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第六節巴西教案_第1頁
第三章第六節巴西教案_第2頁
第三章第六節巴西教案_第3頁
第三章第六節巴西教案_第4頁
第三章第六節巴西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1第三章第六節巴西教案第一篇:第三章第六節巴西教案第六節巴西(1)一、教學目標(一)知識與能力1、了解巴西的民族融合。2、認識巴西的位置范圍和自然環境。3、了解巴西工農業發展的狀況。(二)過程與方法1、利用世界政區圖和巴西的地形圖、礦產圖、氣候圖等讓學生直觀認識巴西的位置范圍和自然環境。2、通過數字、圖表等資料,了解巴西工農業發展的狀況。(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對本節的學習,使學生樹立正確的資源觀、環境觀和人口觀,激發對地理學習興趣,探討地理的學習的方法。二、教學重點、難點(一)教學重點認識巴西的位置范圍、地形、氣候、河流、資源等自然環境(二)教學難點1、理解巴西的工業多集中于東南沿海的原因。2、探討解決巴西能源不足的問題。三、課時安排2課時四、課型:新授課五、課時安排:第1課時六、教學方法:讀圖分析法、對比分析法、創設情境法、自學指導法七、教學用具:多媒體、教學掛圖、板圖八、教學步驟(一)復習提問:(二)新課導入:出示巴西足球隊的圖片引出巴西(三)學習新課一、民族大熔爐的縮影1.創設情景導課。大家看錄像,說出展現的內容。播放日韓世界杯,巴西隊獲得冠軍時的錄像片斷。說說看,你還知道巴西的哪些事物?總結:今天我們就一起認識巴西。板書:第二節巴西。2.展示世界政區圖。要求:指圖說出巴西的緯度位置和海陸位置。總結:巴西是一個海陸兼備的國家,緯度較低,光熱資源豐富。板書:位置、環境、熱帶面積廣大。3.展示巴西的地形圖。在圖上找出巴西高原、亞馬孫平原、亞馬孫河、巴拉那河等。巴西位于西半球,大部分位于北緯4o到南緯32o之間,赤道從北部穿過,東臨大西洋,西部與阿根廷、巴拉圭等國相鄰。4.總結(投影資料):巴西高原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高原;亞馬孫平原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平原;亞馬孫河是世界上流域面積最廣,水量最大的河流,也是世界第四長河。過渡:巴西有著廣闊的土地,在這塊神奇的土地上,生活著1.7億人口,居民的種族構成及文化風俗會怎樣呢?下面我們集中研究這個問題。5.閱讀教材1—3段及相關閱讀材料,概括歸納巴西的發展歷史。巴西的開發歷史有濃厚的殖民色彩。當地的土著居民印地安人曾創造了燦爛的瑪雅文明。15世紀末,來自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者先后入侵,并開發了種植園,發展了罪惡的非洲黑人奴隸貿易。6.在巴西,由于歐洲白種人、非洲黑人及少量的日本人和華人的到來,加之原有的印第安人(黃種人),彼此通婚,形成了鮮明的種族特征。讀課本插圖9.20XX解混血種人的含義。結合課本91頁第一段內容,說明巴西的人種構成有什么特點?為什么?在巴西,白種人占一半多,黑白混血種人約占40%,黑種人占6%,還有少部分印第安人、日本人和華人。巴西是一個有大量混血種人的社會。因為早期的西班牙和葡萄牙移民很少有種族偏見,因而白人、黑人、印第安人之間通婚普遍,使他們后代的很多人成為混血種人。7.指導讀圖9.21考慮A、B、C三個圖文資料分別說明了什么?種族的融合對文化有何影響?(A.巴西的桑巴舞融合了歐洲的民歌、游戲與非洲的鼓樂;B.狂歡節原是歐洲天主教的節日;C.足球是歐洲和拉丁美洲愛好人數最多的運動。