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關于中西詩歌比較第1頁,課件共72頁,創作于2023年2月2
中西詩歌一般特點比較第2頁,課件共72頁,創作于2023年2月3
一發展傳統的不同特點
西方以史詩開頭,形成強大的敘事詩傳統;中國以抒情短詩開場,并且形成強大的抒情詩傳統。特洛伊·木馬計第3頁,課件共72頁,創作于2023年2月
中國有一個強大的抒情詩傳統,敘事詩有,但比起抒情詩來,則少得可憐。西方有一個強大的敘事詩傳統,抒情詩也很多,但抒情詩在西方詩歌中所占的比重比起抒情詩在中國詩歌中所占的比重則小得多。中國古典詩歌的抒情傳統,從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開始,經過《楚辭》、《離騷》、漢魏樂府、唐詩、宋詞直到元曲等,甚至像《紅樓夢》這樣的小說,也有很強烈的抒情色彩。第4頁,課件共72頁,創作于2023年2月中國古代也有些敘事詩,比如《詩經》中的“大雅”,就是講述了周朝的歷史,歌頌了周朝的六個國王,再如漢魏樂府中的《孔雀東南飛》、北朝的《木蘭辭》等都是一些敘事詩,但它們都很短小、主題也過于日常化和生活化。相比較而言,西方敘事詩的傳統非常強大,古希臘的《荷馬史詩》(48卷,27803行)、古羅馬的《埃涅阿斯基》、中世紀的四大史詩和但丁的《神曲》(3部,14000多行)、17世紀的《失樂園》(12卷,10000行)、18世紀拜倫的《唐璜》(16章,16000行)、歌德的《浮士德》(歷時60年,12111行)、雪萊的《解放了的普羅米修斯》等都是規模宏偉、氣勢磅礴的敘事詩,而且主題宏大,關系到一個民族、國家乃至人類的命運,其主人公不是神靈,就是英雄。第5頁,課件共72頁,創作于2023年2月6
不同傳統帶來的差異西方與神話結合的敘事詩傳統,中國與實用結合的抒情的傳統,帶來中西詩歌的許多差異:1.題材上,西方詩大多超越凡俗;中國詩則凡俗日常。2.內容上,西方詩努力表現“客體的全部;中國詩表現個人經驗(但與群體聯在一起)。3.風格上,西方詩尚直率、鋪陳、情感濃烈,追求深刻;國詩尚虛、重神、主情,但顯得委婉含蓄、淡雅空靈。4.形式上,西方詩歌較中國詩歌篇幅長得多。第6頁,課件共72頁,創作于2023年2月朱光潛在《長篇詩在中國何以不發達》一文中分析:其一,中國哲學思想的平易和宗教感情的淺薄;其二,西方民族生性好動,理想的人物是英雄,中華民族生性好靜,理想的人物是圣人,英雄宜做史詩的主角,圣人則不然;其三,文藝觀上主觀和客觀的分別,中國詩偏重主觀,西方詩偏重客觀;其四,史詩和悲劇都是長篇作品,中國偏重抒情,抒情詩不能長;其五,史詩和悲劇都是原始時代宗教思想的結晶,與近代社會狀況和文化程度不相容,而西方還有人創作史詩歷史劇,因為有希臘的藍本可以模仿。歸根到底,史詩及敘事長詩在中國不發達,跟中華民族很早就作為大一統國家,對王權秩序、現實倫常、詩歌教化的重視有關。當然,正象中國有敘事詩一樣,西方也有抒情詩。中、西詩歌傳統的抒情敘事是相對而言的。第7頁,課件共72頁,創作于2023年2月8
二意象運用的不同特點
什么是“意象”?李元洛說:“意象是主觀的心意和客觀的物象在語言文字中的融匯與具現,是詩歌特有的審美范疇。”龐德:意象是“瞬間形成的感性與理性的復合物”。以“人面和桃花”為例:象征的方法是以桃花作為人面的代號,比喻是說人面象桃花。意象則不是說人面象桃花,也不是以桃花代人面,而是說”人面就是桃花,桃花就是人面”,人面和桃花有機合成一體,成為詩人思想感情的復合體。第8頁,課件共72頁,創作于2023年2月物象、意象的區別例:雨橫風狂三月暮,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物象:客觀存在的物體風、雨、黃昏等意象:指“意”與“象”的交融契合,將主觀情思融于具體的物象之中,也就是說“意象”是含有情意的物象。(情感投射下的風、雨、黃昏)王國維:“一切景語皆情語。”第9頁,課件共72頁,創作于2023年2月10
突出特點與鋪陳細節
中國古代詩歌的意象運用往往是削去旁枝雜葉,直指最能表達詩人情感的事物的突出特征,意象顯得簡潔凝煉;
西方詩歌的意象則往往鋪陳大量的細節,主要特征不甚明了,意象駁雜但有氣勢。
第10頁,課件共72頁,創作于2023年2月11
[英]華茲華斯《水仙花》Iwanderedlonelyasacloud
Thatfloatsonhigho’ervalesandhills,
WhenallatonceIsawacrowd,
Ahost,ofgoldendaffodils,
Besidethelake,beneaththetrees,
Flutteringanddancinginthebreeze.
