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屆山東省青島市部分中學高三上學期12月教學質量檢測歷史試題_第1頁
2023屆山東省青島市部分中學高三上學期12月教學質量檢測歷史試題_第2頁
2023屆山東省青島市部分中學高三上學期12月教學質量檢測歷史試題_第3頁
2023屆山東省青島市部分中學高三上學期12月教學質量檢測歷史試題_第4頁
2023屆山東省青島市部分中學高三上學期12月教學質量檢測歷史試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青島市部分中學2022-2023學年高三上學期12月教學質量檢測歷史單項選擇題;本題共25小題,共50分.1.據記載,秦始皇在“議帝號”之前,便有“寡人以眇眇之身,興兵誅暴亂,賴宗廟之靈”的言論;丞相王綰、廷尉李斯等勸始皇瑯琊刻石時也說:“今皇帝并一海內,以為郡縣,天下和平。昭明宗廟,體道行德,尊號大成。”這說明當時A.廷議制有利于加強王權B.君主權威源于祖先崇拜C.宗法文化受到朝廷重視D.宗廟祭祀強化等級秩序2.漢武帝之后,刺史制度沒有完全按原先的設計運行。特別是東漢以后,刺史制度逐漸異化,最終成為皇權的分裂者。其重要原因是A.刺史成為地方行政長官B.豪強地主勢力的惡性膨脹C.諸侯王問題的逐步解決D.累世公卿政治現象的出現3.下表是蘇格拉底被判處死刑時的材料,從中可以看出雅典民主制存在的問題(

)雅典人口總數雅典公民總數陪審、審判員及產生方式表決形式程序罪名陪審員審判員產生方式約40萬6000501抽簽舉手一審制怠慢神和蠱惑青年①雅典民主實質上是少數人的民主

②雅典民主容易導致國家權力的誤用和濫用③表決方式過于簡單,容易造成冤假錯案

④容易導致道德敗壞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4.東羅馬帝國皇帝查士丁尼即位后,“開始收復所失去的帝國領土,并且復興帝國最偉大的智力成就——羅馬法。使之永載史冊”。查士丁尼對羅馬法的貢獻是。A.形成自然法體系 B.開始編寫羅馬成文法C.完成法律的法典化 D.以萬民法取代公民法5.1689年英國《權利法案》13條款中除第6條外,都是重申議會“自古就有的權利”。據此判斷A.英國議會制度開始于《權利法案》的頒布B.英國議會的權力在此法案頒布后發生了重大變化C.光榮革命后,英國議會能直接建立常備軍D.此法案頒布后,國王的權利完全被議會剝奪6.《中華民國臨時約法》規定,參議院為最高之機關,而國務院為責任之主體。總統所發之法律、命令及一切公文,皆須國務員副署。總統員有任免文武官吏之權,而主張此項權利,必待國務院之副署。始能發生效力。與上述內容相似的法律文件是A.美國1787年憲法B.《權利法案》C.《獨立宣言》D.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憲法7.斯塔夫里阿諾斯在《全球通史》中寫道,由于中國人閉關自守、驕傲自滿,三次災難性的戰爭使他們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40—1842年同英國的戰爭,第二次是l856--1858年同英、法的戰爭,第三次是1895年同日本的戰爭。這三次戰爭的共同危害包括①破壞了中國的領土主權

②巨額賠款,加重人民負擔③中國逐漸淪為列強的經濟附庸

④列強加緊對中國的資本輸出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8.下圖是1947年頒布的《中國土地法大綱》,此大綱可以用來佐證A.封建土地私有制在大陸已結束 B.舊政協會議的成功召開C.農民更加積極支援解放戰爭 D.人民解放戰爭的結束9.下圖是一張文革時期關于袁世凱竊取辛亥革命的果實的純手工繪圖。該示意圖A.摻雜了作者強烈的情感B.為一手資料,真實可信C.客觀真實反映歷史事實D.主觀想象不具史料價值10.基辛格在《世界秩序》中說:“為結束自己大陸上的戰禍所做的努力預兆并催生了近代世界的智慧:避免對絕世價值做出評判,轉而采取務實的態度接受多元世界,尋求通過多樣性和克制漸漸生成秩序”。下列各項中體現“近代世界智慧”的是A.北約的形成B.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C.華約的形成D.歐洲共同體的成立11.朱元璋認為商賈“以通有無”,所以采取過一些利商措施,比如,“凡商稅,三十而取一,過者以違令論”。明成祖時,“凡嫁娶喪祭時節禮物、自織布帛、農器、食品、及買既稅之物、車船運己貨物、魚蔬雜果非市販者,俱免稅”,這反映了明朝初期A.廢棄重農抑商政策B.商品經濟迅速發展C.政府重視民生經濟D.商人社會地位提高12.下面為1550?1800年美洲貴金屬的流向情況表(單位:百萬帝國銀元)。表中現象A.表明歐、美、亞三角貿易規模擴大 B.加速了西葡兩國封建制度的解體C.使全球貿易中心由歐洲移至東亞 D.阻礙了中國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13.1852年3月,英國駐廣州全權代辦米切爾在--份報告書中興高采烈的寫道:英國資產階級“一想到和3萬萬或4萬萬人開放貿易,大家好像全都發了瘋似的。璞鼎查告訴他們,說是他已為他們的生意打開了一個新世界,這個世界是這樣的廣闊,以至蘭開夏郡全部工廠出產的衣料也不夠供給它一省所需”。對材料理解符合史實的是A.英國高估了中國百姓的購買力 B.英國發動鴉片戰爭的需求得以滿足C.鴉片戰爭開啟中國近代化歷程 D.通商最能體現英國發動戰爭的目的14.1935年,國民政府先后決定對金融和重要的戰略物資進行統制。1937年7月,國民政府決定立即對糧食、資源、交通、衛生機關等進行統制,隨后在上海成立了四行總處,并由資源委員會主持沿海工廠的內遷。這一做法A.主要源于國內的經濟危機B.首創了“戰時經濟體制”C.有效調配了國內戰略資源D.直接導致民族工業陷入困境15.下邊是1920~1940年的美國經濟數據圖。對該圖解讀符合實際的是(

