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自然環境和人類活動區域差異》教學設計學情分析教材分析課后反思_第1頁
高中地理-《自然環境和人類活動區域差異》教學設計學情分析教材分析課后反思_第2頁
高中地理-《自然環境和人類活動區域差異》教學設計學情分析教材分析課后反思_第3頁
高中地理-《自然環境和人類活動區域差異》教學設計學情分析教材分析課后反思_第4頁
高中地理-《自然環境和人類活動區域差異》教學設計學情分析教材分析課后反思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自然環境和人類活動區域差異》教學設計教學基本流程導入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說明差異性是普遍存在的,整體性是相對的。導入復習區域的比較。(二)先從案例入手,課前完成表格1、自然環境比較日本英國相似性差異性地理位置地形氣候植被水文礦產資源2、人類活動比較日本英國經濟發展特點相似性不同點農業差異性農業部門種植業畜牧業相似性日本英國工業差異性工業特點工業發展條件工業部門工業布局相似性人口與城市從區域內部各要素間的整體性介紹兩國的概況,和課本形成互補。假如你是某旅行社導游,請分別介紹日本和英國的自然環境和人類活動。找學生上臺介紹。典型問題比較1、英國和日本都瀕臨海洋,兩國都屬于溫帶海洋性氣候嗎?解析:英國位于亞歐大陸西側,受西風帶和北大西洋暖流影響,為溫帶海洋性氣候。日本位于亞歐大陸東部,受季風環流的影響,北部為溫帶季風氣候,南部為亞熱帶季風氣候。2日本和英國的工業布局都具有“臨海型”的特點嗎?提示:日本需要從國外進口原料和燃料,出口產品.利用沿海多優良港灣的有利條件,形成了“臨海型"的布局形式;

但英國資源豐富,工業接近原料產地,具有明顯的“資源型”特點。日本和英國產業結構相似性,農業類型及產生的原因。提示:從產業外部來說,第一產業比重都很低。但從第一產業內部來說,日本以種植業,英國以乳蓄業為主。(三)區域差異的含義及原因(1)不同地區所處的地理位置(或緯度位置、海陸位置)不同,再加上受地形等自然條件的影響。(2)自然環境的區域差異主要表現在氣候、地貌、水文、土壤、植被等方面。(3)人類活動的區域差異主要表現在經濟、社會、文化等方面。(4)自然環境的區域差異,對各地區人們的生產和生活具有深刻的影響,使得各個區域在經濟、社會、文化等方面呈現出不同的特點。而各地區經濟發展水平不同,社會構成不一樣,人類活動對自然環境施加的影響也不同。因此,人類活動的差異也會導致自然環境的差異。區域差異的形成歸納:區域差異自然環境的區域差異區域差異自然環境的區域差異人類活動的區域差異制約影響區域比較的方法列表格是最直觀的方法,比較兩區域的相似性和差異性,具體內容見上表。具體描述特征:區域差異的比較內容與方式內容(1)自然要素自然因素描述要點地理位置經緯度位置、海陸位置、板塊位置、山河位置、交通位置、政治位置等地形特征地形類型、主要地形區的分布、地勢起伏、地形成因等氣候特征氣候類型,氣溫分布、氣溫日較差、年較差,降水量及其變化,氣候資源,氣象災害等河流水文特征河湖類型、徑流量及其變化、含沙量、汛期、結冰期、流速、凌汛等人文要素人文因素描述要點經濟特征發展水平、經濟結構、工農業生產及主要經濟區的分布和貿易特點等農業區位條件、耕作制度或熟制、作物種類、耕地類型、農業結構和地域類型等工業區位條件、部門、結構、分布等人口民族、語言、宗教、性別比、數量和素質、年齡結構、城市人口比重等例題美國和中國分別是世界上經濟最發達的國家和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比較圖中兩國西部地區的自然環境等方面的特征,回答有關問題。自然環境的主要特征比較:特征相同點不同點美國西部中國西部位置地形氣候資源練習圖4中A、B地區為高原。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簡要說明A、B高原地形的差異。(6分)(2)A、B高原同屬季風氣候區,比較兩高原夏季風的異同。(12分)測評練習1、東北亞地區的和平與發展符合時代的主題。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各題。朝鮮半島的經濟發展是東北亞和平穩定的基礎之一。半島南北差異化的區域發展受到了區域地理要素的影響。下圖反映了朝鮮半島的部分地理要素分布狀況,下表是圖中所示區域四個代表性城市降水量的年內分配表。3~5月(占全年%)6~9月(占全年%)10~11月(占全年%)12月至次年2月(占全年%)年均降水量(毫米)雄基15.870.511.02.7767.8新義州15.972.97.93.31050.0全州17.966.97.57.71240.7西歸浦29.552.28.89.51675.7(1)圖中松林與浦項相比,發展鋼鐵工業的資源優勢有哪些?(2)浦項資源貧乏,但鋼鐵工業發達。根據圖并結合所學知識,歸納資源因素與社會經濟因素對鋼鐵工業布局影響的變化。(3)表中6~9月降水量占全年比重最高的城市是。根據圖、表,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朝鮮半島降水的總量和時空分布的主要特征。

