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第2節(jié)詞類上課件_第1頁
第4章第2節(jié)詞類上課件_第2頁
第4章第2節(jié)詞類上課件_第3頁
第4章第2節(jié)詞類上課件_第4頁
第4章第2節(jié)詞類上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四章語法第二節(jié)詞類(上)1第二節(jié)詞類(上)一、劃分詞類的依據(jù)詞類是詞的語法性質(zhì)的分類。劃分詞類旨在說明語句的結(jié)構(gòu)規(guī)律和各類詞的用法。分類的依據(jù)是詞的語法功能、形態(tài)和意義三方面。就漢語來說,語法功能是主要依據(jù),形態(tài)和意義是參考的依據(jù)。下面詳述以下三條標準

(一)詞的語法功能

(二)詞的形態(tài)

(三)詞的意義2(一)詞的語法功能

詞的語法功能,即詞的分布,主要指的是:

(1)詞充當句法成分的能力。具體表現(xiàn)為:一是能否獨立充當句法成分;二是充當什么樣的句法成分。實詞都能充當句法成分,不同類的詞可以充當不同的句法成分。

(2)詞的組合能力。具體表現(xiàn)為:一是能跟什么詞組合,不能跟什么詞組合;二是組合以后是什么關系。3(二)詞的形態(tài)

詞的形態(tài)分兩種:

一是構(gòu)形形態(tài):

研究→研究研究(動詞)

老實→老老實實(形容詞)

這些都是不構(gòu)成新詞的形態(tài)變化。

二是構(gòu)詞形態(tài):

前綴:老師、阿叔

后綴:石頭、鏟子

它們附加在詞根上構(gòu)成新詞,同時起標記詞類的作用。4(三)詞的意義

這里的意義不是指單個詞的詞匯意義,而是指語法上同類詞的概括意義或意義類別。

名詞表示人和事物的名稱,動詞表示動作、行為等,形容詞表示性質(zhì)和狀態(tài)等。

例如“馬、牛、羊”的詞匯意義各不相同,但可以概括出“事物”的共同意義。5劃分詞類的三種依據(jù),在不同的語言中其重要性各不相同。在詞的形態(tài)豐富的印歐語里,劃分詞類主要依據(jù)詞的形態(tài)。漢語雖有形態(tài)(如重疊),但很有限,而且在同類詞內(nèi)普遍性又差,只能作為分類的參考標準。如果把意義作為標準,那么“戰(zhàn)爭”和“打仗”、“忽然”和“突然”、“剛才”和“剛剛”就被歸入同一詞類,這顯然忽略了它們用法上的差異。因此,漢語劃分詞類主要應依據(jù)語法功能。6二、現(xiàn)代漢語的詞類系統(tǒng)

以語法功能為依據(jù),漢語的詞可以分為實詞、虛詞兩大類。實詞可以充當句法成分,虛詞不可以充當句法成分,只表示一定的語法意義。

實詞包含名詞、動詞、形容詞、區(qū)別詞、數(shù)詞、量詞、代詞、副詞、擬聲詞和嘆詞十類。

虛詞包含介詞、連詞、助詞、語氣詞四類。7三、實詞(一)名詞1.名詞的意義和種類

名詞表示人、事物或時地的名稱。名詞有以下幾種:

(1)專有名詞魯迅、中國、香港

(2)普通名詞

朋友、牛、羊、飛機、原子(個體名詞)

人民、群眾、物品、馬匹、車輛(集合名詞)

道德、文化、政治、欲望、苦頭(抽象名詞)

