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4月浙江教育報刊總社公開招聘3人筆試題庫含答案解析_第1頁
2023年04月浙江教育報刊總社公開招聘3人筆試題庫含答案解析_第2頁
2023年04月浙江教育報刊總社公開招聘3人筆試題庫含答案解析_第3頁
2023年04月浙江教育報刊總社公開招聘3人筆試題庫含答案解析_第4頁
2023年04月浙江教育報刊總社公開招聘3人筆試題庫含答案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0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3年04月浙江教育報刊總社公開招聘3人筆試題庫含答案解析(圖片大小可自由調整)卷I一.參考題庫(共300題)1.把下面的六個圖形分為兩類,使每一類圖形都有各自的共同特征或規律,分類正確的一項是: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③⑤,②④⑥C.①②⑥,③④⑤D.①④⑥,②③⑤參考答案:D解題思路:圖形組成不同,屬性無明顯規律,考慮數量規律。②明顯是一筆畫圖形,優先數筆畫。①④⑥均有4個奇點,為兩筆畫圖形,②③⑤均有2個奇點,為一筆畫圖形。故正確答案為D。2.天池經歷了漫長的無名時期,后來伴隨著天池傳說的興起,天池也開始________。談到天池傳說,還有一個緣由:人們面對神奇的山水之境時,總愛把神靈的光環罩在山水的頭上,使山水之景與神靈之氣________,即所謂山不在高,有仙則名。填入畫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A.聲名鵲起相得益彰B.門庭若市相映成趣C.脫穎而出相濡以沫D.廣為人知相視莫逆參考答案:A解題思路:第一步,快速閱讀文段,分析可知第一空詞語詞義相近,但詞語用法略有差別,需要結合文意選擇。第二步,通過辨析詞語的適用對象,選擇與文段最契合的一項。第一空,“門庭若市”形容來的人很多,非常熱鬧。文段說的是天池開始出名,并非強調人多人少的問題,排除B。“脫穎而出”比喻本領全部顯露出來,通常用于其他事物比較的語境,而文段中說的是天池自己的變化,排除C。第二空,句中說的是把“山水之景”和“神靈之氣”結合起來。“相視莫逆”形容彼此間友誼深厚,無所違逆于心。對象均只能為人,排除D?!跋嗟靡嬲谩碧钊肭‘?。故本題選A。解題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據“天池經歷了漫長的無名時期”“天池傳說的興起”可知,天池以前沒名氣,現在名氣越來越大。A項“聲名鵲起”形容名聲突然大振,知名度迅速提高,強調從不出名到出名這一過程,符合語境。B項“門庭若市”形容熱鬧;C項“脫穎而出”比喻人的本領全部顯露,兩者均不符合語境,排除B項和C項。D項“廣為人知”意為流傳很廣,符合語境。第二步,分析第二空。該空形容山水之景與神靈之氣兩者之間的關系。A項“相得益彰”指兩個人或兩件事物互相配合,雙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顯示出來,符合語境。D項“相視莫逆”形容友誼深厚,主語為人,不能為物,排除D項。因此,選擇A選項。解題思路:第一空,由文段的“天池經歷了漫長的無名時期”“天池傳說的興起”可知,天池開始有名氣被知曉。A項“聲名鵲起”意為名聲突然大振,知名度迅速提高;D項“廣為人知”意為流傳很廣,大家都知道,二者均符合文意。B項“門庭若市”是形容來的人多非常熱鬧,與“名氣”無關,排除。C項“脫穎而出”比喻本領全部顯露出來,也指工作時通過努力超人一等,常強調與他人的對比,文中并無此意,排除。第二空,橫線處所填詞匯是形容山水之景與神靈之氣之間的關系,后文的“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是對前文的解釋。D項“相視莫逆”形容彼此間友誼深厚,無所違逆于心,主語為人,不能是物,且“山水之景”與“神靈之氣”無所謂友誼深厚,排除。A選項“相得益彰”意為兩個人或兩件事物互相配合,雙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顯示出來,能體現出山水之景與神靈之氣的結合使得山水之景更為美好的意境,符合文意,當選。故正確答案為A。【成語積累】相映成趣:指相互襯托著,顯得很有趣味,很有意思。相濡以沫:比喻同在困難的處境里,用微薄的力量互相幫助?!疚亩纬鎏帯俊豆沤袷澜绲默幊睾吞斐亍?.世界上有一種人,他們覺得看書的目的,并不是為了寫批評或介紹,他們________地瀏覽,每到有什么意見,就隨手在書邊的空白上注幾個字,寫一個問號或感嘆號。這種________隨感并非他們對于整部書的結論,因為是隨時批識,也許前后矛盾,說話過火,他們也懶得去理會,________是消遣。填入畫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A.不慌不忙零星反正B.漫無目的零散畢竟C.隨心所欲凌亂本來D.慢條斯理零碎無非參考答案:A解題思路:第一步,快速閱讀文段,根據前后文邏輯關系找到對確定答案有幫助的提示信息可判斷第一空詞語的含義。第二步,辨析第二空詞語的側重點,根據文意排除錯誤選項。第三步,驗證第三空。第一空,文段所介紹的這種人,不以諸多功利性目的而讀書,意只在消遣。因此他們不必迅速而有針對性地對某本書展開閱讀。B項的“漫無目的”意指放縱散漫,沒有目標,含有貶義,故排除。第二空,“零星”側重分散。“凌亂”側重亂?!傲闼椤眰戎丶毸?。文段說的是這些隨感都是隨手標注,沒有系統,分散在圖書的各部分,所以用“零星”最恰當。第三空,填入“反正”也符合這些人讀書隨心所欲的態度。故本題選A。解題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據前文“看書的目的”可知,他們看書并非沒有目的。B項“漫無目的”指散漫沒有目標,與文意不符,排除B項。A項“不慌不亂”指不慌張,不忙亂;C項“隨心所欲”指一切都由著自己的心意,想怎么做就怎么做;D項“慢條斯理”形容動作緩慢,不慌不忙。三者置于文中均符合文意。第二步,分析第二空。根據“注幾個字”“寫一個問號或感嘆號”可知,該空應體現出“隨感很簡短,很少”之意。A項“零星”指零碎的、少量的;D項“零碎”指零星,細碎、瑣碎,二者均有“少”之意,符合文意。C項“凌亂”指不整齊、沒有秩序,側重強調亂,排除C項。第三步,分析第三空。根據“因為是隨時批識……”可知,空格上填入表示結果的詞語?!胺凑敝盖闆r雖然不同而結果并無區別,體現出無論“前后矛盾”還是“說話過火”最終都只是“消遣”,符合文意。“無非”指不外乎,不能體現結果,排除D項。因此,選擇A選項。解題思路:本題可從第二空入手,與前文“注幾個字”“寫一個問號或感嘆號”對應可知,“這種隨感”很少,很簡短。A項“零星”意為細碎的、少量的,與文意相符,保留;B項“零散”側重分散,分散不代表數量少,排除;C項“凌亂”側重強調不整齊的狀態,D項“零碎”側重強調不完整,文段側重的是少,均排除。第一空、第三空,代入驗證,A項“不慌不忙”體現瀏覽的狀態從容淡定,“反正”表達在任何情況下結果都是一樣的,即最終的結果都是“消遣”,與文意相符,當選。故正確答案為A。【文段出處】《寫在人生邊上(序)》4.有市民反映,公交車上的攝像頭因從高處拍下來,

