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村落旅游開發保護招商可行性方案_第1頁
古村落旅游開發保護招商可行性方案_第2頁
古村落旅游開發保護招商可行性方案_第3頁
古村落旅游開發保護招商可行性方案_第4頁
古村落旅游開發保護招商可行性方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30目錄一、項目建設背景1、人文資源2、區位優勢3、自然地理環境二、項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1、項目的必要性2、項目的可行性三、旅游項目的建設規模與技術標準1、項目區建設2、項目區內旅游路線安排3、接待設施規劃四、建設條件及實施方案1、建設條件2、實施方案3、建設管理人員及技術人員培訓五、環境影響保護1、環境影響分析2、環境保護措施六、投資做墓及資金籌措七、效益件價及風險分析1、經濟效益2、社會效益八、建設年限九、項目前期進展情況十、合作方式十一、結論一、項目建設背景(一)有深厚的人文資源底蘊XX鄉XX村臨近XX鄉鄉政府所在地,建村歷史悠久,有600余年,全村800余人,大部分為陳姓。XX村是原湖南省政府參議陳方誰的故里,現存大量明清時期古建筑及文物,具有較高的考古價值及文化價值。XX村距鶴城區城區21公里,交通便利,加之鶴城區可供游玩的場所很少,為XX以古村為支柱發展農家樂提供了契機。自古以來,XX村文風鼎盛,素有“書鄉”之美譽,有深厚的文化歷史底蘊。

1、陳方誰其人

陳方誰(1898—1947),芷江縣緝捕隊隊長大地主陳祖虞的長子。曾在湘西王大軍閥陳渠珍部下擔任獨立第一團團長兼司令官。年少時陳方誰酷愛讀書,為了可以排除外界的干擾,他搬到離家五華里的高山上一個“和尚洞”的小洞里讀書。在洞里讀書時,只有隨從和他兩個人,和外人不相往來,他在這個洞里安心讀書,時間長達1年之久,之后陳方誰到日本留學三年。回來后在鳳凰縣陳渠珍部下擔任獨立第一團團長兼司令官。不久陳渠珍命令陳方誰清剿土匪,擔任芷江、黔陽、新晃、麻陽、溆浦、辰溪等七縣的剿匪指揮長。陳方誰不僅在懷化名聲顯赫,在外地也有一定的地位,當時的懷化縣縣長戴鴻志為了可以獲得籠絡他,就支持他競選省參議,并將其堂弟陳方軒安排在縣中學當教導主任。1948年國民黨在大陸召開最后一次國大會議,在懷化選舉一個國大代表,陳方誰也是八個侯選人之一,但是由于經驗不足等原因,最后他沒有當選。陳方誰棄官在家時,時任湖南省政府主席薛岳曾到XX村,跟他一起暢談過國家大事和地方的富民之道。陳方誰成名后號召本地的百姓不要當土匪,要送子女去讀書,多學習文化,并號召大家,相互幫助,對成績好卻沒錢讀書的孩子,大家要多資助。他還資助修建了行義小學,并到外地收攬了很多因抗戰流亡的大學生到行義小學來教書,對發展XX的文化事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2、神秘古村XX村由來

元末農民大起義中陳友諒率領的紅巾軍,是長江中下游一帶勢力最大的一支武裝力量,和朱元璋分庭抗禮;1360年,他殺紅巾軍首領徐壽輝,自稱漢帝,更引起朱元璋的憤恨;元朝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他與朱元璋軍在鄱陽湖一帶決戰,史稱“鄱陽湖之戰”,朱元璋采納郭興的建議,用火攻偷襲陳軍,陳軍大敗,八月,陳友諒從湖口突圍出長江,他運氣太糟,從船艙中探頭出來,竟中流矢(弓箭)而死,全軍覆沒,其子孫及部下受到朱元璋的殘酷迫害。朱元璋俘陳友諒之部,編之為丐戶,俘其子孫九族貶人墮民,賤樂戶。當時住在江西省的陳啟濟正好在陳友諒的九族之中,為了免受牽連,舉家逃亡。一家人走到了現在的XX一帶,放眼望去,漫山遍野的都是蘆葦,山下還有一條小溪,溪邊長了很多藎草。沿著小溪往上游到一個叫巖石城的地方,就沒有再長藎草了,仿佛這巖石城就是藎草的源頭。一家人就住在了這個地方,陳啟濟還給這個地方取了個很好聽的名字“XX”,意喻:“藎草的源頭”。陳啟濟開辟田地,伐木造房,妻子織布做飯,在這里養育兒孫。為了可以讓子孫們都記住這個地方,陳啟濟決定要在這里留下一些標志性的事物,希望可以代代往下傳。為了便于記憶,他寫了一首詩,把那些事物暗含在這首詩中。希望可以通過這首詩,使得自己的子孫世世代代不要忘記XX:“藎草婷婷茂似春,源水泱泱碧如藍,九丘糧田一腳塌,三拱橋下配九款,大塘獨缺一只角,舉步卻蹬七層巖。”但是由于方言很多,經過一代一代的往下傳,雖然標志被大家記住了,但是因為聽不清聽不準等種種原因,“XX”流傳到現在便成了“XX”。陳氏后裔崇尚文風,勤勞善良,因此XX村歷來富庶,多數人在XX大興土木,修建房屋。全村房屋多數為明清時期,氣派輝煌,磚雕木雕細膩,古樸典雅,保存完好。村內古弄小巷星羅棋布,清一色石板路。

