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正平黃芪桂枝五物湯驗案舉隅_第1頁
陳正平黃芪桂枝五物湯驗案舉隅_第2頁
陳正平黃芪桂枝五物湯驗案舉隅_第3頁
陳正平黃芪桂枝五物湯驗案舉隅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陳正平黃芪桂枝五物湯驗案舉隅沈金花;陳正平【摘要】陳正平主任中醫師,崇尚中醫經典,承襲"朱氏傷寒派",深知臨證須重視驗體辨證,治療上以溫陽扶正為主要治療方法,臨證擅用經方取效,擅長應用桂枝、肉桂類經方以溫陽救逆,平沖降逆.他用藥輕靈,擅用經方,屢起沉疴.黃芪桂枝五物湯原載于仲景《金匱要略?血痹虛勞病脈證并治篇》:”血痹,陰陽俱微,寸口關上微,尺中小緊,外證身體不仁,如風痹狀,黃芪桂枝五物湯主之”.黃芪桂枝五物湯,即桂枝湯去甘草倍生姜,加入黃芪為主藥.方中黃芪甘溫益氣,倍生姜助桂枝以通陽行痹,芍藥和營理血,生姜、大棗調和營衛,共奏益氣通陽、和營行痹之效.后世醫家將此方應用范圍擴而廣之.【期刊名稱】《光明中醫》【年(卷),期】2012(027)006【總頁數】2頁(P1087-1088)【關鍵詞】陳正平;黃芪桂枝五物湯;中醫藥療法【作者】沈金花;陳正平【作者單位】江蘇江陰市中醫院,江陰214400;江蘇江陰市中醫院,江陰214400【正文語種】中文陳正平主任中醫師,崇尚中醫經典,承襲〃朱氏傷寒派”,深知臨證須重視驗體辨證,治療上以溫陽扶正為主要治療方法,臨證擅用經方取效,擅長應用桂枝、肉桂類經方以溫陽救逆,平沖降逆。他用藥輕靈,擅用經方,屢起沉疴。黃芪桂枝五物湯原載于仲景《金匱要略?血痹虛勞病脈證并治篇》:“血痹,陰陽俱微,寸口關上微,尺中小緊,外證身體不仁,如風痹狀,黃芪桂枝五物湯主之”。黃芪桂枝五物湯,即桂枝湯去甘草倍生姜,加入黃芪為主藥。方中黃芪甘溫益氣,倍生姜助桂枝以通陽行痹,芍藥和營理血,生姜、大棗調和營衛,共奏益氣通陽、和營行痹之效。后世醫家將此方應用范圍擴而廣之。如王薇萍[1]等用其治療氣血虧虛型類風濕關節炎,王希瑞[2]用其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張士金[3]用其治療腦卒中后肩手綜合征。陳主任以此方為基礎,靈活化裁,加味用于治療高血壓病、過敏性鼻炎、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等,無不收效甚佳。筆者有幸成為陳正平主任的弟子,跟隨老師臨床實踐,耳濡目染,茲結合筆者臨床摘抄的驗案,對老師的經方用藥經驗作初步探討。黃芪桂枝五物湯可以治療多種疾病,如高血壓病、過敏性鼻炎、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等。1高血壓病張某,女,57歲。素有高血壓病病史。近2個月來常覺肢體麻木,有時伴有畏風怕冷,易感冒,常感疲乏,汗出,晨起出汗為主,兼有頭暈,耳鳴,診斷為〃痹證”,察其舌質淡,苔薄白,脈沉細。此乃氣虛血弱,營衛失和之證。治擬益氣溫經,和血通痹。予黃芪桂枝五物湯加減:炙黃芪15g,桂枝6g,白芍10g,炙甘草3g,炒當歸10g,雞血藤30g,豨薟草20g,杜仲15g,炒牛膝10g,炒白蒺藜10g,澤瀉10g,陳皮6g,紅花6g。每日1劑,水煎服。服4劑后,癥狀減輕,交攵不更方,仍用原方8劑,四肢麻木、惡風、汗出盡除。予補中益氣丸調理善后,鞏固療效。按:《金匱要略》〃血痹陰陽俱微,寸口關上微,外證身體不仁,如風痹狀,黃芪桂枝五物湯主之”。《靈樞?邪氣臟腑病形篇》〃陰陽形氣俱不足,勿取以針,而調以甘藥”。血痹證由素本〃骨弱肌膚盛”,勞而汗出,腠理開,受微風,邪遂客于血脈,致肌膚麻木不仁,狀如風痹,但無痛,是與風痹之區別。《素問?痹論》說:〃營氣虛,則不仁。”故以益氣溫經,和血通痹而立法。方中黃芪為君,甘溫益氣,補在表之衛氣。