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版人教版八年級上語文第五單元檢測卷_第1頁
2017版人教版八年級上語文第五單元檢測卷_第2頁
2017版人教版八年級上語文第五單元檢測卷_第3頁
2017版人教版八年級上語文第五單元檢測卷_第4頁
2017版人教版八年級上語文第五單元檢測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17版人教版八年級上語文第五單元檢測卷

八年級上語文第五單元檢測卷班級: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__一、基礎知識檢測:(共35分)1.下列加點字的注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3分)A、殘損(cán)河堤(dī)勻稱(chèng)洨河(xiāo)2.下列各組詞語中漢字書寫完全正確的一項是:(3分)A、和諧推崇張鶴陡坡3.下列加點的成語使用無誤的一項是:(3分)A.由于觀點的分歧、性情的差異,兩人慢慢疏離了,最后分道揚鑣,一個去了上海,一個去了北京,各奔自己的前程。4.下列句子沒有語病的一項是:(3分)A.實現西部大開發是一項艱巨的歷史任務。5.指出下列句子的說明方法:(4分)A、由于各拱相連,所以這種橋叫作聯拱石橋。(下定義)B、街砌兩旁栽幾叢書帶草,墻上蔓延著爬山虎或薔薇木香。(舉例子)C、用圖畫來比方,對稱的建筑是圖案畫,不是美術畫。(打比方)D、幼蟲落地之前,就在這里行日光浴,踢踢球,試試筋骨,有時卻又懶洋洋地在繩端搖擺著。(摹狀貌)6.下列文學常識有誤的一項是:(3分)B、《蘇州園林》中“我覺得蘇州園林是我國各地園林的標本”中“標本”的意思是“,指保持實物原樣,或經過整理,供學習、研究時參考用的動、植、礦物等”。正確答案是:“標本”一詞形象的表明了蘇州園林在我國園林藝術中的地位和影響巨大,足以作為我國園林藝術的典范!這是一種打比方的說法!二、閱讀理解:(共40分)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小題。(10分)在我國的古代,書法是一項非常重要的藝術。當時的人們認為,寫字是一種表達思想的方式,也是一種美的表現。因此,他們非常注重書法的學習和創作。中國的書法有著悠久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商周時期。書法的發展經歷了許多朝代,每個朝代都有其特點。例如,漢朝的書法比較剛健,唐朝的書法則比較飄逸,宋朝的書法則比較細膩。現在,書法已經成為一種獨特的藝術形式,深受人們的喜愛。許多人喜歡用書法來表達自己的情感,也有很多人喜歡收藏書法作品。1.什么是古代人們認為的寫字的作用?(2分)2.書法在中國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哪個時期?(2分)3.每個朝代的書法有什么特點?(2分)4.書法現在已成為什么?(2分)5.為什么許多人喜歡收藏書法作品?(2分)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10小題。(10分)蜜蜂是一種非常勤勞的昆蟲。它們采集花蜜和花粉,制作蜂蜜和蜂王漿。蜜蜂的群體非常有組織,每只蜜蜂都有自己的任務。例如,有的蜜蜂負責采集花蜜,有的蜜蜂負責守衛蜂巢,還有的蜜蜂負責孵化幼蜂。蜜蜂的生活離不開蜂巢。蜂巢是由蜜蜂用蜜蠟制造的,它們可以在蜂巢里存儲食物,也可以在蜂巢里孵化幼蜂。蜂巢的形狀是六邊形,這種形狀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間。蜜蜂是非常勤勞的昆蟲,但是它們也有休息的時間。夏天的時候,蜜蜂每天會工作12個小時以上,但是在冬天,它們只需要工作幾個小時。6.蜜蜂采集花蜜和花粉的作用是什么?(2分)7.蜜蜂的群體有什么特點?(2分)8.蜜蜂的生活離不開什么?(2分)9.蜂巢的形狀是什么?(2分)10.蜜蜂在夏天和冬天的工作時間有什么不同?(2分)3.