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處暑節氣的農事活動及傳統美食_第1頁
2022處暑節氣的農事活動及傳統美食_第2頁
2022處暑節氣的農事活動及傳統美食_第3頁
2022處暑節氣的農事活動及傳統美食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2處暑節氣的農事活動及傳統美食處暑節氣的農事活動一、經濟作物農事1、玉米近年來,玉米病害的發生和危害愈加嚴重,8月底是玉米生長中后期,也是各種病蟲害的高峰期。處暑期間容易發生嚴重的大斑病、小斑病、青枯病、褐斑病及紋枯病等。其中苗枯病、粗縮病、銹病在局部地區發生較為嚴重,對玉米的產量及品質造成很大影響,因此農戶們要做好處暑前后玉米的管理,及時防治病蟲害。2、水稻晚稻正處于田間管理和施肥的重要時期,需要加強管理。進入分蘗期的水稻要做好肥水管理工作,遲施分蘗肥,拋秧后13-14天,需要畝施尿素5-7公斤,氯化鉀5-6公斤。注意淺水分蘗,拋插后3-5天要施用除草劑,當全田苗數達到目標穗數80%-90%時排水曬田,但不要重曬。3、花生處暑前后仍然是高溫雷陣雨天氣,花生正是發芽出苗期。大雨過后一定要注意疏溝排水,以防止田間積水造成花生爛芽,死芽,并及時做好查苗,補苗工作;若遇連日高溫干旱,則應及時溝灌跑馬水,大灌快排,灌至半溝深即可,以防灌水過度造成“發水黃”。另外要做好病蟲害的防治工作:蟲害主要是地下蟲,斜紋夜蛾和芽蟲;病害主要是銹病和葉斑病。二、蔬菜農事1、8月是秋季蔬菜播種、育苗、栽植和田間管理的大忙季節。當前栽種的主要品種有瓜類、茄果類等。2、高溫高濕的天氣很容易造成蔬菜苗期的徒長,因此育苗時,要采用有防雨、防強光直射、防蟲網等設施的大棚或小拱棚進行。三葉一心即可進行移植,移植前要噴送嫁藥,防止薊馬等傳播病毒,確保菜苗的生長。3、繼續做好蔬菜瓜果抗旱防臺工作。臺風暴雨后加強培育管理,并及時搶種速生蔬菜。加強病蟲害防治。三、果樹農事1、處暑時節果樹施肥以有機肥為主,秋施金,冬施銀,這個時候施肥對果樹來說有著關鍵作用。2、8月下旬至9月時,秋梢停長,是果樹根系生長的第三次高峰期。隨著氣溫的逐漸降低,秋季雨水增多,微生物繁殖將會隨之加快,給果樹的根系創造了適宜的生長環境。3、8月下旬至9月是果樹花芽的分化階段,果實膨大需要大量的營養物質。這一期間肥料不足很容易導致花芽分化不充實,來年開花后為葉芽,導致減產。所以秋季施肥是非常重要的,秋季施肥量占全年施肥量的60%,是預防果樹大小年的關鍵。四、畜牧農事1、繼續做好降溫防暑和抗臺工作。2、做好動物秋季防疫工作。處暑節氣的傳統美食吃鴨子處暑民間有吃鴨子的習俗,其因是老鴨味甘性涼。做法也花樣很多,老鴨湯、白切鴨、檸檬鴨、烤鴨、荷葉鴨、核桃鴨等等。中醫認為,老鴨湯具有養胃生津、清熱健脾的功效。適宜體內有熱、上火的人食用。老鴨湯富含骨膠原蛋白、鈣、磷、鐵等成分,更營養,也符合現代人追求健康飲食的消費潮流。吃糖醋蓮藕蓮藕,美容解疲,渾身是寶。民間也有吃糖醋蓮藕的習慣,并且蓮藕具有很好的美容功效,無論是促進新陳代謝還是緩解疲勞,它都具有很高的食用價值。蓮藕雖小,渾身是寶。除了蘊含豐富的維生素C和鈣以外,它還含有大量的多酚類物質。吃米粥中醫主張,五谷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精益氣。秋乏來襲,雜糧粥讓你清爽神氣一整天。