Continuousasthestarsthatshine
Andtwinkleonthemilkyway,Theystretchedinnever-|endingline
Alongthemarginofabay:
TenthousandsawIataglance
Tossingtheirheadsinsprightlydance.
第11頁,課件共72頁,創作于2023年2月12
Thewavesbesidethemdanced,butthey
Outdidthesparklingwavesinglee:
APoetcouldnotbutbegay
Insuchajocundcompany!
Igazed—andgazed—butlittlethought
Whatwealththeshowtomehadbrought:
Foroft,whenonmycouchIlie
Invacantorinpensivemood,
Theyflashuponthatinwardeye
Whichistheblissofsolitude;
Andthenmyheartwithpleasurefills,
Anddanceswiththedaffodils.
第12頁,課件共72頁,創作于2023年2月
我是一朵獨自漫游的云。
在山丘和谷地上飄蕩,
忽然見我看見一群
金色的水仙花迎春開放,
在樹蔭下,在湖水邊,
迎著微風起舞翩翩。
連綿不絕,如繁星燦爛,
在銀河里閃閃發光,
它們沿著湖灣的邊緣
延伸成無窮無盡的一行;
我一眼看見了一萬朵,
在歡舞之中起伏顛簸。
粼粼波光也跳著舞,
水仙的歡欣卻勝過水波;
與這樣快活的伴侶為伍,
詩人怎能不滿心快樂!
我久久凝望,卻想象不到
這奇景賦予我多少財寶。
每當我躺在床上不眠,
或心神空茫,或默默沉思,
它們常在心靈中閃現,
那是孤獨之中的福;
于是我的心便漲滿幸福,
和水仙一同翩翩起舞。水仙花——華茲華斯第13頁,課件共72頁,創作于2023年2月獨上幽嶺云深處,
隨性且行懶問路。
尋常山澗依石轉,
自在水仙聞風舞。
百朵千枝眼欲迷,
一波三折花漣漪。
繁星無聊閃是問,
銀河有盡渡無期。
放心對花花自語,
失神忘我我何慮?
看罷終究花似水,
無言始覺水自去。
孤枕數月總是遲,
欄桿拍遍蜀道直。
水月鏡花心中非,
仙臺蓬山腳下是。第14頁,課件共72頁,創作于2023年2月(《鹿柴》描寫鹿柴在春日傍晚時分的靜穆清新,表現詩人脫離喧囂鬧市,追求恬靜出世的情緒。以四個意象、極富特征地表現空靈豳靜的情境。以聲音襯寂靜。以光襯出暗。)鹿柴王維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第15頁,課件共72頁,創作于2023年2月華滋華斯的詩中,水仙花的彩色淹沒在大量的細節之中,鋪陳大量細節,描敘了許多相關的事情。正是由于運用意象的不同,王維的詩象是一幅色彩清新的中國畫;華滋華斯的《水仙花》卻象一曲委細周詳的低吟曼唱。第16頁,課件共72頁,創作于2023年2月17
三、中、西語言的不同
導致詩歌形式差異漢語是一種意合語言,主要講究語義上的搭配是否合乎義理,很少受語言的形態成份的約束。這使漢語詩歌尚寫意,語序靈活,詞語組合多變;印歐語言則有繁復的變位、變格、形態變化,重視句子成分之間的關系,在表達上相對來說比較嚴謹,但不象漢語靈活。漢字是表意文學,象形文字,使漢字本身就獨具形象感,對于強調意象的詩歌創作,漢字獨其優勢。美國詩人就注重到漢字的獨特魅力,認為一個“有”字就象一首形象化的詩——伸手攬月。印歐語是表音文字,沒有這種長處。從表音來看,漢字一個字一個音節,音形統一。而且漢語發音有陰、陽、上、去的四個聲調,可以形成平仄配合的音律。印歐語言音、形、義是不統一的,音節的書寫有長有短,發音靠發音的長短輕重的配合形成音律。第17頁,課件共72頁,創作于2023年2月18
(一)漢語詩聽覺與視覺長度一致,詩型整齊;西方詩歌相反,詩行長短錯落不一。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王之煥《登鸛雀樓》ThusI
我這樣Passby
走過去Anddie
