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高壓輸電線路_第1頁
特高壓輸電線路_第2頁
特高壓輸電線路_第3頁
特高壓輸電線路_第4頁
特高壓輸電線路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特高壓輸電線路電力系統術語01技術介紹技術難點投運線路建設規劃經濟收益目錄03050204基本信息特高壓輸電線路是指±800千伏及以上的直流電和1000千伏及以上交流電的電壓等級輸送電能。特高壓輸電是在超高壓輸電的基礎上發展的,其目的仍是繼續提高輸電能力,實現大功率的中、遠距離輸電,以及實現遠距離的電力系統互聯,建成聯合電力系統。技術介紹技術介紹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輸電線路輸送功率約為500千伏線路的4至5倍;正負800千伏直流特高壓輸電能力是正負500千伏線路的兩倍多。同時,特高壓交流線路在輸送相同功率的情況下,可將最遠送電距離延長3倍,而損耗只有500千伏線路的25%至40%。輸送同樣的功率,采用1000千伏線路輸電與采用500千伏的線路相比,可節省60%的土地資源。到2020年前后,國家電特高壓骨干架基本形成,國家電跨區輸送容量將超過2億千瓦,占全國總裝機容量的20%以上。屆時,從周邊國家向中國遠距離、大容量跨國輸電將成為可能。對于特高壓電的經濟性,專家分析:到2020年,通過特高壓可以減少裝機容量約2000萬千瓦,節約電源建設投資約823億元;每年可減少發電煤耗2000萬噸。北電南送的火電容量可以達到5500萬千瓦,同各區域電單獨運行相比,年燃煤成本約降低240億元。建設規劃建設規劃我國超高壓輸電線路以330千伏、500千伏交流輸電和500千伏、800千伏直流輸電線路為骨干架。全國已經形成5個區域電和南方電。其中:華東、華北、華中、東北4個區域電和南方電已經形成了500千伏的主架,西北電在330千伏架的基礎上,正在建設750千伏架。但是,由于我國電跨區域輸電主要依靠500千伏交流和正負500千伏直流,在提高電力輸送能力方面受到技術、環保、土地資源等多方面的制約而特高壓電能夠適應東西2000至3000公里,南北800至2000公里遠距離大容量電力輸送需求,有利于大煤電基地、大水電基地和大型核電站群的開發和電力外送。第一條由集團公司西北電力設計院承擔設計工作的750千伏的官廳至蘭州東輸變電工程截至2012運行安全穩定,為規劃中的國家特高壓電打下堅實基礎2008年初,國家電公司發布了《關于轉變電發展方式、加快電建設的意見》,《意見》指出,“…轉變電發展方式、加快電建設,就是要加快建設以特高壓電為骨干架、各級電協調發展的堅強國家電,全面推進‘一特三大’戰略;就是要徹底解決電建設滯后、架結構薄弱問題,適應電力需求快速增長,實現電與經濟社會全面協調發展;就是要根本轉變就地平衡觀念,促進電力結構調整和布局優化,實現更大范圍資源優化配置…”《意見》首次公開明確了特高壓電較為詳細的建設規劃,“…‘十二五’、‘十三五’期間,特高壓電全面發展,形成以華北、華中、華東為核心,聯結各大區電、大煤電基地、大水電基地和主要負荷中心的堅強架。到2020年,建成特高壓交流變電站53座,變電容量3.36億千伏安,線路長度4.技術難點技術難點對于交流特高壓而言,主要有兩大技術攻關重點:一是制造出可調的并聯電抗器,二是研制1000千伏電壓等級的雙斷口斷路器,這兩個關鍵技術問題已經基本解決。對于直流特高壓電而言,其技術攻關關鍵是開發6英寸晶閘管。日本已經研制出了6英寸晶閘管,我國在研制6英寸晶閘管方面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基礎。我國晉東南—南陽—荊門的特高壓交流試驗示范工程的意義在于:它將真正實現全電壓、滿容量、長距離輸電。此外,對于我國電設備制造業而言,中國建設特高壓電對我國民族工業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推動。中國從2006年開始要發展特高壓電,表明中國已經有勇氣解決特高壓這一世界性的難題。