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工程學演示文稿_第1頁
人體工程學演示文稿_第2頁
人體工程學演示文稿_第3頁
人體工程學演示文稿_第4頁
人體工程學演示文稿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人體工程學演示文稿當前第1頁\共有158頁\編于星期日\18點當前第2頁\共有158頁\編于星期日\18點當前第3頁\共有158頁\編于星期日\18點當前第4頁\共有158頁\編于星期日\18點當前第5頁\共有158頁\編于星期日\18點教學內容第一章緒論第二章人體工程學基礎第三章人與環境第四章人體工程學的設計應用當前第6頁\共有158頁\編于星期日\18點第一章緒論第一節人體工程學概述第二節人體工程學的發展歷史第三節人體工程學的研究內容和研究方法第四節人體工程學的應用當前第7頁\共有158頁\編于星期日\18點第一節人體工程學概述1、人體工程學國際上較常見的名稱

人類工效學人的因素人類工程學工程心理學其他:人-機-環境宜人設計人間工學當前第8頁\共有158頁\編于星期日\18點2、人體工程學的定義

人體工程學是研究人在某種工作環境中的解剖學、生物學和心理學等方面的因素(研究對象),研究人和機器及環境的相互作用(研究內容),研究在工作中、家庭生活中與閑暇時怎樣考慮人的健康、安全、舒適和工作效率的學科(研究目的)。當前第9頁\共有158頁\編于星期日\18點第二節人體工程學的發展歷史1、人體工程學的形成、發展和學科思想的演進第一階段:對勞動功效的苛刻追求—人體工程學的孕育第二階段:二戰中尖銳的軍械問題—科學人體工程學的誕生第三階段:向民用品等廣闊領域延伸—人體工程學的發展和成熟第四階段:對工業文明的反思與可持續發展—現代人體工程學當前第10頁\共有158頁\編于星期日\18點F.W.泰勒美國工程師

開創:時間與動作研究鐵鍬作業實驗砌磚作業實驗(吉爾布雷斯夫婦)著作:《疲勞研究》當前第11頁\共有158頁\編于星期日\18點閔斯特伯格美國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著作:《心理學與工業效率》當前第12頁\共有158頁\編于星期日\18點人適應機器人體工程學第一階段的其他發展:A:1915,英,成立“軍火工人保健委員會”:研究生產工人的疲勞問題B:1919,更名為“工業保健研究部”:開展有關工效問題的廣泛研究,內容包括作業姿勢、負擔限度、男女工體能、工間休息、工作場所光照、環境溫濕度以及工作中播放音樂的效果等。當前第13頁\共有158頁\編于星期日\18點當前第14頁\共有158頁\編于星期日\18點二戰期間,由于戰爭的需要,軍事工業得到了飛速發展,武器裝備變得空前龐大和復雜。由于設計不當和缺乏訓練,無法使人適應不斷發展的新武器的性能要求,導致了較多意外事故的發生,這使人們意識到“人的因素”的重要性,意識到只有工程技術知識是不夠的,還必須有生理學、心理學、人體測量學、生物力學等學科方面的知識。于是人機關系的研究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即從“人適機”轉入“機宜人”的階段,科學人體工程學應運而生。當前第15頁\共有158頁\編于星期日\18點機器適應人1947.7,英海軍部成立研究相關課題的交叉學科研究組1948,雷爾(英)建議構建新詞匯“Ergonomics”人體工程學1949,恰帕尼斯等三人合著《應用實驗心理學——工程設計中人的因素》,該書總結了此前的研究成果,最早系統闡述人體工程學的理論和方法。當前第16頁\共有158頁\編于星期日\18點人與機器互相適應、人與機合理分工。理論趨于成熟A:20世紀五六十年代,人體工程學研究應用局限于軍事工業和裝備B:隨后,便延伸到民用品等廣闊領域:家具、家用電器室內設計、醫療器械、汽車、民航客機、飛船宇航員生活艙、計算機設備與軟件、生產設備與工具。C:“舒適”、“付出最小”理論也不全面D:機器設計必須適應人→人-機-環境系統的優化當前第17頁\共有158頁\編于星期日\18點人—環境—機器之間適應關系:環境人機器適應適應適應當前第18頁\共有158頁\編于星期日\18點現代人機工程學的研究方向:“人-機-環境”系統作為一個統一的整體來研究。現代人體工程學發展三個特點:A:不同于傳統人體工程學研究中著眼于選擇和訓練特定的人,使之適應工作要求,而是著眼于工程設計及各類產品設計。B:密切與實際應用相結合,通過嚴密計劃規定的廣泛實驗性研究盡可能利用所掌握的基本原理,進行具體的應用設計。C:力求使實驗心理學、生理學、功能解剖學、人類學等學科專家與物理學、數學、工程技術等方面的研究人員共同努力,密切合作。當前第19頁\共有158頁\編于星期日\18點2、人體工程學在中國的發展A:1935年——陳立、周先庚在清華大學研究過工作疲勞、勞動環境等問題。B:20世紀60年代——對信號、儀表等做過人體工程學方面的研究。C:1985年——中國人類工效學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成立。D:1989年——成立中國人類工效學學會。當前第20頁\共有158頁\編于星期日\18點第三節人體工程學的研究內容和研究方法研究內容:

