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機械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增設油罐項目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_第1頁
廣州機械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增設油罐項目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_第2頁
廣州機械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增設油罐項目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_第3頁
廣州機械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增設油罐項目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_第4頁
廣州機械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增設油罐項目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17PAGE24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試行)項目名稱:廣州機械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增設油罐項目建設單位(蓋章):廣州機械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編制日期:2016年06月23日國家環境保護總局制《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編制說明《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由具有從事環境影響評價工作資質的單位編制。1.項目名稱——指項目立項批復時的名稱,應不超過30個字(兩個英文字段作一個漢字)。2.建設地點——指項目所在地詳細地址,公路、鐵路應填寫起止地點。3.行業類別——按國標填寫。4.總投資——指項目投資總額。5.主要環境保護目標——指項目區周圍一定范圍內集中居民住宅區、學校、醫院、保護文物、風景名勝區、水源地和生態敏感點等,應盡可能給出保護目標、性質、規模和距廠界距離等。6.結論與建議——給出擬建項目清潔生產、達標排放和總量控制的分析結論,確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說明擬建項目對環境造成的影響,給出建設項目環境可行性的明確結論。同時提出減少環境影響的其他建議。7.預審意見——由行業主管部門填寫答復意見,無主管部門項目,可不填。8.審批意見——由負責審批擬建項目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批復。建設項目基本情況項目名稱廣州機械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增設油罐項目建設單位廣州機械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法人代表黃興聯系人莊源昌通訊地址廣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新瑞路2號聯系電話32389441傳真郵政編碼510663建設地點廣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新瑞路2號現有廠區內立項審批部門批準文號建設性質新建√改擴建技改行業類別及代碼V社會事業與服務業--28、加油、加氣站占地面積(平方米)20綠化面積(平方米)——總投資(萬元)100其中:環保投資(萬元)10環保投資占總投資比例1.0%評價經費(萬元)預期投產日期2016年8月工程內容及規模:一、公司現況廣州機械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機械公司”)建于1959年,是原機械工業部直屬綜合性一類研究機構、國家機械行業技術歸口單位之一。2011年9月改制改名為廣州機械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主要從事機械基礎技術、基礎材料、基礎元件領域的高新技術和產品的研發。廣州機械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于2014年收購合并廣州中機實業有限公司,其后廣州中機實業有限公司成為廣州機械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二級子公司。廣州中機實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機公司”)成立于2009年,其經營范圍為:研究和試驗發展。機械公司于2009年購置廣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新瑞路2號地塊建設生產基地,項目總建筑面積為29628.8平方米,主要從事機電、液壓、密封、壓鑄機械的基礎技術研究、開發應用、銷售;提供汽車零部件、機械用油品、液壓元件、密封產品的質量檢測、試驗的技術咨詢服務。中機公司于2009年12月取得廣州開發區建設和環境管理局出具的環評批復(批文號為:穗開環建影字[2009]268號),并于2013年12月通過廣州開發區環境保護和城市管理局的驗收(批文號為:穗開環驗字[2013]221號)。廣州機械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收購合并廣州中機實業有限公司后,廣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新瑞路2號廠房成為廣州機械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研發生產基地。二、項目由來機械公司主要主要從事機電、液壓、密封、壓鑄機械的基礎技術研究、開發應用,日常研發過程需要對汽車、機械等配套的發動機進行測試,測試過程需要添加不同燃料以測試發動機性能。因此,機械公司擬投資約100萬元人民幣在現有廠區南面空地建設油罐儲存區,用于臨時儲存柴油、汽油和乙醇以做測試之用。本項目共設4個埋地油罐,其中2個5m3的柴油罐,1個5m3的汽油罐,1個5m3的乙醇罐,總容積為20m3。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和《廣東省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中相關規定,該項目需辦理環保審批手續。現受建設單位委托,廣州環發環保工程有限公司承擔了該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工作,對該建設項目進行環境影響評價,編制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三、項目四置情況本項目增設的油罐區位于機械公司廣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新瑞路2號現有廠區南面,現有廠區東面為西隴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最近距離約為10米),南面為閑置用地(最近距離約為10米),西面隔開達路為大成氣體有限公司(最近距離約為35米),北面隔新瑞路為漢成電子廣州有限公司(最近距離約為35米)。擬建項目地理位置圖詳見附圖一。擬建項目四置圖及四置實拍圖詳見附圖二、附圖四。四、建設內容和生產規模本項目擬在現有廠區南面空地建設油罐儲存區,用于臨時存放試驗用的柴油、汽油和乙醇。項目建設用地面積20平方米,主要建設內容包括油罐區及輸送管線等。油罐區埋設油罐4個(V-01~V-04),包括2個(V-01、V-02)5m3柴油罐、1個(V-03)5m3乙醇罐和1個(V-04)5m3汽油罐,折后油罐總容積20m3。