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癥早期家庭訓練指導方法-發育障礙兒童教育_第1頁
孤獨癥早期家庭訓練指導方法-發育障礙兒童教育_第2頁
孤獨癥早期家庭訓練指導方法-發育障礙兒童教育_第3頁
孤獨癥早期家庭訓練指導方法-發育障礙兒童教育_第4頁
孤獨癥早期家庭訓練指導方法-發育障礙兒童教育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58孤獨癥早期家庭訓練指導方法-發育障礙兒童教育<<發育障礙兒童教育>>孤獨癥早期家庭訓練指導方法HelenMcCabe`翻譯陸汝文2整理羅瓦思寫的《發育障礙兒童教育》(1981)是采用行為分析法對孤獨癥兒童進行教育的主要參考書。應用行為分析法自從1993年以來在美國越來越廣泛地受到教育界的注意。在莫莉思1993年寫的《讓我聽你的聲音》書中,講了一個有兩個孤獨癥孩子家庭、矯治孩子的方法。他們看了羅瓦思1987寫的一篇文章后決定按照他的方法建立家里的強化訓練項目。他們的結果顯得十分成功。因此現在美國很多家長和專家都在討論這個教法。羅瓦思在1981年的書闡明了他的方法。孩子的訓練一般是在他三歲半前開始的。每周在家里有三十到四十個小時的訓練。就是每星期5—7天的訓練,每天4—6個小時(都是一對一的)。這種時間安排不是絕對的,主要是要按照各個兒童的需要調整。一次訓練平均2—3個小時(包括休息)。每個項目(5分鐘左右)結束之后要休息1—2分鐘,每小時也讓兒童休息15分鐘,那時候他可以自己玩,吃零食,看錄像等活動。羅瓦思這個方法是在操作性條件反射理論基礎上形成的。它利用操作評定法,這包括三個部分:1)給兒童要求或指令;2)兒童回答或反應;3)強化——如果兒童反應是對的,馬上給某種獎勵,如果反應不對,說“不好!”,教孩子的每個項目都有這三部分的型式。要注意的是一定從最基本的技能教起。使用的具體方式叫任務分析法和鎖鏈法,用來塑造好的行為。任務分析法和鎖鏈法是指把要教的任務或行為或技能分解成幾個很簡單的步驟。兒童學會最簡單的步驟后馬上給獎勵或表揚,然后才開始學第二個步驟。一個例子:教兒童區別物體,學會相配這個概念。先教相配兩個一模一樣的物體。老師把一個杯子放在兒童前面的桌子上。然后把另一個一模一樣的杯子給兒童,同時叫兒童,“相配”(把一樣的東西放到一起)。如果兒童反應正確,老師馬上強化(表揚或給一點小吃或擁抱)。如果用語言的提示不能使孩子明白(兒童無反應或反應不對),老師要在給語言提示的同時也給實踐提示(即手把手或做給他看),幫兒童完成,并立即給正性強化。老師多次再給口頭提示,并逐漸減少實踐提示,一直到兒童能幾次獨立(只有口頭提示)完成。到這個時候,活動要更復雜一點,老師介紹另一個物體,比方說兩個勺子?,F在老師要求兒童相配物體時,桌子上有兩個不同的東西,使兒童開始學會區別的技能。方法是一樣的,用反復提示,減少提示和強化,一直到兒童能幾次獨立完成區別的任務。勺子、杯子要隨便出現,免得兒童只記住順序而沒掌握區別的技能。相配項目要教到兒童也可以區別物體的顏色、大小和形狀。應用性行為分析法包括好幾種項目,象領悟和表達語言能力,社會交往,生活自理,玩的能力,和無語言的模仿。羅瓦思和莫莉思的書都有系統的例子和解釋(后面將提到)。開展一個應用性行為分析法(ABA)訓練計劃需要哪些人參與?在美國一般來說要組成一個“治療組”。這組有至少三個人,這樣可以保障他們一周的工作的時間加起來可達到30—40小時。通常參與的人員是學教育學或心理學的大學生或研究生,但有時也可以請親戚來幫助。如果這些人愿意作志愿者當然最好,但是常常找到的是要打工的學生。家長也是這個組的成員,但是不一定是直接來充當一對一的教師。也可能,家長自己先學會這種操作技能,再教給請來的老師,他的角色是參加每周治療組開會。最好是,能先請專家來,一起設置合適的(一些)項目,幫所有訓練人員(家長和別的老師)都掌握同樣的方法。如果沒有這種專家,家長可以自己通過看了書,了解了方法以后,就開始做。一個人只要有興趣,有積極性和能夠堅持就可以學會這個方法。羅瓦思強調說:為什么要盡早(三歲半前)開始進行訓練?是因為要盡早改正或減少不良行為(在孩子已經習慣了那個行為前),也要盡早教孩子基本的語言和社會交往(包括玩)的技能。這教法強調先用一對一的方式來教,后擴大治療環境,集體治療,以便熟悉類似上學的環境和活動。他和提倡應用性行為分析法的人認為早期進行強化的訓練使孩子上普通學校的可能性增加。羅瓦思方法是有爭議的雖然越來越多人在用應用性行為分析法技術來教孤獨癥兒童,但是還有人反對這方法的幾個方面。第一是關于行為矯正早期(70年代)用的懲罰方法。羅瓦思的書說,可以用這樣的方法改正兒童的不良行為——有害行為(自傷、攻擊),只有在有上述問題的才有理由考慮使用這樣的方法。厭惡法一般只是很大聲的說“不”(NO),但是也可以包括打屁股或拍打。但是,羅瓦思強調,懲罰的方式只是他的項目的極小部分(不到1%)。莫莉思和很多專家一點也不用這樣(體罰)的方法,即只是使用“不)(NO)!第二個大家爭論的方面是,兒童的行為是多么塑性的,有人說是塑性到象機器人一樣的反應,從來學不會自然的社交關系,只學會教室(家里)教過的具體反應。這的確是孤獨兒童都會有的問題,用別的學習方式的兒童也有。所以使他們學的技能普遍化(泛化)的技術也很重要。在美國進行應用性行為分析法技術的家長和老師們都很注意普遍化這個問題。普遍化是指孩子能把在家里學得的技能和反應應用在學?;騽e的環境里。它也是指人/老師:兒童如果跟老師A時學會了一項技能,在老師B面前也應該能正確的運用。怎么提高普遍化呢?要練習,有時須更換練習場所,去親戚家或學校,也要讓參加治療組的那幾個老師都進行相同的訓練項目。結論總的來說,應用性行為分析法是一個系統的,完整的教孤獨癥兒童的方法。使用這個方法即可以減少不好的行為,又可以教新的好的行為和技能。例子(從簡單開始)準備學習項目1、很多孤獨癥兒童不會坐得住。不能坐好。前三個項目就應該是要教他坐下來,坐直,和把手放好。A、坐下找一個對兒童大小適合的椅子,把它放在兒童的后面。說“坐下”然后用實踐提示使他坐在椅子上。他一坐,馬上給他小食品或表揚。讓他站起來,再反復練習多次。每次叫兒童坐下,減少提示和幫助。每次他坐下,都要給強化。另外,要慢慢地增加孩子與椅子的距離。如果你沒有要他起來之前他就要起來,你得強迫性地再讓他坐在椅子上。要讓他感到沒有你的允許就不能離開坐位。在教他“站起來”這個指令時,他可能很愿意離開坐位。凡是他喜歡的事情就有強化的意義,因此不須再用別的獎勵。必要時可用實踐提示幫助他。B、坐直(好)!兒童經常雖然坐在了椅子上,但是坐不直,這樣坐著使他很難注意老師或家長,“坐直”這個指令幫助我們控制兒童在椅子的扭曲。孩子一開始扭曲或坐不直,則采用(堅定)地說“坐直”。馬上提示(大概需要現實提示)糾正他坐的方式,以便教他“坐直”是什么意思。馬上給強化/獎勵。幾次使用實踐提示后,要只給口頭提示(就是“坐直”這個指令),等幾秒鐘,給他機會自己做。如果兒童過了幾秒鐘還不坐直,你也覺得他只是懶或頑固,要強迫他坐直,孩子會感到寧可自己坐直,也不要你的強迫,就會學會按照口頭指令做。每次對兒童反應正確,一定要給很多表揚。一定不要強化他做不了的行為。一旦扭曲或坐歪,堅定地提示或大場說“不好!坐直”。C、手不要亂動(放好)如果孩子總是玩手(或不停的自我刺激)或坐立不安,他就不能聽老師教,不注意。即使他坐好,看你,如果在玩手,很可能他一點也聽不進你的話?!笆址藕谩笨梢杂袔讉€意思??赡苁鞘植粍樱觳矓[在身體的兩旁,另一個意思可能是將手平擺在腿上。還可以是兩手在身前半握掌的姿勢。要選擇兒童最自然的方式和對你最有幫助的。