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賞析真題匯編(試題)部編版語文六年級上冊_第1頁
古詩詞賞析真題匯編(試題)部編版語文六年級上冊_第2頁
古詩詞賞析真題匯編(試題)部編版語文六年級上冊_第3頁
古詩詞賞析真題匯編(試題)部編版語文六年級上冊_第4頁
古詩詞賞析真題匯編(試題)部編版語文六年級上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古詩詞賞析真題匯編(試題)-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部編版

1.(2021秋?如東縣期末)古詩詞閱讀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宋]辛棄疾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路轉溪橋忽見。

(1)在橫線上填寫相應的詞句。

(2)這首詞描寫了夏夜的風光,從、等詞語中可以看出來。

(3)“”一句表明詞人暢談豐收的歡快之情,與自然景物融為一體。

(4)“路轉溪橋忽見”中,詞人“忽見”的是

(5)下面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西江月:詞牌名

B.說:同“悅”,高興

C.別枝:橫斜的樹枝

D.見:同“現”,出現

2.(2021秋?蓮湖區期末)古詩詞閱讀。

[材料一]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

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王維《山居秋暝》

[材料二]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鰥魚肥。青籌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張志和《漁歌子》

(1)兩首詩詞寫了兩個不同季節的美麗景象,第一首描寫的是(季節),第二

首描寫(季節)?

(2)請寫出兩首詩詞中關于景物的動態描寫的詩句。

第A-A-一-苜M-:;A-A第--一.-AZ首.:

(3)解釋下列加點字的含義。

(1)山居秋欣暝:

(2)青磨隹,綠蓑衣籌笠:

(4)用自己的話描繪出兩首詩詞中你最喜歡的一幅畫面。

3.(2022?西平縣)

七律.長征

紅軍不怕遠征難,o,烏蒙磅礴走泥九。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

橋橫鐵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后盡開顏。

(1)將原文補充完整。

(2)下面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o

A.“只等閑”表現了紅軍戰士藐視困難,淡定從容的自豪感。

B.“逶迤”“磅礴”“細浪”“泥丸”突出了長征路上的艱難。

C.朗讀最后兩句詩時應讀出勝利之喜和作者的萬丈豪情。

(3)這首詩為我們具體展示了五幅紅軍長征途中威武雄壯的“征難圖“,請你仿照例

子,概括詩歌內容,并回答問題。

①A.騰越五嶺B.疾跨烏蒙C.D.E.喜踏岷山

②這五幅“征難圖“中,我最喜歡(填序號),因為

(4)“金沙水拍云崖暖”中的“云崖”原是“懸崖“,后來才改為“云崖”,你覺得改

得好嗎?為什么?

(5)詩中這一“暖”、一“寒”是否矛盾,請說說你的理解。

4.(2022?湘潭縣)課內閱讀。

清平樂

[宋]黃庭堅

春歸何處?寂寞無行路。若有人知春去處,喚取歸來同住。

春無蹤跡誰知?除非問取黃鵬。百噤無人能解,因風飛過薔薇。

(1)下列對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無行路:沒有留下春去的行蹤。

B.喚取:呼喚,詢問。

C.噤:鳥婉轉地鳴叫。

D.因風:因為風勢。

(2)詞的上闕,一個“”字直接道出了詞人的設想:有人知道春的去處,喚回

來與自己同住。詞的下闕,通過黃鵬“(用原句回答)”,寫出春天已過,初夏

已來。

(3)在這首詞中,運用最明顯的修辭手法是,將人格化,生動形象地

表達了作者對的喜愛。

5.(2022?吳興區)

次北固山下

[唐]王灣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1)首聯中總寫北固山秀麗景色的兩個詞語是,。

(2)頸聯運用了的修辭手法。

(3)這首詩表現了詩人之情。詩句“”集中表達了這種感情。

6.(2022?天山區)古詩閱讀。

旅次朔方

(唐)劉皂

客舍并州己十霜,歸心日夜憶咸陽。無端更渡桑乾水,卻望并州是故鄉。

注釋:旅次:旅行途中臨時在某地住宿。朔方:泛指北方。并州:城市名,太原舊

稱。咸陽:地名,位于陜西省。

(1)“客舍并州已十霜,歸心日夜憶咸陽"中“憶”的意思是,詩句的意思

是:o

(2)詩人的故鄉在,他離開故鄉已有(時間),你是從

”,。”這兩句詩中體會到的。

(3)全詩表達了詩人的思想感情,你還積累過類似的詩句嗎?請寫一

寫:o

7.(2022?東莞市)閱讀古詩,完成練習。

送魏二

唐?王昌齡

醉別江樓橘柚吞,江風引雨入舟涼。

憶君遙在瀟湘月,愁聽清猿夢里長。

(1)這首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2)“江風引雨入舟涼”中的“涼”包含了哪些含義?

