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控制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方案(高職)_第1頁
智能控制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方案(高職)_第2頁
智能控制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方案(高職)_第3頁
智能控制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方案(高職)_第4頁
智能控制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方案(高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智能控制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一、 專業名稱與代碼專業名稱:智能控制技術專業代碼:560304二、 入學要求高中階段教育畢業生或具有同等學力者。三、 修業年限以三年為主,能夠根據學生靈活學習需求合理、彈性安排學習時間。四、 職業面向表一專業職業面向所屬專業大類(代碼)所屬專業類(代碼)對應行業(代碼)主要職業類別(代碼)主要崗位類別(或技術領域)職業資格證書或技能等級證書舉例裝備制造地(56)自動化類(5603)通用設備制造業(34)專業設備制造業制造業(35)電氣工程技術人 員(2-02-14-01)可編程序控制系統設計師(2-02-13-10)設備工程技術人 員(2-02-07-04)智能制造控制系統的集成應用;智能制造控制系統的裝調、維護維修;智能制造控制系統的售前、售后服務維修電工(中級)工業機器人編程員五、培養目標與培養規格(―)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思想政治堅定、徳技并修、徳智體美勞全面發展,適合“中國制造2025”發展需要,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良好的職業道德和創新意識、人文素養和健康的心理素質,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較強的就業能力和可持續發展的能力;掌握本專業知識和技術技能,面向通用設備制造業、專用設備制造業的電氣工程技術人員、可編程控制系統設計技術人員、設備工程技術人員職業群,能夠從事智能制造控制系統的安裝調試、維護維修、改造與集成應用及售前售后服務等工作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一)培養規格素質具有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堅決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樹立共同理想,踐行核心價值觀,具有深厚的愛國情感、國家認同感、中華民族自豪感;崇尚憲法、遵守法律、遵規守紀;具有社會責任感和參與意識。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職業素養。崇德向善、誠實守信、愛崗敬業,具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尊重勞動、熱愛勞動,具有較強的實踐能力;具有質量意識、綠色環保意識、安全意識、信息素養、創新精神;具有較強的集體意識和團隊合作精神,能夠進行有效的人際溝通和協作,與社會、自然和諧共處;具有職業生涯規劃意識。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質和人文素養。具有健康的體魄和心理、健全的人格,能夠掌握基本運動知識和一兩項運動技能;具有感受美、表現美、鑒賞美、創造美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審美和人文素養,能夠形成一兩項藝術特長或愛好;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具有良好的生活習慣、行為習慣和自我管理能力。知識具有機械圖、電氣圖等工程圖繪制的基礎知識;具有本專業所需的電工電子、電氣控制、電機驅動與控制、傳感器等專業知識;掌握可編程序控制器、工業機器人應用技術的專業知識;具有智能控制系統的安裝、調試、運行維護知識;掌握智能控制系統的集成應用相關知識;通過課程設計、頂崗實習,培養學生解決生產實際問題的能力。能力具備對智能制造控制系統進行安裝、調試、改造與及檢修維護的能力;具備對智能制造控制系統進行簡單設計、編程和調試能力;具備對智能生產線進行數字化集成、改造與仿真能力;具備對智能制造控制系統進行數據管理和處理及遠程監控系統組網能力與應用能力。具有了解本專業新技術、新材料、新產品、新設備發展趨向的能力:了解企業管理的基本知識具有一定質量意識的能力;達到大學英語三級,具有閱讀和翻譯外國魚貫技術資料的基本能力。