的位置讓沒有防護的女乘客不慎“走光”,極其容易被一些居心不良者偷窺。填入畫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A.高高在上B.高不可攀C.居高臨下D.高屋建瓴參考答案:C解題思路:由橫線前“從高處拍下來”、“沒有防護的女乘客不慎‘走光’”可知,橫線處所填成語應體現從高的地方向下拍的意思,C項“居高臨下”指占據高處,俯視下面,形容占據的地勢非常有利,符合文意,當選。A項“高高在上”指所處地位高,多形容領導者脫離實際,脫離群眾,文段并非描述領導和群眾的關系,與文意不符,排除;B項“高不可攀”形容難以達到,也形容人高高在上,使人難接近,與文意不符,排除;D項“高屋建瓴”比喻居高臨下,不可阻遏,多指不可阻擋的形勢,文段只是強調“位置”有利,沒有體現某種“形勢”,排除。故正確答案為C。【文段出處】《公交車攝像頭居高臨下拍下女孩走光鏡頭》5.某網紅點心店為提高店鋪知名度,增加點心銷量,雇傭人員長期在門口排隊制造客人很多假象吸引路人紛紛購買,而附近其他點心店則銷售慘淡。對此行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屬于正當的商業營銷行為B.損害了競爭對手的商業信譽C.構成《反不正當競爭法》規定的混淆行為D.構成欺騙性銷售誘導行為參考答案:D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反不正當競爭法知識。第二步,根據《反不正當競爭法》第八條,經營者不得對其商品的性能、功能、質量、銷售狀況、用戶評價、曾獲榮譽等作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商業宣傳,欺騙、誤導消費者。經營者不得通過組織虛假交易等方式,幫助其他經營者進行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商業宣傳。雇傭人員長期在門口排隊制造客人很多假象吸引路人紛紛購買,構成欺騙性銷售誘導行為。因此,選擇D選項。A項:根據《反不正當競爭法》第二條,經營者在生產經營活動中,應當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誠信的原則,遵守法律和商業道德。本法所稱的不正當競爭行為,是指經營者在生產經營活動中,違反本法規定,擾亂市場競爭秩序,損害其他經營者或者消費者的合法權益的行為。題干中屬于不正當競爭行為。A項錯誤。B項:題干與損害對手的商業信譽無關,而是構成不正當競爭行為。B項錯誤。C項:根據《反不正當競爭法》第六條,經營者不得實施下列混淆行為,引人誤認為是他人商品或者與他人存在特定聯系:(一)擅自使用與他人有一定影響的商品名稱、包裝、裝潢等相同或者近似的標識;(二)擅自使用他人有一定影響的企業名稱(包括簡稱、字號等)、社會組織名稱(包括簡稱等)、姓名(包括筆名、藝名、譯名等);(三)擅自使用他人有一定影響的域名主體部分、網站名稱、網頁等;(四)其他足以引人誤認為是他人商品或者與他人存在特定聯系的混淆行為。C項錯誤。6.近年來,男護士在醫院中的比例越來越高,他們幫助女護士____了不少繁重的工作,也為患者家屬減輕了不少____?,F在醫院的男護士在普通病房工作的比較少,一般都是在手術室和重癥監護室____比較耗費體力的工作。依次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A.擔負分擔負擔B.擔負負擔分擔C.分擔擔負負擔D.分擔負擔擔負參考答案:D解題思路:本題考查的是詞語固定搭配。通過觀察選項可知,選項設計形式為“擔負”“分擔”“負擔”三個詞以不同的先后順序排列形成四個不同的選項,此種題型難度不高。第一空語境強調“幫助女護士……”可見此處填入的詞語應表示“代別人擔負一部分工作之意”,“分擔”搭配更為恰當?!皳摗眱H指“承擔”,并無幫別人之意。故排除A、B兩項。第二空與“減輕”搭配,需要填入名詞;第三空需要填入動詞?!柏摀睘槊~,“擔負”為動詞,故排除C項故正確答案為D。【出處】廣州日報:《女人話:咪靠我撐起成片天》解題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據“幫助女護士……了不少繁重的工作”可知,此空有“幫著做”的意思。A項和B項的“擔負”指肩挑背負,引申為承受,承擔,不符合語境,排除A項和B項。C項和D項的“分擔”指擔負一部分,符合“幫著做”的意思。第二步,分析第二空。根據“為患者家屬減輕了不少……”可知,此空與“減輕”構成動賓搭配,應該填入名詞。C項“擔負”是動詞,不符合語境,排除C項。D項“負擔”指承受的壓力或擔當的責任,可用作名詞,符合語境。第三步,驗證第三空。D項“擔負”與“耗費體力的工作”搭配恰當。因此,選擇D選項。解題思路:第一步,快速閱讀文段,明確空缺處詞語的含義。第二步,觀察選項可知,本題考查近義詞的用法,通過習慣搭配確定答案。從詞性來分析,“分擔”和“擔負”為動詞,“負擔”為名詞。第二空應填入一個名詞,排除A、C。第一空,“幫……分擔……”為習慣搭配,故本題選D。7.據國家發改委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提供的數據,我國在外務工就業的1.4億農民工中,有20%舉家進城定居。隨著農村流動人口大量涌入,加之城市房價節節攀升,低價位的農村出租房成為流動人口在城市居住的現實選擇。一些城鄉結合部的農民看到有利可圖,就在自家宅基地上加蓋違章建筑出租,違章樓房也層層加高。上述文字主要分析的問題是:A.低價位農村出租房出現的原因B.農民工在城市面臨居住困境的原因C.城市出租房違建現象出現的原因D.農村流動人口大量涌入城市的原因參考答案:C解題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先介紹農村流動人口大量涌入城市的大背景。隨后指出由于城市房價攀升,流動人口更加趨向于選擇低價位的農村出租房。最后一句指出最終問題“在自家宅基地上加蓋違章建筑出租,違章樓房也層層加高”,因此尾句便是文段的重點。第二步,對比選項。C項“出租房違建現象出現的原因”是對主旨句的同義替換。因此,選擇C選項。A項:“低價位農村出租房出現的原因”為文段分析違建現象原因的部分,非重點。B項:“農民工在城市面臨居住困境的原因”農民工在城市面臨居住困境文段未提及。D項:“農村流動人口大量涌入城市的原因”農村流動人口大量涌入城市為文段背景介紹部分,非重點。8.有一對夫妻,他們有一個兒子,一天,來了一個陌生人,他說他認識這對夫妻,還說他認識這對夫妻的兒子。這段話的意思是:A.新來的人認識這對夫妻和他們的兒子B.新來的陌生人認識這對夫妻和他們的兒子C.新來的陌生人認識這對夫妻和他的兒子D.新來的陌生人自稱認識這對夫妻和他們的兒子參考答案:D解題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先介紹來了一個陌生人。接著說這個陌生人說自己認識這對夫妻及他們的兒子。第二步,對比選項。A項沒有體現主體詞“陌生人”,偏離重點,排除A項。B項和C項與文意表述不符,文段說的是“陌生人”說認識,但不一定真的認識。排除B項和C項。D項為文段主要意思的概括表述。因此,選擇D選項。9.在市場經濟中起到主要經濟杠桿作用的是價值規律,而價值規律的作用是:A.通過競爭來實現的B.通過價格的波動表現出來的C.通過優勝劣汰來實現的D.通過商品交換來實現的參考答案:AB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價值規律知識。第二步,A項:價值規律具有刺激商品生產者改進生產技術,改善經營管理,提高勞動生產率的作用;價值規律具有促使商品生產者在競爭中優勝劣汰的作用。在商品經濟中存在競爭,由于競爭,促使商品生產者想方設法縮短個別勞動時間,提高勞動生產率,也會促使優勝劣汰。這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因此說,價值規律的作用通過競爭來實現的。A項當選。B項:價值規律具有調節生產資料和勞動力在各生產部分的分配作用;這是因為價值規律要求商品交換實行等價交換的原則,而等價交換又是通過價格和供求雙向制約實現的。因此說,價值規律的作用是通過價格的波動表現出來的。B項當選。因此,選擇AB選項。C項:價值規律具有優勝劣汰的作用,而非通過優勝劣汰來實現的,犯了因果倒置的錯誤。C項錯誤,排除。D項:商品是用來交換的勞動產品,勞動產品只有交換才能成為商品,并不是通過交換產生價值規律。價值規律是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的基本經濟規律,商品的價值量取決于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商品按照價值相等的原則互相交換。所以,價值規律表現的作用和商品的交換沒有必然直接關系,價值規律的作用并非通過商品交換來實現。D項錯誤,排除。10.對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年度考核被確定為基本合格等次的處理正確的有(

)。A.不影響正常晉升工資檔次B.一年內不得晉升職務、職級C.年終一次性獎金扣發一半D.被確定為基本合格的次年,仍不能達到合格及以上等次的,可以予以解聘參考答案:AB解題思路:本題考查事業單位相關制度。工作人員在年度考核中被確定為基本合格等次的,按照下列規定辦理:(一)年度考核被確定為基本合格的人員,應予批評教育,可調整其工作崗位或離崗培訓,不影響正常晉升工資檔次,一年內不得晉升職務、職級,不發給一次性年終獎金。(二)工作人員被確定為基本合格的次年,仍不能達到合格及以上等次的,確定為不合格。”故正確答案為AB。11.經國家質量檢驗檢疫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批準,新修訂的《漢語拼音正詞法基本規則》已于2012年10月1日起實施。如何拼寫漢語的人名、地名,如何拼寫漢語的數詞、量詞、連接詞、形容詞等,都有了“法定”規范。下列選項中,不符合該規則的是:A.LǐHuá(李華)B.Dōng-fǎngShuò(東方朔)C.Zhāng-WángShūfāng(張王淑芳)D.Wángbùzhǎng(王部長)參考答案:B解題思路:解答本題可以通過之前所學的知識和選項之間的對比來作答。A項中李是姓,華是名。B項中東方是姓,朔是名。C項中張王是姓,淑芳是名。D項中王是姓,部長是職務。通過對比可知,A、C符合規則,B項不符合規則。本題的難點是D項。新版《漢語拼音正詞法基本規則》明確規定,姓名必須姓在前面、名在后面,復姓連寫,姓和名的首字母大寫,雙姓兩個字的首字母都大寫,如:LǐHuá(李華)、DōngfāngShuò(東方朔)、Zhāng-WángShūfāng(張王淑芳)。但當人名與職務合寫時,職務不大寫,如:Wángbùzhǎng(王部長)、Lǐxiānshēng(李先生)。故本題選B。解題思路:新版《漢語拼音正詞法基本規則》明確規定,姓名必須姓在前,名在后,復姓連寫,姓和名的首字母大寫,雙姓兩字的首字母都大寫,如Li