玩手指的孩子應學會第二種(平放在腿上)手法,喜歡揮動手臂的最好是學第一第三種方式。步驟①兒童坐立不寧時給“手放好”的指令,然后手把手地讓孩子的手放在(你選定的)適當地方。②要堅定,讓孩子明白他自己做好比你幫他做更愉快的。③孩子能做好的話,就要給贊同和獎勵(食品或表揚),包括你用實踐提示幫助他的前幾次。④逐漸地減少給孩子的幫助。口頭提示后給他時間自己把手放好,只在有必要時才幫助他。孩子學會你所期望的行為過程中,需要的提示會越來越少。具體提示可以包括:你自己給他演示手應該放的部分,并說:這樣做。如果需要可以手把手地教他。他如能夠正確模仿,就給他獎勵⑤他在學習的過程中,要逐漸地減少使用吃東西的獎勵方式,多利用“社會贊同”(表揚,擁抱)來維持他的好的行為,比方說,不要每次做對了就給對吃的,而可能每三次,然后每十次。最后,也要減少社會贊同,以便他知道坐好,手入好是每個人都應該做的事。坐好的普遍化(泛化)在孩子能夠在你面前坐下,坐直后,還要使這個技能泛化(普遍化),就是說:使他也能夠在別地方和別人叫他坐時了能坐好。在不同的房間里,不同的椅子上;其它人給他同樣的指令時,他也能夠聽從和正確的反應。D、“看我”用這個指令來教孩子看你或別人的眼睛(眼睛要對視)。這最好是孩子學會坐好后訓練。孩子和你面對面坐在小椅子上。每5至10秒鐘叫他“看我”每次當他做出了適當的反應,望著你的臉時,給他食物或表揚。一開始在發出指令后孩子至少有1秒鐘看了你,就算有適當反應了,你確定他做到了就說:“看我,很好?!蓖瑫r給他吃的東西。如果2秒鐘內他并沒有看你,你就把頭轉開,不再看他,5秒鐘后再出“看我”的指令。對有的孩子來說,口頭指令是不夠的,要用實踐性提示引導他做出反應。拿一點吃的東西(或者其它他所喜歡的東西)在他和你的面前,同時說:“看我”在他可以連續十次在2秒鐘內看你的眼睛時,逐漸減少現實踐性提示(慢慢地把東西藏在手里或減少手的動作幅度)。為了增加孩子注視你的眼睛的時間,逐漸地推遲給他食物,同時使用口頭表揚來維持和他的眼睛目光對視時間。默默地記數(開始數到2,隨后數到3,以至到5…)才給他吃東西。這樣他看你的時間會越來越長。一開始教孩子“看我”時,最好用面對面坐的方式。如同在練習“坐好”似的。要使他練習的技能不斷得到泛化。在他坐著時學會看你的眼睛后,也可以教他在站著的時候也能看你的眼睛,在不同的房間里也能看你的眼睛,并立即強化他。每一項活動都要注意:一定要很明確:正確和不正確的反應是指什么。只有你自己對要求明確,知道在甚么情況下給獎勵,什么情況下不給獎勵,這樣才能始終如一,這在教育孤獨證孩子時很重要的。E、“抱抱我”第五個練習項目出“抱抱我”。訓練方法和別的項目一樣;①說“抱抱我”,同時讓孩子轉過身來,你們的面頰貼一下。馬上給他食物獎勵。②逐漸地減少提示,只說:“抱抱我”。③逐漸地延遲給予獎勵的時間,要鼓勵他和你擁抱的時間長一點,包括手能夠擋著脖子等。④使這個行為泛化到別的環境中,和別的人也能夠做到。逐漸減少強化,使擁抱增多,獎勵減少。你開始建立對孩子的控制和要求孩子服從你的指令時,孩子很可能會發脾氣。有幾種處理這樣問題的方法。處理發脾氣,不合作的行為很重要,因為它妨礙教學和訓練。大概他發脾氣,是有兩個目的的,第一,他可能是故意地爭取避免做你給他的任務。他想如果他發脾氣,你會放棄要求。第二,他可能只是要你更注意他??摁[、煩躁、尖叫、扔東西、亂打家具、在地上打滾,咬人或咬自己都是逃避要求,或尋求注意的行為,也可能是讓你不舒服或焦慮的行為。消除妨礙訓練的行為的幾個方法1、消退法——是消除妨礙訓練的行為的最有效、最簡單方法。你要假裝什么都沒看見,根本沒有注意他,要讓他知道他這種行為對你沒有任何影響。不要看他,也不要終止你訓練的項目。孩子意識到這種行為對他沒有好處時會停下來。孩子經常是很聰明的,知道什么行為對你有影響。他鬧時,如果你猶豫,退縮,或拖延了操作,這樣可能倒強化了他繼續鬧。不過,消退法只能進行在比較輕的妨礙學習的行為上。對一個咬你或打壞家具的孩子毫不理睬是不可能的。這時要考慮幾種方法,但是一旦他發脾氣減少,要回到退縮法。2、隔離——隔離也是對比較輕的妨礙學習的行為有效的方法。兒童開始表現這種行為時,轉身,不讓他注意到你的臉表情,一直等到他停止這個行為。不說話,也一定要保持鎮靜。如果這樣還不行,則把孩子帶到旁力,讓他對著空墻壁站著或坐下(一定是一個他看不到你和別人的地方)到他可以學習了。他在那兒安靜下來時,不要罵他。兒童這樣隔離時,不要給他任何注意。一般來說隔離的時間5分鐘左右有效。隔離兒童到他5—10秒鐘很安靜就可能夠了。他安靜到可以繼續訓練時,先表揚他的安靜行為,再鎮靜地給他介紹剛才做的任務。如果你們再開始時孩子馬上又開始鬧,重復剛才的隔離方法。讓孩子知道他表現不好得不到你的注意,另外他得繼續做訓練任務。隔離法不應該跟經常自我刺激的孩子使用,這種孩子可能喜歡隔離時間,因為你不理他時,他可以玩手、揮動手等,刻板地自我刺激。對那些發脾氣回避你的要求的孩子也不宜使用隔離法,因為這將強化他,使他的行為更壞。3、用“不”(NO),同時繼續進行訓練。如果不能采取消退法而隔離法不合適或不行,可以試繼續進行訓練的同時堅定地告訴孩子“不”(NO)孩子一開始妨礙學習行為時,要立即和堅定地告訴他“不”。不要停止你給他的任務,因為這可能強化他,使你說的“不”起不到作用。有時候你在說“不”的同時加一個象拍桌子的動作或很響地擊掌的動作也會有幫助。一般來說,這指令要說清楚不好的行為,比方說“不要尖叫”或者“不要笑”,這樣孩子聽到你不要他做的行為,指令一定要短,所以,如果你一、二個字解釋不了他不應該做的事(比方說,他把練習的材料扔到了地上),還是簡單地說“不”。這樣做,孩子大概會有下面三個反應之一:①他可能會停止不好的行為。如果這樣,表揚他(“真乖”或“坐得好”)然后繼續剛才的任務。②孩子可能會鬧得更厲害(聲音更大,更兇),以至到無法繼續學習的地步(象他把訓練材料扔到地上),這時,你要增加“不”的厭惡程度(聲音更響加上拍打桌子動作等)。你“不”的指令要不停地重復,使他厭惡,寧可改變表現也不要再聽到你說他。③孩子的吵鬧可能會減少,以至可以繼續學習的地步,他可能不尖叫了,只是“哀求”了。在這樣的情況下,繼續訓練,好象就沒有發生過一切問題似的,這就是采用了“消退法”,孩子表現好時一定要表揚他。這樣你強化了好的行為也不理了不好的行為。孩子可能在你一旦開始訓練時就再次開始鬧。所以,你還要重復上面的過程,使孩子必須得完成任務,使他明白他的“搗亂行為”不會減少對他的任務要求。跟大部分小孩子說“不”就足以使他不快,在有必要時還可拍腿,這些“厭惡法”可能很快可以解決孩子吵鬧的問題,使可能繼續訓練。有時,并不會向以上說的過程那么簡單。這是孩子自己很消極,甚至你“發脾氣”、“懲罰”他反而會強化他的行為。你越是“懲罰”,他表現的越鬧。一般來說在這種情況下,你如果“發很大的脾氣”,最終可能制止這種行為。但是可能要用好幾個星期到幾個月,對你心理和身體健康有害??赡茏詈檬腔氐较朔ā;蛘咭环N矯枉過正法。它強調一個人表現不好會有不快樂的后果,但是那后果不見得包括體罰。比方說,如果孩子幾次把牛奶杯摔在地上,你可以不但叫他自己擦地上和桌子上的牛奶,也可以讓他拖房間的地。另外還可以教他練飛拿牛奶杯子。這些任務直接與他做的壞事有關系,又是不好玩的任務,但是也不是打或體罰。用厭惡法時,也要注意一點,用久了,孩子可能會習慣它們,所以用了10—20次后,應該有了告以段落(結果)。另外,孩子可能會找一個自我刺激法來對外面的觀與刺激自閉。4、“角落行為”這是注意隔離加軀體控制的方法。有時孩子表現妨礙訓練行為時是很邪惡的,他們蹋、打、咬或抓以便得到注意或回避學習。只有你的孩子是攻擊性的或在隔離時坐或/站不住時才應該用《角落行為法》。