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退役軍人服務站站長事跡材料范文(精選3篇)_第1頁
社區退役軍人服務站站長事跡材料范文(精選3篇)_第2頁
社區退役軍人服務站站長事跡材料范文(精選3篇)_第3頁
社區退役軍人服務站站長事跡材料范文(精選3篇)_第4頁
社區退役軍人服務站站長事跡材料范文(精選3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社區退役軍人服務站站長事跡材料范文(精選3篇)【篇1】社區退役軍人服務站站長事跡材料

鎮退役軍人服務站干部先進事跡材料X,男,漢族,X年出生,X年X月在X軍區服兵役,X年X月退伍。X年X月加入中國,X年X月考入排調鎮人民政府工作。在此期間,X同志作為一名退伍軍人做到“離軍不離黨、退役不褪色”,能夠繼續發揚“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奉獻”的優良傳統,堅守初心使命,勇于擔當作為。認真實踐、貫徹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嚴格執行鎮黨委、政府的工作部署,圓滿完成各項工作任務。踏實肯干,努力做好本職工作。立足本職工作,認真履行崗位職責,努力提高服務水平。作為退役軍人服務站工作員了解退役軍人存在的各項困難,當好退役軍人的“娘家人”是必修課。今年接待退伍軍人政策咨詢、思想疏導X余次,大力宣傳退伍軍人的相關政策,使退伍軍人解開心結,平復矛盾,從而降低了退伍軍人的上訪率。扎實做好信息采集和光榮牌懸掛工作,截至目前全鎮共采集退役軍人和其他優撫對象信息X條,懸掛“光榮之家”牌共X塊。完成“一卡通”專項治理工作,收集統計上報優撫優待對象X人的“一折通”賬號。“八一”走訪慰問重點優撫對象共X人次,慰問金X元。“國慶”走訪慰問重點優撫對象共X人次,慰問金X元。同時大力推進退役軍人就業創業,在線上線下推薦就業崗位宣傳,提高、拓寬就業渠道,推薦了X名退役士兵到黔東南民族職業技術學院提升學歷,進行訂單式人才培養。“住房保障”是精準脫貧“一達標、兩不愁、三保障”中重要指標之一,X年X月,他作為脫貧攻堅住房保障工作隊中的一員,主要負責X個村的住房保障協調工作,為了讓群眾能夠盡可能的享受到黨的恩惠,不辭勞苦地實地入戶調查,每件事都要親自過問關注,時刻以事無大小的態度面對工作,對于群眾反映的問題總是第一時間了解,及時回復,毫無懈怠。協助村攻堅所、施工隊以及村民有序實施住房保障,完成了也改村實施X戶、岔河村實施X戶、高峰村實施X戶、黨干村實施X戶的任務。項目完工后,村容村貌煥然一新、農田灌溉條件得到了改善、房屋安全得到了基本保障,豐富了村民日常文化生活,加快了全鎮新農村建設步伐。服務群眾,為疫情防控添磚增瓦。面對突如其來的X肺炎疫情,他選擇投入疫情一線、守護一方平安,為這場戰役奉獻著自己的力量,用行動書寫一個退伍老兵、黨員的責任與擔當。他參與發放宣傳資料、張貼告示、宣傳標語、入戶核查、值守卡點等任務,駐守的防控卡點前不著村、后不著店,一頂帳篷就是一塊“陣地”,就是一條生命的防線。那是X第一天守卡,剛到達卡點,里邊有要外出的車輛,外邊有要進村走親訪友的、維修電信網絡的、下鄉辦事的,各種車輛將道路都堵上了,大家爭相前來說情放行,也有不理解指責的,一直僵持著、吵嚷著。X與卡點人員一道逐一詢問登記、測量體溫、耐心勸返,大家忙碌了半天才疏導完畢。一天,大杉樹值守人員剛端上碗筷,就聽見車輛駛來的聲音,大家默默的放下碗筷,戴上口罩,拿上登記表,這樣的情景每天都在上演,一餐飯少不了要拿起放下幾次碗的。經過幾天的勸返,路上車輛漸漸減少了,帳篷外面總會留下一些方便面、水果、臘肉、木炭、柴火等,老百姓從一開始的針鋒相對到相互理解,辛勤地付出終是值得的,他們共核查車輛X輛X人,勸返X輛,體溫監測合格X人。他們用身軀為群眾筑起了一道防疫墻。