Hua。但當人名與職務合寫時,職務不大寫,如Wang

buzhang、Li

xiansheng。本題為選非題,故正確答案為B。12.廣義的對話的目的是尋求“對于相關主題的真正理解”,即通過不同主體間的平等對話,達到對于具體問題的“視界的融合”,它不是對主體間關于相關主題的理解和闡釋的差異的簡單抹平與消解,而是在承認差異的基礎上尋求某種共識,從而促進不同主體在求同存異基礎上對于具體問題的深層次理解和闡釋。根據這段話,下列表述正確的一項是:A.對話是為了消除誤解和差異,在具體問題的理解上達到平等協調統一B.對話是為了更好地彼此溝通,建立友誼C.對話是對于不同具體問題的不同理解的自由表達D.對話是為了尋求對于具體問題的深層理解和闡釋,但并不否認差異的存在參考答案:D解題思路:據提問可知此題是中心理解題。據首句可知材料的主旨是論述對話的目的。由后面“不是······而是······”一句可知對話的目的是在承認差異的基礎上尋求共識,從而促進對于具體問題的深層次理解。故D項表述正確。據“它不是對主體間關于相關主題的理解和闡釋的差異的簡單抹平與消解”一句可知A項錯誤;B項的“彼此溝通,建立友誼”在材料中未談到,沒有根據;由最后一句可知C項表述的僅是一個基礎前提,不是對“對話”的正確理解。故正確答案為D。解題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將選項與文段一一對應。第二步,辨析選項。A項對應“它不是對主體間關于相關主題的理解和闡釋的差異的簡單抹平與消解”,屬于曲解文意,與原文不符,錯誤。B項“更好地彼此溝通,建立友誼”在文段中并未提及,屬于無中生有,錯誤。C項對應“即通過不同主體間的平等對話……而是在承認差異的基礎上尋求某種共識,從而促進不同主體在“求同存異”基礎上對于具體問題的深層次理解和闡釋”,C項討論的是“對話是……”,但其內容僅是關于對話前提的表述,這些內容不是“對話”的正確理解,不符合原文,錯誤。D項對應“它不是對主體間關于相關主題的理解和闡釋的差異的簡單抹平與消解,而是在承認差異的基礎上尋求某種共識,從而促進不同主體在“求同存異”基礎上對于具體問題的深層次理解和闡釋”,符合原文,正確。因此,選擇D選項。13.春耕前,農民向田里施用草木灰主要是為了給農作物補充(

)元素。A.鉀B.氮C.磷D.碳參考答案:A解題思路: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鉀()。草木灰肥料因草木灰為植物燃燒后的灰燼,所以凡是植物所含的礦質元素,草木灰中幾乎都含有。其中含量最多的是鉀元素,一般含鉀6—12%,其中90%以上是水溶性,以碳酸鹽形式存在;其次是磷,一般含1.5—3%;還含有鈣、鎂、硅、硫和鐵、錳、銅、鋅、硼、鉬等微量營養元素。A項正確。故正確答案為A。14.已知某賓館共有30個房間,一名清潔工拿著30把鑰匙,她只知道一把鑰匙開一把鎖,但是不知道哪把鑰匙開哪把鎖,現在她要打掃每一間房子,需要將鑰匙和房間一一匹配,她最多要試多少次?A.365B.385C.435D.465參考答案:C解題思路:30個房間有30把鎖,第1把鑰匙最多試開29次,因為如果29次都打不開鎖,那么不必再試,剩余的這把鑰匙肯定是第30把鎖的鑰匙;依次類推,第2把鑰匙最多試開28次;第3把鑰匙最多試開27次······第29把鑰匙最多試開1次;最后剩下的1把鑰匙和1把鎖必匹配,即試開0次。故將鑰匙和房間一一匹配最多試開次。故正確答案為C。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最值問題。第二步,本題僅需將鑰匙與房間一一匹配,無需打開,故嘗試時最多分別需要29、28、27、26……、1,共=435(次)。因此,選擇C選項。15.四季:春夏秋冬(

)。A.位置:上下左右B.情緒:喜怒哀樂C.口味:酸甜苦辣D.四方:東南西北參考答案:D解題思路:第一步:判斷題干詞語間邏輯關系。四季即春夏秋冬,二者為全同關系。第二步:判斷選項詞語間邏輯關系。A項:位置中不僅有上下左右,還有前后等,二者不是全同關系,與題干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B項:情緒中不僅有喜怒哀樂,還有驚、恐等,二者不是全同關系,與題干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C項:口味中不僅有酸甜苦辣,還有咸等,二者不是全同關系,與題干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D項:四方即東南西北,二者是是全同關系,與題干邏輯關系一致,當選。故正確答案為D。16.下列關于戰略與結構的關系,不正確的說法是(

)。A.戰略的變化先行于并導致了結構的變化B.結構服從戰略C.結構影響戰略的制定與實施D.以上都不對參考答案:D解題思路:本題考查行政決策。戰略屬于統籌范圍的策劃方面;結構是組織管理中的上下分層和橫向分工的框架結構。根據美國企業史學家、戰略管理領域的奠基者錢德勒的觀點,組織結構服從于戰略,戰略改變導致結構改變。A項正確,戰略變化要快于結構的變化,同時按照錢德勒的觀點,組織結構服從于戰略,戰略改變導致結構改變。B項正確,錢德勒認為組織結構服從于戰略,戰略改變導致結構改變。C項正確,結構抑制著戰略。與戰略不相適應的結構將會成為限制、阻礙戰略發揮其應有作用的巨大力量。D項錯誤。本題為選非題,故正確答案為D。17.遺囑人先后立有數份遺囑,內容有抵觸的,以公證遺囑為準。(

)0.正確1.錯誤參考答案:1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繼承法知識。第二步,根據《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四十二條,遺囑人可以撤回、變更自己所立的遺囑。立遺囑后,遺囑人實施與遺囑內容相反的民事法律行為的,視為對遺囑相關內容的撤回。立有數份遺囑,內容相抵觸的,以最后的遺囑為準。因此,本題錯誤。18.①科學技術發展也呈現出明顯的大科學、定量化特點,創新將越來越依賴科學數據②新興數字技術大幅降低了數據流通和利用的成本,也促進了對數據資源價值的發掘③與此同時,數字增加值在價值鏈中所占比重將顯著提升,僅依靠低成本勞動要素參與全球價值鏈的國家和地區或將受到沖擊④越來越多的設備與網絡建立連接,生產對數據的依賴程度在不斷上升⑤隨著數據逐步成為企業、產業乃至國家的戰略性資源,數據驅動的技術研發和應用創新能力將直接影響一國的長期競爭優勢⑥數據資源產生并擴散到經濟社會各領域,有助于生產率的提升;其作為新的關鍵生產要素,也有助于減少傳統要素投入將以上6個句子重新排列,語序正確的一項是:A.②④①⑥⑤③B.②⑥④①⑤③C.⑥④①⑤③②D.⑥②①④③⑤參考答案:B解題思路:觀察選項,確定首句。②句通過介紹新興數字技術引出數據資源價值發掘的話題,⑥句介紹了數據資源產生后的具體意義,根據日常邏輯,應當先論述數據資源價值被發掘,再講述具體意義,因此②句在⑥句前,⑥句不適合作為首句,排除C、D兩項。對比A、B兩項,②句后面分別為④句和⑥句,②句提出新興數字技術促進數據資源價值的發掘,④句強調了數據對生產的重要性,⑥句介紹了數據資源產生后的具體意義,②⑥兩句話題更為一致,句間聯系更為緊密,故排除A項,B項當選。故正確答案為B?!疚亩纬鎏帯俊度蚩萍紕撔纶厔莸难信信c應對》19.選擇最合適的一項填入問號處,使之呈現一定的規律性(

