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武傳知識點總結05043_第1頁
蘇武傳知識點總結05043_第2頁
蘇武傳知識點總結05043_第3頁
蘇武傳知識點總結05043_第4頁
蘇武傳知識點總結05043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蘇武傳》

----教材回歸2021/5/91

字孟堅,扶風安陵(今陜西咸陽東北)人,東漢著名史學家,文學家。少年時就能作文誦詩賦,長大后博覽群書。和帝永元元年(89)初,班固隨大將軍竇憲出征匈奴,為中護軍。后來,班固因竇憲專權受到株連,死于獄中。

班固2021/5/92

《漢書》(《前漢書》)作者---東漢班固撰寫,班固去世后,由其妹班昭和同鄉馬續完成.性質---《漢書》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是古代傳記文學名著.其中還收錄了西漢大量的辭賦和散文,有總集的性質.內容---記錄了漢高祖元年(前206)至王莽新地皇四年(23)共230年的歷史,共100篇,分為十二帝紀,八表,十志,七十列傳.2021/5/93家庭----

父親:班彪弟弟:班超(投筆從戎)妹妹:班昭(續寫《漢書》作品----

史書:《漢書》辭賦:《兩都賦》詩:《詠史詩》2021/5/94史書形式----編年體:按年月日有次序地記載史事的史書

例:《春秋》(孔子)----最早的編年體史書

《左傳》(左丘明)

《資治通鑒》(司馬光)國別體:以國家為編排順序記載史事的史書

例:《國語》----第一部國別體史書

《戰國策》(劉向編訂)2021/5/95紀傳體:以為人物立傳記的方式記敘史實的史書

例:

《史記》(司馬遷)----第一部紀傳體通史

《漢書》(班固)----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

《后漢書》(范曄)----紀傳體斷代史

<史記>:本紀世家列傳表書紀傳體

<漢書>:本紀列傳表志2021/5/96

武字子卿,少以()父任,兄弟并為郎(),稍()遷至栘中廄監。時漢連伐胡,數()通使相窺觀。匈奴留漢使郭吉、路充國等前后十余輩,匈奴使來,漢亦留之以相當()。天漢元年,且鞮侯單于初立,恐漢襲之,乃曰:漢天子我丈人()行也。盡歸漢使路充國等。武帝嘉其義(),乃遣武以中郎將使持節送匈奴使留在漢者(翻譯),因厚賂()單于,答其善意。原文回歸2021/5/97武與副中郎將張勝及假()吏?;莸饶际砍夂颍ǎ┌儆嗳司恪<戎列倥?,置幣()遺()單于;單于益驕,非漢所望也。方欲發使送武等,會緱王與長水虞常等謀反匈奴中。緱王者,昆邪王姊子也(句式名稱),與昆邪王俱降漢,后隨浞野侯沒胡中,及衛律所將降者(),陰相與謀,劫單于母閼氏歸漢。會武等至匈奴。虞常在漢時,素與副張勝相知,私候()勝曰:聞漢天子甚怨衛律,常能為漢伏弩射殺之,吾母與弟在漢,幸()蒙()其賞賜。張勝許之,以貨物與常。后月余,單于出獵,獨閼氏子弟在。虞常等七十余人欲發(),其一人夜()亡告之。單于子弟發()兵與戰,緱王等皆死,虞常生得(翻譯)。2021/5/98單于使衛律治()其事。張勝聞之,恐前語發(),以狀語武。武曰:事如此,此必及我,見犯乃死(翻譯),重負國!欲自殺,勝惠共止之。虞常果引張勝。單于怒,召諸貴人議,欲殺漢使者。左伊秩訾曰:即謀單于,何以復加?(翻譯)宜皆降()之。單于使衛律召武受辭。武謂惠等:屈()節辱()命,雖生何面目以歸漢?」引佩刀自刺。衛律驚,自抱持武。馳召醫,鑿地為坎,置煴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武氣絕,半日復息?;莸瓤?,輿歸營。單于壯()其節,朝夕遣人候問武,而收系張勝。2021/5/99武益()愈。單于使使曉()武,會論()虞常,欲因此時降武。劍斬虞常已,律曰:漢使張勝謀殺單于近臣,當死;單于募降者,赦罪。舉劍欲擊之,勝請降。律謂武曰:副有罪,當相坐()。武曰:本無謀,又非親屬,何謂相坐?復舉劍擬()之,武不動。律曰:蘇君,律前負漢歸匈奴,幸蒙大恩,賜號稱王,擁眾數萬,馬畜彌山,富貴如此。蘇君今日降,明日復然??找陨砀啵ǎ┎菀?,誰復知之?武不應。律曰:君因我降,與君為兄弟;今不聽吾計,后雖復欲見我,尚可得乎?2021/5/910武罵律曰:汝為人臣子,不顧恩義,畔()主背親,為降虜于蠻夷,何以女為見?(翻譯)且單于信女,使決人死生,不平心持正,反欲斗()兩主觀禍敗。若知我不降明,欲令兩國相攻,匈奴之禍,從我始矣!律知武終不可脅,白單于。單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絕()不飲食。天雨()雪。武臥,嚙雪與旃()毛并咽之,數日不死。匈奴以為神,乃徙武北海上無人處,使牧羝。羝乳(),乃得歸。別其官屬?;莸?,各置他所。2021/5/911