油罐區位于現有廠區南面,與現有廠房相距10m,四個油罐并排布設,兩油罐間距1.5m,油罐采用地下直埋方式,埋地管和雙層儲罐做不低于加強級防腐,設密閉卸油口。油罐區分別有兩條輸送管線連接兩間測試車間,測試車間內原項目已安裝有配套加油機、加油槍的測試平臺,具體布設見附圖2。表1本項目燃料儲存使用情況一覽表燃料年使用量(t)臨時儲存量(t)柴油602乙醇601汽油601五、原料消耗和設備情況本項目內的設備情況如下表。表2本項目儲罐區情況一覽表罐編號裝載物料儲罐規格(mm)數量(臺)容積(m3)火險分類V-01柴油Φ1600×3000臥式埋地罐15乙V-02柴油Φ1600×3000臥式埋地罐15乙V-03乙醇Φ1600×3000臥式埋地罐15甲V-04汽油Φ1600×3000臥式埋地罐15甲合計420六、配套設施以及能源使用在建筑設計中貫徹“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的方針,采取防火措施,減少火災危害,本項目配套設施主要為消防配套設施,防火重點是儲油罐區建筑物或設施。①儲油罐的防火地下油罐應單獨設置呼吸管,管徑不應小于50毫米,且必須安裝阻火器,管口與地面距離不應小于4米。沿建筑物的墻(柱)向上敷設的呼吸管,其管口應高于建筑物1米,與門窗的凈距離不應小于3米。地下油灌入孔應設在堅固的操作井內,井蓋應用碰撞時不產生火花的材料制成。②加油機的防火現有廠區內測試車間配套有測試用加油機和加油槍,加油機基礎中穿過的油品管線、電源線和接地線的孔洞應用砂土填滿,以防油氣逸出。加油機周圍電氣線路應采用電纜敷設和鋼管配線,電氣設備選用安全型。加油機與儲油灌之間用導線連接起來并接地,以防兩者間產生電位差。嚴禁帶電檢修電氣設備,及清除電氣設備內的塵土及異物。加油槍軟管應加繞螺旋形金屬絲,并用地線與加油機連接,以消除槍口處產生的靜電。接近加油機的人員不得穿易積聚靜電的服裝(如腈綸、滌綸等)和有鐵釘的鞋。檢修操作應使用不產生火花工具,操作時不得有敲擊、碰撞。檢修現場應避免任何火源。油槍、油管、油泵等機構及各連接管路不得有滲漏現象。③管線的防火連接油罐區和廠房的輸油管線,宜采用無縫鋼管,管線的連接方式應用焊接。管線應直接埋地敷設,不應采用管溝,如一定要采用,則用砂土將管溝填滿或者用實體墻將其與建筑物、構筑物隔開。油罐區周邊不宜設置坑、井、渠或其他暗溝,以免聚積油氣。此外,管線的始端、末端、分支處及直線段,每隔100米都應設防靜電和防感應雷的接地裝置。=4\*GB3④滅火器材配置應符合下列規定:地下儲罐須設推車式干粉滅火器1個;須配置滅火毯3塊,沙子2m3;其余建筑的滅火器材配置須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建筑滅火器配置設計》規范GB140的規定。=5\*GB3⑤消防管理制定嚴格的防火、防爆制度。設立必要的消防隊伍,定期對生產人員進行消防等安全教育,加強生產健全方面的管理,增強安全生產保障。同時,根據實際情況做好各種消防安全隱患應急措施。與擬建項目有關的原有污染情況及主要環境問題:現有廠區于2009年建成至今,廠區內現有項目以及相應的環保手續情況詳見下表:表3現有廠區環保手續情況建設時間生產規模環評和驗收情況及文號2009年12月31日建設1幢研發車間、辦公樓(地上5層地下1層),1幢1層車間(局部4層、5層),2幢1層值班室,總建筑面積為29628.8平方米。項目建成后,主要從事機電、液壓、密封、壓鑄機械的基礎技術研究、開發應用、銷售;提供汽車零部件、機械用油品、液壓元件、密封產品的質量檢測、試驗的技術咨詢服務。穗開環建影字[2009]268號2013年12月20日穗開環驗字[2013]221號與本項目有關的主要環境問題為:(1)廢水現有廠區屬于蘿崗中心區水質凈化廠集水范圍。現有廠區產生的廢水主要是試驗室儀器設備清洗廢水和辦公生活廢水,廢水總排放量約1200m3糞便污水經化糞池處理,排入市政污水管網至蘿崗中心區水質凈化廠處理;試驗廢水經隔油沉淀預處理達到廣東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第二時段)三級標準后和辦公生活廢水一起排入市政污水管網至蘿崗中心區水質凈化廠處理。(2)廢氣現有廠區的廢氣污染源主要來自于試驗室發動機燃油尾氣、試驗過程中化學溶劑揮發性氣體和機動車尾氣。試驗室發動機燃油尾氣和揮發性氣體產生的濃度較小,且產生量較小,經集風罩收集,用專用煙管引至樓面不低于15米高空排放,再通過大氣的稀釋擴散,達到廣東省《大氣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7-2001)(第二時段)二級標準。機動車尾氣產生的濃度較小,且產生量較小,經通風換氣系統排放,再通過大氣的稀釋擴散,達到廣東省《大氣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7-2001)(第二時段)二級標準。(3)噪聲現有廠區主要噪聲源為試驗室儀器設備運行噪聲,噪聲級為92dB(A)。設備作減震、消聲處理,本項目各邊界可達到(《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2類標準(晝間60dB(A),夜間50dB(A))。(4)固體廢物現有廠區產生固體廢物主要是廢油、試驗母液、試劑包裝容器瓶、辦公生活垃圾。固體廢物中廢油、試驗母液、試劑包裝容器瓶屬于《國家危險名錄》中的危險廢物,定期把試劑包裝容器瓶、廢油、試驗母液分類收集好交給有處理危險廢物資質單位處置;辦公生活垃圾收集交由環衛部門處理。(5)已建項目污染物總量排放情況綜上所有,已建項目污染物排放總量匯總如下:表4已建項目污染物排放量一覽表污染種類污染物污染物已建項目排放量廢水辦公生活污水廢水總量(t/a)712.5CODcr(t/a)0.178氨氮(t/a)0.011試驗廢水廢水總量(t/a)450CODcr(t/a)0.135氨氮(t/a)0.009廢氣燃油尾氣(m3/a)270NOx(t/a)0.020CO(t/a)0.160HC(t/a)0.032固體廢物固體廢物(t/a)產生13.875t/a,排放0t/a(6)原有項目相關環保情況現有廠區于2009年建成投產運營,一直運營良好,其環保手續齊備,所有環保措施均按照相關規定設置運行,建成投產運營至今,沒有收到附近居民和企業的環保投訴。原項目產生的污染物主要有廢油、試劑包裝容器瓶、試驗母液、試驗室廢水、廢氣、辦公生活廢水、辦公生活垃圾,歷年來全部達標排放,沒有出現超標情況。相關環保措施見下表。表5環保措施一覽表序號污染要素已建成的環保措施與本次環評相關情況1廢水化糞池隔油沉淀池同時作為本項目應急隔油池2廢氣集氣罩收集由專用煙管引至樓面不低于15米本項目儲油區連接的實驗車間依托此環保措施3噪聲4固廢生活垃圾收集桶、廢品臨時收集桶依托固廢臨時收集桶建設項目所在地自然環境社會環境簡況自然環境簡況(地形、地貌、地質、氣候、氣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樣性等):地理位置本項目位于廣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新瑞路2號現有廠區內。項目附近有開泰大道、開達路、新瑞路等,交通方便,地理位置優越。廣州經濟技術開發區位于廣州市東部,穗港澳黃金三角洲的中心地帶,東南、西南與東莞市、廣州市番禺區隔江相望,陸路與增城市、廣州市黃埔區、白云區、天河區相鄰,分成西區、東區(出口加工區)、永和經濟區(廣州臺商投資區)和廣州科學城4個區域。地處東經113°23'31"~113°36'2",北緯23°01'57"~23°24'57"。區內交通干線密集,有東二環高速公路、廣深高速公路、廣惠高速公路、廣汕公路、廣深公路、廣園東路、廣深鐵路等路網體系。(二)地形、地貌及地質該建設項目所在區域廣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屬珠江三角洲北部邊緣的丘陵地區。廣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內地勢北高南低,由高丘陵向平緩丘陵、臺地及沖積平原過渡。區外西偏北部5公里處有岑村大山(火爐山),高度322.1米;西北部5公里處有鳳凰山,山峰高370米,為本區最高山峰;靠近廣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北側有暹羅大山,高288米;東北部5公里處分別為大笨象山、大洞嶺、劉村大山等,山峰高度為220-289米。從上述可知,開發區西北、北部和東北部為低山和高丘陵所圍繞。