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地球的公轉地理課件第第頁地球的公轉地理課件全文共7頁,當前為第1頁。地球的公轉地理課件地球的公轉地理課件全文共7頁,當前為第1頁。地球的公轉地理課件
地球的公轉地理課件可以讓學生們知道地球運動的兩種基本形式地球自轉和公轉的概念,下面我為大家帶來的地球的公轉地理課件,歡迎閱讀!
地球的公轉地理課件1
教學目標
1、知道地球運動的兩種基本形式——地球自轉和公轉的概念、周期、方向;
知道地球自轉產生晝夜交替的現象。
2、初步學會用地球儀演示地球的自轉和晝夜更替現象;初步學會用簡潔的工具演示地球公轉,培育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3、通過介紹地球運動的形式和規律,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通過講解并描述地球的自轉和公轉,對學生進行辯證唯物主義教育。
教學重點
地球自轉、公轉運動的基本特點及其所產生的地理現象。
教學難點
地球自轉產生晝夜更替現象。
教學預備
地球儀、手電筒。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喜愛看姚明打籃球的同學請舉手,喲!這么多球迷哇!你們是否有這樣的感受:我們有時想看姚明在美國紐約的一場下午競賽現場實況轉播,經常是等到晚上三四點鐘呢?為什么兩地的時間不一樣?我們剛開學的時候,多數同學穿的是短袖,如今多數同學已穿長袖長褲了,而且每下一場雨我們就感覺一天比一天冷了?要回答這些問題,地球的公轉地理課件全文共7頁,當前為第2頁。就與我們今日學習的地理學問有關了。
講授新課:
板書:第二節地球的運動
一、地球的自轉
1、繞轉中心、方向、周期
教師:演示轉動地球儀,并提問
〔1〕地球怎樣自轉?〔繞地軸不停地旋轉〕
〔2〕觀看并描述地球自轉方向?〔自西向東〕
師:板圖講解不同的投影圖地球自傳方向的表示生:同桌的兩位同學演示地球的自轉。
師:提示學生留意撥動地球儀的方向肯定要自西向東〔逆時針〕。
〔3〕自轉一周的時間是多少?每小時轉多少度?〔24小時,15°〕
師:我們為什么感覺不到地球在轉動?
生:商量、回答。
〔4〕晝夜的形成
師:演示并講解,教師用手電筒做光源,照耀到地球儀上。讓學生觀看有什么現象產生?
生:地球儀一半亮,一半暗。
師:為什么?假如地球儀是透亮的,結果怎樣?
生:答略
師:同樣的道理,由于地球是一個不透亮的球體,在任何時刻,太陽光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因此,被太陽照亮的半球是白晝,我們叫它晝半球;未被照亮的半球是黑夜,我們叫它夜半球,晝夜就是這樣形成的。
板書:晝夜產生的緣由地球是一個不透亮的球體
承轉:地球不停的自轉會產生什么現象呢?
板書:地球自轉產生的地理現象
師:接著上面晝夜形成的演示進行:教師用手電筒照耀自轉的地地球的公轉地理課件全文共7頁,當前為第3頁。球儀,并讓學生認真觀看會產生什么現象?
生:晝夜不停地交替。
板書:〔1〕晝夜更替
師:還有什么現象產生?
生:東邊先天亮,西邊后天亮。
師:東邊比西邊先觀察日出。
板書:〔2〕時間差異
師:看書P10圖1。18,并解釋:北京的暢暢和美國的姨媽在同一時刻電話問候,為什么時間不同?
師:如今你們能讓我們的祖國從處在白天的狀態轉入黑夜的狀態再轉入白天的狀態嗎?
學生活動:手電筒不動,地球儀自西向東轉動,讓祖國經受晝夜的交替。
師:如今北京在那兒?紐約呢?所以姚明在紐約的下午打競賽我們要在晚上才能看到。
師:時間的差異。這就有大賓館總服務臺的墻面上懸掛很多掛鐘,分別表示在同一時刻不同大城市的時間,如北京時間、紐約時間、倫敦時間等。不同地方時會給國家間的交往帶來不便,不過,我們已有很好的解決方法,同學們以后會學習到。
師:人們以一天〔24小時〕為單位的起居和作息時間。
〔1〕與地球自轉有什么關系?
〔2〕假設地球的周期變長由一天變為兩天,我們的起居和作息時間會發生什么改變?
〔3〕假設地球的周期變短為12小時一天,我們的起居和作息時間又將會發生什么改變?
承轉:同學們知道,地球除了繞地軸不停的轉動,同時它還在圍繞太陽不停地轉動。那么,圍繞太陽的轉動叫什么呢?
生:公轉
地球的公轉地理課件全文共7頁,當前為第4頁。師:公轉它是地球運動的另一種形式
板書:二、地球的公轉
師:引導學生觀看地球公轉示意圖,回答以下問題:
〔1〕什么叫地球的公轉
〔2〕繞轉中心、公轉方向、公轉周期是什么?
〔3〕公轉特點?
