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榜學案】九年級語文下冊-第四單元綜合檢測-新人教版_第1頁
【金榜學案】九年級語文下冊-第四單元綜合檢測-新人教版_第2頁
【金榜學案】九年級語文下冊-第四單元綜合檢測-新人教版_第3頁
【金榜學案】九年級語文下冊-第四單元綜合檢測-新人教版_第4頁
【金榜學案】九年級語文下冊-第四單元綜合檢測-新人教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單元綜合檢測(四)(90分鐘100分)一、積累與運用(25分)1.詞語中加點字的注音全部正確的一項是(3分)()A.糍粑(cí)佇立(chù)躡手躡腳(niè)B.山麓(lù)告稟(bǐnɡ)萬惡不赦(shè)C.彌撒(mí)庖代(páo)鱗次櫛比(jié)D.囈語(yì)憐憫(mǐn)猝不及防(zú)2.下列詞語書寫全對的一項是(3分)()A.豁免側隱睡眼惺忪頂禮膜拜B.簽暑抵押逢兇化吉怡然自得C.漣漪賭咒有例可援天打雷劈D.打鼾凝視不以為然遍稽群藉3.下列句子中加點成語運用不恰當的一項是(3分)()A.這么多樹根在大地里面觸類旁通,吸收著大地母親給予的食糧的供養。B.青年人作為未來世界的中流砥柱,更應該在低碳環保行動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C.為了能在比賽中取得好成績,運動員們有時通宵達旦地進行訓練。D.走進2013年津洽會日用消費品二期展現場,津門美味吃食香氣四溢,引得眾多市民聞香駐足。連日來,展會日客流始終保持2萬人次以上。4.(2013·麗水中考)選出下列句子中沒有語病的一項(3分)()A.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之后,又默默地寫了一本大約16萬字左右的書。B.第27屆浙江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注重培養青少年科學探究和創新實踐。C.貝克漢姆在巴黎圣日耳曼隊奪冠后宣布即將退役,停止20年的輝煌職業生涯。D.如今,年輕人喜歡上網購物,一些老年人也加入到“淘寶一族”的行列。5.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莎士比亞著名的“四大悲劇”是《哈姆雷特》《奧賽羅》《麥克白》《李爾王》。B.戲劇文學是與小說、詩歌、散文并列的一種文學體裁。人物表、時間、地點、布景、服裝、道具、人物自身的臺詞都屬于舞臺提示。C.《變臉》的作者魏明倫,著名川劇作家,被譽為“巴山鬼才”。D.《棗兒》中題目“棗兒”既指實物棗兒,也指文中老人兒子的名字。6.下列標點符號使用有誤的一項是(3分)()A.在茫茫人世中,人們爭名于朝,爭利于市,哪里有閑心來關懷一棵古藤的生死呢?B.養生專家認為,藥芹性涼,味甘辛,能有效預防高血壓、動脈硬化、高血脂……C.面對H7N9禽流感突襲,等待抗病疫苗的同時,公眾應首先接種“心理疫苗。”D.土生土長的泰州人馮亞琴以揚劇《青山紅梅》選段的表演獲泰州市第七屆戲曲票友賽大獎。7.(2013·綿陽中考)綜合性學習。(7分)西山中學子云戲劇社組織了一次“走近戲曲”的活動。作為戲劇社的骨干成員,你積極地參加了這次活動。(1)【名段欣賞】善于制造鮮明而集中的矛盾沖突、用個性化語言刻畫人物形象是戲劇文學的突出特征。閱讀下面京劇《赤桑鎮》的片段,指出其中的主要矛盾沖突,概括包拯的性格特征。(3分)吳妙貞(揣鑼、閃錘,接唱)你是個人面獸心腸!……包拯(沖頭、大鑼雙叫頭)嫂娘啊,嫂娘!(樂聲中)小弟自幼被爹娘拋棄,多蒙兄嫂撫養成人,至今養育之恩未報,聞知包勉貪贓枉法,國法難容,私情難佑,還望嫂娘寬恕(大鑼一擊)小弟!(向吳妙貞施禮,懇求體諒,單楗大鑼一擊,哆啰,唱【二黃二六】)自幼兒蒙嫂娘訓教撫養,金石言永不忘銘記心旁。前輩的忠良臣人人敬仰,哪有個徇私情蔑視王章?到如今我坐開封國法執掌,殺贓官除惡霸申雪冤枉。未正人先正己人己一樣,責己寬責人嚴怎算得國家棟梁?