西北部有荔枝山(高141米)、尖峰嶺(105)米,其余丘陵均在海拔100米以下,一般在海拔50-94米之間。在烏涌二側有少許帶狀沖積平原分布,廣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內均屬丘陵和臺地地貌。廣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最南界線至鐵路線仍為臺地,在南界2-5公里處為珠江沖積平原。從地質構造看,廣州經濟技術開發區處于珠江三角洲新生代斷塊地盆地東北側,斷地盆地東北側斷塊隆起在南緣的蘿崗花崗巖體中。山體的巖石和山谷的地下基巖為中粒斑狀黑云母二長花崗巖。在山丘的地表上廣泛分布花崗巖風化殘積土,僅零星分布球狀風化花崗巖球體,形狀和大小各異,多被花崗巖殘積土掩埋;在山腳和谷地則分布有坡積、洪積層。在烏涌河谷則分布著第四系河流沖積物。根據區域地質勘察表明,廣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內無大的構造斷裂,地質條件穩定。(三)氣象、氣候氣候、氣象:本建設項目地處北回歸線以南,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據各種氣象臺歷年資料統計:氣溫:多年平均氣溫21.8℃,最低月平均氣溫(1月)13.3℃,最高月平均氣溫(7月)28.4℃,歷年極端最低氣溫-0.3日照:全年平均日照達1895.2小時。10月份日照最長,平均為240-260小時,4月份日照最短,平均為78.9小時。全年日照率為42.9%,其中10月份達55%,4月份只有21%。降雨量:全年降雨量充沛。多年平均降雨量為1700毫米,最大年降雨量為2516.7毫米,最小年降雨量為1158.5毫米。降雨集中在夏季,以5、6月份降雨量最多,月平均降雨量為293.8毫米;最少在12月份,月平均只有24.7毫米。歷年4-6月份為梅雨季節,7-9月份為臺風季節。廣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季風變化明顯。全年主導風向為北風,多出現于9月份至次年3月份,頻率為16%。其次為東南風,主要出現在4-8月份,頻率為9%,全年平均風速為2.0米/秒,極大風速35.4米/秒。靜風頻率為29%,年平均氣壓為1012.4百帕,年平均相對濕度為77%,年蒸發量為1575.5毫米。(四)河流水文廣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東區范圍內主要的干支流有9條(段),分別為珠江廣州河段黃埔航道、東江北干流、烏涌、南崗河、永和河、細陂河、金坑河、平崗河及鳳凰河等。本項目鄰近地表水主要為南崗河,屬東江北干流水系。南崗河是東江北干流一級支流,發源于廣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木強水庫上源鵝山,流經木強水庫、高田、石橋、南崗至龜山止,全長25km,年平均流量3.42m3/s,枯水年流量2.05m3/s。集水面積116km2,河寬10~20m,水深0.5~1.0m。東江北干流東起石龍,西至黃埔新港,長41km,平均河寬550m,水深6m,年均流量646m3/s,枯水年流量411.61m3/s,為南崗河的納入水體。(五)植被廣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境內有3個土壤類型,即滲育性水稻土、潴育性水稻土和花崗巖赤紅壤。廣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植被分為4個類型,分別為:山林地:馬尾松、馬占相思、美葉桉、黎蒴與芒萁、芒植物群落;低丘坡麓:荔枝、柑橙、烏欖、板栗、華南毛蕨、芒植物群落;平原:水稻、蔬菜、荔枝、柑橙植物群落;道旁:馬占相思、木麻黃、大葉榕、高山榕、美葉桉、芒果、紅花羊蹄甲等行道樹植物群落。表6項目所在地環境功能屬性種類功能區分類建設項目所屬功能區1水環境功能區廠區廢水排入東區水質凈化廠,納污水體南崗河為III類水體,執行《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III類水質標準。2環境空氣功能區廠區所在區域為二類區,執行《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二級標準3環境噪聲功能區廠區位于廣州經濟開發區東區,為2類區,執行《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2類標準4是否農田保護區否5是否風景名勝等保護區否6是否水庫區范圍保護區否7是否城市污水處理廠集水區是,入東區水質凈化廠8是否管道煤氣管網區是9是否可現場混凝土攪拌否10是否環保條例24條規定范圍區否11是否敏感區否社會環境簡況(社會經濟簡結構、教育、文化、文物保護等):(1)行政區劃和人口廣州經濟技術開發區下轄夏港街、蘿崗街、東區街、聯和街、永和街、九龍鎮5街1鎮(31個居委會、28村委會)。區政府駐蘿崗街。全區有常住人口38.67萬人,其中戶籍人口20.11萬人。戶藉人口中有壯族、土家族、滿族等29個少數民族成分。廣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東區分為北片、南片以及廣州出口加工區首期和二期,其東面以蘿南路為邊界,東邊界接近于黃埔的東邊界,南緣以黃埔東路為邊界,西邊基本以大田山脊——東江大道為界,北側以廣深高速公路為邊界。本項目所在區域東區轄區面積54平方公里,東鄰增城市新塘鎮,西、南與黃埔區南崗街相交,北連蘿崗街和黃埔區荔聯街。下轄筆崗、火村、劉村、東區4個社區居委會,55個經濟社,常住人口2.3萬余人。(2)地區經濟發展概況2014年,廣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生產總值(GDP)、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財政收入、稅收收入分別達到2212億元、5274億元、601億元、459億元,分別增長7.5%、4.8%、10.7%和7.8%。2011-2014年,廣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累計完成GDP8212億元,是“十一五”規劃總量1.4倍。廣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經濟總量繼續位居全國開發區前列,財政收入和稅收收入重新躍居全國開發區首位。2014年,廣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東區GDP、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和財政收入分別接近或突破2000億元、5100億元和600億元。廣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東區GDP完成1998億元,增長7%,2011-2014年累計完成GDP7200億元,是“十一五”規劃期間總量的1.4倍。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完成5144億元,增長4.6%;財政收入完成601億元,增長10.7%。七項主要經濟指標總量位居全市首位。(3)水源、文物保護根據調查,評價區域范圍內無水源保護區、風景游覽區、名勝古跡以及重要政治文化設施、保護文物等。(4)廣州開發區東區水質凈化廠概況廣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東區水質凈化廠工程為利用奧地利政府貸款建設的工程,工程概算總投資8200萬元,實際工程投資約7000萬元,其中利用奧地利政府貸款490萬美元。該一期工程于2002年2月破土動工,2003年5月竣工驗收,于2004年5月開始投運,曾獲廣州市安全文明施工樣板工地的稱號。東區水質凈化廠二期擴建工程已于2006年履行了環評報建手續,批文號為穗環管影【2006】304號。

東區水質凈化廠的服務范圍為廣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東區,服務面積共計7平方公里。東區水質凈化廠占地面積較小,廠址位于東區宏光路以南,南崗河以西的一塊三角地塊上,總占地面積約3.5萬平方米。