)預算結余或赤字在國民生產總值中所占的百分比,1920~1940A.1921~1930年預算結余,反映經濟政策順應時代要求B.1930~1932年預算赤字,反映政府全面加強經濟干預C.1933~1935年預算比重接連增加,表明公共開支增多D.1936~1938年預算比重連續下降,表明經濟出現復蘇16.在大多數人的心目中,美國總統胡佛是放任主義的忠實信徒,然而早在1936年就有美國學者提出:“在動員人民的經濟力量以及吁請具有創造性的個人擔負有限的責任以對付危機方面,胡佛總統是我國歷史上對此提供聯邦領導的第一位總統。”這反映出胡佛政府A.有效克服美國的經濟危機 B.基本放棄了自由放任政策C.具有國家干預經濟的色彩 D.開創了國家資本主義模式17.下圖是我國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1953—1978年)GDP及其增長率變化示意圖。據圖可知()A.經濟指標一直持續向好 B.人民群眾的經濟建設熱情高漲C.經濟政策調整作用明顯 D.經濟發展深受國內外形勢影響18.有學者在論述現代中國的對內改革時認為:從歷史過程看,農村改革并不是預先選擇的突破口,它是在一定環境下,部分農民的探索與地方上開明的領導人相互推動,一步一步獲得共識形成全國性政策的過程。上述“農民的探索”是指(

)A.小崗村民的勇于嘗試 B.陜甘人民的先行付出C.深圳特區的率先試驗 D.上海浦東的開發開放19.如圖為1950~1980年美國軍費開支變化示意圖。導致A階段軍費上升的主要歷史事件是A.古巴導彈危機影響 B.北約組織的建立C.馬歇爾計劃的實施 D.朝鮮戰爭的爆發20.二戰后,美國主導全球投資生產,制定全球金融貿易規則,成為全球化掌舵者。但2017年以來,美國經濟上推行貿易保護主義,政治上信奉孤立主義。這一轉變A.標志著全球化的終結 B.加劇了“逆全球化”浪潮C.推動區域集團化發展 D.是全球化發展的必然結果21.“父前行,子踵后。路遇長者,斂足拱手。尊長在前,不可口唾。”這是在敦煌發現的唐宋時期少兒啟蒙讀物中的句子,它反映當時的教育(

)A.鼓勵兒童活潑機智 B.突出地方教育特色C.提倡父子教學相長 D.注重儒家倫理道德22.“人有天賦道德之心,自古圣賢相傳的也只是這種本心。將精力花費到注解詮釋古代經典上,以探求精微大義,只會使人迷惘。”這則材料隱含的哲學主張是A.萬物源于“天理”B.心即理也C.存天理,滅人欲D.經世致用23.梁啟超為李鴻章作傳,說:“敬李之才,惜李之識,而悲李之遇也。”下列材料體現“惜李之識”的是A.“吾人積憤于國恥,痛恨于和議,而以怨毒集于李之一身”B.“是役也,李鴻章之事,記者不多,即不失機,而亦必無可以興盛之理”C.“不識國民之原理,不通世界之大勢,不知政治之本原……而僅摭拾泰西皮毛”D.“以中國今日之國勢,雖才十倍于李鴻章者,其對處之策,故不得不隱忍遷就于一時也”24.1895年,《中外紀聞》成為強學會機關報,內容首為閣抄;余依次為選登英國路透社新聞電訊選譯《泰晤士報》等外國報紙的消息、評論;選錄津、滬、港、粵、漢等地報紙的新聞、言論,摘編“西國格致有用諸書”;最后附有梁啟超等人的編者按和論說。據此可知,該報A.體現了晚清腐敗統治B.志在于宣傳維新思想C.有利于平息社會矛盾D.是晚清大眾傳媒創新25.1898年張之洞在《勸學篇》中說:“北魏孝文帝變法,尚文明,魏國以治,此變而得者也。商鞅變法,廢孝弟(悌)仁義,秦先強而后促:王安石變法,專務剝民,宋因以致亂,此變而失者也。”上述言論目的是(