六、課程設置及要求(一)公共基礎學習領域(見附件)(一)專業學習領域基礎課程電工技術與應用(1) 課程目標本課程為理實一體化課程,木君以職業能力培養為重點,做到懂理論、會操作,重技能的課程理念,教學內容主要分為:電工基礎理論、實驗操作,與技能實訓三個部分;重點加大電工實驗與技能實訓的學習時長,融入了中高級維修電工技能考試要求和高職高專畢業生技能抽考電工模塊的所有技能考核內容,所以,該課程分設于大學一年級上(96學時)、下兩個學期(28學時);并在大一第二學期重點培養學生的電工技能。主要培養學生的電路分析,電路參數測量以及工程電路設計與搭建等能力;并培養學生對行業標準的學習能力、電氣施工規范能力和職業素養綜合能力等,為后續電類專業核心課程的學習打下扎實的電工基礎。(2) 主要內容電工理論:項目一、電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14學時)項目二、電路的等效分析(8學時)項目三、電路的基本分析方法和定理(14學時)項目三、正弦交流電路(22學時)項目四、三相交流電路(18學時)項目五、安全用電(8學時)項目六磁路與變壓器(8學時)項目七三相異步電動機(4學時)電工實訓:實訓一:常用電工儀器儀表的使用(4學時)實訓二:三相異步電動機的極性判別(2學時)實訓三:三相交流電的相序判別(2學時)實訓四:單相變壓器的同名端判定(2學時)實訓五:簡單照明線路安裝與調試(4學時)實訓六:單相電能計量電路帶互感器線路的安裝與調試(4學時)實訓七:三相電能計量電路安裝與調試(2學時)實訓八:三相電能計量電路帶互感器線路的安裝與調試(4學時)實訓九:常用等徑導線的連接與絕緣恢復(4學時)(3) 教學要求教材選用:顧陽主編,《電路與電工技術項目教程》,電子工業出版社,2016年出版。教室要求:電工實驗室,配備有專門的實驗裝置能夠完成基本的電工原理與定律的驗證實驗;電力拖動實訓室,完成電工技能各項訓練。(4) 考核方式電工理論考核方式:閉卷考試。總成績=平時成績x30%+線上資源學習30%+期末考試成績x40%o電工實訓考核方式:操作考試。總成緋平時訓練x30%+線上資源學習20%+實訓操作考試30%+實訓理論考試20%o機械制圖及CAD(1) 課程目標本培養學生具備風電機組制造、安裝、維修等崗位群所需的基本職業素養和操作技能與技術應用能力等方面培養識圖水平。通過該課程學習,使學生能繪制和識讀風電機組零部件圖、裝配圖等,能看懂基本風電場工程建設圖。(2) 主要內容機械制圖:平面圖形、基本體三視圖、組合體三視圖、軸測圖、標準件與常用件、零件圖畫圖與識圖(5個任務)、裝配圖畫圖與識圖。CAD:用坐標繪制簡單圖形、用繪圖輔助工具繪制簡單圖形、用繪圖命令繪制圖形、用編輯命令編輯圖形、綜合用各種命令繪制復雜平面圖、繪制三視圖、繪制零件圖、裝配圖、繪制軸測圖、繪制三維圖。(3) 教學要求以示范教學法、任務教學法為主,學習領域項目按照從簡單到復雜的順序安排,不以傳統的章節知識點為授課主線,代以真實項目為載體。每個學習項目都分兩個層次實現專項能力與綜合能力的培養。(4) 考核方式平時考査成績占100%。模擬電子線路分析與制作(1) 課程目標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和實踐操作,使學生掌握模擬電子技術的基礎知識、一般分析方法和基礎技能,能夠使用常用的電子測量儀器對制作的模擬電子電路進行調試和測試,并對模擬電子電路進行功能分析和改進,為深入學習本專業有關后繼課程和從事有關電子技術方面的實際工作打下基礎。(2) 主要內容本課程共60學時,第2學期完成,主要包含以下教學內容:項目1:基本信號與無源元器件的認識(6學時)項目2:直流穏壓電源的制作(12學吋)項目3:音頻前置放大電路的制作(16學時)項目4:簡易混音與放大電路的制作(10學時)項目5:功率放大電路的制作(6學時)項目6:簡易測試用信號發生器的制作(4學時)(3) 教學要求教材選用:石瓊、寧金葉主編,《模擬電子電路分析與制作》,機械工業出版社,2018年出版。教室要求:模擬電路實驗室,配備有專門的實驗裝置能夠完成基本的模擬電路驗證、分析與設計實驗。(4) 考核方式考核方式:閉卷考試。總成績=平時成績x50%+期末考試成績x50%o繼電控制系統分析與裝調(1)課程目標通過本課程的學習,要求學生能根據電氣原理圖、布置圖、接線圖等圖紙資料和相關參數要求,在規定時間內,正確選用電器元件,并完成電氣線路的安裝,使用儀表對電氣線路進行基本檢測,并進行通電試車。整個過程要求符合電工安全和環境保護規定,儀器、設備的操作方法,使學生具備良好的職業意識。為深入學習本專業有關后續課程和從事有關電氣裝調方面的實際工作打下基礎。(2) 主要內容本課程共84學時,第2學期完成,主要包含以下教學內容:學習情境1:常用低壓電器的檢測與維修(18學時),共設10個必做項目學習情境2:三相異步電動機基本控制線路的安裝與調試(78學時),共設15個必做項目、7個選做項目學習情境3:三相異步電動機電動機控制線路的設計與制作(16學時),共設15個選做項目(3) 教學要求教材選用:李敬梅主編,《電力拖動控制線路與技能訓練(第五版)》,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14年出版。