目前東區的排水體制為雨污分流制,雨水與污水各自成系統,分別排放;污水來源主要有區內電子、食品、鋼鐵、汽車零配件制造企業排放的生產廢水及生活區居民排放的生活污水。東區水質凈化廠設計處理規模為10萬m3/日,平均處理水量為5.84萬m3/日。環境質量狀況建設項目所在地區域環境質量現狀及主要環境問題(環境空氣、地表水、地下水、聲環境、生態環境等)地面水環境質量現狀廠區屬于廣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東區水質凈化廠集水范圍,污水經市政管網入東區水質凈化廠處理后,最終匯入南崗河。根據由廣州開發區環境監測站編制的《廣州開發區蘿崗區環境質量年報》2014年度對南崗河水質進行的監測,監測結果詳見下表:表72014年南崗河水質監測結果摘錄(單位:mg/L,pH除外)監測時間斷面pHDOCODCrBOD5LAS氨氮石油類總磷F-Zn2014.3.4Ⅰ7.534.9245.80.2704.31NDⅡ7.284.5338.10.2963.740.260.380.180.062014.7.2Ⅰ7.404.9194.50.0901.04NDⅡ7.324.8266.60.0931.08ND2014.9.2Ⅰ7.244.9163.80.1042.08NDⅡ7.504.7225.50.0980.45ND2014.12.8Ⅰ8.124.8285.80.1142.480.320.100.18NDⅡ7.294.8358.10.1232.930.340.190.30ND(GB3838-2002)Ⅲ類標準6~952040.210.050.211水質污染指數0.231.061.271.510.752.474.30.850.320.03注*:斷面Ⅰ玉巖中學,斷面Ⅱ宏光路橋下;ND表示未檢出(Zn最低檢出限為0.05)。由上表可見,在不同時期的監測期間南崗河水質有不同程度的超標現象,主要超過《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Ⅲ類水質標準的項目有溶解氧、化學需氧量、生化需氧量、氨氮、石油類,表明南崗河生活型污染嚴重。2、環境空氣質量現狀:根據位于東區大氣自動監測子站2014年1月1日至1月7日連續7天的實測數據SO2為0.054mg/m3-0.071mg/m3、NO2為0.01mg/m3-0.011mg/m3、PM10為0.039mg/m3-0.089mg/m3,均符合《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二級標準的要求(SO2≤0.15mg/m3、NO2≤0.08mg/m3、PM10≤0.15mg/m3)。項目所在區域空氣質量良好。3、噪聲環境根據《廣州市聲環境功能區區劃》及《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項目所在區域屬于2類聲環境功能區,執行《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2類標準,為了解項目周圍的聲環境質量狀況,環評單位對項目廠界的環境噪聲現狀進行了監測,監測結果詳見下表:表8項目廠界噪聲現狀監測結果測點編號及位置監測值(dB(A))執行標準(dB(A))監測編號邊界晝間夜間晝間夜間1#東面廠界外1米處47.342.860502#南面廠界外1米處55.449.760503#西面廠界外1米處58.248.560504#北面廠界外1米處56.648.46050從上述噪聲監測結果可以看出,項目所在區域晝夜噪聲值均達到《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2類標準(即晝間60dB(A),夜間50dB(A))的要求,說明項目所在區域聲環境質量現狀良好。主要環境保護目標(列出名單及保護級別):主要保護目標為項目周邊的水、氣、聲環境質量在項目營運后符合國家和地方環境質量的要求。1、環境空氣質量符合(GB3095-2012)中的二級標準,控制項目的廢氣達標排放。2、廠區最終納污水體南崗河執行國家標準《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中的Ⅲ類標準,保護其水質功能不受影響。3、聲環境質量符合(GB3096-2008)中的2類標準。控制各種噪聲聲源,要求項目各邊界噪聲達到《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2類標準的要求。4、根據實地踏勘,項目附近無風景名勝區、生態脆弱帶等環境敏感點,周邊敏感點詳見下表:表9項目主要環境敏感點序號敏感點名稱方位最近距離(m)性質規模保護目標1南崗河東1900小型河流/III類水質2大坑村東210居民點450人大氣二類,噪聲2類3耙田村西北1800居民點380人大氣二類評價適用標準環境質量標準1)《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Ⅲ類標準;2)《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二級標準;3)《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2類標準。污染物排放標準1、廢氣排放標準(1)施工期廢氣執行廣東省《大氣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7-2001)場界無組織排放監控濃度限值標準(第二時段),詳見表-14。表10《廣東省大氣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7-2001)摘錄污染物SO2NOx顆粒物CO周界外濃度最高點無組織排放濃度(mg/m3)0.400.121.08(2)營運期非甲烷總烴執行廣東省《大氣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7-2001)第二時段二級標準中場界無組織排放監控濃度限值標準(非甲烷總烴≤4.0mg/m3)。(3)油氣回收處置裝置的油氣排放濃度和處理效率均符合國家標準《儲油庫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20950-2007)表1規定的限值,即油氣排放濃度≤25g/m3,油氣處理效率≥95%,排放口距地平面高度不低于4m。2、噪聲排放標準(1)營運期項目南面、東面、西面邊界的噪聲排放標準執行《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2類標準,即晝間≤60dB(A),夜間≤50dB(A)。(2)建筑施工期噪聲執行《建筑施工場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523-2011),即晝間≤70dB(A),夜間≤55dB(A)。3、固體廢棄物排放標準(1)一般固廢執行《一般工業固體廢物貯存、處置場污染控制標準》(GB18599-2001)標準;(2)危險固廢執行《危險廢物貯存污染控制標準》(GB18597-2001)標準。總量控制指標建設單位應根據本項目的廢氣、廢水和固體廢物等污染物的排放量,向上級主管部門和環保部門申請各項目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指標1、水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指標本項目沒有廢水產生,因此,本項目不申請污水總量控制指標。2、廢氣污染物總量控制指標非甲烷總烴:0.217t/a3、固體廢棄物排放總量控制指標無PAGEPAGE23建設項目工程分析工藝流程簡述(圖示):圖1營運期工藝流程圖(1)工藝說明:本項目工藝主要包括成品油收卸儲存環節和加油機加油作業兩個環節。卸車:采用油罐車自油庫運來,油罐車進站后至卸油點停好后接好靜電接地,用快速接頭與地下油罐進油管線連接后開閥自流進油。進油完畢后,關閥、脫開快速接頭及靜電接地夾。加油:采用加油機自吸發至廠區內測試用發動機油箱。油氣雙管式卸油系統的工作原理:當運油槽車向地下油罐卸油時,通過油氣回收快速接頭自動關閉排氣管,使擠出埋地油罐的油氣不能經排氣管外排,只能通過回收管線回到油罐車內,從而達到一比一的交換,將地下儲油罐排出的油氣通過管線接回該運油槽車,防止地下儲油罐通氣管中排出的油氣排放到大氣中造成污染。(2)產污工序:1、油品的運輸、儲存、加油過程產生的油氣(非甲烷總烴);2、加油機、油泵等運轉產生的噪聲,機動車噪聲;3、含油廢物(含油廢棄手套、抹布以及隔油池廢渣)、每年油罐清洗時產生的貯油罐廢油渣。