XX村歷史悠久,百姓安居樂業,是一塊風水寶地,XX村一直不為外人深知,神奇、神秘,全村有許多等待我們去發掘的寶。(1)古井:XX村最大的看點之一就是古井。現在的XX村家家都用上了自來水,但是在以前,XX是個相當缺水的地方,全村只有后山一口井,在干旱的年份,為了能喝上水,家家戶戶都要派人去排隊,等著挑水,而這口井現在看來不只是用來汲水的工具,還是一種文化歷史的證明。幾百年來,人們都是用木瓢舀,用木桶挑,從井中挑水上來,吃水洗菜洗衣,井底經過常年的磨擦,在擺放木桶和木瓢舀水的地方,已經有了四個深深的印痕。

(2)明清古建筑群:該建筑群始建于明末清初時期,坐北朝南,均為一至三進不等的穿斗式磚木結構,面闊三間,進深兩間,小青瓦雙坡頂屋面,二側為馬頭山墻,墻頭施彩繪。現保存完好的民居有30余棟,占地面積6000余平米。村落自里至外石板漫鋪,村內有荷塘多口。石刻基柱、石缸及明清家具隨處可見。在民居上有不少雕刻精美的門窗、柵欄及用于防潮抗震防蟲的木頭。整個村落布局合理,型制規整,做工考究。遠遠望去有如佛手握珠之狀,山野環抱,流水潺潺,青瓦白墻與荷塘交相輝映,山水想依,美麗之極。該建筑群落民居深具歷史文化底蘊,對于研究我國明清時期湘西南鄉土建筑藝術的形成與發展具有重要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3)陳祖虞的住宅:占地面積約五畝,按地形從上到下,先內后外,寶塔形式的修造私人房屋,用時大概十來年(約1919-1929年)才全面完工。房屋第一層是正屋,左右是廂房,廂房旁邊修了幾十間內房,來往的男女貴客和親戚常住在這里。第二層是廳屋,客廳里掛滿了名人字畫,和別人送來的匾額。廳屋兩旁又建造了若干間客房,來往的遠方官員和客人常住于此。第三、四層修了很多大小不一的散房,用來住宿普通來客和紅白喜事時用飯之地,房屋有大門、后門、左右側門,共有門100多扇,門都是雙扇門,都很寬大,便于搬運東西。房子是依地形而修,省工省料,技術工人都是從邵陽請來的,房子全是木材結構,高大寬敞。房子周圍用磚砌了圍墻,高約7米,房屋外面全部都是竹木,綠蔭成林,遠遠都看不到房子,冬暖夏涼,鳥語花香。陳祖虞特別注意鍛煉身體,他還在附近修建了一個簡易的賽馬場,常帶親朋一起去賽馬。下雨時,在這棟房子里很安逸,原因是:屋與屋之間的連接處都用專門制造的裹水瓦蓋得好好的,因此下雨時,整個房子里沒有漏雨之處,只聽得有流水似的聲音在屋上響。1958年以后,房子已經全部被損壞了,現在地基還在,依稀還可回想當年的場面。(4)倆母園:陳祖漢有兩個母親,他的生母是陳尊蓮的妻子楊金娥,陳尊連的兄弟陳尊福的妻子丁秀娥沒有生育過男孩子,就抱養了陳祖漢,就這樣陳祖漢有了生母和養母兩個母親,為了孝敬兩位老人,陳祖漢就出錢請人修了座花園,取名叫倆母園,表示對兩位母親的恩德不忘記,并常伴隨兩位母親在花園里賞花。花園的面積有一畝多,園內有花草數十種,較為稀有的有梅花、桂花、茶花、鐵樹、牡丹、含羞草等,這些花草都是從外地買來的。園內的左邊修有“逸仙閣”,陳祖漢常在此下棋、理發,園的右邊有一口池塘,池塘上建有教堂,陳家的子弟在此讀書。此園的修建工人大多是從寶慶請來的師傅。侄子陳方誰在日本讀書期間,陳祖漢曾到日本看過陳方誰。他到日本經過很多地方,看到了很多新事物,開闊了眼界,所以建造花園的時候,陳祖漢本人提出了很多意見,使得很多歐式風格的房子出現在這偏遠的小山村里。1950年的冬天,湘西剿匪時,時任四野戰軍四十七軍一四0師團長的黎源將軍曾將團部設在倆母園,并召集XX村有文化的人談話(當時有民國大學的陳方軒,黃浦軍校的陳方前,武漢大學的陳全文,湖南大學的陳方浩等)。教育大家要聽共產黨的話,要造福當地百姓。時隔50多年后的2004年夏,老將軍帶著妻子兒孫七八人,來到XX村,他還特意去看了花園,追憶往事。鳳山村文化底蘊深厚,村內古建筑、古民居眾多,古建筑氣勢恢宏,令人稱奇。同時,XX也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