寒食節:《寒食》寒食節白天的景色: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3)這兩句詩中描寫的景物有、東風、,從中可以看出,這首詩描

寫的是時節的景色。

(4)這兩句詩的意思是

A.春天的長安城到處柳絮飛舞,落紅無數,寒食節皇城里的柳樹在春風中飄拂。

B.春天的長安城處處都是鮮花盛開,東風把柳枝吹得歪歪斜斜。

(5)對這兩句詩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無處不”以雙重否定構成肯定,形成強調的語氣,表達效果更強烈。

B.處處“飛花”,不但寫出春天的萬紫千紅,而且確切地表現出寒食的早春景象。

C.因唐朝時有寒食H折柳插門的風俗,所以特別寫到柳樹。

D.一個“飛”字,明寫柳絮而暗寫風,動感強烈。

8.(2022?水磨溝區)

山中雜詩

(南朝)吳均

山際見來煙,竹中窺落日。

烏向檐上飛,云從窗里出。

注釋:山際:山邊。

(1)解釋詞語:煙:窺:

(2)這首詩寫了作者居住在所見之景

有:、、、、等。

(3)前兩句采用的修辭手法是意思是.

(4)從文中“”一句可以看出作者所居之處地勢很高,整首詩表達了詩人

之情。

9.(2022?鄭縣)

涼州詞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兒人回?

(1)請你用自己的語言具體說一說詩歌前兩句描寫的場景。

(2)詩歌后兩句描寫了將士們縱情飲酒后悲壯的語言,你從中體會到了什么?

10.(2022?滿洲里市)品讀詩歌,完成下列小題。

竹石

(清)鄭板橋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1)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所展示的畫面。

(2)這首詩用了什么寫法?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情操?

古詩詞賞析真題匯編(試題)-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部編版

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

1.【解答】(1)考查了古詩詞默寫。根據背誦作答即可。

(2)本題考查了學生對于古詩意境及其中重點詞語的賞析。這首詞描寫了夏夜的風光,

這首詞描寫了夏季夜晚的山村風光,從“鳴蟬、蛙聲”可以看出來。

(3)本題考查了學生對于詩詞內容的理解。“稻花香里說豐年”一句表明詞人暢談豐收

的歡快之情,與自然景物融為一體。

(4)本題考查了學生對詩詞內容的理解。從“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可知,

“路轉溪橋忽見”中,詞人“忽見”的是舊時茅店。

(5)本題考查了學生對詩詞內容的理解。A、C、D正確。B.有誤,稻花香里說豐年:

田里稻花飄香,人們談論著即將到來的豐收。說:談論。故選B。

故答案為:

(1)舊時茅店社林邊;

(2)鳴蟬蛙聲;

(3)稻花香里說豐年;

(4)舊時茅店;

(5)B。

2.【解答】(1)考查學生對詩歌內容的理解。閱讀詩歌可知,兩首詩詞寫了兩個不同季節

的美麗景象,《山居秋暝》描寫的是秋季,《漁歌子》描寫的是春季。

(2)考查學生對詩句的理解。《山居秋暝》中“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的意思是皎

皎明月從松隙間灑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照”與“流”,一上一下,

一靜一動,靜中有動,動中有靜,仿佛讓人感受到大自然的脈搏在跳動。故這首詩中動

態描寫的詩句是: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漁歌子》中“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

水蹶魚肥”的意思是西塞山前白鷺在自由地翱翔,江岸桃花盛開,江水中肥美的鰥魚歡

快地游來游去。這兩句詩是動態描寫。

(3)考查學生對字義的理解。暝:日落時分,天色將晚。箸笠:竹葉或竹簸做的斗笠。

(4)本道題考查了學生對詩歌內容的理解。。學生找出自己喜歡的詩詞中的畫面回答即

可。示例:我最喜歡《山居秋暝》這首詩。我最喜歡的畫面是:被雨水洗滌后的松林,

一塵不染,青翠欲滴,山石顯得格外晶瑩、剔透新亮;就連月光也像被洗過一樣,極其

明亮皎潔,山雨匯成的股股清泉頓時流淌于拾級而上的石板上,又順著山澗蜿蜒而下,

發出淙淙的清脆悅耳的歡唱,好似宛轉的“小夜曲”奏鳴。

故答案為:

(1)秋季春季;

(2)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蹶魚肥;