(3)時間名詞秋天、早晨、明年、現(xiàn)在、平時

(4)處所名詞河岸、東郊、周圍(5)方位名詞前、后、上、下、左、中、右、之南82.名詞的語法特征(1)經(jīng)常放在動詞前后作主語或賓語,多數(shù)能作定語或帶定語。普通名詞一般不作狀語,只有表時間、處所和方位名詞可以作狀語。名詞一般不能作補語。(2)名詞前一般能夠加上表示名量的數(shù)量短語,一般不能加副詞。例如能說“(一座)山”,不能說“不山”。(3)名詞一般不能重疊。(4)可以用在介詞后頭,組成介詞短語,例如“[用事實]說話、[被人]發(fā)現(xiàn)”。(5)復數(shù)可以不加“們”。加“們”之后不能再受數(shù)量短語的修飾。93.時間名詞和方位名詞時間名詞,除了能作主語、賓語和定語外,還經(jīng)常作狀語,表示事情發(fā)生的時間。例如“他[昨天]已經(jīng)來了”。方位名詞,亦稱方位詞,表示方向和位置,可分為單純方位詞和合成方位詞兩種。單純方位詞為單音節(jié)的,現(xiàn)代漢語一般不單用。合成方位詞為雙音節(jié)的,由單純方位詞加上“之、以、邊、面、頭”等組成。10(二)動詞1.動詞的意義和種類動詞表示動作、行為、心理活動或存現(xiàn)等。有以下幾種:(1)走、聽、看、批評、宣傳、保衛(wèi)、學習(動作動詞)(2)愛、怕、想、喜歡、羨慕、希望、懷念(心理動詞)(3)在、存在、有、發(fā)生、演變、發(fā)展、生長、死亡、消失(存現(xiàn)動詞)(4)是(判斷動詞)(5)能、要、會、該、肯、愿意、應該、可能(能愿動詞)(6)來、去、上、下、進、出、下來、上去、起來(趨向動詞)(7)進行、予以、加以(形式動詞)112.動詞的語法特征(1)能作謂語或謂語中心,多數(shù)能作動語帶賓語。(2)動詞能夠受副詞“不”修飾,只有少數(shù)表心理活動的動詞和一些能愿動詞能夠前加程度副詞,例如能說“很怕他、很喜歡他、很羨慕他”。(3)能構(gòu)成“V不V”式并帶賓語表示提問。(4)動詞多數(shù)可以后帶“著、了、過”等表示動態(tài)。(5)有些動作行為動詞可以重疊,表示短(動作的動量小或時量短或嘗試、輕松等意義),限于表示可持續(xù)的動作動詞。123.三類特殊動詞(1)判斷動詞“是”

“是”表示肯定。常居謂語中心的位置,后頭不能有補語和助詞“了、著、過”,也沒有動詞重疊式,可以有V不V并列提問式。放在主語賓語之間,有多種意義關系:

A.表示事物等于什么或?qū)儆谑裁础@纾骸拔覀兊哪康氖前l(fā)展生產(chǎn)”,“女兒也是傳后人”。B.表示事物的特征、質(zhì)料、情況。例如:“這孩子是雙眼皮”,“這茶盤是景泰藍”。C.表示事物的存在。例如:“遍地是牛羊”,“教室前面

全是菊花”。13要注意副詞“是”常用在謂語動詞、形容詞前,表示肯定,例如:

他的性格是變了

他是走了

今天是很冷

我們的戰(zhàn)士是勇敢

這些“是”要重讀,相當于“的確、確實”的意思,不能省略。“是”,不重讀時,可以省略,只表示一般的肯定。這種“是”與句末語氣詞“的”配合構(gòu)成“是……的”格式,同“他是個賣粽子的”里的“是……的”格式和詞性都不同。14(2)能愿動詞又叫助動詞,能用在動詞語、形容詞語前邊表示客觀的可能性、必要性和人的主觀意愿,有評議作用。表可能:能、能夠、會、可能、可以、可表必要:要、應、應該、應當表意愿:肯、敢、要、愿、愿意它們在句子里常作狀語,例如“我們[要]認真對待。”但是與作狀語的副詞不同:它有“×不×”式和“不×不”式,它還可以作謂語或謂語中心,如“這樣做可以不可以?”“完全可以。”

它不能用在名詞前面,不能重疊,不能帶助詞“了、著、過”等,不能帶數(shù)量補語。15(3)趨向動詞表示移動的趨向,有單音的、雙音的。限于下列這些:

上下進出回過起

來:上來下來進來出來回來過來起來

去:上去下去進去出去回去過去趨向動詞可以單獨作謂語或者謂語中心,如“月亮下去了,太陽還沒有出來。”但經(jīng)常用在別的動詞或者形容詞后邊表示趨向,作趨向補語,例如:

拿<出>一本書

拿<出來>一本書

拿<出>一本書<來>16(三)形容詞

1.形容詞的意義和種類

形容詞表示形狀、性質(zhì)和狀態(tài)等。可分為以下兩類:

(1)性質(zhì)形容詞:

好、美、偉大、勇敢、優(yōu)秀、懶惰

(2)狀態(tài)形容詞

雪白、墨綠、火熱、綠油油、水靈靈

糊里糊涂、黑不溜秋172.形容詞的語法特征(1)形容詞常作定語、謂語或謂語中心。多數(shù)形容詞能夠直接修飾名詞,少數(shù)性質(zhì)形容詞能夠直接修飾動詞,作狀語。通常要重疊或者加助詞“地”,才可以作狀語。一部分形容詞也能作補語。(2)形容詞不帶賓語。但是有些性質(zhì)形容詞兼屬動詞兩類,作動詞時能帶賓語。例如“端正態(tài)度(使態(tài)度端正),有致使義,這樣用時叫“使動詞”。還有“花了眼、直著身子、高過我”等,“直、花、高”等都是動詞,不是形容詞。18(3)性質(zhì)形容詞大都能受“很、太”等程度副詞修飾,如“[很]簡單、[太]小了、[十分]漂亮”。而狀態(tài)形容詞本身帶有某些程度意義,不能再受程度副詞修飾。例如“雪白、血紅、紅通通、亮晶晶”等,本身已經(jīng)帶有程度意義,不能受“很”的修飾。(4)有些性質(zhì)形容詞可以重疊,表示性狀程度的加深或適中,重疊后不能再受“很”的修飾。單音節(jié)形容詞的重疊式為AA(的)式,雙音節(jié)形容詞為AABB式。19(5)有些單音性質(zhì)形容詞可帶上疊音詞綴或其他詞綴,例如“紅彤彤、亮堂堂、黑咕隆咚、灰不溜秋”,不能加“很”。(6)狀態(tài)形容詞如“雪白、漆黑、血紅”,本身已表示特定狀態(tài)和程度,而且程度較深,不用加“很”或重疊。但可以作詞的重復,表示強調(diào),屬于修辭的反復格,如“漆黑漆黑(的)、雪白雪白(的)”,不算構(gòu)形重疊。要注意還有由兩個反義或近義的單音形容詞重疊聯(lián)合構(gòu)成的AABB格式,例如“高高低低、大大小小、紅紅綠綠”,這是句法結(jié)構(gòu)中的固定格式。203.名詞、動詞、形容詞的比較2122(四)區(qū)別詞1.區(qū)別詞的意義

區(qū)別詞表示人和事物的屬性或區(qū)別性特征,有區(qū)分事物的分類作用。

區(qū)別詞往往是成對或成組的。例如:

男∶女雄∶雌單∶雙金∶銀

西式∶中式陰性∶陽性民用∶軍用

國有∶私有有期∶無期

大型∶中型∶小型∶微型232.區(qū)別詞的語法特征

(1)能直接修飾名詞和名詞短語,作定語;多數(shù)能帶“的”形成“的”字短語。例如“西式服裝、大型轎車、慢性肺炎、彩色電視,大號的、野生的、男的、金的”。(2)不能單獨作主語、謂語、賓語。但是,組成聯(lián)合短語或成雙對比后可以作主語、謂語、賓語。例如“公私不分”、“雌多雄少”、“生男生女都一樣”。還有,組成“的”字短語當然可以常作主語謂語賓語,例如“小型的我不要,我要中型的”。(3)不能前加“不”,否定時前加“非”。例如“非正式會談”。24要注意區(qū)別詞與形容詞的區(qū)別。形容詞能充當定語,還可以充當謂語,一部分能作補語和狀語,能前加副詞“不”和“很”,而區(qū)別詞則只能充當定語,不能單獨充當謂語、不能前加“不”。它缺少謂詞的主要功能,不宜歸入謂詞和形容詞。還要注意分清詞和語素。“男運動員”的“男”是個詞;“男孩兒”的“男”是語素,不是區(qū)別詞。“女醫(yī)生”的“女”是區(qū)別詞,“女人”的“女”是語素。判斷的方法是“插入法”,中間能插入“的”的,兩邊各是一個詞,如“男的運動員”;中間不能插入“的”,如“男的孩兒”不成話,“男”是語素,不是區(qū)別詞。25(五)數(shù)詞