主要污染工序:水污染源分析本項目為增設臨時儲存油罐,沒有生產性廢水產生。(二)大氣污染源本項目建成后大氣污染物主要為儲油罐大小呼吸、加油機作業等排放的非甲烷總烴。①卸油:在油罐車卸油過程中,儲油車內壓力減小,地下儲罐內壓力增加,罐內油氣將會通過呼吸閥排入空氣(油罐大呼吸)。同時,油罐車與地下油罐的液位不斷變化,氣體的吸入與呼出會對油品造成的一定撓動蒸發,另外隨著油罐車油罐的液面下降,罐壁蒸發面積擴大,外部的高氣溫也會對其罐壁和空間造成一定的蒸發。類比同類型項目,儲油罐大呼吸烴類有機物平均排放率為0.88kg/m3·通過量;而油罐車卸油時烴類有機物平均排放率為0.6kg/m3·通過量。本項目在卸油過程中,采用雙管式卸油方式,通過在埋地油罐與儲油車之間連接管線,使卸油過程中油罐揮發的油氣通過管線回到油罐車內,達到油氣收集的目的。待卸油結束,地下儲罐與油罐車內壓力達到平衡狀態,一次油氣回收階段結束。該方法油氣回收的效率在98%以上。②加油:加油作業損失主要指為發動機油箱加油時,油品進入油箱,油箱內的烴類氣體被油品置換排入大氣。加油時造成的烴類氣體排放率分別為:置換損失未加控制時是1.08kg/m3·通過量,置換損失控制時0.11kg/m3·通過量。本項目加油槍都具有回收功能,因此本加油機作業時烴類氣體排放率取0.11kg/m3·通過量。另外,在加油機作業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有一些成品油跑、冒、滴、漏現象的發生。跑冒滴漏量與油品的管理、工作人員的操作水平等諸多因素有關,成品油的跑、冒、滴、漏一般平均損失量為0.084kg/m3·通過量。③埋地油罐:油罐在沒有收發油作業的情況下,隨著外界氣溫、壓力在一天內的升降周期變化,罐內氣體空間溫度、油品蒸發速度、油氣濃度和蒸汽壓力也隨之變化。這種排出油蒸氣和吸入空氣的過程造成的油氣損失,叫小呼吸損失。儲油罐小呼吸造成的烴類有機物平均排放率為0.12kg/m3·通過量。本項目采用地埋式儲油罐,油罐密閉性好,頂部有不小于0.5m的覆土,周圍回填的沙子和細土厚度也不小于0.3m,確保儲油罐罐室內溫度比較穩定,受大氣環境穩定影響較小,可減少油罐小呼吸蒸發損耗,延緩油品變質。項目年使用柴油60噸,汽油60噸,乙醇60噸,項目建成后油品年通過量或轉過量=180m3/a。則可以計算出該項目非甲烷總烴的排放量,詳見下表。表11項目非甲烷總烴排放量一覽表(采取控制措施前后對比)項目排放系數通過量或轉過量(m3/a)排放量(kg/a)處理措施處理后烴排放量(kg/a)儲油罐小呼吸0.12kg/m3·通過量18021.6/21.6大呼吸0.88kg/m3·通過量180158.4/158.4油罐車卸油0.60kg/m3·通過量180108雙管式油氣回收的效率98%2.16測試使用加油機作業損失1.08kg/m3·通過量180194.40.11kg/m3·通過量19.8作業跑冒滴漏損失0.084kg/m3·通過量18015.12/15.12合計497.52/217.08由上表可知,在不采取控制措施的情況下,預計項目無組織排入大氣的揮發烴類有機污染物為497.52kg/a,將對附近地的大氣環境造成一定的影響。通過采用雙管式卸油回收油氣處理系統以及控制加油和加強管理后,排入大氣的揮發烴類有機污染物為217.08kg/a,即0.217t/a。類比同類項目非甲烷總烴濃度監測數據,廠界非甲烷總烴濃度小于4.0mg/m3,符合廣東省《大氣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7-2001)第二時段二級標準中場界無組織排放監控濃度限值標準(非甲烷總烴≤4.0mg/m3),能夠實現達標排放。項目大氣污染物的排放獲得了有效的控制,在減少大氣污染物排放的同時,還提高了儲罐區的安全系數,增加了對能源的利用率,減小了油氣直接排放所造成的經濟損失。通過采用雙管式卸油回收油氣處理系統以及控制加油和加強管理后,油氣回收處置裝置的油氣排放濃度和處理效率均符合國家標準《儲油庫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20950-2007)表1規定的限值,排放口距地平面高度不低于4m。表12處理裝置油氣排放限值油氣排放濃度g/m3≤25油氣處理效率%≥95同時,針對本項目實際情況,建設單位應采用如下方式防止油品溢出、泄漏及揮發:①本項目采用地埋式儲油罐,由于該罐密閉性較好,頂部有不小于0.5m的覆土,周圍回填的沙子和細土厚度也不小于0.3m,因此儲油罐罐室內氣溫比較穩定,受大氣環境穩定影響較小,可減少油罐小呼吸蒸發損耗,延緩油品變質。并在旁邊設立警告牌,防止事故的發生;②加油機設測試廠房內,加油機采用自封閉式加油槍,流量應不大于60L/min,控制流速,防止油沫外溢、冒油和靜電著火事故;③工藝管道采用無縫鋼管,連接采用焊接,在不穿越建、構筑物的專用管溝內架空敷設,工藝鋼質管道表面防腐應符合《鋼質管道及儲罐腐蝕控制規范》的有關規定,并應采用不低于加強級的防腐絕緣保護層,防止工藝管道腐蝕、漏油。另外,由于油罐車卸油以及加油槍加油時油氣極易揮發,因此,建設單位必須采用快速連接密閉卸油方式和須配套建設雙管式卸油回收油氣系統。同時,為減少加油機作業時由于跑冒滴漏造成的非甲烷總烴損失,廠方應加強操作人員的技能培訓和學習,嚴格按照操作規程作業,從管理和作業上減少排污量。(二)噪聲污染源分析本項目主要噪聲源為加油車進、出加油時的交通噪聲以及加油機、油泵運輸等噪聲,噪聲值為65dB(A)~80dB(A)。(四)固體廢物分析項目產生的固體廢棄物主要是含油廢物以及貯油罐廢油渣。(1)含油廢物含油廢棄手套、抹布以及隔油池廢渣,這部分廢物每天定期清理,產生量約為為1t/a。含油廢物屬于危險廢物,應交由有資質單位處理。(2)貯油罐廢油渣貯油罐的廢油渣主要是氧化反應形成的膠質和不溶物,以及在運輸儲存環節混入的機械雜質。膠質和機械雜質是汽車發動機的頭號殺手,必須定期清理。地下油罐每1年必須清洗一次,貯油罐廢油渣約1t/a。槽廢油渣屬于危險廢物,應交由有資質單位清理回收處理。本項目固體廢棄物污染物分析結果詳見下表。表13固體廢棄物污染物分析結果一覽表污染物類別產生量(t/a)主要成分備注含油廢物危險固廢1.0廢油每天定期清理貯油罐廢油渣危險固廢1.0油渣每年清理一次合計2.0//(五)機械公司污染物總量排放變化情況綜上所有,將本項目建設前、后的污染物排放總量變化情況匯總如下:表14項目建設前、后污染物排放量變化情況總結表污染種類污染物污染物已建項目排放量本項目新增排放量總排放量排放增減量廢水辦公生活污水廢水總量(t/a)712.50712.50CODcr(t/a)0.17800.1780氨氮(t/a)0.01100.0110試驗廢水廢水總量(t/a)45004500CODcr(t/a)0.13500.1350氨氮(t/a)0.00900.0090廢氣燃油尾氣(m3/a)27002700非甲烷總烴00.2170.217+0.217NOx(t/a)0.02000.0200CO(t/a)0.16000.1600HC(t/a)0.03200.0320固體廢物固體廢物(t/a)產生13.875t/a,排放0t/a產生2t/a,排放0t/a產生15.875t/a,排放0t/a0項目主要污染物產生及預計排放情況內容類型排放源污染物名稱處理前產生濃度及產生量(單位)排放濃度及排放量(單位)大氣污染物油氣非甲烷總烴≤4.0mg/m3,0.497t/a≤4.0mg/m3,0.217t/a水污染物固體廢物儲油罐含油抹布、手套1t/a0t/a儲油罐儲油罐的油泥1t/a0t/a噪聲噪聲源為加油車進、出加油時的交通噪聲以及加油機、油泵運輸等噪聲,噪聲值為65dB(A)~80dB(A)。其他主要生態影響(不夠時可附另頁)PAGEPAGE39環境影響分析施工期環境影響簡要分析:本項目為在空地增設地埋式油罐,施工過程時間短,工程量較小,在建設項目施工建設過程中,平整土地等施工過程會產生噪聲、揚塵及污水等污染因素,如未經妥善處理,對鄰近環境會產生一定影響。施工期環境影響主要由如下幾個方面組成:噪聲:設備噪聲主要是鏟車和裝卸車等的噪聲,以及機械挖掘土石噪聲等,這些噪聲源的聲級值最高可達90dB(A)。揚塵:建筑施工過程中有基礎開挖、回填泥土的揚塵,混凝土等材料運輸、裝卸、加工過程的揚塵。施工現場不可現場攪拌混凝土。污水:工地污水來自清洗設備、材料所產生的污水,還有降低地下水位的排水,施工工地工人的生活污水等。施工余泥:該建設項目在開挖基礎、澆注混凝土等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余泥,這些余泥如不能及時運走并妥善處置,亂堆亂放,將阻礙車輛通行,如遇雨天更是泛濫成災,嚴重污染環境。