死去Asone
象一個Unknown
陌生人Andgone
走了
——赫里克第18頁,課件共72頁,創作于2023年2月19
(二)漢詩有平仄詩律;
西方詩有輕重律或長短律漢詩的平仄都有一定的格式。在一句詩中,每兩個音節為一節拍,五言詩為兩個節半拍;七言詩是三個半節拍。每句內以節拍為單位,平仄交替,構成節拍之間的平仄對比。而在一聯(兩句)內上句與下句之間,平仄交替相反,上句平起,下句則仄起。這樣不僅一句內平仄構成對比,而且在一聯兩句中,平仄也形成對比。西方詩按長短輕重音律形式“格”,短、輕的音節為“抑”,長而重的音節為“揚”,相互配合形成“抑揚格”、“揚抑格”、“揚揚抑格”、“抑抑揚格”等音律。再按每行詩的音節數稱為“XX音步”(二個音節為一音步)。西方詩的格律就稱“XX音步XX格”詩體。第19頁,課件共72頁,創作于2023年2月20
(三)中國詩對偶普遍而且嚴整;
西方詩少對偶而且往往不嚴整
中國詩歌的對偶不僅是意義上的對稱,而且形式上也是嚴格的對偶。如杜甫的《旅夜書懷》一聯: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星”對“月”,“垂”對“涌”,“平野”對“大江”,“闊”對“流”,全聯靜對動,廣闊對悠長,都極為工整貼切。
西方詩歌即使對偶,最多達到意義的對稱和形式上的大體對偶,如拜倫的了一聯詩:Myboatisontheshere,(我的小船在岸上)Andmybarkisonthesea.(我的小艇在海上)形式上沒法完全對偶
。第20頁,課件共72頁,創作于2023年2月21
(四)含混簡省
與明確清晰的詩歌語言
中國詩歌語言表現出簡省含混的特點,它正好與詩歌的意象性、接受的多義性相應,適宜詩歌創作;西方語言講究邏輯性和準確性,固然有精確明晰的優點,但限制詩歌內容和表達空間。
第21頁,課件共72頁,創作于2023年2月22
1、經常省略人稱及主語的效果
漢語詩歌經常省略人稱及主語,由此造成一種客觀的非個人的抒情效果,使個人體驗上升為普遍的或象征的意蘊,從而使讀者也能置身其中,產生更大范圍的共鳴。而在西方詩歌中,由于人稱必不可少,無法產生這種效果。如王維《鹿柴》中的“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聲”,由于省略了人稱,造成一種“人的動作與大自然完全融合”的效果。若加上人稱,效果大不一樣。(《蒹葭》)
第22頁,課件共72頁,創作于2023年2月Infrontofmybedthemoonlightisverybright.Iwonderifthatcanbefrostonthefloor?Iliftupmyheadandlookatthefullmoon,thedazzlingmoon.Idropmyhead,andthinkofthehomeofolddays.對比李白的《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第23頁,課件共72頁,創作于2023年2月24
2、時態變化的有無中國詩歌語言沒有時態變化,造成一種絕對時間的感覺,從而也使個人體驗具有一種超越暫時時空的非個人的普遍色彩。如陳子昂的《登出洲臺歌》:
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第24頁,課件共72頁,創作于2023年2月25
3、詞性活用的效果中國詩歌語言中的詞匯不依靠任何詞形變化,僅憑其所處的位置與前后聯系,便可易換各種詞性,從而使一個詞增加數倍表現力,同時也產生一種模糊含混的表現效果。其他語言中難有這種效果。如杜甫《春望》有一聯: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這里的“春”字作為動詞使用了,既是變化的過程,又是結果,獲得雙倍表現力。(西風)
第25頁,課件共72頁,創作于2023年2月26
4、省略語法虛詞中國詩歌語言還盡量省略語法虛詞,使語法因素降低最低水平,只用并置迭加的方法,以最少的字數表現最多的內容。
Dryvine,oldtree,crowsatdusk.