孩子一旦發生這種行為,馬上迫使他到屋子的角落。讓他對著角落,胳膊放在他后面。把他的手/胳膊壓在墻上。如果他還踢,也盡量把他的腿靠墻擠住。這樣抱著他直到孩子平靜下來為止。這樣站著很不舒服,孩子不肯這樣站的時間太久。孩子一旦安靜了,不再打、踢、抓了,馬上放開他,并表揚他,再返回到正在進行的任務,如果他再有攻擊行為,馬上又回到角落位置。只要有必要這樣做,就再用這個方法。讓他認識到損害別人是不可以的,另外你在這個問題上一定要堅持下去。每次都要回到訓練操作去,直到你認為完成得好了。……應用行為分析法是從模仿簡單動作開始孩子一般來說是通過模仿別人來學會社會交往,游戲,語言等技能的。但是孤獨癥兒童往往表現為難以自發地模仿和學習他人的行為和語言。另外,要學習復雜的動作,必須先學會模仿簡單的動作。通過學習模仿行為有助于學習生活自理,游戲,社會交往和認識的一系列能力。模仿訓練的目的也是為了提高孩子對外界的注意和興趣。當然在進行模仿行為訓練之初,孩子應該已經學會了“看我”。如果他還不能看著你,大概也就無法注意你的動作,這時他往往可能是在沉浸在自我刺激狀態中(如玩手,看手,發呆或者自己發笑),模仿訓練的計劃就無法開始。在訓練過程之中一定要對孩子的反應和進展做記錄。對要教的項目,操作中予以多少指令,每次孩子是否有反應,反應的適當與否,或者還需要提供別的幫助一定要認真記錄。孩子應該經過一個小時訓練,可能開始有了模仿行為。如果沒有進展,你就要考慮改善教的方法,包括提示的方式、獎勵的方式等。訓練項目目錄:項目一:粗大動作摹仿;項目二:摹仿使用物體的動作;項目三:精細動作摹仿;項目四:摹仿口形的運動項目五:聽從簡單指令(一步的)項目六:學習身體部位(領悟和表達)項目七:相配、區別物體項目八:相配平面的東西(圖片)項目九:將物體和相同的圖片相配項目十:相配顏色項目十一:相配形狀項目十二:物體(領悟和表達)項目十三:圖片(領悟和表達)項目十四:認出熟人項目十五:動詞(動作和圖示)項目十六:環境中的物體(領悟和表達)項目十七:指認書上的圖片項目十八:物體的作用(領悟和表達)項目十九:所屬關系(領悟和表達)項目二十:認識環境中的聲音項目二十一:指出想要的物品項目二十二:使用語言表達想要的東西項目二十三:要、不要(比較喜歡,比較不喜歡)項目二十四:會稱呼熟人項目二十五:選擇技能項目二十六:社交問題項目二十七:動詞的練習(動作的圖片,別人的動作,自己的動作)項目二十八:對顏色的認識(領悟和表達)項目二十九:認識形狀(領悟和表達)項目三十:數字(領悟和表達)項目三十一:站著模仿大肌肉運動項目三十二:模仿兩個動作項目三十三:模仿帶聲音的動作項目三十四:模仿將小木塊排列或壘高項目三十五:描簡單的畫項目三十六:房間(領悟和表達)項目三十七:情感項目三十八:場所、地方(領悟和表達)項目三十九:聽從兩步指令項目四十:孩子給你兩件東西項目四十一:屬性的認識(形容詞)(領悟和表達)項目四十二:社區人員項目四十三:假裝游戲項目四十四:模仿(仿形)動作項目四十五:分類(相配,認出,說出名字)項目四十六:代詞(我的,你的)項目四十七:性別(領悟和表達)項目四十八:回答關于物體和圖片中的問題項目四十九:是/不是(對物體)項目五十:身體部位的作用項目五十一:講出情感項目五十二:分類(說出物品的分類和分類中的名稱)項目五十三:簡單句式項目五十四:簡單地相互交流項目五十五:相互交流社交信息項目五十六:我不知道(不了解的物體和問題)項目五十七:學會問:那是什么?“項目五十八:詢問“……在哪里?”的練習項目五十九:使用代詞:你、我項目六十:回答常識問題項目六十一:使用完整語句敘述圖片項目六十二:使用形容詞表達一些可見的或不可見的物體屬性項目六十三:回憶(回想)(剛剛或以前發生的事情)項目六十四:回答“……在哪兒”的問題項目六十五:房間的功用項目六十六:回答“什么時候”的問題項目六十七:轉告項目六十八:一樣/不一樣(領悟)項目六十九:屬性和分類:那個不應該在?項目七十:回答關于故事的問題項目七十一:以一項話題回答提問項目七十二:聽從“問”和“告訴”的指令項目七十三:尋找一個放在特定場所的東西項目七十四:區分(在什么時候)問/或回答(相互信息)項目七十五:復述故事(剛剛聽過后)項目七十六:解釋(描述)話題項目七十七:講故事項目七十八:(難度大)物主代詞(我的,我們的)項目七十九:(更難的)物主代詞(他、她)項目八十:回答有關談話的問題項目八十一:描述一件事情項目八十二:一樣/不一樣(表達/看得見的)項目八十三:回答出“哪個……”的問題項目八十四:告訴孩子一個不清楚的問題,使他會問問題。項目八十五:回答“為什么”和“如果”的問題項目八十六:句子的邏輯結構項目八十七:預言結果項目八十八:根據屬性或類別排除物體項目八十九:解釋人、場所、和物品項目九十:模仿同學/小朋友項目九十一:主動叫小朋友去玩項目九十二:通過觀察表達新的反應項目九十三:玩具項目九十四:工藝、手藝示范(精細動作訓練)項目九十五:第一/最后(先/后先/再)項目九十六:詞匯項目九十七:為什么/因為項目九十八:模仿寫字項目九十九:介詞項目一百:猜出想象項目訓練指導要領:項目一:摹仿大肌肉群運動;和孩子面對面坐按椅子上。盡量使他注意你(確定他注意了你,就可以開始了)。一邊做一個動作,一邊同時說“這樣做。”動作上可以是:拍桌子拍手拍腿敲桌子揮手(象打招呼似的)握雙手搖頭點頭轉身用手把臉捂起來拍肩膀拍頭跳抱臂磨擦手掌拍肚子踏步伸手插腰每個動作都要提示孩子,幫助他成功,然后給予強化。逐漸地減少實踐的提示,改變強化方式。減少提示,加強表揚獲獎勵。最后孩子能夠按照指令反應正確時才給他強化。項目二:摹仿大肌肉群運動;和孩子面對面坐按椅子上。盡量使他注意你(確定他注意了你,就可以開始了)。一邊做一個動作,一邊同時說“這樣做?!眲幼魃峡梢允牵号淖雷优氖峙耐惹米雷訐]手(象打招呼似的)握雙手搖頭點頭轉身用手把臉捂起來拍肩膀拍頭跳抱臂磨擦手掌拍肚子踏步伸手插腰每個動作都要提示孩子,幫助他成功,然后給予強化。逐漸地減少實踐的提示,改變強化方式。減少提示,加強表揚獲獎勵。最后孩子能夠按照指令反應正確時才給他強化。。項目三:精細動作摹仿和孩子對面坐好。一邊做(小肌肉群的)動作,一邊說:“這樣做。”這可以包括:雙手合掌伸大拇指扭動手指雙手磨擦雙手握掌或伸開手掌碰兩個手指(食指)食指和拇指捏在一起指鼻子、眼睛、耳朵、嘴伸出食指等。注意:對三歲以下的孩子是很難做到的。用幫助促使他模仿,立即予以強化。逐漸減少幫助。項目四:摹仿口形的運動:和孩子對面坐好。確定他是否注意。邊示范邊說:“這樣做工?!笨谛蛣幼靼ǎ簭堊焐焐囝^噘嘴磕牙齒吹的動作笑吻舌頭抵上下牙齒等注意:你的目的是什么?如果是要求語音模仿,那么一邊做動作,一邊要發出聲響。如果孩子不能摹仿你,你們可以坐在鏡子面前操作。從鏡子里學習模仿動作。③跟別的其它項目一樣,只要做對了就要給他強化。先給幫助提示,逐漸減少到孩子聽到了口頭指令就能夠正確反應。項目五:聽從簡單指令(一步的)和孩子對面坐好,確定他在注意你給他指令。包括:坐下站起來來手放下揮手抱我握拳拍手轉身跳親親我扔掉關門吹拿紙開開燈踏步放在桌子上注意:這不是模仿動作了,而是聽口頭指令完成動作。所以不給以示范,但是可以手把手幫助他完成,直到他聽了口令能夠正確完成為止。強化和逐漸減少提示的方法和以上項目的要求相同。這個項目也可以包括其它的簡單指令。你可以想一想在日常生活中你希望他做些什么,利用訓練來強化他,這樣的內容就有更多的泛化機會。項目六:學習項目七:相配、區別物體A、相配(一雙、一對物體)和孩子對面坐好,使他注意力集中。把一件物品(比如:杯子、扣子…)放在桌子上面。把另外一個一模一樣的物品給孩子,同時叫他相配,“把一樣的東西放在一起”提示他做出正確的反應(把東西放在了第一個物品的旁邊——較近),給以強化。