教室要求:電力拖動學訓室,配備有專門的實訓裝置能夠完成繼電控制系統的的安裝與調試訓練項目。(4) 考核方式本課程以定量方式表現評價結果,以百分制60分為及格。考核形式:包括平時考核和期末考試。總成績=平時成績X70%+期末考試成績x30%。平時成績的評定主要通過平時考核:出勤、課堂紀律、學習態度、課堂回答問題情況、書面作業情況、平時測驗成績等項目完成,按百分制記分。期末考試釆用閉卷筆試+操作的方式進行(60min筆試+150min操作),按百分制記分,不參與學校統一的理論考試,具體考試時間及具體安排由課程負責人與任課教師共同決定。鉗工實習(1) 課程目標使學生初步熟悉鉗工的工作性質、任務;熟悉鉗工實訓場地的主要設備、常用工量具;掌握機械鉗工的工作方法和操作要領等。(2) 主要內容入門知識、鋸割、銖削、案削、鉆孔、角度加工。(3) 教學要求結合演示與實訓教學相結合,使學生掌握鉗工工藝與加工的基本方法,能進行一般的鋸割、鐐削、鑿削、鉆孔及角度加工。同時培養學生應用鉗工工藝與加工的理論和方法,分析、解決工程實際中的力學問題的能力。(4) 考核方式綜合考査,實操成績占50%,平時考查成績占50%。數字電子線路分析與制作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和實踐操作,使學生掌握電子技術的基礎知識、一般分析方法和基礎技能,能夠使用常用的電子測量儀器對制作的電路進行調試和測試,并對電子電路進行功能分析和改進,為深入學習本專業有關后繼課程和從事有關電子技術方面的實際工作打下基礎。(2) 主要內容本課程共56學時,第2學期完成,主要包含以下教學內容:項目1:電源欠電壓過電壓報警器的分析與制作(16學時)項目2:數顯邏輯筆的分析與制作(16學時)項目3:搶答器電路的分析與制作(8學時)項目4:簡易秒表的分析與制作(8學時)項目5:三角波發生器的分析與制作(8學時)(3) 教學要求教材選用:寧金葉、石瓊主編,《數字電子線路分析與制作》,機械工業出版社,2018年出版。教室要求:數字電路實驗室,配備有專門的實驗裝置能夠完成基本的數字電路驗證、分析與設計實驗。(4) 考核方式考核方式:閉卷考試。總成績=平時成績x50%+期末考試成績x50%o電子技術綜合實訓(1) 課程目標通過本課程的實踐學習和操作,使學生掌握元器件的檢測、電子線路識讀、電子線路的裝配與調試等相關知識,能夠使用常用的工具對電子線路進行裝配、能夠使用常見工具催電子線路進行調試和測試,為深入學習木專業有關后繼課程和從事有關電子技術方面的實際工作打下基礎。(2) 主要內容本課程共28學時,第4學期完成,主要包含以下教學內容:項目1:功率放大電路的裝配與調試(14學時)項目2:數顯邏輯筆的分析與制作(14學時)(3) 教學要求教材選用:寧金葉、石瓊主編,《數字電子線路分析與制作》,機械工業出版社,2018年出版。教室要求:電子工藝實訓室,配備有專門的實驗裝置能夠完成電子線路焊接、調試相關實驗。(4) 考核方式考核方式:項目考査。總成績=平時成績xlOO%O變頻器技術及應用(1)課程目標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學生能夠具備調速控制系統的設計、安裝調試以及維護所需的基本識和基本技能;通過理論教學、實訓,使學生具備應用和維護維修三菱變頻器控制系統的基本能力;教會學生利用冋絡搜索技術資料的方法,使學生具備應用技術資料解決現場問題的能力;在授課過程中培養學生認真的工作作風和嚴謹的工作態度,樹立學生的崗位責任意識;培養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和綜合的職業能力,以適合職業教育發展的需要。(2)主要內容本課程共48學時,第4學期完成,主要包含以下教學內容:項目1:電變頻器的基礎知識及使用方法(6學時)項目2:變頻器的功能測試(8學時)項目3:繼電器與變頻器的組合控制(14學時)項目4:PLC控制變頻調速系統設計與調試(20學時)(3) 教學要求教材選用:薜曉明主編,《變頻器技術與應用》,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16年出版。教室要求:PLC(三菱)學訓室,配備有變頻器、PLC綜合實訓臺、計算機等能夠完成基本的變頻器控制系統設計、安裝與調試。(4) 考核方式考核方式:閉卷考試。總成績=平時成績x30%+期末考試成績x30%+實踐成績x40%o可編程控制技術及應用(1) 課程目標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和實踐操作,學生具備PLC控制系統的設計、安裝與調試所需的基木知識和基本技能;并能對小型PLC控制系統的故障現象進行分析與處理,是學生考取維修電工和可編程序控制系統設計師職業資格證書的核心課程。(2) 主要內容本課程共96學時,第3學期完成,主要包含以下教學內容:項目1:PLC基礎知識(12學時)項目2:PLC基本指令的應用(28學時)項目3:PLC順序控制法的編程和應用(40學時)項目4:功能指令及應用(16學時)(3) 教學要求教材選用:張虹、方鷲翔、彭通主編,《PLC技術及應用(三菱)》,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17年出版。