Lowbridge,streamrunning,cottages,
Ancoentroad,westwind,leannag,
Thesunwestering
Andonewithbreakingheartatthesky'sedge.
馬致遠《天凈沙》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第26頁,課件共72頁,創作于2023年2月27
第二節中、西愛情詩比較羅密歐與朱麗葉
第27頁,課件共72頁,創作于2023年2月28
一、在愛情觀念上,西方愛情詩表現為理想化、神圣化、精神化;中國愛情詩表現為現實性、人間性和靈肉不分。
第28頁,課件共72頁,創作于2023年2月29
(一)西方愛情詩很大一部分是對愛的力量、價值的表達,升華為一種哲理探討;中國愛情詩大多是實實在在的獨守空房的孤寂,雙雙廝守的愉悅。第29頁,課件共72頁,創作于2023年2月30
愛的哲學(雪萊)
出山的泉水與江流匯合,江河又與海洋相通,天空里風與風互相滲透,融洽于甜蜜的深情。萬物遵循同一條神圣法則,在同一精神中匯合,世界上一切都無獨而有偶,為什么我和你卻否?
看高高的山峰親吻藍空,波浪和波浪相擁相抱,沒有一朵姐妹花會被被寬容,
如果竟輕視她的弟兄,燦爛的陽光撫抱大地,明麗的月華親吻海波,一切甜美的天工有何價值,如果,你不吻我?第30頁,課件共72頁,創作于2023年2月31
至善(英·勃郎寧)
歲月的全部馨香和芳菲都在一只蜜蜂的袋里,礦藏的全部美妙和富裕都在一切寶石的心里,在一顆珍珠的核里有著大海的全部陰陽。馨花和芳菲、陰和陽、美妙、富裕,以及—遠遠超過它們的—,比寶石更光輝的真誠,比珍珠更純潔的信任—,宇宙間最光輝的真誠純潔的信任——一切對我來說,都在一個姑娘的吻里。第31頁,課件共72頁,創作于2023年2月32
勃郎寧和伊麗莎白的愛情伊麗莎白.巴雷特15歲時,從馬上摔下跌壞了脊椎,臥床不起。伊麗莎白飽含激情的詩作,叩動了她表兄的朋友、年輕詩人勃郎寧的心扉,他給伊麗莎白寫了一封熱情洋溢的信,從此兩人建立了親密的友誼。1848年,伊麗莎白29歲,比她小6歲的勃郎寧慎重的向她提出了結婚的請求,卻遭到她的拒絕。在伊麗莎白看來,這不過是勃郎寧一時狂熱,至多是出于對她的同情和憐憫!然而伊麗莎白錯怪了他。勃郎寧愿把自己真實的愛情獻給志同道合的人,因此,盡管遭到了拒絕,他仍然用行動繼續表白自己的心跡。后來,伊麗莎白終于看清勃郎寧的為人,到他第三次求婚是,她欣然打開了心靈大門。這種經過時間考驗的愛情,不僅給伊麗莎白巨大的力量,是她通過鍛煉,竟然奇跡般的擺脫了20多年須臾不離的病床,能夠徒步下地行走,而且也如源源不絕的噴泉,賦予她的詩作新的生命。
第32頁,課件共72頁,創作于2023年2月33
中國愛情詩例
月夜(杜甫)
今夜鹿阝州月,閨中只獨看。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香霧云鬟濕,清輝玉臂塞。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干。
子夜歌(南朝樂府民歌)
憐歡好情懷,移居作鄉里。桐樹生門前,出入見梧子。
(“梧子”諧“吾子”)杜甫草堂第33頁,課件共72頁,創作于2023年2月34