喝粥養生一直是中國人的傳統,其原料多、色彩雜、營養全,煮后黏軟細爛,暖胃好消化。吃南瓜燉牛肉南瓜燉牛肉。特別適合肺部不適、咳嗽的朋友,不僅可以預防感冒,還有潤肺益氣、治咳止喘和潤膚的食療效果。南瓜含有豐富胡蘿卜素和維生素E,可以改善秋燥癥狀。還能潤肺益氣,化痰排膿,治咳止喘,并有利尿、美容等作用。吃冰糖蒸梨冰糖蒸梨。可以滋陰潤肺,止咳祛痰,對嗓子具有良好的潤澤保護作用。梨有潤肺清燥、止咳化痰、養血生肌的作用。梨又有降低血壓和養陰清熱的效果,所以高血壓、肝炎、肝硬化病人常吃梨有好處。吃龍眼“處暑”到了,“避暑”也就結束了。老福州“處暑”之后不再喝涼茶,而多吃些“補氣”、“補血”的東西,老福州習慣吃龍眼,龍眼剝殼后泡稀飯吃。處暑過后要進入秋天,中醫上有“補秋”的說法,所以少喝涼茶、多吃龍眼是有道理的。這個時候講究“補氣”、“補血”,要避免寒涼的食物;同時龍眼偏溫性,有益心脾,補氣血,有滋補養氣的作用,在這個節氣食用是有益的;但食療不用太過刻板,并沒有規定這個節氣一定要吃龍眼泡稀飯,很多人平時也可以這樣食用,是有益的。吃白丸子除此之外,老福州在處暑吃的另一種食物就是白丸子。白丸子其實就是糯米丸,做法很簡單,將糯米粉搓成一小粒一小粒,煮湯,加點糖,味道清甜,既可補充碳水化合物,又可以解夏天的口膩。糯米有養陰的功效,秋季可以適當喝點糯米粥。糯米,其味甘、性溫,入脾腎肺經,能夠補養人體正氣,具有益氣健脾、生津止汗的作用。吃了后會周身發熱,起到御寒、滋補的作用。秋季適當吃點糯米類食物,對身體會有很好的補益作用。喝涼茶處暑煎藥茶的習俗自唐代以來已盛行。每當處暑期間,家家戶戶有煎涼茶的習慣,先去藥店配制藥方,然后在家煎茶備飲,意謂入秋要吃點“苦”,在清熱、去火、消食、除肺熱等方面頗有好處。在處暑前后如果感到口干舌燥,以性干寒的麥冬或石斛泡茶,有助消暑熱,還能養陰;以雪梨加入蜂蜜、川貝泡水飲用,更是有化痰止咳、生津養肺的作用,也適合氣虛的人士。不過,處暑時節應少喝涼茶,因為此時的暑熱并不嚴重,而涼茶過度苦寒,易傷脾胃,同時也對肺和腎無益。喝酸梅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溫州市區街頭專門有賣酸梅湯的茶攤,故有“處暑酸梅湯,火氣全退光”的諺語。制作酸梅湯很簡單,在夜間用開水沖泡曬干的梅子,再加冰糖。煮好放涼后,裝進木制有蓋的冰桶中,使其溫度降低。喝起來酸中帶甜,甜中微咸,口感甚佳。烏梅中的有機酸含量非常豐富,能有效地抑制乳酸,降低疲勞感,除掉使血管老化的有害物質。所以處暑節氣喝酸梅湯可以消暑提神、生津止渴,讓肌肉和血管組織恢復活力。此外,吃多了肉時,喝酸梅湯還能幫助體內酸堿值達到平衡。處暑天氣有哪些變化處暑的到來,意味著中國許多地區將陸續開始了夏季向秋季的轉換。忍受了多日酷暑煎熬的人們,期盼著秋天的到來。許多地區,特別是南方地區,秋天總是讓人感到姍姍來遲,還會經常有遭受“秋老虎”困擾。秋老虎是中國民間指立秋(8月8日左右)以后短期回熱天氣。一般發生在8、9月之交,持續日數約7-15天。形成秋老虎的原因是控制中國的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秋季逐步南移,但又向北抬,在該高壓控制下晴朗少云,日射強烈,氣溫回升。這種回熱天氣歐洲稱之為“老婦夏”天氣,北美人稱之為“印第安夏”天氣。由于中國地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