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建設的必然要求獲獎科研報告_第1頁
論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建設的必然要求獲獎科研報告_第2頁
論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建設的必然要求獲獎科研報告_第3頁
論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建設的必然要求獲獎科研報告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論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建設的必然要求獲獎科研報告【摘

要】農村基層黨組織,處于中國共產黨組織體系的最基層,肩負革命、建設和改革的重要歷史使命,承擔黨管農村工作的核心政治功能,隨著時代變遷需要不斷加強和發揮其戰斗堡壘的重要作用,從馬克思主義政黨理論角度分析,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建設是中國共產黨作為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的必然要求。

【關鍵詞】中國共產黨;農村基層組織;政治功能;馬克思主義

一、政治屬性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根本屬性

旗幟鮮明講政治是中國共產黨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根本要求和本質特征,也是中國共產黨區別于其他政黨的顯著特點和政治優勢,馬克思和恩格斯一開始就曾明確指出“一切階級斗爭都是政治斗爭”[1],無產階級政黨在任何時候都絕不能放棄政治。

從階級成分看,馬克思主義政黨是由工人階級即無產階級組成,是先進生產力的代表,以工人運動的發展和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的傳播為產生基礎,并在與資產階級進行堅決斗爭的過程中逐漸發展壯大。“無產階級將利用自己的政治統治,一步一步地奪取資產階級的全部資本,把一切生產工具集中在國家即組織成為統治階級的無產階級手里,并且盡可能地增加生產力的總量。”[2]因此,作為中國共產黨先鋒隊的中國工人階級與其他先進的勞動群眾代表必須繼承和弘揚馬克思主義政黨旗幟鮮明講政治、掌握政治權力的重要傳統。從政治目標看,實現共產主義是中國共產黨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始終追求的遠大理想目標,是中國共產黨人矢志不渝的政治信仰,共產主義既是一種意蘊深刻的思想理論又是一種循序漸進的社會制度,正如馬克思在《哥達綱領批判》中所指出的那樣共產主義的高級階段,生產資料由社會所擁有,消滅了人剝削人的歷史現象,生產力高度發展,理應看到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實現這樣一種政治目標的必由之路。從政治立場看,馬克思主義政黨最鮮明最突出的政治立場就是人民的立場,將一切正確的理論和偉大的奮斗都致力于實現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國共產黨章程》明確將“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定為全黨的政治宗旨,這是中國共產黨區別于其他政黨的顯著標志,必須致力于實現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以此堅定政治立場。

二、政治建設是中國共產黨一貫的優良傳統

政治功能建設是中國共產黨政治建設在微觀層面的具體部署要求,各級黨的組織重點增強組織力,凸顯政治功能,充分發揮戰斗堡壘作用。中國共產黨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對自身建設的認識程度與重視程度是一個不斷變化發展的過程,始終將黨的政治建設作為各項建設的統領,放在黨的建設體系的第一位。

從黨的歷史來看,中國共產黨注重政治建黨,尤其是注重政治功能建設。1921年工人階級的先鋒隊中國共產黨誕生,從根本意義上來說,中國共產黨的先鋒隊性質本身就是一種政治性質,從一開始便決定了共產黨的政治建設,反過來政治建設又集中體現出先鋒隊的屬性。1929年古田會議糾正了中國紅軍從南昌起義創建起兩年來黨內存在的錯誤思想,確立了思想建黨、政治建軍的原則,首次提出思想建黨的獨特黨建道路,是黨的政治工作和政治建設在軍隊中的實施,也是黨的組織在軍隊領導中發揮政治功能的一個范本。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前夕召開的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在概括總結新民主主義革命二十多年的歷史經驗基礎上,提出黨的三大優良作風,標志著毛澤東建黨學說體系的完備和成熟,強化了中國共產黨政治建設的根基。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面對根本變革經濟制度的艱巨任務,毛澤東提出“政治工作是一切經濟工作的生命線”[3]的重要論斷,強調基層黨的組織要注重吸取現實教訓,恢復政治工作,面向社員群眾進行反資本主義的社會主義教育,克服危機。改革開放以后,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黨中央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實現了政治路線的撥亂反正,以黨的政治建設推動經濟改革發展,鄧小平還強調在經濟改革過程中政治工作是要做的,而且必須得好好做,我們“到什么時候都得講政治”[4]。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關系黨的生死存亡”[5],實踐證明,擁有民心、代表民意、實踐民情是中國共產黨政治建設的核心要義與集中內涵,民心是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的最大政治。政治問題自始至終都是中國共產黨根本性的大問題,歷史充分證明把黨的政治建設定義為根本性建設,重點加強政治功能建設,是中國共產黨百年來鞏固執政地位、履行執政使命的必然要求。

三、農村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是中國共產黨執政基礎的保證

“務農重本,國之大綱”[6]。歷史和現實證明,農業、農村和農民問題始終是治國安邦的重中之重,是關系國家發展,實現社會現代化建設的根本問題。中國共產黨通過強化基層黨組織建設,突出政治功能,提升黨在農村全部工作的戰斗力和領導力,發揮戰斗堡壘作用。

一方面,農村基層黨組織是黨在農村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從體系定位看,農村基層黨組織是中國共產黨整個組織體系中的基礎,中國共產黨在長期的組織建設過程中,不斷改進創新、發展完善黨的組織制度和體系,使其組織架構自上而下涵蓋中央、地方和基層三個層級,各層級間緊密銜接、良性互動,不斷賦予內部權力運行的合理政治邏輯。農村基層黨組織正是這個嚴密的組織體系的基礎,按照黨的民主集中制原則,農村基層黨組織必須嚴格服從上級組織尤其是中央層級的要求,貫徹落實黨中央的文件部署要求,在對上級負責的同時承擔著教育管理農村基層黨員的任務,因此也就實現了黨的中央組織對農村的全面掌控。從作用定位看,農村基層黨組織在農村各項工作中發揮領導核心作用,是農村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是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各項工作任務的戰斗堡壘,不論是鞏固黨的執政基礎和執政地位,還是實現鄉村振興的時代目標,都必須強化和發揮農村黨組織的引領、號召、組織和執行作用;通過正確合理運用人民所賦予的權力,有力組織、領導、團結和帶領農村開展建設發展和管理工作,推動黨和國家的決策部署有效落實。

另一方面,農村基層黨組織發揮政治功能是歷史和現實的必然要求。農村基層黨組織不是一個純粹的服務型組織,在進行服務群眾的過程中更要充分發揮其政治功能,這是歷史和現實的必然要求。從執政本職看,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將政黨和階級利益相聯系,進而論述政黨就是階級利益的代表者,是以實現特定階級利益為目的的政治組織,中國共產黨作為無產階級政黨,代表的是無產階級的利益,在“為民執政”理念的指引下,中國共產黨通過實踐探索找到了“領導和支持人民”的執政方式,農村基層黨組織發揮政治功能,扮演政治核心的重要角色,實現領導和支持農村主體行使國家權力,管理國家、社會事務,實現黨、國家和社會三者關系的有效聯結。從組織分布來看,廣泛存在的基層黨組織將黨的工作延伸至各個領域和各個方面,以橋梁和紐帶的作用關聯起黨和群眾,形成黨群一體化大網絡格局,以此實現社會的整合,在這個大整合過程中,基層黨組織必將構建落實密切聯系群眾的生命線,在基層政治過程中發揮超強的滲透力和動員力,這種優勢的發揮就要求基層黨組織必須承擔政治功能。從政治體制看,中國特色的政治體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