)。A.AB.BC.CD.D參考答案:B解題思路:觀察圖形發現,題干圖形均存在箭頭,考慮功能元素,發現每幅圖形的箭頭均指向了銳角,因此?處也應從選項中選擇指向銳角的圖形。A、C項箭頭指向鈍角,D項箭頭指向直角,B項箭頭指向銳角,只有B符合。故正確答案為B。20.有史之初,人類的記載,大多

,不甚清晰,和史前時代也相差不遠。例如他們的戰爭、迷信、魔術、宗教、婚姻、醫藥等事,也常見原始的色彩,所謂

的文明典籍中,僅有野蠻的原料為我們人類所欣賞。依次填入畫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A.天方夜譚文山書海B.天馬行空卷帙浩繁C.荒渺難稽浩如煙海D.天花亂墜左圖右史參考答案:C解題思路:第一空,根據空格后逗號可知,填入詞語意和不甚清晰相近,B項“天馬行空”多比喻詩文氣勢豪放,不受拘束,D項“天花亂墜”形容人說話巧妙動聽,但虛妄、空洞不著邊際,均不符合語境,排除;A項“天方夜譚”為名詞,本空應填入形容詞,排除;C項“荒渺難稽”指說法荒誕不經,符合有史之初人類記載的特點。代入第二空驗證:“浩如煙?!毙稳菸墨I、資料等非常豐富,符合文意。故正確答案為C。解題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據“人類的記載,大多________,不甚清晰”可知,填入的詞應修飾“人類的記載”,且應與“不甚清晰”含義相近,體現有史之初人類的記載是粗疏、不清晰的。A項“天方夜譚”比喻虛妄荒誕的言論,指沒有事實根據,虛偽而不可信的,強調的是虛偽不可信;B項“天馬行空”形容馬的奔馳如同騰空飛行,多比喻詩文、書法等氣勢豪放,不受拘束;D項“天花亂墜”比喻說話有聲有色,非常動聽(多指夸大的或不切實際的)。三者均不符合文意,排除A項、B項和D項。C項“荒渺難稽”指形容想法怪誕,沒有規律和道理,可以形容人類記載的不清晰、不合理。答案鎖定C選項。第二步,驗證第二空。根據“________的文明典籍中,盡有野蠻的原料”中“盡有”可知,“文明典籍”數量很多。C項“浩如煙?!毙稳莸浼D書等極為豐富,符合文意。因此,選擇C選項。解題思路:第一空所填詞語應與“不甚清晰”并列,共同表達有史之初人類記載的粗疏和不可靠?!疤旆揭棺T”比喻虛誕離奇的議論,本身為名詞,不能作謂語,排除A。“天花亂墜”指說話過分夸張,不著邊際。只能作狀語、補語,也不能作謂語,排除D?!疤祚R行空”比喻詩文氣勢豪放;也比喻人浮躁,不踏實?!盎拿祀y稽”形容荒唐,沒有依據?!盎拿祀y稽”修飾人類早期的記載恰當。第二空,“浩如煙?!毙稳菸墨I、資料等非常豐富,用來形容“文明典籍”的多也符合句意。故本題選C。21.監管活動監督是指人民檢察院對看守所收押、監管、釋放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活動以及勞動教養機關的活動是否合法進行的專門法律監督。依據定義,下列屬于監管活動監督的是(

)。A.人民檢察院對偵查機關追加起訴、追加逮捕活動進行的監督B.看守所依照檢察院的要求,對犯罪嫌疑人進行的觀察C.檢察院對勞動教養機關收押犯罪嫌疑人的活動是否合法進行的監督D.檢察院對法院的行政訴訟活動是否合法進行的專門法律監督參考答案:C解題思路:第一步:找出定義關鍵詞?!叭嗣駲z察院”、“對看守所收押、監管、釋放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活動以及勞動教養機關的活動是否合法進行的專門法律監督”。第二步:逐一分析選項。A項:對偵察機關進行追加起訴、追加逮捕等活動的監督,不符合“對看守所收押、監管、釋放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活動以及勞動教養機關的活動是否合法進行的專門法律監督”,不符合定義,排除;B項:看守所對犯罪嫌疑人進行觀察,主體是看守所,而非“人民檢察院”,不符合定義,排除;C項:檢察院對勞動教養機關收押犯罪嫌疑人的活動進行監督,符合“人民檢察院”、“對看守所收押、監管、釋放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活動以及勞動教養機關的活動是否合法進行的專門法律監督”,符合定義,當選;D項:對法院的行政訴訟活動是否合法進行的監督,不符合“對看守所收押、監管、釋放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活動以及勞動教養機關的活動是否合法進行的專門法律監督”,不符合定義,排除。故正確答案為C。22.合作作品的版權由合作作者共同享有,通過協商一致來行使;不能協商一致,又無正當理由的,任何一方不得阻止他人行使除轉讓以外的其他權利,但是所得收益應當合理分配給所有合作作者?,F已知:甲、乙合作創作一部小說,甲獨自將該小說以十萬元價格許可給某影視公司拍攝電影;乙得知后表示反對,但無正當理由。根據上述規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甲無權將該小說許可他人使用B.甲獨自簽訂的該許可合同無效C.乙無權參與十萬元報酬的分配D.該小說的版權由甲乙共同享有參考答案:D解題思路:第一步:找出定義關鍵詞。合作版權:“版權由合作者共同享有,協商一致行使”、“不能協商一致且無正當理由,不能阻止除轉讓外其它權利,收益合理分配給所有合作者”已知:“甲乙合作創作,甲獨自將小說許可給影視公司拍攝電影”“乙反對,且無正當理由”第二步:逐一分析選項。A項:甲無權將該小說許可他人使用,不符合“不能協商一致,又無正當理由的,任何一方不得阻止他人行使除轉讓以外的其他權利”,甲有權將該小說許可他人使用。不符合定義,排除;B項:本小說是版權由兩人共同所有,現乙反對且無正當理由,所以乙不能阻止,甲獨自簽訂的許可合同有效。不符合定義,排除;C項:乙無權參與十萬元報酬的分配,不符合“不能協商一致且無正當理由,不能阻止除轉讓外其它權利,收益合理分配給所有合作者”,所以乙有權參與十萬元報酬的分配。不符合定義,排除;D項:該小說的版權由甲乙共同享有,符合“版權由合作者共同享有”。符合定義,當選。故正確答案為D。解題思路:第一步,看提問方式,本題屬于選是題。第二步,找關鍵信息。①合作作者共同享有,協商一致行使;②不能協商一致,無正當理由,任何一方不得阻止他人行使除轉讓以外的其他權利;③所得收益應當合理分配給所有合作作者。第三步,辨析選項。A項:甲乙合作一部小說,共同所有,乙無正當理由拒絕,符合“任何一方不得阻止他人行使除轉讓以外的其他權利”,甲有權將該小說許可他人使用,說法錯誤;B項:甲乙合作一部小說,共同所有,乙無正當理由拒絕,符合“任何一方不得阻止他人行使除轉讓以外的其他權利”,甲可以獨自簽訂的該許可合同有效,說法錯誤;C項:甲乙合作一部小說,共同所有,乙無正當理由拒絕,符合

“所得收益應當合理分配給所有合作作者”,因此乙有權參與十萬元報酬的分配,說法錯誤;D項:甲乙合作創作一部小說,所以該小說的版權由甲乙共同享有,說法正確。因此,選擇D選項。解題思路:本題要求選擇說法正確的一項。分析題干定義,發現其涉及定義的主體、方式、條件等要點,在解題時應嚴格依據這些要點分析選項。合作作品的定義要點:①作品版權由合作作者共同享有;②不能協商一致且無正當理由的,不能阻止他人行使除轉讓以外的其他權利;③所得收益應合理分配給所有合作作者。A項,乙沒有正當理由反對甲將小說許可給他人使用,所以甲可以將小說許可給他人,不符合要點②。B項,作品版權由合作作者甲、乙共同享有,符合定義。C項,甲和乙應合理分配所得收益,不符合要點③。D項,乙沒有正當理由反對甲將小說許可給他人使用,所以甲獨自簽訂的該許可合同有效,不符合要點②。故本題選B。23.因為信息環境被大量信息所淹沒,個人和團體很難分清黑白真假。這句話最恰當的英文翻譯是(