來自不同地域的文化相互融合、發展,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拉丁文化。)8.總結:所以說,巴西是拉丁美洲地區。板書:民族大熔爐的縮影,形成有特色的拉丁美洲文化。(四)小結本課:巴西是一個海陸兼備的國家,緯度較低,光熱資源豐富。巴西高原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高原;亞馬孫平原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平原;亞馬孫河是世界上流域面積最廣,水量最大的河流,也是世界第四長河。(五)作業布置:配套練習冊相關練習九、板書設計巴西(1)位置環境、熱帶面積廣大民族大熔爐的縮影,形成有特色的拉丁美洲文化。十、教后記、巴西(2)一、教學目標(一)知識與能力1、了解巴西的民族融合。2、概括并歸納亞馬孫熱帶雨林的危機及保護措施。3、認識巴西的城市化問題。(二)過程與方法1、利用錄像、圖片和相關資料,幫助學生認識巴西是民族大熔爐的縮影。2、通過數字、圖表等資料,了解巴西工農業發展的狀況。3、借助圖片、文字等資料,了解巴西城市化帶來的問題。(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對本節的學習,使學生樹立正確的資源觀、環境觀和人口觀,激發對地理學習興趣,探討地理的學習的方法。二、教學重點、難點(一)教學重點了解巴西的工農業生產特色及城市化帶來的問題和熱帶雨林的危機等。(二)教學難點1、如何利用資料說明巴西不同民族文化的融合。2、探討解決巴西能源不足的問題。3、培養學生正確的環境觀、人口觀、資源觀。三、課時安排2課時四、課型:新授課五、課時安排:第2課時六、教學方法:讀圖分析法、對比分析法、創設情境法、自學指導法七、教學用具:多媒體、教學掛圖、板圖八、教學步驟(一)復習提問:(二)學習新課二、發展中的工農業大國1.導入:巴西是拉丁美洲經濟最發達的國家,同時也是發展中國家經濟水平較高的國家。它是怎樣發展起來的呢?工農業生產又有什么樣的特征呢?這些是下面我們要學習的內容。板書:發展中的工農業大國。2.閱讀課本,自學探究巴西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的經濟特征。((1)殖民初期,出口“巴西木”。(2)16世紀中期,種植甘蔗,制糖業興起。(3)17世紀末,掀起采金熱。(4)19世紀初,大量種植咖啡。)總結:單一生產農礦產品,現代工業不發達。3.展示“巴西的農產、礦產和工業”圖,觀察該圖,看看巴西有哪些豐富的礦產?分布在何處?對巴西的現代工業有何影響?(主要礦產有鐵、錳、金、煤等,集中分布于東南部。豐富的鐵、錳等金屬礦產,便于發展重工業;而礦產的分布,又影響著工業的分布在接近東南沿海的礦產地。)總結:的確,依據豐富的礦產資源,使巴西的鋼鐵、造船、汽車、飛機等制造業都已躍居世界重要生產國家的行列。4.引導:巴西重工業集中于東南沿海地區,除靠近礦產地等因素以外,還受哪些因素影響?提示:從交通、氣候等方面考慮。(東南沿海多港口,便于海上運輸;這里緯度較高,氣候涼爽宜人。)5.引導探究:巴西的能源礦產如優質煤、石油等都不多。想一想巴西該怎樣解決能源不足的問題?((1)利用水能,合作修建了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電站——伊泰普水電站。(2)進口能源。(3)大力發展生物能源等。(4)研究利用太陽能、風能、潮夕能等。)6.看圖9.22和圖9.18請回答:巴西有哪些主要的農作物?分布在哪一地帶?結合圖9.18說明這里有哪些發展農業的有利條件?有哪些產量居世界前列的作物?(咖啡、甘蔗、柑橘、橡膠、可可、玉米、棉花、大豆等,分布于東南沿海一帶。這里地形平坦,海拔較高,氣候宜人,沿海多港口,海運便利;這里城市密集,人口眾多,便于就地消費。)