教室要求:PLC(三菱)學訓室,配備有三菱系列可編程控制器綜合實訓裝置,能夠完成PLC控制系統設計、安裝與模擬調試,部分能夠實現聯機調試。(4) 考核方式考核方式:實操+筆試。總成績=平時成績30%+期末成績20%+實踐成績50%單片機技術及應用掌握單片機的基礎知識和應用技術;能使用KeilUvision3開發軟件,能使用C語言編寫控制程序;能編制出簡單單片機控制產品的系統總體設計方案;能根據產品系統設計方案和要求進行元器件采購、焊接組裝、軟硬件調試;具備單片機技術應用系統的系統維護、技術改造、運行管理崗位的能力;具有對新知識、新技術的學習能力,通過不同途徑獲取信息的能力,以及對工作結果進行評估的能力;具有決策能力,能記錄、收集、處理、保存各類專業技術的信息資料。(2) 主要內容1、 單片機內部結構及硬件資源的了解2、 應用軟件和開發平臺的學習,基本程序的編寫。3、 流水燈系統的設計、制作與調試4、 直流電機電機系統的設計、制作與調試5、 搶答器的電氣控制系統的設計與制作6、 步進電機的控制系統的設計、制作與調試7、 倉庫用自動風扇的電氣控制系統的設計與制作任務(3) 教學要求1.主講教師(1) 具有單片機程序設計和分析的經驗;(2) 具備單片機線路板焊機、調試和測試的能力;(3) 具備設計基于行動導向的教學法的設計應用能力;2.學生(1) 認真聽講,積極思考實踐。(2) 積極完成老師布置的各項任務。(3) 學會學習,利用網絡教學資源,拓展視野。(4) 考核方式綜合考查,實操成績占50%,平時?考查成績占50%。(三)專業學習領域核心課程表2智能控制技術專業核心課程描述課程名稱1可編程控制技術及應用第三學期64學習目標掌握PLC硬件的基本結構和工作原理;能夠對相對應的PLC控制電路進行基本分析理解;能掌握常用生產機械PLC控制線路的工作原理及常見故障分析工作任務“啟-保-停”功能的編程方法;用狀態繼電器表示步的單序列、選擇序列、并行序列控制,并進行安裝調試;會小型PLC控制系統綜合應用

職業能力知識目標1、 掌握PLC硬件的基本結構和工作原理:2、 理解掌握PLC基本布爾指令:3、 理解?般PLC功能運算指令4、 能夠對相對應的PLC控制電路進行基本分析理解;5、 掌握常用生產機械PLC控制線路的工作原理及常見故障分析。?技能目標1、 能夠正確選用各類型的PLC2、 能夠掌握基本的PLC硬件結構3、 能夠正確選用各類型的PLC4、 能夠正確熟練連接各類型PLCI/O5、 能夠掌握基本類型PLC電氣控制6、 基本掌握常用PLC控制生產機械控制線路的故障分析及檢修素質目標1、 踏實嚴謹、精益求精的治學態度2、 敬業愛崗、團結協作的工作作風3、 語言表達、論文寫作的能力學習內容項目一:基本邏輯指令的應用項目二:定時器的應用項目三:計數器的應用項目四:輔助繼電器的應用項目五:電動機的PLC控制項目六:順序功能圖的應用項目七:狀態轉移圖的應用項目八:功能指令的應用項目九:小型PLC控制系統綜合應用課程名稱2傳感器與智能檢測技術第三學期32學習目標掌握一線高級技術人員所必需的傳感器與檢測技術的應用知識,并能結合計算機控制技術中的傳感器與控制技術的應用,掌握檢測的理論依據和檢測設備的結構、工作原理、使用與維護方法的知識和技能。工作任務測試系統的基本概念;傳感器的一般特性與分析方法;傳感器的工作原理、特性及應用;傳感器在機電系統中的應用

職業能力知識目標1、 了解傳感器的組成、分類及發展動向,技術的定義及應用:2、 掌握電位器式傳感器及應變片式傳感器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3、 理解各種形式電容傳感器的工作原理,掌握其性能特點,了解其應用;4、 理解磯電感應式傳感器、霍爾元件的工作原理,轉換電路,掌握其性能性點;5、 了解壓電式傳感器的工作原理,掌握常用壓材料及其性能特點。?技能目標1、 具有査閱智能傳感器、數據模塊說明書的能力2、 具有識讀智能傳感器、數據模塊使用手冊的能力;3、 能夠根據工程需要選用合適的傳感器,并能夠對測試系統的性能進行分析、對測得的數據進行處理:4、 掌握測試系統的設計和分析方法素質目標1、 學習自主性和職業意識2、 料查閱能力、知識總結能力3、 知識拓展能力和綜合應用能力4、 溝通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學習內容項目一:振動檢測系統項目二:剎車/潤滑檢測系統項目三:溫度檢測系統項目四:轉速/角位移檢測系統課程名稱3工控網絡與組態技術第四學期32學習目標掌握現代工業通訊類型的硬件組件及通訊工作原理;能熟練配置多個PLC組成工業以太冋絡的硬件組態:會安裝網絡硬件。工作任務現代工業主要采用的通訊方式及其技術內容與應用;現場總線冋絡拓撲結構及其主要技術指標,掌握主要連接件和接口設備使用和維護:現場總線工程與設計職業能力知識目標1、 掌握現代工業通訊類型的硬件組態、接線及通訊工作原理及通訊軟件編程;2、 能熟練配置PLC與組態組成工業以太網絡的硬件組態:3、 會熟練編寫監控軟件人機界面軟件監控;4、 能熟練完成主站模塊和從站模塊的接線:5、 生產線的程序的編寫。技能目標