B、相配(兩雙、兩對物體)和孩子對面坐好,使注意力集中。把兩個不同的東西放在桌子上(比如:一個杯子、一個勺子,這兩件東西要從形狀上不容易混淆)。兩件東西要擺放的距離離孩子一樣遠。拿另外的一件東西(和上面的東西擺到一起)給孩子,要求他“把一樣的東西擺到一起“如果他擺得不對,馬上把東西放還給他,讓他重新來一次。對他說:“不對”并且重復說:“把一樣的東西擺到一起?!庇檬职咽值靥崾舅_擺放。對他正確的操作給以強化。和以上操作一樣逐漸地減少幫助和強化。在孩子學會了將以上兩件物品相配以后,再練飛隨意地相配(比如:一次用杯子,兩次用勺子)。也要使用提示和強化的手段。C、相配(兩對物品位置變換不定)和孩子對面坐好,使注意力集中和B項操作一樣,只是要隨時把桌子上的東西位置變動。為的是不要使孩子只是記住固定的擺放位置(比如:杯子在左邊,勺子在右邊的放法)。注意:要做好了A、B、C、三項操作練習以后,可以練習用三、四對物品相配,教他區別更多的東西。項目八:相配平面的東西(圖片)和孩子對面坐好,使他注意力集中。和把物品相配操作過程一樣,將一張或向張擺在孩子面前的桌子上。遞給孩子一張和桌子上圖片之一相同的圖片,要求他:“把一樣的圖片擺在一起。提示他把圖片擺在一樣的圖片上,并給予強化。和以上的操作過程一樣,逐漸地減少幫助和對他的強化。項目九:將物體和相同的圖片相配和孩子對面坐好,使他注意力集中。把一或幾張圖片擺在桌子上。把和圖片相同的物品給孩子(比如:使用鞋子的圖片時,配合給孩子真的鞋子)說:“把……(鞋子)和……(鞋子)擺在一起。”提示他將物品擺放在(相應物品的)圖片上,給予強化。和以上的操作過程一樣,逐漸地減少幫助和對他的強化。項目十:相配顏色形狀同,顏色不同和孩子對面坐在桌子的兩邊。使他的注意力集中。把幾個(可以自己制作)放在桌子上。拿另外一個有顏色的卡片(和桌子上的卡片之一顏色相同,所有卡片的形狀應沒有區別)給孩子,要求他“把……(紅、黃或蘭)和……(紅、黃或蘭) 色的卡片擺放在一起。提示他正確地擺放,并給以強化。和以上的操作過程一樣,逐漸地減少幫助和對他的強化。項目十一:相配形狀:顏色同,形狀不同和孩子對面坐在桌子的兩邊。使他的注意力集中。把握應該或幾種形狀(可以自己做。平面的或立體的形狀)擺放在桌子上。最好所有的形狀都是一種顏色的。拿給孩子另一個物體(和桌子上的某一個形狀相同,而顏色和桌子上的顏色不同),要求他“把……(方形、球形等)的和……(方形、球形等)的擺在一起。提示他正確地擺放,并給以強化。和以上的操作過程一樣,逐漸地減少幫助和對他的強化。項目十二:物體(領悟和表達)A、領悟:認識物體把一個或向個物品方在桌子上,確定他的注意力說:“給我……(物品的名稱)”用實踐性提示幫助孩子給你那個物品,強化他的反應。強化和提示和以上項目一樣,逐漸減少。B、表達:能夠說出物品的名稱把一個或幾個物品放在桌子上,確定他的注意力。問:“這是什么?”提示孩子正確說出物品的名稱,給予強化。強化和提示和以上項目一樣,逐漸減少。項目十三:圖片(領悟和表達)A、領悟:認出圖片里的物品把圖片放在孩子的面前的桌子上,確定他已注意。說:“指出(圖片上的)用現實提示幫助他正確指出,并予以強化。強化和提示逐漸減少(如以上項目)B、表達:能夠說出圖片里的物品名稱和孩子對面坐好,確定他已注意。拿起一張圖片給他看,問:“這是什么!”提示孩子正確說出物品的名稱:給予強化,強化和提示和以上項目一樣,逐漸減少。項目十四:認熟人A、照片里的人和孩子面對面坐在桌子兩邊,把一張或幾張(開始1-2張,逐漸加到4-5張)照片放在面前的桌子上說:“指給我看人名(如:媽媽)提示孩子指你要求的照片,給予強化。逐漸減少提示和強化。B、inpersan(當場)你和孩子對面坐,一個熟人也在房間。說“當場人”那里提示孩子走到那個人那兒,強化他的反應。逐漸減少提示和強化。注意:教孩子區別兩張熟人照片之前,先用一張照片,一張東西的照片,這樣比較容易區別。逐漸加別人的照片,如果孩子有困難認出當場的人,可以用照片當提示,把它出示給孩子看時說:“去××那里?!表椖渴澹簞釉~(動作和圖示)A、聽從口頭指令做動作和孩子對面坐在桌子旁(旁邊有需要的東西),確定他的注意力。要求孩子(動作)現實提示幫助孩子正確完成動作,立即給予強化。強化和提示要逐漸減少(如以上項目方式操作)。B、能夠指出動作的相應圖片和孩子對面坐在桌子旁,出示有關動作的圖片給他看。讓他指出是:“哪個在跑(或跳……動作)?”用現實提示幫助孩子指出動作的圖片,給予強化。強化和提示要逐漸減少(如以上項目操作方式)。要求的動詞可以包括:站坐拍手吃轉跳抱吻吹睡覺敲看書畫哭梳頭扔東西走路踢等等項目十六:環境中的物體(領悟和表達)A、認識環境中的物體和孩子對面坐好,確定他能夠注意。叫他去摸——(某一物體)用現實提示幫助孩子去摸那個物體,給他強化,和以上項目中一樣逐漸減少給他的提示和強化。B、能夠說出環境中物體的名字帶孩子到某物體旁,使他注意指著這個東西問他:“這是什么?”提示孩子說出東西的名稱,給予強化,和以上項目一樣逐漸減少提示和強化。環境中的東西可以選擇:桌子窗戶地板門燈樓梯床書架窗簾冰箱爐子臉盆痰盂衣柜注意:先從身邊的物體開始做,逐步地擴大范圍(和孩子有一定距離的物品),他可以講物品的名稱,也可以說出完整的句子。項目十七:指書上的圖片給孩子看書上的一頁。說“指給我看東西名字”提示他反應正確,給予強化。逐漸減少提示和強化。注意:一開始可以把孩子認識的東西放在小冊子,讓他指,后來,要泛化這個技能到更自然情況(如睡覺前看書)項目十八:物體的作用(領悟和表達)+A、領悟:通過作用認識物品把物體或物體的圖片放在孩子的面前,讓他注意。詢問他:“你用什么來喝水/寫字/睡覺/……?提示孩子提出適當的物體或圖片。給予強化。在操作過程中逐漸減少提示和強化。B、表達:能夠通過功用的提示說出物品的名稱。坐在孩子的對面,讓他注意注意力集中。詢問:你用什么東西來寫這/吃飯/睡覺/……?這里是期待他用語言來表達。提示他說出那個物體的名稱。及時給予強化。隨著訓練的進行,逐漸減少對他的提示和強化強度。C、表達:能夠說出物體的功用。坐在孩子的對面,讓他注意力集中。說出:“用……(這個東西的名稱)做什么用?”提示說出物體的作用,給以強化??梢灾徽f一個詞(如筆:寫字);也可以是講完整的句子(如筆:說:“我可以用筆寫字”。)隨著訓練的進行,逐漸減少對他的提示和強化強度。這項練習可以選用:寫字/鉛筆喝水/杯子吃飯/筷子剪紙/剪刀睡覺/枕頭坐/椅子畫畫/蠟筆洗手/肥皂梳頭/梳子……等等注意:只能選擇孩子能夠講出名字的物品。項目十九:所屬關系(領悟和表達)A、領悟在孩子的附近有熟悉的人(他能夠見到),要求孩子:“去摸摸……(比如:去摸摸華華的手)。”提示他正確的瓜在(去摸華華的手),給以強化。和以上的操作過程一樣,逐漸地減少幫助和對他的強化。B、表達你指著一個孩子認識的人的衣服或身體的部位說:“誰的衣服(或身體某部位)?”指示他作出回答(比如:“這是毛毛的衣服……?!保?,并給以強化。和以上的操作過程一樣,逐漸地減少幫助和對他的強化。項目二十:認識環境里的聲音A、指出代表聲音的圖片把圖片放在孩子面前的桌子上。放一個聲音錄音帶。問:“你聽到了什么?”提示他指出相配那個聲音的圖片,強化他的反應。逐漸減少提示和強化。B、說聲音的名稱放一個聲音錄音帶。問:“你聽到了什么?”提示孩子講出聲音(如電話響)。逐漸減少提示和強化。聲音內容包括:a、電話響b、鐘滴嗒聲c、青蛙d、打噴嚏e、開門f、狗叫g、鴨子叫h、嬰兒哭I、貓叫j、鋼琴聲k、救護車l、鳥叫m、球彈跳n、汽車啟動o、水濺p、豬叫q、牛叫r、喇叭吹s、喝飲料t、打錘u、門 項目二十一:指出想要的物品A、指出你拿著的物品(只有一個東西)和孩子對面坐好。