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讓知識帶有溫度。第第2頁/共2頁精品文檔推薦海洋生態學重點匯總海洋生態學復習重點匯總
海洋技術111
(教師畫的名詞解釋應當是全的,作業大題有的沒有,教師畫的重點大部分有,僅供參考)
緒論
生態學:討論生物有機體與其棲息地理環境之間互相關系的學科。
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及與之發生互相作用的物理環境的總和。
第一章生態系統及其功能概論
生態系統:指一定時光和空間范圍內,生物(一個或多個生物群落)與非生物環境通過能量流淌和物質循環所形成的一個互相聯系,互相作用并具有自動調整機制的自然整體。
生產者(自養生物):包括全部綠色植物,它們具有光和色素,能利用太陽能舉行光合作用,將CO2,H2O和無機養分鹽類合成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核酸等有機物用于本身的生產,此外,還有包括光合細菌合化能合成細菌。
食物鏈:生物之間通過食與被食形成一環套一環的鏈狀養分關系。
生物地化循環:生態系統之間各種物質或元素的輸入和輸出以及它們在大氣圈、水圈、土壤圈、巖石圈之間的交換。
生態平衡:輸入和輸出在較長的時光趨于相等,系統的結構與功能長久處于穩定的狀態(這時動植物的種類數量也保持相對穩定,環境的生產潛力得以充分發揮能流途徑暢通)在外來干擾下能通過調整恢復到原處的穩定狀態。
消費者:指不能從無機物創造有機物的動物,它們直接或間接依賴生產者創造的有機物為生,所以稱為異養生物。
分解者:也屬異養生物,主要包括細菌、真菌、放線菌、原生動物等極小動物,它們在生態系統中延續地舉行著分解作用。
食物網:生態系統中許多食物鏈縱橫交叉,形成網狀養分結構,稱為食物網。
能量流淌:來自太陽的能量通過生態系統中各養分級生物時逐級削減、終于均以熱能形式消逝的單向流淌。
生態系統有哪些基本組分?它們各自執行什么功能?
答:生態系統的基本組成成分包括非生物和生物兩部分。
非生物成分是生態系統的生命支持者,它提供生態系統中各種生物活動的棲息場所,具備生物生存所必需的物質條件,也是生命的源泉。
生物部分是執行生態系統功能的主體。可分為以下幾類:
生態系統的能量是怎么流淌的?有什么特點?
答:生態系統的能量流淌過程是能量通過養分級不斷消耗的過程。其特點如下:
(1)生產者(綠色植物)對太陽能利用率很低,惟獨1%左右。
(2)能量流淌為不行逆的單向流淌。
(3)流淌中能量因熱散失而逐漸削減,且各養分層次自身的呼吸所耗用的能量都在其總產量的一半以上,而各級的生產量則至多惟獨總產量的一小半。
(4)各級消費者之間能量的利用率平均為10%。
(5)惟獨當生態系統生產的能量與消耗的能量平衡的,生態系統的結構與功能才干保持動態的平衡。
生態系統的主要類型
l.陸地生態系統
1.1森林生態系統(熱帶森林生態系統溫帶森林生態系統)
1.2草原生態系統1.3荒漠生態系統
2.水域生態系統
2.1湖泊生態系統2.2河流生態系統
2.3海洋生態系統{海岸帶生態系統(潮上帶、潮間帶、河口)島嶼生態系統淺海生態系統外海和大洋生態系統}
3.人工生態系統(農田生態系統城市生態系統)
何謂生態系統服務?生態系統服務有哪些基本特征?
答:由自然生態系統在其生態運轉過程中所產生的物質及其所維持的生活環境對人類產生的服務功能就被稱為生態系統服務。其基本特征:
(1)生態系統服務是客觀存在的。
(2)生態系統服務是生態系統的自然屬性。
(3)自然生態系統在進化進展過程中,生物多樣性越來越豐盛。
其次章海洋環境與海洋生物生態類群
大陸架:是從潮下帶至大陸邊緣的海底,地形較為平緩,坡度小,水深平均約為200米。大陸緣是其外界。
浮游生物:指在水流的運動的作用下,被動得飄蕩在水層中的生物群。
底棲生物:是由生活在海洋基底表面或沉積物中的各種生物所組成。
游泳生物:是具有發達的運動器官、游泳能力很強的一類大型動物。
污損生物:過去也稱周從生物、固著生物或附著生物,系指附著在船底、浮標和一切人工設施上的動植物或微生物的總稱。
海洋具有三大環境梯度:緯度梯度深度梯度延長梯度
海洋環境的主要分區
水層部分和海底部分
水層部分:淺海區(大陸架水體,深200m,寬80km),大洋區
海底部分:
海岸帶:潮間帶(過渡帶),潮下帶(低潮線-20m海底)
大陸架和大陸邊緣:大陸架,大陸坡,大陸隆
大洋底:深海平原,洋中脊,深海溝
圖2-1
海水的溶解性、透光性、流淌性以及PH緩沖性能對海洋生物有何重大意義?
答:(1)海洋的溶解性具有很強的溶解性,浮游植物舉行光合作用所需的N、P等無機鹽都以適合與有植物汲取的形式存在于海水中,便于浮游植物汲取。
(2)海水具有透光性,光芒可以投入一定的深度,為浮游植物光合作用提供必需得光照條件。
(3)海水的流淌性可以擴大生物分布的范圍。
(4)海水的組分穩定,緩沖性能好,能夠使PH維持在一定的范圍內,能夠使生物有一個穩定的生活環境。
按個體大小可將浮游生物劃分為哪些類別?這樣劃分的類別有何重要生態學意義?