)A.總結歷史上變法的經驗教訓 B.推進洋務運動的開展C.為戊戌變法的實施提供指導 D.維護傳統的意識形態二、材料分析題:50分26.在中國古代社會,官僚制度是維系君主權力運作的重要支柱。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

君為元首,臣為股肱,上下相維,內外相制,若網之有綱,絲之有紀……古之王者,設……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以綱紀其內;設方伯、州長、卒正、連帥、屬長,以綱紀其外。尊卑有序,若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莫不率從。此為政之體也。

——司馬光《上神宗之體要》材料二

中國自秦以下,傳統政治,論位則君最高,論職則百官分治,論權則各有所掌,各自斟酌。如漢代之選舉,唐代以下之考試,皆有職司,其權不操于君。朝廷用人,則一依選舉考試之所得。故中國自秦以下之傳統政府,僅可稱之曰:“士人政府”。

——錢穆《國史新論》請回答:(1)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古代封建君主為了“綱紀其內”和“綱紀其外”,在中央和地方分別實行了哪些制度?(2)據材料二,指出錢穆的主要觀點并概括其主要論據。(不得照抄原文)(3)據上述材料,分析錢穆對于古代官僚制度認識的局限性。27.棉花是重要的經濟作物,它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會經濟的發展狀況。材料一明清時期,出現了不少著名的產棉區,如山東東昌府所產棉花,“商人貿于四方”;江蘇松江府一些地區種棉花的占百分之七八十。……商品經濟向農村延伸,江浙地區以工商業著稱的市鎮,蓬勃興起。材料二16世紀初,紐貝里的一家毛紡織“工廠”雇傭了1140名工人。海外市場的需求大大刺激了此類“工廠”的發展,英國成為歐洲最重要的毛紡織品生產和出口國,1700年毛紡織品占國內出口商品的70%。……棉紡織業作為新行業隨之興起,其他行業也迅速擴張。機械化逐漸成為新的生產方式的重要特征,并在歐洲大陸廣泛傳播。——【英】E.E.里奇等主編《劍橋歐洲經濟史》材料三到1807年,在運到英國的棉花中,有60%來自美國。此后,美國始終是英國棉花的主要供應地。棉花也成為美國在1815年后最重要的經濟發展動力,直到1860年,棉花出口占美國國內出口總值的一半還多。——沃爾夫《歐洲與沒有歷史的人民》材料四近代中國棉制品進口及棉花出口統計表時間進口棉紗(萬擔)進口棉布(萬匹)1872年51890年時間出口棉花(萬公擔)1871年~1873年1891年~1893年請回答:(1)依據材料一,概括明清時期農村經濟發展的特點。(2)依據材料二,概括指出英國工業生產發生了哪些變化。(3)依據材料三,分析英美的棉花貿易對兩國經濟各產生了怎樣的影響。(4)依據材料四,說明19世紀70年代~90年代中國棉制品進口及棉花出口的變化情況。并分析說明這種變化給中國社會經濟帶來的影響。2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黃宗羲認為“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提出要“以天下為主,君為客”,立“天下之法”,廢“一家之法”。“向使無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又說:“世儒不察,以工商為末,忘議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來,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蓋皆本也”,在中國近代民主革命時期,黃宗羲的《明夷待訪錄》被許多人稱為17世紀中國的“民權宣言”。——摘編自袁行霈《中華文明史》材料二

意大利人文主義者布魯尼指出:法不僅限制卑賤者、普通公民和富人,它也限制和約束法官、地方官吏、國王和君主,甚至對皇帝也要行使它的統治權。1308年,英國圓王愛德華二世的加冕誓言中首次出現了“執行和保護本國選擇的法律和習慣”的話。莎士比亞通過劇中人對威尼斯公爵說話:“公爵不能變更法律的規定,因為威尼斯的繁榮,完全依賴著各國人民的來往通商,要是剝奪了異邦人應享的權利,一定會使人對威尼斯的法治精神發生重大的懷疑。”——摘編自于沛《世界通史》(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明夷待訪錄》被稱為17世紀中國“民權宣言”的主要原因。(2)材料二闡述了什么主要觀點?材料一與材料二中的一些主張對于促進社會轉型有什么積極作用?參考答案C2.A3.A4.C5.B6.D7.A8.C9.A10.D11.C12.B13.A14.C15.D16.C17.D18.A19.D20.B21.D22.B23.C24.B25.D26.(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