你拿起一件他喜歡的東西(可能是玩具,也可以是食物)給他看。問:“你要什么呢?”用手把手提示讓他先指一下,再摸摸這個東西,然后馬上把東西給他。讓他玩,或給他吃(那個東西)。和以上的操作過程一樣,逐漸地減少幫助和對他的強化。B、指出你拿著的物品(兩件東西之一)和孩子對面坐好。你一件孩子喜歡的東西和(另一只手)拿一只他不喜歡的東西給他看。詢問孩子:“你要什么?”提示孩子指出他喜歡的東西。馬上給他。和以上的操作過程一樣,逐漸地減少幫助和對他的強化。C、指出桌子上的東西把一個孩子喜歡的東西和一個他不喜歡的東西放在桌子上(放在遠一點,孩子夠不到位置上)。詢問:“你要什么?”提示他指出他所要的東西,并馬上把這個東西給他。和以上的操作過程一樣,逐漸地減少幫助和對他的強化。D、在沒有口頭指令的情況下指出所要的東西①把幾個他喜歡的、以及他不喜歡的東西放在桌子上(在夠不到的位置上)。②稍等片刻,如果發現孩子要拿某個東西,就提示他指示給你看,如果他指出來,馬上就拿給他。③如果沒有表示出想得到的東西,就拿他喜歡的東西逗引他。④和以上的操作過程一樣,逐漸地減少幫助和對他的強化。注意:在日常生活中反復練習。項目二十二:使用語言表達想要的東西A、用單詞表示要求。①把孩子喜歡的東西和并不喜歡的東西放在桌子上,問孩子你要什么?②提示孩子指出所要的東西,并講出這件東西的東西。如果孩子正確講出了所要東西的名字,就把東西拿給他。和以上的操作過程一樣,逐漸地減少幫助和對他的強化。B、使用兩動賓詞組表示要求。①把孩子喜歡的東西和并不喜歡的東西放在桌子上,詢問孩子你要什么?②提示孩子說“要…”(所要東西的名稱)。③如果孩子正確講出了“要某某東西”,就把東西拿給他。④和以上的操作過程一樣,逐漸地減少幫助和對他的強化。C、使用主謂賓短語表示要求的練習。①把孩子喜歡的東西和并不喜歡的東西放在桌子上,詢問孩子你要什么?②提示孩子說“我要…”(所要東西的名稱)。③如果孩子正確講出了“我要某某東西”,就把東西拿給他。④和以上的操作過程一樣,逐漸地減少幫助和對他的強化。D、使用祈使句表示要求①把孩子喜歡的東西和并不喜歡的東西放在桌子上,詢問孩子你要什么?②提示孩子說“媽媽(或爸爸…)我要…”(所要的東西的名稱)。③如果孩子正確講出了“媽媽(或爸爸…)我要某某東西”,就把東西拿給他。和以上的操作過程一樣,逐漸地減少幫助和對他的強化。項目二十三:要、不要(比較喜歡、比較不喜歡)A、不喜歡的東西和孩子對面坐著。把一件孩子不想要的(不感興趣)東西拿給孩子,問他:“你要不要……(某物品)?”提示孩子搖頭或講出“不要”。孩子做到時,就立刻將東西拿開(最好是再看不到了),給孩子強化。和以是的操作過程一樣,逐漸地減少幫助和對他的強化。B、喜愛的東西和孩子對面坐好。把一件孩子不想要的(不感興趣)東西拿給孩子,問他:“你要不要……(某物品)?”提示孩子點頭或者講“要”孩子表示后馬上把東西給孩子。和以上的操作過程一樣,逐漸地減少幫助和對他的強化。C、要、不要的區別和孩子對面坐好隨意交替地將孩子有興趣及沒有興趣的東西拿給他,詢問他:“你要不要……(東西的名稱)?”提示孩子正確表達,并給以強化。和以上的操作過程一樣,逐漸地減少幫助和對他的強化。項目二十四:會稱呼熟人A、看照片里的熟人和孩子對面坐好,讓他注意你。拿給他看(熟人的)照片,并問他:“這是誰?”提示他講出對那個人的稱呼,并給以強化。和以上的操作過程一樣,逐漸地減少幫助和對他的強化。B、在房間里的熟人在有熟悉的人在房間(或附近)時。讓孩子注意力盡量能夠集中。指著那個熟人問孩子:“這是誰?”提示孩子講了對那個人的正確稱呼。給以孩子強化。和以上的操作過程一樣,逐漸地減少幫助和對他的強化。注意:開始選用的熟人應該是比較容易區分的角色,比方說:媽媽、弟弟……。(不宜讓他識別相似的角色。比如:兩個小姐姐;或叔叔和舅舅;姑姑和姨姨之類的)。項目二十五:選擇技能和孩子對面坐好,讓他注意你。拿兩件他喜歡的東西(拿在你自己的手中)給他看。問他:“你要……還是……?”提示他指出或講出他最喜歡的東西,馬上給他。逐漸減少提示,他每次講對,都把東西給他(開始時,用來選擇的兩樣物品應該一件是他十分喜愛的物品,另一件是他稍微有興趣的物品。這樣做有幫于他理解《分辨》和《選擇》的概念)。注意:如果孩子還不會說話,可以教他用手指點所選擇的物品。他如果已經能夠較快地選擇出擺在他面前的物品時,可以讓他對一些看不見的物品進行選擇(比如:“你要蘋果還是要餅干?……”)。還要注意,每次問話時要變換物品名字的順序,避免他只是選擇講的最后的物品。項目二十六:社交問題和孩子對面坐好,讓他注意你。問他一個社交性問題,幫助孩子講出正確的回答。給他強化。并逐漸地減少提示與強化。可以問的問題包括:·你叫什么名字?·你幾歲了?·你(今天)好嗎(高興嗎)?·你住在哪能里?·你的(兄、弟、姐、妹)是誰?·你喜歡玩什么?·你的爸爸、媽媽叫什么?·你喜歡吃什么?·你在哪里上幼兒園(上學)?·誰是你的朋友?·你喜歡看什么電視節目?·你家住在哪里?·你家的電話號碼是多少?·什么是你最喜歡的玩具?·你的生日是哪一天?·你的老師叫什么?項目二十七:動詞的練習(動作的圖片,別人的動作,自己的動作)A、對圖片中的動作的表述和孩子對面坐好,讓他注意看你。給他看動作的圖片。詢問:“這是在作什么?”提示孩子正確地說出圖片中的動作的動詞,并給予強化。B、對他人動作的表述和孩子對面坐好,讓他注意看你。作一個動作后,詢問孩子:“我在作什么?”提示孩子講出你所作的支作,并給予強化。和以上項目一樣,逐漸減少提示和強化。C、對他自己的動作的表述用示范或手把手的幫助讓孩子作出一個動作。詢問他:“你在作什么?”提示孩子說出他的動作,并給予強化。和以上項目一樣,逐漸減少提示和強化。C、對他自己的動作的表達用示范或手把手的幫助讓孩子作出一個動作。詢問他:“你在做什么?”提示孩子說出他的動作,并給予強化。和以上項目一樣,逐漸減少提示和強化。注意:可以先給親戚朋友所作的動作拍成照片。讓孩子以及你自己作和照片作同樣的動作,這樣有助于動作技能的泛化。項目二十八:對顏色的認識(領悟和表達)A、對顏色的領悟(認出顏色)把顏色樣板(或有顏色的紙片或其他物品)放在孩子面前的桌子上,使他能夠注意。讓孩子指出紅色(藍色、黃色、紫色……)。提示孩子(可以是手把手)指出所要求的顏色。并給于強化。和以上項目一樣,逐漸減少提示和強化。B、說出顏色的名稱和孩子對面坐好。展示給他一種有顏色的物品。詢問他這是什么顏色?提示孩子正確講出顏色的名稱。和以上項目一樣,逐漸減少提示和強化。注意:在進行其他項目時出可以練習認識顏色。如孩子要某個東西時,可以在先問他這是什么顏色后,才給他。項目二十九:認識形狀(領悟和表達、領悟:認識形狀)把幾個形狀的物品放在孩子面前的桌子上,讓他注意到。要求他:“給我指出方形(或圓形、三角形、……)”提示孩子正確地指出你講的形狀,并給予強化。和以上項目一樣,逐漸減少提示和強化。B、表達:說出形狀的名稱和孩子坐好,讓他集中注意。給他看某個形狀,詢問孩子:“這是什么形狀?”提示他說出哪個形狀的名稱,給予強化。和以上項目一樣,逐漸減少提示和強化。注意:開始教形狀時,用三維的,然后介紹平面的(比如畫的形狀)。可以包括:圓形正方形三角形菱形五角星橢圓形心形……項目三十:數字(領悟和表達)領悟:認識數字把數字擺在孩子面前的桌子上。引起他的注意。要求他:指出1、(或2、3、4、5、……)來。幫助他對你要求他的數字。并給予獎勵。和以上項目一樣,逐漸減少提示和強化。項目三十一:所屬關系(領悟和表達)A、領悟在孩子的附近有熟悉的人(他能夠見到),要求孩子:“去摸摸……(比如:去摸摸華華的手)。”提示他正確的瓜在(去摸華華的手),給以強化。