小包勉犯王法豈能輕放,弟若徇私,上欺君、下壓民、敗壞紀綱,我難對嫂娘!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校園調查】傳統戲曲是中華民族文化藝術的瑰寶。戲劇社以“傳統戲曲在校園”為主題,隨機對校內100名學生(非戲劇社成員)進行了調查。根據調查結果(見下表),你能得出兩個什么結論?(2分)劇種了解(%)經常看(%)能表演(%)川劇8920京劇9341黃梅戲8711越劇6610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百家爭鳴】隨著社會的發展,有人斷言中國傳統戲曲終將走向消亡,你同意這種說法嗎?請簡要闡述理由。不少于50字。(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閱讀品悟(35分)(一)(2013·南京模擬)閱讀下面文章,完成8~12題。(18分)清溪河畔春意濃劉建春①一月下旬,還是嚴冬季節,暖暖的陽光便從厚重的天穹里嘩啦啦地潑灑在綦江城,也溫婉地傾瀉在了一灣澄澈如鏡的清溪河。“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清溪河改寫了杜甫的詩句,不到二月,早春便儼然落戶了清溪河。②“嗬,上船啰。”艄公長篙一點,小船便離了岸邊,順著綠水如歌如訴地款款前行。“欸乃一聲山水綠”,河畔兩邊一排排密匝匝的翠竹林更顯幽謐、寧靜,一任春意漾漾流淌。河水真的很靜,只有變幻的水流發出潺潺的聲響。眼前的溪流,澄澈清瑩,濃綠逼人,在陽光下泛著粼粼波光。這是怎樣的一條娉婷綽約、富于風致的原生態河流呵——盈盈一水,九曲分明,宛如一條玉帶,裊裊地將“清溪河水上十景”環繞懷中。③船過白鶴林時,我伸頸遙望,期冀能望見那壯觀的幾千只白鶴在這里凌空飛舞。可惜未見白鶴翱翔,但見一群灰色鴨子撲棱棱地躍入溪流,“嘎嘎嘎”地在水中奮力劃游。“春江水暖鴨先知”,這與杜甫的“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倒有異曲同工之妙,不禁令人莞爾。④有人說,清溪河的特點是“幽”,流水詠幽詩,白鶴傳幽情,翠竹繪幽畫,輕舟蕩幽意,可謂“清溪巴渝幽”。此言極是,但我認為還應加一個字“靜”。只有“靜”,才能更突出“幽”的妙境。你看,兩岸綠色欲滴的翠竹倒映水中,如一幅幅流動的水彩畫次第展開;而明凈如練、清澈如玉的河流,婉約得令人陶醉,那細細的波浪撞擊聲,那魚兒唧水的咂咂聲,和著那一篙一篙輕柔的搖櫓聲,全都在這靜謐、祥和的氛圍中,有一種天籟之音。只有這樣的聲響,你才能體會到靜的可貴,幽的美妙,也才會感受那近岸、遠水、竹林、半島、山麓、緩丘起伏的田園風光,那淳樸的山野風情也才會真正令你眼熱心動,流連不去。⑤聽人說,清溪河最令人稱絕的應是水上十景中的“太極神圖”。當小船蕩漾在位于沾灘閘壩上游約300米處的河段時,只見火烽山對岸,橫出一長條形半島,隨之蜿蜒彎曲成“V”形的小河,山水相間,當地人稱為“陰陽合”。這種奇妙的清溪河曲與兩岸地形構成了一幅天然的蘊含陰陽玄機的太極圖景。不能不驚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⑥我佇立船頭,凝視著這一奇妙的天然“陰陽合”自然景觀,其意蘊令人遐想聯翩:陰陽平衡是生命活力的根本。前不久,讀古羅馬皇帝馬可·奧勒留的《沉思錄》,這位皇帝一生不迷戀權利,而是追求精神的安寧與自由。而東晉時期的陶淵明也敢于放棄官位,“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過著“躬耕自資”的生活。他們都追求天人合一,清靜無為。在這穿越千年的不朽文字中,去探望人生,尋找精神的家園。這種進與退、得與失的人生哲學,不正應合了陰陽合的“太極神圖”嗎?⑦“嘭”的一聲,沉思中,小船靠岸了。回首望,陽光依然普照河面,綠水依然潺潺流去,春意正盎然。我突然有了一個想法,退休后能否來此,買一小屋,租一塊地,曉耕晚鋤,侍弄菜園。閑來去清溪河畔,或垂釣,或蕩舟,或歌吟,或寫作……不亦悅乎!(選自《南京日報》2013年3月13日)8.