(1)岳王神:陳啟濟從江西逃難到XX以后,時刻不曾忘記掉自己背井離鄉的痛苦,他雖讀書不多,但是他從戲曲中聽說過宋時抗金將領岳飛,帶領軍隊抗擊金國的進攻,保衛家園的故事。所以在別人修建廟宇供奉玉皇、關帝、土地爺時,他想到了抗金英雄岳王爺,他就修建小廟供奉岳王神,想借此表達自己心中的思鄉之情,并告戒自己的子孫要信奉岳王神。也不知道從什么時候起,陳家的子孫發現,岳王神真的很靈驗,求財得財,求子得子,岳王神便成了陳姓子孫心目中的保護神,每逢紅白喜事時,必定要拜岳王神,所以岳王神的香火直到今天一直很旺。

(2)木偶戲:木偶戲是用木偶來表演故事的戲劇。表演時,演員在幕后一邊操縱木偶,一邊演唱,并配以音樂。在XX表演的主要是杖頭木偶戲,在木偶頭部及雙手部位各裝操縱桿,頭部為主桿,雙手為側桿,演員操縱時左手持主桿,右手持側桿,舉起木偶操縱其動作。岳王神很喜歡看戲,為了從內心里表達對岳王神的崇敬,同時為了消災避難,表示相互友愛和慶賀太平盛世,陳家的子孫就常在農閑的時候表演木偶戲給岳王神欣賞,久而久之,在XX就形成了演出木偶戲的習俗。表演的多是《岳母刺字》、《牛頭山》、《岳家莊》、《穆桂英掛帥》、《楊家將》等曲目。陳祖漢特別愛好木偶戲,他私人出資組建了一個常年木偶劇團,陳祖漢全全投資,但是不參與分紅,劇團的成員有十來個,多是本地人,劇團常深入到附近的村落里演出,因為當時的文娛節目很少,當地人很喜歡看。后來該劇團深入到辰溪等地演出,這使得木偶戲發揚光大。(3)行義小學:行義小學全名“芷江縣三合鄉私立行初級小學校”,學校由陳祖漢于公元1938年私人出資創辦的,為了紀念祖父陳行義而取名為行義小學,校址設在陳祖漢私人的房子里,該建筑始建于清朝,現原校址80%還保存完好。行義小學由陳祖漢擔任校長,全校師生周一集中開會,校長報告本周要辦的重大事件,周六集中開周會,舉行講故事、猜謎語、演講比賽、唱歌比賽等活動。學校常年有6個教師,多數是外地流亡到此地的大學生,他們多是湖南大學等大學的學生,年齡都在20歲左右,因為抗日戰爭,被迫流浪,被陳方誰收攬到行義小學來教書的。他們會唱會拉,都說普通話,講課學生都聽得懂。另外還有本地的文化人在此教書,免費為家鄉效力。學校開設的課程主要有:國文、算術、常識、圖畫、唱歌、體育等。行義小學男女兼收,貧富不限,不收任何費用,春秋招生。每學期期末,學校獎勵前三名品學兼優的學生,獎勵每人銀圓兩元(當時銀圓一元可以買300斤稻谷)。雖然獎狀上寫明了一、二、三名,但是獎金卻是一樣多,這也是一種創舉。當時懷化各地實行的是私塾(點學制),就是一個師傅在只教三五個家庭條件好的學生。XX在開辦行義小學后,就用班級教學法了,很多學生集中在課堂里聽課,老師在黑板上講解教書。悠久的歷史,深厚的文化底蘊,使XX村留下了許多傳說:(1)陳氏版諾亞方舟傳說陳祖虞發家了以后,一次算命先生給他算命說,過不了多久可能要漲一次齊天大水,大水足以毀滅整個人類,希望陳祖虞盡早做準備。陳祖虞很相信先生的話,他特意請了船工造了大小三只船,其中最大的一只陳放在XX街上,其余兩只小的放在家中,以防不測,但是直到陳祖虞死去,他也沒能見到這次大水。當時的XX交通不便,又缺少水,所以很多人沒見過船,很是感到稀奇。(2)陳氏寶藏之謎陳祖虞擁有水田4000多畝,山地上萬畝,同時其長子方誰,次子方甲在外為官帶回家來的錢財,陳家迅速積聚了大量的財富,為了存放自己收刮來的民脂民膏,陳祖虞建立了地下寶窖。在寶窖施工過程中,陳將工地劃為禁區,且始終短槍在握,堅持親自監守,不準任何人出入禁區。寶窖建成,藏好金銀、封好窖門,陳祖虞殺害了建窖石匠。1950年12月在處決陳祖虞前期,縣人民政府對其進行了公開審判,審判人員要求陳祖虞交代出寶窖中的財物數量及地點,陳祖虞當時回答:“大洋有幾百擔,槍支上千條,金條上千根,珠寶不記其數,但是我是不會交出來的,我要留著自己下輩子用。”隨著陳祖虞的被處決,陳氏寶藏成為一個永遠的謎。文化大革命期間,為了找到陳氏寶藏,先后有上千名造反派挖掘了幾個山頭,但是都無功而返。