)。A.Duetothelargeamountofinformationintheinformationenvironment.individualsandthecommunitieshavefoundnowaytotellwhatistrueandwhatisfalse.B.Owingtothelargebodyofinformationrushedintotheinformationenvironment,nomatterindividualsorcommunities,theyareallatalosstofindoutthedifferencebetweenblackandwhite.C.Becausetheinformationenvironmentisfloodedwithinformation,individualsandtheircommunitieshavegreaterdifficultyindistinguishingaccuratefrominaccurateinformation.D.Asaresultoftheinformationmassproductionintheinformationenvironment,whoever,individualsorcommunities,cannotfinditeasytotellthetruthandfacts.參考答案:C解題思路:本題考查句子的翻譯。根據題干可知,句子中的“信息環境被大量信息所淹沒”真正意思應為“大量信息涌入信息環境”,故“floodedwith”最為合適,由“很難分清黑白真假”真正意思應為“很難區分準確的信息和不準確的信息”。故正確答案為C。24.當出租車租金上漲后,對公共汽車服務的:A.需求減少B.需求增加C.需求量減少D.需求量增加參考答案:B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市場機制知識。第二步,需求一般指一定時期內,“在各種可能的價格下”,消費者愿意并且能夠購買的商品數量。需求量是消費者在“某一價格下”愿意并且能夠購買的某種商品的數量。商品的具體價格影響商品的需求量,而影響需求的是多種因素,包括:消費者的收入、偏好、相關商品的價格、消費者對商品價格的預期,公共汽車是出租車的替代品,當本商品價格上漲,替代品的需求將會增加。因此,選擇B選項。25.在Word編輯狀態,具有設定文檔行間距命令的功能區是:A.字體B.樣式C.段落D.插圖參考答案:C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計算機網絡知識。第二步,在Word編輯狀態下,單擊“開始”選項卡中“段落”功能區的對話框啟動器,彈出“段落”對話框。在“間距”欄中設置段落中各行的間距。因此,選擇C選項。A項:“字體”功能區在“開始”選項卡中,可以設置不同的字體和字號。不符合題意,A項錯誤。B項:“樣式”功能區在“開始”選項卡中,可以對文檔的標題和正文進行設置,比如,可以設置一級、二級標題等。不符合題意,B項錯誤。D項:“插圖”功能區在“插入”選項卡中,可以插入圖片、剪貼畫和圖表等。不符合題意,D項錯誤。26.所給的四個選項中,選擇最合適的一個填入問號處,使之呈現一定規律性。A.如上圖所示B.如上圖所示C.如上圖所示D.如上圖所示參考答案:C解題思路:第一步,觀察特征。組成元素相似,并且所有圖形外部輪廓相同,內部填充不同,優先考慮定義疊加。第二步,九宮格,橫向規律較為常見,優先考慮。根據第一行和第二行確定疊加規則:黑+白=空,空+空=白,白+白=黑,白+黑=空,黑+黑=空,空+白=空,白+空=空;第三行,應用此規則,只有C項符合。因此,選擇C選項。27.h8icc33f6A.f6gbb22d4B.dd22f6gh6C.4de66f7h9D.cg7dee55d參考答案:A解題思路:第一步,確定題干字符間的關系。從左往右,部分位置存在字符相同的特點,其中4號和5號、6號和7號位置上的字符相同,其他位置上的字符和任意位置上的都不同。第二步,辨析選項。A項:4號和5號、6號和7號位置上的字符相同,其他位置上的字符和任意位置上的都不同,與題干字符的邏輯關系一致,符合;B項:1號和2號位置上的字符相同,排除;C項:6號和7號位置上的字符不同,排除;D項:4號和5號位置上的字符不同,排除。因此,選擇A選項。28.我國傳統文化宣傳孔融讓梨,表揚他把最好的給兄弟姐妹,最差的留給自己,這種教育的特點是強調自覺。古羅馬人不是這樣。為了解決軍隊中出現的嚴重不公平現象,他們沒有找一個榜樣來教育人,而是著眼于制度設計。比如兩個士兵得到一個面包,按規定其中一個負責切割,另一個人則有權首先挑選。這樣,那個切割面包的士兵為了防止自己吃虧,就會非常小心,盡量切得一樣大。這樣的傳統延續發展,就使現代西方社會比較重視制度設計。這段文字意在說明:A.我國文化與古羅馬文化在教育理念上存在巨大分歧B.好的制度設計比一味地道德說教來得更有效C.現代西方社會重視制度設計源于其文化傳統D.完善的制度設計有助于最大限度地實現社會公平參考答案:C解題思路:本題考查對文段主旨的把握,解答本題需要梳理文段行文思路。本文為分總結構,引出話題—轉折論述—得出結論,文段最后一句話是論述中心。考生還可以通過抓論述對象快速鎖定答案。文段由我國傳統文化推崇榜樣強調道德自覺的特點,引出與之相區別的古羅馬人,他們的傳統是重視制度設計,力求通過最科學的制度來引導人們的行為。古羅馬人的這種傳統延續發展,最終造就了現代西方社會普遍重視制度設計的現狀。由此可知,文段的落腳點在于“現代西方社會”,符合這一特點的只有C。故本題選C。解題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先由“我國傳統文化強調自覺的教育特點”引出古羅馬與我國的不同:著眼于制度設計,并通過例子加以解釋,最后通過“這樣……使得”得出結論“這樣的傳統延續發展,就使現代西方社會比較重視制度設計”。文段是“分—總”結構,主旨句是結論,即“古羅馬傳統使現代西方社會比較重視制度設計”。第二步,對比選項。C項是對文段主旨句的同義替換,符合文段意圖。因此,選擇C選項。29.送奶工人給11樓住戶送牛奶,由于小區停電導致電梯無法使用。如果他走樓梯從第1層到第2層需要5秒,以后每多走一層需多花2秒,其中走到5層以后每多走一層需多休息5秒,那么他走到11層需要多少秒?A.220B.235C.210D.215參考答案:D解題思路:送奶工人走到11層所用時間=爬樓時間+休息時間。其中爬樓時間構成首項為5,公差為2的等差數列;休息時間構成首項為5,公差為5的等差數列。需要確定這兩個等差數列的項數,再運用等差數列求和公式Sn=na1+

計算即可。送奶工人一共需要爬11-1=10層樓,根據題意可知,爬樓時間構成首項為5,公差為2,項數為10的等差數列,根據等差數列求和公式Sn=na1+,則爬樓時間為10×5+=140秒。送奶工人走到5層以后需要休息,即第6層開始休息,休息5秒,之后每多走一層需多休息5秒,爬到11層時不需要休息,即休息時間構成首項為5,公差為5,項數為5的等差數列,根據等差數列求和公式Sn=na1+,則休息時間為5×5+=75秒。綜上所述,他走到11層需要140+75=215秒。故本題選D。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基礎應用題,用枚舉法解題。第二步,每個樓層具體耗費時間如下表:共計耗時:(5+7+9+11+13+15+17+19+21+23)+(5+10+15+20+25)=(5+23)×10÷2+15×5=140+75=215(秒)。因此,選擇B選項。解題思路:根據題意可知,走各層樓梯用時是公差為2的等差數列。從第1層走到第2層用時秒,根據,從第十層走到第十一層用時秒,再根據等差數列求和公式:,可得走樓梯用時為秒;休息用時是公差為5的等差數列,秒,到第十層休息用時秒,中途休息總用時秒;總用時秒。故正確答案為B。30.依據文中的信息進行推斷,不正確的一項是:A.低能量狀態的反原子是在受控條件下制造的,制造高能量狀態的反原子必須解除受控條件B.140億年前爆炸的那個“極小的點”,可能有能量和物質存在,并且具有時間性和空間性C.人類能夠利用高科技手段在實驗室制造反原子,并不意味宇宙中一定有自然狀態的反物質D.如何將反物質與物質相遇引發的爆炸輻射納入可控制系統,是研制反物質燃料必須解決的難題參考答案:A解題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將選項與原文一一對應。第二步,辨析選項。A項對應第四段“在受控條件下成功制造了約5萬個低能量狀態的反氫原子”,而文段中未涉及“制造高能量時需要解除受控”,無中生有,錯誤。B項對應第二段“宇宙是從140億年前一個‘極小的點’爆炸而來的,在那個點之外,‘沒有時間、沒有空間、沒有能量、沒有物質’”,正確。C項對應第三段“科學家沒有放棄在自然界中尋找反物質的努力,并且成功地在實驗室中制造出反物質”,可知宇宙中并不一定有自然狀態反物質,正確。D項對應第五段“反物質與物質相遇會釋放所有的能量??茖W家預測該釋放率遠遠高于氫彈爆炸”,由此推斷,要研究反物質燃料的話必須將這種爆炸輻射納入可控制系統,正確。因此,選擇A選項。31.甲乙兩個派出所某月共受理案件180起,其中刑事案件33起。甲派出所受理的案件中刑事案件占17%,乙派出所受理的案件中刑事案件占20%,問乙派出所受理的非刑事案件是多少起?A.16B.32C.64D.80參考答案:C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基礎應用題,用數字特性法解題。第二步,根據甲派出所受理的案件中刑事案件占17%,可得甲的刑事案件=