中國古代愛情詩的兩大基本題材中國古代詩中,相思的痛苦與相見的歡喜是愛情詩的兩大基本題材。從《詩經》開始就是如此:“未見君子,憂心忡忡。亦既見之,亦既顴之,我心則降”(《召南.草蟲》)。“未見君子,憂心欽欽。如何如何,忘我實多。”(《秦風,晨風》),“既見君子,云朝不喜!”(《鄭風,風雨》)還有“一日不見,如三秋兮”(《王風,采葛》)的千古絕唱。這種相思的痛苦與相見的歡喜形成以后中國愛情詩的傳統,尤其是前者,以“閨怨詩”形成久遠的傳統。“美人卷珠簾,深坐顰蛾眉。但見淚痕濕,不知心恨誰。”(李白《怨情》)。
第34頁,課件共72頁,創作于2023年2月中國古代愛情詩一般停留在現實的層面,寫男女的離愁別緒,相思之苦,廝守歡娛。即使升華,就把愛情比喻成君臣關系,用愛情象征政治理想。從屈原開始,中國詩人就有以香草美人自喻的傳統,夫妻與君臣形成一種同構關系,詩人常常借愛情寄托政治失意的傷感,“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縱買相如賦,脈脈此情難訴”,美人失寵與文人失意形成對應。第35頁,課件共72頁,創作于2023年2月36
(二)西方愛情詩的對象多為對純潔、飄逸的女性;中國愛情詩的對象多是普普通通的妻子或丈夫。
第36頁,課件共72頁,創作于2023年2月37
我的戀人如此嫻雅(但丁)
我的戀人如此嫻雅端莊,當她向人行禮問候的時候,總使人因舌頭發顫而沉默,雙眼也不敢正視她的目光。她走過,在一片美聲中,但她全身透著謙遜與溫和,她似乎不是凡女,而來自天國,只噗顯示神跡才降臨世上。她的可愛,使人眼睛一眨不眨,一般甜蜜通過眼睛流進心里,你若沒有過體驗則難以體會,從她的櫻唇間,似乎在微微散發,一種飽含愛情的柔和的靈氣,它叩著你的心扉命令道:“嘆息吧!”《維納斯誕生》
第37頁,課件共72頁,創作于2023年2月38
你好象一朵花兒(海涅)
你好象一朵花兒,這樣溫柔、純潔、美麗,我凝視著你,一絲哀愁,悄悄潛入我的心底。我愿在你的頭上,輕輕放上我的手,祈禱上帝永遠保佑你,這樣純潔、美麗、溫柔。第38頁,課件共72頁,創作于2023年2月39
中國古詩例
秋夜曲(唐·張仲素)
丁丁漏永夜何長,漫漫輕云露月光,秋逼暗蟲通夕響,征衣來寄莫飛霜。
王安石故居這首詩描寫的是一位邊卒之妻在漫長秋夜為夫趕制征衣。對丈夫的惦念之情。叮叮咚,漏壺(計時器)的水聲滴個不停,多么漫長的秋夜!從薄薄秋霧籠罩的空中,傾瀉出淡淡的月光,愈加令人感受到秋夜的凄清。夜深寒氣逼人,秋蟲也因寒氣難耐而通霄嗚叫。在朦朧的夜色里,滴漏的水聲,秋蟲鳴叫相伴著獨度寒夜的思婦,更添心頭的寒意。她擔心秋深霜降,暗中祈求:丈夫的寒衣尚未寄出,老天可不要下霜啊!這里,一位善良、凄苦、勤勞、承受著生活壓力和遠別丈夫的情感痛苦的勞動婦女形象躍然而出。第39頁,課件共72頁,創作于2023年2月40
(三)西方愛情詩的氛圍更具宗教色彩中國愛情詩更多自然氣息。第40頁,課件共72頁,創作于2023年2月41
祈禱(俄·萊蒙托夫)
圣母啊,現在我站在你圣像前,明亮的光輪前,向你虔誠祈禱,不是帶來感謝,不是祈求拯救,不是懺悔,不是戰斗前的祝告。
更不是為了我自己漠漠的心——,這人世上孤苦的流浪人的心,而是想要把這純真的女郎,交給冷酷世界的熱情維護人。
愿你用幸福招拂美好的心靈,愿你賜與她滿懷眷戀的侶伴,給善良的心一個期待的世界,明朗歡樂的青春,平靜的晚年。
當最后離別的時刻來臨時,在沉靜的午夜或囂嚷的清晨,愿你派一個最圣潔的天使,到病榻前接引她美麗的靈魂。第41頁,課件共72頁,創作于2023年2月這首詩是萊蒙托夫為她的戀人瓦爾娃拉寫的,瓦是詩人朋友的妹妹,那是一個熱情、美麗、溫柔的姑娘,但萊蒙托夫心里愛著她,一直沒有表白。瓦后來嫁給一位可以做父親的人。但詩人心中禱告圣母能給她幸福。第42頁,課件共72頁,創作于2023年2月43