1.數(shù)詞的意義和種類

數(shù)詞表示數(shù)目或次序。分基數(shù)詞和序數(shù)詞。(1)基數(shù)詞表示數(shù)目的(多少)。可分為個位數(shù)(0、一至九)和十位數(shù)(十、百、千;萬、億、萬億、兆),兩種基數(shù)的可以組成復合數(shù)詞。基數(shù)詞還包括:

A.倍數(shù),由基數(shù)加“倍”組成。數(shù)目增加可用倍數(shù)表示,“增加了三倍”和“增加到三倍”不同。

B..小數(shù),零點五(0.5)、三點一四(3.14)。

C.分數(shù),用“×成”、“×分之×”等固定格式表示。數(shù)目減少可用分數(shù)表示,不用倍數(shù)。26D.概數(shù),有幾種表示法:①“來、多、把、左右、上下”放在數(shù)詞或數(shù)量短語的后頭。例如:

十來個人|三十來斤重|十來里地|百把條槍|一千多架飛機|十多丈長|一千左右|五里來|七丈多長|三個多星期|五十米左右|一千斤上下|里把路|丈把長|千把人|萬把塊磚②相鄰兩個基數(shù)連用。例如:

一兩個|三四條|三五斤27(2)序數(shù)詞表示次序前后。

一般是在基數(shù)前加前綴“第”或“初”組成,例如:

第一|第五|初一|初五

有時可用“甲、乙、丙、丁”或“子、丑、寅、卯”等表示序數(shù)。282.數(shù)詞的語法特征(1)數(shù)詞通常要跟量詞組合成數(shù)量短語,才能作句法成分。數(shù)詞一般不直接跟名詞組合,“一草一木”是古漢語說法的遺留。(2)數(shù)量短語通常用作定語或補語、狀語。例如“一片浮云|看了一眼”。(3)“倆”(liǎ)?“仨”(sā)是“兩個”、“三個”的合體數(shù)量詞,意義和功能相當于數(shù)量短語,后頭不能加量詞“個”。只用于口語,例如“倆人”“哥兒倆”“咱們倆”“仨人”。(4)倍數(shù)只能用來表示數(shù)目的增加,不能表示數(shù)目的減少;分數(shù)既可以表示數(shù)目的增加,也可以表示數(shù)目的減少。29(六)量詞1.量詞的意義和種類量詞表示計算單位。可分名量詞和動量詞兩大類。

名量詞:表示人和事物的計算單位,如“一個人”。

動量詞:表示動作次數(shù)和發(fā)生的時間總量。如“看三次”“看三天”。30名量詞又分為兩類:(1)專用名量詞①個體量詞:

個、只、條、把、張、位、件、塊、匹、臺、根

②集體量詞:

對、雙、副、班、堆、批、群、套、打(指12個)

③度量衡量詞:

丈、尺、寸、米、厘米、斗、升、磅、噸、畝、里

分、頃、刻、元、角、分、平方米、立方米

31(2)借用名量詞

①借自名詞:

一桶水、一船人、一碗飯、一尾魚

②借自動詞:

一挑水、一捆柴、一堆土、一擔肥

32動量詞(1)專用動量詞

①動作數(shù):

次、回、趟、遭、下、遍、番、場

②動作時量:

住了三年、去了兩天、來了三分鐘、看了一個小時(2)借用動量詞

①借自名詞:

踢了一腳、砍了三刀、打了幾槍、畫一筆

②借自動詞:

看了(一)看、想了一想、摸了幾摸33表示動作延續(xù)時間的長短(時段)的動量詞,可以稱為“時量詞”,算作動量詞的一種,是計算動作的久暫的。要注意量詞與名詞的區(qū)別。例如:住了三個月|做了一個星期