×甲的案件總數,故甲的總案件是100的倍數,根據甲乙受理案件總和為180,故甲的總案件一定是100,乙的總案件則為80,故乙的非刑事案件數為80×(1-20%)=64(件)。因此,選擇C選項。32.在公文起草實踐中,公文的起草人數主要取決于公文的內容。(

)0.正確1.錯誤參考答案:1解題思路:本題考查公文常識,主要考查公文的起草。在公文起草實踐中,起草公文可以由一人或多人負責,公文的起草人數主要取決于公文的重要程度和機關的文書人員隊伍條件,而并非公文的內容。故表述錯誤。33.有些作家,他們筆尖觸動的生活與人性之深,文字創造力之強,令人吃驚。待到人們去________去議論,他們又不聲不響扎到什么地方去了。惟有這樣才能寫出真正________社會人生的作品來。填入橫線處最恰當的一組詞是:A.捧讀

知悉B.拜讀

熟悉C.研讀

獲悉D.品讀

洞悉參考答案:D解題思路:第一步,突破口在第二空。根據語境信息“真正”“社會人生”可知,所填詞應該表達深層次領悟的意思。A項“知悉”指知道、了解,往往指比較表面的認知,程度較輕,排除A項。B項“熟悉”側重于知道得清楚,與“社會人生”這樣的深層概念不搭配,排除B項。C項“獲悉”指得到消息,不符合文意,排除C項。D項“洞悉”指以敏銳的洞察力察覺或辨別出,程度較深,符合文意。答案鎖定D選項。第二步,驗證第一空。根據文段中“生活與人性之深”“創造力之強”“令人吃驚”等信息可以看出,這些作家的文筆犀利,作品發人深思,需要人們仔細閱讀?!捌纷x”指仔細閱讀,品味,符合文意。因此,選擇D選項。解題思路:第一步,快速閱讀文段,了解文段大意。第二步,先看第二空,由“唯有這樣才能寫出真正________社會人生的作品來”可知,所填詞語應與“社會人生”搭配,且詞義程度較重,由此鎖定D。第三步,驗證第一空。先看第二空,所填詞語應搭配“社會人生”?!笆煜ぁ敝钢赖们宄?,多與具體事物搭配?!矮@悉”指得到消息;知道某事。二者與“社會人生”搭配不當,排除B、C?!爸ぁ敝钢?,多用于形容了解某種情況,程度較輕。“洞悉”指很清楚地知道,語義程度較重?!爸ぁ斌w現不出“唯有這樣才能寫出真正……”暗含的深層次理解的意思,排除A。驗證第一空,“品讀”指仔細閱讀、品味,填入符合人們閱讀品味作品的語境。故本題選D。解題思路:本題可從第二空入手。第二空,搭配“社會人生”,D項“洞悉”即以敏銳的洞察力辨別,用在此處搭配恰當,且與“他們筆尖觸動的生活與人性之深”形成對應,保留。A項“知悉”即知道、了解,通常搭配為“知悉情況”、“知悉流程”;B項“熟悉”即了解得清楚,通常搭配為“熟悉工作”、“熟悉業務”;C項“獲悉”即得到消息,通常用法為“從······獲悉”,均與“社會人生”搭配不當,且體現不出了解的深入之意,排除。第一空代入驗證,“品讀”填入文段搭配恰當,符合語境,當選。故正確答案為D?!疚亩纬鎏帯俊蹲骷沂亲畛恋米獾囊蝗喝恕?4.關于我國目前使用的氣象災難預警信號,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高溫黃色預警信號表示連續三天日最高氣溫將在40℃以上B.暴雨藍色預警信號是暴雨預警信號中的最高等級C.沙塵暴和大霧預警信號均只分為三個級別D.臺風預警信號的最高級別為黑色參考答案:C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地理國情知識。第二步,我國的氣象災害預警信號種類共有16種,其中常見的例如臺風預警信號、暴雨預警信號、暴雪預警信號、沙塵暴預警信號、高溫預警信號等。氣象部門通過氣象監測在氣象災害到來之前做出的預警信號,提示百姓預防氣象災害帶來的影響。沙塵暴預警信號分三級,分別以黃色、橙色、紅色表示,紅色沙塵暴預警信號為最高級別預警信號。大霧預警信號分三級,分別以黃色、橙色、紅色表示,大霧紅色預警信號是大霧預警信號中的最高級別。沙塵暴和大霧預警信號均只分為三個級別。因此,選擇C選項。A項:高溫預警信號分為三級,分別以黃色、橙色、紅色表示。高溫黃色預警信號指連續3天日最高氣溫將在35℃以上;高溫橙色預警指24小時內最高氣溫將要升至37℃以上;高溫紅色預警信號指24小時內最高氣溫將升至40℃以上。A項錯誤。B項:暴雨預警信號分四級,分別以藍色、黃色、橙色、紅色表示。暴雨紅色預警信號為最高級別,暴雨藍色預警信號為最低級別。B項錯誤。D項:臺風預警信號分為藍色、黃色、橙色和紅色四級。臺風預警信號紅色為最高級別,2004年之后不再使用之前的黑色預警信號。D項錯誤。35.老字號:新品牌:傳承A.老傳統:新花樣:質疑B.老配方:新工藝:創新C.老問題:新思考:評價D.老物件:新東西:區分參考答案:B解題思路:本題涉及三個詞項間的關系,可以結合遣詞造句法進行解題,將題干三個詞項串聯成一個句子,在分析選項時需注意對應詞項在句子中的位置是否與題干一致。老字號經過傳承可以變為新品牌。A項,老傳統經過創新后變為新花樣,而不是質疑,與題干關系不一致。B項,老配方經過創新可以變為新工藝,與題干關系一致。C項,老問題經過評價不能變為新思考,與題干關系不一致。D項,老物件經過區分不能變為新東西,與題干關系不一致。故本題選B。36.(

對于

聚集之處

相當于

捷徑

對于

)A.薈萃;取巧之思B.淵藪;速成之法C.輻輳;入門之路D.囹圄;提升之梯參考答案:B解題思路:分別將選項代入題干,確定邏輯關系。A項:“薈萃”指英俊的人物或精美的東西匯集,與“聚集之處”屬于對應關系;“捷徑”比喻能較快地達到目的的巧妙手段或辦法,是一種方法,強調快,“取巧之思”強調巧妙,且是一種想法,二者沒有明顯邏輯關系,前后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B項:“淵藪”比喻人或事物聚集的地方,與“聚集之處”屬于近義關系;“捷徑”與“速成之法”屬于近義關系,前后邏輯關系一致,符合。C項:“輻輳”形容人或物聚集在一塊兒,與“聚集之處”屬于對應關系;“捷徑”與“入門之路”沒有明顯邏輯關系,前后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D項:“囹圄”指監獄,與“聚集之處”沒有明顯邏輯關系;“捷徑”與“提升之梯”沒有明顯邏輯關系,前后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因此,選擇B選項。37.魚餌:魚竿A.筆:書籍B.電腦:無線路由器C.鍋鏟:炒鍋D.寫詩:筆參考答案:C解題思路:本題只涉及兩個詞項間的關系,分析發現魚餌和魚竿需要搭配使用。結合選項選出與題干關系一致的一項。魚餌和魚竿為并列關系,釣魚時二者搭配使用。A項,筆和書籍并不是必須搭配使用,與題干關系不一致。B項,電腦和無線路由器并不是必須搭配使用,與題干關系不一致。C項,鍋鏟和炒鍋為并列關系,炒菜時二者搭配使用,與題干關系一致。D項,用筆寫詩,但二者并不是必須搭配使用,與題干關系不一致。故本題選C。38.當前關于長江三角洲地區環境問題的表述,正確的是:A.工業化和城市化快速發展,重視環保,不存在環境污染B.氣候濕熱,森林廣布,沒有水土流失現象C.土地肥沃,耕地資源保護較好D.水污染嚴重,“水質型”缺水問題突出參考答案:D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國情知識。第二步,“水質型”缺水是進入工業化和城市化后,由于后天的污染所造成的缺水類型。長江三角洲是我國經濟最發達的工業基地,水污染嚴重,“水質型”缺水問題突出。因此,選擇D選項。A項:長江三角洲地區是我國經濟最發達的工業基地,工業化和城市化快速發展,在開發的過程中導致了圍湖造田,填海造地,工業污水廢氣排放,汽車尾氣大量排放等一系列土地和環境問題。A項錯誤。B項:長江三角洲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少雨。而氣候濕熱,森林廣布,沒有水土流失現象是熱帶地區的氣候現象。B項錯誤。C項:長江三角洲是我國經濟最發達的地區之一,但隨著工業化和城市化快速發展,耕地面積也在日益減少。C項錯誤。39.手臂流血不止時,應將手臂抬高。(