人-機-環境1人的因素:人體尺寸參數、人的機械力學參數、人的信息傳遞能力、人的可靠性及作業適應性、人的生理及心理需求、對社會環境的感受性、人的習慣個體差異。2機的因素:操作控制系統、信息顯示系統、安全保障系統、家具設備等。3環境因素:物理環境、化學環境、心理環境、社會環境、特殊環境4綜合因素:人機間的配合與分工、人機信息傳遞、人的安全防護當前第21頁\共有158頁\編于星期日\18點研究方法:

1自然觀察法2實測法:靜態人體尺寸、人體動態測量、生理物理測量3實驗法

4模擬和模型試驗法

5分析法

6心理學測量評價法當前第22頁\共有158頁\編于星期日\18點第四節人體工程學的應用凡是涉及與人有關的事或物,就會涉及人體工程學的應用問題。我身邊的人體工程學目的:了解人體工程學,建立一種新的價值觀和對設計的評叛標準。內容:從人體工程學角度發現設計中存在的問題并進行分析,給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和建議。要求:以圖片或草圖的方式,指出設計中存在的問題,并嘗試給我解決方法。圖文并茂,字數不少于500字。當前第23頁\共有158頁\編于星期日\18點第二章人體工程學的基礎第一節人體運動能力第二節人體測量基本知識O第三節人的感覺與知覺O當前第24頁\共有158頁\編于星期日\18點肢體的出力范圍O第一節人體運動能力靜態肌肉施力O動作的靈活性和準確性O作業姿勢O疲勞研究O人的一切活動都是由人體的運動系統實現的。運動系統由三個主要部分組成:骨、關節和肌肉,即骨骼肌。運動系統的運動作用是肌肉收縮牽動骨繞關節的轉動。所以人體活動的能力決定于肌肉。當前第25頁\共有158頁\編于星期日\18點第一節人體運動能力骨骼肌{肌肉骨與骨骼關節人的一切活動都是由人體的運動系統實現的。運動系統由三個主要部分組成:骨、關節和肌肉,即骨骼肌。運動系統的運動作用是肌肉收縮牽動骨繞關節的轉動。所以人體活動的能力決定于肌肉。當前第26頁\共有158頁\編于星期日\18點肢體的出力范圍肢體的力量來自肌肉收縮,肌力的大小取決于生理因素的機能狀態、肌肉對骨髓發生作用的機械條件。右表為20-30歲青年男女身體主要部位肌肉所產生的力。當前第27頁\共有158頁\編于星期日\18點(一)坐姿手臂操縱力