(二)有優越的區位優勢從地理位置上看,懷化南接廣西(桂林、柳州),西連貴州(銅仁、黔東南),與湖南的邵陽、婁底、益陽、常德、張家界等市和湘西苗族土家族自治州接壤,素有“黔滇門戶”、“全楚咽喉”之稱,今有湖南“西大門”之美譽。東西方向的湘黔線與南北方向的焦柳線兩條火車干線相交于懷化市,懷化市區(鶴城區)因鐵路交通發達,又有“火車拖來的城市之稱”。鶴城區XX鄉XX村鄰近XX鄉政府駐地,距離懷化城區約21公里,縣、鄉兩及公路貫穿其中,交通便利。(三)、自然地理環境懷化處于武陵山脈和雪峰山脈之間,沅水自南向北貫穿全境。鶴城區屬于亞熱帶季風性氣候,四季分明,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光熱資源豐富,雨水充沛。全年市平均氣溫16.4度。年均無霜期為287天。年均日照時數為962-1452小時。境內平均降雨量為1600毫米左右。冬季冰雪天氣,連續降雪多在2-3天內即可消融。XX村全村為一個集中院落,轄6個村民小組,總面積約為5516.8畝,地貌以山崗丘陵為主,東與中方縣相鄰,地理位置突出。巖羅沖溪是流經XX村的唯一溪流,總長度約為2.5公里;地下水分布較少,主要以打井采取。XX村村民飲用水主要來源于巖羅沖溪源頭的泉水和部分井水。隨著生活水平的改善,現在已將飲用水引進農戶家中。全村共有耕地810畝,林地2410畝,沒有大型的牧業、工業、運輸業和生產基地。二、項目的必要性與可行性(一)項目的必要性XX鄉人民政府把發展作為強鄉富民第一要務,該旅游項目的提出,就是充分發揮本地優勢,突出地方特色。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培育經濟新的增長點,著力解決老百姓共同致富的問題,以及滿足社會、經濟需要的重大舉措,其必要性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1、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需要2、是社會發展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需要當前,隨著社會對精神文化的需求,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追求高尚、健康、優雅舒適,多層次多內涵的休閑與旅游正成為一種時代氣息的生活方式,回歸大自然、發展體驗經濟、增強眼球經濟已成為當代人們生活的主流和發展方向。該項目在這兩方面有獨得的優勢,開發旅游資源是社會市場經濟發展的需求。3、是發揮本地資源優勢和地方特色,創造財富的戰略選擇。(二)可行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①優越的區位優勢,便利的交通條件,豐富的自然資源為旅游開發奠定了堅實的基礎。②項目基礎牢固,前景廣闊,發展空間大,風險系數小。③與現時代人們的生活方式相適應。隨著人們經濟收入的增長,素質的不斷提高,對精神生活的需求日益增大。追求文明、向往高位的生活方式越來越成為一種潮流,這樣為項目的開發提供了可持續發展的空間。④從市場經濟上來講,項目的開發克服了隨意性和盲目性,只要搶得市場先機,一定會給當地的經濟帶來騰飛,給企業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綜上所述,只要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科學規劃、有效開發有效資源,它將成為投資見效快、風險系數小、可持續發展的好項目。三、旅游項目的建設規模與技術標準該項目突出的旅游優勢:一是有良好的人文資源優勢,純樸的民風,熱情的人民。二是有XX古村落的歷史底蘊。三是有XX古村落的古建筑及歷史遺產,觀賞性很強。項目內容與規模本項目分三期建設:第一期為XX古村落保護與開發利用項目。主要有村落環境整治、古民居和祠堂維修、居民原生態生活方式展示等。工程完成后,將使XX古村落成為懷化地區具有本園特色的重要人文參觀游覽景點。項目總投資8000萬元。其中:1、組建古村落保護開發股份有限公司,同意開發、保護各類歷史文化遺存,完成各類現有建筑物以及其他資產的評估工程,采取多種入股形式向社會公開募集資金,增資擴股,同時積極向上級主管部門爭取專項扶持資金。