上列紅字為名詞。凡是直接加數(shù)詞,不能加數(shù)量詞的是量詞,例如“分、秒、點、夜、周、歲、旬”等。

能前加數(shù)量詞的是名詞,例如“中午、冬天、時期”。

有時能直接加數(shù)詞,有時又能加數(shù)量短語詞的時間詞是兼屬量詞和名詞,例如“星期、禮拜、小時”。342.量詞的語法特征(1)量詞總是位于數(shù)詞和名詞之間,數(shù)詞與量詞組成數(shù)量短語,作定語、狀語或補語、賓語等。(2)單音量詞大都可以重疊,重疊后表示每一,能單獨充當定語、狀語、主語、謂語,不能作補語、賓語。(3)量詞有時單獨作句法成分。(4)什么量詞能與什么名詞組合,在普通話和方言里各有自己的習慣,有的相同,有的不相同。例如普通話說“一個人”、“一頭(口)豬”,有的方言說“一塊人”、“一根豬”。35量詞用在指示代詞后面,構(gòu)成指量短語。如“這本、那件”。數(shù)量短語和指量短語統(tǒng)稱量詞短語。數(shù)詞、量詞與名詞的語法功能比較接近,三者合起來成為與謂詞相對的“體詞”。我們講的“名詞語”就是體詞語包括數(shù)詞、量詞和名詞及其短語。36(七)副詞

1.副詞的意義和種類

副詞能限制、修飾動詞、形容詞性詞語,表示程度、范圍、時間等意義。分以下8種:

(1)表示程度:很、最、格外、分外、更加、有點兒、稍微、略微、幾乎

(2)表示范圍:都、總、共、總共、只、僅僅、單、全、一律、通通

(3)表示時間、頻率:剛、才、正、在、已經(jīng)、曾經(jīng)、正在、將要、重新、偶爾

(4)表示處所:四處、隨處37(5)表示肯定、否定:必、必須、必定、的確、不、不必、沒有、沒、未、未必、別

(6)表示方式、情態(tài):大肆、肆意、特意、猛然、忽然、趕緊、大力、穩(wěn)步、闊步

(7)表示語氣:難道、究竟、偏偏、索性、簡直、就、可、也許、難怪、大約、幸虧

(8)表示關聯(lián):便、也、又、卻、再、就

同一小類的副詞,語義和用法不一定都相同,有的差別還相當大。38就是同一個詞形,也可能屬不同的小類。試以“就”為例。

——“春天很快就到了”,表示事情短期內(nèi)即將發(fā)生;

——“他十五歲就去了延安”,表示事情早已發(fā)生;

——“學了就用”,表示后一事緊接著前一事發(fā)生,相當于“立刻”;

——“老虎屁股摸不得,我就要摸”,表示跟前一情況相反的做法,帶有一種故意的語氣,相當于“偏”;

——“我就有一個名字”,表示范圍,相當于“只”。一個副詞究竟表示什么意思,往往須結(jié)合全句語境仔細體會。392.副詞的語法特征

(1)副詞都能作狀語,幾乎都能修飾動詞,近半能修飾形容詞。個別程度副詞“很、極”還可以作補語。值得注意的是,在句子里,有一些副詞既可以用來作狀語修飾謂詞,也可以用來作定語修飾名詞性成分。用來修飾名詞主語的副詞不多,有“就、僅、僅僅、只、光、單、單單、幾乎”等,表示限制人或事物的范圍。例如:

只這幾家商店開始營業(yè)

今天就你一個淘氣

光書就有十箱

單單這一點就夠了40(2)副詞一般不能單說,只有“不、沒有、也許、有點兒、當然、馬上、何必、剛好、剛剛、的確”等在省略句中可以單說。例如:

①“喝水不?”“不。”(省略句)

②你也別太為他擔心,何必呢!(省略句)(3)部分副詞能兼有關聯(lián)作用。有單用的,有成對使用的,例如:

打得贏就打

越說越快

又說又笑412.副詞與其他詞的區(qū)別(1)副詞與動詞的區(qū)別

“沒有(沒)”是副詞又是動詞。例如:

①他沒(有)書

②他沒來|臉沒紅

“沒有(沒)”在名詞性的詞語前面是動詞;在謂詞(動詞、形容詞)前面是副詞。42(動詞)

(副詞)“白、怪、凈、老”等詞,修飾名詞時是形容詞,修飾動詞、形容詞時是副詞。

例如:

白布(表性質(zhì))白跑一趟(白=空,表方式)