下圖為坐姿時手臂在不同方向的操縱力(中等體力男子)當前第28頁\共有158頁\編于星期日\18點(二)立姿手臂操縱力

立姿直臂時手臂操縱力的一

項實驗結果見圖。當前第29頁\共有158頁\編于星期日\18點(三)握力

男子優勢手的握力約為自身體重的47%-58%,女子約為自身體重的40%-48%。所有肌力均隨施力時間加長而逐漸減小。例如某些肌力持續到4分鐘時,就會衰減到1/4左右,肌力衰減到1/2所持續時間,對多數人是基本相同的。當前第30頁\共有158頁\編于星期日\18點(四)坐姿時足的蹬力足的蹬力大小與人體姿勢、足的位置方向有關。若坐姿有靠背支撐時可產生最大的蹬力。下圖為不同體位的足蹬力。與垂線成70度方向的蹬力最大,此時大小腿夾角140-150度。右:2570N,左2364N,男>女。當前第31頁\共有158頁\編于星期日\18點靜態施力及其效應{靜態和動態施力靜態施力的不良反應{更大的能量消耗心率加快需要更長的恢復時間當前第32頁\共有158頁\編于星期日\18點當前第33頁\共有158頁\編于星期日\18點當前第34頁\共有158頁\編于星期日\18點1、工作時的前彎腰或側彎腰2、工作時手臂水平抬起3、用手臂夾住物體4、一只腳支撐體重,另一只腳控制機器5、長時間站立在一個位置上6、傳統鍵盤使手腕長時間處于靜態施力狀態,而人機工程學改善了施力狀況7、一些傳統把手中的靜態肌肉施力情況當前第35頁\共有158頁\編于星期日\18點當前第36頁\共有158頁\編于星期日\18點避免靜態肌肉施力的幾個要點:1、須避免彎腰或其他不自然的身體姿勢。2、避免長時間的抬手作業。3、選擇坐著而不是站著工作。4、雙手同時操作時,手的運動方向應相反或者對稱運動。5、作業位置(臺面或作業的空間)高度應按工作者的眼睛和觀察時所需的距離來設計。6、常用工具,如鉗子、手柄、工具和其他零部件、材料等,都應按其使用的頻率或操作頻率放在人的附近。7、當手不得不在較高位置作業時,應使用支承物來托住肘關節、前臂或者手。支撐物應可調節,以適應不同體格的人。腳的支撐物不僅應托住腳的重量,還應允許腳做適當的移動。8、支持肢體,并盡可能利用重力作用。當前第37頁\共有158頁\編于星期日\18點動作的靈活性{反應時間O動作頻率O動作速度(速度范圍幾毫米-800毫米/秒。手50-500mm/s平均。)動作的準確性:從動作形式、速度和力量三個方面考察動作準確性。動作方向錯誤,動作量過大或過小,都將產生不準確的動作。當前第38頁\共有158頁\編于星期日\18點1、刺激的數目越多,反應越慢。2、刺激強度越大,反應時間越短。3、觸聽視覺反應時短,味覺反應時長。(臉、手反應時短,腳反應時長)當前第39頁\共有158頁\編于星期日\18點每秒鐘或每分鐘動作重復的次數稱為動作頻率。當前第40頁\共有158頁\編于星期日\18點作業姿勢:立姿、坐姿、臥姿當前第41頁\共有158頁\編于星期日\18點確定作業姿勢應遵循的原則:1、操作者的作業姿勢一般以坐姿為好,其次是坐-立姿。當工作過程非立姿不可時,才選擇立姿。2、應盡可能地使操作者采取平衡姿勢,避免因作業姿勢不當而給肌肉、關節和心血管系統造成不必要的負擔。3、作業過程中,應使操作者能自由地變換多種體位,盡可能地使操作者身體處于舒適狀態。當強制保持的姿勢無法避免時,應設置適當的支撐物。4、確定作業姿勢應與肌力的使用以及作業動作相聯系,三者應相互協調。當前第42頁\共有158頁\編于星期日\18點疲勞研究疲勞分類:肌肉疲勞、精神疲勞、生物疲勞(周期性疲勞)引起疲勞原因:超生理負荷、工作單調、環境不良、精神因素、身體狀況不好、人機工程設計不合理。降低疲勞的措施:1提高作業自動化水平、2正確選擇作業姿勢和體位、3合理設計作業中的用力方法、4改善作業內容,避免單調重復性作業。當前第43頁\共有158頁\編于星期日\18點1、人體測量2、常用人體尺寸及應用范圍第二節人體測量的基本知識當前第44頁\共有158頁\編于星期日\18點一、人體測量的目的:

在進行人體工程學研究時,為了便于進行科學的定性定量分析,首先就要獲得有關人體的心理特征和生理特征的數據。簡單講就是為研究者和設計者提供依據。當前第45頁\共有158頁\編于星期日\18點二、人體測量的內容:

1.形態測量以檢查人體形態的方式進行測量,主要內容有長度尺寸、體型、體積、表面積等。2.運動測量在人體靜態形體測量的基礎上,測定人體關節的活動范圍和肢體的活動空間,如:動作范圍、動作過程、形體變化等。3.生理測量測量人體主要生理指標,如疲勞測定、觸覺測定、出力范圍大小測定等。當前第46頁\共有158頁\編于星期日\18點三、人體測量的數據分類:1.構造尺寸:也叫靜態人體尺寸,它是被測者處于靜止的站姿或坐姿的狀態下測量得到的數據。(如身高、手臂長、腿長等。)P212.功能尺寸:也叫動態人體尺寸,它是指被測者在進行某種功能活動時肢體所能達到的空間范圍,它是在動態的人體狀態下測得的數據。P24當前第47頁\共有158頁\編于星期日\18點四、人體尺寸的差異:1.種族差異和地區差異不同國家和地區,不同的種族,因地理環境、生活習慣、遺傳特制的不同,人體尺寸的差異是十分明顯的。越南人平均身高160.5,比利時平均身高179.9,高差幅度竟差19.4cm。2.時代差異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發展,衛生、醫療、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體育運動的大力發展,人類的成長和發育發生了很大變化,同一民族、同一地區人群的人體尺寸都存在著世代間的差異。歐洲居民每十年增加10-14mm。當前第48頁\共有158頁\編于星期日\18點不同國家人體尺寸對比表:當前第49頁\共有158頁\編于星期日\18點我國不同地區人體尺寸對比表:當前第50頁\共有158頁\編于星期日\18點四、人體尺寸的差異:3.年齡差異年齡引起的差異應當引起我們的重視,尤其是兒童和老年人的人體尺寸。4.性別差異在男女之間,人體尺寸、體重和比例關系都有明顯的差別。3—10歲這一年齡段男女的差別極小,同一數值對兩性均適用,兩性身體的尺寸的明顯差異是從10歲開始的。當前第51頁\共有158頁\編于星期日\18點不同年齡和性別尺寸對比表:當前第52頁\共有158頁\編于星期日\18點四、人體尺寸的差異:5.殘疾人在每個國家殘疾人都占一定比例,全世界的殘疾人約有4億人,但殘疾人的等級不同,對設計的要求也各異。在這里我們根據活動方式,簡要的概括為兩類:乘輪椅者和能走動的殘疾人。此外還有許多其他差異:如職業差異、城市與農村等。當前第53頁\共有158頁\編于星期日\18點五、百分位的概念:由于人的人體尺寸有很大的變化,它不是某一確定的數值,而是分布于一定的范圍內。如亞洲人的身高是151~188厘米這個范圍,而我們設計時只能用一個確定的數值,而且并不能象我們一般理解的那樣用平均值,如何確定使用那一數值呢?這就是百分位的方法要解決的問題。百分位的定義是這樣的:百分位表示具有某一人體尺寸和小于該尺寸的人占統計對象總人數的百分比。以第5百分位、人體身高尺寸為例,表示有5%的人身高等于或小于該尺寸。大部分的人體測量數據是按百分位表達的,把研究對象分成一百份,根據一些指定的人體尺寸項目(如身高),從最小到最大順序排列,進行分段,每一段的截至點即為一個百分位。例如我們若以身高為例:第5百分位的尺寸表示有5%的人身高等于或小于這個尺寸。換句話說就是有95%的人身高高于這個尺寸。第95百分位則表示有95%的人等于或小于這個尺寸,5%的人具有更高的身高。第50百分位為中點,表示把一組數平分成兩組,較大的50%較小的50%。第50百分位的數值可以說接近平均值,但決不能理解為有"平均人"這樣的尺寸。當前第54頁\共有158頁\編于星期日\18點常用人體尺寸及應用范圍P26一、身高:

1.定義身高是指人身體垂直站立、眼睛向前平視時從腳底到頭頂的垂直距離。2.應用用于確定通道、門、床、擔架等的長度,行道樹的分枝點的最小高度。一般建筑規范規定的和成批生產預制的門和門框高度都是用與99%以上的人,所以這些數據可能對于確定人頭頂障礙物高度更為重要。3.注意身高是在不穿鞋襪時測量的,故在使用時應給與適當補償。4.百分位選擇由于主要的功用是確定凈身高,所以應該選用高百分點數據。因為頂棚高度一般不是關鍵尺寸,設計者應考慮盡可能地適應100%的人。當前第55頁\共有158頁\編于星期日\18點數據:男95%1775mm、99%1814mm;女95%1659mm、99%1697mm(注:男10-60歲,女18-55歲)當前第56頁\共有158頁\編于星期日\18點二、立姿眼睛高度:

1.定義是指人身體垂直站立、眼睛向前平視時從腳底到內眼角的垂直距離。2.應用用于確定在劇場、禮堂、會議室等處人的視線,用于布置廣告或其他展品,用于確定屏風和開敞式大辦公室內隔斷的高度。3.注意由于這個尺寸是光腳測量的,所以還要加上鞋跟的高度,男子大約2.5cm,女子大約7.5cm。4.百分位選擇百分位的選擇將取決于空間場所的性質。例如空間場所對私密性要求較高,那么所設計的隔離高度就與較高人的眼睛高度密切相關(第95百分點或更高),反之設計問題是允許人看見隔斷里面,則隔斷高度應考慮較矮人的眼睛高度(第5百分點或更低)。當前第57頁\共有158頁\編于星期日\18點數據:男5%1474mm、95%1664mm;女5%1371mm、99%1541mm當前第58頁\共有158頁\編于星期日\18點三、肘部高度:1.定義指從腳底到人的前臂與上臂接合處可彎曲部分的垂直距離。2.應用用于確定站著使用的工作臺面的舒適高度,肘部高度數據是必不可少的,主要用于確定柜臺、梳妝臺、廚房案臺的高度。通常,這些臺面最舒適的高度是低于人的肘部高度7.6cm。另外,休息平面的高度大約應該低于肘部高度2.5—3.8cm。3.百分位選擇假定工作面高度確定為低于肘部高度約為7.6cm,那么從96.5cm(第5百分點數據)到111.8cm(第95百分點數據)這樣一個范圍都將適合中間的90%的男性使用者。考慮到第5百分點的女性肘部高度較低,這個范圍為88.9—111.8cm才能對男女使用者都適應。由于其中包含許多其他因素,如存在特別的功能要求和每個人對舒適高度見解不同等,所以這些數值是可以稍微變化的。當前第59頁\共有158頁\編于星期日\18點數據:男5%954mm、95%1096mm;女5%899mm、95%1023mm當前第60頁\共有158頁\編于星期日\18點四、挺直、放松坐高:

1.定義指人挺直坐著時或放松時,座椅坐面到頭頂的垂直距離。2.應用用于確定座椅上方障礙物的允許高度。在布置雙層床時,或進行創新的節約空間設計時,例如火車臥鋪空間的高度設計都要由這個關鍵的尺寸來確定高度。確定辦公室、餐廳或酒吧的低隔斷都要用到這個尺寸。3.注意座椅的傾斜、座椅軟墊的彈性、帽子的厚度以及人坐下和站起來時的活動都是要考慮的重要因素。4.百分位選擇由于涉及間距問題,采用第95百分點數據比較合適。當前第61頁\共有158頁\編于星期日\18點數據:男95%958mm;女95%901mm當前第62頁\共有158頁\編于星期日\18點五、坐時眼睛高度:1.定義是指坐時內眼角到坐面的垂直距離。2.應用當視線是設計問題的中心時確定視線和最佳視區就要用到這個尺寸,這類設計包括劇院、禮堂、教室和其他需要良好視聽條件的室內空間。3.注意應當考慮頭部與眼部的轉動角度、范圍,座椅軟墊到底彈性,座椅面距地面高度和可調座椅的調節角度范圍。4.百分位選擇假如有適當的可調節性,就能適應從第5百分點到95百分點或更大范圍。當前第63頁\共有158頁\編于星期日\18點數據:男5%749mm、95%847mm;女5%695mm、95%783mm。當前第64頁\共有158頁\編于星期日\18點六、人體最大寬度(肩寬):1.定義是指人肩兩側三角肌外側的最大水平距離。2.應用肩寬數據可用于確定環繞桌子的座椅間距和影劇院、禮堂中的排椅座位間距,也可確定室內外空間的道路寬度。3.注意使用這些數據要注意可能設計的變化。要考慮衣服的厚度,對薄衣服要附7.9mm,對厚衣服要附加7.6cm。還要注意,由于軀干和肩部之間的活動范圍,兩肩所需要的空間會加大。4.百分位選擇由于涉及到間距問題,應使用第95百分點數據。當前第65頁\共有158頁\編于星期日\18點數據:男95%469mm;女95%438mm。當前第66頁\共有158頁\編于星期日\18點七、兩肘寬度:1.定義是指兩肘彎曲、自然靠近身體、前臂平伸時兩肘外側面之間的水平距離。2.應用這些數據可用于確定會議桌、餐桌、柜臺和棋牌桌周圍的位置。3.注意應當與肩寬尺寸接合使用。4.百分位選擇由于涉及間距問題,應使用第95百分點數據。當前第67頁\共有158頁\編于星期日\18點數據:男95%489mm;女95%478mm當前第68頁\共有158頁\編于星期日\18點八、臀部寬度:1.定義是指臀部最寬部分水平尺寸。一般坐著測量這個尺寸,坐著測量的尺寸要比站著測量的尺寸大一些。2.應用這些數據對扶手椅子內側尺寸特別重要,對吧臺、前臺和辦公座椅極為有用。3.注意根據條件,與兩肘之間寬度和肩寬結合使用。4.百分位選擇由于涉及間距問題,應使用第95百分點數據。當前第69頁\共有158頁\編于星期日\18點數據:男95%334mm;女95%346mm當前第70頁\共有158頁\編于星期日\18點九、肘部平放高度:1.定義是指座椅坐面到肘部尖端的垂直距離。2.應用與其他一些數據和考慮因素聯系在一起,用于確定椅子扶手、工作臺、書桌、餐桌和其他特殊設備、設施的高度。3.注意座椅軟墊的彈性、座椅表面的傾斜以及身體姿勢都應予以注意。4.百分位選擇肘部高度尺寸目的是使手臂得到舒適的休息。選擇第50百分點左右的數據是很合理的,在許多情況下,這個高度在14—28cm之間,這樣的范圍可以適合大部分使用者。當前第71頁\共有158頁\編于星期日\18點數據:男50%263mm;女50%251mm當前第72頁\共有158頁\編于星期日\18點十、大腿厚度:1.定義是指從座椅面到大腿與腹部交接處的大腿端部之間的垂直距離。2.應用這些數據是設計柜臺、書桌、會議桌、家具及其他一些室內設備的關鍵尺寸,而這些設備都需要把腿放在工作面下面。特別是有直拉式抽屜的工作面,要使大腿與腿上方的障礙物之間有適當的活動空間,這些數據是必不可少的。3.注意在確定上述設備尺寸時,其他一些因素也應當予以考慮,例如膝腘高度和座椅軟墊的彈性。4.百分位選擇由于涉及間距問題,應使用第95百分點數據。當前第73頁\共有158頁\編于星期日\18點數據:男95%151mm;女95%151mm當前第74頁\共有158頁\編于星期日\18點十一、膝蓋高度:1.定義膝蓋高度是指從腳底到膝蓋骨中點的垂直距離。2.應用這些數據是確定從地面到書桌、餐桌、柜臺地面距離的關鍵尺寸,尤其適用于使用者需要把大腿部分放在家具下面的場合。坐著的人與家居地面之間的靠近程度,決定了膝蓋高度和大腿厚度是否是關鍵尺寸。3.注意要同時考慮座椅高度、鞋跟的高度、坐墊的彈性和衣服的厚度。4.百分位選擇要保證是到活動間距,故應使用第95百分點數據。當前第75頁\共有158頁\編于星期日\18點數據:男95%532mm;女95%493mm。當前第76頁\共有158頁\編于星期日\18點十二、膝腘高度:1.定義是指人挺直身體坐著時,從腳底到膝蓋背后(腿彎)的垂直距離。測量時膝蓋與腳踝垂直方面對正,大腿底面與膝蓋背面接觸座椅坐面。2.應用這些數據確定座椅坐面高度的關鍵尺寸,尤其對于確定座椅前緣的最大高度更為重要。3.注意選用這些數據時必須注意坐墊的厚度和彈性。4.百分位選擇確定座椅高度,應選用第5百分點的數據,因為如果座椅太高,大腿受到壓力會使人感到不舒服。座椅高度能適應矮個子的人,就一定能適應高個子的人。當前第77頁\共有158頁\編于星期日\18點數據:男5%421mm;女5%401mm。當前第78頁\共有158頁\編于星期日\18點十三、臀部—膝腘部長度:1.定義是指臀部最后面到小腿最后面的水平距離。2.應用這些數據應用于座椅的設計中,尤其適用于確定退的位置、確定長凳和靠背椅等的垂直面以及確定座椅面的長度。3.注意應當考慮椅子坐面的傾斜度。4.百分位選擇應選用第5百分點的數據,這樣能適應最多使用者。當前第79頁\共有158頁\編于星期日\18點數據:男5%421mm;女5%401mm。當前第80頁\共有158頁\編于星期日\18點十四、臀部—膝蓋的長度:1.定義是指臀部最后面到膝蓋骨最前面的水平距離。2.應用這些數據確定椅背到膝蓋前方的障礙物之間的適當距離,例如影劇院、禮堂和公共汽車中的固定座椅設計中是必須考慮這一因素的。3.注意這個長度比臀部—足尖長度短,如果座椅前面的家具或其他室內設施沒有放置足尖的空間,就應選用臀部—足尖長度。4.百分位選擇由于涉及間距問題,應當選用第95百分點。當前第81頁\共有158頁\編于星期日\18點數據:男95%595mm;女95%570mm。當前第82頁\共有158頁\編于星期日\18點十五、臀部—足尖長度:1.定義臀部—足尖長度是從臀部最后面到前腳趾尖端的水平距離。2.應用這些數據用于確定椅背到足尖前方的障礙物之間的適當距離,例如,用于影劇院、禮堂和公共汽車的固定座椅設計中。3.注意如果座椅前方的家具或其他室內設施有放腳的空間,而且間隔要求比較重要,就可以使用臀部—膝蓋長度來確定合適的間距。4.百分位選擇由于涉及間距問題,應當選用第95百分點。