暴雨徑流:廣州市是典型的亞熱帶氣候,夏季經常有臺風暴雨的襲擊,因此在夏季暴雨徑流下,施工時極易造成水土流失,嚴重污染紅旗水庫。為防治該項目在建設期間的上述污染環境現象,使建設期間對周圍環境的影響減少到盡可能小的程度,建議建設單位采取如下的污染防范措施:文明施工,利用合適的材料,將工地與外界隔離起來,既可減輕對周圍環境的影響,又可防止墜物傷人事故的發生,同時亦避免外界對工地的影響,便于管理。注意清潔運輸,防止材料裝卸、運輸過程中的揚塵與噪聲。注意搞好材料運輸車輛的清潔,嚴格遵守施工管理有關規定,合理安排設備的使用,減少噪聲設備的使用時間,在居民休息時間不得進行產生大噪聲的施工。搞好工地的污水導流,可以循環使用的應盡量減少排放,不能循環使用的應在簡單處理去處大塊雜物后排放,防止自由泛濫。對施工產生的余泥,應盡可能就地回填,或及時找到其他需要回填土的工地,互通有無,對一時不能迅速找到回填工地的余泥,要申報有關部門,及時運走,堆放到合適的地方。應對項目附近范圍內,施工用車輛經常使用的道路經常清洗,使車輛行經時減少揚塵。總之,在該項目建設期間,建設單位應該盡可能通過加強管理、文明施工的手段來減少建設期間施工對環境的影響,做到發展與保護環境的協調。營運期環境影響分析:預計本項目建成后產生的主要污染源為:油氣(非甲烷總烴);設備運行噪聲;含油廢物、儲油罐油泥。(一)水環境影響分析本項目為增設臨時儲存油罐,沒有生產性廢水產生。(一)大氣污染源本項目油罐車卸油蒸汽泄露、地下油罐呼吸排放和車輛加油作業蒸發泄露,成份以非甲烷總烴為主。由于本項目采用埋地式油罐,油蒸汽揮發量較少,加油槍加油時揮發的油蒸汽也較少。本項目在卸油過程中,采用雙管式卸油方式,通過在埋地油罐與儲油車之間連接管線,使卸油過程中油罐揮發的油氣通過管線回到油罐車內,達到油氣收集的目的。待卸油結束,地下儲罐與油罐車內壓力達到平衡狀態,一次油氣回收階段結束。該方法油氣回收的效率在98%以上。卸油油氣回收系統:卸油油氣回收系統是將油罐車卸油時產生的油氣,通過密閉方式收集進入油罐車罐內的系統,該系統由卸油管、油氣回收管、油氣回收快速接頭、排氣管、阻火器、真空壓力帽等部件構成,如下圖所示。未安裝卸油油氣回收系統,油罐車在進行卸油作業時,會將埋地油罐內的油氣擠出罐外,經排氣管排放至大氣環境中,這就是所謂的大呼吸;而安裝有該系統,則可以有效地控制大呼吸的發生。油罐車每次卸油時,除了將接地線與卸油管線接好外,還需接上油氣回收管線。卸油時,通過油氣回收快速接頭自動關閉排氣管,使擠出埋地油罐的油氣不能經排氣管外排,只能通過回收管線回到油罐車內,從而達到一比一的交換。此方式為平衡浸沒式回收,油氣回收效率可達95%以上。卸油油氣回收系統示意圖,見圖3。圖2卸油油氣回收系統示意圖通過采用雙管式卸油回收油氣處理系統以及控制加油和加強管理后,排入大氣的揮發烴類有機污染物為217.08kg/a。類比同類項目,其廠界非甲烷總烴濃度可以滿足廣東省《大氣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7-2001)第二時段無組織排放監控濃度限值,即非甲烷總烴周界外濃度最高點≤4.0mg/m3。同時,油氣回收處置裝置的油氣排放濃度和處理效率均符合國家標準《儲油庫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20950-2007)表1規定的限值,即油氣排放濃度≤25g/m3,油氣處理效率≥95%,排放口距地平面高度不低于4m。由于本項目油氣排放量較少,選址周圍地勢空曠,有利于非甲烷總烴的消散,因此不會對附近敏感點和周圍大氣環境造成明顯影響。(三)聲環境影響分析項目噪聲主要是加油機、油泵、機動車輛等運行過程中產生的少量噪聲,聲源聲級在65~80dB(A)之間,噪聲產生量較小,噪聲污染必須采取適當的治理措施:1、對噪聲源設備,基礎進行減振、隔聲、密閉等治理措施;2、加強儲罐區周圍的綠化工作;3、加強人員管理,禁止員工大聲喧嘩;4、選用低噪聲設備,并加強設備維護,保證處于良好的運行狀態。在落實如上防治措施后,各噪聲源的噪聲削減較明顯,項目邊界能達到《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2類標準(晝間≤60dB(A),夜間≤50dB(A)),預計不會對外界產生明顯的影響。(四)固體廢物影響分析本項目產生的固體廢物主要是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含油廢物、貯油罐廢油渣等。(1)含油廢物含油廢棄手套、抹布以及隔油池廢渣,這部分廢物每天定期清理,產生量約為1t/a。含油廢物屬于危險廢物,應交由有資質單位處理。(2)貯油罐廢油渣貯油罐的廢油渣主要是氧化反應形成的膠質和不溶物,以及在運輸儲存環節混入的機械雜質。膠質和機械雜質是汽車發動機的頭號殺手,必須定期清理。地下油罐每年必須清洗一次,廢油渣產生量約為1.0t/a。貯油罐廢油渣屬于危險廢物,應由有資質單位處理。本項目固體廢物產生量較小,經上述處理后可達到零排放,預計不會對周圍環境造成明顯不良影響。這些廢物若不妥善處理會對空氣、土壤、地表水、地下水等造成污染。根據國家及地方的廢棄物污染防治法規定,產生廢棄物的單位,應單采取措施防止或減少廢棄物對環境的影響,危險廢棄物必須做到:(1)必須按國家有關規定申報登記;(2)建立健全污染防治責任制度,采取防治措施,即建設單位除自設回收系統外,外運處理的廢棄物必須交由有資質的專業固體廢棄物處理部門處理,轉移危險廢棄物的必須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填寫危險廢物轉移六聯單;(3)專業部門在收集、儲存、運輸、利用、處置廢棄物過程中必須嚴格執行國家的有關規定,采取防止揚散、流失、防滲或其它防止污染環境的措施。同時,廠區固體廢物臨時堆放場的建設和管理應做好防雨、防風、防滲、防漏等防止二次污染的措施。本項目固體廢物產生量較小,經上述處理后可達到零排放,預計不會對周圍環境造成明顯不良影響。(五)滲漏污染影響分析地埋式儲罐如果破損泄露,會對地下土壤和地下水造成污染。根據工程所在的地質情況,項目對地下水的污染途徑主要有:地埋油罐和輸油管道等可能產生的污染物下滲對土壤和地下水造成污染。特別是儲油罐和輸油管線的泄漏或滲漏對地下水的污染是相當的嚴重,地下水一旦遭到燃料油的污染,使地下水產生嚴重異味,并具有較強的致畸致癌性。由于這種滲漏必然穿過較厚的土壤層,使土壤層中吸附了大量的燃料油,土壤層吸附的燃料油不僅會造成植物生物的死亡,而且土壤層吸附的燃料油還會隨著地表水的下滲對土壤層的沖刷作用補充到地下水,這樣盡管污染源得到及時控制,但這種污染僅靠地表雨水入滲的沖刷,含水層的自凈降解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達到地下水的完全恢復需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時間。建設方擬采取的措施包括:(1)油罐防滲措施參考《石油化工防滲設計通則》,油罐必須采取以下防滲漏措施:①罐底采取柔性防滲措施,即采用1.5mm厚的HDPE防滲膜;②罐區地面及汽車裝卸區等混凝土場地采取剛性防滲措施,即在混凝土中摻加水泥基滲透結晶型防滲材料,該材料應符合《水泥基滲透結晶型防水材料》(GB18445-2008)。③采用玻璃鋼防腐防滲技術,對儲油罐內外表面、油罐區地面、輸油管線外表面做“六膠兩布”防滲透防腐處理。④地下儲油罐周圍設計防滲漏檢查孔或檢查通道,為及時發現地下油罐滲漏提供條件,防止成品油泄漏造成大面積的地下水污染。⑤儲油罐應埋設于地下水位線以上,防止暴雨季節,油罐上浮。(2)地面防滲措施:項目對儲罐區實施重點防滲防治措施,汽柴油儲罐區、實驗車間加油區、卸油區。防滲區建設采用混泥土墊層鋪HDPE防滲膜,再鋪設一層防滲混泥土表層防滲措施(滲透系數<10-10cm/s)。(3)應急措施廠區內原項目已設置一個容積5m3的隔油池,收集初期含油雨水,兼作事故池。卸油產生事故時,在泄漏1~2m3后可有足夠的時間采取措施停止泄露隔油池可滿足漏油事故攔截要求。一旦發生加油、卸油或其他意外發生的漏油事故時,地而漏油進入隔油池;另外為使加油棚或卸油處地坪的漏油能夠進入隔油池,須在地面設置導油槽,平時地面含油沖洗水也通過該槽進入隔油池。因此,通過采取一系列的防滲防漏污染防治措施后,項目營運期對區域土壤和地下水環境質量影響較小。環評要求建設單位必須按照相關要求進行防滲處理,杜絕土壤和地下水污染事故的發生。