2、清理、拓寬、清梳古村落各村口的水口塘;完成古村落內的內水系循環改造系統工程及水口塘的景觀綠化工程;完成古村落內的道路、街面、路面恢復改建工程以及用電、用水、排污等基礎設施項目;3、維修現存的明清兩代古民居及附屬設施。本著修舊如舊的原則,在不破壞原有風格的基礎上,整修20多幢古民居。第二期是“集中遷移古民居、開發人文旅游景點”項目結合黃山市徽州區“潛口”及懷化古子城的古民宅易地遷移的成功經驗,將附近村莊的部分面臨倒塌、無力保護并有特色的古民居,經過文物部門審批,進行易地遷移,建造帶有地方特色的古民居建筑群,對古民居予以切實保護,同時又可以作為人文旅游新景點對游客開放。在懷化古民居普查的基礎上,初步確定遷移保護對象和首批遷移對象。對遷移地進行整體規劃,首批計劃搬遷具有特色的古民居建筑、民宅、祠堂、牌樓共30--50幢(座)。拆遷時做好測繪、制圖影像、登記等詳細工作。完成基礎設施建設(道路排水、排污,消防用水,綠化等)的同時,根據懷化及江南古民居村落特點,復制水碓、水輾、水車、茶亭等村落設施,使之初步對外開放的條件。完成古村落水口建設,使之成為一個具有較大規模和較高品位的古村落旅游景區。項目征地100畝。總投資:4000--5000萬元:主要用于征地、購置古民宅、拆除運輸、安裝、重建安裝、景觀綠化等費用。第三期為產權式度假別墅。在古村落周圍依山傍水建設一批產權式度假別墅,這樣,人們可在參觀完古村落、欣賞完風俗民情和田園風光后,再在此地住下來,吃農家飯,進農家院,休閑、體驗當地淳樸的民風。整個三期項目完成后,本項目將成為懷化乃至中國別具一格的文化旅游勝地,成為婺州文化展示利用的重要窗口和基地。(一)項目區建設(一期工程)項目建設主要有藎源古村環境改善及基礎設施建設、古建筑群文物本體修繕工程、保護設施建設工程、休閑垂釣農家樂旅游項目等四大塊。其中:環境改善及基礎設施建設工程在2008至2009年完成,主要是對貫穿村內的溪流及多處池塘進行清淤排污、恢復并改善地下排水系統、三線入地、院落內豬圈牛欄集中搬遷、居民改水改廁、道路及院落綠化美化等;古建筑群本體修繕工程在2009至2010年完成,主要是對牌坊、會堂學校、古式民居、門院墻樓、古驛道等進行修繕;保護設施建設工程2010至2011年完成,主要是搞好供水系統、配備消防設施、管理設施建設等項目;休閑垂釣及農家樂項目可在以上項目進行時同步進行,主要是開發魚塘休閑垂釣項目,招商引進并帶動村民開發農家樂土菜鄉菜經營。(二)接待設施規劃此是本項目的設計重點及開發理念之所在,故另單獨在以后的章節中進行詳細的闡述和說明。四、項目建設條件及實施方案(一)建設條件1、良好的投資環境與寬松的政策。在整個項目區內無任何污染源,噪音源,具有良好的環境因素。同時,本項目區在招商引資方面有相當優惠的條件。2、有較為完善的基礎設施旅游區內交通十分便利,四通八達,水電資源足以滿足開發的需要,通訊設施和網絡也較為完備。3、旅游區內干群翹首祈盼,鼎力支持。各級政府及群眾對本地旅游資源的合理利用是十分支持的。(二)實施方案2008年1月至2008年3月,完成項目的申報、立項審批、土地征用、房屋折遷、地形測量,出發各景區的規劃方案設計圖紙,完善基礎設施及部分景點建設,籌措資金。2009年4月動工,完成景點項目建設、綠化、環境治理及有關一切配套設施建設。(三)工程建設管理人員及技術人員培訓項目一經立項,項目領導班子迅速確定,各項目的管理和技術人員,通過兩條途徑培訓人才,一是到外地取經,吸收別人成功的經驗;二是送專業學院進行培訓。五、環境影響保護(一)環境影響分析本項目區沒有污染源,現環境較好。項目開發影響環境的因素主要是游客的廢棄物和生活垃圾。(二)環境保護措施進行環保宣傳和法制管理相結合。在各旅游景點都出臺游客守則,強化對環保的宣傳,增強游客的環保意識。同時通過導游和工作人員對游客進引宣傳和管理。出條環境保護條例,依法實施環保管理。生活住宿設施進行嚴格管理,對生活垃圾一律倒放規定的地方。六、投資估算項目建設總投資1120萬元,其中:溪、塘改造清污160萬元;地下排水系統120萬元;三線入地130萬元;改水改廁及豬圈牛欄搬遷60萬元;道路及院落綠化120萬元;新建牌坊一座40萬元;會堂學校、古式民居、門院墻樓、古驛道等修繕260萬元;供水系統50萬元;消防設施30萬元;管理設施150萬元。