當前第83頁\共有158頁\編于星期日\18點數據:男95%940mm;女95%940mm。當前第84頁\共有158頁\編于星期日\18點十六、垂直手握高度:1.定義是指人站立、手握橫桿,然后使橫桿上升到人感到不舒服或拉得過緊的限度為止,吃食從腳底到橫桿頂部的垂直距離。2.應用這些數據可用來確定開關、控制器、拉桿、把手、書架以及衣帽架、柜櫥等的最大高度。3.注意這些尺寸是不穿鞋襪測量的,使用時要給予適當補償。4.百分位選擇由于涉及伸手夠東西的問題,如果采用高百分點的數據就不能適應大多數人,所以設計的出發點應基于適應矮個子的人,選擇第5到第10百分位之間數據較為適合。當前第85頁\共有158頁\編于星期日\18點數據:男5%1951mm;女5%1852mm。當前第86頁\共有158頁\編于星期日\18點十七、側向手握距離:1.定義是指人站立、右手側向平伸握住橫桿,一直伸展到人感到不舒服或拉得過緊的位置,這時從人體中線到橫桿外側面水平距離。2.應用這些數據有助于設備設計人員確定控制開關等裝置的位置,他們還可以為建筑師和室內設計師用于某些特定場所,如醫院、實驗室等的設計。如果使用者是坐著的,這個尺寸可能會稍有變化,但仍能用于確定人側面的書架的位置。3.注意如果涉及的活動需要使用專門的手動裝置、手套或其他某種特殊設備,這些都會延長使用者的一般手握距離,對于這些延長量應予以考慮。4.百分位選擇這個距離應適應大多數人,應選用第5百分點數據。當前第87頁\共有158頁\編于星期日\18點數據:男5%520mm;當前第88頁\共有158頁\編于星期日\18點十八、向前手握距離:1.定義是指人肩膀靠墻垂直站立,手臂向前水平伸直,是指與拇指尖接觸,這時從墻到拇指稍的水平距離。2.應用有時人們需要穿越某種障礙物去夠一個物體或者操縱設備,這些數據可用來確定障礙物的最大尺寸。3.注意要考慮操作或工作的特點。4.百分位選擇選用第5百分位數據,能適應大多數人。當前第89頁\共有158頁\編于星期日\18點數據:男5%673mm;當前第90頁\共有158頁\編于星期日\18點十九、坐姿時垂直伸夠高度:1.定義是指人坐直手向上伸直時,座椅面到中指末梢的垂直距離。2.應用

確定頭頂上方控制裝置和開關的位置。3.注意

椅面傾斜度和座墊的彈性。4.百分位選擇選用第5百分位數據,能適應大多數人。5.圖P24數據:男5%1499mm;女5%1402mm當前第91頁\共有158頁\編于星期日\18點二十、最大人體厚度:1.定義

一般為胸(或腹)部厚度。2.應用

在較緊張的空間里考慮間隙尺寸或排隊場合下所需的尺寸。3.注意

衣服厚度,使用者的性別及一些不易察覺的因素(衣服修正51mm)。4.百分位選擇選用第95百分位數據,能適應大多數人。5.圖P25數據:男5%330mm當前第92頁\共有158頁\編于星期日\18點二十一、眼至頭頂的高度:1.定義