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久之,單于使陵至海上,為武置酒設樂。因謂武曰:單于聞陵與子卿素厚,故使陵來說足下,虛心欲相待。終不得歸漢,空自苦亡人之地,信義安所見乎?(翻譯)前長君為奉車,從至雍棫陽宮,扶輦下除,2021/5/912獨有女弟()二人,兩女一男,今復十余年,存亡不可知。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陵始降時,忽忽如狂,自痛負漢;加以老母系保宮。子卿不欲降,何以過陵?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滅()者數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復誰為乎?愿聽陵計,勿復有云!2021/5/913武曰:武父子亡功德,皆為陛下所成就,位列將,爵通侯,兄弟親近(),常愿肝腦涂地。今得殺身自效,雖蒙斧鉞湯鑊,誠甘樂()之。臣事君,猶子事父也。子為父死,亡所恨,愿無復再言。陵與武飲數日,復曰:子卿,壹()聽陵言。武曰:自分已死久矣!王必欲降武,請畢今日之歡,效死于前!陵見其至誠,喟然嘆曰:嗟呼!義士!陵與衛律之罪上通于天!因泣下沾衿(),與武決去。2021/5/914昭帝即位。數年,匈奴與漢和親。漢求武等。匈奴詭言()武死。后漢使復至匈奴。?;菡埰涫卣吲c俱,得夜()見漢使,具自陳道。教使者謂單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書,言武等在某澤中。使者大喜,如惠語以讓()單于。單于視左右而驚,謝漢使曰:武等實在。2021/5/915單于召會武官屬,前以降及物故(),凡隨武還者九人。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師,武留匈奴凡十九歲,始以強壯出,及還,須發盡白。2021/5/916句式積累

a.判斷句漢天子我丈人行也判斷句,“也”表示判斷緱王者,昆邪王姊子也判斷句,“……者,……也”表示判斷B.被動句見犯乃死,重負國2021/5/917見犯乃死,重負國緱王等皆死,虞常生得加以老母系保宮武父子亡功德,皆為陛下所成就大臣無罪夷滅者數十家b.被動句2021/5/918C.省略句單于子弟發兵與戰省略句,單于子弟發兵與(之)戰

乃幽武置大窖中省略句,(單于)乃幽武置(于)大窖中?;菡埰涫卣吲c俱省略句,常惠請其守者與(之)俱匈奴以為神省略句,匈奴以(之)為神2021/5/919D賓語前置何以復加?

賓語前置句,“以何”何謂相坐?

賓語前置句,“謂何”何以汝為見?

賓語前置句,“以何見汝為?”2021/5/920信義安所見乎?

賓語前置句,“信義見安所乎?”子卿尚復誰為乎?

賓語前置句,“為誰”何以過陵?

賓語前置句,“以何”2021/5/921乃遣武以中郎將使持節送匈奴使留在漢者定語后置句為降虜于蠻夷狀語后置2021/5/922一詞多義會會武等至匈奴會論虞常單于召會武官屬適逢,恰巧會同聚集\集合2021/5/923一詞多義發方欲發使送武等虞常等七十余人欲發單于子弟發兵與戰張勝聞之,恐前語發須發盡白派遣發動,動手派遣揭露,暴露頭發2021/5/924一詞多義及及衛律所將降者此必及我及還,須發皆白始匈奴之禍,從我始矣始以強壯出以及牽連等到動詞,開始名詞,當初2021/5/925熟語積累

鴻雁傳書:

……漢朝皇帝打獵射得一雁,雁足上綁有書信,敘說蘇武在某個沼澤地帶牧羊。單于聽后,只好讓蘇武回漢。

后來,人們就用“鴻雁”比喻書信和傳遞書信的人。2021/5/926素材積累2021/5/927角度1:愛國精神民族氣節武罵律曰:“汝為人臣子,不顧恩義,畔主背親,為降虜于蠻夷,何以汝為見?蘇武痛罵衛律說:“你身為漢朝臣子,不顧及恩德義理,背叛主上、拋棄親人,在異族那里投降做奴隸,我見你做什么!作文運用:悠悠歲月,歷盡多少冷暖:滾滾浪花,淘盡多少英雄,但偉人之風永存。那是蘇武牧羊的北海吧!蘇武選擇了中華民族的偉大氣節,發揚了華夏文明的優良品德。這樣的選擇崇高、無私!浩浩天地,朗朗乾坤,多少仁人志士留芳百世,雖死猶榮。他們或是崇高無私,或是明智無悔,或是崇高質樸。正是他們所做出的無上光榮的選擇,使得我們的民族摺焰生輝,使華夏文明萬古流芳。2021/5/928角度2:堅毅頑強不畏挫折(痛苦)單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絕不飲食。天雨雪,武臥嚙雪與旃毛并咽之,數日不死掘野鼠去草實而食之。杖漢節牧羊,臥起操持,節旄盡落單于把蘇武囚禁起來,放在大地穴里面,斷絕供應,不給他吃喝。天下雪,蘇武臥著嚼雪,同氈毛一起吞下充饑,幾日不死。(蘇武)掘野鼠所收藏的果實來吃。拄著漢朝的旄節牧羊,睡覺、起來都拿著,以致系在節上的牦牛尾毛全部脫盡

2021/5/929

角度3:忠誠(對君王、國家)今得殺身自效,雖蒙斧鉞湯鑊?

,誠甘樂之。臣事君,猶子事父也。子為父死亡所恨。愿勿復再言!現在得到犧牲自己以效忠(的機會),即使受到斧鉞和湯鑊這樣的極刑,我也心甘情愿。大臣效忠君王,就像兒子效忠父親,兒子為父親而死,沒有什么可遺憾的,希望你不要再說了!2021/5/930角度4:尊嚴(個人、民族尊嚴)

單于使衛律召武受辭,武謂惠等:“屈節辱命,雖生,何面目以歸漢!”引佩刀自刺。

單于派衛律召喚蘇武來受審訊。蘇武對?;菡f:“喪失氣節、玷辱使命,即使活著,還有什么臉面回到家鄉去呢!”說著拔出佩帶的刀自刎《蘇武傳》中有這樣一個細節,當蘇武與其副使張勝同被單于抓獲后,面對單于的誘惑和威逼,蘇武選擇了精忠報國,而張勝最終選擇了投降。以常理推斷,對蘇武的寧死不屈和拒不投降,兇殘的單于不可能不殺他。但正是由于蘇武的這種節操,卻贏得了單于的尊敬和歷史上的美名。而張勝、李陵乃至衛律,則將被永遠地釘在恥辱柱上!《蘇武的尊嚴》節選)

2021/5/931

角度5:心靈的選擇

荒涼的北海,羊群咩咩地叫著,不遠處坐著一位手持漢節的人,從黑發到白頭,用半生的心血續寫著丹青。南方,皇帝一代又一代,然而,誰也不記得,遙遠的北海上,立著一座漢朝不倒的豐碑。漢節上的漆一層層褪去,老人的眼里卻始終燃著一絲火光。匈奴的可汗懼怕:"怎么還有這么固執的人?"他更無法理解,這半生的重量承起的竟是中華民族永世的驕傲!

在生命的天平上,有人選擇個人的榮辱得失,但是更有人選擇個性的無礙釋放,國家的繁榮太平,民族的堅貞氣節。而往往是這些人,托起生命的天平,緊握永恒的繩索,在生命與永恒的拔河中,探到永恒的答案。

(2002年浙江高考滿分作文《與永恒拔河》節選)2021/5/932永遠的蘇武

揮一揮羊鞭,錦帽貂裘,他將其扔進云霄深處;弄一支禿筆,矮紙斜行,他鐫刻出對大漢最深切的眷顧。一邊是高官厚祿,一邊是赤膽忠心:站在忘卻與銘記之間、站在逸豫與憂勞之間,他選擇了忘卻富貴,選擇了銘記忠心給人性涂上最濃重的一筆。

擎一支旌節,他懷抱漢匈和睦的夙望,奔走于茫茫大漠;扶一陣駝鈴,他闊別長安的歌舞升平,游蕩于寒沙裹草;他要用挺直的脊梁,架起橫亙天山,溝通中原的飛虹。哀嘆,當漢使謀反事?。徽龤?,當蘇武拒絕折節叛敵;驚詫,當單于面對這個寧死不屈,不為富貴所動的鐵血男兒;執著,蘇武舉起羊鞭,選擇作高山雪蓮那執著而圣潔的守望。2021/5/933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