和以上的操作過程一樣,逐漸地減少幫助和對他的強化。B、表達你指著一個孩子認識的人的衣服或身體的部位說:“誰的衣服(或身體某部位)?”指示他作出回答(比如:“這是毛毛的衣服……?!保?,并給以強化。和以上的操作過程一樣,逐漸地減少幫助和對他的強化。項目三十二:模仿兩個動作A、大肌肉群的運動和孩子坐好,讓他注意集中給他示范兩個(大肌肉群運動的)動作(比如:①拍手;②拍頭;……),并說:“象我這樣做?!碧崾竞⒆樱ㄓ斜匾獣r使用手把手的幫助)模仿你的動作(同樣的過程),并給予強化。和以上項目一樣,逐漸減少提示和強化。B、使用物品的動作把成雙的物品放在桌子上(比如兩個小鈴鐺,兩個乒乓球……)。和孩子面對面坐好。拿每個物品示范一個動作。并要法語孩子:“和我一樣地做”提示孩子模仿你的動作(同樣的過程),并給予強化。和以上項目一樣,逐漸減少提示和強化。項目三十三:模仿帶聲音的動作把幾種兩個一樣的東西,放在桌子上,坐在桌子兩邊與孩子對面。說“這樣做”的同時,示范一個帶聲音的動作如:推車說“嗚”(就是跟動作有關系的聲音)提示孩子模仿動作和聲音,給予強化逐漸減少提示和強化。推小車說zoom喝飲料:吹/吸接電話喂敲錘子BangBangBang彈玩具鋼琴說:Lalala青蛙跳:呱呱吃東西mm好吃項目三十四:模仿將小木塊排列或疊高和孩子對面坐好,把一些(十幾塊)小木塊放在面前的桌子上。你用幾個小木塊疊高或排列。讓孩子也照你的樣子擺出來。提示他擺出和你擺的一樣的形式來,并給予強化。和以上項目一樣,逐漸減少提示和強化。注意:從擺一塊小木塊的開始,直擺到五塊小木塊以上,逐步練習。每次給孩子操作的小木塊要和你使用的小木塊數目相同。項目三十五:,講出照片里的房房間(領悟和表達)A、領悟:和孩子對面坐著說“去××房間”提示他走到你說過的房間,給予強化。逐漸減少提示和強化。B、表達帶孩子到一個房間,確定他注意。問:“我們在哪兒?!碧崾舅f“在××房間”給他強化。逐漸減少提示和強化。房間包括:廚房臥室洗手間客廳走廊車庫兄弟姐妹房間孩子玩的房間注意:如果你的孩子可以模仿語言,可以同時教A和B,(走到房間A后問B哪兒),說得泛化,平時在不同房間時,問他在哪里,如果孩子學這個傾向有困難,可以先用房間的,可以先用房間的照片間。項目三十六:描簡單的畫把紙和筆放在面前的桌子上。在紙上畫一個東西(作示范),同時要求孩子同樣地畫一個。提示孩子拿筆畫出這件東西,并給予強化。和以上項目一樣,逐漸減少提示和強化。所畫的東西可以包括:豎線橫線十字圓圈斜杠數字人笑臉房子花車彩虹各種形狀……項目三十七:情感(領悟)A、指出圖片上的情感在孩子面前放幾張(某種情感表現的)照片,讓他注意到。說:“給我指出哪個是高興”提示孩子正確指出你所說的表情的照片,給予強化。和以往練習相同,逐漸地減少提示和強化。B、表示情感和孩子對面坐好。要求他:“給我做個(哭、笑、生氣……表情的)樣子。提示他作出那種表情,提示可以包括示范。和以往練習相同,逐漸地減少提示和強化。注意:可以對人作出的各種表情拍出照片。項目三十八:場所、地方(領悟和表達)A、認出各種場所(在圖片上、或照片上)把一或幾種不同場所的照片放在孩子面前的桌子上。要求孩子指出在上面的:某種特定的場所(醫院、學校、……等)。提示孩子指出你所要求的場所,并對他正確的表示予以強化。和以往練習相同,逐漸地減少提示和強化。B、講出場所的名稱和孩子對面坐好,讓他注意看著你。給他出示一種場所的照片,并問他:“照片上是什么地方?”提示孩子正確地說出照片上場所的名稱,并予以強化。和以往練習相同,逐漸地減少提示和強化。場所可以包括以下一些地方:公園餐館學校商店書店樹林醫院游泳池火車站動物園幼兒園……項目三十九:聽從兩步指令和孩子對面坐著,確定他注意你。給他一個兩步的指令(如:拍手、摸鼻子)提示他先拍手,后摸鼻子。給予強化。逐漸減少提示和強化。提示方法可以包括:a、手把手讓他做b、示范c、一開始,兒童在完成第一步時,說第二步,逐漸地同時給二步。d、語言不要太多,如:一開始只說拍手,摸鼻子,然后可以逐漸加語言,如拍拍你的手,摸一下鼻子。注意:②用學生的一步批令組成二步指令,一定要有很多不同的對子(pairs,如果說“拍手摸鼻子”主要教別的,包括“拍手”的兩步指令,比如“拍手,搖搖頭”,可以教對你孩子比較有關系的指令。如:開電視、坐下。項目四十:孩子給你兩件東西把幾個物體放在孩子面前的桌子上。要求孩子:“把……和……給我”。提示孩子把那兩件東西拿給你,并予以強化。和以往練習相同,逐漸地減少提示和強化。注意:你提示孩子最好是同時拿起兩件東西(一手拿一件)。如果他的理解能力比較困難,可以將你的用語簡單化。比如只說:“球,小車”。而不用:“把球和汽車給我”的表達方式。也要在日常的環境中很自然地要求他拿兩件東西,(比如可以是:“去拿襪子和鞋子”之類的。)項目四十一:屬性的認識(形容詞)(領悟和表達)A、認識出物品的屬性把兩樣某些特征不同的物體放在孩子面前的桌子上,讓他注意看。要求他:“給我指出(大的、或熱的……)的某物品。提示孩子按你的要求指認出來,并給予強化。和以往練習相同,逐漸地減少提示和強化。B、說出物品的屬性把兩樣某些特征不同的物品放在孩子面前的桌子上,讓他注意看你指著其中一個物品詢問孩子::這是什么“提示孩子講出所指物品注意:開始作該項練習時,可使用更為簡單地語言指令,如“指出大的”以后再逐步地加上物品的名稱。屬性可以包括以下方面內容:大—小干—濕冷—熱高—矮輕—重軟—硬老—少新—舊厚—薄開的—關的項目四十二:社區人員:警察、農民、醫生等(領悟表達)A、領悟把社會人員的照入圖片中,放在孩子面前的桌子上。說:“指給我看,哪能個是社區人員的名字。提示(手把手的示范)他反應正確,給予強化。逐漸減少提示和強化。B、表達對孩子對面坐著。給他出示社區人員圖片,問:“他是誰?”提示他說出哪人的名字,給予強化。逐漸減少提示和強化。社區人員可包括:救火人員警察郵遞員老師老師牙醫農民司機飛行員醫生護士廚師項目四十三:假裝游戲與孩子對面坐著,確定他在注意你。提出問題“假裝你是一個××(某種行為、動物、職業名稱)如裝喝水)輔助孩子假裝做動作,如喝水,孩子拿杯子放在嘴邊,并做出喝水的聲音)給予強化正確反應。注:和兄弟姐妹與同輩人一起做更有趣。假裝游戲喝梳頭洗臉刷牙開車掃戴帽子消防員醫生警察理發員狗貓蛇項目四十四:模仿(仿形)動作和孩子對面坐好,使他注意你。說:“給我做個……的樣子”。提示孩子作出相應的樣子來,并給予強化。和以往練習相同,逐漸地減少提示和強化。模仿動作包括:喝水梳頭洗臉吃冰棒開車掃地貓狗猴子兔子救火員青蛙小鳥醫生注意:做后面兩項可能須作好準備(一些道具,如帽子……),和幾個孩子同時進行將會有意思。項目四十五:分類(相配、認出,說出名字)A、相配把幾組(不同種類)物體的卡片放在孩子面前的桌子上。拿出另外(卡片上面的東西和以上卡片中的一組是一類的)一張卡片,讓他相配(放人相同種類的一組中)。提示他把卡片放在適合的一組中(比如:桌子上有白菜、汽車、椅子……等,卡片,提示他將拿到的火車的卡片放在汽車上面——同屬于交能工具一類)。并給予強化。和以上的練習相同,逐漸地減少給孩子的提示和強化。B、認出分類在一堆卡片中將相同種類的卡片歸為一組。要求孩子:指出……(比如:食品/交通工具/……)的卡片組。提出孩子指出你要他指的卡片(分類)組,并給予強化。和以上的練習相同,逐漸地減少給孩子的提示和強化。C、講出分類的名稱把卡片按不同分類組,分別放在孩子面前的桌子上。你指著其中的一組卡片問他:“這些是什么?”提示孩子講出那組分類的名稱,并給予強化。和以上的練習相同,逐漸地減少給孩子的提示和強化注意:如果你的孩子對相配(圖片分類)有困難,可以使用實物來操作練習。