眼至頭頂的高度。2.應用

用于確定電影院等場所前后排座位間的高差。3.注意

頭發因素。4.百分位選擇選用第95百分位數據,能適應大多數人。5.圖P26數據:男95%127mm當前第93頁\共有158頁\編于星期日\18點二十二、人的頭部、腳部尺寸:

人的頭部腳部尺寸對于鞋帽、手套設計有重要參考價值。腳長可用于確定樓梯踏步寬度。手部尺寸可用于確定扶手的直徑等。2.圖P26當前第94頁\共有158頁\編于星期日\18點二十三、手功能高:1.定義

人站立手臂下垂時,手心離地面的距離。2.應用

樓梯扶手的高度,一般樓梯扶手高于手功能高100mm以上。3.百分位選擇選用第50百分位數據,能適應大多數人。5.圖P26數據:男50%741mm女50%704mm當前第95頁\共有158頁\編于星期日\18點二十四、會陰高:1.定義

人站立時,會陰部離地面的距離。2.應用

欄桿的高度,要防止人們隨意進入某一區域時,欄桿的高度應大于此值。3.百分位選擇選用第95百分位數據,能適應大多數人。5.圖P26數據:男95%856mm女95%792mm當前第96頁\共有158頁\編于星期日\18點人體動態尺寸{靜態時的肢體活動范圍(作業域)處于動態時的全身動作空間P30{姿態變換人體移動人與動物的關系肢體活動角度(圖39-41)P27肢體的活動范圍當前第97頁\共有158頁\編于星期日\18點當前第98頁\共有158頁\編于星期日\18點第三節人的感覺與知覺1、感覺及特征

感覺就是人腦對直接作用于感覺器官的客觀事物個別屬性的反映。是人們了解外部世界的渠道,也是一切復雜心理活動的基礎和前提。感覺類型{外部感覺:反映外界各種事物的個別屬性,視覺、聽覺、味覺、嗅覺、皮膚感覺。P33表7內部感覺(本體感覺):反映外界各種事物的個別屬性,感覺特征{適宜刺激O感受閾限O感覺的適應相互作用感覺的對比當前第99頁\共有158頁\編于星期日\18點外部環境許多物質的能量形式,人體的一種感覺只對一生中能量形式的刺激特別敏感。能引起感覺器官有效反應刺激稱為適宜刺激,如剛剛能引起感覺的最小刺激量,稱為感覺閾限的下限,使人產生不正常感覺或引起感受器不適的刺激量,上限。感覺出最小刺激量的能力叫感受性。1mile=1.6千米,1ft=0.3米當前第100頁\共有158頁\編于星期日\18點2、知覺及特性

知覺是人腦對直接作用于感覺器官的客觀事物和主觀狀況整體的反映。知覺必須以各種感覺的存在為前提,由各種感覺器官聯合活動所產生的一種有機綜合,是人腦的初級分析和綜合的結果。知覺特性{選擇性O整體性O理解性恒常性當前第101頁\共有158頁\編于星期日\18點選擇性:知覺事物時,從復雜的刺激環境中將有關內容抽出來組織成知覺對象,而其他部分則留為背景。根據需要,對外來刺激物有選擇地作為知覺對象進行組織加工的特征就是知覺的特征。當前第102頁\共有158頁\編于星期日\18點當前第103頁\共有158頁\編于星期日\18點整體性:把知覺對象的各種屬性、各個部分知覺成為一個同樣的有機整體,稱為知覺的整體性。使人們在感知自己熟悉的對象時,只根據其主要特征可將其作為一個整體而被感知。當前第104頁\共有158頁\編于星期日\18點理解性:對現實事物的知覺中,需有以過去的經驗、知識為基礎的理解,以便對知覺的對象做出最佳解釋、說明。恒常性:人們總是根據以往的印象、知識、經驗去知覺當前的知覺對象,當知覺的條件在一定范圍內改變了的時候,知覺對象仍然保持相對不變。包括大小恒常、顏色恒常、形狀恒常、明度恒常性。當前第105頁\共有158頁\編于星期日\18點3、對物體知覺中的錯覺

在特定條件下人們對客觀事物必然產生的某種有固定傾向的歪曲知覺。線條的長短錯覺{箭頭錯覺垂直-水平錯覺鐵軌錯覺當前第106頁\共有158頁\編于星期日\18點面積的大小錯覺形狀和方向錯覺當前第107頁\共有158頁\編于星期日\18點似動現象—運動錯覺誘導似動當前第108頁\共有158頁\編于星期日\18點當前第109頁\共有158頁\編于星期日\18點第三章