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小題。(20分)《紅樓夢》是一部中國古典小說,由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這部小說以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等人物為主要人物,描寫了一個富貴家庭的興衰歷程。小說中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描寫細致入微,語言優美。例如,林黛玉的形象被描寫為“翠縷酥肌,烏云扇面”,非常美麗動人。小說中還有許多膾炙人口的經典語句,例如“黛玉出塞”,“草木知春不久歸”,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紅樓夢》是中國古典小說的經典之作,也是世界文學寶庫中的瑰寶。它不僅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而且對后世文學創作產生了深遠的影響。11.《紅樓夢》是由誰所著?(2分)12.《紅樓夢》的主要人物有哪些?(2分)13.小說中的人物形象如何?(2分)14.小說中有哪些膾炙人口的經典語句?(2分)15.《紅樓夢》對后世文學創作有什么影響?(2分)修剪得像寶塔一樣的松柏和閱兵式的道旁樹突出了蘇州園林著眼于畫意的特點。這句話寫得非常好,因為它擬人化地描述了園林中的落葉樹和常綠樹以及花時不同的花樹相互映襯的景致,形象地說明了蘇州園林栽種樹木的特點。“這是不足取”中的“這”指的是修剪得像寶塔一樣的松柏和閱兵式的道旁樹。在文中,加入詞語“多種”非常準確,它簡要說明了蘇州園林所栽種的花時不同的花樹種類之多,只有這樣才能達到“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的效果。在北宋時期,商業手工業迅速發展,城市布局打破了坊與市的嚴格界限,出現了空前的繁榮局面。北宋汴梁商業繁盛,除了貴族聚集外,還有大量的商人、手工業者和市民,城市的文化生活也十分活躍。這種繁榮為繪畫的題材范圍帶來了極大的拓展,從唐代以描繪重大歷史事件和貴族生活為主擴展到描繪城鄉市井平民生活的各個方面。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便是北宋風俗畫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幅。張擇端是北宋末年至南宋初年的畫家,生卒年不詳,山東東武人,字正道,又字文友。他幼時讀書游學于汴京,徽宗朝進入翰林,后習繪畫,擅長界畫,工舟車、人物、市井、城郭,皆自成一家。除了《清明上河圖》,還有相傳為他所畫的《西湖爭標圖》。據后代文人考訂,清明上河圖可能作于正和至宣和年間,那正是北宋統治者在覆滅之前大造盛世假象,以此掩蓋內憂外患的時期。南渡后,北宋移民懷念故土,眼中這幅圖卷必有其特殊的意義,正是他們回首故土,夢回繁華的寫照。透過這種觀念來審視這幅千古名作,我們會發現那隱藏于繁華背后的情感。張擇端畫的《清明上河圖》是一幅絹本設色的長卷,縱25.5厘米,橫525厘米。作品描繪了京城汴梁從城墻、汴河到城內街市的繁華景象。整個長卷就像一部樂章,有慢板、柔板逐漸進入快板、緊板,轉而進入尾聲,留下無盡的回味。家鄉的石拱橋我出生在一個古老的小鎮,這里有一座歷史悠久的石拱橋,是我們家鄉的標志性建筑之一。這座石拱橋建于明朝,已有幾百年的歷史。它由數十塊巨大的石頭拼接而成,每塊石頭都被精心雕刻,形成了華麗的花紋和圖案。橋身兩側的欄桿也是石頭打造,上面刻有各種動物和植物的形象,栩栩如生。這座石拱橋不僅美麗,更是我們家鄉的重要交通樞紐。每天,無數的行人和車輛都從這里穿過,橋下的河水也是當地居民的重要水源。這座橋見證了我們家鄉的發展和變遷,是我們的驕傲和自豪。然而,時間的流逝和自然的侵蝕,也讓這座石拱橋逐漸老化。有些石頭已經出現了龜裂和脫落,欄桿上的雕刻也有些殘缺不全。但是,我們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