項目四十六:代詞(我的,你的)A、領悟和孩子對面坐好,引起他的注意。讓孩子(給他指令)摸摸(你的、我的)(衣服或者身體的部分)。提示(或手把手)或示范他正確地作出反應,并給以強化。和以往的練習相同,逐漸減少給他的提示和強化。先教使用“你的”,再教使用“我的”。然后于(隨意)交替練習(領悟)。B、表達和孩子對面坐好,引起他的注意。你指著你自己或孩子身上的衣服或者身體的某一部位,問:“誰的……?”提示孩子說出代詞和相應衣服或身體部位的名字(比如:我的手。)給以強化。和以上的練習相同,逐漸地減少給孩子的提示和強化。先教使用“我的”,再教使用“你的”。然后再(隨意)交替練習。注意:你的孩子學會領悟代詞以后,聯系幾個星期后再教他練習說出代詞,這樣會對他更為容易掌握,更明確。項目四十七:性別(領悟和表達)A、領悟把男、女兩張照片放在孩子面前的桌子上,旨起他的注意。要求孩子指認出男孩(或女孩)提示孩子正確指認出,并給以強化。和以上的練習相同,逐漸地減少給孩子的提示和強化。B、表達和孩子對面坐好,讓他注意你。拿給他看男孩(或女孩)的照片,詢問他是什么?提示他答出:“這是男孩子(或者女孩)”強化他正確地反應。和以上的練習相同,逐漸地減少給孩子的提示和強化。注意:可以用發志上或其他男女的圖片。孩子學會這個項目后,再教他說出熟人的性別(比如問他:“爸爸是男的還是女的?”“你是男孩,還是女孩?”)項目四十八:回答關于物體和圖片中的問題A、物體和孩子對面坐好。給他看一個物品,問他一個問題(見提示內容)提示孩子正確回答,并給以強化。和以上的練習相同,逐漸地減少給孩子的提示和強化。B、圖片、照片和孩子對面坐好。給孩子看照片(比如爸爸在廚房里炒菜,……)詢問他問題。提示他正確地講出,并給他以強化。和以上的練習相同,逐漸地減少給孩子的提示和強化。詢問和回答的范例:A、物體:Ⅰ、①這是什么?是香蕉②這是什么顏色?黃色③你拿香蕉干什么?我吃香蕉④香蕉是什么?水果Ⅱ、①這是什么?是冰棍/棒棒糖②這是什么顏色?紅顏色③你用他可以干什么?我舔他④你在哪能里買冰棍兒?在商店里B、關于照片:Ⅰ、①這是誰?媽媽②她在做什么?她在笑③她在什么地方?她在客廳④她怎么樣?她很高興注意:開始時只要求他回答兩個問題,然后再逐漸地教他更多的內容。如果你的孩子學習這個項目很困難,可以先按照一個固定的順序問題,然后逐漸改變成不同的形式。項目四十九:是/不是(物體)A、是和孩子對面坐好拿給他一件東西,問他:“這是不是(物體的名稱)?”提示孩子說“是”,并給以強化。和以上的練習相同,逐漸地減少給孩子的提示和強化。B、不是和孩子對面坐好。拿給他看一件物品,問他:“這是不是(其他物品的名字,比如給他看小汽車,卻問他是不是蘋果)?”提示他說:“不是,他是(物品的正確名稱)?!苯o以他強化。和以上的練習相同,逐漸地減少給孩子的提示和強化。C、是/不是(隨機交替變化)和孩子對面坐好。給孩子看一件物品。詢問他“這是不是……(物品的名稱)?”或者問:“是不是……(其它物品的名稱)?”提示他正確地表示(回答“是”或者“不是”),并給以強化。和以上的練習相同,逐漸地減少給孩子的提示和強化。注意:電后他學會回答判定物品“是”或“不是”。再練習回答對動作的“是”與“不是”(如:“他拍手嗎?”回答“是,拍手?!薄安皇?,他拍頭?!表椖课迨很|體部位的作用A、按照作用可以說出身體的部位和孩子對同坐好,讓他注意你。詢問孩子:“你用什么來看東西?”提示孩子講出(和指出)身體的正確的部位或身體器官。給以強化。和以上的練習相同,逐漸地減少給孩子的提示和強化。B、說出身體部位(或器官)的功用和孩子對面坐好,讓他注意你。詢問孩子:“你用你的(軀體的部位或器官)作什么?”提示他正確講出功用,并給以強化。和以上的練習相同,逐漸地減少給孩子的提示和強化??梢园ㄒ韵聝热荩孩倏礀|西/眼睛②聞氣味/鼻子③聽聲音/耳朵④嘗味道⑤摸東西/手⑥走路/腿⑦打噴嚏/鼻子⑧說話/嘴巴⑨親/嘴唇項目五十一:講出情感A、說出圖片上表現出來的表情(情感)和孩子對面會好,引起他的注意。出示給孩子圖片(上面有表情的圖),詢問他:“他/她覺得怎么樣?”提示他正確說出所見到的情緒表現。并給予強化。和以上的練習相同,逐漸地減少給孩子的提示和強化。B、說出別人表示出的情緒和孩子對面坐好,讓他注意到你。你表演出一種表情,詢問孩子:“我怎么了?”提示他講出正確的情緒表現,并給予強化。和以上的練習相同,逐漸地減少給孩子的提示和強化。C、自己的情緒孩子在某些情況下表示出某種情緒表現,問他:“你這是怎么了?”提示他講出他表現出的表情,并給以強化。訓練的表情包括:①高興②難過③生氣④驚奇⑤害怕⑥困倦⑦不舒服⑧累注意:運用有一定的情景下的情結晶表現的圖片(比如,一個孩子摔跤后哭)。項目五十二:分類(說出物品的分類和分類中的名稱)和孩子對面坐好。給他出示某一種分類中的一個物品的圖片,并詢問他:“這是什么?”他如果回答正確(比如,“貓”)再問他:“貓是什么?”提示孩子講出哪個東西的分類(比如“動物”),并給以強化。和以上的練習相同,逐漸地減少給孩子的提示和強化。B、講出某種東西的分類(提供物品的卡片)把幾種不同類別東西的卡片方在孩子面前的桌子上(每一種分類可有一件物品的卡片)。讓孩子講出其中的一種分類(比如“食品”,哪一個是食物?)讓孩子說出卡片中哪個屬于這種分類(比如:“米飯”是“食物”……)并予以強化。和以上的練習相同,逐漸地減少給孩子的提示和強化。C、講出分類的東西(沒有圖片提示)和孩子對面坐好,讓他注意到你。你說出一種分類來。提示孩子講出這種分類中的一個東西。和以上的練習相同,逐漸地減少給孩子的提示和強化。分類可以包括以下的方面:食品玩具蔬菜幾何形狀衣服水果工具樂器家俱交通工具數字動物……項目五十三:簡單句式A、它是……和孩子對面坐好。出示給他一件物品并問:“這是什么?”提示他講出:“這是球……書等?!辈⒔o以強化。和以上的練習相同,逐漸地減少給孩子的提示和強化。B、我看……①和孩子對面坐好。②給他一張圖片,并問他:“你看什么?”③提示他回答:“我在看(圖片中的物品)”給以強化。④和以上的練習相同,逐漸地減少給孩子的提示和強化。C、我有……①和孩子對面坐好。②給他一件物品,并問他:“你看什么?”③提示他回答出:“我有一個(手中的物品名稱)”,并給以強化。④和以上的練習相同,逐漸地減少給孩子的提示和強化。注意:學會了B的項目以后,可以教他說出圖片中的向樣東西(如:我看到了一個房子,一棵樹,一部汽車……等)。使用兒童畫冊的內容來泛化這項技能。項目五十四:簡單地相互交流A、我有……(物品)和孩子對面坐好,把一件東西交給他,你自己手中拿著另一樣東西舉起你的東西說:“我有一個……(你的東西的名稱)”,強調東西的名稱,講得慢些。提示(示范)孩子也說:“我有一個××(他的東西)”。他能夠正確表示時就給以強化。幾次練習后可以更換物體再練習,然后可以讓他自己從盒子里挑選物體,練習句式。在他學會了表達“有什么”之后,教他其它表示(形容)物體的句式。和以上的練習相同,逐漸地減少給孩子的提示和強化。B、我看……(圖片或書上的東西)把兩張圖片放在孩子面前的桌子上。你指著一張說:“我看……(圖片上的東西)”提示孩子指著另一張,說:“我看……(他指著的東西)。并給以強化練習幾次后更換圖片。和以上的練習相同,逐漸地減少給孩子的提示和強化。實際例子:物體①我有一只鴨子,我有一只牛②我的鴨子是黃色的。我的牛是黑色的。③我的鴨子叫“呱呱”。我的牛叫“牟牟(叫聲)?!雹芪业镍喿由钤谒?。我的牛生活在牧場。圖片、書①我看球。我看花。②我看車、樹我看人和蛋糕③我看紅帽子。我看藍色的球。④我看男孩在走路我看女孩在作游戲。⑤我看汽車里的女孩。我看滑梯上的男孩子。項目五十五:相互交流社交信息和孩子對面坐好,讓他注意到你。