(六)循環經濟及清潔生產循環經濟(recycleeconomy),即在經濟發展中,遵循生態學規律,將清潔生產、資源綜合利用、生態設計和可持續消費等融為一體,實現廢物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使經濟系統和自然生態系統的物質和諧循環,維護自然生態平衡。”其中3R原則,即減量化(reduce)、再使用(reuse)和再循環(recycle),被稱為是循環經濟的基本行為原則。循環經濟是可持續的生產和消費方式,其運行應遵循“減量化、再利用、再循環”的基本原則。本項目不產生廢水,廢氣產生較少,油氣可以回收使用,故項目在落實好各項環保措施的基礎上是符合循環經濟及清潔生產要求的。綜上所述,項目符合清潔生產和循環經濟的原則。環境風險分析1、風險識別本項目涉及的汽油屬于Ⅳ輕度危害,柴油、乙醇基本無危害。本項目涉及的汽油的H值為4.43,柴油的H值為2,均屬于易燃易爆危險性物質,因此,存在火災爆炸的危險性,危險度最大的是汽油。2、風險環節及概率項目主要事故類型是火災、爆炸風險事故。(1)加油系統主要事故因素①盛油容器(特別是儲油罐和油罐車)上部空間及其連同管道處于最危險的爆炸危險區域,如遇火源將發生爆炸。②泄漏和油品跑冒。③油蒸氣通氣管管口通風不良。④廢棄處置不當。⑤點火源:明火、電氣火花、靜電、雷電、高溫物體。(2)重大危險源儲油罐區中汽油的量低于相應臨界量,評價將儲油罐區劃為非重大危險源。國內儲罐物料泄漏的事故概率在0.5×10-4~1×10-4。建設單位管理規范、設有火災報警監控系統和完善的安全防范措施,抗事故風險能力較高。因此,最大可信事故概率確定為5×10-5。3、事故后果分析(1)油氣擴散估算經計算,本站的油氣擴散距離約為5m,在此范圍內如遇明火有立即發生燃燒爆炸的可能。此范圍在項目場地內,因此油氣擴散對周圍敏感目標影響較小。(2)汽油儲罐火災事故影響汽油儲罐容積為5m3,汽油密度為0.75kg/cm3。因此,汽油最大儲量為3.75噸。假設油罐破裂,汽油泄漏遇到火源燃燒而形成池火。分析結果表明,儲油罐區發生火災是十分危險的,相鄰油罐受到嚴重威脅,因此,必須采取消防措施及其它安全措施。當汽油儲罐發生火災時,CO最大擴散濃度為1.46mg/m3,出現在距排放源(汽油儲罐)40m處,不會引起人群CO急性中毒;在距排放源50~500m范圍內NOX最大擴散濃度為4.691mg/m3,不會引起人群NOX急性中毒。發生火災后,對項目東面210m處的大坑村有一定影響,影響人口約為30人,影響時間隨火災撲滅而消失,影響時間較短,影響程度較輕。(3)溢油事故影響分析本項目儲罐區用地內無斷層,地下水文地質條件簡單,場地巖層穩定,地下水較貧乏。周圍企事業單位及居民均以自來水作為水源,附近沒有飲用水源井。儲油罐采用地埋,即使發生溢油和滲油,量均較小,容易處置,因此,發生油品泄漏事故其風險在可接受范圍。4、風險事故防范措施為區別于安全評價,本環境風險評價重點評價環境風險事故防范措施及應急預案,對于與安全評價范疇的風險事故防范措施及應急預案做簡要概述。(1)儲罐區風險事故預防措施加油作業時要巡查管線,出現漏油情況及時處理;裝油容量應嚴格控制在安全高度之內,裝油過滿會使油料在容器內因溫度升高膨脹而從容器口冒出;維修油罐、閥門、管線及其附件時,修理人員要與有關人員密切聯系。離開現場或暫時停止修理時,應將拆開的管道用堵頭堵住,并將修理情況向有關人員交待清楚。修理結束應經技術人員或值班員檢查無誤后,方可使用;油罐輸油前后,都應對油罐安全設施進行檢查,尤其是進出油管線上的閥門,油罐呼吸閥、計量口等,發現問題,應及時報告有關部門解決。(2)環境應急監測計劃火災事故應急監測:在廠界及罐區周圍1km范圍內(主要關注下風向的敏感點和保護目標)布設3~5個環境空氣采樣點,監測項目為CO、NOx,按監測技術規范并根據事故大小及處理狀況合理設置采樣時間和頻率。應急監測選擇有資質的單位進行監測。5、風險應急措施(1)油罐車卸油冒罐的應急預案①當油罐車卸油冒罐時計量保管員及時關閉油罐卸油閥,切斷總電源,并向管理人員匯報。②必要時報告公安消防部門,以便臨時封堵附近的交通道路;及時組織人員進行現場警戒,檢查并消除附近的一切火源。③在溢油處上風向布置消防器材。④對現場已冒油處用沙土等圍住,并進行必要的回收,禁止用鐵制等易產生火花的器具作回收工具。回收后用沙土覆蓋殘留油品,待充分吸收殘油后將沙土清除干凈。⑤檢查井內是否有殘油,若有殘油應及時清理干凈,并檢查其它可能產生危險的區域是否有隱患存在。(3)油罐車火災撲救預案①加油員立即關閉油罐車卸油閥,停止卸油。②司機迅速將罐車駛離現場,將車開到開闊安全的地方再進行撲救。③工作人員應撥打119火警電話,請求外援。④如油罐車罐口著火,可首先用石棉毯將罐口蓋上,或使用其它覆蓋物(如濕棉衣、濕麻袋等)堵嚴罐口將油火撲滅。當火勢較猛時,應使用推車式及手提式干粉滅火器對準罐口將大火撲滅。⑤當專業消防人員尚未到達,且火勢無法控制時,放棄撲救,現場經理立即將人員撤離到安全場所。(5)電氣火災的撲救方法①發生電氣火災時,首先切斷電源,然后用CO2或干粉滅火器撲滅。電氣火災嚴禁用泡沫滅火器對著火源噴射。②無法切斷電源時,滅火者身著耐火并絕緣的鞋靴、服裝,防止觸電。然后用CO2或干粉滅火器對著火源噴射。6、環境風險分析結論本項目有較完善的安全防范措施,經環境風險預測,最大可信事故發生概率低,風險值在可接受范圍,只要建設單位嚴格落實環評提出的各項風險防范措施和應急預案,其環境風險就可防可控并可接受。從環境風險的角度考慮,項目建設是可行的。產業政策和選址合理性分析(1)國家產業政策及環保政策要求根據國務院發布的《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3年本)》,及廣東省2008年1月通過、頒布的《廣東省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07年本),本項目不在其鼓勵、限制和淘汰類項目之列,且符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屬允許發展類項目。(2)選址合理性分析本項目嚴格按照《汽車加油加氣站設計與施工規范》(GB50156-2012),《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T50016-2012),《建筑滅火器配置設計規范》(GB50140-2005),《石油化工企業職業安全衛生設計規范》(SH3047-1993)以及《鋼質管道及儲罐腐蝕控制工程設計規范》(SY0007-1999)等相關規范進行設計和建設。加油站作為經營易燃、易爆物的特殊零售業,其選址必須滿足相應的安全防護要求,根據《汽車加油加氣站設計與施工規范》(GB50156-2012)標準,其安全防護距離如下表所列距離:表15汽柴油設備與站外建、構筑物的安全距離表注:括弧內為柴油設施要求的相應指標。1.室外變、配電站指電力系統電壓為350KV~500KV,每臺變壓器容量在,10MV·A以上的室外變、配電站,以及工業企業的變壓器總油量大于5t的室外降壓變電站。其他規格的室外變、配電站或變壓器應按丙類物品生產廠房確定。2.表中道路系指機動車道路。油罐、加油機和油罐通氣管管口與郊區公路的安全間距應按城市道路確定,高速公路、一級和二級公路應按城市快速路、主干路確定;三級和四級公路應按城市次干路、支路確定。3.與重要公共建筑物的主要出入口(包括鐵路、地鐵以及二級及以上公路的隧道出入口)尚不應小于50m。4.一、二級耐火等級民用建筑物面向加油站一側的墻為無門窗洞口的實體墻時,油罐、加油機和通氣管管口與該民用建筑物的距離,不應低于本表規定的安全間距的70%,并不得小于6m。根據現場勘查可知,本項目儲罐區設施與廠內建、構筑物的防火距離詳見下表,由表可見各距離均滿足《汽車加油加氣站設計與施工規范》(GB50156-2012)要求。表16汽(柴)油罐、加油機和通氣管管口與站外建、構筑物的防火距離(m)方位目標實際距離(規范要求)(m)備注汽(柴)油罐通氣口加油機東西隴化工股份有限公司40(15.5)45(12.5)60(12.5)乙類生產廠房南空地————————西開達路45(5.5)50(5)100(5)主干路北新瑞路45(5.5)50(5)100(5)主干路本項目的消防設計符合消防法規和國家工程建設消防技術標準的要求,故本項目選址符合相關安全距離。項目主要污染物產生及預計排放情況內容類型排放源污染物名稱防治措施預期治理效果大氣污染物卸油及加油作業非甲烷總烴經過油氣回收處理系統處理達到廣東省《大氣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7-2001)第二時段無組織排放監控濃度限值達到《儲油庫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20950-2007)水污染物固體廢物生產固廢含油廢物交有資質單位處理全部按要求處理生產固廢貯油罐廢油渣噪聲項目設備運行時所產生的噪聲經自然衰減及相應減噪處理,預計項目邊界噪聲符合《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2類標準。