)0.正確1.錯誤參考答案:1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生物醫學知識。第二步,手臂因傷出血較多時,應采用止血帶并每小時開放一次約3~5分鐘的方法止血。因此,本題錯誤。40.若趙強同學大學畢業于2010年以后,那么他就必須修過《西方哲學概論》這門課程。從以下哪個選項能推出這一判斷?A.所有2010年后畢業的大學生都必須修《西方哲學概論》B.2010年前沒有一個大學生修過《西方哲學概論》C.在2010年以前,大學課程中《西方哲學概論》不是必修課D.選修過《西方哲學概論》的學生都是2010年后畢業的參考答案:A解題思路:第一步,確定題型。根據題干關聯詞“若……那么”等,確定為翻譯推理。第二步,翻譯題干。①趙強畢業于2010年后→修過《西方哲學概論》第三步,進行推理。A項:該項可翻譯為:所有畢業于2010年后→修過《西方哲學概論》,而趙強包括在所有人中,故能夠推出題干中趙強的情況,可以推出;B項:該項說的是2010年之前的情況,推不出2010之后的情況,排除;C項:該項說的是2010年之前的情況,推不出2010之后的情況,排除;D項:該項可翻譯為:選修《西方哲學學概論》→2010年后畢業,與題干邏輯關系不一致,故無法推出題干中趙強的情況,排除。因此,選擇A選項。41.在層出不窮的網絡熱詞中,我們可以清晰地找到各種民意的身影。在某一網絡熱詞產生之后,網民常常會模仿熱詞的形式,創造出一個小型的語言符號系統,如在“被就業”產生之后,網民又創造出了“被幸?!钡冉Y構相似的“被”字系列。新詞的不斷涌現,使得這股“被××”之風長盛不衰,也使得民眾對于現實的無力、焦灼等心理狀態被有效地傳達到上層輿論系統。最適合做這段文字標題的是:A.網絡熱詞中的民意B.長盛不衰的“被”字風C.網民的無窮創造力D.層出不窮的網絡熱詞參考答案:A解題思路:本題考查對文段標題的選擇。解答本題要抓住體現文段觀點的首尾句,首尾句均出現“民意”一詞,在標題中應有所體現。文段首句提出觀點,“在層出不窮的網絡熱詞中,我們可以清晰地找到各種民意的身影”,后文以“被”字系列熱詞表現了民眾對于現實的無力、焦灼等心理狀態為例進行具體說明?!熬W絡熱詞”和“民意”為文段的主題詞,只有A項與此相符。B項,由“如”可知,“被”字風是對網絡熱詞的舉例,非文段重點,排除;C項,文段并非贊揚網民創造網絡熱詞體現的創造力,排除;D項未體現網絡熱詞背后體現的民意,排除。故本題選A。解題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先介紹了“網絡熱詞中可以找到各種民意的身影”。后文通過“某一網絡熱詞產生后”創造出來的“被”字系列進行論證。最后通過兩個“使得”和“也”字進一步說明“新詞涌現”與“民意”之間的關系。文段是“總—分”結構,重點強調“網絡熱詞中可以找到各種民意的身影”。第二步,對比選項。A項“網絡熱詞中的民意”是對主旨句的同義替換,適合作為文段的標題。因此,選擇A選項。解題思路:文段首先提出觀點,即在網絡熱詞中體現著各種民意,緊接著通過“被就業”來進行舉例論證,依舊圍繞著民意的表達在闡述,故文段重在論述網絡熱詞中所體現出來的民意,A項符合。B項“被”字風、C項“網民的創造力”均是文段舉例說明部分,非重點,排除。D項未提到文段重點強調的網絡熱詞背后的“民意”,非文段重點,排除。故正確答案為A?!疚亩纬鎏帯俊毒W絡熱詞層出不窮專家稱熱詞轉正需符合語言學規律》42.某公司招聘總經理秘書,程薔、朱莉、李萍、薛芳四人前去應聘。該公司規定的錄用條件是:①有碩士研究生學歷;②英語口語會話熟練;③有兩年以上文秘工作經驗。現在已知:(1)程薔和朱莉兩人中有一人只上過本科。(2)朱莉和薛芳的最后學歷相同。(3)李萍和薛芳英語會話能力相仿。(4)每個人至少符合一個條件,有三人符合條件①,二人符合條件②,一人符合條件③。經考核,四人中有一人符合要求被錄用,這個人是:A.程薔B.朱莉C.李萍D.薛芳參考答案:B解題思路:第一步,確定題型。題干有信息匹配特征,確定為分析推理。第二步,分析條件,進行推理。題干中提及“學歷”次數最多,先從相關的條件入手。由(1)、(2)和(4)可知,程薔是本科,朱莉和薛芳是碩士,李萍也是碩士;由(3)可知,李萍和薛芳的英語要么都很好,要么都不好;假設李萍和薛芳的英語都很好,結合(4)中“二人符合條件②”,可知程薔和朱莉英語不好,又知每人至少符合一個條件,則程薔必須有兩年以上文秘工作經驗,其他三人沒有兩年以上文秘工作經驗,如下表所示:此時,沒有人同時符合三個條件,所以假設不成立。由此可知,李萍和薛芳的英語只能都不好,所有人的信息如下表所示:據此可知,被錄用的人是朱莉。因此,選擇B選項。43.隨著計算機技術向著千萬億次乃至更高的級別邁進,處理器速度已經超越了傳輸速度,這就在應用領域產生了一個技術瓶頸,阻礙了應用的進一步發展。任何嘗試過撥號上網看流媒體視頻的人都有所體會,再快的處理器也不能提高文件加載速度。而在大數據和云計算的當今,在服務器之間有大量的信息進行交互。一種激光器件——垂直腔面發射激光器,可以用來在光纖網絡中高速傳輸數據。其相比傳統電纜系統可以以更快的速度傳輸更大的數據量。下列說法與原文不符的是:A.計算機處理器與數據傳輸速度不成正比B.計算機處理器速度已不能滿足應用需求C.數據高速傳輸技術長期未取得實質突破D.科學家在激光通信技術上取得重要進展參考答案:B解題思路:本題考查對細節信息的理解與推斷。抓住選項中的觀點,根據文段中對應內容,對這些觀點進行判斷。A項,由“處理器速度已經超越了傳輸速度”可知,說法正確。B項,由“隨著計算機技術向著千萬億次乃至更高的級別邁進,處理器速度已經超越了傳輸速度”可知,不能滿足應用需求的是數據傳輸速度而非計算機處理器速度,B項錯誤。C項,由“這就在應用領域產生了一個技術瓶頸,阻礙了應用的進一步發展”可以推測,數據傳輸速度問題已經有一段時期沒有得以解決了。D項,由“。一種激光器件——垂直腔面發射激光器……其相比傳統電纜系統可以以更快的速度傳輸更大的數據量”可知,說法正確。故本題選B。解題思路:第一步,通讀原文,將選項與原文一一對應。第二步,對比選項。A項從“處理器速度已經超越了傳輸速度”可知,“處理器速度”與“數據傳輸速度”是不成正比的,A項符合文意。B項對應原文的第一、二句,通過理解可知,是“計算機的傳輸技術不能滿足現在的技術發展”,B項偷換概念,不符合文意。C項從“處理器速度已經超越了傳輸速度,這就在應用領域產生了一個技術瓶頸,阻礙了應用的進一步發展”可知C項符合文意。D項從原文“在服務器之間有大量的信息進行交互……可以用來在光纖網絡中高速傳輸數據”可知,D項表述符合文意。因此,選擇B選項。解題思路:B項,由“處理器速度已經超越了傳輸速度”“再快的處理器也不能提高文件加載速度”可見計算機處理速度能大大滿足應用需求,而數據傳輸速度不能滿足應用需求,將“數據傳輸技術”偷換成“計算機處理器速度”,與文意不相符,當選;A項,由“再快的處理器也不能提高文件加載速度”可知,該項表述正確,排除;C項,由“處理器速度已經超越了傳輸速度,這就在應用領域產生了一個技術瓶頸”可知數據高速傳輸技術在一段時期內確實未有實質性突破,表述正確,排除;D項,由“一種激光器件——垂直腔面發射激光器,可以用來在光纖網絡高速傳輸數據。其相比傳統電纜系統可以以更快的速度傳輸更大的數據量”可知,表述正確,排除。本題為選非題,故正確答案為B?!疚亩蝸碓础考す庵圃炀W:《我國將實現每秒40G高速網絡傳輸速度》44.一條街上有90棵樹,其中有些樹已經掛上了彩燈,這時,要選擇在一棵未掛彩燈的樹上懸掛紅旗,有趣的是,無論將紅旗掛在哪棵樹上都與掛了彩燈的樹相鄰,那么至少有