1、 能按照生產要求配置工業控制網絡及組態控制系統,會分析、設計電氣原理圖:2、 能按照原理圖連接控制系統電路,會按照生產工藝流程和控制要求,合理地配線;3、 能正確使用工具和設備,會安裝調試工業控制網絡及組態設備:4、 能夠按照生產工藝要求以及安全需要,會設置工業控制網絡及組態設備的參數,并能夠程序編寫;5、 備査閱、使用、管理相關的技術資料。?素質目標1、 學習自主性和職業意識2、 料査閱能力、知識總結能力3、 知識拓展能力和綜合應用能力4、 溝通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學習內容項目一:現場總線技術項目二:工業以太網的構建與運行項目三:摩天輪多彩燈組態控制系統項目四:自動化生產線組態控制系統項目五:工業控制網絡案例分析課程名稱4工業機器人工程應用虛擬仿真第五學期48學習目標具備仿真軟件安裝與使用,使用相關圖庫建立機器人工作站環境,機器人仿真工作站建立與仿真調試所需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工作任務掌握仿真軟件Robotstudio的安裝與使用;掌握虛擬機器人技術離線編程;能對程序包含接近的奇異點自動檢測,進行路徑優化能對機器人實際運行時的碰撞提前進行檢測,提高實際系統的安全性能職業能力知識目標1、 會安裝仿貝軟件Robotstudio:2、 掌握仿真軟件Robotstudio中各模塊的用途,熟練搭建實際機器人工作站并編程;3、 掌握各種主流CAD格式數據的導入;4、 熟練使用程序編輯器虛擬示教臺:5、 對路徑優化,事件表,碰撞等實際問題能進行程序修改。技能目標1、 能讀憧機器人工作站技術資料,能按技術要求創建仿真模型;2、 熟練使用仿真軟件并對仿真中出現的故障進行分析并處理:3、 掌握Smart組件的應用、ScreeMaker示教器用戶自定義界面,主流CAD數據導入等技術;4、 備査閱、使用、管理相關的技術資料。

?素質目標1、 學習自主性和職業意識2、 料査閱能力、知識總結能力3、 知識拓展能力和綜合應用能力4、 溝通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學習內容項目一:仿真軟件的認識及構建基本仿真工業機器人工作站項目二:Robotstudio中的建模功能、機器人離線軌跡編程項目三:導軌和變位機的機器人系統創建與應用項目四:Smart組件的應用、ScreeMaker示教器用戶自定義界面項目五:精確定位運動編程、外輪廓軌跡編程、物料快抓爪編程項目六:模擬沖壓上下料課程名稱5工業機器人編程技術第五學期48學習目標具備對由ABB機器人組成的標定單元、搬運單元、模擬焊接單元、上下料單元、碼垛單元、模擬涂膠單元等模塊化單元進行安裝與調試所需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工作任務掌握由工業機器人、控制系統、人機界面、電器、傳感檢測、氣動、智能仿真技術、RIMS技術接「1組成的基礎教學工作站的主要功能:熟練掌握各模塊化単元的編程調試;能對機器人單站控制系統的故障現象進行分析,并對故障進行處理職業能力知識目標1、 能讀憧基礎教學工作站中機械、電氣、氣路系統原理圖,能按國家標準正確繪制務單元接線圖等電氣圖紙;2、 了解基礎教學工作站的機器人本體結構與電氣控制組成:3、 掌握基礎教學工作站中各模塊化單元的安裝與編程調試:4、 熟練PLC1200的編程:5、 掌握教學工作站中各傳感器與供氣系統的使用。?技能目標1、 能讀懂典型智能化設備及生產線的機械、電氣、氣路系統原理圖,能按國家標準正確繪制各單元接線圖等電氣圖紙;2、 掌握由ABB工業機器人組成的各模塊化單元的編程調試:3、 能正確填寫設備及系統運行記錄、設備故障報告、設備維修記錄、設備安裝、調試和驗收總結報告等設備運行文檔;4、 備查閱、使用、管理相關的技術資料。素質目標1、 學習自主性和職業意識2、 料査閱能力、知識總結能力

3、 知識拓展能力和綜合應用能力4、 溝通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學習內容項目一:機器人標定單元安裝、編程與調試項目二:機器人搬用單元安裝、編程與調試項目三:機器人模擬焊接單元安裝、編程與調試項目四:機器人上下料單元安裝、編程與調試項目五:機器人碼垛單元安裝、編程與調試試項目六:機器人模擬涂膠單元安裝、編程與調試項目七:機器人打磨拋光單元安裝、編程與調試項目八:機器人寫字繪畫單元安裝、編程與調試項目九:機器人切割單元安裝、編程與調試課程名稱6智能生產線數字化集成與仿真第五學期48學習目標構建機器人工作站元器件模型,對三維模型進行運動設置,使用三維模型構建自動線與機器人工作站系統,軟件仿真技術實現電氣與機械的接口,PLC和自動線與機器人工作站的仿真控制系統設計、編程與調試。工作任務掌握工業4.0數字化設計仿真軟件的安裝與在智能控制系統設計中的地位;對典型實際產線進行仿真集成:能對仿真生產線控制系統中的故障現象進行分析,并對故障進行處理職業能力知識目標1、 掌握數字化設計軟件案安裝與使用;2、 對三維模型進行運動設置,使用三維模型構建自動線與機器人工作站系統:3、 掌握軟件仿真技術實現電氣與機械的接口;4、 熟練PLC和自動線與機器人工作站的仿真控制系統集成、編程與調試;?技能目標1、 根據智能控制產線需求,利用仿真軟件建立于實際產線的虛擬產線;2、 掌握虛擬產線的搭建方法并進行編程;3、 掌握PLC,傳感器,組態,MES系統與虛擬產線的聯調;4、 備査閱、使用、管理相關的技術資料。素質目標1、 學習自主性和職業意識2、 料査閱能力、知識總結能力3、 知識拓展能力和綜合應用能力4、 溝通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

