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第頁把“兩難”的中國告訴世界“在一片光明里和在一片黑暗里一樣,什么也看不見”。
――黑格爾
中國的改革已經進入了深水區,后危機時代的中國似乎進入了一個發展的“兩難”,這種“兩難”也似乎是一系列的。
――調結構與保增長是“兩難”。不調結構中國經濟發展沒有前途,不保增長中國經濟連當下都沒有了;節能減排與全面工業化是“兩難”,不節能減排我們資源耗盡了,青山綠水也沒有了,可不推進工業化就沒有現代文明與民族強盛等等,這是經濟上的“兩難”。
――主流宣傳與世俗接納是“兩難”。一社會不旗幟鮮明宣揚自己的主流價值肯定不行,可是主旋律抵不過“超男快女非誠勿擾”,面對社會民眾世俗性的多樣化選擇一味去限制也肯定行不通;一個社會不能沒有共同的理想,可是一個大家誰也不明白、不在意的理想就算有也等于沒有,等等,這是文化發展中的“兩難”。
實際上,我們還存在著一個“兩難”,就是我國的現實情況和困難,在對外傳播中說與不說,報與不報。
長期以來,我們堅持“正面報道為主”,對外傳播保持“一種聲音”,對外報道似乎就是“成就宣傳”,對國內存在的問題幾乎是不說的,我們堅持“內外有別”的宣傳方針,認定“家丑不可外揚”的宣傳理念,似乎這樣就可以“樹立民族自信心”,對外“塑造良好的國家形象”,“提高我國的國際地位”;但是這種對外報道的主導趨勢開始面臨著越來越大的困難了。
現實的反差似乎已經出現。2010年8月,筆者參加中國新聞獎的評獎,在參評作品中我看到,國內新聞報道中監督類的作品有明顯上升的趨勢,但是對外報道的作品還是集中在我國在經濟危機中取得的成就,對建國60周年的宣傳,對中外友誼的報道及對外國不實議題的反擊等方面,與國內報道作品形成了很大的不同。筆者在一篇總結文章中說,這次的中國新聞獎中國際傳播獎的獲獎作品,體現了新聞的“三貼近”原則,通過實事求是的報道,也取得了比較好的傳播效果,但是“獲獎作品覆蓋的內容廣度和深度也略顯不足,依然停留在宣傳、說明、反駁和被動應對國外輿論的層次。要準確客觀地向世界報道中國,全面提升我國媒體的議程設置能力和國際傳播能力,我們還有許多實際工作要做,也有許多理論問題需要進一步思考。”現在看來,其中需要思考的一個重要問題,就是要不要在對外傳播中報道中國存在的問題,以及如何報道這樣的問題。
我們認為,在對外傳播中報道中國存在的現實問題不僅是必要的,而且是必須的。
首先,在對外傳播中報道國內存在的問題,可以減少目前國際上流行的“中國威脅論”。可以說,大國的崛起一般都會引起其他國家的恐慌,遠的不說,當年日本的崛起在美國就出現了所謂的“日本威脅論”。美國哈佛大學教授沃格爾在上世紀70年代末寫了一本書,名為《日本名列第一:對美國的教訓》,1988年美國總統候選人理查德?格普哈特竟然以反日作為競選主題,1991年,兩位美國作者還寫了一本《正在到來的美日戰爭》的書。隨著中國國際地位的不斷上升,中國的崛起在國際上一直伴隨著所謂的“中國威脅論”,2010年8月,媒體報道我國的經濟總量已經超過了日本開始位居世界第二,“中國威脅論”的聲音開始再次響起。與日本相比,中國的情況更為復雜,中國是一個大國,與周邊14個國家領土接壤,與8個國家有領土糾紛,感到中國威脅的不僅僅是在霸權體系中獲得既得利益的大國,甚至也包括一些沒有獲利的中小國家。而威脅論的第一步就是捧殺,就像當年美國人寫“日本名列第一”一樣,中國在國家輿論中開始“被強大”了,各種對中國樂觀的,甚至遠遠超出中國現實的估計層出不窮。而我們片面的成就報道,在一定程度上成了這種“捧殺”的佐證材料。
其次,在對外傳播中報道中國存在的問題,有助于提升媒體的公信力。近年來,我國的對外傳播發展很快,以中央電視臺為例,從2004年開始推動“走出去戰略”之后,在短短的幾年內,就開始形成了中、英、法、西、阿、俄六種語言的對外電視頻道,國際整頻道落地用戶數近五年翻了一倍多,從6000多萬戶達到了14000多萬戶,但是傳播效果的提升并沒有與傳播能力的提升同步發展,其中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在傳播理念上。我國學者曾經就CCTV-9對國外受眾做過調查,許多受眾也提到了影響CCTV-9公信力的原因,其中“報道不夠專業”、“負面報道不足”和“由政府控制”這三條,被受眾認為是影響CCTV-9公信力提升的最主要原因。負面報道不足的問題這些年始終在困擾著我國的對外傳播,也影響到了傳播效果。