人與環境1、人的行為與環境2、人的心理與環境當前第110頁\共有158頁\編于星期日\18點1、人的行為與環境人類有許多適應環境的本能行為,它們是在長期的人類活動中,由于環境與人類的交互作用而形成的,這種本能被稱為人的行為習性。抄近路習性識途性左轉彎與左側通行習慣從眾習性與趨光性聚集效應幽閉恐懼恐高癥僥幸心理、省能心理、逆反心理、湊興心理當前第111頁\共有158頁\編于星期日\18點抄近路習性為了達到預定的目的地,人們總是趨向于選擇最短路徑,這是因為人類具有抄近路的行為習慣。因此在設計建筑、公園和室內環境時,要充分考慮這一習慣。當前第112頁\共有158頁\編于星期日\18點識途性

人們在進入某一場所后,如遇到危險(如火災等)時,會尋找原路返回,這種習性稱為識途性。

在大量火災事故現場調查發現,許多遇難者因找不到安全出口而倒在電梯口,因為他們是從電梯口來的,所以遇到緊急情況原路逃離,可是在電梯口又沒有安全出口,因為緊急情況下,電梯是自動關閉的。特別是在慌張之際,人更表現出識途習性的行為。

因此在設計室內安全出口時,要盡量設在入口附近,并且要有明顯的位置和方向指示標記。當前第113頁\共有158頁\編于星期日\18點左轉彎與左側通行習慣左側通行習性在人群密度較大(0.3人/m2以上)的室內和廣場上行走的人,一般會無意識地趨向于選擇左側通行。有學者認為,左側通行可使人的心臟靠向建筑物,有力的右手向外,在生理上、心理上比較穩妥的解釋。這種習性對于展覽廳展覽陳列順序有重要指導意義。表左轉彎習性人類有趨向于左轉彎的行為習性,在公園散步、游覽的人群的行走軌跡可以顯示這一習性。并且有學者研究發現向左轉彎的所要時間比同樣條件下的右轉彎短。很多運動場(如跑道、棒球、滑冰等)都是左向回轉(逆時鐘方向)的。這種習性對于建筑和室內通道、避難通道設計具有指導作用。圖當前第114頁\共有158頁\編于星期日\18點當前第115頁\共有158頁\編于星期日\18點當前第116頁\共有158頁\編于星期日\18點從眾習性與趨光性從眾習性人類有“隨大流”的習性,如果發生災害或異常情況,總是有一部分人會首先采取避難行動,如何使首先發現者保持冷靜是很重要的,周圍的人會跟著首先采取行動的人朝一個方向行動,因此,室內避難疏散口的設計、誘導非常重要。

當然,商場陳設的設計中也利用人的從眾習慣。某些店面擺放真人大小的模特,造成人頭攢動的感覺,吸引顧客。趨光性

向光性是人類的本能需求,人在環境中首先注意的是相對光亮強度大的物體。

向光性的運用:1兩個相鄰出入口,一個亮一個暗,對于陌生人,幾乎都選光亮的。2觀看一櫥窗,首先引起注意的是光亮度最強的物體。3在商場、展廳、娛樂場設計中,可不做頂棚或局部吊頂。4在安全出口,可做光導向設計,這可能比安全標志更起作用。當前第117頁\共有158頁\編于星期日\18點聚集效應

許多學者研究了人群密度和步行速度的關系,發現當人群密度超過1.2人/m2時,步行速度會出現明顯下降趨勢。當空間人群密度分布不均時,則出現人群滯留現象,如果滯留時間過長,就會逐漸結集人群,這種現象稱為聚集效應。在設計室內通道時,一定要預測人群密度,設計合理的通道空間,盡量防止滯留現象發生。幽閉恐懼

當空間形式斷絕了人們與外界的直接聯系時,人易產生恐懼感。

幽閉恐懼在人們日常生活多少會遇到,有的人重些,有的人輕些。如坐在只有雙門的轎車后坐上、乘電梯、坐在飛機狹窄的艙里,總是有一種危機感,會莫名其妙地認為“萬一”發生問題會跑不出去。原因在于對自己的生命抱有危機感,這些并非是胡思亂想,而是這幾個空間形式斷絕了人們與外界的直接聯系。當前第118頁\共有158頁\編于星期日\18點恐高癥

自從人類的祖先離開叢林來到地上后,發展了新的平衡感覺,他們已不再能悠哉悠哉地蕩于林間樹梢,對高處產生了本能的恐懼感。登臨高處,會引起人血壓和心跳的變化,人們登臨的高度越高,恐懼心理越重。在這種情況下,許多在一般情況是合理的或足夠安全的設施也會被人們認為不夠安全。如欄桿的高度是否夠高、是否牢固。在這里人們衡量的標準主要的是心理感受。僥幸心理、省能心理、逆反心理、湊興心理僥幸心理:如“多數人違章操作也未發生事故”的心理省能心理:嫌麻煩,怕費勁,圖方便,得過且過等心理逆返心理:你要東,我偏往西;你要西,我偏往東湊興心理:如開快車超車。當前第119頁\共有158頁\編于星期日\18點2、人的心理與環境

人們并不僅僅以生理的尺度去衡量空間范圍,對空間的滿意程度及使用方式還決定于人們的心理尺度,這就是心理空間。1.個人空間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個人空間,這是在每個人的周圍的空間,通常是具有看不見的邊界,這個空間叫做“神秘的氣泡”在邊界以內不允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