項目一:MES制造執行系統相關實訓項目二:數字雙胞仿真虛擬調試相關實訓學習內容項目三:HMI組態項目相關實訓項目四:PLC組態編程相關實訓項目五:智能控制信號檢測與監測相關實訓課程名稱7智能控制系統集成與裝調第五學期32學習目標對由數字化設計應用,工業冋絡、數據釆集系統、工業機器人系統、PLC控制系統、視覺系統、外圍設備(自動線)等組成的智能控制系統設計、集成、安裝與調試。工作任務掌握數字化設計應用產線到實際產線的工藝過程;掌握智能控制產線中的工業冋絡、工業機器人系統、PLC系統等核心技術的應用;能對智能控制生產線系統的故障現象進行分析,并對故障進行處理職業能力知識目標1、 能讀懂典型智能化設備及生產線的機械、電氣、氣路系統原理圖,能按國家標準正確繪制各單元接線圖等電氣圖紙:2、 了解智能化生產線控制系統的機械結構和裝置的工作過程:3、 掌握工業機器人控制和自動化生產線控制系統PLC通訊方法和通訊協議:4、 熟練使用主流組態軟件,能實現人機組態;5、 生產線的程序的編寫。技能目標1、 能讀懂典型智能化設備及生產線的機械、電氣、氣路系統原理圖,能按國家標準正確繪制各單元接線圖等電氣圖紙;2、 掌握傳感器等電氣原件的結構、特性、應用和選擇規則:電氣元件裝配工藝,安排、檢測元件精度安排方法;3、 能正確填寫設備及系統運行記錄、設備故障報告、設備維修記錄、設備安裝、調試和驗收總結報告等設備運行文檔;4、 備査閱、使用、管理相關的技術資料。素質目標1、 學習自主性和職業意識2、 料査閱能力、知識總結能力3、 知識拓展能力和綜合應用能力4、 溝通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

學習內容項目一:MES制造執行系統相關實訓項目二:數字雙胞仿真虛擬調試相關實訓項目三:HMI組態項目相關實訓項目四:PLC組態編程相關實訓項目五:智能控制信號檢測與監測相關實訓七、教學進程總體安排1.課程體系設計與說明本專業按照“校企深度交融,工學有機結合"培養模式和思路,以就業為導向,加強校企合作,積極推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不斷完善“以企業職業崗位需要為培養目標,以培育工匠精神和提升職業素養為核心,以工學結合為手段"的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依托校內外實訓基地,開展工學交替形式的校企合作培養。2.專業課程框架結構表表3智能控制技術專業課程框架結構表課程類型課程課程門數課時分配學分分配實踐學時分配總學時分配課時課時比例學分學分比例第1學年第2學年第3學年第1學年第2學年第3學年公共基礎學習領域院公共課程1766026.0%54.534.9%142741450411640專業學習領域系公共課程848819.2%3019.2%176480392960專業技術及核心課程14113244.6%52.533.7%020864852360720拓展學習領域專業拓展41044.1%6.54.2%057001040公共拓展121566.1%12.58.0%203218566436合計(總學時2500-2800)552540100%156100%33841968010047407963.專業教學進程安排表4智能控制技術專業教學進程安排課程類別序號颱代碼ll卜蠢WS1實政一二、咁五六考核方式課證融合備注18W18VV18VV18VV18VV17W公共基礎學習領域1A00000I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3.5564884*12試2A000002思想和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46448164*12試3A000003形勢與政策2.540404*24*24*24*24*2査4A000004髙職英語580804*104*10試、査、證5A(XXXX)5高等數學4.572726*66*6查、試6A000006大學體育5.5880882*142*142*82*8査7A(XXXX)7計算機應用基礎46432324*16査8A000008湖湘文化0.5882*4査9A000009心理健康23218142*9査講座14H10A(XX)010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1161242*6査講座4H11A00001I創新創業基礎23218142*9査講座14H12A000012就業創業指導23218142*9査講座14H13A(XX)013普通話訓練116882*814A000014軍事理論及訓練24020202W15A000015職業素養與公益勞動120201W16A000016誠信銀行10査CRP17A000017陽光跑46464不排課小計54.5724422302232272724440專業學習領域18C020001電工技術及應用69648486*16試★?19C020002機械識圖及CAD69664328*12查20CO2OOO3模擬電子線路分析與制作3.55632244*14試★?21C020004繼電控制系統分析與裝調480303020*320試★?22CO2OOO5鉗工實習12810181W查23C020006數字電子線路分析與制作3.55632244*14試★?24C020007電子線路的設計與應用23216164*8査25C020008可編程控制技術及應用58442428*820試