中國詩例
寄人
(唐·張泌)別夢依依到謝家,小廊回合曲闌斜。多情只有春庭月,猶為離人照落花。
江樓感舊(趙瑕)獨上江樓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來望月何處?風景依稀似去年。
題都城南莊(唐·崔護)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第43頁,課件共72頁,創作于2023年2月寄人
(唐·張泌)別夢依依到謝家,小廊回合曲闌斜。多情只有春庭月,猶為離人照落花。首句從夢境落筆,詩人別夢依依,飄飄渺茫,不知不覺來到情人家中。雖分手經年,卻魂牽夢繞。其句寫夢中所見,這是原是定情之所,雖全是白描景物,但有人去樓空的悲傷。且當年就在這回廊里傾訴衷腸的情景,歷歷在目,更強化了這種悲傷。三、四句回現現實,夢醒后自己依然只身獨臥,起身看到庭院里,唯見月色溶溶,籠罩在滿地的落花之上,兩句情景交融,意境深遠:花兒雕零,事事將盡,傷感之情隱含其中,然而花開花落自有花開之時,可人呢,還能再濕歡情么?月光如水,當年照在兩人身上,如今映照的是離人落花。這里的“小廊”、“庭月”、“落花”都是富于深意的自然景物出現在詩中。第44頁,課件共72頁,創作于2023年2月這些中國古典愛情詩都寫到自然背景。這里表現了中國詩人對愛情的人間性、現世性的認識。一方面自然背景本身為愛情提供了一個人間性、現世性的舞臺;就象宗教背景為西方愛情詩提供了一個神圣性、不朽性的活動舞臺一樣;另一方面,詩歌中的愛情通過與自然的對比,清晰地呈現出人間性、現世性的特征,相比之下,愛情顯得如此脆弱,轉瞬即逝。第45頁,課件共72頁,創作于2023年2月46
宗教背景與自然背景
總之,西方愛情詩在虛幻的宗教背景和氛圍的參照、烘托下,其愛情給人以神圣性,不朽性的印象;中國愛情詩在一個真實的自然背景的參照、烘托下,其愛情給人以人間性,現世性的印象。第46頁,課件共72頁,創作于2023年2月47
愛情觀差異的根源:宗教傳統的有無
西方文化中的宗教傳統,使人們相信,人生并不終止于死亡,死后還有天國,那是比人世更好的世界。既然人生在死后并沒終結,愛情也如此,可以到天國繼續相愛,人世難以實現的愛,到天國去實現;人世被迫中斷還可以到天國重續前緣。正是當愛情的延續得到天國的許諾時,它就超越了現世和人間,而獲得神圣化、永恒性;而且愛的對象也容易被理想化,詩人把他們看成天使而不是凡人,同時,由于相愛的人在來生、天國總能結合,所以今生的精神之戀也可以滿足。中國缺乏這樣的宗教傳統。人們從未得到過死后進入天國的許諾。中國文化建立在儒道基礎上,又以儒家學說為正統。強調的是入世、進取,即使尚虛無、自然的道家,也沒有真正“超世”。無論是研究社會的儒家還是研究自然的道家,與西方相比,都沒有如影隨形的“彼岸天堂”、“萬能上帝”、“絕對觀念”那種與現實兩分對立的觀念,而是相反的現實,現實觀念,在愛情觀念上,沒有來世前緣之說。潘岳的詩:“孤魂獨煢煢,安知靈與無?”元稹寫道:“同穴窗冥何所望,他生緣會更難期”。第47頁,課件共72頁,創作于2023年2月48
二、在愛情的內容上:西方愛情詩主要表現婚前的愛情追求,歡欣和喜悅,中國愛情詩主要表現婚后的愛情哀怨、苦惱和憂傷
。第48頁,課件共72頁,創作于2023年2月49
(一)西方愛情詩往往表現情人之愛;中國愛情詩大多表現夫妻之情。第49頁,課件共72頁,創作于2023年2月50
