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國珠寶首飾傳統文化》教育部職業教育寶玉石鑒定與加工專業教學資源庫GemsandJadeIdentificationandProcessingTeachingResourceLibrary中國傳統珠寶首飾材質與文化建設者姓名:盧保奇水晶的歷史人類對認識和使用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據考證,早在50萬年前,北京的周口店人就開始利用水晶石作為工具,從周口店古人類遺址中發現有大量用水晶制作的石器。距今28000年前的山西省峙峪遺址,就曾出土過一件水晶制作的小石刀和一件由一面穿孔而成的石器裝飾品。在我國距今8000年前的紅山文化遺址出土文物中,除了水晶鑿、斧等工具外,還有水晶珠子、耳墜等物品。距今6000年前河南新鄭沙窩里石器遺址中,發現有水晶刮削器和水晶飾品。距今約5500年的紅山文化期間,在遼寧丹東東溝出土的水晶制作有鑿、斧、墜;在內蒙林西沙窩子出土的細石器有多件水晶制品。春秋戰國時期,水晶多用做信物和吉祥物,用于朝覲、盟約、婚葬、祭祀等。如湖南資興舊市出土的26塊水晶屬春秋戰國早期,山西長子羊圈溝出土的水晶珠屬春秋戰國晚期等等。漢代出現了水晶制作的璧、環、塊等。據記載,漢武帝把雕刻的水晶盤賜給寵臣董偃。宋代出現水晶茶盅。元代開始已經設立了專門機構采集水晶及制作水晶器皿。清代則把水晶制成印章、綴穿成朝珠,還作為朝服、烏紗上的標志。黑發晶(含電氣石)迄今為止世界最早記載水晶有關的書籍是我國春秋戰國時期的《山海經》一書。書中記載:又東三百里,日堂庭之山,多水玉;丹山出焉,東南流注于洛水,其中多水玉;逐水出焉,北流注于渭,其中多水玉。《山海經》中記載了我國產出的80余種礦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