答:按個體的大小浮游生物可以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1)微微型浮游生物:<2μm
(2)微型:2—20μm
(3)小型:20—200μm
(4)中型:200—2000μm
(5)大型:2000μm—20㎜
(6)巨型:>20㎜意義:這種大小等級劃分往往包含相應的攝食者—被食者的養分關系。
第3章海洋主要生態因子及其對生物的作用
生態學上環境概念與環境科學里環境概念最大的差異在于主體不同。
生態因子:環境中對生物生長、發育、生殖、行為和分布有直接或間接影響的環境要素。
生境:詳細的個體和群體生活地段上的生態環境,包括生物本身對環境的影響。
生態環境:全部生態因子構成生物的生態環境。
限制因子:在全部這些生態因子中,任何臨近或超過某種生物的耐受極限而妨礙其生存、生長、繁殖或蔓延的因素。
謝爾福德耐受性定律:假如某一因子的量增強或降低到臨近或超過這個限度,生物的生長和發育就受到影響,甚至死亡。生物只能在耐受限度所規定的生態環境中生存,這種最大量和最小量限制作用的概念就稱“謝爾福德耐受性定律”。
耐受限度:生物對各種環境因子的適應有一個生態學上的最小量和最大量,它們之間的幅度稱“耐受限度”。
透光層(真光層):有足夠的光可供植物舉行光合作用,其光合作用的量超過植物的呼吸消耗。
厄爾尼諾現象:是指赤道太平洋東部表層水溫異樣上升(有時竟比常年高5—6度)的現象。厄爾尼諾每隔2—10年發生一次,但間隔時光和每次浮現的持續時光都不確定。
兩極同源(兩級分布):南北兩半球中高緯度的生物在系統分類上表現有密切的關系,有相應的種、屬、科存在,這些種類在熱帶海區消逝。
熱帶沉降:某些廣鹽性和廣深性的冷水種,其分布可能從南北西半球高緯度的表層通過赤道區的深水層而成為一個延續的分布(赤道深層的水溫相當于高緯度表層水溫)
生物學零度:有機體必需在溫度達到一定界限以上,才干開頭發育和生長,這一界限稱為生物學零度。
有效積溫法則(熱常數):指發育期的平均水溫(有效溫度)與發育所經過的天數或時數的乘積是一個常數,這一常數因種類不同而有所差異。
K(熱常數)=N(T-C)
N(天數)T(平均溫度)C(起點溫度)
鹽度:當碳酸鹽所有轉化為氧化物,溴和碘以為氯所取代,全部有機物均已徹低氧化時,1kg海水中所含所有可溶性無機物的總質量(g)。容易定義為:溶解1kg海水中的無機鹽總質量(g)。
生態幅:耐受限度表示某種生物對于環境轉變有一定的適應能力,環境因素對生物發生影響的范圍成為生態幅。
什么叫環境和生態因子?
環境:泛指生物周圍存在的一切事物;或某一特定生物體或生物群體以外的空間及直接、間接影響該生物體或生物群體生存的一切事物的總和。
生態因子:環境中對生物生長、發育、生殖、行為和分布有直接或間接影響的環境要素。如溫度、濕度、食物和其他相關生物等。
如何用辯證和統一的觀點來理解生物與環境的關系?
生物只能生活和適應與于特定的環境中,環境條件打算著生物的分布和數量特征;生物的活動也在一定范圍內和一定程度上影響環境。生態學強調有機體與生物的統一性,一方面,生物不斷地從環境中吸取對它適于的物質以制造其本身和維
持生命活動所需要的能量而得以生長繁殖;另一方面,生命活動的產物又被釋放回外界環境中去,從而直接影響周圍環境的理化性質。
從長久的角度看,地球上浮現生命以后,本身在有機體的影響下發生了根本的變化,促進了生物多樣性的進展,也轉變了生物圈并使其復雜化,即環境條件的多樣性增強了。這種多樣性也要求生物對其適應,因此也成為動植物進一步進展的條件。有機體類型多樣性的擴大,要求產生種的特別性,以便按不同方式來利用周圍環境的物種共同生存進展。因此,豐盛多彩的生物界是生物與環境互相作用.共同演變的結果
說明海洋中鹽度分布及其生態作用
1.海洋鹽度分布
遠離海岸的大洋表層水鹽度變化不大(34~37),平均為35,淺海區受大陸淡水影響,鹽度較大洋的低,且波動范圍也較大(27~30)。盡管大洋海水的鹽度是可變的,但其主要組分的含量比例卻幾乎是恒定的,不受生物和化學反應的顯著影響,此即所謂Marcet”原則,或稱“海水組成恒定性邏輯”。
2.生態作用
(一)鹽度與海洋生物的滲透壓
海洋動物可分為滲壓隨變動物(貽貝、海膽)與低滲壓動物。滲壓隨變動物:體液與海水滲透壓相等或相近;低滲壓動物:大部分海洋硬骨魚類常常通過鰓(鹽細胞)把多余的鹽排出體外或削減尿的排出量或提高尿液的濃度等方式來實現體液與周圍介質的滲透調整。
低鹽環境下鰓主動汲取離子,排出量大而稀的尿液。
洄游魚類:內分泌調整轉變離子泵方向
(二)鹽度與海洋生物的分布(狹鹽性生物與廣鹽性生物)
(三)不同鹽度海區物種數量的差異
鹽度的降低和變動,通常陪同著物種數目的削減,海洋動物區系在生態學上的重要特點,是以狹鹽性變滲壓種類為主的。
第4章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