(3)1)日落時分,天色將晚。2)竹葉或竹^做的斗笠。

(4)我最喜歡《山居秋暝》這首詩。我最喜歡的畫面是:被雨水洗滌后的松林,一塵不

染,青翠欲滴,山石顯得格外晶瑩、剔透新亮;就連月光也像被洗過一樣,極其明亮皎

潔,山雨匯成的股股清泉頓時流淌于拾級而上的石板上,又順著山澗蜿蜒而下,發出淙

淙的清脆悅耳的歡唱,好似宛轉的“小夜曲”奏鳴。

3.【解答】(1)本題考查了對課文內容的熟記。背誦默寫即可。

(2)本題考查了詩的賞析。結合內容理解,A.正確,“只等閑”表現了紅軍戰士藐視困

難、從容不迫的自豪感。B.有誤,“逶迤”“磅礴”“細浪”“泥丸”突出了長征路上

的艱難。細浪--形容險峻的五嶺在紅軍眼里只不過像翻騰著的細小波浪。泥丸形容綿

延的烏蒙山在紅軍看來也不過像腳下滾動的泥丸。突出了紅軍戰士蔑視困難的精神。D.

正確,從“盡開顏”中可以感受到紅軍翻閱雪山后的喜悅心情。

(3)本題考查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及對長征時期歷史的了解。《七律?長征》為我們具

體展示了五幅紅軍長征途中威武雄壯的“遠征困難圖“《七律?長征》為我們展示了紅軍

長征途中克服困難的五幅雄壯圖畫,生動形象地概括了紅軍長征的戰斗歷程熱情洋溢地

贊揚了紅軍不畏艱險、英勇頑強的革命英雄主義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每幅畫的主要內

容概括如下:騰越(五嶺)騰細浪一一形容險峻的五嶺在紅軍眼里只不過像翻騰著的細

小波浪;疾跨(烏蒙山)走泥丸一一形容綿延的烏蒙山在紅軍看來也不過像腳下滾動的

泥丸;巧渡(金沙江)云崖暖一一指紅軍巧渡金沙江后的歡快心情;飛奪(瀘定橋)鐵

索寒一一指紅軍飛奪瀘定橋的驚險悲壯;踏(岷山)雪盡開顏一一形容紅軍翻過千里皚

皚白雪的岷山后的勝利喜悅。

(4)本題考查詩歌的煉字,注意結合語境體會妙處。懸崖”是陡峭山崖,突出山崖的

“陡峭”;“云崖”高聳入云的山崖,突出山崖的高。所以改后好。

(5)本題考查現代詩歌分析。“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兩句詩,寫了紅軍

長征途中的兩場惡戰的情景,第一句運用夸張的手法,形象生動地寫出金沙江水勢的澎

湃洶涌,寫出了渡江之難,也襯托出了渡江后的歡樂,表現出無產階級革命者的豪邁之

情。一個“橫”字,強調了強渡大渡河的艱難兇險。

故答案為:

(1)萬水千山只等閑五嶺逶迤騰細浪;

(2)B;

(3)①巧渡金沙飛奪瀘定;

②E我從中感受到紅軍戰士越過岷山之后,曙光在前、勝利在望的喜悅之情。

(4)好“云崖”著重體現了山崖之高,有高聳入云之感,用以突出長征之路的艱險,

“懸崖”就顯得普通了,從意境上說“云崖”更好。

(5)不矛盾。一“暖”一“寒”形成對比。“暖”字溫馨喜悅,表現的是渡過險惡的金

沙江、戰勝困難的歡快;“寒”字冷峻嚴酷,突出了強渡大渡河的艱險,傳遞的是九死

一生后的回味。這兩個形容詞寫盡兩場戰斗的艱險,寫盡了戰勝困難的樂,寫盡了與惡

敵戰斗的兇險,顯無窮之趣于其外,搖曳多姿,起伏跌宕,張馳有致。

4.【解答】(1)考查詞語理解。A.“春歸何處?寂寞無行路”的意思是春天回到了哪里?

