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浪河谷戰役_第1頁
德浪河谷戰役_第2頁
德浪河谷戰役_第3頁
德浪河谷戰役_第4頁
德浪河谷戰役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德浪河谷戰役越南戰爭期間戰役01戰役背景戰役過程相關作品戰役起因戰役結果目錄03050204基本信息德浪河谷戰役(BattleofIaDrang)是越南戰爭期間美越第一次交鋒,美軍2個空騎營和1個炮兵營及空軍,與北越人民軍2個團交戰,雙方都認為取得了很大的戰果,都認為己方是勝利者。美軍在實戰中大規模實踐了直升機機降突擊作戰且有不錯的表現,但與素質良好的對手交鋒僅依靠其部隊自身的裝備顯得較為脆弱。美軍沒有實現搜索并殲滅北越軍的計劃,這場戰役使北越認識到雙方在火力上的巨大差距,從此決定避免與美軍進行正面沖突,改而采取游擊戰的戰術。戰役背景戰役背景1963年11月,南越政治軍事局勢惡化,并發生推翻及槍殺總統吳廷琰的軍事政變。此后,南越的軍事政變與反政變層出不窮,政局非常動蕩。南越陸軍已經不能與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陣線抗衡。南越農村基本上被越共所控制。在此情形下,駐越美軍司令官威廉·威斯特摩蘭認為,南越陸軍即使在美國顧問直接指揮、訓練下,也難以對抗越共武裝,必須投入美國正規地面部隊去消滅越共游擊武裝。美國總統林登·約翰遜于1965年批準了威斯特摩蘭向南越戰場投入30萬美國正規地面部隊的計劃。1965年2月起,美國的正規部隊開始進入南越。德浪河谷戰役美軍自1950年代末期提出了地面作戰部隊的空中機動戰術,即用直升機完成營級部隊的部署、保障、撤離,并能得到攻擊機、炮兵、直升機外掛武器系統的火力支援以及空中協同指揮、戰術偵查等。美軍為此組建了第11空中突擊師來驗證作戰理論,把長期駐扎在韓國的原美國陸軍第1騎兵師改稱步兵第2師,而以第101空中突擊師為班底加上第2步兵師統編命名為新的美國陸軍第1騎兵師,從而兩個師進行番號互換。因為是運用新的戰術直升機運送所以在越戰時又稱空中騎兵或空中機動部隊。1957年,加文中將擔任美國陸軍研究開發處處長的時候就提出了這個概念,美軍于1963年初在本寧堡軍事基地組建了實驗性質的101空中突擊師,由金納德準將擔任師長,本寧堡副司令諾頓罩著,一步一步開始了試驗和訓練,從單機的空中機動訓練到連排規模,后來又補充了兩個旅的兵力,炮兵和其他附屬部隊,開始了大規模訓練。由于二戰后美軍的主力是參照歐洲平原的戰斗而準備的,都是重型裝甲和高度機械化部隊,在朝鮮復雜的地形中已經暴露出了一些問題,離開公路就寸步難行,朝鮮戰爭以后美軍高層覺得自己的士兵在朝鮮戰爭中是一......戰役起因戰役起因西原地區地處南越中部,1964年開始北越正規軍沿著胡志明小道南下,如果北越方面占據這里可方便地向南越實施滲透,南越有被分割為兩段的危險。1965年9月安溪附近計有兩個北越師級部隊,在歸仁以北沿海的平定省低洼地區為第3師,中央高地的百里居以西靠近高棉邊界地區為B-3野戰軍區。原負責越南中部三角洲的周輝敏奉派為B-3野戰軍區司令,轄有三個北越步兵團(33團、66團、320團),該軍區并指揮地區游擊隊越共H-15營,配有迫擊炮及防空炮等重武器。北越軍企圖以“圍點打援”的戰術打擊敵軍,保衛南北運輸走廊以及后方根據地。美軍在這一地區展開搜索利用直升機機降突擊作戰企圖“抓住并消滅”北越軍。德浪河谷之戰是發生在波來梅戰役期間的一次戰斗。戰役過程戰役過程德浪河谷戰役1965年11月,美軍第1空中騎兵師第3騎兵旅在西原地區波來古以南40公里的波萊梅(PleiMe)的基地遭到越共一次不成功的武裝襲擊。美軍沒有傷亡;美軍第1空中騎兵師第3騎兵旅在波萊梅附近持續數天搜索越共武裝撤離蹤跡但一無所獲。也不知道有多少越共參與了偷襲,于是駐越總司令威斯特摩蘭將軍命令美軍向西搜索該股越共武裝一直到越柬邊界。根據截獲的無線電信號在德浪河谷地區發現北越軍的蹤跡,第1騎兵師第3旅旅長布朗上校(Thomas·"Tim"·Brown)決定派遣第7騎兵團哈爾·摩爾陸軍中校指揮第7騎兵團第1營利用直升機垂直機動戰術乘直升機進駐靠近德浪河谷的朱邦山下的“X光”著陸區(位置13°34′4.6″N107°42′50.4″E)。第7騎兵團第1營兵力約767人。營長哈爾·摩爾來自西點軍校,曾經在朝鮮戰爭過后自愿參加傘兵跳傘訓練后加入第11空中突擊師,兵員中有日本人、中國人、黑人、西班牙裔、猶太人與美國人。人數包括:A、B、C共3個步兵連,每連6名軍官、164名士兵,轄3個步兵排與1個有3門制的81毫米迫擊炮排,步兵排轄3個步兵班與1個編制2挺M-60輕機槍的機槍班;火器連為D連,轄1個偵察排、1個迫擊炮排、1個機槍排,5名軍官、118名士兵;營部與營部連編制14名軍官、1名軍士長、1名準尉、119名士兵。其中軍士長來自第82空降師,并且曾經在朝鮮指揮過四個空中大隊。1965年由于美國總統約翰遜堅持不肯實行緊急狀態來延長士兵服役期,所以第7團第1營在8月15日在東海岸南卡羅來納州查爾斯頓登船赴越南時,已經減少了一批尉官和100名服役即將期滿的士兵,這些士兵都是充分受過空中機動作戰訓練的老兵。新補充的尉官缺少任職帶兵的教育與訓練。其中一個上尉來自烏克蘭......戰役結果戰役結果遇襲的第7騎兵團第2營在一場遭遇戰中陣亡155人,負傷121人。美軍宣稱擊斃越共1037人,估計越共總傷亡在1500以上;越軍《第66“波萊梅“步兵團史》記載:”全團在11月14日-17日犧牲157人,負傷239人,合計傷亡396人”而根據北越軍方面鄧武協將軍的記載:德浪河谷之戰越軍陣亡208人,受傷146人。33團不詳越軍將伏擊第7騎兵團2營并在8小時內給其造成殲滅性打擊的戰斗稱之為“波萊梅大捷“相關作品相關作品2002年的好萊塢電影《我們曾經是戰士》(WeWereSoldiers)即是描述這次戰役的劇情。由梅爾·吉布森主演,這部電影改編自紀實回憶錄《我們曾經是戰士》(WeWereSoldiersOnce...AndYoung),描述1965年越戰中發生的德浪河谷戰役。這部回憶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