深入基層,摸清村情民意。入村入戶、真抓實干。作為X村同步小康工作組成員,X走訪網格區X村第五村民小組農戶X戶,其中貧困戶X戶,對該組農戶的家庭情況、收入來源以及存在困難做了詳細的了解,與同步小康組共同走訪群眾X余人次。經過調查走訪,詳細掌握和分析貧困戶的家庭人口、經濟狀況、貧困原因,制定脫貧措施,明確了脫貧時序。結合X村村小位置偏的特點,按照持續發展的原則,提出發展以水稻及中藥材等為主種植業為主的種殖業的發展思路,培育主導產業,帶動群村社會經濟發展,如期實現脫貧。作為駐村干部,他密切聯系X村實際,充分發揮個人優勢,致力于加強村級班子和黨員隊伍建設,致力于改善民生,增加農民收入,認真當好政策法規的宣傳員、社情民意的信息員。【篇2】社區退役軍人服務站站長事跡材料

工作22年,他歷任6個部門的負責人,始終堅信“忠誠干凈擔當、踏實肯干為民,才對得起組織的培養”,堅守初心、忠于職守、愛崗敬業,真心實意地為退役軍人辦實事、解難事。他,就是重慶市涪陵區龍橋街道退役軍人服務站站長楊小川。赤誠之心,服務顯本色“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2023年5月,龍橋街道退役軍人服務站正式掛牌成立,街道黨工委、辦事處高度重視服務站工作,先后6次專題研究,投入大量資源支持退役軍人工作。謀定而后動,楊小川精心謀劃、全力協調,按照“五有”標準建設服務站。2023年9月街道、村(社區)兩級退役軍人服務站實現全覆蓋。街道服務站綜合辦公面積300平方米,配備工作人員6人;每個村(社區)退役軍人服務站辦公面積在20平方米以上,配備站長1人、工作人員1人。建立工作制度14個,明確工作職責,公開服務承諾,設置文化墻、接待室、展示廳,力爭做到硬件標準化、制度規范化、服務優質化。兢兢業業,擔好站長角色“腳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為摸清家底,他與工作人員一道進村入戶、走街串巷,高質量完成信息采集1176人。全面掌握困難需求,建立各類臺賬25個,做到底數清、情況明。為切實做好服務保障工作,他開動腦筋,建立常態化聯系退役軍人制度,實行“主要領導包片、分管領導駐村、干部包社”的模式,做到轄區退役軍人聯系全覆蓋。一年來干部走訪聯系退役軍人1500人次,收集問題125個,幫助困難退役軍人55人次,化解矛盾問題74個。為做到幫扶解困精準化,他按照“一人一策”精準制定幫扶計劃50人、落實幫扶措施47條。采取以“政策幫扶點、企業捐助點、自己籌措點”的方式整合資源,緩解資金難題,幫助生活困難94人次、醫療困難6人次、住房困難5人次。他緊密聯系以退役軍人為主體的“龍橋街道民兵志愿服務隊伍”,在疫情防控、應急搶險、防災減災等一線戰場發揮積極作用,在新時代賡續軍民魚水深情。一年來,志愿隊伍支援兄弟鄉鎮撲滅森林火災3次,參與疫情防控720人次,助農收砍榨菜160人次,助力“雙創”義務清掃320人次。重要節日期間,無論情況多么特殊,他都要親自走訪慰問,為退役軍人送上關懷和溫暖。開拓創新,實為工作增色為切實維護退役軍人合法權益,在堅持“七到位一處理”原則基礎上,楊小川建立龍橋街道退役軍人工作“七到位”制度,一是排查問題到位;二是解決問題到位;三是思想疏導到位;四是幫扶救助到位;五是接訪服務到位;六是分析研判到位;七是保障措施到位,得到區委、區政府的肯定,并在全區推廣。2023年6月,街道退役軍人盧某兄妹4人來到他的辦公室,情緒激動地反映其父生病住院事宜。他一邊熱情接待穩定情緒,一邊安排工作人員迅速開展調查。第一時間安排工作人員到醫院慰問,協調醫保部門解決就醫問題,申請了臨時救助金,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狀態。“要想做好事,必先做好人”,樸實的話語記心中。