燦爛的星(英)濟慈燦爛的星!我禱求象你一樣堅定—但我不愿意高懸夜空,獨自輝映,并且永恒地睜著眼睛,象自然間耐心的、不眠的隱士,不斷望著海濤,那大地的神父,用圣水沖洗人所卜居的岸沿,或者注視飄飛的白雪,象面幕,燦爛、輕盈、覆蓋著洼地與高山—啊,不,—我只愿堅定不移地,以頭枕在情人酥軟的胸脯上,
永遠感受到它舒緩的降落、升起,而醒來,心里充滿甜蜜的激蕩,不斷、不斷聽著她細膩的呼吸,就這樣活著—或者昏迷地死去。第50頁,課件共72頁,創作于2023年2月這是濟慈的最后一首詩。1820詩人從英國赴意大利療養,在途中的輪船上寫下這首詩,獻給他至死不渝的戀人范妮.勃朗。臨行前他曾寫信給她:“范妮—我的天使……我將盡力安心養病,就象我以整個身心愛你一樣……我決不會與你訣別“。但不到半年,詩人以25風的生命病逝于羅馬,而他對范妮的愛卻象燦爛的星星長存。
第51頁,課件共72頁,創作于2023年2月52
思念比永恒的宇宙要久長,比太空的殿宇還高昂,比幻想之國還更加美麗,焦急的心靈—深過海洋。
思念無邊,無窮無盡,你給我留下來的形象—,象似神靈塑造的一樣,使我永遠把你記在心上。
你值得思念,但思念一詞無力表達我熱烈的心腸,可以說,思念似我在燃燒,在我的心中永遠永遠激蕩。
燕妮,即使大地盤旋飛翔,你比太陽和天空更光亮。任憑世人把我無限責難,只需你對我愛,我一切甘當。思念(馬克思)第52頁,課件共72頁,創作于2023年2月這是馬克思和燕妮結婚前的一首詩作,充分表達了馬克思對燕妮的熱烈愛戀。第53頁,課件共72頁,創作于2023年2月54
中國古詩例子青青河畔草(漢.古詩19首)
青青河畔草,郁郁園中柳。盈盈樓上女,皎皎當窗牖;娥娥紅粉妝,纖纖出素手。昔為倡家女,今為蕩子婦;蕩子行不歸,空床難獨守。答外(宋.郭暉妻)
碧紗窗下啟緘封,尺紙從頭徹尾空。應是仙郎懷別恨,憶人全在不言中。第54頁,課件共72頁,創作于2023年2月答外(宋.郭暉妻)
碧紗窗下啟緘jian封,尺紙從頭徹尾空。應是仙郎懷別恨,憶人全在不言中。“答外”即答贈丈夫。這是郭暉的妻子(連名字都沒有)寫給遠在異地的丈夫。《宋詩紀事》:“士人郭暉,因寄妻問,誤封一白紙去乃寄一絕云”。妻子對丈夫寄來的“白紙”既不懊喪,也不猜忌,而作妙解,宋人王瓊奴的詩句:“風流不是無佳句,兩字相思寫不成”,佳句難書相思情。此處無言勝有言。表達了妻子對丈夫的深摯愛情和堅定的信任。第55頁,課件共72頁,創作于2023年2月56
(二)西方愛情詩大多寫“慕”,抒寫的是對嬌美、溫柔的情人愛的傾訴,中國愛情詩大多寫“怨”,形成“閨怨詩”、“宮怨詩”或者“悼亡詩”的傳統。第56頁,課件共72頁,創作于2023年2月57
給——(濟慈)自從我被你的美所糾纏,你裸露的手臂把我俘獲,時間的海洋已經有五年,在低潮、沙漏反復過濾著時刻。可是,每當我凝視著夜空,我仍看到你的眼睛在閃亮;每當我看到玫瑰的鮮紅,心靈就朝向你的面頰飛翔;每當我看到初開放的花朵,我的耳朵,仿佛貼近你的唇際,
想聽一句愛語,就會吞下,錯誤的芬芳一,甜蜜的回憶,使每一種喜悅都暗淡無光,你給我的歡樂帶來了憂傷。
第57頁,課件共72頁,創作于2023年2月58
給瑪麗(雪萊)哦,親愛的瑪麗,你能在這里多好,你,和你那明亮開朗的棕色眼睛,你那甜美的話語,似小鳥,向常青藤蔭里寂寞憂郁的伴侶,傾吐愛情時的囀鳴,那天地間最甜最美觀的聲音!還有你的秀額……更勝過這蔚藍色意大利的天穹。親愛的瑪麗,快來到我的身邊,我失去了健康,但你遠在他鄉;
你對于我,親愛的,就象黃昏時對于西方的星辰,就象落日對于圓滿的月亮。哦,親愛的瑪麗,但愿你在這里,古堡的回聲也輕聲低語“在這里!”第58頁,課件共72頁,創作于2023年2月59