總結:巴西大部分國土位于赤道與南回歸線之間,熱帶土地廣闊,為熱帶作物的種植提供了有利條件。其中,咖啡、甘蔗、柑橘的產量居世界第一位,是重要的出口創匯產品。板書:種植熱帶經濟作物。三、熱帶雨林的危機1.創設情景,導入新課。放錄像:亞馬孫熱帶雨林風光片斷。總結:亞馬孫熱帶雨林被稱為地球的“肺”,現在正遭受著毀滅性的破壞,出現危機。下面我們就一起學習這方面的內容。板書:熱帶雨林的危機。2.展示閱讀材料。材料1:熱帶雨林的生物資源極為豐富,容納了地球上現存物種的一半以上,不但有巴西木、紅木、烏木等珍貴木材,而且有許多獨特動物,如哺乳類的樹獺、大食蟻獸,鳥類的巨嘴鳥等,是人類珍貴的生物資源寶庫。材料2:熱帶雨林中的植物光合作用時,要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釋放出大量的氧氣,為全球提供了新鮮空氣。同時,如果沒有那么多的熱帶雨林來吸收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含量將增加,從而導致全球變暖。材料3:課本9.25亞馬孫熱帶雨林的作用圖。問:熱帶雨林有什么作用?((1)提供木材。(2)調節全球氣候。(3)為全球提供新鮮空氣。(4)涵養水源,保護淡水資源。(5)保護土壤,防止水土流失。(6)提供良好的環境,維護生物多樣性。)板書:巨大的環境效益。過渡:熱帶雨林有如此重要的環境效益;但是,巴西從20XX60年代開始,對亞馬孫地區的熱帶雨林進行了大規模的發。板書:開發利用。3.自讀教材95頁第二段,思考開發熱帶雨林的目的是什么?開發者又是什么人?((1)興建公路:受雇于外國公司的伐木者。(2)采礦,開辟農場:礦主和農場主。(3)開荒種地:墾荒的貧苦農民。)4.讀圖9.26:“熱帶雨林原始的遷移農業”,想一想,大規模地開發熱帶雨林,會產生什么問題?(主要是產生環境問題。(1)森林遭受破壞。(2)水土流失嚴重。(3)珍貴的野生動物遭劫。(4)全球生態環境受到嚴重威脅。(5)全球氣候惡化等。)5.巴西政府也意識到這個問題,并向聯合國環境發展大會提交了一些關于熱帶雨林開發與保護的問題的報告,表明了改變以往以環境為代價的開發方式,轉向可持續發展的新開發方式的決心。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也通過了以可持續發展為核心的《21世紀議程》。然而,熱帶雨林的開發與保護,仍有許多問題不好解決。讀96頁圖29,根據三位中學生的對話,談談你對開發后保護熱帶雨林的看法。((1)有計劃地開發熱帶雨林,保證砍伐與更新相結合。保護林地面積不再減少。(2)控制人口增長,減少人口壓力,使人口增長與環境資源相協調。(3)積累資金和技術,逐步開發東北部高原。)6.過渡:巴西不僅存在熱帶雨林環境問題,還存在著城市化問題。下面我們就一起學習這個問題。板書:城市化問題。你所在的或熟知的城市,有哪些“城市病”?該怎樣解決?小結:中國和巴西同樣是發展中大國,有些問題兩國很相似(四)小結本課:巴西是一個海陸兼備的國家,緯度較低,光熱資源豐富。巴西高原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高原;亞馬孫平原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平原;亞馬孫河是世界上流域面積最廣,水量最大的河流,也是世界第四長河。中國和巴西同樣是發展中大國,有些問題兩國很相似(五)作業布置:配套練習冊相關練習九、板書設計巴西(2)發展中的工農業大國熱帶雨林的危機十、教后記第二篇:巴西教案七年級下冊《巴西》教案株洲縣淥口鎮中學廖建輝教學目標:1、認知目標:a.知道巴西是拉丁美洲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國家b.