資金來源為中央財政950萬元,地方配套170萬元。七、效益評價及風險分析目建成后,能產生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并拉動區鄉旅游業快速發展,效益明顯。一是有利于古村歷史文化遺產保護。通過項目建設可對年久失修的文物進行修繕加固,同時加強和完善后續的管理。二是通過項目建設后,人丑環境得到極大改善,村里環境優美、整潔清爽,配套設施完美,可建設為社會主義新農村樣本。三是經濟準將明顯。該項目實施后是鶴城區唯一的古鎮古村旅游景點,又位于懷化古城古鎮古村旅游黃金線的中心點,可極大的拉動我區旅游事業的發展。旅游收入成為當地農民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徑,同時可帶動第三產業和特色手工業,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提高當地居民生活水平。八、建設年限XX古村落旅游開發保護項目建設年限為10年。十、項目前期進展情況本項目的招商合作一經完成,將很快轉入本項目的規劃設計方案階段,并著手開展文物維修工作。十一、合作方式:建設單位采取入股形式向社會募集,積極向上爭取專項資金扶持。可選擇合資、合作等多種方式十二、結論從對XX古村落旅游開發保護項目旅游資源的開發規劃、評估、分析論證來看,項目的背景好,有很強的必要性的可行性,符合產業結構調整的政策,有利于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投資風險少,經濟見益快,是一個理想的建設投資項目。聯系方式:

建設單位:鶴城區XX鄉政府

項目聯系人:楊理建項目地址:鶴城區XX鄉XX村聯系電話XX古村相關故事傳說:陳友諒原本是漁家子,在元末農民大起義中參加紅巾軍,后成為長江中下游一帶勢力最大的一支武裝力量,和朱元璋分庭抗禮。1360年,他殺紅巾軍首領徐壽輝,自稱漢帝,更引起朱元璋的憤恨。元朝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他與朱元璋軍在鄱陽湖一帶決戰,史稱“鄱陽湖之戰”,朱元璋采納郭子興的建議,用火攻偷襲陳軍,陳軍大敗。八月,陳友諒從湖口突圍出長江,從船艙中探頭出來,竟中流矢(弓箭)而死,全軍覆沒,其子孫及部下受到朱元璋的殘酷迫害。朱元璋俘陳友諒之部,編之為丐戶,俘其子孫九族貶隨民,賤樂戶。當時住在江西省的陳啟濟正好在陳友諒的九族之中,他聽到這個消息后,為了不受到牽連,舉家逃亡。一家人一路風餐露宿,走走停停,大約走了三個半月,來到了現在的走馬田、團山一帶。放眼望去,漫山遍野的都是蘆葦,山下還有一條小溪,溪邊長了很多藎草,溪水潺潺,藎草悠悠,環境優美。再沿著小溪往上游走到一個叫巖石城的地方,就沒有再長藎草了,仿佛這巖石城就是藎草的源頭。一家人就住在了這個地方,陳啟濟還給這個地方取了個很好聽的名字“藎源”,意喻:“藎草的源頭”。陳啟濟開辟田地,伐木造房,妻子織布做飯,在這里養育兒孫。為了可以讓子孫們都記住這個地方呢,陳啟濟決定要在這里留下一些標志性的事物,希望可以代代往下傳。為此,他特意在村口修建了一口三角形面積約八分地水面的塘;用石頭砌七層巖石在村門口,并修廟保護;用石頭砌三個巖拱于溪邊當橋用;用巖石做了9個200多斤重的款,沿溪放在水里,用來引水灌溉;開墾了伏三丘、肥三丘、瘦三丘共九丘田,這九丘田的相連處,一個人用一只腳可以踏著。為了便于記憶,最后他寫了一首寺,把那些事物暗含在這首詩中。希望可以通過這首詩,使得自己的子孫世世代代不要忘記藎源:“藎草婷婷茂似春,源水泱泱碧如藍,九丘糧田一腳塌,三拱橋下配九款,大塘獨缺一只角,舉步卻蹬七層巖。”但是由于方言很多,經過一代一代的往下傳,雖然標志被大家記住了,但是因為聽不清聽不準等種種原因,“藎源”村流傳到現在便成了“XX”村。二、明清古建筑群該建筑群始件建于明末清初時期,坐北朝南,均為一至三進不等的穿斗式磚木結構,面闊三間,進深兩間,小青瓦雙坡頂屋面,二側為馬頭山墻,墻頭施彩繪。至今,XX村古建筑保存尚好,尚存明末清初具有歐式風格建筑2處,百年古宅大院4處,保存完好的民居有30余棟,占地面積6000余平米,其中古八字門非常具有特色且保存完好。