棵樹掛了彩燈。A.35B.30C.25D.20參考答案:B解題思路:圓圈和三角形分別表示掛彩燈和沒掛彩燈的樹,如圖所示:為了滿足“無論將紅旗掛在哪棵樹上都與掛了彩燈的樹相鄰”,且要使掛彩燈的樹盡可能地少,則每兩棵掛彩燈的樹之間應該隔兩棵沒掛彩燈的樹,且第一棵掛彩燈的樹左側還有一棵樹沒掛彩燈,最后一棵掛彩燈的樹右側還有一棵沒掛彩燈的樹。觀察發現,相當于每3棵樹為一個周期,共有個周期,每個周期有一棵樹掛彩燈,則總共有棵樹掛彩燈。故正確答案為B。解題思路:掛紅旗的樹與掛彩燈的樹相鄰有兩種情況:紅旗要么在彩燈左側,要么在彩燈右側。要想掛彩燈的樹最少,那么彩燈的左側和右側都是紅旗,紅旗只有一側為彩燈。每棵樹最多與左右2棵樹相鄰,即每3棵樹為一個周期,若想掛彩燈的樹最少,每個周期只有中間的樹掛彩燈,在這個周期里紅旗無論掛在哪棵樹上都與彩燈相鄰。符合題意的情況如圖所示。總共90棵樹,分為30個周期,則至少有30棵樹掛了彩燈。故本題選B。45.茶樹:茉莉花茶A.梅樹:梅花糕B.小麥:肉夾饃C.螃蟹:蟹黃包D.冬瓜:冬瓜糖參考答案:C解題思路:第一步:判斷題干詞語間邏輯關系。“茶樹”長出茶葉,茶葉是“茶樹”的一部分,二者是組成關系,茶葉是“茉莉花茶”的原材料。第二步:判斷選項詞語間邏輯關系。A項:“梅樹”長出梅花,梅花是“梅樹”的一部分,二者是組成關系,但梅花不是“梅花糕”的原材料?!懊坊ǜ狻敝皇切螤钕衩坊?,與題干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B項:制作“肉夾饃”的面粉是由“小麥”磨制而成的,面粉不是“小麥”的一部分,二者不是組成關系,與題干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C項:“螃蟹”產出的蟹黃是“蟹黃包”的原材料,蟹黃是“螃蟹”的一部分,二者是組成關系,與題干邏輯關系一致,當選;D項:“冬瓜”就是“冬瓜糖”的直接原材料,而題干是間接原材料關系,與題干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故正確答案為C。46.從2、3、4、5、6中任取3個數字,可以組成多少個三位奇數?A.12B.24C.30D.60參考答案:B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排列組合,屬于基礎排列組合。第二步,一個三位數如果是奇數,要求個位數字是奇數。故先選取個數數字,從3和5中選1個,有2種情況;接著選十位數字,從剩余的4個數字中選1個,有4種情況;最后選百位數字,從剩余的3個數字中選1個,有3種情況。所以,可組成2×4×3=24(個)三位奇數。因此,選擇B選項。47.一個作家要成為著名作家、偉大作家,就不能做時代的旁觀者。而是要以“在場者”的姿態切入當下,展現社會

,反映民生疾苦,謳歌人性光輝。即使寫小人物,也可寫出生活的幽微之處和時代的現實關照,給主人公

上時代光影,濡染上時代色彩。依次填入畫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A.責任描繪B.全貌描摹C.現實映射D.變遷投射參考答案:D解題思路:這道題從第二空入手,橫線搭配“光影”,且根據文意可知,即便是寫“小人物”,也需要作者寫出時代對小人物的影響,A項“描繪”指描畫或用語言文字來描寫;B項“描摹”指照著底樣寫和畫或者用語言文字表現人或事物的形象、情狀、特性等,均與“光影”搭配不當,排除;C項“映射”指照射,強調的是直接照射到物體上,是一種客觀的照射,排除;D項“投射”指(光線等)射,具有主動照射的意思,根據文段語境“主動給主人公

上時代的光影

”,“投射”搭配光影合適,所以D項更符合語境,當選。第一空代入文段驗證,展現社會的變遷,搭配合適,體現社會的變化。故正確答案為D?!疚亩纬鎏帯俊对u論:作家要為時代代言》解題思路:第一步,快速閱讀文段,第一空備選詞語詞義差異較大,重點分析文意,由此排除錯誤選項。第二步,辨析第二空詞語的用法,選擇與文意最相符的一項。第一空,句中說的是作家應關注當下,反映當前的社會狀況?!柏熑巍碧钊氩划?,排除A?!叭病狈秶^大,作家的筆下應是書寫有代表性的社會圖景,排除B。第二空,與“映射”相比,“投射”體現的主動性更強,與此處作家應給主人公照射上時代光影的語境更符合。故本題選D。48.白犀牛喜群居,性情溫和,行動遲緩,是唯一的草食性犀牛,幾乎全以短草為食。但與大多數食草動物的角長在頭頂不同,白犀牛的角長在鼻子上,兩只角一前一后、一長一短,頗為獨特。白犀牛的角也是所有犀牛中最長的,據記載最長的一根犀角長達1.5米。高高聳立的犀角莊重而威嚴,卻也給命運多舛的白犀牛帶來了滅頂之災。文段接下來最可能講的是:A.白犀牛的生活習性B.白犀牛的生物價值C.白犀牛的生存危機D.白犀牛的生活環境參考答案:C解題思路:第一步,快速瀏覽文段,重點分析尾句,判別文段話題落腳點。文段話題落在白犀牛的滅頂之災。接下來,應圍繞“白犀牛的滅頂之災”這一話題進行論述。第二步,對比選項。只有C項與此話題一致。因此,選擇C選項。49.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涉嫌利用職權非法拘禁,非法拘禁持續時間超過24小時的,應予立案。(

)0.正確1.錯誤參考答案:0解題思路:本題考查刑法。根據《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瀆職侵權犯罪案件立案標準的規定》在“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利用職權實施的侵犯公民人身權利、民主權利犯罪案件”處規定:“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利用職權非法拘禁,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1.非法剝奪他人人身自由24小時以上的;2.非法剝奪他人人身自由,并使用械具或者捆綁等惡劣手段,或者實施毆打、侮辱、虐待行為的;3.非法拘禁,造成被拘禁人輕傷、重傷、死亡的;4.非法拘禁,情節嚴重,導致被拘禁人自殺、自殘造成重傷、死亡,或者精神失常的;5.非法拘禁3人次以上的;6.司法工作人員對明知是沒有違法犯罪事實的人而非法拘禁的;7.其他非法拘禁應予追究刑事責任的情形。”故表述正確。50.民辦非企業單位根據其依法承擔民事責任的不同方式,可分為(

)三種。A.國有、集體、私有B.法人、合伙、個人C.獨資、合資、合作D.國營、聯營、民營參考答案:B解題思路:本題考查商法。根據《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管理暫行條例》第十二條第一款規定:“準予登記的民辦非企業單位,由登記管理機關登記民辦非企業單位的名稱、住所、宗旨和業務范圍、法定代表人或者負責人、開辦資金、業務主管單位,并根據其依法承擔民事責任的不同方式,分別發給《民辦非企業單位(法人)登記證書》、《民辦非企業單位(合伙)登記證書》、《民辦非企業單位(個體)登記證書》?!惫矢鶕褶k非企業單位根據其依法承擔民事責任的不同方式,可分為民辦非企業單位(法人)、民辦非企業單位(合伙)、民辦非企業單位(個體)三種形式。故正確答案為B。51.微生物組在地球生態系統和人類健康中的作用超乎想象,它不僅將極大地幫助人類克服當今所面臨的生存挑戰,還能提供人類未來生存之道,這其中有一個道理,就是微生物之間能夠互相協作,使得它們在生態系統中更加穩定、更加有效地發揮作用,并賦予微生物組具有超越單個微生物的更為強大的功能。以下各項如果為真,最能支持上述觀點的是:A.美國的“國家微生物組計劃”正是為了在所有的生態系統、大自然及人造世界里推動最前沿的微生物科學研究B.作為新興產業的生物農藥和生物肥料,近年來在蓬勃發展,其在國際上的市場份額也逐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