能說出熱帶雨林對巴西的環境效益、開發目的及生產的環境問題的影響。c.能說出巴西的地理位置、地形區劃及主要氣候特征。d.能說出巴西工農業生產的特征。e.能讀圖說出巴西主要的城市及分布地區。2、能力目標a.認識到殖民統治對巴西的種族的構成、政治、經濟、文化的深遠影響。b.了解巴西熱帶雨林的成因及現狀,以及亞馬孫河水量大的原因,提高綜合分析地理問題的能力。c.能初步分析巴西城市化過程中帶來的問題及解決辦法。3、情感目標培養學生熱愛科學、增強環保意識。通過對亞馬孫河流域開發與保護的了解,懂得保護熱帶雨林的重要意義,初步樹立保護全球環境的觀念。教學重點:通過對比巴西過去和現在的經濟結構差異,了解巴西經濟的發展歷程。并從中認識到單一經濟的弊端,進一步理解當在今世界中發展中國家建立健全獨立經濟體系的必要性。教學難點:a.分析亞馬孫雨林現狀和遭受破壞的原因,及相應的保護措施,使學生懂得保護熱帶雨林的重要意義,初步樹立保護全球環境的觀念。b.使學生初步學會分析熱帶雨林的成因,及亞馬孫河水量大的原因。教學方法:讀圖分析,小組活動,練習相結合教具選擇:世界政區圖、巴西政區圖、多媒體課件教學過程:一、新課導入學生欣賞圖片和有關熱帶雨林的視頻,引出課題《巴西》二、新授1、2、學生讀《巴西在世界中的位置圖》,要求學生在圖中找到巴西的位置。學生活動:自學教材P90~91頁,出示習題,比一比看誰做得又對又快。(見課件)3、分組活動:熟悉巴西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環境。(將全班同學按男女分成兩組進行小組競賽,看哪組得的星多,就是優勝小組。)⑴、讀巴西圖,說出巴西的緯度位置、海陸位置。⑵、讀巴西地形圖,說出巴西的主要地形和兩大地形區。⑶、讀巴西的氣候圖,說出巴西的主要氣候類型和氣候特征,以及分布地區。進一步擴展到世界氣候圖,在圖中指出巴西的兩種主要氣候類型。⑷、在圖中找出亞馬孫河的位置和它的流向、注入地,并討論思考:亞馬孫河比尼羅河短,水量為什么卻比尼羅河大得多?⑸、教師對小組活動進行總結,評出優勝小組。4、學生繼續閱讀教材,從地位、農業、工業、礦產、畜牧業、水電六個方面分析巴西的經濟,養成多讀書的好習慣,學生可以選取自己感興趣的一點進行說明。5、讀巴西的人口與城市圖,了解巴西的人口數量、人種、主要分布地區、主要城市的分布。三、課堂小結:⑴三個世界第一⑵三個南美洲第一⑶三個特大城市⑷三個“一”四、廣聞博見:針對巴西的熱帶雨林減少的現狀,談談怎樣保護熱帶雨林,怎樣保護自己的家園。五、課堂小測試六、課后練習:請收集一份有關“巴西”或“熱帶雨林”的資料,與同學共同分享第三篇:巴西教案第二節《巴西》教案【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1、根據地圖和其他資料說出巴西的種族和文化等人文地理要素的特點。2、運用地圖和其他資料,聯系巴西的自然條件特點,用事實說明巴西工農業發展的歷程和現實,了解工農業生產與資源利用的關系。過程與方法:運用地圖和其他資料,開展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學習樹立種族平等觀念和因地制宜發展經濟的觀念。二、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巴西的種族和文化等人文地理要素的特點。巴西工農業發展的歷程和現實教學難點:巴西是發展中的工農業大國巴西的種族和文化等人文地理要素的相互影響三、教學方法:情境教學法、讀圖分析法、討論比較法、信息媒體輔助法四、過程與方法教學流程一:指尖上的巴西之巴西的位置達成目標:利用地圖找到巴西在世界中的位置;情境導入:播放巴西的各種美麗圖片和歌曲問題引領:我們今天去哪里旅游?巴西問題引領:同學們了解巴西嗎?足球、明星、狂歡節。