工作中,楊小川奉公守法、清正廉潔,立足本職、主動作為,用心、用情、用力為退役軍人服務,龍橋街道退役軍人服務站成為全區標桿。【篇3】社區退役軍人服務站站長事跡材料張啟航,男,漢族,1976年9月出生,碩士學歷,1998年8月參加工作,2003年7月加入中國,現任薩力巴鄉黨委書記、退役軍人服務站站長。薩力巴鄉經濟體量較小,總土地面積58萬畝,轄8個行政村,共有5409戶2.1萬人,少數民族人口4600人,現有退役軍人219人,重點優撫對象58人,是一個以蒙古族為主體,漢族占多數的少數民族鄉。近年來,全鄉包括退役軍人在內的廣大干部群眾,勇擔使命,各項事業突飛猛進。薩力巴鄉連續兩屆被市委組織部、市委宣傳部、市廣播電視臺評為“魅力鄉鎮”;2023年,被自治區列為“十縣百鄉千村”示范鄉鎮;2023年12月,被中農辦、農業農村部、中宣部、民政部、司法部等部委評為“全國鄉村治理示范鄉鎮”;2023年5月,被財政部、農業農村部列為“全國農業產業建設強鎮”。自擔任鄉退役軍人服務站站長以來,張啟航同志著眼改革大局,以開拓的工作態度和忘我的敬業精神,在新時代退役軍人工作中奮勇前行。2023年,榮獲“全旗優秀人大代表”稱號。服務站建設得到自治區、赤峰市、敖漢旗三級退役軍人事務部門的高度認可。2023年10月,自治區退役軍人服務保障體系建設東部區現場會在薩力巴鄉舉辦。一、搭建平臺,做退役軍人的帶頭人2023年,關于“組建退役軍人管理保障機構,維護軍人軍屬合法權益,讓軍人成為全社會尊崇的職業”這一重要指示在神州大地遍地開花。作為薩力巴鄉黨委書記的張啟航同志,主動擔起退役軍人服務的大梁,將服務退役軍人、關愛退役軍人、發展退役軍人融入到鄉村振興大局。擔任服務站站長后,成立了由自己任組長的退役軍人事務工作領導小組,指導建立了退役軍人服務系列工作制度,為鄉服務站協調辦公用房16平方米,配套活動室、器材室和圖書室74平方米,并在鄉便民服務大廳設立退役軍入服務窗口,指導建立了8個村級服務站,為全鄉退役軍人搭建了服務平臺,將對關愛退役軍人的諄諄囑托落實到了“最后一公里”。二、無微不至,做退役軍人的貼心人一枝一葉總關情。在鄉服務站剛剛成立之初,他組織鄉服務站和鄉村干部,以維護退役軍人權益為出發點,聚焦矛盾排查化解,同步推進黨的政策宣傳、思想教育轉化等工作,先后開展5批次“大走訪”和1輪脫貧攻堅專項走訪活動,在退役軍人群體中,即時解決政策咨詢類問題57個,化解各類社會矛盾5件,收集解決訴求10件,活動經驗在全旗推廣,并被自治區信訪局譽為“楓橋經驗在內蒙古的再實踐”。2023年,薩力巴鄉被敖漢旗評為“信訪三無鄉鎮”。三、尊崇關愛,做退役軍人的暖心人“您要保重身體,感謝您為保家衛國做出的貢獻!”。這是張啟航同志在每年的走訪慰問活動中發自心底的表達。在他的領導下,鄉服務站著眼于關心關愛退役軍人群體,完成了全鄉201名退役軍人及其他優撫對象的信息采集及光榮牌懸掛工作,為3名建國前在鄉復員老軍人發放了“建國70周年紀念章”,協助6名退役士兵辦理了社保接續,發放各類優撫資金30余萬元,向退役軍人印發張富清、馬旭等模范退役軍人先進事跡材料200余冊,在“八一”、春節等節日期間慰問老復員軍人及軍烈屬13人次,向2名抗美援朝老兵發放了抗美援朝作戰70周年紀念章,把黨和國家對退役軍人的關心關愛傳遞到了退役軍人身邊,提高了退役軍人的榮譽感、幸福感。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先后有125名退役軍人主動義務參加防控工作。四、敢為人先,做退役軍人的引路人為政者,就要勤勉于身。他常對同事們說,既然當了群眾公仆,就不能讓老百姓“戳脊梁骨”,這成為他在退役軍人事務工作上恒久不變的信條。2023年,設施農業產業園區建設剛剛起步,借著退役軍人服務機構全面組建的春風,他常常放棄休息日和假期,與幾名具有設施農業發展經驗的退役軍人一道,共同商議園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