你說一句社交的句子(比如:“我叫……”)提示他使用同樣的句式來講(比如:“我叫……”。)講出給以強化。在第一次你說出句式后,馬上示范他模仿講出。以后可以逐漸地可能自己說了。句式的形式可以包括:我叫……我住在……我喜歡玩……我的哥哥/弟弟/姐姐叫……我喜歡吃……我的朋友叫……我的媽媽/爸爸叫……我喜歡喝……我最喜歡的電視節目是……注意:要用孩子已經學過的句式(在簡單句式中),以后逐漸教他較為復雜的句式(如:我去動物園,我最喜歡……。我今天中飯吃了……等)。教孩子與小朋友們進行這樣的對話。項目五十六:我不知道(不了解的物體和問題)A、物體和孩子對面坐好,讓他注意到你。出示給孩子一件(他認識的)東西,詢問他:“這是什么?”在他回答了三件他認識的(無須提示)物品之后,然后同示(第四次)他不認識的物品,再問:“我不知道。”他說了馬上中。馬上提示他說:“我不知道?”。他說了馬上強化。和以上的練習上同,逐漸地減少人孩子的提示和強化。詢問的東西的順序要有變動。B、問題和孩子對面坐好,讓他注意到你。問他三個他能夠回答的問題(如:你叫什么?)然后(第四次)問他一個他不會回答的問題(比如:誰是法國總理?)馬上提示他說:“不知道”。并給以強化。和以上的練習相同,逐漸地減少給孩子的提示和強化。注意:他學會使用“我不知道”回答后,可以告訴他物體是什么,或者問題如何回答。項目五十七:學會問“那是什么”?A訓練時把四張孩子會講出名字的圖片放在他面前的桌子上,讓他注意到。說:“告訴我,你在桌子上看到了什么?”提示(實踐與示范)孩子從左到右逐個指出圖片上的東西(比如:“貓”、“狗”、“樹”、“球)……)說出后給予強化。做幾次后用一張他還不認識的圖片替換原來的圖片。要求他:“告訴我你在桌子上看到了什么?”提示(實踐和口頭提示)孩子從左到右講出每一張圖片上的東西。他一指到不認識的東西,就提示他問:“那是什么?”先給他強化,(說問得好?。┰倩卮鹚膯栴}(這是……)每次都要更換不同的圖片,保持桌子上總有三張他認識的圖片和一張不認識的圖片。在反復調換中練習問“那是什么。”和以上的練習相同,逐漸地減少給孩子的提示和強化。B、在家里把幾個孩子還不認識的物體放在家里的不同的地方。(可以把東西放在不該放的地方,比方說把水瓶塞子放在桌子上。和孩子在房間里活動時,看到孩子還不認識的東西,就問他“那是什么?”能他強化,說“問得好”。同時回答他。每次對不認識的東西,都要這樣操作,提示要逐漸地減少。注意:平時要清楚哪能些物品他不認識。以后可以在任何自然的環境中進行泛化練習(比如在公園,在商場……)。最好選用顏色鮮明的,能夠引起他注意的東西來練習。項目五十八:詢問“……在哪里?”的練習A、請孩子找不回不見的東西把5個孩子認識(能夠叫出名稱)的東西放在他的身后(不能直接看見),讓他看到物品在哪里(讓他轉身,并同時對他說:“看有球、汽車、書、鉛筆和帽子”)讓他再次將身體轉過去(又不能直接看見哪些東西了)。你說:“去拿來(上述物品中的一個)”提示他找回那樣東西,并給予強化。讓三次找到了東西后,把其它的東西(比如鉛筆)藏起來。要求孩子說:“去把……(比如說:鉛筆)找出來?!焙⒆右坏奖澈笕フ遥ㄣU筆)就提示他問:“鉛筆在哪里?”馬上說:“……(鉛筆)在這兒。”幫孩子拿出鉛筆。并給孩子強化。和以上的練習相同,逐漸地減少給孩子的提示和強化。B、在活動中設置一項要求孩子完成的活動項目(或程序),比如拼圖或畫畫。讓孩子開始操作前,先把一件必須的東西(比如:拼圖中的一塊或者蠟筆)藏起來。開始讓孩子操作這項活動。當他發現缺失的東西時(比如:拼圖中的一塊或者蠟筆)立刻提示他問“……(拼圖或者蠟筆)在哪兒?”馬上回答說:“……(拼圖或蠟筆)在這兒。”把東西給他,并且也給他強化。和以上的練習相同,逐漸地減少給孩子的提示和強化。減少提示的方法:在第一次他一找東西時,馬上給口頭提示。以后逐漸延長(在他發現缺失東西到你給他提示之間的)時間,每次可延長1秒鐘左右,以致他能夠自己主動地問“……在哪兒?”注意: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泛化這項技能。如:在出門前把他的鞋子藏起來等。項目五十九:使用代詞:你、我A、代詞“我”用(實踐)提示給孩子作出動作(比如:手把手地讓他拍手)馬上詢問他:“你在做什么?”提示他用正確地使用代詞來回答(比如:“我拍我的手”),給予強化。和以上的練習相同,逐漸地減少給孩子的提示和強化。B、代詞“你”和孩子對面坐好,讓他注意到你。你示范作一個動作(比如:拍手)。馬上問:“我在做什么?”提示他使用正確的代詞回答(比如:你拍你的手)。給予強化。和以上的練習相同,逐漸地減少給孩子的提示和強化。C、“你”和“我”代詞隨意(交替出現)運用。提示孩子作一個動作(比如:給他水喝),你也可以同時作另一個動作(比如:吃餅干)。詢問孩子:“你做什么?”或者“我做什么?”提示孩子正確回答,給予強化。和以上的練習相同,逐漸地減少給孩子的提示和強化。項目六十:回答常識問題和孩子對面坐好,讓他注意到你。問他一個常識性的問題。提示孩子正確回答,給予強化。和以上的練習相同,逐漸地減少給孩子的提示和強化。常識性的問題可以包括:動物題目:狗是怎么叫的?什么動物“汪,汪”叫?狗可以做什么?(看門)牛住在什么地方?……顏色題目:太陽是什么顏色的?什么東西是黃/紅/綠/蘭色的?……社會職業題目:①(救火員/醫生/司機……)是做什么的?②給我們看???③:節日題目:①(春節/兒童節/……)是什么時候?②(十月/五月/……)里是什么節日?③春節時我們做什么?④……物理物性題目:①(糖)是什么味道?②講出什么東西是(酸)的?你摸(冰)是什么樣的感覺?(雪)是什么顏色的?什么東西是軟的?什么東西大?……季節題目:四個季節是什么?哪個季節里有……(雪/很熱……)?……(夏/秋/……)季節我們做什么(游泳/……)?……幼兒園常識題目:晚上天上有什么亮的東西?每星期有幾天?雞可以生什么?……注意:開始最好有圖片或可能觀看的圖片,照片作教具。項目六十一:使用完整語句敘述圖片和孩子對面坐好,讓他注意到你。出示給他一張圖片,同時對他說:“告訴我上面上/有些什么”?提示孩子使用完整的語句來敘述圖片上的東西(比如:上面有個小女孩在看書……)。給予強化。和以上的練習相同,逐漸地減少給孩子的提示和強化。注意:可以拍一些家里人(或他所熟悉的)做事時的照片,讓他對這樣的照片進行描述(比如:媽媽在洗碗……)。項目六十二:使用形容詞表述一些可見的或不可見的物體屬性A、可見的物體屬性和孩子對面坐好,讓他注意到你。出示給他一件物品(或圖片),讓他描述這件東西。示范給他提示。說出它的名字,再講出他的幾項特性(比如:救護車是白色的,上面有紅十字,……)。開始只要求他能夠講出一個特征,逐漸要求增加到二個、三個。及時給予強化。和以上的練習相同,逐漸地減少給孩子的提示和強化。B、沒有直視的物體屬性和孩子對面坐好,讓他注意到你。要求孩子講述一個東西(沒有圖片)的特征。比如:告訴我蘋果是什么樣的。示范或提示孩子講述出該物品的特征。比如:告訴我蘋果是紅色的,它可以吃,是一種水果……),并給予強化。和以上的練習相同,逐漸地減少給孩子的提示和強化。注意:對不可見的東西描述,應是已經經過可見的實物描述練習的東西。項目六十三:回憶(回想)(剛剛或以前發生的事情)A、剛剛發生過的事情叫孩子到某地做一件事(比如:待他去洗手間洗手)。完成后回來,問他剛剛做過的事情(你到哪兒去的?你去干什么了?你看見了誰/什么東西?)提示(用口頭表達示范)正確回答。給予強化。和以上的練習相同,逐漸地減少給孩子的提示和強化。B、以前發生過的事情指使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