過度:今天我們就去游覽巴西,首先找到巴西的小女孩卞卡做我們的導游,看看她是如何安排我們的行程的,有請卞卡!卞卡:大家好我是卞卡,歡迎你們到巴西旅游,今天我為你們安排了看、吃、聽三項活動?首先請大家找到巴西,看看他在世界的什么位置?設計意圖:激發學生興趣、培養學生讀圖能力展示圖片:世界地圖請小組間研究確定答案,并最終派一名代表上臺前來給大家指出巴西的位置。教學流程二:眼尖上的巴西一之巴西的人種達成目標:通過卞卡的家庭成員的種族特征,了解巴西人口特征—混血種族人數多展示情境“游覽巴西的第一項眼尖上的巴西人口種族”過度:卞卡介紹家人,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問題引領:巴西有很多像我這樣的家庭,你是否從中看到了巴西的人口有什么特點嗎?眼尖上的巴西二之巴西的文化達成目標:通過卞卡的家庭成員的祖籍介紹,了解巴西人多元文化特征問題引領:爺爺奶奶分別來自于哪里,他們把家鄉的什么帶到了巴西?爺爺來自非洲,帶來了非洲的舞蹈和鼓樂,奶奶來自歐洲,帶來了歐洲的游戲和民歌問題引領:在爺爺奶奶這些外來人口所帶來的文化的影響下,巴西形成了那些獨具特色的文化?請同學們看書第。頁,看看巴西都有哪些文化,這些文化融合了哪些大洲的文化特點。過度:提到了巴西足球,我們既然來到了巴西,若不欣賞一下巴西足球的高超球技,豈不是可惜。過渡:看過了這么激烈的比賽,你是不是有點口渴了呢?請問卞卡能否幫我們解決嗎?卞卡:當然,我已經準備好了飲品和果品?.。教學流程三:舌尖上的巴西之巴西自然環境及農業達成目標:運用猜謎語的方法,利用地圖,歸納出熱帶農作物的分布特征,通過分析熱帶作物生長的自然條件,了解巴西的自然環境學生活動:猜謎語,并到黑板前,在圖上指出每種熱帶作物的分布區。問題引領:在這幅圖上,你能否看出,巴西是否還盛產其他的熱帶農作物?學生活動:思考巴西盛產熱帶作物的自然因素。學生活動:利用地圖,分組討論,小組間合作,歸納出巴西的地形、河流、氣候等自然特征問題引領:請小組派代表到黑板前指出圖上的主要地形和河流,氣候。過度:復雜的人種,多元的文化,遠近聞名的熱帶咖啡和橡膠,這樣一個特殊的國度,它的工業發展水平如何呢?我很想知道!教學流程四:耳尖上的巴西之工農業大國達成目標:通過了解巴西的飛機汽車制造等行業,了解巴西的工業,通過工業發展的有力條件,明確農業的發展與工業的關系,以及當前巴西的工農業經濟狀況學生活動:通過卞卡講的巴西經濟的故事,了解二戰前后巴西的經濟發展狀況,并以小組合作探究的方式,分析二戰后巴西工業發展的有利條件問題引領:集思廣益政府計劃建一個飛機制造廠,請問廠址應該選在哪里?為什么?學生活動:小組合作探究,飛機場應該建在自然礦產資源豐富,農業發達的東南部,因為接近原材料產地,并有農產品出口專賺取的外匯作為資金基礎教學流程五:課堂總結和檢測第四篇:巴西教案巴西教案教案設計:魏步民單位:河南省輝縣市第一初級中學聯系電話:03736058922Email:hxwbm@一、教學目標【認知目標】:1.知道巴西是拉丁美洲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國家。2.能說出巴西的地理位置、地形區劃及主要氣候特征。3.認識熱帶雨林和亞馬孫河等地理事物。4了解巴西主要的經濟部門。5.能說出巴西人口分布的特點及主要的城市。【能力目標】:1分析亞馬孫河流量豐富的原因。2巴西人口分布的特點形成的原因。【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認識熱帶雨林對人類環境的重要意義,培養關注環境變化保護環境的意識。二、教學重點1對于巴西地理位置、主要地形和氣候特征的學習2熱帶雨林破壞的原因及保護措施的討論。三、教學難點1亞馬孫河水量豐富的原因的分析。2激發學生思考解決熱帶雨林被破壞問題的方法。3巴西人口集中分布在東部沿海地區的原因分析。