生:答略
板書:繞轉中心、方向、周期
承轉:地球的公轉又會產生什么地理現象呢?這個問題留作下節課討論。
課堂小結:略
地球的公轉地理課件2
教學目標
1、知道地球公轉形成四季和產生五帶;記住公轉中二分二至點的時間及太陽直射點的緯度位置;記住南北回來線、南北極圈的度數、五帶的名稱和范圍。
2、通過師生演示地球的公轉運動,培育學生的觀看能力、空間想像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能將地球公轉與生活實際相聯系,解釋四季形成和五帶產生等自然現象。
3、初步形成對地球運動的好奇心和探究心理,培育學生學習數量的興趣;初步養成求真、求實的科學看法和探究精神。
教學重點
1、四季的形成和五帶的產生。
2、五帶的名稱和界限。
教學難點
1、二分二至點的時間和太陽直射點的緯度位置。
2、四季的形成和五帶的特征。
教學用具
地球的公轉地理課件全文共7頁,當前為第5頁。地球儀、手電筒,幾副熱、溫、寒帶的景觀圖片。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地球公轉會產生什么地理現象,這節課我們重點來討論這個問題。
新課教學:
板書:地球公轉產生的地理現象
活動一:地球公轉演示
教師把手電筒〔拎下燈罩,當作太陽〕立在講臺中間,手拿地球儀繞其轉動。請學生留意觀看,并思索回答以下問題:
〔1〕地球繞著太陽公轉時,其軌道是什么樣子?
〔2〕地球公轉時是斜著身子還是直著身子?
〔3〕地球公轉時地軸指示的方向有沒有發生改變?
〔4〕太陽直射點最北可以到達哪里?最南可以到達哪里?太陽直射點在一年內幾次經過赤道?
生:答略
師:請同學們看教材11頁地球公轉示意圖地球在公轉時,由于地軸與地球公轉軌道面有個夾角,所以,地軸是傾斜的,而且它的空間指向保持不變。這樣,地球在公轉軌道的'不同位置,受太陽照耀的狀況也就不完全相同,形成了春、夏、秋、冬四季,北半球與南半球的季節相反。
板書:〔1〕形成四季
活動二:分組商量填表節氣日期
太陽直射點的位置月份北半球季節
南半球季節春分夏至秋分冬至
說明:二分二至是我國24節氣中的4個節氣。
生:答略
師:假設地球是直立著自轉和公轉,太陽直射點在哪里?還會有四季嗎?同學們課后商量完成。
地球的公轉地理課件全文共7頁,當前為第6頁。活動三:用兩個手電筒,一個垂直照耀黑板,一個斜射黑板。讓學生觀看有什么現象?
生:垂直照耀黑板的光圈小,亮度大;斜射黑板的光圈大,亮度小。
師:假如手電筒是太陽呢?會有什么現象?
生:答略
師:直射的地方得到的太陽熱量多,溫度高;斜射的地方得到的太陽熱量少,溫度低。
活動四:教材12頁活動2
〔教師引導學生回答〕
小結:夏季正午太陽高度高,白晝時間長;冬季正午太陽高度低,白晝時間短。這種正午太陽高低和白晝長短的改變,確定了該地得到太陽光熱多少的改變,進而反映出了四季的改變。
承轉:剛剛我們知道了在同一地方,季節不同,太陽光照不同;那么,在同一時間,不同緯度的地方,太陽光照的狀況相同嗎?
師:由于地球是一個很大的球體,在同一時間里,緯度不同的地方,受到陽光的照耀狀況不同,冷熱就有差異。因此太陽熱量在地球外表的分布狀況隨緯度而不同,從而產生五帶。
板書:
〔2〕產生五帶
活動五:讀教材12頁地球上的五帶圖,回答以下問題:
〔1〕找出五帶的名稱和界限
〔2〕哪個帶獲得太陽熱量最多,哪個帶最少?
〔3〕熱、溫、寒帶各有什么氣候特點?〔教師展示幾副熱、溫、寒帶的景觀圖片給學生觀看〕
〔4〕有無陽光直射和有無極晝極夜現象的是哪些帶?
〔5〕中國大部分陸地位于五帶中的哪一帶?
生:答略
師:可見,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農村別墅建造合同樣本
- access數據庫考試試題及答案
- 歷史考試試題大全問答及答案
- 公考勞動法考試試題及答案
- 信托通道業務合同范例
- 事業編 合同范例
- 山東省菏澤市2025年高三二模考試生物試題及答案
- 大學生職業規劃大賽《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生涯發展展示
- 二手人防車位買賣合同范例
- 代理加盟養殖合同范例
- 2025屆新高考教學教研聯盟高三第二次聯考政治試題及答案
- 賭博酒駕警示教育
- 產業園物業管理實施方案
- 管理學基礎-形考任務三-國開-參考資料
- 梁曉聲母親測試題及答案
- 企業會計人員勞動合同模板2025
- 浙江省腫瘤醫院醫療廢物暫存間環保設施提升改造項目報告表
- 敬老院安全培訓課件
- 《加拉帕戈斯群島》課件
- 社區老舊小區外墻翻新腳手架方案
- 2025年醫院消化內科年度工作計劃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