怪事(表性質(zhì))怪好看的(怪=很,表程度)

凈水(表性質(zhì))身上凈是泥(凈=全,表范圍)

老人(表性質(zhì))老沒見他(老=一直,表時間)

兩個“白”是同一個字,但它是兩類詞,因語義和語法性質(zhì)都不同,兩者意義上已經(jīng)失去了聯(lián)系,應該認為是同音詞,不是形容詞兼副詞。43(2)副詞與形容詞的區(qū)別

副詞和形容詞都能作狀語:

③對別人的意見不能[一概]否定。(副詞)

④他[突然]來到會場。(形容詞)凡是能作謂語、謂語中心,又能作定語或補語的是形容詞,否則是副詞。44(3)時間副詞和時間名詞的區(qū)別

它們的相似點是都表時間又可作狀語。

不同點是:

①時間名詞可以能作主語、賓語,而副詞不可以。

②時間名詞能加介詞組成介詞短語作狀語,如“[從今天]起”,時間副詞不能這樣用。

(4)副詞和區(qū)別詞的區(qū)別

副詞和區(qū)別詞詞因只有作附加成分的功能,所以可以合稱“加詞”。

副詞一般只作狀語,個別可作補語,區(qū)別詞一般只作定語。45(八)代詞代詞能起代替和指示作用。它跟所代替、所指示的語言單位的語法功能大致相當,就是說,所代替的詞語能作什么句法成分,代詞就有作什么成分。如果按句法功能劃分,代詞可以分為代名詞、代謂詞、代副詞。

(1)代名詞,它的功能因名詞大體相同。本教材講規(guī)律時使用名詞性的詞語簡稱“名詞語”,就包含代名詞在內(nèi)。例如:他、誰、這;哪里;多會兒;多少。

(2)代謂詞,它的功能同謂詞大體相當。如“怎么、這樣、那樣”等。

(3)代副詞,它的功能同副詞,如:“這么、那么”。46(1)人稱代詞

可以分為第一人稱、第二人稱、第三人稱和其他代詞。

第一人稱:我我們咱們

第二人稱:你您你們

第三人稱:他她它他們她們它們

其他代詞包括:自己、自個兒、別人、人家、大家、大伙、彼此。

一些人稱代詞如“你、我”等有時不確指哪一個人而用于虛指,例如: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動手。

47(2)指示代名詞

用來指代人,也用來指事物。“這”為近指,“那”為遠指。

“這、那”等有指示和代替作用。指示作用如“這孩子|那放羊的剛過來”;代替作用如“這可是最好的瞄準手|那里連村寨也難得碰到一個”。

有時“這、那”對舉著用,指代眾多的人或事物,這是虛指用法,即不確指任何事物。例如:

咱不圖這,不圖那,就圖那娃思想好,干活勤快。

“每、各、某、本、另、該、別的、其他、其余”等也都是指示代詞。48(3)疑問代名詞

主要用途是表示有疑而問(詢問)或無疑而問(反問、設問)。

“哪”(nǎ)表疑問,不確指,要求在所指代的人或事物中選定;指示代詞“那”(nà)一般所指是確定的。比較:

①你找哪一家?

②你找那一家。

“哪里、哪里。”連著用可以表示否定,不表示問處所。49疑問代名詞可不表疑問,引申為任指和虛指兩種用法。

一是任指。表示任何人或任何事物,說明在所說的范圍內(nèi)沒有例外。例如:

①誰也聽不懂他說什么。(誰=任何人)

②她是個好姑娘,心好,什么都好。(什么=任何方面)

③他哪兒都不想去。(哪兒=任何地方)

④他多會兒都忘不了你。(多會兒=任何時候)

⑤愛怎么辦就怎么辦唄。(怎么[辦]=用任何方式[辦])

表任指的代詞后頭常出現(xiàn)“都、也”等副詞表周遍性。50二是虛指。指代不能肯定的人或事物,包括不知道、說不出或不想說出的。例如:

⑥我好像在哪兒見過這個人。(哪兒=某個地方)

在轉(zhuǎn)述別人說的話時,可以用來指代不必或不愿具體說明的對象,這時代詞也可以重疊著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