2006年8月9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印發《關于晉東南至荊門特高壓交流試驗示范工程項目核準的批復》(發改能源1585號),正式核準了晉東南經南陽至荊門特高壓交流試驗示范工程。據國家電公司報道,該特高壓線路,全長654公里,申報造價58.57億元,動態投資200億元。起于山西省長治變電站,經河南省南陽開關站,止于湖北省荊門變電站,聯接華北、華中電,將于2008年建成后進行商業化運營。如在全國全面推開,未來投資4060多億元,配套動態投資將達8000多億元,總投資相當于3到4個長江三峽工程項目。這一巨額工程,并未納入國家“十一五”規劃綱要。2006年8月19日-26日,特高壓試驗工程分別在山西長治、河南南陽和湖北荊門三地盛大奠基。10月30日,國家電公司在山西、河南、湖北四地同時召開晉東南-南陽-荊門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試驗工程建設誓師動員大會。經濟收益經濟收益特高壓輸電具有明顯的經濟效益。據估計,1條1150千伏輸電線路的輸電能力可代替5~6條500千伏線路,或3條750千伏線路;可減少鐵塔用材三分之一,節約導線二分之一,節省包括變電所在內的電造價10~15%。1150千伏特高壓線路走廊約僅為同等輸送能力的500千伏線路所需走廊的四分之一,這對于人口稠密、土地寶貴或走廊困難的國家和地區會帶來重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1000千伏電壓等級的特高壓輸電線路均需采用多根分裂導線,如8、12、16分裂等,每根分裂導線的截面大都在600平方毫米以上,這樣可以減少電暈放電所引起的損耗以及無線電干擾、電視干擾、可聽噪聲干擾等不良影響。桿塔高度約40~50米。雙回并架線路桿塔高達90~97米。許多國家都在集中研制新型桿塔結構,以期縮小桿塔尺寸,降低線路造價。前蘇聯、美國、意大利、日本等國家都已經著手規劃和建設1000千伏等級的特高壓輸電線路,單回線的傳輸容量一般在600~1000萬千瓦。例如,前蘇聯正加緊建設埃基巴斯圖茲、坎斯克-阿欽斯克、秋明油田等大型能源基地,已經有裝機容量達640萬千瓦的火電廠,還規劃建設裝機容量達2000萬千瓦的巨型水電站以及大裝機容量的核電站群。這些能源基地距電力負荷中心約有1000~2500公里,需采用1150千伏、±750千伏直流,以至1800~2000千伏電壓輸電。前蘇聯已建成1150千伏長270公里的輸電線路,兼作工業性試驗線路,于1986年開始試運行,并繼續興建長1236公里的1150千伏輸電線路,20世紀末將形成1150千伏特高壓電。美國邦維爾電力局所轄電力系統預計20世紀末將有60%的火電廠建在喀斯喀特山脈以東地區,約有3200萬千瓦的功率需越過這條山脈向西部負荷中心送電,計劃采用1100千伏電壓等級輸電。每條線路長約300公里,輸送容量約1000萬千瓦。投運線路投運線路美國、前蘇聯、日本和意大利都曾建成交流特高壓試驗線路,進行了大量的交流特高壓輸電技術研究和試驗,最終只有前蘇聯和日本建設了交流特高壓線路。1.前蘇聯:在前期研究的基礎上,從1981年開始動工建設1150千伏交流特高壓線路,分別是埃基巴斯圖茲-科克契塔夫494公里,科克契塔夫-庫斯坦奈396公里。1985年8月,世界上第一條1150千伏線路埃基巴斯圖茲-科克契塔夫在額定工作電壓下帶負荷運行,后延伸至庫斯坦奈。1992年1月1日,通過改接,哈薩克斯坦中央調度部門把1150千伏線路段電壓降至500千伏運行。在此期間,埃基巴斯圖茲-科克契塔夫線路段及兩端變電設備在額定工作電壓下運行時間達到小時,科克契塔夫-庫斯坦奈線路段及庫斯坦奈變電站設備在額定工作電壓下運行時間達到小時。從1981年到1989年,前蘇聯還陸續建成特高壓線路1500公里,總體規模達到2400公里。全部降壓至500千伏運行。2.日本:1988年秋動工建設1000千伏特高壓線路。1992年4月28日建成從西群馬開關站到東山梨變電站的西群馬干線138公里線路,1993年10月建成從柏崎刈羽核電站到西群馬開關站的南新瀉干線中49公里的特高壓線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