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練習板塊五世界現代史第十二單元訓練37十月革命與蘇聯社會主義實踐_第1頁
歷史練習板塊五世界現代史第十二單元訓練37十月革命與蘇聯社會主義實踐_第2頁
歷史練習板塊五世界現代史第十二單元訓練37十月革命與蘇聯社會主義實踐_第3頁
歷史練習板塊五世界現代史第十二單元訓練37十月革命與蘇聯社會主義實踐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一、選擇題(每題3分,共36分)1.(2022·宿遷模擬)美國記者約翰·里德是1917年俄國革命的親歷者。他在《震撼世界的十天》里寫道:“他們(布爾什維克)實現了最基層百姓那普遍而又單純的愿望,號召他們起來摧毀舊制度,然后同他們一道,在舊制度的廢墟上構建起新制度的框架。”這一論述()A.成為俄國新制度建立的依據B.揭示了俄國革命勝利的原因C.瓦解了臨時政府的階級基礎D.進一步鞏固了工農革命聯盟2.(2023·蘇州模擬)有觀點認為:1917年的形勢下,十月革命并非政變……考慮到俄國特殊的國情,讓臨時政府去發展資本主義,至少在工業化方面不大可能達到蘇聯模式的蘇聯那么高的成就。上述觀點()A.認為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失民心B.論證了十月革命道路的合理性C.全面正確地分析了蘇聯模式D.說明布爾什維克政治號召力強3.1917年11月,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成立。從1917年11月到1918年2-3月,首先在莫斯科建立,然后到鄉村,蘇維埃政權在全國各地建立起來。蘇俄這一歷程體現了()A.社會主義制度建立的艱辛B.協約國武裝干涉產生的影響C.獨特革命政權道路的創建D.戰時共產主義實施的必要性4.(2022·鎮江月考)1920年,列寧認為,在必須堅持“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口號的同時,還必須實行“全世界無產者和被壓迫民族聯合起來”的口號,“使西歐共產主義無產階級與東方各殖民地一切落后國家的農民革命運動結成盡可能密切的聯盟”。列寧意在號召()A.無產階級必須領導本國的民族解放運動B.國際無產階級應聯合起來支持蘇俄革命C.將世界無產階級革命與民族解放運動結合D.各國無產階級要與本國資產階級聯合斗爭5.(2022·揚州模考)列寧認為,德國戰時計劃經濟中蘊含著社會主義計劃經濟的成熟性和合理性,因為在戰爭期間,為了集中人民的力量,德國由一個中央機關調節了5000多萬人的全部經濟生活。既然這一點容克貴族能做到,那有覺悟的工人階級也能做到。這表明列寧意在()A.總結戰時共產主義政策的弊端B.謀劃“新經濟政策”的實施C.思考社會主義經濟的制度設計D.警惕德國法西斯擴軍備戰6.(2022·無錫模擬)1921年蘇俄發生大規模災荒,出現了3000余萬饑民。作家高爾基以個人名義向各國發出求助,并得到了美國救濟總署的回應。美國同意向蘇俄提供糧食救助,并提出了包括蘇俄必須釋放美國在押人員等一系列條件。對此解釋合理的是()A.西方國家不再敵視蘇俄B.災荒源于戰時共產主義政策C.冷戰雙方既對抗又合作D.美國援助帶有一定政治目的7.1921年4月,列寧在《論糧食稅》一書中,在論及商品交換時說:“結果就會在一定的自由貿易基礎上,使小資產階級和資本主義復活。這是毫無疑問的,漠視這樣的事實便太可笑了。”在列寧看來,新經濟政策()A.提高了俄國農民生產積極性B.旨在利用商品市場發展經濟C.必然導致俄國復辟資本主義D.有利于鞏固俄國的工農聯盟8.(2022·連云港月考)1923年,蘇維埃國家先后頒布了《關于國營托拉斯條例》和《關于地方國營托拉斯條例》法令,它規定國營托拉斯是基本經濟核算單位和工業管理基本環節。1923年,全國有478個托拉斯,它聯合了4144家企業和88%的工人。這一做法()A.有利于贏得國內戰爭勝利B.奠定了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基礎C.增強了地方和企業積極性D.偏離了社會主義經濟的發展方向9.(2022·南通模考)1926年,列寧格勒一半以上的居民參與到房屋的租賃和買賣中去。沒有單獨房間或住宅可供租賃的住戶,往往將自己的住處用柜子、窗簾、屏風等隔成些角落出租。這反映出當時蘇聯()A.工業化的實現帶動人口激增B.城市居民的生活質量在持續下滑C.新經濟政策向社會生活滲透D.集中化房屋管理體制已完全廢止10.1927年7月,斯大林提出農民要償付一種類似“貢稅”的間接稅,即農民購買工業品時要“多付一些錢”,而出售農產品時要“少得一些錢”。國家有時竟以低至農產品成本10%的牌價強制收購農產品。此外,集體農莊必須接受國營機器拖拉機站的耕作服務,繳付巨額實物報酬。這些做法()A.基于完善社會主義制度的需要B.有利于強化工農聯盟的統治基礎C.借鑒了宏觀經濟學說基本原理D.立足國家工業化建設的長遠規劃11.蘇聯在20世紀30年代農業集體化以后,集體農莊(包括農民)與國家之間形成實行義務交售制的經濟關系。義務交售制采用買賣的形式,但農副業產品不是商品,而是被征購的勞動產品,實際上是“貢稅”。該做法()A.優化了國民經濟的格局B.適應了社會主義工業化需要C.提高了農業的經濟地位D.縮小了城鄉之間的經濟差距12.(2023·南京質檢)1930年,斯大林加快了消滅資本主義經濟的步伐,提前結束新經濟政策,實現農業全盤集體化。1936年,蘇聯宣布建成社會主義,但并不想進一步鞏固和完善。1939年,斯大林提出向共產主義過渡。這表明當時的蘇聯()A.五年計劃建設取得了顯著成就B.經濟模式適應生產力發展水平C.改革缺乏一以貫之的指導思想D.社會主義建設出現了冒進傾向二、非選擇題(共14分)13.(2022·鹽城模擬)(14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史學界的爭論:蘇聯解體前后,一些持右翼觀點的研究者宣揚,十月革命是以列寧為首的一小撮職業革命家,利用當時俄國的混亂局勢發動的“政變”,“不僅是俄國歷史上,而且也是人類歷史上最大的悲劇”。左翼學者提出,十月革命并非偶然發生的,不僅對俄國而且對整個人類文明的發展進程都產生了巨大影響。學者亞歷山大·舒賓專門著書,詳盡分析了俄國1917年從二月革命到十月革命的發展歷程,闡明了十月革命發生的必然性,把這場革命稱為“偉大的俄羅斯革命”。社會輿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