我找不到它的腳印。無行路:沒有留下春去的行蹤。解釋正確。B.“若有人知春去處,

喚取歸來同住”的意思是:倘若有人知道春天在哪兒,請叫它回來和我們生活在一起

吧。喚取:呼喚,詢問。解釋正確。C.“百唯無人能解”的意思是:黃鵬婉轉低吟,它

想要表達什么意思無人知曉。噬:鳥婉轉地鳴叫。解釋正確。D.“因風飛過薔薇”的意

思是:黃鵬鳥順著風勢,從漂亮的薔薇花上飛走了。因風:指趁著風勢。解釋錯誤。故

選D。

(2)考查寫作手法。宋代詞人黃庭堅的《清平樂》是一首感嘆時光去而不返的惜春詞,

作者以凄婉的筆法,抒寫了對春天逝去的沉痛和惋惜,體現了詞人對美好時光的熱愛、

眷戀、癡情和追求。詞的上闕,一個“若”字直接道出了詞人的設想:有人知道春的去

處,喚回來與自己同住。詞的下闕,通過黃鵬“因風飛過薔薇”,寫出春天已過,初夏

己來。

(3)考查修辭手法。在這首詞中,運用最明顯的修辭手法是擬人,作者將“春天”比作

“人",不僅想要了解它的蹤跡,還要留春同住,但春訊杳無蹤跡,于是轉而去詢問黃

鵬。這種匪夷所思的奇思妙想,表現出黃庭堅對美好事物的向往。在這首詞中,春天人

格化,生動形象地表達了作者對春天的喜愛之情。

故答案為:

(1)D;

(2)若因風飛過薔薇;

(3)擬入春天春天。

5.【解答】(1)考查了提取古詩信息。首聯的意思是旅途在青山外,在碧綠的江水前行舟。

總寫北固山秀麗景色的兩個詞語是“青山”“綠水”。

(2)考查了對修辭方法的理解。“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這兩句詩用了對偶的修

辭方法,“海日”對“江春”“生”對“入”“殘夜”對“舊年”,“生”與“入”用

了擬人的手法。

(3)考查了作者思想感情的感悟。此詩以準確精練的語言描寫了冬末春初時作者在北固

山下停泊時所見到青山綠水、潮平岸闊等壯麗之景。全詩意境優美,情景交融。表達了

詩人對祖國山河的熱愛,更流露出詩人鄉愁鄉思的真摯情懷。要抓住“鄉書何處達?歸

雁洛陽邊”等句分析。

故答案為:

(1)青山綠水;

(2)對偶、擬人;

(3)對家鄉、親人深切的思念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6.【解答】(1)本題考查詩歌翻譯。結合譯文完成。“客舍并州已十霜,歸心日夜憶咸陽”

意思是:離開家鄉后客宿在并州這個地方已經有十年,我回歸的心日日夜夜在思念著故

鄉咸陽。“憶”的意思思念。

(2)本題考查對詩句的理解。這首詩意思是:離開家鄉后客宿在并州這個地方已經有十

年,我回歸的心日日夜夜在思念著故鄉咸陽。當初為了博取功名圖謀出路,千里迢迢渡

過桑乾河,現在并州已經成了我的第二家鄉。結合詩句“客舍并州已十霜,歸心日夜憶

咸陽”可知詩人的故鄉在咸陽,他離開故鄉已有十年。

(3)本題考查對詩句的理解及默寫。結合詩句的意思分析。根據詩句的內衣可知本句本

句表達的是對家鄉的思念之情。根據積累再寫一句即可。

故答案為:

(1)思念離開家鄉后客宿在并州這個地方已經有十年,我回歸的心日日夜夜在思念著

故鄉咸陽;

(2)咸陽十年客舍并州己十霜歸心日夜憶咸陽;

(3)思念家鄉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7.【解答】(1)考查學生對詩歌思想感情的理解。閱讀詩歌可知,這首詩表面寫好友分別

后愁緒滿懷、難以入眠的情狀,實際表達了自己對朋友的留戀和感傷。

(2)考查學生對詩句和詞語的理解。“江風引雨入舟涼”的意思是江風把那細雨吹進小

舟,頓感絲絲寒涼。其中“涼”字既寫出了江風夾雜著雨水吹入船中給人的感覺,也寫

出了別離的傷感和凄涼。

(3)考查學生對詩句的理解。“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這兩句詩中描寫的

景物有飛花、東風、柳樹,從中可以看出,這首詩描寫的是暮春時節的景色。

(4)考查學生對詩句的理解。“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的意思是春天的長

安城到處柳絮飛舞,落紅無數,寒食節皇城里的柳樹在春風中飄拂。

(5)考查學生對詩句的理解。A、B、D表述正確,C表述錯誤。“御柳”是指御苑里

的柳樹。當時風俗寒食日折柳插門,清明這天皇帝還要降旨取榆柳之火賞賜近臣,以示

恩寵。所以詩人在無限的春光中特地剪取隨東風飄拂的“御柳”。

故答案為:

(1)這首詩表面寫好友分別后愁緒滿懷、難以入眠的情狀,實際表達了自己對朋友的留

戀和感傷。

(2)“涼”字既寫出了江風夾雜著雨水吹入船中給人的感覺,也寫出了別離的傷感和凄

涼。

(3)飛花;柳樹;暮春

(4)A:

(5)Co

8.【解答】(1)考查學生對詞語的理解。煙:指山里面的霧氣。窺:從縫隙中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