桂枝散風寒而溫經通痹,與黃芪配伍,益氣溫陽,和血通經。桂枝得黃芪益氣而振奮衛陽;黃芪得桂枝,固表而不致留邪。芍藥養血和營而通血痹,與桂枝合用,調營衛而和表里,兩藥為臣。雞血藤,歸肝、腎經,《本草綱目拾遺》:活血,暖腰膝,已風癱。方中取其養血活血,舒筋活絡之功,配伍豨薟草、紅花、當歸,意在活血通痹。患者癥見頭暈、耳鳴、晨起汗出,辨證屬兼夾肝陽上亢,故陳師佐以杜仲、牛膝補肝腎,強筋骨;白蒺藜、澤瀉平抑肝陽;陳皮氣味芳香,辛散通溫,旨在行氣活血。諸藥合用,共奏益氣溫經,和血通痹之功,故收效甚捷。2過敏性鼻炎蔣某,女,40歲。素有慢性支氣管炎,2個月前因感冒受寒復發,經服西藥治療,諸癥俱減,但鼻塞流涕、惡風如故,每于清晨起床即發鼻癢,繼而噴嚏頻作,鼻塞不通,或流清涕,片刻后緩解。診斷為〃過敏性鼻炎”,察其舌質淡紅,苔薄白,脈浮緩無力。此乃肺氣虛寒,營衛失和之證。予黃芪桂枝五物湯加炙甘草:黃芪30g,桂枝10g,白芍10g,大棗12枚,炙甘草6g,生姜10g。每日1劑,水煎服。服4劑后,癥狀減輕,效不更方,仍用原方8劑,惡風、鼻塞流涕盡除。按:黃芪桂枝五物湯原書指征主治血痹,為邪氣凝于血分也,所謂正虛之處,便是容邪之處,故本方以調養營衛為本,祛風散邪為末,旨在振奮陽氣,溫運血脈,調暢營衛。所以,凡氣虛血滯、營衛不和者,皆可選用本方。本案患者肺氣本虛,復感風寒,舌質淡紅,苔薄白,脈浮緩無力,證屬衛陽不固,肺竅不利,營衛失和。肺開竅于鼻,主氣屬衛。肺氣虛寒、衛外不固、鼻竅不利則鼻塞流涕,微惡風寒,故治以黃芪桂枝五物湯補肺固表,溫陽散寒,宣通肺竅,使肺氣足、寒氣散、營衛和,諸癥自愈。黃芪補氣固表,桂枝溫經通陽,芍藥養血益營,姜棗調和營衛,五藥相協,溫、補、通、調并用,共成益氣溫陽,和營通竅之效。3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孫某,女,40歲。近1年來郁郁寡歡,半年前出現月經紊亂,月經周期時或提前,時或延后,經量或多或少,色淡紅,經行少腹冷痛,精神疲憊,時嘆息,察其舌質淡紅,苔薄白,脈細數。黃芪20g,桂枝10g,白芍10g,桃仁10g,紅花6g,當歸15g,川芎10g,炒烏藥10g,炒柴胡10g,大棗10枚。每日1劑,水煎服,早晚2次,服7劑后,疲憊感、善嘆息減輕,少腹發溫,效不更方,仍用原方繼服用,至月經來潮后止,經凈后續服,連續服用3個月經周期后,月經周期—直為28-32天,未再出現紊亂現象。按:本例長期憂郁,肝失疏泄,血海蓄溢失常,故月經周期先后不定。憂思傷及脾氣,氣虛無以攝血,氣虛則致血瘀,氣血虛衰與瘀滯相互影響,氣虛則血脈運行無力加重血瘀,血瘀則阻遏陽氣運行,陽虛則經血得不到溫煦,如此則病情纏綿。治以黃芪桂枝五物湯補氣養血,溫陽散寒,方中黃芪益氣以生血;桂枝、烏藥辛溫入絡,溫運陽氣,陽氣健則血易行;白芍、當歸養血活血,補而不留滯,活而不傷正;桃仁、紅花、川芎活血化瘀;柴胡疏肝解郁;大棗調和脾胃以滋化源。諸藥合用,可補養氣血,調理沖任,溫運陽氣,藥后陽氣通,沖任盈,故月經能依時而下。4個人體會陳師運用本方加減治療三種疾病,雖病名不一,但本質相同,屬中醫〃異病同治”的范疇。充分體現了中醫學在整體觀念和辨證論治原則上的靈活性。所謂〃證同治亦同,證異治亦異”是指導臨床治療的一個重要原則。在臨證時要注意透過現象抓住本質,針對疾病的本質進行治療,才能取得較好的療效。這是“治病必求其本”的關鍵所在。陳師不僅指導了我們臨證用藥水平,增加用藥的經驗,更重要的是他闡發經典,熟諳諸家,師古而不泥古的學術品質是我們現在浮躁的學習氛圍中應該發揚的,他的經方用藥更多的是啟示,作為新一代的中醫人才論證遣方注重的不只是與時俱進的用藥習慣,更應該心平氣和的學習經典,遵循古訓,闡發經典,勤思變通,為方博大。參考文獻[1]王薇萍,史生銘,劉佳,等.黃芪桂枝五物湯內服外洗治療氣血虧虛型類風濕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