村落自里至外石板漫鋪,村內有荷塘多口。遺留下來的石刻基柱、大小石缸、扇形臺階及明清家具隨處可見。在民居上有不少雕刻精美的門窗、柵欄及用于防潮抗震防蟲的木頭。整個村落布局合理、錯落有致,型制規整,做工考究。古巷道、古井,古建筑的門楣、門柱,墻頭上的書畫、雕刻,內容風格各異,反映出不同時代風貌和不同主人的理想情趣,形成一個頗具規模的明清古建筑群。遠遠望去有如佛手握珠之狀,山野環抱,流水潺潺,青瓦白墻與荷塘交相輝映,山水想依,美麗之極。該建筑群落民居深具歷史文化底蘊,對于研究我國明清時期湘西南鄉土建筑藝術的形成與發展具有重要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三、倆母園陳祖漢是陳行義的孫子。陳祖漢有兩個母親,他的生母楊金娥是陳尊蓮的愛人,陳尊蓮的兄弟陳尊福的妻子丁秀娥沒有生育過男孩子,就抱養了陳祖漢。為了孝敬兩位老人,陳祖漢就出錢請人修了座花園,取名叫倆母園,表示對兩位母親的恩德不忘記,并常伴隨兩位母親在花園里賞花。花園的大門上有副對聯,內容是:讀古人書心似斗,觀天下事氣如虹。橫批:倆母園。原物雖然不在了,但還是尚有個別對聯,還可依稀可見。花園的面積有一畝多,園內有花草數十種,較為稀有的有梅花、桂花、茶花、鐵樹、牡丹、含羞草等,這些花草都是從外地買來的。陳祖漢還專門養了一個叫陳瘸子的老人專門修剪花草,灌水施肥,并常年看守花園。園內的左邊修有“逸仙閣”,陳祖漢常在此下棋、理發,園的右邊有一口池塘,池塘上建有教堂,主人家的子弟在此讀書。此園的修建工人大多是從寶慶請來的師傅。侄子陳方誰在日本讀書期間,陳祖漢曾到日本看過陳方誰。他到日本經過很多地方,看到了很多新事物,開闊了眼界,所以建造花園的時候,陳祖漢本人提出了很多意見,使得很多歐式風格的房子出現在這偏遠的小山村里。花園的房子里有陳放有許多根雕品,還有陳祖漢從日本回來的時候買了留聲機、收音機、猴子等新鮮物,供來客觀賞。花園的房子多已經不在了,但是地基什么的還是保存了下來,規模還是可以一目了然。陳祖漢本人特別愛好木偶戲,他私人出資組建了一個常年木偶劇團,成員有十來個,他們多是本地人。劇團常深入到附近的村落里演出,陳祖漢全全投資,但是不參與分紅。木偶劇團就常在倆母園演出,因為當時的文娛節目很少,當時的人很喜歡看,常有很多人聚集在倆母園看戲。1950年的冬天,湘西剿匪時,時任四野戰軍四十七軍一四0師團長的黎源將軍曾在倆母園住了十多天,并召集藎源村有文化的人談話(當時有民國大學的陳方軒,黃浦軍校的陳方前,武漢大學的陳全文,湖南大學的陳方浩等)。教育大家要聽共產黨的話,要造福當地百姓。村里受過老將軍教育過的人,解放后相繼參加了工作,在各自的崗位上做出了許多貢獻。時隔50多年后的2004年夏,老將軍帶著妻子兒孫七八人,來到XX村,他還特意去看了花園,追憶往事。四、行義小學行義小學的全名是“芷江縣三合鄉私立行初級小學校”,學校由XX的村的陳祖漢(陳祖虞之弟)于公元1938年私人出資創辦的,為了紀念祖父陳行義而取名為行義小學,校址設在陳祖漢私人的房子里,該建筑始建于清朝,現原校址80%還保存在。行義小學由陳祖漢擔任校長,有男生也有女生,本地的男女同讀就是從那時開始的,全校師生周一集中開會,校長報告本周要辦的重大事件,周六集中開周會,舉行講故事、猜謎語、演講比賽、唱歌比賽等活動。學校的師資情況:學校常年有6個教師,多數是外地流亡到此地的大學生,有安徽的、江西的和省內其他城市的,他們多是湖南大學等大學的學生,還有一些高中生,他們是因為抗日戰爭,被迫流浪。陳方誰是藎源有錢有文化的人物,他在留學期間接受了很多新的思想,他認為應該為家鄉做點事,接受就把他們都請到行義小學來教書,工資大概是每個月250斤稻谷,由陳方誰支付。這些老師的年齡都在20歲以上,會唱會拉,他們都說普通話,講課學生都聽得懂。閑暇的時候常叫學生和他們學習伴琴演唱,當時唱的歌曲都是革命歌曲和一些流行歌曲,例如:松花江、打倒列強、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沖沖沖等另外還有本地的文化人在此教書,他們擅長毛筆字、畫畫等,口才相對次一點。本地的教師不拿工資,他們免費為家鄉效力。學校開設的課程有:國文、算術、常識、圖畫、唱歌、體育。