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清溪河畔濃濃的春意?請簡要概括。(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下列句中的水與清溪河水的特點相符的一項是(3分)()A.游魚細石,直視無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吳均《與朱元思書》)B.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范仲淹《岳陽樓記》)C.素湍綠潭,回清倒影……懸泉瀑布,飛漱其間。(酈道元《三峽》)D.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柳宗元《小石潭記》)10.第③段中加點的“異曲同工之妙”指什么?(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品味語言。(6分)(1)兩岸綠色欲滴的翠竹倒映水中,如一幅幅流動的水彩畫次第展開。(這里運用比喻有何表達效果?)(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那細細的波浪撞擊聲,那魚兒唧水的咂咂聲,和著那一篙一篙輕柔的搖櫓聲。(這幾種聲響的共同特點是什么?為什么要寫這幾種聲響?)(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清溪河上的“太極神圖”為什么“最令人稱絕”?(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2013·舟山中考)閱讀下文,完成13~16題。(17分)鏡子車,被攔在了南門外,原因是無法出示通行手續。攔他的是一名保安,個頭很高,臉膛黑黑,站在門外,像尊鐵塔。這讓應邀來大學做報告的張處長有點尷尬。車窗里,露出一張笑臉:“對不起,下次再來講學一定提前辦好通行證。”保安表情嚴肅:“這跟我沒關系,您必須出示通行證。所有進入校園的機動車輛,必須出示保衛科核發的通行證。”張處長的臉色變了,此時已有學生在圍觀。他顧不得儀表了,鉆出車,動作迅速地從皮包里掏出一款高端手機,狠狠地摁出一串號碼。可是撥出幾次都是忙音。張處長急得團團轉,沖著保安嚷道:“我是來做報告的,知道嗎?是應邀來做報告的!”張處長的責備一聲高過一聲,保安依舊巋然不動:“對不起,我只是在執行學校的規定。”張處長的臉開始漲紅:“規定?規定是人制定的,知道嗎?”午后的驕陽里,張處長汗涔涔的臉更紅了。他上下打量那名保安,又轉到他的身后瞅了瞅:“小同志,做事要靈活,別一根筋!”張處長明顯拿出教訓下屬的語氣。那名保安依然不理張處長,這讓張處長更氣憤了:“大學是開放的,知道嗎?沒有圍墻的大學才是真正的大學,知道嗎?”這時的保安居然微微笑了一下:“道理,我說不過您,也希望您別為難我,學校的規定我不能破壞,這是我的職責……實在對不起!”保安的話讓張處長愣住了,認真地看看他,還想說點什么,最終還是放棄了。張處長只好接著撥電話。這次電話終于通了。學校領導聽說情況后萬分驚訝,告知他馬上派學生到南門接他,并且不住地賠不是。張處長的心情好了一點,一種優越感慢慢襲上心頭。他瞥了一眼保安:“你很盡責。如果你為人處世的經驗再豐富一些就好了。”見保安站在那兒沒什么反應,又踱起了方步:“你不知道,你們張校長是我老同學,這次講座就是他邀請我來的……”保安還是無動于衷的一副神態。就在這時,兩名學生氣喘吁吁地跑來了,一個急忙向張處長道歉,另一個則拉過保安耳語起來。張處長的臉上見了笑,可幾秒鐘又定格了,他看見保安對那名學生依然搖頭。保安再次理直氣壯地說:“沒有通行證,誰打招呼也不行!”那名學生的臉氣白了,狠狠地瞪著保安。看熱鬧的學生竊竊私語。張處長無奈地嘆了口氣,拎著包走進校園。走進教室很長時間,面對臺下黑壓壓的學生,張處長總是進入不了狀態。于是,他決定來個題外話,就講他剛才遇到的事。他講了他的尷尬,講了他的困惑……臺下的議論聲很嘈雜,這讓張處長更窘迫。走出南門時,張處長不由得朝門崗望了一眼。夕陽下,那名保安依然站得筆挺,只是那張黑紫的臉上仿佛有流過的淚痕……(選自《中國小小說年度佳作(2012)》,有刪改,作者:田洪波)13.本文圍繞車子進校門事件寫了張處長與保安的四次交鋒。請補寫出其他兩次交鋒內容。(4分)第一次:

第二次:張處長申明應邀來校講學保安堅持原則不肯放行第三次:

第四次:張處長撥通電話學生來接保安理直氣壯依然拒絕14.結合語境,品味下列句子,分析其表達效果。(4分)(1)攔他的是一名保安,個頭很高,臉膛黑黑,站在門外,像尊鐵塔。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您必須出示通行證。所有進入校園的機動車輛,必須出示保衛科核發的通行證。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有人認為文章結尾“那名保安依然站得筆挺,只是那張黑紫的臉上仿佛有流過的淚痕”是敗筆,你認為呢?說說你的看法并陳述理由。(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文章內容只字未提鏡子,為何卻以“鏡子”為題?閱讀文本,寫出你的發現。(5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寫作(40分)17.歌,詠嘆生活的酸甜苦辣;歌,抒盡人間的喜怒哀樂;歌,穿透歷史,在文學藝術的殿堂里余音繞梁;歌,跨越地域,在千千萬萬人的心靈里引發共鳴。展開豐富的聯想與想象,你會發覺:山水有歌,風雨有歌,歲月有歌,親情有歌,校園有歌……(友情提示:“歌”既可做名詞,又可做動詞)請以“歌”為話題寫一篇文章。要求:①題目自擬,文體自選;②或描述經歷,或抒發情感,或說明事理,或闡述觀點;③不少于600字。答案解析1.【解析】選B。A項,“佇”應讀zhù;C項,“櫛”應讀zhì;D項,“猝”應讀cù。2.【解析】選C。A項,“側”應為“惻”;B項,“暑”應為“署”;D項,“藉”應為“籍”。3.【解析】選A。“觸類旁通”指掌握了關于某一事物的知識,而推知同類中其他事物。用在這里與句意不合。4.【解析】選D。A項,語義重復,“大約”“左右”刪掉其中一個;B項,成分殘缺,在“實踐”后添加“培養”的賓語中心語“能力”;C項,搭配不當,將“停止”改為“結束”。5.【解析】選B。人物自身的臺詞不屬于舞臺提示。6.【解析】選C。“心理疫苗”后面的句號應放在后引號外。7.答案:(1)主要沖突:圍繞“斬包勉”一事,包拯與嫂娘發生的沖突。性格特征:鐵面無私,有情有義。(2)大多數學生對傳統戲曲有一定的了解;經常看且能表演的學生很少。(3)不會消亡,無論時代風潮青睞于哪種藝術門類,戲劇的獨特藝術魅力都不會消失和被取代,還有許多人喜歡、熱愛甚至癡迷于這門藝術。國家也在整理和搶救。8.【解析】本題考查對文段內容的理解。閱讀①~④段,抓住“濃濃的春意”尋找表現春天特征的事物回答。答案:從暖暖的陽光、澄澈如鏡的綠水、一排排密匝匝的翠竹林、撲棱棱躍入溪流中的灰色鴨子身上都可見到濃濃的春意。(寫出三點即可)9.【解析】選D。清溪河水的特點是幽、靜、明凈、清澈,和小石潭中水的清幽相似。10.【解析】本題考查詞語的指代作用。閱讀第③段,“異曲同工之妙”所指內容是“一群灰色鴨子撲棱棱地躍入溪流”的情景,可總結回答。答案:通過小動物傳遞出春的暖意和生機。(意對即可)11.【解析】本題考查對語言的賞析。題(1)可根據括號內的提示從修辭的角度分析,這里把“翠竹倒映水中”比作“一幅幅流動的水彩畫次第展開”,可從翠竹、溪水的特點,作者的情感等方面思考。題(2)要抓住“細細”“輕柔”和寫作手法等方面回答。答案:(1)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溪岸的翠竹倒映水中的美麗圖景,翠竹的綿長,溪水的澄澈幽靜,綠色青翠欲滴,富有動態的美感,表達作者的欣賞陶醉之情。(2)①共同特點:細微、輕柔(意近即可)②反襯(襯托)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