課程類別序號代碼課程名稱學分總學時1實踐繃讐TT五六課證融合備注18W18W18VV18W18W17VV26DO2O5O1C語言23216164*8査27D020502單58432528*820試28D020503室內照明線路安裝與調試實訓1204161W29D020504傳感器與智能檢測技術23216164*8試★30DO2O5O5工控網絡與組態技術23216164*8試31D020506變頻驅動技術23216164*832D020507工業機器人離線編程與仿真穌34824248*6査★33DO2O5O8工業機器人編程技術及應用46824444*12+20試34D020509智能生產線數字化集成與仿真152412124*6試35D020510智能控制系統集成與裝調0.54221*4講座36D020511維修電工34824248*6査37D020512綜合技能強化訓練58430543W試38D0205I3畢業設計411201124W査39D020514頂崗實習16448044816W査小計82.51620510111()152292260196272448專業拓40E020501智能控制導論1.52412124*6査拓展學41E020502電力電子技術及應用23216164*8査展42E020503工業機器人應用技術1.5241864*6査習43E020504電氣制圖與識圖1.52412124*6査領公44B(XXXX)I國家安全教育(講座)0.58844查域共45B(XXXM)2大學生安全教育(講座)0.584444查拓46B000003大學生健康教育(講座)0.58844査

課程類別序號代碼課程名稱學分總學時挎謖方式課證融合備注實踐二三四五六18W18W18W18W18W展47B000004中華優秀傳統文化116882*8査48B000005大學語文116882*8査49B000006TRIZ理論與技術創新方法116882*8査50B000007社交禮儀116882*8査51B000008節能減排基礎知識(講座)1168888査52B000009綠色環保(講座)1168888查53B000010演講與口才116882*8査54B000011畢業教育1周1201010IW55B000012社會實踐(寒暑假)3寒假1W,暑假2W5519260138122362096721620合計156254010701470420584428312328468注:1.課程編號中,A代表學校必修、B代表學校選修、C代表院部必修、D代表專業必修、E代表專業限選、F代表專業任選。考核方式:試、査、證等3種類型的單個或其3種的組合。如果是屬于課程和職業資格證融合的課程,請在“備注”欄用“★”表示。請在備注欄內注明本專業的核心課程,請在“備注”欄用“※”表示。請在備注欄內注明課程性質,“系部公共課”在“?”表示。八、實施保障(一)師資隊伍師資團隊由專業帶頭人、專任教師和企業教師組成,其中專業帶頭人實行雙帶頭人,學校有一名帶頭人,企業有一名帶頭人;專任教師均為雙師素質教師,有骨干教師和一般教師;企業教師由企業的能工巧匠、技術專家、管理專家組成的車間團隊、技術團隊和管理團隊共同組成。生師比小于等于20:1,雙師型教師達到50%以上。其人員結構見下表5:表5智能控制技術專業教學團隊組成人員結構表專業帶頭人專任教師企業教師雙帶頭人骨干教師一般教師車間團隊技術團隊管理團隊2人8人6人ioA6人6人1、專業帶頭人的基本要求智能控制技術專業帶頭人要求具有副高以上職稱,具備先進的高等職業教育理念,有較高學術水平和較強實踐能力,能把握好高職教育發展動態;在電氣行業學術造詣高、實踐能力強,也能準確把握風電行業的發展方向和發展動態;具有較強的教研教改、學術硏究能力,掌握基于工作過程和項目導向的課程開發流程與開發方法;具有較強的領導能力,能組織協調好教學團隊各項事務。2、 骨干教師的基本要求具有中級以上職稱,能積極協助專業帶頭人搞好專業建設和技術服務,完善專業標準和課程體系;能夠掌握專業發展方向和技術動態;能獨立完成專業核心課程或主干課程的建設與主講;能夠開發課程和生產性實訓項目。對來源于企業的“骨干教師”,不但要有具備一定的工程實踐經驗,還要具有一定的執教能力和科研能力;對于校內專任“骨干教師”,要達到“雙師型”的要求。3、 一般教師的基本要求具有大學本科以上學歷,有一定的職業教育理念;具有較扎實的專業技能,能協助骨干教師開展專業建設和課程建設與改革;能獨立完成專業基礎課程教學;能指導學生開展實踐實習和綜合實踐。4、 技術團隊與管理團隊的基本要求具有中級以上職稱或具備3-5年相關專業工作經驗,具備一定的現場工程實踐經驗,有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同時還必須能獨立承擔專業核心課程理論和實踐教學工作,能承擔和參與專業教學計劃、教學標準制定、課程建設、教材建設等教學改革等工作。5、 車間團隊的基本要求具備3年以上電氣行業、工業控制行業等相關工作經驗,能將行業中最新的技術、規范與信息引入教學,將職業技能和豐富的職業經驗傳授給學生,有利于學生對技能的熟練掌握和職業意識的強化;能基本指導學生完成專業實習和實踐,指導學生完成頂崗實習任務。(二)教學設施表6校內專業教室配置情況表序號|專業敎室 主要設備配置 功能說明