其他生態保護措施及預期效果結論與建議1、工程概況廣州機械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擬投資約100萬元人民幣在現有廠區南面空地建設油罐儲存區,用于臨時儲存柴油、汽油和乙醇以做測試之用。本項目共設4個埋地油罐,其中2個5m3的柴油罐,1個5m3的汽油罐,1個5m3的乙醇罐,總容積為20m3,同時設置有卸油和加油油氣回收系統等,預計年使用柴油約60噸、汽油60噸、乙醇60噸。2、建設項目周圍環境質量現狀評價結論(1)環境空氣質量現狀:從監測結果與執行標準可知,項目SO2、NO2、PM10均符合《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中的二級標準,評價范圍內大氣環境質量狀況良好。(2)水環境質量現狀:從監測數據可知,在不同時期的監測期間南崗河水質有不同程度的超標現象,主要超過《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Ⅲ類水質標準的項目有溶解氧、化學需氧量、生化需氧量、氨氮、石油類,表明南崗河生活型污染嚴重。(3)聲環境質量現狀:從監測數據可知,項目所在區域晝夜噪聲值均達到《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2類標準(即晝間60dB(A),夜間50dB(A))的要求,說明項目所在區域聲環境質量現狀良好。4、營運期環境影響評價結論本項目建成后運營期間,其主要污染物有:油氣;機械設備運行及機動車輛噪聲;含油廢物、貯油罐廢油渣等。(1)水環境保護措施與影響評價結論本項目為增設臨時儲存油罐,沒有生產性廢水產生。(2)大氣環境保護措施與影響評價結論本項目采用雙管式卸油回收油氣處理系統以及控制加油和加強管理,其廠界非甲烷總烴濃度可以滿足廣東省《大氣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7-2001)第二時段無組織排放監控濃度限值,即非甲烷總烴周界外濃度最高點≤4.0mg/m3。同時,油氣回收處置裝置的油氣排放濃度和處理效率均符合國家標準《儲油庫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20950-2007)表1規定的限值,即油氣排放濃度≤25g/m3,油氣處理效率≥95%,排放口距地平面高度不低于4m。由于本項目油氣排放量較少,選址周圍地勢空曠,有利于非甲烷總烴的消散,因此不會對附近敏感點和周圍大氣環境造成明顯影響。(3)噪聲環境保護措施與影響評價結論項目噪聲主要是加油機、油泵、機動車輛等運行過程中產生的少量噪聲,聲源聲級在65~80dB(A)之間,噪聲產生量較小,經設備減振、隔聲、綠化降噪、加強人員管理、加強設備維護等措施后,項目邊界能達到《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2類標準(晝間≤60dB(A),夜間≤50dB(A)),預計不會對外界產生明顯的影響。(4)固體廢物環境保護措施與影響評價結論本項目含油廢物、貯油罐廢油渣交由有資質單位處理,預計固體廢棄物不會對周圍環境產生影響。(5)風險評價本項目有較完善的安全防范措施,經環境風險預測,最大可信事故發生概率低,風險值在可接受范圍,只要建設單位嚴格落實環評提出的各項風險防范措施和應急預案,其環境風險就可防可控并可接受。從環境風險的角度考慮,項目建設是可行的。5、總量控制指標建設單位應根據本項目的廢氣和固體廢物等污染物的排放量,向上級主管部門和環保部門申請各項目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指標。(1)廢水總量控制指標:無(2)廢氣排放量控制指標:油氣(非甲烷總烴):0.217t/a二、建議(1)切實保證油罐污染治理設施正常運行,嚴格做好危險廢物安全、環保管理。(2)加強對項目的生活垃圾及堆放場地的管理,加強對環保設施的運行管理。(3)員工應佩戴相關的防護措施進行工作。(4)嚴格執行建設項目“三同時”制度,在項目投產時同時落實各項環保治理措施。三、總結論綜上所述,該項目的建設對周圍環境的影響較小,從環境保護的角度考慮是可行的。建設單位在建設過程中,應加強環境管理,確保環保設施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的“三同時”措施。項目建成后,環保設施必須經環保主管部門驗收合格,方可正式投產。本項目如建設內容、生產工藝、產量、設備變更等發生變化,應重新向環保主管部門申報。PAGE42預審意見公章經辦人:年月日下一級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審查意見:公章經辦人:年月日

審批意見:公章經辦人:年月日

注釋本報告表應附以下附件、附圖:附件1立項批準文件附件2其他與環評有關的行政管理文件附圖一項目地理位置圖附圖二建設項目四置圖附圖三建設項目平面布置圖附圖四建設項目四置實拍圖如果擬建項目報告表不能說明項目產生的污染及對環境造成的影響,應進行專項評價。根據建設項目的特點和當地環境特征,應選下列1—2項進行專項評價。大氣環境影響專項評價水環境影響專項評價(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生態影響專項評價聲影響專項評價土壤影響專項評價固體廢棄物影響專項評價以上專項評價未包括的可另列專項,專項評價按照《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中要求進行。建設項目建設項目附圖一建設項目地理位置圖(1:10000)項目位置空地35m10m35m開達路大坑村翠山路新瑞路漢成電子大成氣體西隴化工機械公司圖例:建設項目位置比例尺:1:20000項目位置空地35m10m35m開達路大坑村翠山路新瑞路漢成電子大成氣體西隴化工機械公司圖例:建設項目位置比例尺:1:20000附圖二建設項目衛星圖研發車間研發車間圖例:油罐區位置:輸送管線研發車間研發車間圖例:油罐區位置:輸送管線附圖三項目平面布置圖東面為西隴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南面為閑置用地西面隔開達路為大成氣體有限公司北面隔新瑞路為漢成電子廣州有限公司附圖四建設項目四至實景圖基于C8051F單片機直流電動機反饋控制系統的設計與研究基于單片機的嵌入式Web服務器的研究MOTOROLA單片機MC68HC(8)05PV8/A內嵌EEPROM的工藝和制程方法及對良率的影響研究基于模糊控制的電阻釬焊單片機溫度控制系統的研制基于MCS-51系列單片機的通用控制模塊的研究基于單片機實現的供暖系統最佳啟停自校正(STR)調節器單片機控制的二級倒立擺系統的研究基于增強型51系列單片機的TCP/IP協議棧的實現基于單片機的蓄電池自動監測系統基于32位嵌入式單片機系統的圖像采集與處理技術的研究基于單片機的作物營養診斷專家系統的研究基于單片機的交流伺服電機運動控制系統研究與開發基于單片機的泵管內壁硬度測試儀的研制基于單片機的自動找平控制系統研究基于C8051F040單片機的嵌入式系統開發基于單片機的液壓動力系統狀態監測儀開發模糊Smith智能控制方法的研究及其單片機實現一種基于單片機的軸快流CO〈,2〉激光器的手持控制面板的研制基于雙單片機沖床數控系統的研究基于CYGNAL單片機的在線間歇式濁度儀的研制基于單片機的噴油泵試驗臺控制器的研制基于單片機的軟起動器的研究和設計基于單片機控制的高速快走絲電火花線切割機床短循環走絲方式研究基于單片機的機電產品控制系統開發基于PIC單片機的智能手機充電器基于單片機的實時內核設計及其應用研究基于單片機的遠程抄表系統的設計與研究基于單片機的煙氣二氧化硫濃度檢測儀的研制基于微型光譜儀的單片機系統單片機系統軟件構件開發的技術研究基于單片機的液體點滴速度自動檢測儀的研制基于單片機系統的多功能溫度測量儀的研制基于PIC單片機的電能采集終端的設計和應用基于單片機的光纖光柵解調儀的研制氣壓式線性摩擦焊機單片機控制系統的研制HYPERLINK"/detail.htm?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