中國古代閨怨詩春閨
(元·元準)
杏花零落燕泥香,閑立東風看夕陽。倒把鳳翅搔鬢影,一雙蝴蝶過東墻。
閨情(唐·李端)月落星稀天欲明,孤燈未天夢難成。披衣更向門前理,不忿朝來鵲喜聲。
閨怨(唐·王昌齡)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妝上翠樓,忽見陌頭柳色新,悔教夫婿覓封候。
望行人(唐·張籍)秋風窗下起,旅雁向南飛。日日出門望,家家行客歸。無因見邊使,空待寄寒衣。獨倚青樓暮,煙深飛鳥稀。
第59頁,課件共72頁,創作于2023年2月60
男性詩人的閨怨詩
對于中國的“閨怨”詩,還必須看到:其基本表現手法是由男性詩人(偶爾也有女性詩人)用第三人稱以客觀態度表現女性對男性的想思之苦。這里也與西方愛情詩大不一樣。西方有學者提出疑問:愛情既然是男女雙方的事情,中國詩人為何只用第三人稱表現女子對男子的愛情,而不直接用第一稱的主觀態度表現男子對女子的愛情?其原因就是:在中國文化中,愛情所處的地位不及西方文化中的愛情重要,男人應以事業為重,大業是“治國平天下”,“兒女情長”是事業的阻礙,因而不以男人的口吻來表現,男詩人寫情詩也以女子口吻表現。第60頁,課件共72頁,創作于2023年2月61
(三)中西愛情詩中的景物描寫作用不同:西方愛情詩中的景物往往用來襯托情人的美,渲染愛的愉悅感受;中國愛情詩的景物大多用來對照愛情的脆弱,強化哀怨之情。第61頁,課件共72頁,創作于2023年2月62
五月之歌(歌德)
明媚的自然,多么美妙,太陽多輝煌!原野含笑!
千枝復萬柯,百花怒放,叢林草莽間,萬籟俱唱。
人人的胸懷,歡騰雀躍。
啊,大地,幸福,喜悅!
象云雀喜愛,天和歌唱,象朝花喜愛,碧空芬芬,
啊,愛情,愛情!燦爛如金,就象山頂上,早晨的云!
你欣然祝福膏田沃野,花香馥郁的,大千世界。啊,姑娘,姑娘,我真愛你!太陽!你目光炯炯!你真愛我!第62頁,課件共72頁,創作于2023年2月63
啊,親愛的!你天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智能照明在醫療手術室照明中的應用考核試卷
- 礦物干燥劑生產考核試卷
- 森林植被恢復與重建考核試卷
- 糖尿病患者護理查房 2
- 一年級上冊數學口算(每天5分鐘60題)
- 2025年中考初三學業質量檢測(一)物理模擬題答案
- 統編版語文五年級下冊第9課《古詩三首》精美課件
- 三亞中瑞酒店管理職業學院《商貿英語聽說上》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遼寧省朝陽市雙塔區2024-2025學年五下數學期末復習檢測模擬試題含答案
- 山東省濟南市濟陽縣2025屆初三畢業班模擬考試(五)英語試題含答案
- 《神筆馬良》課本劇劇本
- 手術室不良事件
- 2024年大學試題(宗教學)-道教文化筆試歷年真題薈萃含答案
- 2023-2024學年七年級生物冀少版下冊期末測試卷(一)
- 標準預防及分級防護
- 2024年四川省公務員錄用考試《行測》試題及答案
- TL-PMM180超低煙塵使用及維護培訓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藥物治療與查房護理
- 初中音樂八年級下冊(簡譜) 劃船曲
- 夏季換季護膚知識培訓課件
- 大學美育(第二版) 課件 第九單元:雕塑藝術 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