四、教學方法創設情景法,小組討論法,讀圖分析法,講授法,提問法等。五、課前準備1多媒體課件制作2課堂卡片制作六、教學過程1、【導入教材】同學們,今天我們的世界之旅要到一個新的國家,這是哪一個國家呢?大家可以根據我的提示來猜一下。(1位于南美洲,2境內有大面積的熱帶雨林,3人民酷愛足球,4愛跳桑巴舞)學生回答:巴西。老師:看來大家對巴西這個國家還是有一定的了解的,下面,就讓我們開始我們的巴西之旅吧。首先讓我們來看一下巴西的地理位置(進入幻燈片2)(通過世界地圖和巴西地圖了解巴西的緯度位置和海陸位置)2、【旅游準備】了解巴西的下面有關情況:(幻燈片3)1讀圖查找下列地理事物:亞馬孫平原、巴西高原、亞馬孫河、伊泰普水電站、巴西利亞、里約熱內盧、圣保羅。巴西的地形以什么為主?3巴西的主要氣候類型是什么?4巴西面積和人口各占世界第幾位?(學生分小組合作完成學習任務,完成后每組選代表為大家介紹巴西的狀況。)3、【行程之一】游覽亞馬孫平原和亞馬孫河(提前選好小導游分別為大家介紹)小導游介紹亞馬孫平原材料、亞馬孫河材料。(幻燈片5)(老師提出)小疑問:亞馬孫河長度沒有尼羅河長,為什么流域面積和流量卻遠遠大于尼羅河呢?(學生討論,結合地形和氣候特點,說一說為什么亞馬孫河的水量特別豐富?)(幻燈片6)小導游介紹熱帶雨林材料(幻燈片5)(老師過度:看來熱帶雨林對人類有很重要的意義,但是目前卻遭受著嚴重的破壞,而且不同的人觀點還不相同,聽說今天正好有一場關于熱帶雨林保護問題的辯論會,咱們去看看吧?)辯論會討論亞馬孫熱帶雨林的保護問題。(幻燈片7)4、【行程之二】參觀巴西經濟部門(導游介紹:巴西的經濟實力在南美洲是最強的,我們可以從工業、農業、礦業和水力資源四個方面來了解。)①完整的工業體系(幻燈片9)②農業機械化程度高(幻燈片10)③礦產資源豐富(幻燈片11)④水力資源豐富(幻燈片12)(分別由小導游介紹)5、【行程之三】游玩巴西主要城市體驗民族風情主要城市概況(幻燈片14)(幻燈片顯示主要城市圖片,小導游介紹城市情況。)老師提出小疑問:巴西的人口主要集中于東部沿海地帶,這是為什么呢?分析人口分布的影響因素。)民族風情欣賞(幻燈片1516)提問:大家知道巴西的人種主要有哪些嗎?學生回答。所以巴西的文化具有很強的民族融合性。(顯示巴西狂歡節、足球和桑巴舞圖片,由學生介紹有關情況。)欣賞狂歡節、藝術足球視頻,通過視頻讓學生分析巴西人的民族性格特征。(樂觀、狂熱、融合等)6、【旅游總結】第五篇:巴西教案巴西教案的教學設計與反思課題:巴西教學目標:(一)知識與能力:1、運用地圖指出巴西的地理位置、首都和主要城市2、根據地形和氣候特點,分析亞馬孫河水量巨大的原因3、根據地圖和資料聯系巴西自然條件討論該國如何開發利用和保護熱帶雨林(二)過程與方法:充分運用資料,讓學生討論、比較。(三)情感、態度、價值觀:使學生樹立熱愛自然、保護自然的觀點。教學重點:亞馬孫平原和亞馬孫河流。巴西的位置。教學難點:巴西資源的開發利用和學生運用資料分析問題的能力。教學過程:導入新課:在課件中出示以下問題:世界面積大國、世界人口大國、世界足球王國、世界最大的天然氧吧。讓學生們猜一猜這是哪個國家。從而導入新課。1、巴西的位置(海陸位置和緯度位置)在圖3-31上找到巴西,并找到他所處的大洲,所瀕臨的大洋以及周圍的鄰國。在圖中能指出巴西的大致緯度位置。2、亞馬孫河在圖3-31上找到亞馬孫河,并找到他的源地、入海。回想課本30頁的1-43圖將亞馬孫河的流量、長度流域面積與其他三條大河比較,得出結論:亞馬孫河是世界上水量最大流域面積最廣的河流。討論:亞馬孫河水量巨大的原因?小結:發源于安第斯山脈,注入大西洋是世界上水量最大流域面積最廣的河流,長度僅次于尼羅河,居世界第二位。3、亞馬孫平原和熱帶雨林氣候區在3-31圖上找到亞馬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