序號專業教室主要設備配置功能說明1機械制圖學訓%繪圖專用桌椅、繪圖板、計算機電機零部件的測繪、制圖等2鉗工實訓室臺虎鉗、鉗工工作臺、鉗工操作工具等鉗工的基本操作訓練;榔頭制作臺階對配合;凹凸角莊樣板配合;燕尾角配合六角開口鑲配四件組合配等。3電子工業裝配實訓室40個工位,示波器,電源,函數信號發生器,焊接工具能從事電子產品的制作安裝與調試訓練。4電工技術實驗室THETEC-1B電工實驗臺、UT51數字萬用電表等常用電工儀表的使用;電工技術基礎實驗;電工技術的基本操作。5模擬電子技術實驗室KHM-3A型模擬電子技術實驗裝置、GDS-1072AU數字示波器、UT51數字萬用電表、AFG2005信號發生器、SP1930雙通道交直流毫伏表、GPS-3303C直流穩壓源無源元件的識別與檢測、有源元件的識別與檢測、簡易直流穩壓電源的制作與調試、常用交流儀器的認識與使用、單晶體共射級放大電路制作與調試、射級跟隨器的制作與測試、小功率放大器的制作與調試、集成基本運算放大器的制作與調試、簡易信號發生電路的制作與調試。6數字電子技術實驗室KHD-3A型數字電子技術實驗平臺、GDS-1072AU數字示波器、UT51數字萬用電表、AFG2005信號發生器、GPS-3303C直流穩壓源邏輯門電路功能及參數測試;組合邏輯電路設計;數據選擇器及應用;譯碼器及應用;觸發器功能測試及應用;555定時器的應用;A/D與D/A轉換器實驗;數顯邏輯筆實驗;搶答器及綜合電路實驗;密碼鎖綜合電路實驗等。7單片機實訓室電腦,單片機開發板單片機基礎實驗:流水燈、獨立式按鈕、中斷、數顯、計時、串口、A/D、D/A;擴展實驗:智能日歷、電機控制、智能小車、無人值守停車場智能控制小系統;單片機智能系統開發。8電力電子學訓室DJDK-1型電力電子與電機控制實驗臺、YB43020D型雙蹤慢掃描示波器、DJ15型直流電機、DJ16型交流電機、DJ-13型交流發電機、S-300變頻器常用電力電子器件如SCR、GTO、MOSFETsGTR、ICBT特性及驅動保護電路實驗;單、三相可控整流及有源逆變電路實驗;單相、三相交流調壓電路實驗;直流斬波電路原理實驗;直流、交流電機調速系統實驗;變頻器應用。9PLC學訓室THPLC-C型PLC綜合實訓裝置、YL-SMPLC-B網絡型可編程控制器綜合實訓裝置、亞龍YL型6足18自由度爬行機器人實訓系統、YL-109J型六層電基本指令的編程練習;三相異步電動機的控制;步進電動機控制的模擬控制;十字路口交通燈控制的模擬;多樓層電梯的控制;機械手動作的模擬;運料小車控制模擬等。

序號專業教室主要設備配置功能說明梯實訓模型、啟天M6900聯想電腦10電力拖動學訓室THWD-1C型維修電工技能實訓考核裝置、WDJ24-1型三相鼠籠異步電動機、WDJ15直流并勵電動機、THPAM-1電機故障檢測實訓模塊。直流電機、變壓器、異步電機、同步電機、控制電機的工作性能和機械特性的測定、常用電氣控制線路的安裝與檢修。11傳感器與檢測實訓室傳感器實訓裝置、電腦、各類傳感器傳感器原理驗證、常見傳感器應用、風電傳感器識別與檢測等。12自動化生產線裝調實訓室天煌THJDQG-1型光機電氣一體化控制實訓裝置傳感器檢測系統的安裝與調試;氣動系統的安裝與調試;電氣控制電路的安裝;PLC編程;自動控制系統安裝與調試等。13工業機器人虛擬仿真實訓室硬件:50臺高級配置電腦,50臺高級配置控制終端,1臺帶移動支架的交互式一體機等。軟件:ABB工業虛擬仿真軟件Robotstudioo1) 借助虛擬機器人技術進行高線編程,如同將真實的機器人搬到PC機中。2) 離線編程是擴大機器人系統投資回報的最佳途徑。借助模擬與離線編程軟件仿真軟件,可在辦公室內完成機器人編程,無需中斷生產。機器人程序可提前準備就緒,提高整體生產效率。3)借助仿真軟件提供的各種工具,可在不影響生產的前提下執行培訓、編程和優化等任務,提升機器人系統的盈利能力,并可獲得多種利益:風險降低、投產更迅速、換線更快捷、生產效率提咼。14基于ABB機器人的基礎教學工作站硬件:機器人模塊,TCP標定、基坐標標定基礎實訓模塊,打磨拋光模塊,寫字繪畫模塊,涂膠模塊,焊接模塊,切割模塊,碼垛模塊,去毛刺模塊,上下料模塊,倉儲模塊,PLC模塊,工具及工具庫模塊,操控臺模塊,傳感器模塊,供氣系統模塊等。軟件:機器人軟件編程,PLC軟件編程工作站圍繞工業機器人工業應用情景及核心技術技能點,工業機器人、控制系統、人機界面、電器、傳感檢測、氣動、智能仿真技術、RIMS技術接口。包括了標定單元、搬運單元、模擬焊接單元、上下料單元、碼垛單元、模擬涂膠單元等多功能一體化裝備,是一個適用于智能控制專業、機器人專業教學的典型裝備。15基于數字雙胞的智能控制系統集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