學生來源和讀書獎勵:男女兼收(男多女少),貧富不限,不收任何費用,春秋招生。陳方誰號召藎源的村民要把孩子送來讀書,不要去當土匪,對哪家讀書有困難的,鄰里之間要相互幫助。每學期期末,學校獎勵前三名品學兼優的學生,獎勵每人銀圓兩元(當時銀圓一元可以買300斤稻谷)。雖然獎狀上寫明了一、二、三名,但是獎金卻是一樣多,這也是一種創舉。當時本地實行的是私塾(點學制),就是一個師傅在一個村里只點讀三五個家庭條件好的學生。開辦行義小學后,就用班級教學法了,很多學生集中在課堂里聽課,老師在黑板上講解教書。當時班級教學法,全鄉只有行義小學一所。窮人家的孩子也可以開始讀書了,走進了文化的大門。1941年三合鄉創辦了完全小學,校址是現在的XX鄉中學(原陳氏宗祠),就停辦了行義小學。目錄第一章總論 11.1項目簡介 11.1.1項目名稱 11.1.2項目建設地點 11.1.3建設規模及內容 11.1.4項目建設單位 11.2項目建設單位概況 21.3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單位 31.4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依據 31.5可行性研究主要結論 41.6存在的主要問題和建議 51.6.1可能存在的主要問題 51.6.2建議 5第二章項目背景及建設的必要性 62.1項目建設的背景 62.1.1靜海縣 62.1.2團泊新城 122.1.3東區總體結構規劃 132.1.4基礎設施發展規劃 162.2項目建設的必要性 18第三章建設規模和建設內容 203.1建設規模分析 203.2建設內容 213.3社會環境條件 213.4工程地質和水文地質情況分析 223.5工程地質條件 22第四章工程技術方案 234.1建設條件 234.2設計規模 234.2.1工藝流程 244.3工藝設計 244.3.1進廠原水管道 244.3.2清水池 244.3.3吸水井 254.3.4供水服務中心變配電室設計 254.3.5加氯間 264.3.6綜合樓 274.3.7換熱站及倉庫 274.3.8總圖 27第五章資源開發及節約能源 295.1節能依據 295.2主要原則 305.3資源開發方案 305.4資源利用方案 315.5節能措施 315.5.1外部環境設計 315.5.2建筑主體節能 325.5.3采暖系統節能 335.5.4電氣專業節能 34第六章項目建設用地、征地 366.1項目建設地點 366.2土地利用合理性分析 366.3征地拆遷和移民安置規劃方案 36第七章環境保護 377.1編制依據及執行標準 377.2環境空氣現狀質量 377.3項目建設與運營對環境的影響 387.3.1項目建設過程對環境的影響 387.3.2項目運營過程對環境的影響 387.4環境保護措施 397.4.1建筑設計和運營環保措施 397.4.2施工環保措施 407.4.3水環保措施 417.5環境評價 42第八章組織機構及人力資源配置 438.1項目組織 438.2項目管理 438.2.1項目實施管理 438.2.2項目財務管理 448.2.3項目的管理職責 448.3供水服務中心人員編制 45第九章項目實施進度計劃 469.1建設工期 469.2項目實施進度計劃 469.3項目實施進度計劃表 47第十章投資估算與資金籌措 4810.1投資估算編制依據 4810.2主要設備 4910.3投資估算編制說明 5010.4資金籌措 5410.5經濟效益分析 5410.5.1財務靜態評價 5410.5.2財務動態評價 54第十一章工程招投標方案 5611.1依據 5611.2招標范圍 5611.3招標組織形式 5611.4項目招標基本情況表 5711.4說明 57第十二章結論與建議 5912.1行業影響分析 5912.2社會影響分析 5912.3建議 60目錄TOC\o"1-2"\h\z\u第一章 總論 3第一節項目概況 3第二節項目建設背景 3第三節項目建設目的與意義 4第三節項目計劃目標 7第四節 可行性研究編制中的工作范圍 8第五節 可行性研究的簡要結論 9HYPERLINK\l"_Toc275787276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