2.讀圖,完成下列各題。喀什所在地區簡圖深圳所在地區簡圖(1)據圖說明喀什、深圳兩地區城市分布特點的異同。(2)分別回答深圳和喀什兩特區發展的區位優勢。(3)2010年7月28日深圳遭遇暴雨襲擊,全市近百處積水,試從城市化角度分析積水嚴重的原因。(4)隨著喀什經濟特區的建立及發展,喀什城市化的速度會大大加快。試分析這將對當地自然環境造成哪些不利影響。《自然環境和人類活動區域差異》學情分析本節內容是高二學生上學期內容,現在作為復習課,學生存在知識體系前后不系統的問題,比如說區域基本特征等方面知識,特別是區域地理學習的方法。在復習中首先印發學案,讓學生提前預習,特別是從區域內部各要素的相互關聯性即整體性上去掌握兩國的自然環境和人類活動,進而從理性上分別去對比分析兩國存在的差異。這樣能夠讓學生從縱向和橫向上對比分析,讓學生能達到以下目標:1、明確區域比較的方法,從相似性和差異性兩方面。2、會分析區域差異的原因。通過實踐,學生預習效果比較好,知道區域比較從地理位置入手,然后從各個層面進行比較。《自然環境和人類活動區域差異》評測練習通過這節課的復習,學生基本能掌握區域比較的方法,先從地理位置入手,分別從氣地貌、水文等要素分析自然環境,然后從農業、工業等產業進行人類活動的比較,效果較好。尤其是兩位同學介紹日本和英國的概況時,很全面,只有從整體性了解一個區域,才能進行縱向比較。在分析農業、氣候等問題時,條理清楚,知識關聯性強。總之,學完本節課,學生掌握了區域比較方法及各個特征的描述。《自然環境和人類活動區域差異》課后反思本節課一是能較好的結合課標合理的敘寫學習目標,做到基于標準的學習目標設計;二是能較好的針對目標做出合理的評價,評價方式多種多樣,簡單的問題既是學習過程又是評價過程,重點、難點著重評價,做到基于目標的評價方案設計;三是結合目標、評價能合理安排本節課的教學流程設計:創設情境、探究新知、應用知識、課堂小結,環節之間自然流暢,較好的師生互動證明了本節課有較高的達成度。本節課的不足之處是教學細節處理倉促,比如導入部分有些著急;還有總結部分,應給予學生較多的思考時間,找更多的學生代表闡述自己的問題等。所以在教學設計時要做到精、細,課堂上也要靈活、合理的安排每個細節的時間。《自然環境和人類活動區域差異》教材分析本節教材從空間視角,分析了自然環境和人類活動的區域差異。教材在講述區域差異的形成和表現的基礎上,分別以國外的案例日本和英國,分析了它們在自然環境和經濟發展等方面的差異及其產生的原因。第一目“區域差異”。教材著重講述了區域差異的形成和表現。首先以地理位置為切入點,提出了區域差異既包括自然環境的差異也包括人類活動的差異。自然環境包括地形、氣候、地貌、水文、土壤、植被等要素,人類活動包括經濟、社會、文化等要素,教材闡明了區域各要素之間的相互作用,體現了地理環境的整體性。第二目“區域差異比較----以日本和英國為例”。教材以日本和英國為例,比較分析了它們在自然環境和人類活動方面的差異及其產生的原因。教材之所以選取日本和英國兩個國家進行比較,主要基于以下兩個方面的考慮:一是它們在自然環境和經濟發展上具有許多相似性,如都是島國,面積不大;大部分地處北溫帶,氣候溫暖濕潤,都是經濟發達的工業化國家等。二是兩國在自然環境和經濟發展上又存在著明顯的差異,具有可比性。教材采用表格的形式比較了兩個國家在地形、氣候、水文、植被、礦產等自然環境的區域差異,工業及布局、農業、人口與城市等經濟發展方面的差異,這也是區域比較的最好方式之一。《自然環境和人類活動區域差異》評測練習1、東北亞地區的和平與發展符合時代的主題。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各題。朝鮮半島的經濟發展是東北亞和平穩定的基礎之一。半島南北差異化的區域發展受到了區域地理要素的影響。下圖反映了朝鮮半島的部分地理要素分布狀況,下表是圖中所示區域四個代表性城市降水量的年內分配表。3~5月(占全年%)6~9月(占全年%)10~11月(占全年%)12月至次年2月(占全年%)年均降水量(毫米)雄基15.870.511.02.7767.8新義州15.972.97.93.31050.0全州17.966.97.57.71240.7西歸浦29.552.28.89.51675.7(1)圖中松林與浦項相比,發展鋼鐵工業的資源優勢有哪些?(2)浦項資源貧乏,但鋼鐵工業發達。根據圖并結合所學知識,歸納資源因素與社會經濟因素對鋼鐵工業布局影響的變化。(3)表中6~9月降水量占全年比重最高的城市是。根據圖、表,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朝鮮半島降水的總量和時空分布的主要特征。

2.讀圖,完成下列各題。喀什所在地區簡圖深圳所在地區簡圖(1)據圖說明喀什、深圳兩地區城市分布特點的異同。(2)分別回答深圳和喀什兩特區發展的區位優勢。(3)2010年7月28日深圳遭遇暴雨襲擊,全市近百處積水,試從城市化角度分析積水嚴重的原因。(4)隨著喀什經濟特區的建立及發展,喀什城市化的速度會大大加快。試分析這將對當地自然環境造成哪些不利影響。《自然環境和人類活動區域差異》課標分析以兩個不同區域為例,比較自然環境、人類活動的區域差異是本節課的課標要求,這條內容標準是要使學生通過實例認識:區域內部具有一定的共同性或相關性,而區域與區域之間則存在著差異性。區域間的差異,首先表現在自然環境方面的差異,一般來說可從緯度位置、海陸位置的比較開始,探索分析形成氣候差異的原因,再結合地質、地貌、水文等差異,歸納產生土壤、植被等差異的原因。自然環境的差異,對人類活動有很大影響,不同的自然環境條件,人類的活動也會不同。一般來說,兩個區域人類活動的差異,可從農業生產類型(種植業、畜牧業)和生產方式(包括耕地類型、主要農作物、復種制度等),以及住房樣式等方面進行比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