第三,在對外報道中報道中國存在的問題,有助于消除國際與國內對中國認識上的偏差。曾經因2004年寫過《北京共識》而在國際學術界聲名大噪的美國學者雷默,在2007年再次發表報告《談色中國》,提出中國面臨的最大戰略威脅是國家形象。他認為這不是國家形象“好”或“壞”的問題,而是取決于一個更復雜的問題:中國的自我形象與其他國家對中國的看法并不一致。一次在接受媒體采訪關于中國威脅論時,筆者曾經談到,某種程度上,中國人首先感到的是那些急需解決的國內問題,絲毫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國家已經強大到足以威脅世界的程度。現在看來,中國對自己的認識的確與國際上的中國認識不一樣,而這種不一樣的確又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媒體報道造成的。我們在國內,通過媒體的報道感覺到了中國存在的種種問題,但是對外傳播中,對這些問題報道得很少或視而不見,所以這種認識偏差很容易就出現了。
實際上,本來我這篇文章的題目想稱之為“對外傳播中也應該有多種聲音”,其實就是有感于我國的國內報道中已經出現了多種聲音,而在對外報道中還是“音色不多”。我們看到,由于國內政治民主程度的不斷提高,對公眾知情權的不斷開放,國內媒體在監督政府方面也開始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例如新華社最近曾連續發表文章,評論醞釀著的車船稅改革,稱“不能把私家車當‘唐僧肉’”,車船稅的改革方案既不是調節貧富,也不是節能減排。在―個政策出臺時不是搖旗吶喊,而是批評質疑,在過去是很少見到的。再如中國社科院一直對CPI的統計頗有微詞,2009年就曾經指出其統計口徑不科學,最近更是發布報告說,國家統計局的CPI指數被人為調整,系統性低估超過7%,而統計局官員則發文回應,媒體對雙方的觀點都進行了報道。最近對于中國的通貨膨脹,有的媒體歸結為美國出于私利所推出的量化寬松的貨幣政策,以鄰為壑,但是有的媒體則歸結為國內的壟斷體制,不斷提高的交易成本,體現了聲音的多元化。而反觀對外傳播,則顯得聲音過于單一了。實際上聲音單一不利于對外傳播擴大影響力。有的學者曾經總結美國的傳播能力強,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聲音多元化”。原因很簡單,只有多元的聲音,才能引起受眾的注意。
回到我們開頭所說的兩難,實際上中國的所謂兩難只是發展中的問題,是一種“洞穴假象”,只要從整體意識出發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護理人員的藥學知識加強練習試題及答案
- 2025年醫學診斷技術試題及答案
- 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蘇東坡定風波動態
- 行政法學專業發展的關鍵試題及答案
- 2025年執業藥師高分策略試題及答案
- 護理學創新能力培養與2025年試題及答案
- 2025年衛生資格考試的關鍵環節與試題及答案
- 提升衛生資格考試信心的復習策略試題與答案
- 主管護師考試的獨特試題及答案詳解
- 2025行政管理語文試題與答案指南
- 自主擇業協議書
- 英語演講技巧與實訓學習通課后章節答案期末考試題庫2023年
- 糧食知識競賽真題模擬匯編(共683題)
- 施工方案工期安排如何寫
- 違法建筑處置法律解讀培訓PPT
- ABAQUS官方培訓資料PPTlecture4-multistep
- 護航高質量發展防范災害風險課件
- 附件1:中國聯通動環監控系統B接口技術規范(V3.0)
- 外貿客戶報價單中英文格式模板
- 單廠結構課程設計寧波大學
- 隧道吊柱安裝作業指導書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