二硝基苯等苯的氨基硝基化合物

(42)三硝基甲苯(43)甲醇

(44)酚(45)五氯酚

(46)甲醛(47)硫酸二甲酯

(48)丙烯酰胺(49)二甲基甲酰胺第25頁,課件共53頁,創作于2023年2月3、化學物質類(50)有機磷農藥(51)氨基甲酸酯類農藥(52)殺蟲脒(53)溴甲烷(54)擬除蟲菊酯類第26頁,課件共53頁,創作于2023年2月3、化學物質類(55)導致職業性中毒性肝病的化學類物質:

二氯乙烷、四氯化碳、氯乙烯、三氯乙烯、氯丙烯、氯丁二烯、苯的氨基及硝基化合物、三硝基甲苯、五氯酚、硫酸二甲酯第27頁,課件共53頁,創作于2023年2月3、化學物質類

(56)根據《職業性急性中毒診斷標準及處理原則總則》可以診斷的其他職業性急性中毒的危害因素:

刺激性氣體、窒息性氣體、有機溶劑、急性苯的氨基及硝基化合物、溶血性毒物、高分子化合物單體(熱裂解氣)、氰及腈類化合物(丙烯腈)、農藥、

金屬類金屬化合物等。第28頁,課件共53頁,創作于2023年2月

4、物理因素類(1)高溫(2)高氣壓(3)低氣壓(4)局部振動第29頁,課件共53頁,創作于2023年2月物理因素溫度、濕度、風速及熱輻射等氣象條件、噪聲、振動、光(包括激光)、非電離輻射和電離輻射等。類別

不良氣象條件噪聲及振動電離輻射與非電離輻射第30頁,課件共53頁,創作于2023年2月物理因素的特點

作業場所常見的物理因素,除激光是人工產生的外,其余在自然界中均存在。每一種物理因素都具有特定的物理參數。一般都有明確的來源。物理因素對人體的危害程度與物理參數不呈直線相關關系。第31頁,課件共53頁,創作于2023年2月不良氣象條件高溫低溫高氣壓低氣壓第32頁,課件共53頁,創作于2023年2月高溫高溫作業定義:工作地點有生產性熱源,當室外實際出現本地區夏季通風室外計算溫度時,工作地點的氣溫高于室外2℃或2℃以上的作業(含夏季通風室外計算溫度≥30℃地區的露天作業,不含礦井下作業)。第33頁,課件共53頁,創作于2023年2月高溫對人體的影響生理功能的影響:體溫調節、水鹽代謝、循環系統、消化系統、神經系統、泌尿系統等。中暑:熱射病、熱痙攣、熱衰竭。高溫衛生標準:GBZ2-2002第34頁,課件共53頁,創作于2023年2月高氣壓高氣壓作業:潛水作業、潛函作業、高壓氧倉。對人體危害:減壓?。ㄖ饕獮闇p壓性骨壞死)。

返回

第35頁,課件共53頁,創作于2023年2月噪聲噪聲分類

按照噪聲來源分為:

機械性噪聲:由于機械的撞擊、摩擦、轉動所產生的如打磨、沖壓等。流體動力性噪聲:氣體壓力或體積的突然變化或流體流動產生的,如空氣壓縮、放空等。電磁性噪聲:如變壓器所發出的聲音。第36頁,課件共53頁,創作于2023年2月噪聲對人體健康的影響暫時性聽閾移位--脫離崗位可以恢復。

永久性聽閾移位--聽力損傷--噪聲性耳聾第37頁,課件共53頁,創作于2023年2月噪聲衛生標準作業場所噪聲衛生標準第38頁,課件共53頁,創作于2023年2月非噪聲工作地點噪聲聲級的

衛生限值標準第39頁,課件共53頁,創作于2023年2月高溫作業類型高溫、強熱輻射作業:氣溫>32℃,輻射熱>1kcal/cm2.min

冶金工業的煉焦、煉鐵、軋鋼等車間;

機械制造的鍛造、鑄造、熱處理等車間;

陶瓷、玻璃、搪瓷、磚瓦等爐窯車間;

火力發電廠、鍋爐間等。高溫、高濕作業:氣溫>30℃,濕度>80%。

印染、造紙行業。夏季露天作業:如建筑、搬運等行業第40頁,課件共53頁,創作于2023年2月振動分類

局部振動:指手部接觸振動工具、機械或加工部件,振動通過手臂傳至全身。如風動工具(如風鉆、風鎬、氣錘、鑿巖機)、電動工具(如電鉆、電鋸)全身振動:指工作地點或座椅的振動,人體足部或臀部接觸振動,通過下肢或軀干傳導至全身。如鉆井平臺、振動篩操作臺。危害暈動病、振動性白指、職業性雷諾現象等。第41頁,課件共53頁,創作于2023年2月

振動衛生標準

局部振動強度衛生限值全身振動強度衛生限值第42頁,課件共53頁,創作于2023年2月電離輻射與非電離輻射第43頁,課件共53頁,創作于2023年2月非電離輻射輻射源種類

自然型電磁污染源:來自自然界,由自然界某些現象所引起如天電。人工型電磁污染源:由于生產人工制造的若干系統、電子設備和電氣裝置,按照頻率部一樣,可分為工頻場源和射頻場源。第44頁,課件共53頁,創作于2023年2月常見的場源

工頻感應場:電壓電線、變電站、磁浮列車。

廣播與電視發射塔(站)。

無線電通訊。

高頻感應設備如高頻焊接、淬火。

自動化辦公設備如電腦顯示器。第45頁,課件共53頁,創作于2023年2月

5、生物因素(1)炭疽桿菌(2)森林腦炎病毒(3)布氏桿菌第46頁,課件共53頁,創作于2023年2月6、導致職業性皮膚病的危害因素(1)導致接觸性皮炎的危害因素(2)導致光敏性皮炎的危害因素(3)導致電光性皮炎的危害因素:紫外線(4)導致黑變病的危害因素(5)導致痤瘡的危害因素(6)導致潰瘍的危害因素(7)導致化學性皮膚灼傷的危害因素:硫酸、硝酸等(8)導致其他職業性皮膚病的危害因素第47頁,課件共53頁,創作于2023年2月7、導致職業性眼病的危害因素(1)導致化學性眼部灼傷的危害因素(2)導致電光性眼炎的危害因素:紫外線第48頁,課件共53頁,創作于2023年2月8、導致職業性耳鼻喉口腔疾病的危害因素(1)導致噪聲聾的危害因素:噪聲(2)導致鉻鼻病的危害因素:鉻及其化合物、鉻酸鹽(3)導致牙酸蝕病的危害因素:氟化氰、硫酸酸霧、硝酸酸霧、鹽酸酸霧第49頁,課件共53頁,創作于2023年2月9、職業性腫瘤的職業病危害因素(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